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商代理 » 加盟代理蛇皮改色膜
擴展閱讀
可不可以開多家加盟店 2025-05-17 08:44:58
手工藝蝴蝶加盟代理 2025-05-17 08:38:53
做加盟店必問 2025-05-17 08:38:20

加盟代理蛇皮改色膜

發布時間: 2021-06-07 14:07:43

㈠ 做胡琴的蛇皮那裡有賣

現在科技發達了,都用聚酯薄膜,音質更好。

㈡ 買二胡選那種蛇皮好

選擇二胡琴皮的常見誤區
彭曙光

現在人們在選購二胡時,絕大多數人的注意眼光首先會落在琴皮上,他們很在意琴皮顏色、鱗格、花紋等方面的東西。由於大多數選購者對二胡製作和蟒皮處理不甚了解,或聽信一些道聽途說、受人誤導等等,往往會進入一些認識誤區。就此,謹將一些個人經驗體會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莫把僵皮當緊皮。人們在購買二胡的,大多數人都要求琴皮蒙緊,認為琴皮蒙得緊則使用壽命長、潛力大、後勁足,其中少數個別人更是要求琴皮蒙得越緊越好。他們當中有些人對緊皮概念並不十分了解,認為用手指按壓琴皮感覺硬梆梆、戳不動,用手指彈崩崩響的就是緊皮。其實不然,制琴師在二胡蒙皮前都要對蟒皮進行前期處理,蟒皮前期處理極為重要,是關系二胡發音好壞、使用壽命、效果手感等等的關鍵。前期處理到位的蟒皮,蒙上二胡後的特點是緊而不僵,極富彈性,手感舒適,開音快,穩定性好(天氣變化適應性好),壽命長。而前期處理不到位的蟒皮,蒙上二胡後的特點是僵而硬(其實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緊),彈性較差,手感硬,開音慢(甚至有個別僵皮琴永遠開不了音),穩定性差(天氣變化適應性差,容易出現噪音、狼音),壽命短,有的琴拉開音後很快就塌皮。究其原因:因為蟒皮未經前期處理時,皮膜纖維均呈彎曲膠著狀態,經過鏟浸水、鏟皮、鞣皮、拉伸(套皮),以此來解除皮膜纖維呈彎曲膠著狀態。而前期處理不到位,皮膜纖維呈彎曲膠著狀態得不到有效解除,大部分或部分皮膜纖維依舊呈彎曲膠著狀態,這種蟒皮如果蒙上二胡,待水分乾燥後又會恢復到硬梆梆的狀態,就象一張未經處理好的生牛皮一樣感覺。打個比方:如果用兩根同樣材質的僵繩、軟繩分別捆綁物品,究竟會是哪一個綁的更緊、更到位、更牢固、更穩定、更持久呢?結果不言自喻肯定是後者。檢驗僵皮的方法簡單;一是聽琴音尖細,振動不佳,容易出狼音噪音、下把位發音差(發虛、衰減等)。二是手指按壓琴皮感覺硬梆梆、戳不動。三是左手按弦感覺生硬吃力不舒服等等。
二、莫把暗皮當厚皮。二胡拿在手,很多人會透過音窗對著亮光看琴皮,據說可以用此方法來查看琴皮厚度,很多人認為發暗不透光的琴皮一定非常厚實。其實不然,現在很多琴皮很薄的二胡,也都會給人以暗不透光很厚實感覺,是什麼樣的手法給人以假象呢?這種琴皮說白了就是蟒皮真皮纖維層上面的一層腱膜沒有處理(鏟)掉,以此來增加琴皮厚度。蟒皮纖維有兩層:未經處理的蟒皮背脊皮上面有一層腱膜層(如果靠近兩側腹部皮腱膜層上面還另附有一層肌肉層,琴肌肉層任何人作琴是絕對要鏟掉),腱膜層厚度一般在0.1—0.2毫米左右,呈網狀纖維結構,張力小強度小,即能夠拉伸擴張得較大但所能夠承受的拉力很差的膜,通常在套皮前都要將之鏟除不留,因為腱膜層的存在僅僅只能是增加琴皮感官厚度而已,它對琴皮振動發音並無幫助,反而在發音過程中要吸收消耗一部分真皮纖維的振動能量,讓真正工作的真皮纖維背上了甩不掉的沉重包袱,減緩振動頻率,使琴音發悶、遲鈍、含糊、音量小。腱膜層吸濕性強(鏟皮時遇水即發白即綿軟),若遇到天陰下雨空氣濕度增大時,會使琴音更明顯低沉發悶。腱膜層的下面才是真正的蟒皮纖維層,又叫真皮纖維,呈左右斜向交叉密而細的纖維結構,張力大強度大,即不能夠拉伸擴張得較大但卻能承受強大拉力的皮纖維。二胡蒙皮厚度(鏟凈)一般在0.4—0.7毫米左右,由於各制琴師的蒙皮方法、處理工藝不同,也有喜歡用皮偏厚或偏薄的。縱觀留下腱膜層發暗不透光的琴皮,多為蟒皮厚度不夠,如果厚度僅為0.2—0.3毫米真皮纖維層的蟒皮。再加上留下的0.1—0.2毫米的腱膜層,就能夠達到發暗不透光的感官效果,也就是說,很薄的蟒皮能夠給人以很厚實的感覺。另外,腱膜層蒙在真皮纖維上面,掩蓋了蟒皮前期處理浸水、鞣皮、拉伸是否到位狀況。這樣的蟒皮蒙上二胡,通常會因處理未到位而早早出現塌皮。還有,腱膜層、真皮纖維層兩個張力及拉力強度懸殊,難以形成協調的振動合力,當真皮纖維層處於振動工作狀態時腱膜層基本是背在真皮纖維層上面處於休眠或吸收振動能量狀態。
