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都骨頭王:從1家到200餘家店,「一把骨」做對了什麼
本期【餐飲面孔】——一把骨創始人佘仕祥
從1家店到近180餘家加盟店、30餘家直營店;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品牌到成都川菜代表品牌;從一個不為人知的普通餐廳到亞洲熊貓美食節推薦餐廳;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餐飲企業壯大為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川菜委員會會員單位;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人。
他15歲入行,在30年的餐飲生涯中,務實、可靠、很多人叫他「骨頭一哥」、「成都骨頭王」。
他能夠抓住時代機遇,活在當下,緊跟消費者需求。有著自己一直恪守的生存之道。他就是本期嘉賓一把骨創始人——佘仕祥。
提起成都美食你會想到什麼?
串串香、擔擔面、口水雞、夫妻肺片……抑或是一桌滾燙的老火鍋。但可能鮮有人知,成都本地人也愛吃骨頭,啃完骨頭還能喝湯,一碗濃郁骨湯下肚,所有的陰郁全部被治癒。
而最能代表「成都骨氣」的餐飲品牌,正是佘仕祥創建的一把骨餐飲品牌。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僅川渝兩地門店,一把骨接待顧客46000人次,重復消費率高達60%以上,其中不乏專程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
為何一家開了18年的骨頭老店能經久不衰廣受歡迎?這一切還要從創始人佘仕祥的童年故事講起。
01 窮人孩子早當家
1974年,成都雙流縣。
「佘家女娃,去幫忙打盆水!老二,快去田裡頭把你家老漢叫回來!」
佘仕祥的大姐和二哥當年可能無法想像,他們的三弟日後會為這個家庭帶來怎樣的變化。
在村裡,老佘家經濟狀況屬於中等偏下,算不上富足。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看天吃飯,莊稼收成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此外也會養養豬、喂喂兔子,作為家庭的增收項目。
佘仕祥學生時期,求學之路充滿艱辛,每天要走三公里崎嶇不平的山路,有時候碰上下雨天,在泥濘的山路里蹣跚而行,花費的時間就更長了。即便如此,每天也是打完草,喂完兔子才能開始寫作業。
佘仕祥看著那些能在雨天穿一雙黃膠鞋的同學,心裡十分羨慕。相比自己,只有在農閑時節,趁天氣轉寒之際,他才能穿到一雙母親縫制的新布鞋。至於擁有一個新書包的想法,就更不要奢求了。
但即便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佘家父母還是對老三表現出特別的愛。每到夏天打穀子的時候,家裡基本就斷糧了,煮飯時只有最上面薄薄一層米,下面都是紅薯,而父親盛飯時,佘仕祥碗里米飯最多。
打小經歷過貧苦生活,不僅培養了佘仕祥吃苦耐勞的品質,還讓他從小樹立艱苦樸素的消費觀,適合自己就行,不盲目追求外在物質。成為父母之後的他,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教育方面,佘仕祥的父母雖沒有什麼文化,卻非常支持他去求學。
學生時期的小佘,應該算是「調皮搗蛋」類型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志不在此。加上他明白,學費對家裡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雖然咬咬牙也可以繼續讀下去,但還是選擇了另一條路。
即使無法准確預測未來,但仍要大膽擁抱未來。
不到15歲的佘仕祥,提前離開學校,步入了社會,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打工人」。
初入社會,對於未來並沒有清晰規劃,佘仕祥曾在建築工地上給人打下手,幹了半年左右。
199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成都一家餐館需要人手,經親戚介紹,佘仕祥踏上餐飲之路。
在第一家餐館,也是他人生的第一站,一干就是七年。
從一個小幫廚做起,慢慢涉及食材采購,自己掌勺上爐子炒菜,積累了很深厚的後廚經驗。
不過在他眼裡,這七年的日子也不算很累,因為打小農活干多了,餐館這些勞作都不叫事兒。而且時不時還能吃口好的,他挺滿足。
