當前位置:首頁 » 招商代理 » 覆層硬度計代理加盟
擴展閱讀
奧特萊斯需要加盟費 2025-08-16 00:49:23
球鞋工廠加盟熱線 2025-08-16 00:06:03

覆層硬度計代理加盟

發布時間: 2022-09-19 22:00:49

『壹』 硬度計的硬度計分類

按原理可以分為:里氏硬度計、洛氏硬度計、布氏硬度計、邵氏硬度計、肖氏硬度計、巴氏硬度計、顯微硬度計、摩氏硬度計、維氏硬度計等。
按測量對象分為:水果硬度計、水泥硬度計等。 里氏硬度計主要功能:可通過按鍵選擇測試材料、硬度制式、測試方向及測試次數;
可實現六種硬度(HLD、HRB、HRC、HB、HV、HS)間的轉換;
可反復顯示各次測試結果,並可自動或手動刪除誤操作測試結果;
可隨時輸出單次測試平均值或整體輸出所有存儲數據;
自動檢測電池電壓,在測試狀態有電量顯示圖標;
里氏硬度計原理:用具有一定質量的沖擊體在一定的試驗力作用下沖擊試樣表面,測量沖擊體距試樣表面1mm處的沖擊速度與回跳速度比值計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彈速度)/VA(沖擊速度)。 數顯洛氏硬度計(大屏幕液晶屏顯)是機電一體化的硬度測試儀器.數顯洛氏硬度計外觀新穎,大屏幕顯示,菜單式結構,採用微機控制,硬度值以數字直接顯示.硬度測試結果可以直接列印輸出,升降螺桿與旋輪間自動反饋鎖合,外接RS232超級終端設置,可外接列印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直觀性;除試台升降外,完全實現了自動化,消除了操作和讀數誤差。
數顯洛氏硬度計還具有洛氏標尺的選擇/塑料洛氏標尺的選擇(可選配功能)/各硬度之間的硬度換算等功能。
數顯洛氏硬度計適用於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硬度測定。
洛氏硬度計,採取試樣品表面粗糙度要求小於或等於0.8μm 顯微硬度計是採用精密機械技術和光電技術的新型顯微維氏和努氏硬度測試儀器.它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直觀性.顯微硬度計外觀新穎,採用微機控制,通過軟體可選擇維氏和努氏硬度的測量、能調節測量光源的強弱,並能預置試驗力保持時間,採用LCD顯示屏,通過操作控制鍵可選擇硬度標尺HV或HK、試驗力、保荷時間、光源亮度可以無級調節.用測微目鏡測得對角線長度D1和D2值,按鍵輸入後即可在LCD上顯示硬度值,操作簡便.通過面板輸入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屏幕直接讀出硬度值,簡便了查表的繁瑣.顯微硬度計採用獨特的壓痕測量轉換和測微目鏡一次測量讀數機構.使用方便,測量精度高.顯微硬度計還可根據用戶特殊要求配製攝影裝置,能對所測壓痕和材料金相組織進行拍攝.廣泛應用於測定微小、薄形試件、表面滲鍍層等試件的顯微硬度和測定玻璃、陶瓷、瑪瑙、人造寶石等較脆而又硬的材料的努氏硬度,是科研機構、工廠及質監部門進行材料研究和檢測的理想硬度測試儀器。
適用范圍:熱處理、碳化、淬火硬化層,表面覆層,鋼,有色金屬和微小及薄形零件等。 近幾年,在硬度檢測方面最重要的發展就是採用了觸屏技術,而10年之前硬度試驗的重點還在改進微處理器的控制上面,這一方面已有了很大改進,觸屏技術的出現徹底打破了硬度測試儀器在獲取和分析試驗結果及相關數據方面的限制。
觸屏技術發展的價值可以從許多方面來認識。在生產和質量控制過程中聯人硬度計。當需要時,硬度計就成為生產周期的相關要素。它可以作為控制工藝傲綜合試驗、抽樣分析和標定數據,也可以在生產線上進行硬度檢驗。
這些性能很有實際意義,許多生產廠商認為:硬度和裝配、精加工工序一樣是決定零件質量的重要因素。
在操作水平上,觸屏技術可更簡單、更經濟地實現檢驗過程的記錄、顯示、控制和數據的存儲。
實際上,蓋板就是在兩層塑料薄膜之間嵌人一個 8 ×8的矩陣塊共6 4個觸點 ,手指按在任何一個觸點或一群觸點上,壓力通過傳導墨跡作為一種信號傳給儀器內置的軟體。可重新定義這6 4 個觸點,它們可以單個或任意組合操作。在某個允許的極限內,只需單擊一下,這6 4個點即可象一個觸點一樣覆蓋整個屏區。
觸摸屏自動轉塔數顯顯微硬度計特點:
·先進的LCD全觸摸屏顯示鍵盤任意控制操作
·適合中國和國際使用的中英文操作軟體的選擇
·採用了長工作距離平場消色差物鏡,提高成像清晰度,大大降低了對焦過程中試樣·和物鏡碰撞的可能
· ISO、ASTM、GB各標尺的硬度轉換設置
· 數據處理列印和RS232輸出
·測試時間的日期與時間設置
·測試過程中的蜂鳴器提示
·硬度測試的標准值和極限值設置
·節能設置,長時間不使用電機、控制面板及照明系統會自動關閉
· 顯微維氏與克氏硬度測試可自動選擇 邵氏硬度計本硬度計(橡膠硬度計)能快速測定塑料、橡膠、合成樹脂等的邵氏硬度。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型小體輕、讀數直觀等特點,既可以隨身攜帶手持測量,也可以裝置在配套生產的同型號定荷架上定荷測定。本儀器執行JB6148-92標准。
二、 主要參數
1.刻度盤值:0-100HA
2.壓針行程范圍:0-2.5mm
3.壓針端部壓力:0.055N-8.06N
4.壓針頂端直徑:0.79mm±0.03mm 水果硬度計通過測量水果的硬度來判斷水果的成熟度。果實硬度計是種植業者不可缺少的用來確定水果採摘和上市時間的工具。
測量范圍:0-5kg(0-12lb)
測量對象:桃,杏,李子,甜瓜,柑橘類,柿子
附件:2個金屬探頭,8mm和11mm;削皮刀
可選配件:
可單獨選購測量微小水果的小直徑探頭(可提供的直徑為Φ1mm,Φ1.5mm,Φ2mm,Φ2.5mm,Φ3mm),可任意選擇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水果硬度計台(配合水果硬度計台效果更好,測量更精準) 型號 測試直徑 測孔深度 精度
N6N 35-110mm 120mm 1
N6P 35-110mm 400mm ±2HRC≥20≤50
N6R 35-110mm 900mm ±21.5HRC≥50≤60
標准配置 測量主體測試單元N1E 000彈簧套筒 62.5指針表彈性聯結配壓頭指針表保護罩工具夾具支撐59-85mm夾具支撐84-110mm裝載盒操作手冊和硬度值對比表
可選附件:通過工廠鑒定的洛氏硬度樣塊可提供硬度值為
20,25,30,35,40,45,50,55,60,62/63,65
伸入深度(mm) 400 型號 測試直徑 測孔深度 精度
N6N 35-110mm 120mm 1
N6P 35-110mm 400mm ±2HRC≥20≤50
N6R 35-110mm 900mm ±21.5HRC≥50≤60
N6P000內孔硬度計參數
標准配置 測量主體測試單元N1E 000彈簧套筒 62.5指針表彈性聯結配壓頭指針表保護罩工具夾具支撐59-85mm夾具支撐84-110mm裝載盒操作手冊和硬度值對比表
可選附件:通過工廠鑒定的洛氏硬度樣塊可提供硬度值為
20,25,30,35,40,45,50,55,60,62/63,65
伸入深度(mm) 400
可測量最小直徑(mm) 35
利用標准附件可以測量的最大直徑(mm)110
重量(kg) 3.4
握緊力(N) 1500
標准測試方法 HR62.5RC
探桿 NDR06006U
可選探桿 Ball holder 1/8」, 1/16」 一.適用范圍:
熱處理、碳化、淬火硬化層,表面覆層,鋼,有色金屬,4微小及薄形零件等。
三.技術數據:
試驗力
2.94N0.3Kgf、4.9N0.5Kgf、16.80N1Kgf、19.6N2.0Kgf、
29.4N3.0Kgf、49.0N5.0Kgf
轉換標尺 洛氏、表面洛氏、布氏
最小測量單位 0.062μm
總放大倍數100×(觀察)200×(測量)總放大倍數
數據輸出 內置列印機和RS-232介面
加荷控制 自動(加荷、保荷、卸荷)
儀器重量35kg
試件最大高度 160mm
電源 AC220V±5,50~60HZ
執行標准 GB/T4340.2國家標准,JJG151檢定規程
標准配件 附件 物鏡20×、10×,維氏壓頭,數顯測量目鏡10x,大平試台、中平試台、v型試台、硬度塊 2,電源線等。