三、莫把透明當好皮。常常遇到少數個別二胡:當你對著亮光從音窗看琴皮,這時琴皮呈現一種半透明或或部分半透明狀況,有的人認為這種皮質特好,象生牛皮一樣筋道;也有人認為這種皮透明不厚實很薄。其實不然,這種琴皮是因為前期處理嚴重不到位的典型特徵,再差皮質前期嚴重不到位都會出現這種皮質非常筋道外觀,再厚的蟒皮如果前期嚴重不到位都會出現透明皮給人以很薄感覺。這樣的琴皮手指按壓感到特別僵硬,因為皮纖維前期處理沒有得到有效拉伸,基本上是處於原始彎曲膠著狀態,這樣的琴要麼難以開音,要麼開音後很快塌皮。振動是發音源泉,無振無音,基本的物理原理。二胡也是如此,二胡發音主要依賴琴皮振動,琴皮振動又完全依賴於蟒皮纖維彈性,蟒皮纖維彈性的又依賴於蟒皮纖維彈性的有效拉伸,就象弓箭的弦一樣只有綳緊才能有彈性,所以只有將蟒皮纖維有效拉伸才能達到有效振動,才能滿足讓二胡出好音的基礎條件。
四、莫把白背當好工。有些二胡,當你透過音窗看琴皮背面,呈現雪白顏色,非常漂亮。有的購買者誤認為:這位制琴師水平高、工藝好,對琴皮前期處理特別好,背面雪白無暇。真實情況是:琴皮前期處理好的皮,背面是應該泛白,呈現象牙白顏色。現在這種背面雪白無暇的琴皮,很多往往都是通過漂白劑漂白出來的顏色,並非是前期處理得特別好的真實顏色,用漂白方法掩蓋了前期處理工藝不到位。蟒皮纖維屬膠原蛋白纖維,與天然蠶絲纖維同質,漂白劑基本上都是強礆性物質,對膠原蛋白纖維的分子鏈頗具傷害破壞作用,天然蠶絲綢嚴禁使用漂白劑漂白。蟒皮背面用漂白劑漂白,會加快皮纖維老化、脆化,其害遠遠大於利。發現背面漂白皮很容易,從音窗用小手電筒一照,表面雪白無暇,而且整批二胡顏色都一樣雪白無暇,通常未經漂白的琴皮很難作到兩把顏色完全相同。
五、莫把染黃當金花。現在二胡市場,那真可謂是「滿城盡戴黃金甲」,隨便看一個琴行,那些二胡琴皮大多都是「金花大蟒皮」所蒙,金花大蟒有沒有,有,但極少,(現在有人工養殖的「黃金蟒」、「白蟒」,屬人工養殖基因變異寵物蟒)。自然界物種進化,都必須與自然環境相適應,適者生存。人種也如此,黑種人在熱帶,黃種人生活在溫帶,白種人生活在寒帶。蟒蛇的生活環境促使其進化成與環境相適應的花紋保護色,不同地域不同品種蟒蛇花紋顏色各異,以有利於接近獵獲食物,也有利於躲避天敵攻擊。如果都是鮮艷漂亮招搖晃眼的金花蟒,要麼都得餓死,要麼都成了天敵的腹中餐。現在市面上出售二胡的所謂「金花蟒皮」,基本上由人工染色而成,蟒皮染色簡單,染料各種各樣,大致分水性染料、油性染料兩類。一般情況下,一般染料對琴皮正面鱗片軟鈣層沒有多大傷害破壞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美化了二胡好看養眼賣象,所以也助長了如今琴皮染色之風盛行,這也是如今行業的公開秘密。檢驗真假金花大蟒皮的方法簡單:用棉簽蘸點酒精在琴皮上擦擦,棉簽上面立馬見分曉。
六、莫把大鱗當優皮。現在人們選琴理念有一種二胡鱗片越大越好的趨勢,有的人甚至追求斜數在6-7格的特大鱗格。分析蟒皮鱗格大小分布:蟒皮通常頭、尾部鱗格較小,腰部鱗格較大,以一條蟒皮為例:最大鱗格皮在腰部,皮較薄纖維強度稍遜,最好琴皮在尾部,皮厚實纖維強度大,所以,一條蟒皮最好的琴皮並不是最大鱗格皮。另外,從琴皮發音狀況分析:每一個鱗格是一個振動發音單元,就象大合唱每一個團員,相比大鱗格發音單元少,振動頻率慢,一般情況下大鱗格琴皮發音容易出現空、薄、散、緩現象,如果皮偏厚還可能發悶。相比之下鱗格適中的中鱗格琴皮,發音單元多,振動頻率快,發音結實,豐富,靈敏。通常鱗格在斜數11-14之間,厚度在0.5—0.7毫米左右的琴皮具有很好的效果。留意一下很多演奏家所用二胡,就會發現他們中間很少有大鱗格和特大鱗格琴皮,通常以中等鱗格居多。筆者曾見過某制琴師的一把藏品——牙頭金星老紫檀二胡,30多年前的作品,上面蒙皮斜數27個鱗格,此乃是已經絕跡的廣西小鱗山蟒皮,鱗片小如芝麻,俗稱「芝麻鱗」,其琴發音極好,屬蟒皮中的珍品。
綜上所述,琴皮是二胡的關鍵組成部分,皮質好很重要,但是工藝好更重要。(此文見2014年《樂器》雜志第3期)
大鱗皮