經過幾年打磨,20出頭的佘仕祥榮升為廚師長,負責統籌管理整個廚房大小事務。
02 初次創業生意火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七年之後,佘仕祥已成家,接下來該考慮如何立業。
和從事美發行業的愛人一合計,想著這些年手頭也有了些積蓄,於是拿出8萬多盤了一家80多平的餐館。
所有決定都不是拍腦袋就做的。開餐館這個決定並沒有外人看起來的那麼輕松,畢竟這么多年的積蓄拿出來,干一件不確定的事情,他心裡還是有些擔憂。
在做決定的前兩晚,他輾轉反撤沒都睡著,最後在愛人的支持下,決定放手一博。
店開業了,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但風風火火做了半年,卻因為拆遷而不得不中途放棄。
這算是他第一次自主創業,雖然只有短短半年,但過程很辛苦。采購、處理菜品、掌勺烹飪,這些都是佘仕祥自己親力親為,每天基本半夜兩三點後才能回家。
這段開店的經歷對於他來說很珍貴,最後無疾而終,只能說運氣不太好。
但命運這事兒誰又能算得准,如果當時沒有拆遷,夫妻倆繼續做下去,大概率會收獲美滿的生活,但可能也不會有後面的故事了。
俗話說山不轉水轉,腳踏實地的人總會得到命運女神眷顧。
此後,佘仕祥來到重慶,承包了一間40多人的廚房。做了一年多,月收入已達到一萬元。即便在20年後的今天,這在當地也算是高收入了,更不用說當年。
從重慶回川之後,佘仕祥的眼界和思路都開闊很多,再次起了餐飲創業的念頭。
根據當時流行的食材,他決定賣蛙肉,而且還請電視台的朋友做廣告,結果一下子就火了。每天下午5點就開始排隊,一個月營收有10多萬,那是2000年。
自己家生意紅火,但旁邊一家開中餐館的店鋪卻門前冷落,佘仕祥開始琢磨著不如拿下這家店。2003年佘仕祥拿出5萬盤下了這家店,但當時並沒想好做什麼。
後來,幾個師傅一合計,最終決定做骨頭,也就是今天的一把骨。
一把骨店內主打特色:燉大棒骨
當時一把骨的菜品很簡單,就是鹵棒骨和蘿卜燉大骨這兩道主打菜,當時豬肉棒骨賣得也很便宜,一鍋四五斤僅售36元,份量大的不得了。店裡輔以麻婆豆腐、回鍋肉這些傳統中餐川菜。
口味方面一開始也沒什麼標准,廚師的舌頭就是標准,咸了淡了都需要嘗一嘗。不像現在,鹵骨頭有著嚴謹的流程,用多少香料都標准化。
但是不管怎樣,跟之前賣牛蛙一樣,生意火爆,一把骨開業第一天就排起了長隊。更誇張的是,最多一次排號多達300人,有的客人來了四五次,都沒能吃上一頓。一時間,在成都掀起了一陣啃棒骨的浪潮。
佘仕祥回顧這段經歷,他表示,自己那時並沒有連鎖意識,在第一家店旁邊盤的那家店,也僅是為了距離近,方便管理。至於做連鎖,標准化,這些並沒有太多思索。
03 一把骨傳奇之路
一把骨為什麼會火,佘仕祥總結了以下原因。首先,一把骨的棒骨是特色,在當時成都還沒有,顧客來就是想吃一個新鮮。其次,就是味道、份量、價格,大家覺得一把骨吃起來實惠。
一把骨爆紅之後,很多同行都來「考察學習」,甚至還把菜單都「偷走」了,但一把骨的很多模仿者最後都關門了。
因為,一把骨在模仿者看不見的地方做到了極致。當天要用的棒骨,頭天夜裡一兩點就要焯水、准備好鹵料,每天四五點起來熬湯,晚上如果沒用完就倒掉。一切都是為了保證最醇厚的口感。
加上佘仕祥本人始終充滿激情、投以專注,甚至一天工作12小時,不曾停步,一往無前。
他們可能是看到了一把骨的「形」,但沒有學到一把骨的「魂」。
一把骨之所以能18年一路走來基業長青,佘仕祥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殺手鐧,那就是不斷求「變」。
他不僅是老闆也是主廚,在經營過程中,不斷開發新菜品,推出棒骨燉菜系列,比如酸菜燉棒骨、番茄燉棒骨、甚至還有燒烤棒骨,根據食客口味不斷推陳出新。
隨著生意火爆,第二家店也隨即開業了。佘仕祥與圈內很多廚師朋友關系都很好,打下了開店的人脈基礎,人到位了,就再找新店面,接著合夥開新店,就這樣一家家新店在成都及其周邊鋪散開來。
但當時佘仕祥和愛人,以及各位股東,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一把骨不做加盟。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一把骨並沒有進行連鎖品牌經營,直到2016年完成菜品標准化製作,並且引進運營、技術、培訓方面的人才,覺得時機到了,才逐步開放加盟,
加盟一放開,佘仕祥更忙了,有時候甚至一個月好幾家加盟店同時開張。
目前加盟店做的最久的,已經有八九年時間了。跟著佘仕祥一路乾的股東、廚師、員工,其中時間最長的有20多年了。
一把骨創始人佘仕祥及員工們
一把骨成功的秘訣在於,除了佘仕祥凡事親力親為,躬身入局之外,餐飲面孔認為,在他身上還有一種「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做好」的思維准則。