『貳』 請問硬度計的原理

1.里氏硬度(Dietmar Leeb)
里氏硬度是根據最新的里氏硬度測試原理利用最先進的微處理器技術設計而成
2.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載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徑一般為10mm)的淬硬鋼球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去載後,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單位為公斤力/mm2 (N/mm2)。
3.洛氏硬度(HR)
當HB>450或者試樣過小時,不能採用布氏硬度試驗而改用洛氏硬度計量。它是用一個頂角120°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59、3.18mm的鋼球,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材料表面,由壓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據試驗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種不同的甓壤幢硎荊?HRA:是採用60kg載荷和鑽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極高的材料(如硬質合金等)。
HRB:是採用100kg載荷和直徑1.58mm淬硬的鋼球,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較低的材料(如退火鋼、鑄鐵等)。
HRC:是採用150kg載荷和鑽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鋼等)。
4. 維氏硬度(HV)
以120kg以內的載荷和頂角為136°的金剛石方形錐壓入器壓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壓痕凹坑的表面積除以載荷值,即為維氏硬度值(HV)。
硬度試驗是機械性能試驗中最簡單易行的一種試驗方法。為了能用硬度試驗代替某些機械性能試驗,生產上需要一個比較准確的硬度和強度的換算關系。
以上硬度只是常用的幾種,另外還有肖氏(HS)硬度、邵氏(HS)硬度、巴氏硬度、摩氏硬度等。實踐證明,金屬材料的各種硬度值之間,硬度值與強度值之間具有近似的相應關系。因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變形抗力和繼續塑性變形抗力決定的,材料的強度越高,塑性變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編輯本段]硬度計分類
里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計 布氏硬度計 邵氏硬度計 肖氏硬度計 巴氏硬度計 顯微硬度計 摩氏硬度計 維氏硬度計等

