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需求助,最近從海南旅遊回來想在我們本地開家海南特產店,不知道加盟什麼品牌好啊
以下為海南十大特產
一、椰子食品類:主要是各種椰子糖果、椰片糖、椰計粉、椰花、椰角、椰糯糕、椰香酥餅、椰子卷和椰子醬等。
二、咖啡類:生煮咖啡粉、速溶咖啡粉、椰奶咖啡粉等。海南目前本地的咖啡名品牌有海口的力神咖啡、澄邁的福山咖啡和興隆華僑農場的太陽河咖啡。
三、腰果仁:分有散裝、袋裝生仁和袋裝即食品店熟仁二種。
四、胡椒類:分有白鬍椒和黑胡椒,市面多有白鬍椒出售。均有胡椒粒、胡椒粉、胡椒根、胡椒蔓等,亦分有散裝(以斤論價),袋包裝精裝包裝(以包論價)等。也有現磨現賣的鮮磨胡椒粉。
五、牛肉乾:有不同的加工方法,而所制出不同風味的牛肉乾。目前海南本地的牛肉乾以海口市和東方縣兩地產品的為佳。文昌市的錦山牛肉乾也是海南籍華僑較喜歡的即食特產。
六、熱帶果脯類和鮮果類:主要有芒果乾、益智果等。來瓊旅遊人士,不妨買一些椰子、菠蘿蜜、芒果、番石榴等熱帶水果之鮮果回內地,以贈親友。
七、海產干品類:各種海產魚干、魷魚干、貝類、海參、蝦仁海蛇干以及瓊脂等。
八、鹿製品類:在海南的各個鹿場游覽點,均可購買到毓鹿制美容化妝品以及各種滋補鹿產品。
九、特色酒類:南海CTC紅碎茶,海南布萊特香蘭(紅、綠)茶、白沙綠茶、澄邁椰仙苦丁茶和東山嶺的鷓鴣等。
十、特色酒類:山蘭玉液、鹿龜酒、坡馬酒、檳榔酒、金岳玉液和地瓜酒等。
② 手上有七萬元,想去海南創業做什麼項目好
1、鐵板魷魚
目前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地攤經濟放開了。對於想創業的普通人來說,風險低收益高的地攤生意是首選。6-7萬元,說起來是不多,但是對於剛開始創業的人來說,是很容易虧掉的。
地攤生意,做美食是首選。說到鐵板魷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在大街小巷都能夠看到它的蹤跡。主要做法是使用鐵板將魷魚煎熟,然後再將其切成一段一段的,最後再撒上一層特製的醬料即可,很遠就能夠聞到它的香味,味道也很好,因此深受大眾的喜歡。
2、後備廂擺攤
現在大家一般都有自己的私家車,即使沒有的話,6-7萬元,也可以買一台了。利用私家車後備廂擺攤的話,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目前有很多人都在做。最近也有類似的新聞報道,某些地區時下流行後備廂擺攤,大多數擺攤者都是下班的白領,他們利用自己下班的時間賺取額外的收入。
3、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這是目前的風口行業。如果我們開過網店,做跨境電商生意是非常有前景的,投資也不多,6-7萬肯定是足夠了。
目前國內的製造業成本很低,賣到歐洲那邊一般都是數倍加價銷售。像國內十幾塊錢的產品,通過跨境電商賣到歐洲,都是20-30歐元的價格,這個簡直就是暴利了,是國內平台的數十倍,很是可觀。
4、VR全景
VR全景,這是一種新穎的廣告宣傳方式,相對於傳統的平面圖片以及文字展示來說更真實、立體、直觀、生動,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舉個例子,就是人站在原地環顧一周所能看到的場景我們通過相機把它還原到互聯網上。線下是什麼樣,你看到的就是什麼樣,這樣就杜絕了被廣大消費者詬病的「圖片與實物不符」的情形發生了。
5、寵物用品店
據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每年有新增寵物20多萬只,75%以上的寵物主人每年為自己的愛寵花費8000-15000元不等。
