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與經銷商談合作—六技巧
很多被拜訪者對那些來訪的銷售代表們並不熱情,銷售代表遭白眼、受冷遇、吃閉門羹的案例也多不勝舉。很多銷售代表也因此覺得客戶拜訪工作無從下手。其實,只要找准切入點並用對方法,你也會覺得客戶拜訪工作並非想像中那樣棘手。 技巧一:憑專業取信客戶 談客戶,首先是你的人接觸客戶,人的長相我們不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這一點很重要。注重儀容儀表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自不用說,這是銷售最基本的。這里我想說的是要靠你的專業水平取信客戶,讓客戶相信你。 談到專業水平,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拜訪前的調研。在拜訪客戶之前,要充分對客戶的個人情況和行業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比如客戶的實力、銷售情況、人際關系以及性格等等要盡可能多方面的了解。 2.拜訪客戶前的准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順利拜訪並開發成功,須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1)資料准備:包括企業簡介、產品手冊、樣品、價格政策表等。 (2)儀容准備:要想更好地開發客戶,業務人員就必須以良好的職業形象出面在客戶面前。包括:穿著方面盡量著職業化的裝束,著裝不可太隨便;面部形象職業化,要充滿自信、面帶微笑。 (3)心理准備:作為廠商的業務員,要具備屢敗屢戰、毫不氣餒的良好的精神狀態,隨時接受在開發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因此,也要求業務員,要不斷調整心態和錘煉毅力,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姿態。 3.與客戶洽談時,更要時刻彰顯自己的專業水平。包括對自己公司整體概況、產品的特性、競爭對手產品的特點、行業現狀、促銷活動、品牌宣傳、供貨方式及結帳方式等方面的介紹要熟練專業。當然對於客戶所提的條件也要靈活應對,自己解決不了的不要當場給予回答,等下次拜訪時再把上次遺留的問題解決掉。專業水平是靠自身的學習與積累,也就是說不打無准備的仗在平時就要懂得學習充實自己。 初次和客戶見面時,在對方沒有接待其它拜訪者的情況下,我們可用簡短的話語直接將此次拜訪的目的向對方說明:比如向對方介紹自己是哪個產品的生產廠家(代理商);是來談供貨合作事宜,還是來開展促銷活動;是來簽訂合同,還是查詢銷量;需要對方提供哪些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等等。如果沒有這一番道明來意的介紹,終端營業員起初很可能會將我們當成一名消費者而周到地服務。當他為推薦產品、介紹功能、提醒注意事項等等而大費口舌時,我們再向他說明來意時,對方將有一種強烈的「白忙活」甚至是被欺騙的感覺,馬上就會產生反感、抵觸情緒。這時,要想順利開展下一步工作肯定就難了。 技巧二:以「利」誘導 商人重利。這個「利」字,包括兩個層面:公益和私利。我們也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好處」,只要能給客戶帶來某種好處,我們一定能為客戶所接受。 首先,明確「公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較強的介紹技巧,能將公司品種齊全、價格適中、服務周到、質量可靠、經營規范等能給客戶帶來暫時或長遠利益的優勢,對客戶如數家珍,讓他及他所在的公司感覺到與我們做生意,既放心又舒心,還有錢賺。這種「公益」我們要盡可能地讓對方更多的人知曉,知曉的人越多,我們日後的拜訪工作就越順利,因為沒有誰願意怠慢給他們公司帶來利潤和商機的人。 其次,暗示「私利」。如今各行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很多廠商針對購進、銷售開票、終端促銷等關鍵環節都配有形式多樣的獎勵或刺激。各級購、銷人員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哪一家給他的「獎勵」多,他自然就對哪一家前來拜訪的人熱情了。和「公益」相比,「私利」就該暗箱操作了,最好是做到只有「你知,我知」(針對個人業績排行榜可公開的獎勵除外)。 