[編輯本段]里氏硬度計
主要功能
可通過按鍵選擇測試材料、硬度制式、測試方向及測試次數;
可實現六種硬度(HLD、HRB、HRC、HB、HV、HS)間的轉換;
可反復顯示各次測試結果,並可自動或手動刪除誤操作測試結果;
可隨時輸出單次測試平均值或整體輸出所有存儲數據;
自動檢測電池電壓,在測試狀態有電量顯示圖標;
[編輯本段]硬度計注意事項
除了各種硬度計使用時特殊注意事項外,還有一些共同的應注意的問題,現列舉如下:
1、硬度計本身會產生兩種誤差:一是其零件的變形、移動造成的誤差;二是硬度參數超出規定標准所造成的誤差。對第二種誤差,在測量前需用標准塊對硬度計進行校準。對洛氏硬度計校正結果,差值在±1之內合格。差值在±2之內的穩定數值,可以給出修正值。差值在±2范圍之外時則必需對硬度計進行校正維修或換其他硬度測試法測定。
洛氏硬度各標度有一事實上的適用范圍,要根據規定正確選用。例如,硬度高於HRB100時,應採用HRC標度進行測試;硬度低於HRC20時應用HRB標度進行測試。因為超出其規定的測試范圍時,硬度計的精確度及靈敏度較差,硬度值不準確,不宜使用。其他硬度測試法也都規定有相應的校正標准。校準硬度計用的標准塊不能兩面使用,因標准面與背面硬度不一定一致。一般規定標准塊自標定日起一年內有效。
2、在更換壓頭或砧座時,注意接觸部位要擦乾凈。換好後,要用一定硬度的鋼樣測試幾次,直到連續兩次所得硬度值相同為止。目的是使壓頭或砧座與試驗機接觸部分壓緊,接觸良好,以免影響試驗結果的准確性。
3、硬度計調整後,開始測量硬度時,第一個測試點不用。因怕試樣與砧座接觸不好,測得的值不準確。特第一點測試完,硬度計處於正常運行機制狀態後再對試樣進行正式測試,記錄測得的硬度值。
4、在試件允許的情況下,一般選不同部位至少測試三個硬度值,取平均值,取平均值作為試件的硬度值。
5、對形狀復雜的試件要採用相應形狀的墊塊,固定後方可測試。對圓試件一般要放在V形槽中測試。
6、載入前要檢查載入手柄是否放在卸載位,載入時動作要輕穩,不要用力太猛。載入完畢載入手柄應放在卸載位置,以免儀器長期處於負荷狀態,發生塑性變形,影響測量精確度。
維氏、洛氏硬度
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塑性變形的能力,現在多用壓入法測定。
註:各硬度值相互之間不能直接比較,只能通過硬度對照表換算。
一 、布氏硬度(HB)
1.測試用壓頭:直徑為D的鋼球或硬質合金球;
2.適用范圍:對金屬來講,只適用於測定退火、正火、調質鋼、鑄鐵及有色金屬的硬度。
3.優點:測量誤差小,數據穩定;
4.缺點:壓痕大,不能用於太薄件或成品件。
5、布氏硬度計HBE-3000外形設計上美觀大方,有使用簡單方便,免計算查表等特點方便了廣大用戶的使用。布氏硬度試驗是所有硬度試驗中壓痕最大的一種試驗法,它能反映出材料的綜合性能,不受試樣組織顯微偏析及成分不均勻的影響,所以它是一種精度較高的硬度試驗法。
布氏硬度計HBE-3000技術參數:
總試驗力(N):612.5,980,1225
布氏硬度試驗(N):1837.5,2450,4900,7350,9800,14700,29400
硬度測量范圍:8-650HBW(硬質合金鋼球)
顯微鏡放大倍率:20X
試件允許最大高度(mm):220
壓頭中心到機身距離(mm):135
布氏硬度計電源電壓:AC220V/50HZ
二、洛氏硬度(HR)
1.洛氏硬度的分類及適用范圍:根據壓頭的材料及壓頭所加的負荷不同,洛氏硬度可分為:HRA、HRB、HRC。HRA 適用於測量硬質合金、表面淬火層或滲碳層;HRB 適用於測量有色金屬和退火、正火鋼等;HRC 適用於調質鋼、淬火鋼等。
2.洛氏硬度的優點:操作簡單、壓痕小、適用范圍廣;
3.洛氏硬度的缺點:測量結果分散度大。
4、洛氏硬度計R(D)-150A1是一款手動加卸試驗力的洛氏硬度計,適用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的洛氏硬度測定。廣泛適用於工廠車間和計量部門。
洛氏硬度計R(D)-150A1技術參數:
初試驗力(N):98
總試驗力(N):588,980,1471
硬度示值讀數方式:表式
試件允許最大高度(mm):170
壓頭中心到機身距離(mm):140
硬度測試范圍:
(20-88)HRA
(20-100)HRB
(20-70)HRC
三、維氏硬度(HV)
1.測試用壓頭:金剛石四方角錐體,所加負荷較小;
2.維氏硬度的優點:保留了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優點,既可測量由極軟到極硬的材料的硬度,又能相互比較。
3.維氏硬度計HVC-5A1是手動型維氏硬度計,而HVC-5D1型是自動轉塔硬度計。本機採用高倍率光學測量系統,目鏡鼓輪一次讀數。可測定鋼、有色金屬、IC薄片、薄塑料、金屬薄片、塗層、表面覆層、層壓金屬、熱處理碳化層和淬火硬化層的深度與硬度梯度。
維氏硬度計HVC-5A1內置硬度計算器,可通過輸入壓痕對角線長度,直接在LCD屏幕上顯示硬度值。
維氏硬度計HVC-5A1技術參數:
顯微硬度標尺:HV0.2,HV0.5,HV1.0,HV2.0,HV3.0,HV5.0
顯示:保持時間,硬度值,試驗力
試驗力(kgf):0.2 - 0.5 - 1.0 - 2.0 - 3.0 - 5.0
載入控制:自動(載入/保持/卸載)
試驗力保持時間(s):1~99
試驗力選擇:外置式選力旋鈕,試驗力顯示在LCD屏上
物鏡:10×,20×
目鏡放大倍數:10×
總放大倍數(μm):100×, 200×
測量范圍(μm):400
解析度(μm):0.5
測量范圍:(5-3000)HV
XY試台尺寸(mm):100×100
行程范圍(mm):25×25
最小讀數(mm):0.01
試件最大高度(mm):85
試件最大寬度(mm):120(從壓頭中心線至機壁距離)
輸出:內置式微打(選配)、RS232串列介面
維氏硬度計電源電壓:AC220V/50HZ

『叄』 硬度計的作用是什麼

硬度計的用途說白了就是為什麼要測量材料或產品的硬度. 測試產品的硬度主要是為了保證所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通過檢測使之達到一定的國家標准,產品才得以認可和銷售.測量硬度反應在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的把關,分出不良品和合格產品,通過檢測可以改善和提高產品的合格率,對於生產企業有著重大的意義.

另外.各科學技術研究所也會用的到.直接來研究硬度在各個領域的使用及意義.

硬度檢測能成為力學性能試驗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是因為其結果在一定條件下能敏感地反映出材料在化學萬分、組織結構和處理工藝上的差異。這種方法在檢查原材料、監督熱處理工藝正確性以及在研究固態相變過程和研究新材料、新合金中被廣泛地加以利用。

在我國機械製造工業中,硬度檢測法常用於最終熱處理效應檢查。實際上,硬度檢測法在工藝管理和生產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也是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如對未經熱處理的一些製作,為避免混料,錯料,應進行硬度檢測。在加工過程中,為避免切削或磨削加工量過大而引起退火造成性能改變,亦應用硬度檢測加以監管。因此,科學合理地應用硬度檢測方法很值得重視。

由於金屬硬度與強度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便硬度檢測具有更廣泛的實用意義。

『肆』 里氏硬度計使用

里氏硬度計是一種測試器材,在現場工作中,經常遇到曲面試件,各種曲面對硬度測試結果影響不同,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沖擊落在試件表面瞬間的位置與平面試件相同,故通用支撐環即可。但當曲率小到一定尺寸時,由於平面條件的變形的彈性狀態相差顯著會使沖擊體回彈速度偏低,從而使里氏硬度示值偏低。因此對試樣,建議測量時使用小支撐環。對於曲率半徑更小的試樣,建議選用異型支撐環。

亞測(上海)儀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製、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專業化儀器設備公司,公司TIME5106(TH1101)筆式里氏硬度計是一種以里氏硬度試驗為理論依據,結合的微電子技術研製而成,用於測定金屬材料硬度的計量檢測儀器,可用於硬度范圍很寬的金屬材料試驗,特別適用於測定大型的、重型的、不宜拆卸的、空間狹小的、不同方向的及特殊部位的工件硬度。

