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加盟 » 麻辣烫加盟店割韭菜
扩展阅读
新希望加盟店地址 2025-08-15 23:29:13
徐小包加盟费论坛 2025-08-15 23:11:36
快餐加盟厂家 2025-08-15 22:44:10

麻辣烫加盟店割韭菜

发布时间: 2025-08-15 21:45:42

1. 把加盟商当韭菜割只是其一,为啥说喜姐炸串没护城河、衰落是必然

最近,炸串界的一姐“喜姐炸串”虚火正盛,其成立于2018年,至今2021年,炸串一姐的门店数早已超过了炸串界的一哥——夸父炸串。

炸串品牌化的呼声是从夸父炸串于2018年开业前后喊出来的,之后的2019年,行业开始有了不下十来家新的炸串品牌,但非常心痛的是,炸串品牌们不过刚冒头就遇到了疫情的严重打击,大多新品牌们非残即废。

而我们也看到,之前高调的夸父炸串似乎也有了慢下来的调调,这个从发展之初就解决了供应链和品牌模型的炸串一哥开的炸串品牌会慢下来,是否意味着炸串品类实际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风光?

一哥发展慢了,一姐自然春风得意,在喜姐炸串的官网上赫然写着“帮助10万人成功实现创业梦想”的小目标。

喜姐炸串想要百城(十)万店,按品类发展模型来看,在一个品类下想要有一家超过万店级且可持续发展的大品牌,则意味着该品类下会有3-5家千店品牌、10-30家百店品牌以及成百上千家非品牌门店。

喜姐炸串能否实现自己的豪言壮志?又或者所谓的“帮助10万人成功”不过是完全不考虑到品类实际、仅仅是为了加盟而营造出来的面子工程?

今天,筷玩思维就来剖析下炸串这个品类,再对应喜姐炸串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看炸串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更重要的,我们想探讨炸串品类到底有没有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正新鸡排等的后来者居上,喜姐炸串的模型毫无优势

喜姐炸串创始人王宽宽早前曾对外表示,之前做麻辣烫连锁受过品类发展痛点的伤害,所以现在做炸串坚决不做蔬菜等生鲜产品,其余菜品必须实现全链条配送。

实际上,目前加盟风头最盛、发展速度最快的麻辣烫、火锅、串串等基本还无法做到全链路配送,它们为什么不去掉生鲜?

答案其实是因为它们知晓餐饮的本质就在于蔬菜等生鲜二字,没有了蔬菜这类生鲜,餐饮二字是无法成立的,不信去问问海底捞、大董、全聚德、西贝、麦当劳、真功夫等任何餐饮品牌,问问他们能去生鲜、能去蔬菜不?

喜姐公然diss麻辣烫等连锁加盟的非全链路实际之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从门店可见,喜姐的菜品有99.86%属于荤菜且都是完全可以实现速冻配送的市场化标准产品。

这样的自断一臂导致了夸父炸串和正新鸡排等都可以与喜姐直接竞争,且前两者都必然比喜姐炸串更有优势,夸父炸串的产品更多元化,荤素搭配也更加解腻,正新鸡排在竞争中更是直接帮喜姐圆梦。

2019年5月,正新鸡排就开始卖炸串了,它从炸鸡到炸串不过就是如同左手握右手,靠着自家供应链优势的正新早已将供应链的各种可能玩出了天际,一个标准品到手,正新瞬间就可以在全国两万多家门店铺开。

目前,正新鸡排门店菜单的版面从视觉的角度已有85%以上被炸串占据,基于全国两万多家门店,正新可以迅速测试市场对于某个产品的消费喜好度,以高效上新或迅速下架。

当有些人还在思考炸串能否开一万家店,而正新早在自己的两万多家门店铺开了,就算未来炸串的生命周期到了,正新下架炸串也不过举手之瞬而已,事实上,正新鸡排的炸串包括其它产品如此热销,这得益于正新自有供应链的成熟和稳重的定价。

喜姐可以上的串,包括臭豆腐等,正新完全可以无缝对接,而正新鸡排玩得很溜的并不只有炸而已,其门店还有煎、烤两个位置。这意味着,喜姐不过是缩水版的正新而已。

一个品牌被去了势,又没有葵花宝典护身,它在江湖是难有未来的。

✔事实上,炸串不是传统品类,它的根基比酸菜鱼米饭更飘摇

今天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开酸菜鱼米饭门店?而在2017年,酸菜鱼米饭可是餐饮加盟的一大明星品类。