㈢ 13歲才開始治皮膚乾燥形成的起皮,像蛇皮一樣的東西.會不會太晩了

不會晚!堅持就行!還有你可以搭配著蜂蜜使用效果很好!純正的蜂蜜有很好改善皮膚的效果!我以前也是皮膚很差,用雨田的那個純正的蜂蜜效果下來效果很好!

㈣ 蛇皮有什麼作用,怎麼處理

蛇皮的書名是蛇蛻,味咸、甘,性平;歸肝經經;具有祛風定驚,解毒止癢,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驚風癲癇,角膜翳障,喉痹喉風,口瘡,齦腫,癰疽疔毒,瘰癧惡瘡,風疹瘙癢,癘風,燒燙傷。

處理蛇皮晾乾就可以用了,不過一定要牛皮墊底,蛇皮的強度和韌性都很差晾乾,加玉米面吸油和蛇皮袋卷好,想方法揉軟,搓去鱗搞定。拿來的新剝的蛇皮,要用食用鹼撮洗,然後用60-70度的水燙一下,不要把皮子燙熟,要保持皮子的韌性,最好是放在鍋里漫漫加溫,一邊加溫一邊揉搓,這樣肉和鱗自己就脫落了,記住不要把食用鹼洗掉,直接放到水裡加溫,如果水多一點的話,還可以多加些鹼,保持水成白色,然後把把水加溫到60-65度的樣子關火,這樣燙1個小時或1個半小時,定時揉搓幾下,記住千萬不敢把皮子燙熟了,到蛇皮上已經沒什麼肉的時候,你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蛇皮的原光澤,要就拿出來曬干,不要就繼續燙,這時蛇皮上會起一層膜裝物,撕掉膜裝物,就可以出鍋了。

㈤ 怎麼加工蛇皮

⑴ 為使蛇皮充分吸收水分,可在浸泡蛇皮的清水中加入適量的濕潤劑和防腐劑。浸泡時間一般20~40小時。為讓生蛇皮更徹底地脫脂除血、祛腥臭等,應加入蛇皮體積2倍以上的硝灰液或五分之一體積的石灰水,能起到加速浸水的作用。然後用刮板、膩子刀或竹片颳去蛇鱗和內面的污物,應從頭部開始刮除,用力要柔和均勻,以免掛斷或刮破。爾後再將蛇皮沖洗干凈。⑵ 用適量的銨鹽或用4%的硼酸配成脫灰液,將蛇皮浸泡4~5小時,取出後用水洗凈並控干水分。再按甲酸5%、硫酸1%(將硫酸按1:10的比例對水稀釋)分4次加入,每次的間隔時間在20~25分鍾左右。⑶ 蛇皮鞣製一般用植物鞣劑,如落葉松、柳樹的浸膏進行鞣製。用加脂劑操作時,同時應加入適量鞣酸,並加入蛇皮體積8~9倍的熱水(約55℃),再加入0.5%體積的甲酸,同時翻動蛇皮半小時。⑷ 取2.5%羥甲基纖維素,用雙丙酮醇和沸水製成混合物塗於蛇皮表面,爾後貼在玻璃板上乾燥,待到第二天揭下並打磨內面。上光染色即成蛇革。註:文中所有葯物,各地生化門市或製革廠門市有售。