『伍』 洛氏硬度計用100的力去測和用150的力去測有區別嗎區別在那裡

洛氏硬度試驗採用三種試驗力,三種壓頭,它們共有9種組合,對應於洛氏硬度的9個標尺。這9個標尺的應用涵蓋了幾乎所有常用的金屬材料。最常用標尺是HRC、HRB和HRF,其中HRC標尺用於測試淬火鋼、回火鋼、調質鋼和部分不銹鋼。這是金屬加工行業應用最多的硬度試驗方法。HRB標尺用於測試各種退火鋼、正火鋼、軟鋼、部分不銹鋼及較硬的銅合金。HRF標尺用於測試純銅、較軟的銅合金和硬鋁合金。HRA標尺盡管也可用於大多數黑色金屬,但是實際應用上一般只限於測試硬質合金和薄硬鋼帶材料。 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採用三種試驗力,兩種壓頭,它們有6種組合,對應於表面洛氏硬度的6個標尺。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是對洛氏硬度試驗的一種補充,在採用洛氏硬度試驗時,當遇到材料較薄,試樣較小,表面硬化層較淺或測試表面鍍覆層時,就應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試驗。這時採用與洛氏硬度試驗相同的壓頭,採用只有洛氏硬度試驗幾分之一大小的試驗力,就可以在上述試樣上得到有效的硬度試驗結果。表面洛氏硬度的N標尺適用於類似洛氏硬度的HRC、HRA和HRD測試的材料;T標尺適用於類似洛氏硬度的HRB、HRF和HRG測試的材料。 洛氏硬度計和表面洛氏硬度計的標尺通常按材料種類、材料厚度和標尺的刻度范圍三方面的因素來選擇,具體選擇方法敘述如下: 1、按材料種類選擇 美國標准ASTM E18給出了根據不同種類的材料,選擇洛氏硬度標尺的參考表。如表一所示: 事實上,所有黑色金屬材料均可利用洛氏硬度計測試其硬度,但有種材料除外,第一種是應在顯微維氏硬度計上測試的極薄材料,另一種是應採用布氏硬度計的粗晶粒或組織不均勻的材料。 1.1 淬火鋼和回火鋼 淬火鋼和回火鋼的硬度試驗主要採用HRC標尺。如果材料較薄,不宜採用HRC標尺時,可以改用HRA標尺。如果材料更薄,可以採用表面洛氏硬度計HR15N、HR30N或HR45N標尺。 1.2 表面硬化鋼 在工業生產中,有時要求工件芯部具有良好的韌性,又要求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這時就要採用高頻淬火、化學滲碳、滲氮、碳氮共滲等工藝對工件進行表面硬化處理,表面硬化層的厚度一般在0.幾~幾.mm。對於表面硬化層較厚的材料,可以採用HRC標尺測試其硬度,對於中等厚度的表面硬化鋼,可採用HRD或HRA標尺,對於薄的表面硬化層應採用表面洛氏硬度HR15N、HR30N、HR45N標尺。 1.3 退火鋼、正火鋼、軟鋼 許多鋼鐵材料都是以退火狀態出廠的,一些冷軋鋼板還要以不同的退火程度來分級。各種退火鋼的硬度測試通常採用HRB標尺,較軟較薄的板材有時也用HRF,薄板材應採用HR15T、HR30T、HR45T標尺。 1.4 不銹鋼 不銹鋼材料通常是以退火、淬火、回火、固溶等狀態供貨的,國家標准中規定了相應的硬度上、下限值,硬度測試通常採用HRC或HRB標尺。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採用HRB標尺,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採用HRC標尺,不銹鋼薄壁管、厚度為1~2mm以下的薄板材料應採用N標尺或T標尺。 1.5 鍛鋼 鍛鋼通常是採用布氏硬度試驗,由於鍛鋼材料組織不夠均勻,而布氏硬度試驗的壓痕較大。因此,布氏硬度試驗能夠反映材料各部分組織性能的綜合結果。 1.6 鑄鐵 鑄鐵材料常常具有組織不均勻,晶粒粗大的特點,因此一般採用布氏硬度試驗。洛氏硬度計可用於部分鑄鐵工件的硬度試驗。凡是在細晶粒鑄件的小斷面上沒有足夠面積作布氏硬度試驗的地方,常常可用HRB或HRC標尺測試硬度,但最好採用HRE或HRK標尺,因為HRE和HRK標尺採用3.175mm直徑的鋼球,它比1.588mm直徑鋼球能得到更好的平均讀數。硬的可鍛鑄鐵材料,通常採用HRC,如果材料不均勻,可測多個數據,取其平均值。 1.7 燒結碳化物(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材料的硬度測試通常只採用HRA標尺。 1.8 粉末冶金材料 粉末冶金工件的硬度測試可採用HRB、HRF、HRH或HR15T、HR30T標尺,凡是可能的地方,應盡量採用HRB標尺,因為已被證明它具有最佳的分辨能力。由於材料的多孔性,測得的硬度值被稱為「表觀硬度」。 1.9 銅及銅合金 黃銅的硬度測試一般採用HRB或HRF標尺。在測試黃銅板的質量方面,洛氏硬度試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標准ASTM B36述及「洛氏硬度試驗是檢驗各種回火黃銅是否符合拉伸強度或晶粒大小要求最快而方便的方法」。通常回火黃銅採用HRB標尺,退火黃銅或紫銅採用HRF標尺,薄板材或薄壁管材採用HR15T、HR30T、HR45T標尺。各國銅材料標准中都給出了不同的合金材料、不同的退火或回火條件下的HRB、HRF或HR15T、HR30T、HR45T標尺的上下限硬度值。 1.10 鋁及鋁合金 硬質鋁合金採用HRB,中等硬度的鋁合金採用HRE、HRF,軟的鋁合金或純鋁採用HRH。較薄的鋁板或薄壁鋁管採用HR15T、HR30T、HR45T。 1.11 鋅 鋅板的硬度測試通常採用HRE和HRH,3.2mm以上的厚板用HRE,1.2mm~3.2mm的中板用HRH,薄板採用HR15T、HR30T、HR45T。 1.12 鈦 鈦合金的硬度很高,通常採用HRA,因為金剛石和鈦金屬間存在親合性,它會縮短金剛石的壽命。因此測試後要求用細砂紙將附著在壓頭上的鈦金屬除掉,保持金剛石壓頭的清潔就可以延長壓頭的使用壽命。2、按材料厚度選擇 氏硬度試驗要求試樣厚度的最小值:對於採用金剛石壓頭的各種標尺,是殘余壓痕深度的10倍;對於採用球壓頭的各種標尺,是殘余壓痕深度的15倍。標准要求,試驗後試樣背面不可產生可見的變形痕跡。 任何洛氏硬度試驗的壓痕深度均可採用簡單的公式計算出來。但是實際上用不著這種計算,因為有一些標准圖表可以方便地幫助人們確定這些「最小厚度值」。在某些范圍內,這些「最小厚度值」是按10:1或15:1的比例計算出來的,但是大多數是根據低碳鋼和淬火回火帶鋼的不同厚度在實驗中所積累的數據繪制的。 圖1 試樣最小厚度——洛氏硬度關系圖。(取自GB/T230-2004) 表2 :洛氏硬度標尺選擇指南 表2.1 HRA ,HRC的選擇 厚度 洛氏標尺 A C 英寸 毫米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Ca 表盤讀數 0.014 0.016 0.018 0.020 0.022 0.024 0.026 0.028 0.030 0.032 0.034 0.036 0.038 0.040 0.36 0.41 0.46 0.51 0.56 0.61 0.66 0.71 0.76 0.81 0.86 0.91 0.96 1.02 —— 86 84 82 79 76 71 67 60 —— —— —— —— —— —— 69 66 61.5 58 50 41 32 19 —— —— —— —— —— —— —— —— —— 69 67 65 62 57 52 45 37 28 20 a - 這些近似硬度數用於選擇適當的標尺,不得用作硬度換算。