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餐飲小吃 » 蘭桂坊奶茶加盟
擴展閱讀
加利弗加盟費 2025-08-12 17:21:52
濟南餓了嗎加盟電話 2025-08-12 16:51:34

蘭桂坊奶茶加盟

發布時間: 2023-01-12 13:29:55

❶ 黑糖奶茶起源於哪裡

起源是奶茶,始於17世紀初期的香港石板街(石板街昔日被稱為「總督第一街」。石板街,是以石板鋪街而得名香港老街,緊鄰蘭桂坊),廣州官吏林智賢,首創以加了牛奶的茶在香港石板街招待荷蘭使節,這種獨特的喝法旋即被帶回荷蘭。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又將時髦的荷蘭式飲茶——在茶中加鮮奶、砂糖引進英國,一時蔚為風潮,尤其受到英國皇室貴族的喜愛,並主要成為英皇貴族專供飲品。

港式奶茶曾經風靡一時,是香港獨有飲品,也叫「港式奶茶、英式奶茶、香港老街奶茶」等,英文:Hongkong Street milk tea,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為特點。製作方法較大陸奶茶復雜,經過撞茶(拉茶)工序,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而英國人喝茶學自中國,但喝法卻別創一格,喜歡加入糖和奶,或者檸檬片同喝,香港奶茶後稱為英式奶茶。

隨著奶茶發展趨勢的變遷,人們在原來牛奶加茶的基礎上,採取在紅茶中加鮮奶、砂糖、巧克力醬、蜂蜜、白蘭地酒和肉桂粉等,出現了多種口味的奶茶,深得英國人和港人青睞。據說在凱薩琳王妃飲茶引進英國之初,紅茶在當地還是如中國人一樣地清飲,不過到了18世紀,隨著英國時代的發展,奶茶已經成為英國人飲茶方式的主流。

在「香港老街」奶茶的基礎上又派生出一種稱為「絲襪奶茶」,於中國大陸多稱為「港式奶茶」,以紅茶混和濃鮮奶加糖製成,下奶及糖或多,杯的體積較大,熱飲或凍飲均可。香港老街奶茶稱「英式奶茶」,為高檔飲品。與英式「香港老街奶茶」不一樣,港式奶茶是普羅大眾和低下階層的流行飲料,一般於早餐或下午茶時飲用,如出外用膳的話即使於午餐或晚餐也會喝到,在茶餐廳、快餐店或大排檔都有供應,配搭中餐或西餐均可。

經過幾百年的歷史發展以及各種新式茶飲的誕生,人們傳統奶茶已經沒有了曾經的狂熱,更多的是追求健康自然的水果茶等茶飲產品。

溢康池奶茶培訓學校遵循「用心調制每一杯健康時尚茶飲」的理念,秉承傳統宮廷制茶手法,注入「時尚、健康、」的元素,研發出具有綠色、健康、美容等系列產品。如奶蓋系列,茶味分明,搭配鹹味奶泡,初入口是新鮮奶香,再品濃郁茶香,徹底融合後層次多樣,口感滑順,令人回味。而頗受歡迎的水果茶系列,新鮮水果,加入各種頂級茶湯,濃濃的茶香,與清新的果香味相融合,味道恰到好處。