成敗,往往就藏在這些細節里。
比如,加盟店選址,他至少要考察半個月以上。周圍有多少人口流量,平均消費能力是多少,這些都要去幫加盟商了解清楚。
佘仕祥規定,加盟店的員工必須到一把骨總部來培訓,至少20天以上。且派駐總部廚師去加盟店上班,這樣是為了避免味道不統一,影響加盟店客人用餐體驗。
在加盟店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佘仕祥也成就了很多合作夥伴的人生。每一家分店的老闆、廚師長也是股東,早期的加盟商,現在都已經成家立業買車買房。特別是一些買房早的,當年一百萬的房子,現在已經漲到了三四百萬。
開放加盟四年來,一把骨已有180多家加盟店,甚至開到了九寨溝。
04 創新與傳承
成都是一座旅遊城市,但跟那些網紅店不同,佘仕祥要做讓老百姓填飽肚子的餐館。
在成都,提起骨頭,特別是提起吃骨頭,一把骨這個品牌已經刻在老成都人的味蕾記憶中。
很多一把骨的顧客早已不叫顧客,他(她)們早已變成了一把骨的親人,曾經有大學生在朋友圈寫到:「今天生日懷舊,相同的位置,10歲那年爸媽陪我,今天朋友陪我,物是不人非,那位服務員姐姐已經變成了服務員大媽。」
十三年賣出1億根骨頭,十三年45000萬人(次)的到店消費,作為一個骨頭品類,這個傳奇式的記錄迄今無人打破。
這樣的成功跟創始人是分不開的。佘仕祥沒事的話,就會去守店,很多事親力親為,始終秉持吃苦耐勞的精神。
客人提的意見,他都會反復思考,力求拿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只要是客人說菜咸了或者淡了,都會要求經理直接馬上換,沒有任何理由。一切要從客人的角度出發,一把骨是一個能讓人吃飽、吃好、心滿意足的地方。
活在當下,持續進化,做親民生意,傾聽客人的心聲,根據客人需求而改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佘仕祥不斷提升自己,促進一把骨品牌砥礪前行。
一把骨門店圖
另外,雖然已經年逾不惑,但佘仕祥在營銷方面的意識,可謂緊跟時代潮流。他認為,做餐飲,一定要「活在當下」。這句什麼意思,他舉了個例子。
前幾年的公眾賬號,這幾年的抖音,這些營銷的動作一把骨都要有,哪怕需要投入幾十上百萬。開業營銷活動策劃,在美團、今日頭條、當地的吃喝玩樂公眾號進行投放推廣,這些宣傳費用他認為必須要出的。
善於鑽研產品,同時又具備數字化營銷意識,一把骨的成功靠的不僅是運氣,更是實力和格局。
這些也是佘仕祥自己餐飲之路的血淚史,都是花錢買來的教訓。2005年的時候,門店生意出現了明顯下滑,長達十年的排隊,逐漸變得冷清。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看到店裡存在的不足,前廳、後廚、產品、裝修等等都沒跟上快速變化的餐飲市場,痛定思痛,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整改。
去做的好的餐飲門店考察學習,運用到店裡,結合季節食材研發更新菜品,蹲守門店,聽到顧客的心聲,找到客人需求的變化。一系列的整改讓一把骨重新煥發生命力。
「不能守株待兔,想著只要把菜品做好就可以了,現在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營銷大數據和餐廳需要緊密結合,營銷是做餐飲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些也是他對想要入行餐飲創業小白們的叮囑。
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傳承的要求,只有在傳承中創新,品牌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的一把骨,以傳統為基礎正在創新的道路上飛速奔跑。
也正是憑借這份韌勁、執著、勤奮、智慧,佘仕祥成為天府棒骨史上具有時代意義的手藝人。
采訪 | 李潔
文 | 阿遠
編輯 | 李潔
② 昆明六家好吃的傣味店
在昆明,傣味餐廳很多,那哪幾家的口味比較正宗而且美味呢?在這我為大家搜羅了昆明六家比較好吃的傣味餐廳,趕緊看過來吧!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廳:曼回索傣家美食
曼回索傣家美食以其純正的食材、極具富含傣族風情的店內環境、以及傣族人名特有的熱情款待,將會給您帶來獨特的享受。曼回索傣家美食的美食有很多,比如香茅草烤魚、傣味鬼雞、烤五花肉、傣家牛腳湯、傣家牛肉、菠蘿飯等等。這里應有盡有絕對能夠滿足你的味蕾。
招牌菜:鬼雞、烤魚、菠蘿飯...
