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太和縣羊肉板面有加盟店嗎
擴展閱讀
昆明英鳳燒餌塊加盟條件 2025-09-06 22:09:08
加盟超市好處 2025-09-06 21:46:24

太和縣羊肉板面有加盟店嗎

發布時間: 2021-09-03 21:23:09

Ⅰ 安微太和板面一碗有多少利潤

上次看到「正宗太和牛肉板面」笑死我了。太和是羊肉,羊脊骨,羊蹄,雞爪。帶牛肉的都不正宗,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Ⅱ 太和正宗羊肉板面怎麼樣

味道很不錯 我很喜歡吃羊肉板面 服務態度也很不錯 在阜陽也挺有名的 這家店開的最少有10年了,大家可以去吃吃看

Ⅲ 安徽太和縣羊肉板面那裡學。

太和

Ⅳ 太和羊肉板面配方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一面旗幟。由於它起源於太和縣,加之又是在鐵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這個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變過。太和縣不大,但卻以製作各種小吃而讓人們熟知,你說怪不怪?

時至深冬,安徽已是寒氣襲人。若於此時邀幾位好友至交相擁走進板面館,一碗面,一碟菜,一壺濁酒,喜應相逢,草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光話人生,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吧。然而令人嘆息的是,此時此刻,我卻獨在異鄉,靠著回憶這種小吃聊以自慰。

羊肉板面的製作包括三道程序,味湯製作、麵皮製作和板面製作。

味湯的製作:

味湯是板面製作成敗的關鍵,也是羊肉板面風味體現的基礎。

料1:羊肉5000克
大蔥150克
老薑250克
干紅椒750克
精鹽150克
黃酒250克
味精200克
羊油2500克
色拉油1500克
冰糖、醬油各少許

料2:八角700克
花椒30克
丁香15克
桂皮15克
草果50克
毛桃30克
香葉20克
香砂40克
白蔻30克
紅扣20克
良姜15克
砂仁30克
孜然100克
青皮20克
陳皮15克
甘草15克
肉扣40克
白芷15克
小茴香30克
山楂豆20克
豆蔻15克
木香15克.

選上等羊油放入鍋內,加入料2中的香料,細火慢熬約30分鍾,等香料充分出味後,用漏勺撈出。

鍋內繼續低油溫加熱,投入干紅椒,使其炸出香味,待油色逐漸轉黑時,再把已經切好的3厘米見方的羊肉塊放進去,改用細火熬煮約30分鍾,最後調入精鹽、黃酒、味精、冰糖等即成味湯。味湯制好後,還要再往鍋里添少量開水。

面坯的製作:

用上等的麵粉和冷水調成面團,並用少許的鹽和鹼扎面兩次,待用。玉米澱粉用布袋裝好,把和好的面團切成約8厘米長、2厘米寬的長方形塊,然後用玉米澱粉拍打,最後放在鐵板上並用濕布覆蓋,待用。

板面的製作:

逐一取制好的麵皮,用麵杖擀壓成片,取10~12個面片放手上,在鐵板上用力平摔,待其摔長以後丟入沸水鍋內,待水重沸後,再放入已備好的小白菜。用漏勺去將已經煮熟的面和菜撈出,然後放入黃色鐵瓷碗內,澆一份制好的味湯料即可

Ⅳ 太和羊肉板面去哪可以學習!我也想開一家!

111111

Ⅵ 有人知道安徽太和正宗的羊肉板面的做法嗎

安徽太和正宗的羊肉板面的介紹和做法 板面,一種地方小吃,在河南、安徽兩省的交界處,都可以看見「板面」字樣的小吃飲食店。而安徽太和縣的大街小巷,「太和羊肉板面」的小吃品種,卻獨佔一席之地,這些板麵店,傢具簡單,擺設整潔,兩座爐子,兩張鐵鍋,一個案板,幾張方桌和一些凳子,幾筐青菜一盆面,店主態度和藹,顧客川流不息,熱鬧非凡,只要食客一進店,都有著溫暖的感覺。店主人大都是地道的農民,他們操著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家鄉話,迎來送往,熱情豪爽。
太和是小城,安徽的西北角,名不見經傳。但是本地人頗多跑江湖者,東西南北國內國外跑一圈之後,往往感嘆——住在大連多倫多,消費在上海香港,吃——還得在太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里沒山沒水,有何可吃?就有太和人笑你,那你是沒吃過!
好,就來看看小城小吃……
羊肉板面,在太和大街小巷都能找到羊肉板面的蹤跡。這里是豫皖交界,麵食為主。一般家庭的午飯多為面條。所以這里的人家對羊肉板面就有著天生的熱愛。羊肉不希奇,味美鮮香。最與眾不同的就是面。一團面經過揉搓,拉成長短粗細都與手指類似的形狀。然後在一塊木板上用力摔薄摔長,隨著「嘭彭」之聲,一根長約80公分寬約1公分薄如紙的面就「板」成了。通常是6根(小碗)或7跟(大碗)一起摔,於是那彭彭之聲就成了食客食指大動的前奏!
一口大鍋支在門口,一鍋沸水在一刻不停的翻滾,面往裡面一扔,加點小白菜,三滾兩翻撈上來。然後就進入了澆碗的程序,澆的自然是羊肉。這羊肉的製作也與眾不同——羊肉切丁,在羊油里炸至焦黃。放干紅辣椒蔥姜大料等,另外還有十幾種調料都是密不示人的,加水燉至羊肉酥而不爛,備用。面上澆的就是這種羊肉——只見面瑩白菜碧綠肉焦黃油紅亮。吃一口,唔喔,面香肉香辣椒香!而面中加了少許澱粉與鹽,吃起來勁道十足,湯汁鮮美!當然,這種面要用黃瓷大碗盛著才過癮!另外,幾乎每家羊肉板麵店裡都有鹵雞爪鹵羊蹄與羊脊骨。吃碗板面,啃點雞爪羊蹄,喝瓶啤酒,是小城人的最愛了。夏夜的馬路邊,冬夜的店面里,相同的板面總給你不一樣的滋味。