㈥ 蛇皮,皮膚病可以治癒么

魚鱗病可以可以早點來皮膚科檢查治療,平時要注意養成好習慣。

㈦ 編織蛇皮袋如何加工成形

好長的指標,你要慢慢看吶!!! 塑料編織袋工藝指標(塑料編織袋,蛇皮袋,pp bags) 塑料扁絲,塑編行業簡稱:扁絲,也有稱為切割纖維,它是生產塑料編織物的基本材料,扁絲由特定品種的聚丙烯,聚乙烯樹脂經熔融擠出成膜,然後,縱向分切成條,諸條同時加熱牽伸取向後定型,最終卷繞成扁絲紗錠,供織造編織物.
扁絲工藝包括:原料改性,共混,著色,填充,配製,防老化,防降解問題,擠出過程的溫度,壓力,流量調節控制及擠出過程的流變行為,功耗,產率問題,牽伸過程的牽引比,吹脹比,牽伸比,結晶冷卻,取向,熱處理定型問題,卷繞過程中的成型及紗錠的質量檢測等技術問題.
扁絲工藝,又稱造紗工藝,它是塑料編織物生產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扁絲生產工藝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兩種,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後冷卻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間冷,按牽伸加熱方式有熱板,熱輥,熱風,按紗錠卷繞成型分有,集中擺線卷繞,單錠力矩電機卷繞,磁力矩卷繞.
3-1.扁絲生產工藝技術指標主要分四類:
3-1-1.是物化改性指標,主要有共混改性,混配比,功能助劑添加比,廢舊再生料摻混比.
3-1-2.是物性流變指標,主要有牽伸比,吹脹比,牽伸比,回縮比.
3-1-3.是機械性能指標,主要有拉斷力,相對拉斷力,斷裂伸長率,線速度,線密度偏差.
3-1-4.是公差尺寸指標,主要有扁絲厚,扁絲寬等.
3-1-1.改性混料比及百分率:
扁絲生產工藝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兩種,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後冷卻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間冷,按牽伸加熱方式有熱板,熱輥,熱風,按紗錠卷繞成型分有,集中擺線卷繞,單錠力矩電機卷繞,磁力矩卷繞.扁絲原料中常添加一些改性劑或是功能母料及廢舊再生料等,可用兩種指標.
3-1-1-1.混料比,某添加組分和主要原料的重量比例稱混料重量比.
3-1-1-2.添加百分率,某添加組占總體各組的重量百分數,稱添加重量百分率.
3-1-2.流變牽引比,吹脹比,牽伸比,回縮比:
3-1-2-1.牽引比是擠出膜牽引速度與從膜口擠出速度之比,它不僅用於平膜,也用於管膜,通過控制牽引比,使膜在牽引方向上略有取向作用.牽引比的控制是控制擠出膜冷卻後的厚度唯一有效的手段.因為一台擠出機的模口間隙基本固定,調節量較小,一般情況下,牽引比保持在4-8為宜.
3-1-2-2.吹脹比,吹塑時,管膜吹出的膜泡直徑和原來的模口直徑的比,叫吹脹比.顯然平膜沒有吹脹比問題.從理論上看,吹脹比越大,則薄膜的橫向拉伸定向作用越好,拉伸強度越好,但實際上產中不能太高,以免引起蛇形擺動,均勻程度下降,膜厚不等,出現皺褶等.一般情況下吹脹比控制在2.0-3.5之間,最大不超過8位宜.
3-1-2-3.牽伸比,扁絲牽伸時,單位長度分割絲(坯絲)所牽伸的長度倍數,或者描述為牽伸(二牽)速度與牽引(一牽)速度的比值為牽伸比.牽伸比是扁絲生產中最重要的工藝指標.牽伸比也稱牽伸倍數,拉伸比.扁絲的牽伸是在熔點溫度以下進行的單向拉伸,拉伸過程是取向過程,以便扁絲獲得高強度和其他物理機械性能.一般情況下,牽伸比控制在4-7倍,特殊需要的扁絲,牽涉比柯達11倍.
3-1-2-4.回縮比,是指扁絲牽出速度和牽引速度的比值.從生產工藝需要上看,牽出速度要低於牽引速度,給邊絲二次加熱定型一個回縮量,使扁絲內應力消除,獲得較強的拉力和優良的伸長率.回縮比,又稱定型比.一般情況下,回縮比在0.96-0.99之間.
3-1-3.扁絲線密度,相對拉伸負荷,斷裂伸長率:
3-1-3-1.扁絲線密度,是表徵線性物體單位長度的質量.線密度越大,拉斷力越大.在塑編中,扁絲的線密度是衡量塑料編織物總體強度的基本要素.按GB/T8946中附錄A的規定,用紗框測長儀去100M扁絲,稱重精確到0.1克.
3-1-3-2.相對拉伸負荷,又稱相對拉斷力,是指每tex的扁絲的拉斷力,對於每根扁絲,由於它的密度和厚薄各不相同,因而拉斷力不同.但是相對拉伸負荷大小基本上趨於相近.因為相對拉伸負荷是與扁絲寬度和厚度無關的物理強度指標.它的大小取決於原料的溫度,牽伸比,定型,冷卻,結晶等因素.國標中規定相對拉斷力大於等於0.32N/tex.
3-1-3-3.斷裂伸長率,是指扁絲拉伸時有效標線部分(兩夾具間)拉斷時長度增加量與初始有效標線部分(兩夾具間)長度的百分比,斷裂伸長率是衡量扁絲韌性(彈性)指標.具有較大的斷裂伸長率,表徵扁絲抗沖擊時有一定的單性伸長,不會立即脆斷.因而斷裂伸長率大,在同等拉斷力條件下,其跌落試驗次數可能較多.國標中要求斷裂伸長率為15-30%.
3-1-4.扁絲寬與厚:
3-1-4-1.扁絲寬度,是指分割絲經過牽伸後的寬度,它決定了編織物的編織密度.對於塑料編織袋和復合塑料編織袋,國標中推薦了三種常用編織密度(徑密*緯密),即36*36,40*40,48*48根/10cm.這三種編織密度也適用其他編織物,按這三種編織密度,扁絲的寬度理論計算為:2.78mm,2.5mm,2.08mm.在生產扁絲過程中要按客戶要求的編織密度控制扁絲的寬度.