酸菜鱼米饭会被替代,是因为这个品类的文化属性偏低,它属于后餐饮的改良品类,如果门店用的是巴沙鱼,它甚至和酸菜鱼这个菜品本身都没有太多关系。餐饮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越是后期的产品,它的生命力就越短。生物学也告诉我们,侧枝盲端99%以上的结局都是消亡,越后衍的物种,它的根基就越是飘摇。

为什么酸菜鱼米饭会落寞?因为像酸菜鱼米饭一样让人口爽的菜品太多了,人们根本就不需要特意去消费酸菜鱼米饭,早前的高度标准化反而害了它,毕竟味型标准化了,那么该标准化也同样可以给其它菜品使用,这就导致酸菜鱼米饭的解决方案失去了独特性。

我们来分开看炸和炸串这两个东西。北大客座教授、北京食品研究员王仁兴特意研究了从商代到清代的所有宫廷菜、官府菜,包括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王仁兴在《国菜精华》研究并收录了616道传统菜品,但从古至今,该菜谱中用了“炸”这个工艺的菜品不过才11道,占比连1.8%都不到。

在过去连米都吃不饱的时代,油当然是奢侈品,但宫廷、官府的油是管够的,对于官府菜而言,不吃炸的菜和油的存量关系不大,到了清代,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他可以说是清代最懂吃的人之一,但他也不怎么吃炸的菜品,可见炸在我国传统极其小众,出来的东西实际并“不好吃”,到了当代,其背后更有价值感偏低的问题。

比如你去酒店吃一万元一位的大餐,如果上的全是炸的菜品,你当然会不高兴。日本虽然有天妇罗之神,但同样有拉面、寿司等“神位”。

炸串是从串串改良来的,串串当然也是后期的产物,过去的人们在田里的活都忙不完,哪有那么多闲情去吃串(过去有串串,不过并不属于民间菜,且在官府菜也极为小众,占比同样不到0.1%)。

所以炸串根本就不是传统的产物,它的未来甚至比酸菜鱼米饭更飘摇、更危险,而说炸串是传统的,大多数人要提的是80-90年代街头的炸串,但它严格来说不过是油多一些的铁板烧而已。

过去的小孩喜欢吃炸串,那是因为过去的可选择消费太少,而现在的新生代群体们,他们的可选择菜品不说恒河沙数,但起码也有如江海之多。也就是说,炸串既没有传统文化优势,更不是传统菜品,甚至也没有独特性可言。

✔炸串品类风雨飘摇,或许加盟商尽早下车才是王道?

炸串是一个没有爹妈的孤儿(无机品类),它更没有一技之长(无技术壁垒),过去的人们下班推个铁板车就能卖炸串,而在乐山,大多不到50米的大街甚至就有七八家炸串店,但其中不过一两家风光而已。

炸串有两个兄弟,一个是(串串)火锅,另一个是烧烤,炸串和火锅、烧烤比,谁更好吃?这个根本无需争论。

不是火锅、烧烤更好吃,所以它们可以卖得更贵,而是它们的价值感更高,所以,消费者愿意为之付更高的价格。

相比之下,大多炸串就只能卖出每串3-5毛的价钱,如10元20串或者10元30串。所以,一些10元5-8串的产品才是炸串店真正的盈利入口。而这个每串1.25-2元的价格基本和一些中端火锅店的消费持平了,只不过火锅有锅底费而已,但如果人多,锅底费就不足以为道,且消费者付一个锅底费有一个桌台可以独享,更有着其它菜品可选择。

但大多炸串店基本只能让消费者在路上边走边吃,喜姐炸串为了坪效基本不设座位,夸父炸串有座位也有生鲜菜品,但它的核心同样放在了走街外带。

问题在于:炸串实际并不适合走街外带。它会产生竹签这样的垃圾,消费者吃完一串需要将空签拿在手里,又或者将带有口水的空签放回产品袋里,这是其一,其二是竹签的头是尖的,这让消费者在边走边吃时可能会导致系列危险问题(早有系列新闻)。

炸串过去的痛点是不好吃,而它在当下的品类缺陷不仅是文化需求本身,更是与当下年轻人的健康饮食理念相冲突,在持续高温下也极容易导致油的老化。

大多炸串店因成本问题,它们对老化油会持续使用,如进行过滤,再老油混合新油,但这依然避免不了油在持续高温下与食物残渣氧化生成的亚硝基吡啶、烷等致癌物质,以及带有对人体产生一定毒性的环状单聚体、二聚体及多聚体等油脂聚合物(参见网络-油炸)。