技巧三:用行動說服客戶 我們不僅要感動客戶,更重要的要善於行動,善於為客戶著想,不要只想著要客戶進貨,還要想辦法幫助客戶銷售。 有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去幫助客戶實現銷售,你可以幫他整理庫存、重新擺放陳列、張貼海報以及策劃促銷活動等。不要認為做這些事情與你的本職工作無關系,其實不然,很可能你的一個舉動就會感動他,說服他,他就會做你的產品。在很多業務員的觀念里,認為做業務只要能把客戶的錢拿到手裡就是最終目標,其實這是最原始的最初級的銷售。做業務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考慮,為顧客服務,幫助顧客去賣產品,指導顧客賣產品,而不是只想著回款。 我在做業務的過程中,很多客戶是通過自己的真誠去感染他們,而不是靠誇誇其談去說服他們的。通過把自己的真誠傳遞給他們,讓他們覺得我不是在賣產品而是在交朋友,態度是真誠的,這樣成交幾率就很大。有一次我在拜訪一家連鎖店時,當時去時老闆很忙,正在做生意,我並沒有打擾他,而是在旁邊等待,這時候又有一業務員來送貨,由於老闆無法脫身,業務員就把貨卸在門口,於是我便幫忙把貨搬進店內。我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沒想到卻被老闆看在眼裡,在老闆忙完之後,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我們的合作。事後老闆告訴我,說因為感覺我很有禮貌,且很能為客戶著想、服務,這一點感動了他,也就成就了我們的合作關系。 技巧四:察言觀色,投其所好 我們拜訪客戶時,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對方不耐煩、不熱情的對我們說:「我現在沒空,我正忙著呢!你下次再來吧。」對方說這些話時,一般有幾種情形:一是他確實正在忙其它工作或接待其他顧客,他們談判的內容、返利的點數、出售的價格可能不便於讓你知曉;二是他正在與其他的同事或客戶開展娛樂活動,如打撲克、玩麻將、看足球或是聊某一熱門話題;三是他當時什麼事也沒有,只是因為某種原因心情不好而已。 當然,在第一種情形之下,我們需耐心等待,主動避開,或找准時機幫對方做點什麼,比如,如果我們的拜訪對象是一位終端賣場的營業員,當某一個消費者為是否購買某產品而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時,我們可以在一旁幫助營業員推介,義務地充當一回對方的銷售「幫手」以堅定顧客購買的決心;在第二種情形下,我們可以加入他們的談話行列,以獨到的見解引發對方討論以免遭受冷遇;或者是將隨身攜帶的小禮品送給他們,作為娛樂的工具。這時,我們要有能與之融為一體、打成一片的姿態;同時還要有無所不知、知無不盡的見識。在第三種情況下,我們最好是改日再去拜訪了,不要自找沒趣。 技巧五:以情動人 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感情動物,客戶也是如此,有些客戶表面可能很冷漠,你一次兩次三次拜訪他都不合作,但是或許你再堅持一下就能成功,客戶可能不僅僅在比較你的產品,更是在考察你的人品,所以要學會用情去感動客戶。 我們可以經常給客戶發發信息,打打電話,節日送點禮物,賀卡等等,讓老闆先成為你的朋友,然後再談合作。有些客戶不是去一下就能夠順利談成合作,有的還需要持續拜訪,跟進。記得有兩家客戶,我是跟了一個多月才最後完成合作的。通過第一次拜訪,感覺有點意向,客戶也都很精明,他們在比較,沒有給出明確意思,此後我便經常電話拜訪,拜訪的時候不是很直接的談合作的事情,而是去關心客戶以及他的生意和生活等等,讓他感覺到你這個人是個可以交的朋友,那麼第一步便成功了。於是接下來便通過簡訊來「進攻」,經常發些祝福的簡訊和問候的簡訊過去,要讓讓客戶腦海里天天有你,那麼你離成功就很近了,終於在電話和簡訊的問候下,最後使其成為公司的忠誠客戶。只可惜很多業務員在一次次碰壁之後,不願意再堅持,有了新客戶就忘記老客戶,其實這是沒有注意到客戶不光是在比較你的產品,更是在比較你的人品和你公司的信譽,所以我們要主動,要善於用情感與真誠去感動客戶。 技巧六:端正心態,永不言敗 客戶的拜訪工作是一場幾率戰,很少能一次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銷售代表們既要發揚「四千精神」:走千山萬水、吃千辛萬苦、說千言萬語、想千方百計為拜訪成功而努力付出;還要培養「都是我的錯」最高心態境界:「客戶拒絕,是我的錯,因為我缺乏推銷技巧;因為我預見性不強;因為我無法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為拜訪失敗而總結教訓。只要能對客戶的拒絕做到「不害怕、不迴避、不抱怨、不氣餒」的「四不心態」,我們離成功拜訪客戶的機會又近了一大步。