3-1-4-2.扁絲厚度,是指分割絲牽伸後的厚度.厚度決定了編織布單位面積重量.同時,如果扁絲寬度已經確定,扁絲的厚薄就是扁絲線密度的決定因素.
3-2.編織袋編織工藝指標:
3-2-1.編織密度及編織密度公差.
3-2-1-1.編織密度是指100mm×100mm編織物內,經緯紗的根數.國家標准GB/T8946-1998中規定,"將袋攤平,在袋子的上,下兩個對角處圈定100mm×100mm兩方塊,方塊外邊與袋邊線相距100mm,目測方塊的經,緯根數,取平均值,計數時當訖點最後不足一根時,按一根計."國家標准中規定了編織密度的同時,規定了密度公差.編織密度主要取決於包裝產品,由用戶決定.
常用的編織布密度是36×36根/10cm,40×40根/10cm,48×48根/10cm.
3-2-1-2.編織密度公差.
編織密度公差是指比給定標准編織密度多處或減少扁絲的根數.
3-2-2.編織布單位面積質量.
編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是以平方米克重數來表示的,是編織布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平方米克重數主要取決於經緯密度和扁絲的厚度,平方米克重數影響編織布的拉伸強度,載荷能力,平方米克重數是生產企業控製成本的一個主要環節.
3-2-3.編織布拉伸負荷.
拉伸負荷也稱抗拉強度,拉伸強度.對於編織布克承受經向和緯向兩個方向的拉伸負荷,故稱經向,緯向拉伸負荷.
3-2-4.幅寬.
各種編織布幅寬直接影響制袋工序.對於筒布用折經表示幅寬,折經等於圓周長的一半.
幅寬回縮率,所有編織布織造卷取後的寬度,在展卷切割,印刷,縫合後,製成袋子的寬度都要略小於卷取時的寬度,我們稱幅寬回縮.
3-2-5.手感.
PP扁絲編織物手感較厚實,挺闊,粗硬些.
HDPE扁絲編織物手感較軟,潤滑,不緻密.
在PP扁絲料中添加鈣質母料,手感挺闊,PP中少加HDPE會使其柔軟些.
扁絲窄,編織的平,手感柔軟,扁絲寬,編織布時折疊絲多,手感粗糙.
3. 塑料編織工藝指標:
3-3.編織袋塗復工藝指標.
GB/T8947-98和GB10803-89分別規定了塗復袋和塗復布的技術質量標准.它們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原因是對編織袋和編織布的應用要求不同,指標也略有不同.1998年修改為推薦標准後,比原來的GB8947-88更科學,更完善.
3-3-1.尺寸系列及公差.
3-3-1-1.復合塑料編織袋.
復合塑料編織袋的有效寬度系列是450-700mm,每50mm為一個檔,寬度公差為±15至-10mm.袋的有效長度供需雙方決定,公差為±15至-10mm,復膜厚度公差為±0.005mm.
3-3-1-2.復合塑料編織布.
編織布的寬度在2m以下每匹布為100m或是200m,寬度公差為0至+10mm,長度公差不允許負偏差.寬度2m以上每匹布為50m或是100m,寬度公差為0-20mm,長度公差不允許負偏差.
3-3-1-3.單位面積質量及機械強度.
編織布塗復後的單位面積質量和拉伸負荷,剝離強度.編織袋剝離強度為3.0N/3cm,編織布剝離強度為2.5N/3cm.有一種實驗剝離力的方法,那就是用膠粘帶貼於塗復的膜上,然後撕拉膠粘帶,不能把編織布和膜分開為合格,即達到了剝離強度.這種方法非法定檢測效力.
3-4.編織袋制袋工藝指標:
編織袋制袋工藝是塑編的最後一道工序,它包括,印刷,切割,縫合,打包等幾個主要環節.
3-4-1.縫制工藝指標.
3-4-1-1.縫合強度指標.
這項指標是制袋的最重要,最關鍵指標.在塑料編織袋GB/T8946和復合塑料編織袋GB/T8947國家標准中,明確了縫邊向和縫底向,的拉伸負荷.影響縫合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縫合線的種類和型號,針距大小,線跡,卷邊或折邊縫合線到袋邊的尺寸,熱切和冷切方式等.塑編企業應當制定這些影響因素的內控指標.對於集裝袋,國家標准中規定,主體連接部的抗拉強度必須達到基本強度的67%以上,底部連接部的抗拉強度必須達到基本強度的42%以上.對於插口水泥袋的上封口,建議視同縫底向強度處理,對於紙袋縫底向的強度,一般是達不到指標的,故建議改為糊底袋.對於復膜冷切割袋,建議採用卷邊處理,因為冷切邊緣的縫線可能從經絲中連同緯絲撕出.對於無強度要求的編織袋上口鎖邊一周,針距可密,線可細.
3-4-1-2.尺寸公差.
對於塑料編織袋和復合塑料編織袋的長度和寬度公差同樣是+15mm和-10mm.對於不符合寬度公差的筒布,在制袋工序中篩出,等待處理.對於粘中縫袋,長度公差是指縫合後的有效長度,剪切時留做縫.做縫量的大小由卷邊,折邊,上口內折邊的具體情況確定.集裝袋的尺寸公差是: 1m以下為20mm,1m以上是30mm.
3-4-1-3.印刷圖文.
塑編印刷主要是凸版印刷,印刷圖文位置公差,印刷圖文清晰度,印刷圖文色彩等.塑料產品國家標准中沒有明確規定,有的標准中僅要求印刷清晰.因而塑編企業要根據用戶要求制定企業印刷標准.制定企業標准時,要考慮自己印刷設備種類,印刷油墨種類,印刷能力等.BOPP凹版印刷有待標准規范.
3-4-1-4.外觀質量.
塑料編織袋,復合塑料編織袋,集裝袋,水泥袋,所有外觀質量欠缺並非都是制袋工序造成的.但是,制袋工序是最後一道工序,也是質量把關的最後一道工序.
3-4-2.粘合工藝指標.