推薦指數:★★★★★
電話:0871-63339520
地址:五華區護國路35-37號(工商銀行斜對面)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廳:鳳尾竹傣味餐廳
他們家融合了芒市傣味和版納傣味精髓,店內裝修極富傣族特色、環境簡潔優雅、空間寬敞、還有獨具特色的木製獨立包房可提供商務宴請、家庭聚會等就餐需要。鳳尾竹傣味餐廳的選料都來自食材的原廠地,保留食材純正、原汁原味的特點製作出最純正的傣味菜品!讓你在享受純正傣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傣家風情!
招牌菜:酸筍炒牛肉、炒水節菜、檸檬撒...
推薦指數:★★★★★
電話:0871-67377556
地址:官渡區中苜蓿村皇廷飯店大門口3-4號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廳:芒市傣家
他們家選用新鮮食材、獨特配料,製作出香味濃郁、地道風味的正宗傣味美食,一定讓吃貨的你大飽口福!
招牌菜:鬼雞、烤五花、烤魚...
推薦指數:★★★★★
電話:13888847049
地址:官渡區老民航路206號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廳:傣宏緣
他們家的餐廳裝修以傣族特色為主。傣宏緣,選用新鮮食材,用料考究,每一道佳餚經過大廚的用心烹飪,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這樣炎熱的季節在他們家用餐,真的很爽口開胃哦!除此之外,傣宏緣以傣族人熱情的待客之道,讓你盡享地道的傣家美食。
招牌菜:老奶洋芋、檸檬雞、酸巴菜、炒芭蕉花...
推薦指數:★★★★★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人民中路17號昆明走廊3、4樓
電話:13008656799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廳:盈江傣味園
這可是一家有10年歷史的老店,傳承傣家傳統制菜工藝,做真正健康美味盈江味,全新環境,原汁原味,在金馬碧雞坊再展新顏。盈江傣味園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干凈整潔,服務熱情周到,菜品新鮮,無添加劑、純綠色食品!在你享受美味的同時還不用擔心衣服上會殘留火鍋的味道哦!
招牌菜:傣味火鍋
推薦指數:★★★★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金馬碧雞坊商業步行街(仟和骨頭王旁)
電話:0871-65116788,18860771985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廳:阿力可香
這是一家源自美麗西雙版納的餐廳,原生態、自然、風情構成了愛伲人的餐飲文化。阿力可香有美味竹筒雞、酸筍炒牛肉、特色手抓飯等。風味獨特、營養健康、誘惑難擋!愛伲人居住於大山中,依山伴水,用最生態的食材製作最美味的菜品是愛伲人的飲食風格,愛伲菜餚豐富多樣,風味獨特,形成了愛伲菜鮮香開胃、健康美味的風格特點。
招牌菜:竹筒雞、酸筍炒牛肉、特色手抓飯
推薦指數:★★★★
電話:0871-63631009
地址:西山區金馬碧雞旅遊商場JB2-4幢105號(昆明兒童醫院旁)
③ 東昌府羊肉湯 東昌府燴牛肉 能加盟嗎 誰可以告訴我怎麼加盟 !小弟先謝謝了 !淄博哪裡有開的。去嘗嘗。
肯定能了, 這個你最好去隨便找個一家去詳細咨詢人人家。
具體的找老闆。 在這里沒有去當面說清楚
④ 雲南大學學校附近最好吃的飯館有哪些
說起雲大附近的美食,也許最被人忽略的就是北門附近了。北門臨著一二一大街,整條街聚集著眾多數碼產品商場,如果說這附近有什麼美味的小吃,那就不得不說雲南民族大學旁的那條巷子了。
走進巷子,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眾多的小吃攤,大理白族涼粉、玉溪風味小吃、擔擔餃、炒拉麵、炸洋芋、酸辣粉等等各種各樣的小吃琳琅滿目,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臭豆腐米線。在雲南當然四處都能吃得到米線,如土雞米線、豆花米線、涼米線、罐罐米線等,但這臭豆腐米線就不是那麼容易找到了,而在這里只要花上三塊五毛錢,就能吃上一碗風味獨特的臭豆腐米線了。沿著巷子繼續走下去,來到鐵路旁就能看到一些小餐館了,門面不大,卻是有著地道的美食。這里就「藏」著一家經常找不到空位子的「冬冬」串串香火鍋店。蔬菜也好,各種肉類也好,都用一根半尺來長的竹簽子串著,一串串的按種類整齊的擺在架子上,想吃什麼只管去拿,一串只需兩毛,再花上五元的鍋底錢,就可以吃上一頓麻辣鮮香的火鍋啦!