如果需要將硬度試驗讀數換成其他標尺時,可參考ASTM-E140"金屬的標准硬度換算表"(布氏硬度,韋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洛氏硬度及努氏硬度之間的關系)。表2.2 HRB ,HRF的選擇 表2.2採用1/16英寸(1.588毫米)直徑的鋼球壓頭時標尺選擇指南 注-對於一給定厚度,硬度大於與此厚度相應的任何硬度,均可試驗。對於一給定硬度,厚度大於與此硬度相應的 任何厚度的材料,均可在指定標尺上試驗。 厚度 洛氏標尺 F B 英寸 毫米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表盤讀數 0.022 0.024 0.026 0.028 0.030 0.032 0.034 0.036 0.038 0.040 0.56 0.61 0.66 0.71 0.76 0.81 0.86 0.91 0.96 1.02 —— 98 91 85 77 69 —— —— —— —— —— 72 60 49 35 21 —— —— —— —— — 94 87 80 71 62 52 40 28 —— a - 這些近似硬度數用於選擇適當的標尺,不得用作硬度換算。如果需要將硬度試驗讀數換成其他標尺時,可參考ASTM-E140"金屬的標准硬度換算表"(布氏硬度,韋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洛氏硬度及努氏硬度之間的關系)。 表2.3 HR15N , HR30N , HR45N 的選擇 注-對於一給定厚度,硬度大於與此厚度相應的任何硬度,均可試驗。對於一給定硬度,厚度大於與此硬度相應的任何厚度的材料,均可在指定標尺上試驗。 厚度 表面洛氏標尺 英寸 毫米 15N 30N 45N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0.006 0.008 0.010 0.012 0.014 0.016 0.18 0.020 0.022 0.024 0.026 0.028 0.030 0.15 0.20 0.25 0.30 0.36 0.41 0.46 0.51 0.56 0.61 0.66 0.71 0.76 92 90 88 83 76 68 —— —— —— —— —— —— —— 65 60 55 45 32 18 —— —— —— —— —— —— —— —— —— —— 82 78.5 74 66 57 47 —— —— —— —— —— —— —— 65 61 56 47 37 26 —— —— —— —— —— —— —— 77 74 72 68 63 58 51 37 20 —— —— —— —— 69.5 67 65 61 57 52.5 47 35 20.5 —— a - 這些近似硬度數用於選擇適當的標尺,不得用作硬度換算。如果需要將硬度試驗讀數換成其他標尺時,可參考ASTM-E140"金屬的標准硬度換算表"(布氏硬度,韋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洛氏硬度及努氏硬度之間的關系)。表2.2 HRB ,HRF的選擇 表2.2採用1/16英寸(1.588毫米)直徑的鋼球壓頭時標尺選擇指南 注-對於一給定厚度,硬度大於與此厚度相應的任何硬度,均可試驗。對於一給定硬度,厚度大於與此硬度相應的 任何厚度的材料,均可在指定標尺上試驗。 厚度 洛氏標尺 F B 英寸 毫米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表盤讀數 0.022 0.024 0.026 0.028 0.030 0.032 0.034 0.036 0.038 0.040 0.56 0.61 0.66 0.71 0.76 0.81 0.86 0.91 0.96 1.02 —— 98 91 85 77 69 —— —— —— —— —— 72 60 49 35 21 —— —— —— —— — 94 87 80 71 62 52 40 28 —— a - 這些近似硬度數用於選擇適當的標尺,不得用作硬度換算。如果需要將硬度試驗讀數換成其他標尺時,可參考ASTM-E140"金屬的標准硬度換算表"(布氏硬度,韋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洛氏硬度及努氏硬度之間的關系)。表2.4 HR15T , HR30T , HR45T 的選擇 表2.4採用1/16英寸(1.588毫米)直徑的鋼球壓頭時標尺選擇指南 注-對於一給定厚度,硬度大於與此厚度相應的任何硬度,均可試驗。對於一給定硬度,厚度大於與此硬度相應的 任何厚度的材料,均可在指定標尺上試驗。 厚度 表面洛氏標尺 英寸 毫米 15T 30T 45T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表盤讀數 近似硬度,標尺 Ca 0.010 0.012 0.014 0.016 0.018 0.020 0.022 0.024 0.026 0.028 0.030 0.25 0.30 0.36 0.41 0.46 0.51 0.56 0.61 0.66 0.71 0.76 91 86 81 75 68 —— —— —— —— —— —— 93 86 81 75 68 —— —— —— —— —— —— —— —— 79 73 64 55 43 34 —— —— —— —— —— 96 74 71 58 43 28 —— —— —— —— —— —— 71 62 53 43 31 18 4 —— —— —— —— 99 90 80 70 58 45 32 —— a - 這些近似硬度數用於選擇適當的標尺,不得用作硬度換算。如果需要將硬度試驗讀數換成其他標尺時,可參考ASTM-E140"金屬的標准硬度換算表"(布氏硬度,韋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洛氏硬度及努氏硬度之間的關系)。 2.1 圖1的應用 圖1來源於國家標准GB/T230.1—2004和國際標准ISO6508-1:1999。在國內應用較多。 對於已知硬度值的試樣,其厚度值應位於曲線上方。例如:圖1.1硬度值為60HRC的試樣,其厚度值應大於0.8mm。對於已知厚度的試樣,在坐標圖上可找到這一厚度值所對應的硬度值,測試范圍包括這一硬度值的各個標尺都可以選擇,但是為了實現高的靈敏度和精度。通常選用試驗力大的那一個標尺。例如:在圖1.1中一個厚度為0.5mm的淬火鋼試樣,它對應的洛氏硬度值為75,可選的標尺為HRD和HRA,試驗力大一些的是HRD,所以應選用HRD標尺。同樣是0.5mm厚的淬火鋼,也可以用表面洛氏硬度計來測試。如圖1.3, 0.5mm厚的淬火鋼,對應的表面洛氏硬度值為50,可選用的標尺為HR30N和HR45N。這里應選用HR45N標尺。如果是0.5mm厚的軟鋼或黃銅,由圖1.2可知,沒有哪一個洛氏硬度標尺可以選用,只能選用表面洛氏硬度標尺。由圖1.3可知,可選用的標尺是HR30T和HR45T。這里應選用HR45T。 2.2 圖2的應用 圖2來源於美國標准ASTM E18-02。 利用圖2來選擇洛氏硬度標尺更加方便,更加直觀。 