且不论全供应链配送的产品到底还有多少营养价值,就说高温下长时间使用的油会产生热氧化反应,生成的过氧化物会直接妨碍机体对油脂和蛋白质的吸收,它也会造成食品营养价值的衰减。所以,蔬菜生鲜在炸串店除了荤素搭配,更是来降低油炸问题影响的,但喜姐炸串直接去了蔬菜等生鲜,这一定不是好的选择,更不是对顾客负责任的选择。

炸串,或许真的不是一个好品类?

✔结语

炸串如果真不是一个好品类,那么喜姐炸串会是一个有价值的好品牌吗?它有没有护城河?

我们先从炸串品类本身说起,上文已写明,无论从产品的角度还是传统文化的角度,又或者作为餐饮需求解决方案的角度,炸串都不具备真正的市场价值。

炸串不过是一个非常时期的替代物,在当下百花齐放的餐饮市场,它必然会被市场淘汰掉,又或许说,炸串从“炸”这一开始就错了,而走街外带更不是炸串的解决方案,它不过是炸串店坪效之低和需求之自卑的一个解决方案而已。

对于喜姐炸串的去生鲜化更是对炸串品类的未来砍了一刀,所以,喜姐的产品都是毫无门槛的标准化产品,这也意味着喜姐其实并无真正的竞争力,更无品牌护城河,喜姐炸串的产品可以出现在任何一家炸串店、炸鸡店以及任何一家火锅店、烧烤店甚至任何一家有炸炉的餐饮门店。

按这个逻辑来看,随着炸串品牌的多元化,喜姐炸串也会如同过往的单一小龙虾门店一样失去它应有的消费价值。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市场一定早有苗头,确实,喜姐炸串也给我们展示了这个苗头。

在喜姐炸串2021年的推文中,它还在用2019年南京门店日销7万的数据。一般来说,谁都想要给出最好的数据,但如果这个数据是过去很久的,那么就代表从过去到现在,它一直都处在低谷下。

2021年喜姐炸串还在推2019年的数据,这就可见喜姐炸串从2019年疫情之后就一直没真正缓过来,而且南京是喜姐炸串的总部,只有总部的样板店实现了最高的数据,这就值得加盟商深深思量了,且从2019年10月的某天以后,就算是总部的样板店也没能突破辉煌,更没能再现辉煌,这就是市场热度、市场需求度下滑的开端了。

在这个下滑的开端之后,正被加盟商抛弃的喜姐炸串没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多发展加盟商、多割韭菜,司马昭之心,潜在加盟商们可以仔细想一想了。

除了自卖自夸与自导自演,或许炸串至今都从未真正火过。

2. 自己创业开店开什么比较能挣钱

小吃创业的市场前景广阔、风险较低、投资小、收益大,小吃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我院特色小吃班主要学习:各式小吃原料初加工、腌制处理技巧; 铁板系列、凉皮、酸辣粉、麻辣烫、臭豆腐、卤水鸭霸王、糖油粑粑、口味花甲、口味虾、重庆烤鱼、铁板煎饼、油炸鸡柳、鸡排等特色小吃。

还有早点、烧烤、夜宵、煲仔饭、盖码饭、卤水烧腊、泡菜、粉面、奶茶等一站式创业班,可供选择。

3. 吉阿婆麻辣烫好吃吗

还是可以的,目前有4种口味,番茄的、骨汤的、麻辣烫、奶味的,每个食客各有各的爱好吧。

4. 陈赫的火锅、黄晓明的烤肉、关晓彤的奶茶——明星连锁店的幕后人

自谭鸭血开始,至膳开始打造“明星IP+专业团队”的运营模式。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图)

在全国开出七百多家分店的贤和庄卤味火锅,在其注册地成都仅有一家门店。

成都的贤和庄位于锦江区东大街下东街道,毗邻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步行街和太古里商圈。正因为扎在最热闹处,这条街也挤满了餐饮品牌。

这条街上有各种各样的火锅店,其中贤和庄的招牌上用简笔勾勒着明星陈赫的样子,相比其他只有服务员站在门口的火锅店,贤和庄更引人注意,也常常大排长龙。

“站”在这条街上的明星不止陈赫。距贤和庄几步之遥,有萧敬腾的面馆,和黄晓明的烤肉店,两家店门口都竖着明星的人形立牌。有明星元素的餐饮店,总能引发过路者的讨论,吸引更多食客。