如果說雲大附近最集中、最有特點的美食,那就要數西門附近的文化巷和文林街了。歲月的變遷,文化巷已不再是那個破舊的小巷道了。在文化巷裡滲入了更多的異國情調和美食,韓國的、泰國的、日本的……整條街上的店面一家挨著一家,「漢江」、「自由自在靚菜館」、「嗎哪」、「阿里郎」、「特蕊莎」、「印度廚房」「鍋子樓」等等,店面琳琅滿目,讓你目不暇接。
僅韓國料理店「漢江」在這條巷子上就有兩家店。老闆是個韓國人,在雲南開店已經有幾年了,「漢江」也發展了好多個連鎖店,我個人覺得它家的海貝湯飯味道極美,湯汁濃厚,吃完後滿嘴都是海味特有的鮮香。「自由自在」的菜味道很不錯,價格也不貴,平時同學朋友去那裡聚一下是很不錯的選擇。「印度菜菜」沒有去吃,朋友說味道很好,特別是那的咖喱很地道,就是價格上有點偏高。「嗎哪」是很值得去的地方,風味牛肉、金沙玉米是經典菜,特別是抹茶蛋糕,透著茶的清香和蛋糕的糯香。在「嗎哪」有一種不能不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白奶油、咖啡、巧克力粉、洋酒等,因為吃的時候才從冰箱里拿出來,所以美其名曰「冰蛋糕」。吃起來涼涼的,呷一小口咖啡,這種感覺只能意會了,而這等愜意僅標價十元。負責人告訴我「嗎哪」是聖經里的一種美食,就算只是沖著這么美妙的名字,也要去品嘗一下這里的味道。挨著「嗎哪」的是一家叫「迦淶」的店,這家店主要是經營泰式火鍋,若是有喜歡泰味的朋友,可以來這里嘗嘗。來這條路有一家店千萬不能錯過,那就是「胡九小吃」了。這家店主要是玉溪風味,特色小吃像冰稀飯、豌豆粉、涼卷粉,都很地道,特別是玫瑰涼糕,吃上去又香又甜,糯糯的口感,好多女孩子來這家就是為了吃這個。在這里要強烈給大家介紹一個吃干鍋的店,叫開心金太陽香辣蟹火鍋店,在一個叫做鳳翥街的地方,街道名字聽著陌生,其實店面距離雲大不遠,出了文林街,從龍翔街的胡同左轉再前行幾十米就到了。這家的干鍋辣的味道很是很特別的,紅紅的辣椒油沉在鍋底,引誘著你的味蕾。要上一份干鍋,再點上一些其它的菜放在一起爆炒,吃的時候一面感嘆辣的濃香,一面感嘆味道的絕美,而且價格又適中。哦!差點忘了,建設路上的「義興齋」也是吃東西的好去處,尤其是冬天的來臨,在那要上一罐民間瓦罐的湯,各種各樣的湯很適合天涼的時候喝,再要上幾個破酥包,還可以買只烤鴨,喝著湯吃著包子就著烤鴨,美哉美哉啊!