在圖2上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一個厚度——硬度值組合所對應的坐標點,凡是這一點左側的標尺都可以選用,但是應注意的是,為了提高靈敏度和精度,在該點左側可選標尺中應盡量選擇試驗力最大的一個標尺,也就是選擇最靠近該坐標點的標尺。 例如:對於厚度為0.8mm,硬度值為60HRC的試樣應選擇HRC標尺。對於厚度為0.8mm,硬度值約為60HRB的試樣應選擇HRF標尺。對於厚度為0.5mm,硬度值為60HRC試樣,應選擇HR45N標尺,對於厚度為0.5mm,硬度為60HRB的試樣,應選擇HR15T標尺。 如果已知的硬度值不是HRC或HRB,則可利用硬度換算表將已知的硬度值換算成HRC或HRB,然後再利用圖2來選擇可用的標尺。2.3 表2的應用 表2的來源也是美國標准ASTM E18-02。 表2以表格的形式給出了洛氏硬度標尺的選擇指導。表2的使用也很方便和直觀。 例如:試樣是厚度為0.35mm的硬鋼帶,其硬度值約63HRC。根據表2.1,63HRC硬度的材料,其厚度至少為0.7mm,才能進行准確的HRC硬度測試。所以這種材料不能採用HRC標尺。若選用其他標尺,可利用「黑色金屬硬度換算表」查得63HRC對應於73HRD、83HRA、70HR45N、80HR30N、91HR15N。再查表2.1,可知,可選擇的硬度標尺為HR30N和HR15N,這里應選用試驗力較大的HR30N。 上述例子在利用圖2來選擇標尺時,也會得出相同的結果。 如果已知表面硬化鋼的近似硬化層深度和硬度值,也可以利用上述方法來選擇合適的硬度標尺。 2.4「測砧效應」 如前面所述,洛氏硬度試驗標准中有一個關於試樣「最小厚度值」的要求,對於不同硬度的試樣,這一允許的「最小厚度值」也不同。當試樣厚度小於這一允許的「最小厚度值」時,硬度測試時試樣在壓頭的作用下,變形硬化區域就可能會穿透試樣,到達試樣下面的測砧,這時試樣背面就會產生可見的變形痕跡。這時試驗力會穿過試樣,在測砧上消耗掉一部分,這時測得的硬度值是不真實的。這種因試樣厚度不足,而使試驗力消耗到測砧上一部分,造成硬度值測量不準確的現象叫做硬度試驗的「測砧效應」。 2.5 「測砧效應」的對策 為了避免「測砧效應」的發生,應嚴格按照2.1~2.3條的方法,選擇合適的硬度標尺。當發現硬度測試後試樣背面產生了可見的變形痕跡時,應改變標尺,選用輕一級的試驗力進行測試。 如果發現試樣上產生了「測砧效應」,就應仔細觀察測砧的支承面。多次產生「測砧效應」之後,測砧的支承面上就可能會產生毛刺或很小的壓痕,它們都會影響洛氏硬度測試的准確性,這時應更換計新的測砧。 為了避免「測砧效應」的產生,有一種做法是將相同材料的幾片試樣迭加在一起進行測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幾層試樣的接觸面之同可能會發生滑動,這時測試值也是不準確的。 當試樣的厚度低到既使採用最輕試驗力的標尺仍然會產生「測砧效應」時,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採用,這就是國家標准GB/T230.1-2004附錄A中給出的「薄片產品的HR30Tm試驗」。這種試驗方法適用於可以採用鋼球壓頭的冷軋鋼板,馬口鐵,薄銅板等材料。 2.6 用於薄片產品硬度測試的HR30Tm試驗 用於薄片產品的HR30Tm試驗,其試驗條件與HR30T相似,經供需雙方協商,允許試樣背面出現變形痕跡。多年的應用證明這項試驗用於比較目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它可用於硬度值在80HR30T以下,厚度小於0.6mm直至產品標准中給出的最小厚度的產品。這項試驗需要使用一個金剛石點砧座(支承面很小的,端面嵌有金剛石的測砧)。金剛石的表面應該是一個經過高度拋光的平面,這種金剛石點砧座可以為試樣下表面提供一個標準的磨擦條件,這樣就可以提高測試的重復性。 國內外的鍍錫板(馬口鐵)標准中對於材料硬度的要求,規定要採用HR30Tm試驗。美國標准規定,在鍍錫板硬度測試時要在金剛石點砧座上測試。對於厚度0.55~0.77mm的材料要用HR45T標尺,對於厚度0.21~0.55mm的材料,要用HR30T標尺,對於厚度小於0.21mm的材料,要用HR15T標尺。所有測試值都要用HR30Tm來表示。HR15T和HR45T標尺下的測試值要換算成HR30T標尺的硬度值。3 按標尺刻度范圍選擇 每種洛氏硬度標尺都有一個可用范圍,這一點很容易從硬度計刻度盤上的分度來確定。採用金剛石壓頭的黑色刻度(HRA、HRC、HRD)分為0~100個分度,採用鋼球壓頭的紅色刻度(HRB、HRE、HRF、HRG、HRH、HRK)分為0~130個分度,在表面洛氏硬度計上的分度是0~100。事實上由於種種原因,各種標尺的實際使用范圍往往要低於硬度計上的分度范圍。 HRC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70HRC,當硬度值小於20HRC時,因為壓頭的圓錐部分壓入太多,靈敏度下降,這時應改用HRB標尺。盡管HRC標尺被規定的上限值為70HRC,但是當試樣硬度大於67HRC時,壓頭尖端承受的壓力過大,金剛石容易損壞,壓頭壽命會大大縮短,因此一般應改用HRA標尺。 HRA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88HRA,由美國標准ASTM E140可以獲得以下關系: 27HRA≈30HRB 60HRA≈100HRB≈20HRC 85.6HRA≈68HRC 即:27-60HRA對應於30-100HRB 60-85.6HRA對應於20-68HRC 可見,HRA標尺的測試范圍涵蓋了從軟鋼(HRB)、硬鋼(HRC)到硬質合金的硬度范圍。然而,事實上HRA標尺很少用於測試軟鋼,主要用於測試薄硬鋼板、深層滲碳鋼和硬質合金。在硬質合金方面,由於技術進步,有些材料硬度已達到93-94HRA,這已超出標准規定。工程上超出HRA高端的測量范圍已成為慣例。 HRA標尺有一個特殊用途。在使用洛氏硬度計測試鋼試樣時,如果不知試樣是軟鋼還是硬鋼,可先用HRA標尺試測一下,當硬度值小於60HRA時可改用HRB標尺,當硬度值大於60HRA時可改用HRC標尺。 HRB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100HRB,當硬度值低於20HRB時,由於鋼球的壓入深度過大,金屬蠕變加劇,試樣在試驗力作用下的變形時間延長,測試值准確度降低,此時應改用HRF標尺。當硬度值大於100HRB時,因為鋼球壓入深度過淺,靈敏度降低,精度下降,此時應改用HRC標尺。 在使用HRB標尺測試鋼試樣時,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當預先不知道試樣是軟鋼還是硬鋼時,決不可使用HRB標尺做測試,因為用鋼球壓頭誤測了淬火鋼,鋼球就可能會變形,鋼球壓頭就會損壞,這是鋼球壓頭損壞的主要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先用金剛石壓頭,用HRA標尺測試一下,再決定是用HRB還是用HRC。 HRF標尺的使用范圍是60~100HRF。HRF標尺是國外使用較多的一個標尺,它是測試純銅和較軟的銅合金材料很好的檢測手段。但是在我國,也存在標准硬度塊短缺的問題,它的應用也受到了限制。 HRG標尺適用於HRB值接近100的材料,對於鈹青銅、磷青銅、可鍛鑄鐵這些硬度范圍介於HRB標尺的高端和HRC標尺低端的材料,如果改用HRG標尺,就可以大大改善測試的靈敏度,提高測試精度