❷ 香港特色美食有哪些,最好不要國外的,就香港的,要名稱和介紹

名稱: 干炒叉燒意
介紹: 「干炒叉燒意」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無縫,是不折不扣、此地獨有的「香港風味」。它是用醬油炒義大利面拌以肥美的廣東叉燒。中西材料俱備,再加上香港的茶餐廳一向以火爐足、鑊氣夠而成名。
名稱: 鴛鴦
介紹: 它是標準的香港發明。混合了奶茶的香滑以及咖啡的濃郁香味。喝下去,有一點兒酸,一點苦澀…總之是難以形容。
名稱: 凍檸啡
介紹: 凍檸啡可絕對是香港的茶餐廳才喝得到的詭異飲料,比起鴛鴦更加新奇!冰涼苦澀的咖啡,加上酸到心坎里的檸檬片,入口後濃烈的酸苦味,再惺忪的雙眼也會變得犀利有神。
名稱: 鮮蝦雲吞
介紹: 香港的鮮蝦雲吞就像上海的小籠包一樣,是不得不嘗的美食傑作。雲吞個個有嬰兒拳頭大,餡全部是完整的大個鮮蝦做的,不象上海吃的大半都是肉末。
名稱: 芒果班戟
介紹: 班戟是pancake的音譯,很西方的點心,但經過香港人的打磨,已經變成港式甜品的經典之一。
名稱: 糖不甩
介紹: 顧名思義就是甩不掉的東西,形似湯圓,取其甜蜜美滿之意。糯米團用糖漿煮熟。彼時糖漿濃稠正相宜。
名稱: 白雪黑珍珠
介紹: 裡面貨色眾多,有明列子龍眼香蕉椰果以及永遠的芒果,配上濃滑的冷牛奶。
名稱: 雙皮奶
介紹: 雙皮奶有凍和熱兩種,一定要點凍的,上面那一層微微皺起的奶皮是整款美點最精華的部分,醇厚的奶香足以繞舌三日而不絕。
名稱: 煎釀三寶
介紹: 這是香港人對三種同類的常見街頭小吃的統稱。做法與肉釀豆腐類似,是把攪碎成肉泥的鯪魚肉釀在茄子、青椒和豆腐這三種食品中,然後放入油鍋里煎,於是稱作「煎」「釀」「三寶」。吃的時候通常會使用竹簽串著,像吃魚蛋一樣.再醮上醬油。除了以上三種食物之外,間中會有鯪魚肉釀大香菇、釀紅腸、雲吞皮、香腸、燈籠椒等。
名稱: 雞蛋仔
介紹: 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制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倒出來的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
名稱: 車仔面
介紹: 是香港一種廉價麵食。販賣熟食的小檔擠滿街道,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面條和配料,配料通常有魚蛋、牛丸、豬皮、豬紅、蘿卜等平價菜色。顧客可為面條自由選擇配料,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名稱: 碗仔翅
介紹: 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販在街邊販賣,因以小碗盛載而得名。在從前,不少小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魚翅,加入冬菇、木耳、豬肉絲、高湯加入味精、馬蹄粉等煮成。吃時通常加入胡椒粉、浙醋、麻油等調味,亦可以加入魚肉、生菜絲等。

❸ 蘭桂坊絲襪奶茶怎麼樣

第一次嘗絲襪奶茶還不錯,下次點別的口味試試,女店家服務態度很好,期待再出新品!

奶茶加盟有哪些騙局

避免奶茶店加盟騙局方法
1、先去奶茶加盟店購買他們的奶茶,自己親自品嘗他的味道,先確定加盟品牌的奶茶味道是否合適。
2、上網去查下公司的營業執照是否在工商部門注冊過,辦公地點是否跟注冊地點一致。如果都是正確的那說明不是騙子公司;如果信息不相符合,那麼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3、網上搜索下大家對該公司的一些觀點與言論,當然最重要的差事要加上自己的觀念判斷,不能全聽網友的言論。不過當一搜索該公司全是一些負面的消息的話,那麼該公司十有八九也是有問題了。
4、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可以去公司總部去考察下,看看公司的環境,看看公司的奶茶產品,公司的配置等等。一般只要是騙子公司都是不會讓你去公司實地考察的。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慎重了。

❺ 香港特色的美食攻略

香港特色的美食攻略有哪些?來到香港,不好好吃上一頓,真是妄自走了這一趟。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香港特色的美食攻略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香港特色的美食攻略

蘭桂坊、SoHo荷南美食區

這兩個美食區是消費較高的時尚中西美食集中地,菜館、酒吧和咖啡廳林立,供應中國、泰國、越南、日本、義大利、法國等地的.菜式。部分菜館設有露天茶座。蘭桂坊附近還有德已立街、和安里、榮華里,酒吧集中在蘭桂坊。

蘭桂坊位於德已立街與雲咸街之間,卵石鋪砌的斜面路上開設以了很多新派的西式餐廳、酒吧及迪斯科,是追求時尚夜生活的人士常去的地方。從地鐵中環站D1出口向蘭桂坊方向步行5分鍾左右就可以到。

SoHo荷南美食區鄰近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這條全世界最長的戶外扶梯帶來了人流,也推動了這一帶的餐飲事業,些利街、士丹頓街和伊利近街成為美食據點,眾多裝飾雅緻、充滿異國情調的小餐廳和酒吧林立,是喜歡精緻餐飲的人士匯聚的場所。由地鐵中環路站D1出口沿皇後大道往中環中心方向走,然後搭乘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前往。

銅鑼灣

銅鑼灣是有名的購物區,所以大量的人流也使得這里的餐飲業十分發達。渣甸坊、時代廣場、波斯富街、利舞台廣場和百德新街餐飲店林,有充滿地道香港風味的大排檔、茶餐廳、涼茶鋪、粥麵店、燒味店、甜品店,也有西式菜館、台式小吃店、日本壽司店、精緻的咖啡廳,豐儉由人。

