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何文名字打分可以打多少
我经过多年姓名研究,总结出评判名字优劣一套最基本原则,这也是个人起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此种打分法评判名字优劣,在起名界尚属首创,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根据下面的打分原则,给自己的名字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名字能评多少分。你自己打分,可以初步做个名字自我评定,当然最好让起名专家给你评定分数比较精确。
一个好的名字满分是100分,下面16项基本评分基本标准中,哪一项不符合标准,减相应的分。如果你的名字打分满分100分(下面16项都不减分)是十分完美的名字,名字对你有很强的命运提升力;打分在90分以上,属于比较好的名字,名字主流对你命运有较好的影响力;打分在70-80分,名字对你也有一定助益作用,但也有不利影响;打分在60分,名字基本没有什么好的作用,很难提升你的命格。打分在60分以下,甚至得负分,总之分数越低,名字对你不利影响就越大。这样的名字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使你处处碰壁,降低命格。
这几项评判名字分数,其实也可以用来恒定名字降低命格分数。名字触犯哪一项原则,命格就降低相应的分值。
1、名字不利谐音 -20分
有些名字,表面含义比较好,但一念起来有不好的谐音,容易让人起不雅外号,或使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这是起名的大忌,而又容易忽视的一项。如果小孩名字让人起外号,会直接影响到小孩的自尊心,对幼小的心灵创伤很大,直接影响到未来发展。
比如“杨伟’这个名字,表面含义很好,但谐音是“阳痿”。这就十分不利了。
另外名字谐音也应注意方言,有些名字用标准语言没有不利谐音,但用某地地方话,却有不利谐音,这种情况离开本地发展无妨,若在本地发展要减分。
2、名字含义不佳 -20分
名字中带些不吉含义的字,会给人带来不吉。比如名字中有凶、残、伤、死、丧等含义的不吉含义字眼。比如叫“李该死”、“王入狱”、“裴净光”等。这样的名字很难有成就,容易多灾多难。
3、含忌五行偏旁 -20分
这必须根据生辰八字,需要对生辰八字有专业研究人士来评定八字喜忌五行。有些所谓起名大师对八字研究不深,只是粗通八字,或只会排八字,所以很难准确取出八字喜忌五行,所以很容易在名字上补名字所忌的五行偏旁部首。这样对命运会有阻碍作用,会增大名利的凶险成分,阻碍事业和命运。
4、名字比较粗俗 -10分
名字起得比较粗俗,比如“牛大力”、“钱求财”、“赵大炮”等等。这样的名字很难有贵气,属于个穷苦名,影响人的命运层次。
5、用冷僻字眼 -10分
有些人起名包括有些所谓的起名大师,给人起名为了补五行或凑笔画数(他们所谓的吉的理数,其实毫无意义),或求与众不同。起些比较冷僻的字,很多人都不认识,其实这很不好,不容易让人记住,给人为难。名字可以寻求与众不同,但不能于众为难!经过实践总结发现,凡是名字中用冷僻字眼的人,长而久之,这个人的性格也会逐渐变得比较冷僻,与众不合。比如有的名字叫“李缱”、“王阱甐”、“张弋堏”等等。不知这些名字是让人记住还是不让人记住?这不是为难众人吗!与众人为难,就等于与自己为难。切忌!