從雲大南門出去就來到了翠湖北路。翠湖一直昆明人休閑娛樂的一個重要場所,各類酒吧、茶吧、情調餐廳不勝枚舉。「金嘎納」、「金海岸」、「一飲相思」、「聖地淘沙」等等,眾多的西餐廳一家挨著一家。如「聖地淘沙」,一直都致力於向時尚人士們推薦咖啡的文化,它最早引進世界各國咖啡地圖展示,能讓你了解到世界著名咖啡的基本知識和世界各地的咖啡文化。並推出絕無僅有的「咖啡現場桌邊服務」,將煮咖啡的全過程呈現在客人的面前,並按照客人的喜好「量身定做」屬於自己的咖啡。喝著咖啡,品著聖地特色意粉和夏威夷乾果牛扒,一種愜意的心境自然就在心中縈繞。那種嚴謹而浪漫的西餐,在昆明被詮釋得很經典。搖曳的燭光、晶瑩的紅酒、漂亮的水果色拉、神秘的花式咖啡等高貴的西方美食,常常與本地的酸辣面、蛋炒飯混雜在一張桌子上。除了西餐廳,南門附近的幾家火鍋店,如「味騰海火鍋」、「仟和骨頭王火鍋」,這家的招牌就是骨頭鍋,一大砂鍋的秘制醬骨頭,配套的餐具里會有一副手套和一隻吸管,方便顧客用手啃骨頭,而那個吸管是用來吸骨髓的,很是貼心的小細節。不過去這里吃飯得提前預定,要知道享受美食是大家都樂此不疲的。
如果說翠湖北路的店是「陽春白雪」,那麼雲大東門附近園西路上的店就是「下里巴人」了。這里絕對是平民消費,而且有著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吃,「蘭州拉麵」、「山東雜糧煎餅」、「蒙古烤肉」、「西安涼皮」、「貴陽花溪米線」、「台北雞油飯」……還有雲南的特色小吃,「騰沖餌絲」、「傣族人家」、「富源拽米線」等等每天都吸引著眾多的食客。特別是「傣族人家」,傣味烤魚、傣味酸湯、菠蘿飯、酸筍炒肉、老奶洋芋和很有特色的炒芭蕉花、烤五花肉、香茅草烤魚,聽名字就讓你咽口水。特別是鬼雞,名字聽著恐怖,其實不然,火紅的辣椒,味道濃重的大蒜,加之富有柔韌感的稚嫩雞絲,使這道菜的色彩繽紛,加上濃郁香辣的味道使人食慾大增。而這條路上我個人認為最值得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金土鍋過橋米線。一個大大的砂鍋,配上一碗米線,一盤配料,將米線和配料倒入還在翻滾的湯鍋中,攪拌一下就可以享用美食啦。米線又滑又嫩而又入味,喝上一口湯,整個胃裡都是溫暖的,而它的湯是要用一個大的湯勺才可以從這個高高的砂鍋里舀出來,更是添加了一番情趣。
⑤ 昆明新開的比較好吃的火鍋店有沒有好推薦
金馬碧雞附近
先說說市中心,因為堵車太厲害,不在附近的朋友就不用再折騰了。市中心美食區域的發展狀況較好,新開了不少的火鍋店,從祥雲美食片區開始,重慶來的蘇大姐火鍋連鎖店,香辣的紅油傳統火鍋很受歡迎。金碧廣場的仟和骨頭王火鍋人氣非常旺,經常要排隊侯座,那裡的清湯大骨頭火鍋里,堆滿了各種素菜、葷菜,是去年開始昆明最流行的火鍋吃法,油膩少、對健康很有益,而且價格實惠,78元一大鍋,夠4個人吃了。
北市區
北大美食一條街曾經是火鍋的天堂,經過3年多的洗牌,現在留下來的已經不多。首先值得品嘗的是著名的重慶小天鵝火鍋金星店,是這個區域最好的老牌子火鍋店,也很好定座位,其紅湯過癮,新創的滋補養身火鍋系列也非常受歡迎。
錢櫃KTV面對的重慶風光老灶火鍋,也是經常排隊,價格與味道最具有有吸引力,環境雖然不如大店,但是玩的就是大眾消費,人均在20元以內。
金實小區的酒樓近年來異常火爆,但是好的火鍋店一直是個空缺。現在有小米辣火鍋連鎖店、李朝園韓國火鍋店2家較為有特色。特別是李朝園韓國火鍋店的泡菜魚火鍋,酸辣之中,注入了許多韓國文化的元素,人均消費在開業的初期就30元以內。