尖沙咀

1.糖朝

香港特色甜品店,以原木桶山水豆腐花馳名。除了甜品,廣東粥面及小菜,做法正宗。

推薦糖朝一品粥、芒果布丁、皮蛋瘦肉粥、豆腐花、杏仁露、腸粉。

2.澳門茶餐廳

香港非常地道的澳門口味茶餐廳。葡撻必點,葡式豬扒包是明星,奶茶入喉順滑,咖喱牛腩味道濃郁,辣味明顯。

推薦豬扒包、咖喱牛腩、蛋撻、凍咖啡、澳門炒飯、乳鴿。

赤柱

赤柱的環境清幽,海景迷人,有不少外籍人士在這里居住,像個歐陸小鎮,「吃」的環境絕佳。除了美利樓歷史建築內的海景餐廳外,赤柱市場內也有中式、越式、法式和意式的餐館,臨近海灣還有酒館、露天茶座等,處處洋溢著歐陸風情。地鐵中環站A出口,步行至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搭6、6A、6X或260線巴士,或於地鐵柴灣站C出口轉乘16M線綠色小巴前往。

❻ 絲襪奶茶的名字由來

香港奶茶,也叫「香港老街」奶茶、英式奶茶、港式奶茶,英文:Hongkong
Street
milk
tea,始於17世紀初期的香港石板街(石板街昔日被稱為「總督第一街」。石板街,以石板鋪街而得名香港老街,緊鄰蘭桂坊),廣州官吏林智賢,首創以加了牛奶的茶在香港石板街招待荷蘭使節,這種獨特的喝法旋即被帶回荷蘭;1680年,約克
公爵夫人又將時髦的荷蘭式飲茶——在茶中加鮮奶、砂糖引進英國,一時蔚為風潮,尤其受到英國皇室貴族的喜愛。並主要成為英皇貴族專供飲品。
香港歷經蒼桑,「香港老街」奶茶後人成立了香港老街實業公司,在原來牛奶加茶的基礎上,採取在紅茶中加鮮奶、砂糖、巧克力醬、蜂蜜、白蘭地酒和肉桂粉等在香港石板街開了一家英式「香港老街」奶茶店,十分香甜誘人,深得英國人和港人青睞。據說在凱薩琳王妃飲茶引進英國之初,紅茶在當地還是如中國人一樣地清飲,不過到了18世紀,隨著英國時代的發展,奶茶已經成為英國人飲茶方式的主流。
1941年,日軍向香港發起了猛烈進攻。「香港老街」
奶茶店被日軍飛機炸成廢墟,從此
「老街奶茶」
店在香港消失,但「香港老街」
奶茶的傳統製作工藝及飲食方式已風靡世界各地。
絲襪奶茶
在香港老街奶茶的基礎上又派生出一種稱為「絲襪奶茶」,於中國大陸多稱為「港式奶茶」,以紅茶混和濃鮮奶加糖製成,下奶及糖或多,杯的體積較大,熱飲或凍飲均可,但凍飲一般加兩元。香港老街奶茶稱「英式奶茶」,為高檔飲品。與英式「香港老街奶茶」不一樣,港式奶茶是普羅大眾和低下階層的流行飲料,一般於早餐或下午茶時飲用,如出外用膳的話即使於午餐或晚餐也會喝到,在茶餐廳、快餐店或大排檔都有供應,配搭中餐或西餐均可。香港奶茶之所以稱為「絲襪奶茶」,是因為濾網長期使用,顏色暗沉,遠看似肉色絲襪。很多茶餐廳均有茶葉配搭或製作奶茶的獨門秘方,作為招徠顧客的賣點。香港另有一種名為「鴛鴦」的飲料,是把奶茶和咖啡混合起來。
台灣奶茶
奶茶傳到台灣後,台灣人則在「香港老街奶茶」中內加入煮熟後外觀烏黑晶透的粉圓,遂以「珍珠」命名,另可加入布丁、椰果等各式配料,調制特殊風味,深受大眾喜愛,目前已傳入世界各地,唯歐美地區仍較不易見其蹤影,且價格亦相對昂貴。
中南半島奶茶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奶茶稱為「拉茶」,製作方法是在香港老街奶茶的基礎上,唯多一道「拉」的程序,已成為講技巧的一門手藝。所謂「拉茶」即是將已煮好的奶茶由一個器皿高空倒入另一個器皿中,此過程會被重復數次,高度的沖力被認為可以激發奶茶濃郁之香氣並使之滑潤均勻。但亦有人指這些工序欠缺衛生考量,可能對奶茶的品質構成負面影響。
英國奶茶
1680年,約克
公爵夫人又將將香港傳入荷蘭的「香港老街」奶茶引進英國,一時蔚為風潮,尤其受到英國皇室貴族的喜愛。並主要成為英皇貴族專供飲品。傳統的英式奶茶,是在香港老街奶茶傳入英國後以茶為基礎,加少量牛奶,杯的體積較少,一般於早餐、下午茶或晚餐後聊天時飲用。
草原奶茶
奶茶傳入蒙古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北方民族便形成草原奶茶。香港老街奶茶是所有奶茶的鼻祖,蒙古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北方民族用磚茶混合鮮奶加鹽熬制而成。北方草原氣候寒冷,喝熱的咸奶茶可以驅寒。草原奶茶風味獨特,奶香濃郁,益於健康。