6、名字绕口 -10分
名字叫起来比较绕口,很容易念错,不容易传诵,这样名字不好。比如“林远泉”、“周祥强”等等。名字绕口容易引起事业、生活错乱,做事多枝节、不顺利。
7、名字韵律不好 -10分
中国文字都有一定音律,古时将文字语音分成五音“宫、商、角、徵、羽”名字五音配合好,叫起来琅琅上口,非常动听有韵律!这样容易传颂,给人美感。韵律不好,自然影响名字传颂效果。现在很少人知道这古代五音,用现代比较常用的文字声调来理解比较容易接受,中国文字有五声(一般教科书认为是四声,个人私自认为应为五声):一声(平音-)、二声(扬音 / )、三声(V)、四声(去音 \ )、五声(轻音)。名字叫起来阴阳顿挫比较好听,音调组合不好,叫起来比较别扭。
比如“刘灵前”、“赵庆正“、“王建燕”等叫起来就不如“王建平”顺口,虽然“王建平”名字比较普通,但仅从音律角度来看,还是比前几个要好许多。名字的音律组合很微妙,起名字其实也有点给名字配乐的感觉。只有细细体味,精心研究才能有更深体味。
名字韵律不好,生活会不协调,缺乏情调。影响事业发展,很难扬名立万。
8、贵命起贱号 -10分
有些人属于富贵之命的大人物,如果名字起得很小气(若人个子小起小号反符合命格,另当别论)或者名字很卑贱,会降低命运格局,使大业难成,或产生阻碍。因为名字叫不响、不大器。比如毛泽东的名字一听起来就很大器。如果有人起这样的名字“韩心苦”、“程小狗”等,很难想象会成什么大人物。起这样的名字本是贵命,也会降低层次。
9、贱命起大号 -10分
也有些人,本来是个普通人的命,却起了个大号,这样容易折煞他,往往命与愿违,比如“乔振宇”、“吴昊天”、“万世杰”等等这些大号,若用在普通人身上,名不副实,会让人笑掉大牙的。这是贱人起贵号、起大号。要名副其实方为得当。所以起名字时一定要让八字专家看看命运层次,是贵命还是溅命,起个名符其实的名字。
10、名字性别颠倒 -10分
男人起个女人名字,女人起个男人名字,这叫性别颠倒,压人运气,命运多有颠倒,事业多有颠倒。在人生事业上必然会产生坎坷和不顺。比如男人起了个“廉荷菊”、“陈青梅”,女人起了个“罗大力”、“袁振山”你想想,这男人你感觉会如何?这女人叫这名字,她还是女人吗?很难想象她会有女人温柔之美,若招聘不见人光看名字,没有几个老板会用这样的女人做秘书、做妻子。
11、武人名文雅 -10分
本来是个武职类型之人,起个很文雅名字,这也名不副实,武职之人起个武职类型的名字比较符合身份,这样也利于本人事业的发展。武职类型:参军、武术、拳击、运动、农业、加工等等。比如“成龙”、“梁小龙”、“贺龙”、“释小龙”等带龙字,属于武职之名,符合职业特征。若“成龙”叫“成文秀”、“成尚之”这样比较文的名字恐怕很难会有今天的造就,只能改名方能成霸业。
12、 文人名粗俗 -10分
从事文职的比如教育、文化、作家等文化领域、文职工作的人,起个文雅名字比较符合身份和职业特征。比如“余秋雨”文雅的名字,他适合从文。如果从文的人名字叫“祝剑雄”、“张飞”、“李大魁”你感觉这些名字他们是文人吗?纯是一个武人的名字。文人起武名、起粗名,会阻碍事业发展。
13、名字男女不分 -5分
名字应该具有性别特征,根据名字就可以区别男女,如果所起的名字性格特征不明显,只看名字或者听名字不知是男是女,这样的名字是有欠缺的。给人感觉不男不女、不阴不阳。比如“何冬杰”、“冯春光”、“杨佳”等。这样的名字现实生活中会造成不伦不类这样的事发生。
14、名字拼凑 -5分
有些名字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字生拉组合在一起,连起来毫无意义可言,这叫名字拼凑,这样的名字往往是一些起名师为了符合所谓的数理要求将两个毫不相干的字硬拉在一起,强配在一块,起这样的名字你可小心了,说不定你的一生之中会有许多这样毫不相干的强配合生拉硬套之事发生。比如“栾提点”、“郑芬阶”、“李芒坊”等等。
15、名字笔画失衡 -5分
名字字与字之间要讲究笔画繁简一个平衡,字的笔画要轻重适宜。这样看起来才舒畅。如果叫“丁羲文”姓的笔画太少,最后一字笔画也少,给人感觉肚子大头脚轻;“甄一蕾”中间一字笔画太少,如小人挑重担,感觉很累。名字中出现失衡生活或命运之中也会出现某种失衡现象。
另外还有字的组合和形状,每个字的结构也影响名字组字的平衡度,不仅仅是笔画数。有的字笔画虽少,但字型方正或较大,和笔画多的字放在一起并不觉得失衡。比如“廖方源”、“廖中盛”这“方”字“中”字虽然笔画少,但字形较大,并不显得失衡。这里有个美感,很微妙,贵在灵活把握。
16、名字多音字 -5分
名字中忌用多音字,很容易被人误念,比如“田朝云”名字中的“朝”是读“chao”还是“zhao”?还有“尚建行”这“行”字应该念哪个音?这些,起名字都要注意,多音字给人两难感觉,是也?非也?容易有是非,生活、命运也容易出现抉择两难现象。
这十六项评分标准是目前最权威的名字打分判断原则,这十六项中有六项是关于起名要注重“名符其实”的,如果“名不副实”肯定不属于好名字。我起名字将此十六项内容都全盘考虑,仔细斟酌,因此一般起个名字需要一个星期左右。不象有些起名大师,告诉你一个星期拿名字,实际你走后不用五分钟就起好了,他在书上找现成列好笔画的几个字,一找就可以了。
㈡ 何文琳这名字全国有多少人
全国共有 124 个何文琳
北京市(0人) 天津市(3人) 河北省(0人) 山西省(0人)
内蒙古(1人) 辽宁省(1人) 吉林省(1人) 黑龙江(0人)
上海市(1人) 江苏省(3人) 浙江省(1人) 安徽省(4人)
福建省(8人) 江西省(8人) 山东省(0人) 河南省(2人)
湖北省(8人) 湖南省(10人) 广东省(12人) 广西(12人)
海南省(0人) 重庆市(5人) 四川省(23人) 贵州省(4人)
云南省(7人) 西藏(1人) 陕西省(4人) 甘肃省(4人)
青海省(0人) 宁夏(1人) 新疆(0人) 其他(0人)
㈢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出自何文
原文:选自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於前。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檐揭而去。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於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於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於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於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於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义,困於衣食,或失门户。