西市區
西市區的好火鍋店也不多,西山區政府旁的重慶小天鵝火鍋連鎖店算是檔次最高的,冬天最好提前預訂座位。
西山區政府右面的曲靖花白鰱魚火鍋也是一家開了多年的江湖旺店,1公斤以上的大花鰱魚清湯煮出來後,蘸上香辣的糊辣椒蘸水,非常過癮。這里應該是昆明最早的糊辣魚火鍋起源地,它與大滇園的煳辣魚不同,它不用鯽魚、羅非魚,使用的是肥大的花白鰱魚,刺少而肉肥嫩。
在豐寧小區幼兒園旁的火鍋一條街,有連成排的火鍋店。其中的小敏羊肉火鍋店的紅燒羊肉最好吃,土陶的鍋、碗、杯子很有味道,環境雖然差一點,卻是朋友家人聚會的好去處。這里的苞谷酒賣得很好,老闆稱之為「散裝五糧液」。
西站立交橋往黃土坡走200米處,有一家酸蘿卜烏江魚火鍋,也是一家很小的江湖旺店,便宜好吃之外,他們的魚片煮在湯中很滑嫩。
東陸橋頭的糊辣魚火鍋店,一直旺了3年多,去晚了就沒有座位。也是肥大的花鰱魚煮白湯,蘸水麻辣過癮。這里傳統滇味的蘇子包子非常好吃,香甜可口,6元一大盤,分量十足,正好用來解除火鍋的辣。如果服務員問你能不能吃辣子,你不用回答,在這里,減少了辣子的火鍋味道就不過癮了。老店環境比新店差,但是味道更正宗。
西園路上的成都何老幺河鮮火鍋,也是這個區域的特色火鍋。它是來自四川的連鎖火鍋店,來昆明的時間不到一年,專門售賣河裡的鮮魚,味道不錯,價格比起旁邊的糊辣魚火鍋來說,適宜於請客與應酬。
白馬小區的香草雞火鍋,是白馬片區最有特色的火鍋,它是貴州酸湯雞火鍋的一種另類,酸味純正、開胃過癮、香辣適中,經常也是爆滿。
關上片區
這個片區的火鍋仍然是雲南野生菌火鍋的天堂,野生菌一條街歷來是雲南人宴請外地人、外地人來昆明必去的地方。
野生菌一條街的火鍋店很多,雲座山珍火鍋、園林野生菌火鍋,野菌王火鍋、野生菌火鍋、京川酒樓野生菌火鍋等,人氣極其旺盛。
關上的品牌火鍋還是以小天鵝火鍋最有知名度,吃品牌火鍋的人們還是首選小天鵝。它的斜對面有一家重慶地攤老火鍋,生意也因為便宜非常好。
東市區
東部的火鍋似乎很不成氣候,東風東路延長線著名的秦媽老火鍋已改名換姓,叫重慶火鍋。這里的味道醇厚,老油味重香濃。
東風東路延長線頂端的威遠羊肉湯火鍋店近年來名聲大震,因為這里的田雞火鍋很好吃,羊肉火鍋很過癮。60元一市斤的仔姜田雞,鮮嫩麻辣、刺激無比,人均消費達到了50元以上,經常沒有座位。這些田雞據說是四川運來的人工養殖的,在四川也賣得非常好。這是昆明今年最流行的火鍋之一。
南市區
昆明南部的火鍋也不多,滇池路上的小天鵝旗艦店算最有面子。這里近日在搞火把節,除了傳統火鍋之外,還有各類的滋補型新火鍋。傳統的重慶火鍋自助區域,35元就可以吃到100多個品種,走向了大眾化。
在滇池路口的新人人海鮮酒樓,也應時推出了海鮮火鍋、烏魚火鍋、粥底火鍋,羊肉火鍋系列,便宜好吃,非常實惠。128人一鍋的海鮮火鍋夠4人吃,人均在30多元,將昆明火鍋的市場推向了一個低價的無利潤階段。
西壩路片區
西壩路有火鍋一條街,酸湯雞火鍋、香辣蝦火鍋、貴州郭記狗肉火鍋昆明店、貴州花溪清湯鵝火鍋、重慶劉一手火鍋西壩店、重慶秦媽老火鍋、紅烏蒙昭通天麻火腿雞火鍋店,都是特色火鍋。
西壩路口的貴州花溪清湯鵝火鍋的湯好,鹵制的鵝頭、鵝翅膀的味道很好。紅烏蒙昭通天麻火腿雞火鍋店人均消費10元也就非常過癮了,店內一句廣告詞很好玩:冬吃蘿卜夏吃湯,不如喝碗天麻湯。
因為不是昆明人,所以找了個資料,不好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