萧敬腾的面馆每到中午,店内就坐得满满当当。一位食客坐下没多久,忍不住问服务员,“你们为什么穿着谭鸭血的制服?”服务员透露,因为两家实际上是一家。这位服务员的服装正面,印着“至膳”两个大字。

至膳,全称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部距下东街道步行只有700米,位于IFS大厦的30层。公司官网介绍,至膳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火锅品牌“炊二哥”,创始人周杨。

谭鸭血是至膳最亮眼的一块品牌。在至膳总部,专门辟有一块区域,展示谭鸭血的店内设计,“百年谭鸭血”的牌匾高悬头顶。展示区内,有一口超大的火锅陈列着至膳孵化的一系列餐饮品牌:贤和庄、烧江南、灶门坎、天然呆等,它们是与陈赫、黄晓明、孙艺洲、关晓彤等明星合作的品牌。

3月11日,贤合庄一家杭州分店吊顶石膏脱落,砸伤两名顾客引发关注。4月11日,陈赫在微博表示“向两位顾客深表歉意,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问题绝不姑息!”

成都仅有一家贤合庄,且为直营。店员介绍,这里几乎都要排队,只有周一人稍少。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图)

至膳能与明星结缘,与创始人周杨有密切的关系。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他身边的朋友了解到,周杨生于1984年,18岁起跟着师父学火锅炒料。打工四年后,他萌生出创业的想法,在朋友介绍下,找到了成都本地的“巴蜀笑星”林晓东。

林晓东个子不高,笑容可掬,艺名“矮冬瓜”。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中,他是一名丑角。1994年,他曾在春晚上表演皮金滚灯,“虽然只有几秒的展现时间”。林晓东还擅长评书和金钱板,语言类节目吸引到许多成都本地的观众。

林晓东自认“好吃嘴”,尤其是四川火锅。当周杨和几个朋友找到他后,合作做火锅店的想法一拍即合。2008年,“矮冬瓜火锅店”开张,四年就在全国开了一百多家分店。

但也逐渐出现了内部分歧。

林晓东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时的团队可以理解为“草台班子”,随着店铺增多,管理能力不足,管理层内耗严重,经营思路背道而驰等矛盾激化。2012年,周杨决定离开“矮冬瓜”,创建自己的火锅品牌“炊二哥”。

“我当时留过他。”林晓东说,他认为周杨是一个有能力、有想法的人。“矮冬瓜火锅店”虽然用的是林晓东的艺名,但当时林晓东和周杨也只是小股东,没有话语权。

分家后,林晓东所在的团队继续经营“矮冬瓜”,但由于“矮冬瓜”定位为市井火锅,要做平价,由于以前的管理团队不专业且难以做好加盟商的品控。林晓东坦言,早期矮冬瓜的门店存活率仅为40%-50%。

与此同时,周杨的炊二哥开始在火锅界崭露头角。

儒墨早期在成都从事 美食 领域的出版工作,对火锅颇有研究。他曾当面与周杨交流,炊二哥当时是成都第一个能将重庆老灶火锅标准化、连锁化的品牌。尤其当炊二哥开到第三十家时,周杨得到了第一笔六百万投资,这笔投资让其品牌得以快速发展、规模扩大。

周杨曾对儒墨提到,正是由于有了第一笔投资,炊二哥的定位也从市井火锅转变为品牌精品火锅,也是在这一阶段,周杨的火锅店开始吸引到了明星来买火锅底料,周杨也借此积累下了明星人脉。

儒墨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在餐饮行业结识名流不足为奇,“明星也要吃饭,只要你的产品好,明星也会自己找上门”。

天然呆奶茶店由关晓彤任店长,实际操盘的企业是至膳。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图)

2018年1月,周杨新推的品牌“谭鸭血”上线。这一时期,周杨维持一贯的思路,像先前找到林晓东一样,他找到了同为“巴蜀笑星”的廖健加入谭鸭血。

作为巴蜀本土艺人,丰富的表演经验让廖健面对公众时游刃有余。在谭鸭血火锅官网上,廖健身穿白色厨师服,戴着高筒厨师帽,左右手各拿着一柄大勺站在一口大锅前向来客展示。周杨则带领团队在幕后负责运营。