❼ 澳門有蘭桂坊酒吧嗎

沒有,澳門只有蘭桂坊酒店

❽ 世界奶茶的發展史 求詳細

內容很多,請耐心看啊,呵呵!

奶茶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源的,現在己很難進行准確的考證,但什麼時候開始傳播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品卻是有史為證的,公元1600年和稍後的1602年,英國和荷蘭先後在印度成立了東印度公司,這是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後,西方列強大規模殖民亞洲的繼續,法國後來也參與了進來;正是因為這兩個有著國家背景的東印度公司,在掠奪著亞洲物質資源的同時,也把亞洲古老豐富多元的文化和美食傳向了西方和世界,而奶茶就是其中之一。

據英荷有關的史料記載和推斷,奶茶應該是印度喜瑪拉雅地域居民自古以來就常飲的飲品,雖然中國的西藏和內蒙以及新疆部份地區,包括現在的蒙古國和中亞國家,以及同屬喜瑪拉雅區域的不丹、錫金、泥泊爾等國,在很早的時期也有了飲奶茶的習俗,而且至今仍在保持著,但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本身不產茶,茶完全是靠外地或外國供給,由於地緣的關系,不丹、錫金、泥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所用的茶主要來自印度和斯里蘭卡,而西藏、內蒙、蒙古國、中亞國家、以及橫跨歐亞的俄羅斯所用的茶則主要是來自雲南、安徽、福建等產茶區,也由此崔生了始自雲南遠至歐洲的歷史奇觀茶馬古道和緊壓茶品種,而這些依賴於外供主要原料的地區和國家,其中有的也許飲用奶茶的習俗或更早,但卻已經是受到外來物質和文化影響後的產物,己非純正的原始習俗,因此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相關慣例,這是不會被認可為發源地的。從歷史成因上來看,印度喜瑪拉雅地區高寒濕冷,而用本地紅茶加姜、豆蔻、茴香、肉桂、丁香、胡椒和鮮奶共煮而成的奶茶則可以為這里的人們提供具有驅寒祛濕功效且有豐富營養能量的美食,從物質條件上來看,這一地區有豐盛的水草和綠植可大規模養牧牛羊,這可以解決奶的來源,另外在該地區的南部就是阿薩姆邦,這里盛產茶葉和香料,是世界最大的茶葉產區,著名的阿薩姆紅茶就出產在那裡,茶和香料的資源都很豐富;由於有資源,有需求,又屬於非外來影響的原生態飲食習俗,而且與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奶茶又有著密不可分的傳承轉化關系,因此印度被業界公認為是奶茶的原生發源地。印度奶茶的製作方式有兩種,製作所用的器具和方法也不相同,南方喜用「拉」式做法,技法特徵是用兩個茶壺將牛奶和釅茶倒來倒去,在空中拉出一道棕色弧線,利用撞擊迴旋之力和節奏的變化使之茶乳交溶,以達到乳在茶中走,茶在乳中香的境地,而這種用紅茶和香料加鮮奶拉制而成的奶茶,就是印度著名的「馬薩拉茶」(Masala Chai);北方則是用「煮」的方法來製作,將牛奶倒入鍋中,煮沸後加入混合紅茶再用小火煮數分鍾,然後加糖過濾裝杯即可,與拉茶相比煮茶顯然要簡單得多,拉茶不僅技術含量高而且還充滿著宗教式的儀式感,製作拉茶時會用一口裝滿了鮮濃牛奶的大鍋,和一個裝有煮好釅茶的大銅壺,銅壺上通常會有龍頭裝飾,而且會畫上一隻豎眼和三道杠,並用新鮮的茉莉花串圍掛,以此象徵和敬奉萬能之神的「濕婆」(Shiva),同時也喻意這是神所喜愛並賜予的美飲,整個過程十分的考究給人以美的享受。而煮茶則只需一個爐灶和一口鍋,方便快捷且簡單易行,所以煮茶這樣的方式幾乎遍布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區;拉茶則由於技術含量高和對茶的專業知識要求很高且不易掌握,直到今天也只能在印度南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英國、香港、澳門等少數的國家和地區可以欣賞到。