3-4-2-1.粘合強度指標.
塑編產品的國家標准中沒有明確規定粘合強度指標.因而塑編企業可以根據用戶要求和相關標准來制定企業標准.我們推薦按國家標准GB/T8947中的粘合向拉伸強度來制定企業標准.它不僅適用於各種粘接劑,也適用於各種粘接劑粘接中縫.影響粘接力的主要因素是粘接物的粘接力,搭接寬度,基材對粘接物的親和力等.
3-4-2-2.搭接寬度.
用熔融樹脂粘接,如果原料的溫度選擇適當,粘接後的強度應達到基材強度的80%左右.
3-4-2-3.熔融樹脂的選擇.
對於聚乙烯為基材的塗膜布可以用塗膜級聚乙烯,因為它們的相容性比較好.對於聚丙烯為基材的塗膜布,可以用塗復級聚丙烯或是專用聚丙烯中縫料,它們的熔融指數為:16-20g/10min.我們希望中縫粘合PP料比扁絲PP料的熔點溫度低10℃左右,防止編織布熱氧老化.
3-4-2-4.適用PP中縫粘接料時.擠出機的擠出溫度可控制在260-280℃之間,適用PE中縫粘接料時.擠出機的擠出溫度可控制在255-265℃,不同樹脂,不同設備,可作適當調整.擠出流量控制依粘合速度而定,擠出膜厚0.05-0.12mm即可.
3-4-2-5.粘結劑的配製.
粘接劑用於中縫較少,主要用於糊底.粘接劑的配方,配製工藝,配製設備.應用方法都影響它的質量和粘接力.配方的主劑和固化劑是分別提供給用戶的,用戶現場配製.主劑和固化劑混合後產生交聯固化,這個化學反應過程在常溫下進行的比較緩慢,升溫快速固化.因而配製量不要超過用量太多,配製後低溫儲存,儲存時間不要太長,儲存時密封.例如某配方:200L乙酸乙酯和25kgUlite3076粒子攪拌8h,配成母液,然後添加 凝固劑和增稠劑,再攪拌5min,配成粘接劑,用於粘接中縫或糊底.
3-4-3.熱封焊接與方閥底口工藝指標.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制袋工藝不是縫制,也不是粘合,而是熱封焊接.
3-4-3-1.熱封焊接工藝方法.
熱封焊接的設備類似於紙袋的糊底機,只是把糊底部分改為熱封焊接,熱封設備首先把塗膜筒布印刷切割,再把它的上下口折疊.用400℃左右的熱風焊接閥和加強片.這個技術關鍵是焊接加強片.
3-4-3-2.影響熱封性的因素.
塗膜和基材的充分粘合是前提,如果剝離強度不足,熱封焊接後,會產生布膜分離現象.這就要求塗膜表面必須進行適度的氧化,提高剝離強度.過度的氧化也會產生不良後果.加熱加壓的樹脂表面是相互融合性減弱.
3-4-3-3.方地閥口袋的質量標准.
方底閥口袋的質量要求要比一般復合袋高,它是一種國際流行的高強度包裝袋.目前,尚無統一,適用於各種物料包裝的國家標准.GB9774-1998中,僅規定了適用於水泥包裝的紙袋糊底或紙/塑袋糊底的一些質量指標.
3-4-3-4.各種封口強度比較.
編織布/紙復合縫口袋,無論是折邊,卷邊,包邊,其強度都是最低的,它的拉伸強度只有50N-150N/5cm.
編織布/膜縫口袋,這其中包邊袋強度最低,折邊袋其次,卷邊袋最好.GB/T8946/8947要求縫底向強度,TA型袋200N/5cm,A型袋350N/5cm,B型袋300N/5cm,C型袋350N/5cm.它的強度比編織布/紙復合縫口袋高.
方底閥口糊口袋,它的強度可按GB/T8947的粘合向強度執行,即TA型袋300N/5cm,A型袋350N/5cm,B型袋400N/5cm,C型袋400N/5cm.它的強度略高於編織布,編織布/膜縫口袋.
方底閥口熱封焊接袋,它的強度最高.足夠的搭接量,其強度可和基材相同.它是目前國際上最流行,強度最高的袋型.
3-4-4.縫紉線的技術指標.
3-4-4-1.塑編用棉線和滌綸線技術指標.
塑編縫合用的棉縫紉線按國家標准GB/T6835-1997和滌綸縫紉線國家標准GB/T6834-1997.
3-4-4-2.線密度(tex)和英制支數(Ne)的選擇.
線密度是衡量細長物單位長度上的質量標准.對於縫紉線可視為線的粗細.對於滌綸線和棉線而言,由於滌綸比棉線質重,故等同線密度時.同等股線和黏度前提下,滌綸線比棉線細些.這樣選擇滌綸線為29.9tex(20Ne)時,改用棉線時,最好先用線密度小一點的18tex(32Ne)防止線通過針孔困難.
衡量線密度的方法有:
特克斯(tex):1000米紗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量克重數.
旦尼爾(D):9000米紗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量克重數.
公制支數(Nm):在公定回潮率時一克重的紗所具有的長度米數.
英制支數(Ne):在公定回潮率時一磅重的紗所具有的長度米數.(每絞長等於840碼).
回潮率是指紗線:(烘前重量-乾燥重量)/乾燥重量比值的百分數.烘乾溫度在105-110℃以內,烘至恆重.
目前,有的縫紉線供應商仍沿用英制指數Ne表示線密度如:20s/2*3,表示英制20支紗共6股.
3-4-4-3.股數,單線斷裂強度,捻度,捻向.
股數:每條線由幾股捻成,一般由2-12股捻成.
單線斷裂強度:按GB2543-81測試單線的拉斷力,用牛頓N表示.
捻度:每10cm長線的單股擰勁圈數.
初捻:沒有合股前的單股捻度.
復捻:合股的捻度.
捻向:線擰勁方向,順時針為S,反時針為Z.
3-4-4-4.線的外觀質量及長度公差:
塑編用棉縫紉線和滌綸縫紉線國家標准GB/T6835-1997和GB/T6834-1997中規定了它的外觀質量及公差.
塑編企業用邊絲或是裂膜絲生產的縫紉線,線密度150tex以上,外觀無毛刺,紗錠無掉套.