至膳总经理刘少全在2018年5月正式加入谭鸭血,这一年他50岁。此前他在成都一家知名中餐厅从事管理工作,有近二十年餐饮管理经验。在下海经商之前,他是政府官员。

刘少全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反复考虑周杨的邀请,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考察谭鸭血成都的线下门店。刘少全观察到,在谭鸭血吃火锅有仪式感,这一点是同时期其他的火锅店没有的。且谭鸭血主打的单品有记忆点,出于餐饮人的职业敏锐,他决定加入谭鸭血。

目前,周杨任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全负责内部的运营管理事务。南方周末记者在至膳公司前台了解到,周杨本人鲜少出现在公司,有活动时才会来。

刘少全说,目前谭鸭血全国加盟店已达七百多家。

谭鸭血也有不少明星护航。杨坤、萧敬腾、谭维维、吴孟达等明星都出镜为其录制过祝福视频。在谭鸭血的加盟网站上,挂着周杨、廖健等人与孙楠、任贤齐、容中尔甲等明星的合影。

在2018年中国餐饮首届火锅行业分享会上,廖健谈到,谭鸭血是明星到成都后都要打卡的地方,“我就有这么好的人缘”。

推出谭鸭血不久,至膳还联合林晓东推出了另一火锅品牌蓉一锅豆花麻辣烫。同样是“主打单品”和“巴蜀笑星”的标配,但蓉一锅却远不如谭鸭血火。

林晓东分析,谭鸭血能火,一方面是当时川渝火锅品牌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另一方面在于谭鸭血将长处合理放大,形成自己的特色。由于当时至膳团队精力有限,周杨全身心在做谭鸭血,分配到蓉一锅的精力不多,“总体还是缺少天时地利人和”。

与此同时,业内已经有人注意到“明星+餐饮”的运营模式,也有人向其“示好”,希望能运营矮冬瓜火锅店。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大多数人只想着让品牌“遍地开花”,林晓东一一回绝了。

最终,他与四川光珲餐饮管理公司达成了合作。这家火锅餐饮公司发家于新疆,已在四川简阳投资建厂。董事长曾光辉是简阳人,曾是一名驻疆军人。林晓东看重的是曾光辉团队的管理能力和供应链体系。

经过调整,矮冬瓜火锅店推出“红茶锅底”,开锅之前服务员送上一段吉祥话增加就餐仪式感。他表示,目前门店存活率已提高至90%。

曾光辉认为,品牌能否真正成功,取决于门店存活率。而门店存活率的高低离不开总部团队对加盟商的督导、管理及支持。

陈赫的贤和庄是至膳所操作的明星跨界项目中知名度最高的。

福建省贤和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由陈赫、朱桢、叶一茜三人创办,叶一茜于2021年1月6日退股,李晨随后补位。

2019年6月,成都贤和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至膳开始参与运营。目前,至膳持股51%,福建贤和庄持股49%。

成都贤和庄成立后,开店速度明显提升。2020年夏,成都贤和庄成立一周年,其新闻稿写到,已开出五百余家门店,创下“五店齐开”的盛举。至今,贤和庄全国门店数已超700家。可以比较的是,2020年海底捞新开门店为544家。

南方周末记者以广州地区加盟商名义向至膳招商人员了解到,加盟商开一家火锅店的预算,不含房租均在150万左右,烤肉店在200万左右,奶茶店不含房租在50万左右。至膳旗下目前开放加盟的品牌为贤和庄、谭鸭血、烧江南和天然呆。

贤和庄的加盟费根据城市等级、门店规模有所不同。根据《市界》报道,北京地区开一家350平米的贤和庄,投资预算为两百多万,三年加盟费为55万。另据AI 财经 社报道,北京地区300平米的贤和庄投资预算为168万,三年加盟费为48万。而在郑州地区,300-500平米的加盟费用为38万。

对陈赫的贤和庄成功改造后,至膳开辟出一条孵化明星餐饮品牌的路子。

2020年6月3日,陈赫和孙艺洲共同现身成都,为灶门坎卤味烧烤站台。两人在《爱情公寓》中分别扮演曾小贤和吕子乔。天眼查显示,灶门坎商标属于四川至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曾递,原股东周杨在2019年2月27日退出。目前,灶门坎的经营主体为个体户——锦江区曾记卤味烧烤,法定代表人为张颖,曾为四川至鲜的股东。