自英荷將奶茶帶入本國後,由於氣候和飲食習慣的不同,英荷兩國的人都不習慣飲用辛辣濃烈的印式奶茶,都採取了去除香辛料,再混合不同品種的茶替代香辛料來製作奶茶,並加入楓糖作為調味劑,而這就是現代奶茶的雛形和基本配方,在這樣的基礎上,荷蘭因擁有優質的奶牛和奶資源,並嗜愛乳品和乳風味,所以在荷蘭人製作的奶茶里,奶的風味都比較濃厚突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將燒煮得過於濃釅苦澀的茶味讓香濃的奶給沖淡掉,使茶的味道趨向和緩,成了一種茶味幽醇奶味濃甘的奶茶飲品,這種荷式奶茶很快為歐洲大陸的大部份國家所接受,而且又與這些國家的食俗習慣相溶合共同形成了歐陸式風味。 如今遍布中國大陸的台灣奶茶其根源鼻祖就是荷蘭人帶來的歐陸式奶茶,荷蘭自1604年7月起開始至1641年8月全部獨佔台灣,由此開始了對台灣長達38年的殖民統治,直到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才結束了荷蘭的殖民統治,其實從1636年開始,荷蘭商人就開始在台灣販運茶葉,並以台灣為轉運站,連通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同時也將奶茶帶入了台灣,由此台灣開始有了奶茶,到了1896年至1945年台灣又再次遭受到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從1899年起日本三井財閥屬下的日東紅茶就在台北縣海山、桃園大溪等地開拓茶園製作紅茶,開始了規模化的茶葉商貿,並於1926 引進印度阿薩姆茶種於魚池茶園,由此台灣開始有了國外的茶種,台灣光復後,在1948年和1965年分別引進日本的炒菁綠茶和蒸菁綠茶(煎茶)技術,茶種的豐富和制茶技術的提升,使台灣的茶葉和茶市很快就大規模的興盛發展,這就為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的台灣泡沫紅茶和至今仍熱銷不斷的台灣珍珠奶茶提供了豐富的茶品種和用之不竭的茶資源。 關於台灣珍珠奶茶起源的說法有很多,而由台灣媒體經過調查采訪後正式向外界公布的是,1987年春季台灣「春水堂」冷飲部店長林秀慧女士把地方小吃粉圓加入奶茶,推展給消費者獲得成功後,林秀慧又和本公司的沈銅娥、林凌如、王玉鳳共同創意了產品名,在創意過程中,受煮後的粉圓狀如黑珍珠所啟發,遂以「珍珠奶茶」定名,從此「珍珠奶茶」作為一個充滿了美感的品名被傳播了開來,僅僅半年時間就迅速成為台灣的第一飲品,此後珍珠奶茶迅速延展至整個台灣島,在這個過程中, 又有波霸奶茶、西穀米、以及白珍珠奶茶等同類出現,不過,仍以樹薯粉做的黑珍珠最暢銷,1990年後加拿大、溫哥華、日本珍珠奶茶店,如雨後春筍,到處蔓延, 90年代中期誕生了外賣式珍珠奶茶店第一大品牌「快可立」, 並在1996年進入香港, 然後進入中國大陸, 以後又有台灣的「仙蹤林」等進入大陸市場發展, 2000年以後很多在大陸的台商相繼發展出很多的區域性品牌, 造就了一個個的商業奇跡, 直至今日「珍珠奶茶」仍是受經營者和消費者喜愛的投資項目和美味飲品,如今麥當勞和肯德基以及以「快樂檸檬」「85度C」等為主的奶茶品牌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市場熱潮及打制新的標准,可以想見未來的奶茶市場將會更加精彩紛呈,奶茶產品的品質也會越來越好…