㈧ 如何鞣製蛇皮

⒈ 蛇皮怎樣剝取和乾燥定形?蛇皮是殺蛇時從蛇體表面剝離下來的,它合表皮和真皮為一體。剝皮時,先將蛇頭斬落,從腹面正中分開,待剝開一點邊後,再用力扯住蛇皮,自前往後,均勻用力,緩緩地往蛇尾方面撕扯,即可將整張蛇皮剝下。對皮膚有損破者,切忌用力過猛將其扯斷貨撕裂,影響出售價格。蛇皮剝下後,應立即進行乾燥定形。如不能馬上處理的,可裝袋扎緊後放於冰箱內貯存,以免腐敗變質。蛇皮乾燥定形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銷售價格。因此,要學會和掌握乾燥定形技術。操作時,先將蛇皮洗凈血污、抖干水分;然後,把蛇皮的腹面朝上、筆直地平攤在固定板上;先將蛇頸部用8分釘釘住,皮兩側每隔1厘米左右各布一釘;在綳緊下釘的同時,要掌握蛇皮在板上的筆直度,切勿釘得彎彎曲曲。蛇皮一旦乾燥,將很難改變其彎曲的模樣。及時該正的話也頗費工夫,不如一次性釘好、釘直,免得再重新返工。⒉ 哪種蛇皮最受歡迎?由於蛇皮主要作為製革的原料。所以,從方便加工和保證製品工藝的角度看,皮張寬大、厚實、無破損的當推上品,狹小的皮張一般不受歡迎。目前,頗受廠家歡迎的蛇皮當屬王錦蛇、黑眉錦蛇、灰鼠蛇、花束社、棕黑錦蛇、眼鏡王蛇、五步蛇和蟒蛇等大型蛇的皮。蛇皮一經迅速乾燥後,可保持原花紋色斑不變。就具體的用途來說,除醫學和樂器上有些用途外,主要還是用以製作日用工藝品等。因蛇皮的原有色斑,經漂白予以精染加工後,愈顯得十分雅麗別致,是國內、國際市場上受人歡迎的名貴皮革製品。⒊ 蛇皮製革有哪些工藝?蛇皮製革的工藝如下:⑴ 為使蛇皮充分吸收水分,可在浸泡蛇皮的清水中加入適量的濕潤劑和防腐劑。浸泡時間一般20~40小時。為讓生蛇皮更徹底地脫脂除血、祛腥臭等,應加入蛇皮體積2倍以上的硝灰液或五分之一體積的石灰水,能起到加速浸水的作用。然後用刮板、膩子刀或竹片颳去蛇鱗和內面的污物,應從頭部開始刮除,用力要柔和均勻,以免掛斷或刮破。爾後再將蛇皮沖洗干凈。⑵ 用適量的銨鹽或用4%的硼酸配成脫灰液,將蛇皮浸泡4~5小時,取出後用水洗凈並控干水分。再按甲酸5%、硫酸1%(將硫酸按1:10的比例對水稀釋)分4次加入,每次的間隔時間在20~25分鍾左右。⑶ 蛇皮鞣製一般用植物鞣劑,如落葉松、柳樹的浸膏進行鞣製。用加脂劑操作時,同時應加入適量鞣酸,並加入蛇皮體積8~9倍的熱水(約55℃),再加入0.5%體積的甲酸,同時翻動蛇皮半小時。⑷ 取2.5%羥甲基纖維素,用雙丙酮醇和沸水製成混合物塗於蛇皮表面,爾後貼在玻璃板上乾燥,待到第二天揭下並打磨內面。上光染色即成蛇革。註:文中所有葯物,各地生化門市或製革廠門市有售。⒋ 蛇皮怎樣入葯和貯存?蛇皮除對體質虛弱、白癜風、腮腺炎、牙痛、惡瘡、骨疽等症有療效外,還有清熱解毒、排膿生肌的良效,對指頭疔(又叫「蛇頭疔」)和不明腫粒有顯效。具體的用法是,新鮮蛇皮可直接使用,干蛇皮用溫水會冷開水浸泡後充分潤透,剪成稍大於腫塊、瘡、疽癰患處的條狀塊,將蛇皮內側貼於患處,貼皮中央戳1~3個小孔,以利於透氣,可拔排毒水膿液外流。患處因發炎甚熱蛇皮易干,可用冷開水反復潤濕。0.5~4小時換一次,直至貼愈。重者可添加白頸蚯蚓1~3條搗爛濕敷或在腫處四周塗擦雲香精。需蛇皮留作葯用時,可將新鮮蛇皮用刮刀或竹片颳去內側附著的殘肉,蛇皮干時難颳去可以充分潤透後再刮。春夏兩季宜將蛇皮曬至大半干後陰干,秋冬兩季可陰干收藏備用