2020年11月24日,黄晓明投资的烧江南在成都太古里开业。烧江南的大股东为四川至膳,持股58%。黄晓明并无直接持股。

2020年12月6日,关晓彤的奶茶店天然呆,在四川至膳总部的对面正式开业。奶茶店由她父亲关少曾持股35%,至膳品牌负责人熊杰任董事。

目前的明星餐饮品牌,明星对外公布的身份有首席品牌官、品牌主理人、明星合伙人等。一部分明星以个人名字或亲属名义持有该公司股权,作为股东获得盈利分红,如陈赫、关晓彤,而另一部分明星则没有明面上持股。

周杨也是如此,他虽是至膳董事长,但企业实控人为罗毅,在股权关系中没有周杨的名字。对此,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看各人性格,有的人不愿意站到台前,他本人也是如此,“只要有协议就可以了”。

南方周末记者就火锅店的合作方式向陈赫团队发去采访诉求,但未获回复。

位于成都的 “辣斗辣”火锅,杜海涛为品牌大掌柜,吴昕为品牌大小姐。其运营团队在附近也开有四家袁老四火锅。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图)

除了至膳的明星品牌外,在成都的春熙路商圈,还有吴昕、杜海涛合作的餐厅“辣斗辣”,运营团队是成都金承时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运营的自有品牌为袁老四火锅。

与黄晓明的“烧江南”隔街相望的,是Angelababy作为合伙人的“斗鎏火锅”,其运营团队为成都见烃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为电台巷火锅创始人唐一。

“在近一年里,至少有十家‘明星+专业团队’的餐饮品牌并非出自至膳。”四川传柒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锐表示,明星资源是开放的,这种‘明星+专业团队’的组合也没有门槛。区别在于,这里所说的专业团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菜品研发、厨政、运营,还包括全域媒体的推广团队、美团点评的运营团队、活动策划执行团队、视觉团队等,并非简单组合就能玩得好。

李锐原是四川卫视副总监,在电视台做节目时就与周杨相识。在成立公司之前,李锐常为周杨出谋划策。2020年4月成立公司,李锐带着一支主要由媒体人组成的团队,开始承接至膳在明星餐饮IP传播、视觉设计、美团点评运营等业务。这支团队目前有60余人,公司将近70%的业务量来自至膳。

“关系好到什么程度?至膳的人在自己公司坐不下,可以暂时到我们公司来办公。因为我们都在一栋楼。”南方周末记者在传柒乐办公室看到许多穿着“至膳”字样红色套头卫衣的员工。

传柒乐成立后,也是至膳明星餐饮品牌集中爆发的时期。至膳孵化的四个品牌,营销模式几乎相同:明星出席开业典礼亲自站台,通过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分享裂变,扩大品牌影响力。

“本质上就是用媒体的思维来做餐饮”,李锐团队的工作包括门店的视觉设计、线上宣传营销、线下活动,甚至还成立专门的舆情部门,跟踪处理明星餐饮品牌的网络舆情。

李锐解释,明星跨界做餐饮并非易事,既要投入精力,又要承担风险。明星都会爱惜羽毛,一旦副业经营不善甚至会毁掉明星的个人声誉。与明星合作,对企业而言亦是双刃剑。明星自带流量,但稍有差池,负面话题就会迅速发酵。

“你不要以为明星开店只是站个台而已。”李锐指着自己的手机,接受采访前,他刚与陈赫就一个短视频的海报确定颜色细节,“细化到这种程度”。明星老板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不遗余力地宣传品牌,也常常要出席开业活动。

至膳旗下品牌,明星到店的线下活动和线上推广也由李锐团队做。

针对坊间传闻的明星出席一次加盟店活动收费100万,李锐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明星参与开业活动是没有酬劳的,但承接艺人团队的吃住行、活动经费就不少,更重要的是明星老板到店作用就在于线上投放,总费用通常高达百万级。鉴于成本过高,一般单店不建议邀请明星老板到店。

至膳近一年来密集孵化多个明星餐饮品牌,以加盟形式快速扩张,也为其带来“割韭菜”的非议。

至膳总经理刘少全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按照周扬的说法,2021年的工作思路主要围绕”维护、稳定、安全”六个字开展,其中“维护”就是指服务好现有加盟商,帮加盟商做好门店经营管理工作。他举例,从今年4月份起,至膳有近两百号人在全国各地门店进行巡检,主要检查食品安全、服务规范和产品标准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儒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