『陸』 顯微硬度計的顯微硬度計

它採用計算機軟體控制,高倍率光學測量系統,光電感測器等技術實現測量裝置與壓頭自動切換,通過軟體輸入,光源的強弱自動調節,並選擇維氏與努氏試驗方法、保持時間、文件號與儲存等,提供了各種硬度值的轉換表以供參考,在LCD大屏幕顯示屏上能顯示試驗方法、試驗力、測量壓痕長度、硬度值、試驗力保持時間,測量次數並能鍵入年、月、日期,試驗結果和數據處理等,通過列印機輸出。
它採用高倍率光學測量系統,目鏡鼓輪一次讀數。可測定鋼、有色金屬、IC薄片、薄塑料、金屬薄片、塗層、表面覆層、層壓金屬、熱處理碳化層和淬火硬化層的深度與硬度梯度。 1、顯微硬度計從測試方式上分為:
1.1普通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1000)
1.2數顯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S-1000)
1.3自動轉塔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1000Z)
1.4數顯自動轉塔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S-1000Z)
1.5硬度測量分析系統(如:MC010-HVST-1000Z)
1.6電腦控制全功能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ST-1000ZA)
1.7金相顯微硬度計(如:JXHVST-1000Z)
2、顯微硬度計從砝碼力載入方式上分為:
2.1凸輪載入型(如MC010-HV-1000)
2.2砝碼垂直載入型(如MC010-HVS-1000Z)
2.3電子載入型(國外有生產)
3、顯微硬度計從升降控制上分為:
3.1絲桿升降控制型(如MC010-HV-1000)
3.2光桿升降控制型(如MC010-HVS-1000Z) 顯微硬度計由主機、測微目鏡、各種試台、標准硬度塊、各種壓頭、物鏡、調平角等構成。
測微目鏡是用來觀察金相或顯微組織,確定測試部位,測量對角線長度,數據的採集等;硬度計主機則是完成目鏡與壓頭的切換,在確定的測試部位進行施載入荷,完成平台的移動尋找像點等;相關附件主要是為了試件的夾持穩固等。 下面以MC010-HVST-1000ZA舉例來說明顯微硬度計的構造:
MC010-HVST-1000ZA顯微硬度計主要由圖像處理系統、機身、自動塔台控制系統、測微光學系統、大三通系統、加卸載機構、自動運動控制系統、升降系統、數據處理系統、顯示模塊及電路模塊等。如下圖示:
3.2.1圖像處理系統
高端的圖像處理系統採用最新光學技術與電子技術,通過大三通系統完美的與數據處理系統相結合,使壓痕的測試及觀察清晰准確,大大提高了測試精度。
3.2.2機身
世界主流設計概念的機體,呈現出精美的輪廓,高級的烤漆工藝讓機身持久光亮如新。
3.2.3自動塔台控制系統
採用高精度的電氣控制技術,配合一體化的塔台運轉系統,即保證了物鏡與壓頭的准確切換,同時也提高了定位精度,使塔台運轉輕松自如。
3.2.4測微光學系統
超大視野的目鏡,超大行程的十字平台移動結構,精準的光學系統,讓操作人員能夠輕松舒適的完成找基準、定位、選像及測量整個過程。
3.2.5大三通系統
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大三通系統,直接定位於塔台基板上,配合一體化的照明系統,能夠完美的與圖像處理系統、數據處理系統、塔台控制系統及測微光學系統結合,實現了高精度定位、一體化設計及即時的升級擴展等現代儀器設計理念。
3.2.6加卸載機構
垂直導軌結構的加卸荷系統。
3.2.7自動運動控制系統
行程重復性高達2um的精度,可在行程范圍內自由運動的控制方式,直接通過電腦控制的高精度載物台機構,不僅僅實現了操作的便利性,同時也為精密尺寸測量(如塗鍍層厚度、金相分析及硬度梯度等)及金屬結顯微硬度計的使用與操作 2.1顯微硬度計技術參數
2.1.1試驗力:0.098N、0.245N、0.490N、0.981N、1.961N、2.942N、4.903N、9.807N,即:10gf、25gf、50gf、100gf、200gf、300gf、500gf、1000gf;
2.1.2施加試驗力速度:0.05mm/s,自動加卸載試驗力;
2.1.3目鏡倍率:10X;
2.1.4物鏡倍率:10X(觀察)、40X(測量);
2.1.5壓痕范圍:最大壓痕測量長度250mm,最小壓痕測量長度0.1um;
2.1.6硬度測量范圍:最大硬度值9999.9,最小硬度值0.001;
2.1.7測試儲存次數:99次;
2.1.8試驗力保荷時間:0-99秒;
2.1.9試件最大高度:85mm;
2.1.10壓頭中心到內壁距離:110mm;
2.1.11最小檢測單位:0.025um;
2.1.12試台尺寸:110X100mm,試台移動范圍30X30mm,最小讀數0.01mm;
2.1.13光路切換方式:目鏡與CCD攝影同時觀看測試;
2.1.14電源:220V,50/60Hz;
2.1.15主機重量:毛重50kg;
2.1.16儀器外形尺寸:460X430X200mm; 硬度是一個重要的力學性能指標,它能反映材料彈性和塑性變形的特性指標。硬度測定時試樣制備簡單,試樣基本不被破壞,接近無損檢測,在不同尺寸與形狀的試樣上測定時,操作簡便,測量速度快,並且硬度與強度之間有著相似的換算關系,根據硬度值能夠得出近似的強度極限值;硬度測定是用標准形狀和尺寸的較硬物體在一定壓力下接觸材料表面,測定材料在變形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抗力,稱為硬度測試。用不同的載荷施加力的方法所得到的硬度是表現材料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肖氏硬度則表現了材料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日常中我們把載荷大於1kg測試力的稱為宏觀硬度,它主要用於較大的試件,希望通過硬度測試能夠反映材料的宏觀性能;載荷小於1kg測試力的稱為微觀硬度,它主要用於小而薄的試件,希望反映出微小領域內的材料性能,如顯微組織的相硬度、材料的表面硬度。
顯微硬度的測試原理基本和維氏硬度測試相同,所不同的是壓頭採用的是兩對面夾角為136°;底面為正方形的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和一徑角為 ,橫斷角為 的金剛石錐形壓頭,即:克努普金剛石壓頭(入下圖)。顯微硬度計和維氏硬度計所用的載荷分別為:1kg、2kg、3kg、5kg、10kg、20kg、30kg、50kg、100kg、120kg等,常用的為1kg、2kg、5kg、10kg、30kg、50kg。載荷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試件的厚度。測試的最終硬度是通過壓痕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的載荷來表示的。將選定的固定實驗力(載荷)壓入試樣表面,並經過規定的保持時間(保荷),然後卸除實驗力(卸荷)後,在試樣表面殘留出一個底面為正方形的正四棱錐或克努普壓痕,通過測微目鏡測量其對角線的長度,得到壓痕的面積,顯微硬度值就是實驗力與壓痕表面積的比值。
上圖為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
採用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F=所施加的載荷,單位為N;S=壓痕在試樣上的表面積;D為壓痕兩對角線長度;HV=顯微維氏硬度值。
公式的推導:
則 ,式中:F單位:g;d單位:um。
φ角選擇136°是為了使維氏硬度得到一個成比例的並在較低硬度時與布氏硬度基本一致的硬度值。在布氏測試法台規定0.25<d/D<0.5,最理想的d/D值是0.375, φ=44°,與此相對應的金剛石正四棱錐的兩以面間夾角就是180°-44°=136°。
採用克努普金剛石壓頭的計算公式如下:
此時壓痕的長對角線與短對角線的長度之比是7.11。硬度值為:
式中F單位:N
d 為長對角線,單位:mm
公式的推導:
式中:F單位:g;L單位:um。