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菑,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则事异。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诗曰:‘鼓锺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封於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上观许由,下察接舆,策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常也。子何疑於余哉!”於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建章宫后合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诏曰:“可。”已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於是朔乃肯言,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乃复赐东方生钱财甚多。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译文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屡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绢,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郎官,又升为侍中的谒者,常常衔命奉使,公出办事。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里隐居的人。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爬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所谓金马门,就是宦者衙署的门,大门旁边有铜马,所以叫做“金马门”。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偶然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现在您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国御臣的方术,仰慕圣人立身处世的道理,熟习《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能一一例举。又有文章著作,自以为天下无双,就可以称是见多识广、聪敏才辩了。可是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事奉圣明的皇帝,旷日持久,累积长达数十年,官衔不过是个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看来您还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吧?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夺取权势,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所以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译留传后代,子孙长享荣华。如今不是这样。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那样的一片乐土,比倒放的盘盂还要安稳,天下统一,融为一体,凡有所举动,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贤与不贤,凭什么来辨别呢?当今因天下广大,士民众多,竭尽精力,奔走游说,就如辐条凑集到车毂一样,竞相集中到京城里向朝庭献计献策的人,数也数不清。尽管竭力仰慕道义,仍不免被衣食所困,有的竟连进身的门路也找不到。假使张仪、苏秦和我同生在当今时代,他们连一个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怎么敢期望做常侍郎呢?古书上说:‘天下没有灾害,即使有圣人,也没有地方施展他的才华;君臣上下和睦同心,即使有贤人,也没有地方建立他的功业。’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也就随之而有所变化。尽管如此,怎么可以不努力去修养自身呢?《诗》说:‘在宫内敲钟,声音可以传到外面。’‘鹤在遥远的水泽深处鸣叫,声音可以传到天上。’如果能够修养自身,还担忧什么不能获得荣耀!齐太公亲身实行仁义七十二年,遇到周文王,才得以施行他的主张,封在齐国,其思想影响留传七百年而不断绝。这就是士人所以日日夜夜,孜孜不倦,研究学问,推行自己的主张,而不敢停止的原因。如今世上的隐士,一时虽然不被任用,却能超然自立,孑然独处,远观许由,近看接舆,智谋如同范蠡,忠诚可比伍子胥,天下和平,修身自持,而却寡朋少侣,这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你们为什么对我有疑虑呢?”于是那些先生们一声不响,无话回答了。
建章宫后阁的双重栏杆中,有一只动物跑出来,它的形状像麋鹿。消息传到宫中,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问身边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晓经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下诏叫东方朔来看。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给我美酒好饭让我饱餐一顿,我才说。”武帝说:“可以。”吃过酒饭,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说:“可以。”于是东方朔才肯说道:“这是叫驺牙的动物。远方当有前来投诚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相等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对此感到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它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