說完荷蘭說英國,英國由於殖民地眾多,佔有和壟斷的茶葉及香料花草資源也很多,與荷蘭不同的是,英國的飲茶風氣首先是從上流社會甚至是從皇家開始的,如英王查理二世的皇後凱瑟琳,維多利亞女王的外交使臣葛雷伯爵,著名的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瑪麗亞等皇族和貴族名流都是十分嗜好飲茶的,對於精心煮制的加味奶茶也特別的鍾愛,很多經典的奶茶風味如皇室奶茶、伯爵奶茶、鴛鴦奶茶等花式奶茶,以及歐蕾茶、花草茶、香草茶、果味茶等花式茶和下午茶就出自於這類引風氣之先的皇室成員和貴族名流們,並由此形成了具高貴典雅氣質和文化內涵的英式風味;英式奶茶是印度原始奶茶的再創造和再升級,把一種飲品從食品改變成一種歷史、一種傳統、一種文化、一種儀式、一種時尚、一種令人愉悅的生活方式,這是英式奶茶對於世界的貢獻。英式奶茶主要流行於英聯邦國家以及世界各地的高級酒店,享用英式下午茶己成了一種有品位有文化的生活方式,英式下午茶也是培養高貴禮儀和提升審美情趣及生活品位的最佳平台。 港式奶茶是英式奶茶最特別的一個分支,它的特別既不在於茶師配製的茶有多精妙,也不在於茶師拉茶的手法有多嫻熟技法有多高超,更不在於它是否用了被港人戲稱為「絲襪」的茶袋將茶過濾了多少遍以及奶茶是否如絲般柔滑,而是在於它實際上將奶茶又拉回了生活的原點,讓它不分種族不分階級不分高低貴賤,也無需分場合禮儀時辰,想喝就喝,人人得而飲之,「讓大家自由的享用美食」,或許正是這種簡單而自由的做法,令港式奶茶備受稱贊,將高貴平民化,但並不將高貴簡單化,而是保留精工細作的傳統,仍然以人工來精心拉制每一杯奶茶,並且真材實料每一道工序都做到十足,這樣的場景遍布香港的茶餐廳、冰室、亦或大排檔,這和國內奶茶店普遍用低劣茶(甚至是茶香精加茶色素製成的假茶)和低檔奶精、甜味劑等化工添加劑胡亂泡製的所謂「奶茶」有著根本的不同,「秉承傳統,講求誠信,恪守行規,推崇品質,精益求精」,這或許就是港式奶茶的美味和魅力所在,當然,也是它能夠當選港人心目中的香港十大美食的緣由所在。

另外,同樣是受印度奶茶的影響,中東和西亞的阿拉伯國家,以及東南亞的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還有非洲的埃及、摩洛哥等國家,也都和印度一樣喜歡加入香料或香辛料來製作奶茶,當然,由於所用的香料或香辛料不同,奶茶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味,在中東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加入當地的香辛料和蜜糖,使奶茶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熱辣和甜辣風味,有的略添加酥油和奶油混合,其風味更加的強烈而美妙。而南美洲的奶茶受到的則是歐式奶茶的影響,因為無論是用料或調制手法,幾乎一脈相承,當然,南美人天性豪放浪漫,歐式奶茶對他們來說太過溫文爾雅,太過束縛不夠勁,所以他們總喜歡在奶茶里加入烈酒或濃可可和濃咖啡,喝他們的奶茶似乎總是會讓人多了一些激情和活力,當然也更多了些藝術氣息。與之相比非洲的奶茶就如同非洲的大地一樣多了幾分的原始與粗獷,如果說埃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承襲於中東而偏向於阿拉伯風味,那麼衣索比亞、肯亞、剛果則更多了非洲的特色,濃烈而深沉,香苦甜互相交織,這是只有乞力馬扎羅高原才可以孕育的風味,這是地道的非洲味。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也從歐洲引入了奶茶,但喜愛綠茶的日本人卻將濃醇厚味的歐式奶茶與煎茶技術及抹茶相結合,走出了一股清新怡人的綠奶茶風味,為奶茶世界又創立了一種新的味別和品系,現在綠奶茶之風早己刮遍了台灣和韓國,並且也傳遍了中國大陸。 奶茶或奶茶店作為一種飲品和經營模式進入中國的時間雖然很短,從1996年的台灣「快可立」開始至今也只有14年,但奶茶在中國的消費總量卻早己超過了咖啡,己成了一種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新飲品,相信奶茶在新的歷史階段,尤其是在中國會再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