涉及寵物吃飯、睡覺、穿衣、清潔、看病、保健等各個領域。國內北京寵物市場銷售最為火爆,年銷售額達32個億。而且就近幾年的時間,寵物用品市場在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長,可謂是前景非常的好。
③ 我想在廈門加盟海南清補涼店,有人知道哪裡可以加盟
你可以完全可以自己開的,你不必要加盟的,廈門農產品市場有椰子就可以了,你可以來海南瓊海吃吃看哪家的最好吃,然後響他學,我本人就是搞清補糧的,.椰奶清補糧是瓊海的最正宗.也可以來博鰲巧娘清補糧店裡學,椰奶清補糧的做法很簡單,少量做可以用椰子水(椰子裡面水)加椰子肉(椰子裡面白色的)用攪拌機榨成椰子汁(白色奶狀)也叫椰子奶.清補糧配料有米仁,薏米,西米,玉米粒,紅豆綠豆,空心粉.....你可以隨意加.這些配料要事先煮好.將椰子奶冰好,也可以將椰奶和配料混合一起冷藏,幾個小時後就很入味了,
④ 要去海南,做個小生意,10萬元
不知道這十萬元是你全部財產還是部分的? 如果是全部的 那做這些生意還是有風險~~ 畢竟我們需要的是經驗~~ 你做點燒烤之類的也可以 投資小 資金周轉快
⑤ 2020年海南餐飲創業前景怎樣
1.企業職位供不應求,就業者面臨的從業競爭不斷升級。
2.企業變得更加功利,看重能夠帶來「實在銷售額」的人才。
3.從行業崗位看來,技術崗仍將是最為緊缺的崗位,企業對優質技術人才的渴求旺盛。
4.互聯網跟傳統行業相結合的領域產生來巨大的需求。如新經濟、新零售、教育、金融、房產等增長傳統行業對互聯網人才的需求增加。
海南餐飲業,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走向多元化、多品牌、多模式、多種業態的發展。但至今,海南餐飲業也存在的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比如,特色化挖掘不足,本土餐飲品牌匱乏;同質化嚴重,仍停留在價格競爭階段;專業人才匱乏,從業人員素質總體偏低等等。
在嘉賓主持海南李子兄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子主持下,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理事長符史欽、海南省烹飪協會會長陳建勝、品類咨詢聯合創始人譚大千、海南省技師學院副院長謝劍、海南拾味館餐飲連鎖創始人龔季弘就「海南餐飲發展如何破局?」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
海南拾味館餐飲連鎖創始人龔季弘:
拾味館2006年在海南成立了第一個小門店,賣海南的骨頭湯。海南的骨頭湯有很悠久的歷史,但是我們作為餐飲行業里的品類,實際上骨頭湯這個小眾品類想突出很難。當時,我們打出海南菜這個標簽,業內人士沒有一個贊同的。但是,我們通過挖掘海南特色飲食文化、特色食材,經過多年發展起來了,並且走了出去。
海南有很多特色食材和特色的飲食文化,比如清補涼、羅非魚、文昌雞、鷓鴣茶等。我覺得餐飲行業有責任把海南菜打出去,形成海南島對外開放的亮麗的名片。
除了推廣特色美食之外,延伸美食特色的食材和特色的商品,這也是目前餐飲要抓住的機會點。
2017年海南旅遊總收入是811.99億元,海南餐飲收入是276.06億元,旅遊的收入比餐飲的收入高出三倍之多。旅遊來了很多人,但在海南消費吃飯的人反倒少了,這裡面存在著巨大的落差。
主持人李子總計,海南餐飲文化確實缺少了很多東西,包括品類、文化的挖掘、人員的培訓等,諸多的困局影響了海南餐飲的發展。他建議,海南的從業人員一定要多出去看看,企業應該多培養一些有文化,有品牌意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