『柒』 磁控濺射膜 是什麼意思 另外 是不是 金屬膜都是採用磁控濺射技術的

一、磁控濺射膜

1、磁控濺射隔熱膜又稱磁控濺射金屬膜,採用多層磁控濺射工藝打造而成,以持久反射隔熱的出色性能而著稱。由於其高清晰、高隔熱、高穩定、低內反光、色澤純正、永不退色、使用壽命長等眾多特點,一度被廣泛用於汽車玻璃貼膜、建築玻璃貼膜。


2、磁控濺射技術在薄膜製造領域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可以製造工業上所需要的各種薄膜。如:超硬薄膜、耐腐蝕耐摩擦薄膜、超導薄膜、磁性薄膜、光學薄膜、隔熱膜以及各種具有特殊電學性能的薄膜等。

3、簡單的說,磁控濺射隔熱的生產工藝就是在真空的環境里採用電離子有序轟擊鎳、銀、鈦、金、銦、銅、鋁等貴金屬耙材,並採用磁場控制的方式讓金屬離子均勻的濺射到光學級的PET基材上,沉積成金屬鍍膜層。

4、隔熱原理:磁控濺射隔熱膜屬於反射型隔熱膜。它是將鎳、銀等金屬的分子通過濺射的方法塗布在安全基層上,這些金屬層會選擇性的將陽光中的各種熱能源,包括紅外線、紫外線及可見光熱能反射回去。從而有效祈禱隔熱及保護人體及汽車內飾免受紫外線傷害的作用。


二、金屬膜是採用磁控濺射技術的。

三、一般來說,利用濺鍍製程進行薄膜披覆有幾項特點:

(1)金屬、合金或絕緣物均可做成薄膜材料。

(2)再適當的設定條件下可將多元復雜的靶材製作出同一組成的薄膜。

(3)利用放電氣氛中加入氧或其它的活性氣體,可以製作靶材物質與氣體分子的混合物或化合物。

(4)靶材輸入電流及濺射時間可以控制,容易得到高精度的膜厚。

(5)較其它製程利於生產大面積的均一薄膜。

(6)濺射粒子幾不受重力影響,靶材與基板位置可自由安排。

(7)基板與膜的附著強度是一般蒸鍍膜的10倍以上,且由於濺射粒子帶有高能量,在成膜面會繼續表面擴散而得到硬且緻密的薄膜,同時此高能量使基板只要較低的溫度即可得到結晶膜。

(8)薄膜形成初期成核密度高,可生產10nm以下的極薄連續膜。

(9)靶材的壽命長,可長時間自動化連續生產。

(10)靶材可製作成各種形狀,配合機台的特殊設計做更好的控制及最有效率的生產。

『捌』 家裡有一塊乒乓球拍子,想了解一下詳細信息 SKITT SHAMADA

我是一個乒乓球業余者,找我看來,你這個拍子底板價格應該在200到530元之間,正面搭配省狂飆 紅面可以貼小蝴蝶 狂飆適合進攻,蝴蝶彈性好,反手好 這是我的建議,給分啊

『玖』 維氏硬度計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

F=負荷(牛頓力),S=壓痕表面積 (平方毫米),α= 壓頭相對面夾角=136°,d=平均壓痕對角線長度(毫米)。

報告維氏硬度值的標准格式為xHVy。例如185HV5中,185是維氏硬度值,5指的是測量所用的負荷值(單位:千克力)。

維氏硬度計測量范圍寬廣,可以測量工業上所用到的幾乎全部金屬材料,從很軟的材料(幾個維氏硬度單位)到很硬的材料(3000個維氏硬度單位)都可測量。



(9)覆層硬度計代理加盟擴展閱讀

維氏硬度試驗主要用於材料研究和科學試驗方面小負荷維氏硬度試驗,主要用於測試小型精密零件的硬度,表面硬化層硬度和有效硬化層深度,鍍層的表面硬度,薄片材料和細線材的硬度,刀刃附近的硬度,牙科材料的硬度等。

由於試驗力很小,壓痕也很小,試樣外觀和使用性能都可以不受影響。顯微維氏硬度試驗主要用於金屬學和金相學研究,用於測定金屬組織中各組成相的硬度,用於研究難熔化合物脆性等。顯微維氏硬度試驗還用於極小或極薄零件的測試,零件厚度可薄至3μm。

廣泛應用於測定微小、薄形試件、表面滲鍍層等試件的顯微硬度和測定玻璃、陶瓷、瑪瑙、人造寶石等較脆而又硬的材料的努氏硬度,是科研機構、工廠及質監部門進行材料研究和檢測的理想硬度測試儀器。

適用范圍:熱處理、碳化、淬火硬化層,表面覆層,鋼,有色金屬和微小及薄形零件等。配備努氏壓頭後能測定玻璃、陶瓷、瑪瑙、人造寶石等較脆而又硬材料的努氏硬度。

『拾』 各種硬度制的適用范圍

當遇到材料較薄,試樣較小,表面硬化層較淺或測試表面鍍覆層時,就應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試驗。

在生產中進行布氏硬度試驗時,要求能使用不同大小的試驗力和壓頭直徑,對於同一種材料採用不同的F和D進行試驗時,能否得到同一的布氏硬度值,關鍵在於壓痕幾何形狀的相似,即可建立F和D的某種選配關系,以保證布氏硬度的不變性。

維氏硬度計測量范圍寬廣,可以測量工業上所用到的幾乎全部金屬材料,從很軟的材料(幾個維氏硬度單位)到很硬的材料(3000個維氏硬度單位)都可測量。

(10)覆層硬度計代理加盟擴展閱讀

布氏硬度試驗具有代表性強、數據重復性好、強度與布氏硬度試驗有一定的換算關系的優點。缺點是難以檢測硬材料,壓痕量大,不適合成品檢驗。通常用於檢驗鑄鐵、有色金屬、低合金鋼等原材料和調質件的硬度。

布氏硬度與抗拉強度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可以根據布氏硬度近似確定金屬材料的抗拉強度。如果被測金屬的硬度過高,會影響硬度值的精度,因此布氏硬度試驗一般適用於布氏硬度值小於650的金屬材料的測定。布氏硬度壓痕大,不適合測定成品和薄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