⑵ 如何創造談判的優勢,代理商談判
1、建立良好的談判氣氛。在這里我給大家者說一個案例:捷易拍文檔拍攝儀的業務人員是怎樣和客戶談判的。前年我認識思念的一個業務經理,他說他們的業務員談判就非常有招數,先是把客戶拉到飯店、酒吧和洗浴中心,跟客戶一邊吃喝玩樂玩打麻將,一邊就把合作事給搞定了,他說的業務人員沒有不會打麻將的,而且打麻將還沒有贏的,這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他介紹說就是在麻將桌上邊打邊談,這個氣氛非常好,一看對方不高興的時候就點個「炮」,對方贏了,那就高興啊,一高興就合作了,就這么容易。當然不像我說得這么容易,但是談判的時候選擇和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對合作談判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3、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不要暴露自己的缺點。如果你老是拿自己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你永遠不會贏,所以我們要清楚我們自身的長處是什麼。如果代理商說你的產品質量不好,那你老是圍繞著「產品質量」談判的話,那我們肯定不能取得談判優勢的,因為這就是自取其短嗎,正中對方的下懷。要拿自己的優勢去談,你要說的就是能讓代理商如何賺錢?如何輕松獲利?這是自己在給自己創造談判優勢,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短處與長處,這樣才能讓自己做事更有把握。 4、力爭談判的東道主。大家知道為什麼搞體育要東道主嗎?奧運會在那個國家主辦,這個國家的金牌數量肯定會有一定的提高,原因是什麼呢?一是人氣,二是地理優勢。比如說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召開,我們上一屆奧運會拿了多少金牌?32塊,我們這一屆比上屆肯定要有所提高,原因是什麼呢?在裁判身上,因為裁判要照顧到民眾的情緒。所以,我們跟代理商去談的時候,我們要力爭東道主,我們最好能反客為主,我們可以找一個酒吧,茶座、咖啡屋等可以邊談邊聊,或者邀請代理商到企業來談,這樣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 5、要有禮有節有法。「禮」就是要有禮貌;「節」就是要有節奏的,法就是要有策略。就像打牌,不要一下子把我們所有的東西全部都亮出來讓對方看,如果我們手裡掌握的有五個點優惠政策,我們第一次先拿出兩個點來吸引他,要慢慢的掉他的胃口。但是很多的業務人員沒有經驗,總是一下子把所有的牌全部攤開,這樣你能贏嗎?我們談判要有節奏,這就像打牌,不要把自己的底牌亮出來,要講究方法、講究策略。代理商是以利益為主,得寸進尺很正常的事,當你知道代理商得寸進尺,為什麼還要給他一個「尺子」呢?你要先給他一個「寸」就行了,「尺」是用來做誘導的。 6、要有足夠的耐心。大家知道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談了多少年才搞定;美國為了朝鮮半島無核化,談了多少年了?談了多少次,一項沒有耐心的美國卻在這個問題保持著足夠的耐心,為什麼?都是為獲取更多利益和優勢,談判要付出時間、更要有足夠耐心。和代理商談判也是如此,你不能急,一著急就會露出漏洞,這是不利於談判的,你也不能只考慮到個人的私利或者代理商的利益。比如,代理商說你馬上答應他的條件,再讓利多少多少?馬上就與你簽合同,你完全可以告訴他,「你不用著急先考慮考慮,考慮好了再作決定」,越是這樣代理商反而琢磨不透你了。跟代理商談判不僅是智慧的角逐,也是一種心理較量,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其實不只是在發展代理商的過程中可以對以上經驗加以汲取,其它產品在發展代理商的時候同樣可以借鑒以上的知識,並且靈活運用,我相信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⑶ 品牌加盟的談判技巧