Ⅶ 太和板面的簡介

太和板面的由來也無需過分拘泥。太和縣,地處安徽的西北角,名不見經傳。但是本地人頗多跑江湖者,東西南北國內國外跑一圈之後,往往感嘆——住在大連多倫多,消費在上海香港,吃——還得在太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里沒山沒水,有何可吃?就有太和人笑你,那你是沒吃過!板面,羊肉板面!
太和板面一是面好,二是湯料好。太和縣出產優質小麥,板面條取小麥精粉,根據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鹽、水加以攪拌,和成面團,反復揉搓之後,製成直徑半寸,長八寸的小面棒,再塗上香油,碼在案子上,蒙上干凈的濕毛巾。滋潤好的面棒柔軟纏綿,觸摸如絲綢。 做板面時,廚師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個頭,右手捏三個頭,猛地舉過頭頂,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連三,噼里啪啦,邊摔,邊拉,邊閃,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廚師手裡由短變長,由粗變細,摺合三次,總長度達五丈有餘,而且粗細均勻,提起似一道瀑布。 撈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廚師捏上一些嫩綠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後澆上沸好的棗紅色的湯料。白的面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使人食慾大增。
臊子(也就是湯料)的製作也十分講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醬、食鹽、紅辣椒、羊油和羊肉等。制一鍋臊子,各種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順序投放。製作時,先將羊油稀釋燒沸,然後再下佐料。曬乾的紅辣椒用量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澤,羊肉也占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羊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塊塊,待辣椒紅顏色下來之後,再把羊肉丟進鍋里。這時,必須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羊肉燒得不老不嫩,恰到好處。臊子做好後,舀到搪瓷盆里,涼後便凝結成固體,隨吃隨取,常年存放,不會變質。
漫步太和,板面館見縫插針般地散布在全城的每個角落,隨處可見,食客還沒進門就沖老闆喊:」一大碗!!!多加點辣的」老闆便會爽快的說:好嘞,裡面坐!!!有時候還讓老闆加個雞蛋,那雞蛋是在板面湯里泡了很久的,蛋黃裡面都有臊子的汁液了.在面還沒上來之前筷子已經在手裡了,聽著老闆在案板上啪啪的摔板面的聲音再加上鼻子聞到板面汁飄來的香,已經是口齒生津了.吃板面是沒什麼講究的,白白的寬寬的面(很勁道的)有綠的菠菜葉蓋著,紅的羊肉臊子汁液澆在上面,盛板面用的是姜黃色的搪瓷大號碗,就這大碗也透著太和人的豪爽!一大碗端上來,迅速的用筷子在面里攪拌幾下,有人有耐心的會慢慢的攪,讓胃再吊吊,吃的時候可都是虎狼模樣了,有人中途用雙手捧起來大碗喝板面湯,有人習慣先吃完碗里的面,菜葉也揀吃干凈嘍,再捧起碗將湯一飲而盡,餐巾紙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裡,滿頭大汗不及時擦嘍汗珠兒會墜入碗中的.
三五知己小酌,板面館是絕好的去處。簡單幾個小菜,悠悠一壺老酒,隨性幾聲笑談,但可引出一片歡騰。家長里短的瑣屑,親朋鄰里的糾葛,在熱情火辣的板面湯里,化作淡然笑聲。趁著那熱乎乎的勁頭,發幾句牢騷,講幾句心願,也許,不曾相識的陌生人,從板面館出來後,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太和人的豪爽與好客體現的淋漓盡致。

Ⅷ 太和縣城裡哪家的羊肉板面好吃、味正

城區內的,細陽南路葯材公司對面有個滿碗香(羊龍骨,羊蹄子也好吃),鏡湖東路的華中,在糧食局門口,鏡湖西路的???,在城南派出所錯對面,北關的有建設路中的哈三,還有水廠門口的一家,在龍泉西邊點,名字忘了,就那一家,外面的燒烤配著板面,也是種享受,老街那一家,拆遷,現在不幹了。沙河路布廠門西旁那家,
郊區的有三角元南面,天天加油站北的韓偉,配上雞頭雞爪,三四個人消費個2件啤酒也很正常,上面幾家各有各的吃頭,如果是第一次來,那隨便一家都不會讓你的朋友失望。

Ⅸ 太和縣那裡可以學羊肉板面

好多地方都可以,太和公園邊上有個專門教廚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