㈨ 高能慎入,如何行雲流水地殺蛇取臟鞣製蛇皮 真正的玩

⒈ 蛇皮怎樣剝取和乾燥定形?蛇皮是殺蛇時從蛇體表面剝離下來的,它合表皮和真皮為一體。剝皮時,先將蛇頭斬落,從腹面正中分開,待剝開一點邊後,再用力扯住蛇皮,自前往後,均勻用力,緩緩地往蛇尾方面撕扯,即可將整張蛇皮剝下。對皮膚有損破者,切忌用力過猛將其扯斷貨撕裂,影響出售價格。蛇皮剝下後,應立即進行乾燥定形。如不能馬上處理的,可裝袋扎緊後放於冰箱內貯存,以免腐敗變質。蛇皮乾燥定形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銷售價格。因此,要學會和掌握乾燥定形技術。操作時,先將蛇皮洗凈血污、抖干水分;然後,把蛇皮的腹面朝上、筆直地平攤在固定板上;先將蛇頸部用8分釘釘住,皮兩側每隔1厘米左右各布一釘;在綳緊下釘的同時,要掌握蛇皮在板上的筆直度,切勿釘得彎彎曲曲。蛇皮一旦乾燥,將很難改變其彎曲的模樣。及時該正的話也頗費工夫,不如一次性釘好、釘直,免得再重新返工。⒉ 哪種蛇皮最受歡迎?由於蛇皮主要作為製革的原料。所以,從方便加工和保證製品工藝的角度看,皮張寬大、厚實、無破損的當推上品,狹小的皮張一般不受歡迎。目前,頗受廠家歡迎的蛇皮當屬王錦蛇、黑眉錦蛇、灰鼠蛇、花束社、棕黑錦蛇、眼鏡王蛇、五步蛇和蟒蛇等大型蛇的皮。蛇皮一經迅速乾燥後,可保持原花紋色斑不變。就具體的用途來說,除醫學和樂器上有些用途外,主要還是用以製作日用工藝品等。因蛇皮的原有色斑,經漂白予以精染加工後,愈顯得十分雅麗別致,是國內、國際市場上受人歡迎的名貴皮革製品。⒊ 蛇皮製革有哪些工藝?蛇皮製革的工藝如下:⑴ 為使蛇皮充分吸收水分,可在浸泡蛇皮的清水中加入適量的濕潤劑和防腐劑。浸泡時間一般20~40小時。為讓生蛇皮更徹底地脫脂除血、祛腥臭等,應加入蛇皮體積2倍以上的硝灰液或五分之一體積的石灰水,能起到加速浸水的作用。然後用刮板、膩子刀或竹片颳去蛇鱗和內面的污物,應從頭部開始刮除,用力要柔和均勻,以免掛斷或刮破。爾後再將蛇皮沖洗干凈。⑵ 用適量的銨鹽或用4%的硼酸配成脫灰液,將蛇皮浸泡4~5小時,取出後用水洗凈並控干水分。再按甲酸5%、硫酸1%(將硫酸按1:10的比例對水稀釋)分4次加入,每次的間隔時間在20~25分鍾左右。⑶ 蛇皮鞣製一般用植物鞣劑,如落葉松、柳樹的浸膏進行鞣製。用加脂劑操作時,同時應加入適量鞣酸,並加入蛇皮體積8~9倍的熱水(約55℃),再加入0.5%體積的甲酸,同時翻動蛇皮半小時。⑷ 取2.5%羥甲基纖維素,用雙丙酮醇和沸水製成混合物塗於蛇皮表面,爾後貼在玻璃板上乾燥,待到第二天揭下並打磨內面。上光染色即成蛇革。註:文中所有葯物,各地生化門市或製革廠門市有售。⒋ 蛇皮怎樣入葯和貯存?蛇皮除對體質虛弱、白癜風、腮腺炎、牙痛、惡瘡、骨疽等症有療效外,還有清熱解毒、排膿生肌的良效,對指頭疔(又叫「蛇頭疔」)和不明腫粒有顯效。具體的用法是,新鮮蛇皮可直接使用,干蛇皮用溫水會冷開水浸泡後充分潤透,剪成稍大於腫塊、瘡、疽癰患處的條狀塊,將蛇皮內側貼於患處,貼皮中央戳1~3個小孔,以利於透氣,可拔排毒水膿液外流。患處因發炎甚熱蛇皮易干,可用冷開水反復潤濕。0.5~4小時換一次,直至貼愈。重者可添加白頸蚯蚓1~3條搗爛濕敷或在腫處四周塗擦雲香精。需蛇皮留作葯用時,可將新鮮蛇皮用刮刀或竹片颳去內側附著的殘肉,蛇皮干時難颳去可以充分潤透後再刮。春夏兩季宜將蛇皮曬至大半干後陰干,秋冬兩季可陰干收藏備用
上一篇:蛇酒的葯用與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