作為品牌加盟商,我們從主觀上希望品牌企業對我們多一點支持,供貨折扣低一點,退換貨多一點,廣告投入多一點,裝修支持多一點等。但實際上,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得從品牌經營的全局考慮問題,並且企業是經營目的是贏利,所以企業的讓利是有限的。並且,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企業的讓利都是有條件的,沒有哪家企業會為一個沒有多少前途的加盟商讓利。
其一,坐到談判桌前,了解品牌、商品和價格等是適合我們所要經營的市場;分析我們做這個品牌有什麼優勢,計劃如何去做,特別是賣場如何設置等。
其二,坐到談判桌前,多了解我們所要經營的行業以及相關的競爭品牌情況。
其三,坐到談判桌前,了解清楚經營這個品牌和相應市場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我們的心理投資回報期望值是多少。
記住,就象我們希望找一個合適的品牌一樣,品牌企業也希望找一個理想的客戶,企業並不希望找一個資金拮據的客戶,並不希望將一塊區域市場交給一個沒有多少市場資源、沒有多少行業知識、沒有多少品牌經營能力的客戶,並不希望找一個不具多少經營風驗承擔能力的客戶。
其四,坐到談判桌前,我們必須弄懂《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因為品牌加盟不是一單子貿易,而是雙方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合作,其中涉及的要素較多,我們必須在簽訂合同前正確理解之並與品牌企業溝通無誤。
其五,在簽訂合同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競爭品牌或相關品牌的加盟條件,這樣知己知彼才有更多的說服力。
其六,談判時,關於供應鏈,必須用文字對品牌企業明確責任。
其七,一定要明確品牌企業按供貨開具發票的責任。對於關於開票收費的企業我們得謹慎。因為隨著國家法律的健全,只有誠信守法的企業才能更長久地生存和發展。
其八,特許經營是一項系統、長久性的合作,在談判時我們不要斤斤計較而要學會抓住核心要素關注綜合因素。
⑷ 談判策略有哪些
1、端正談判心態 在進行每一次的商務談判的時候,你都要試想一下應該拿出怎麼樣的談判態度進行談判,如果對象很重要,可以選擇讓步的心態也不妨。
2、充分了解對手 俗話說: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進行判斷的時候充分了解對手,可以做到心中有底氣有把握,談判起來就可以更容易更流暢。
3、建立和好的氣氛雖說是談判,但也沒有必要弄得像是打仗一般,而友好和善的談判氣氛反而對於談成更有利,而且也方便以後的合作。
4、准備多套方案 很多時候的談判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談判成功的,可能在談的過程中,雙方比對過協商、變通後把自己最初的想法忘掉了,如果多准備幾套談判方案,就可以應變自如了。 申明價值 此階段為談判的初級階段,談判雙方彼此應充分溝通各自的利益需要,申明能夠滿足對方需要的方法與優勢所在。此階段的關鍵步驟是弄清對方的真正需求,因此其主要的技巧就是多向對方提出問題,探詢對方的實際需要;與此同時也要根據情況申明我方的利益所在。 創造價值 此階段為談判的中級階段,雙方彼此溝通,往往申明了各自的利益所在,了解了對方的實際需要。但是,以此達成的協議並不一定對雙方都是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利益在此往往不能有效地達到平衡。即使達到了平衡,此協議也可能並不是最佳方案。 克服障礙 此階段往往是談判的攻堅階段。談判的障礙一般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談判雙方彼此利益存在沖突;另一個是談判者自身在決策程序上存在障礙。前一種障礙是需要雙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客觀原則來協調利益;後者就需要談判無障礙的一方主動去幫助另一方順利決策。
⑸ 談判的技巧
價格是人定的,所以都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你可以說你有很大的市場,很大的客戶源,這樣也是對一種他的誘惑,最好是找能拍板的人,那些不能當家的人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而已,就是說如果你交了保證金,這裡面很可能會有他的分成。
如果是一般小品牌,就沒有必要給他交加盟費保證金。
辦這種事情要謹慎,這樣的騙局也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