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餐飲小吃 » 台灣紅燒牛肉麵加盟
擴展閱讀
全國旋轉小火鍋加盟商 2025-05-15 22:04:04
譽世晨奶茶加盟費 2025-05-15 21:55:02
專業的雞排店加盟價格 2025-05-15 21:38:09

台灣紅燒牛肉麵加盟

發布時間: 2021-07-05 12:31:34

㈠ 德克士是怎麼選擇開店地址的

一般來說現在開店選址的情況下,是總部協助選址,不過還是看您在商圈的選址,位置與費用有直接關系,投資需謹慎。咨詢開店事宜,點擊:加盟申請 獲取開店資料,做詳細了解,更多問題請登錄德克士官網,咨詢相關事宜

㈡ 一品紅牛肉麵加盟,請問需要什麼條件

應該是台灣一品紅燒牛肉麵吧?

㈢ 哪裡教打鹵面的製作去哪學 怎麼做的

打鹵面的製作算是小吃類的,可以報一個特色小吃培訓班就能學會,用不了多長時間

㈣ 求一份"企業調研"的範文

很多調研報告都是ppt格式的,無法粘貼在這里。

隨手找了一個word格式的,粘在這里,不是太經典。

如果需要看更多優秀的公司所做的報告和方案,就去市場研究協會的網站找,在市場研究者論壇/資源共享專區,好多的。

http://www.emarketing.net.cn/bbs/topiclist.asp?bd=8
---------------------------
中國飲料行業十大企業形象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
本調查旨在了解中國飲料行業十個知名企業在北京地區的整體形象,了解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企業以及消費者對企業的評價及識別,對產品和品牌的認知以及相關評價。

調查企業:
本調查涉及的飲料行業十家企業: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可樂公司、娃哈哈集團、匯源集團、旭日集團、統一集團、頂新集團(為避免被訪者的混淆,在調查中用康師傅來代替頂新集團)、樂百氏集團、健力寶集團、露露集團,這樣的選擇是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評選的我國飲料行業十強企業以及《IMI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鑒》飲料行業相關數據作為依據而定。

調查方法:
定點隨機攔截訪問

問卷主要採用開放式的問題,由被訪者獨立完成。

調查樣本:
在北京地區選取家樂福(國展)、西單(中友)、華普超市(朝陽門)、華聯(阜城門)、城鄉超市(人大西門)、家樂福(白石橋)等地點的四百多名消費者作為被訪者,回收有效問卷460份。

本調查的樣本有限,只反映了北京部分消費者對這些企業的評價,不能代表北京所有的消費者,更不能代表所有城市的居民,調查結果僅供參考。

第一部分:十大飲料企業名片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飲料市場的發展非常迅速,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據有關方面預測,我國人均飲料消費量將由現在的10公斤增長到2005年的20公斤,飲料產量預計將以每年14%的速度遞增,到2005年達到2700萬噸。飲料市場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同時,由於飲料行業的進入壁壘並不高,在原有的飲料生產企業不斷加大投入,推出新產品的同時,又有新的企業紛紛加入這個行業,飲料市場上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經過市場經濟20多年的發展和培育,我國的飲料行業已經成長了一批規模大,被消費者廣泛認可的企業,這裡面既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全球經營的跨國飲料公司,也有娃哈哈、樂百氏、健力寶等立足於國內市場的本土企業,這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都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宣傳理念,塑造出各自獨特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一個企業在社會公眾及消費者心目中的總體印象,是企業文化的外部體現。作為一種無形資產,企業形象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推動企業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重要武器。可以說,現代企業競爭的重點,已經從產品的競爭上升為企業形象的競爭。
對於我國的飲料企業來說,無論是產品還是營銷,高品質僅是企業參與競爭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而良好的企業形象則是企業戰略發展的基礎素質。飲料企業間的競爭焦點早已轉移到品牌經營,企業形象越來越成為企業競爭實力的直接表現。作為消費者,人們所考慮的因素除去飲料最基本的解渴功能,情感和審美的個性化需要開始成為主導。
我國飲料行業的知名企業的形象如何?這正是我們這次調查所要了解的,以下就是本次調查所總結出的國內十大飲料企業及其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企業名稱:

1,可口可樂公司 下屬飲料產品:可口可樂、雪碧、醒目、芬達、健怡、天與地(茶)、天與地(礦物質水)
進入中國時間:1981年
企業產品聯想:可口可樂(52.1%)、雪碧(41.3%)、醒目(15.2%)、芬達(15.2%)、健怡
[錯誤提及:七喜、美年達、鮮橙多]
企業形象描述:有實力的(6.5%),廣告不錯(6.1%),國際化(4.3%),一成不變(2.1%),歷史悠久,世界第一飲料品牌,口碑好,品牌多,外資,周到,大眾化,產品衛生,市場全方位,有競爭力,包裝好,名氣價值高,懂得經營,銷量好,市場佔有率高,規模大
企業產品評價:好喝(17.8%),一般(10.9%),清爽,有些甜,汽足,和一般可樂差不多,解渴,運動後飲用,感覺濃烈,感覺心情愉快
企業相關識別:可口可樂(Coca-cola)(26.1%),關於足球的廣告(4.4%),張柏芝的廣告(2.2%),晶晶亮,透心涼;北極熊的廣告;伏明霞的廣告,「誰來跟我跳第二跳」
企業個性感受:快樂(16.1%),時尚的(4.5%),沉穩的(3.9%),開放,熱烈的,傳統的,活力,經久不衰,傲視群雄,龐大,經典的,自由,欣喜,普通,沒有活力
自 由 聯 想: 紅色(19.6%),國際知名品牌(8.7%),中文翻譯精彩(4.4%),體育,行業第一,活力,美國,口渴,快樂,醫院,冰涼,站在山頂的感覺,綠草,五彩繽紛,非常可樂,海洋,張柏芝,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碳酸,藍天,聖誕節,貴
獲 知 渠 道:廣告(82.2%),自己飲用(79.1%),商場超市見過(56.7%),促銷活動(20.7%),親朋介紹(12.2%)

小結:
從消費者對其形象描述中的「有實力」、「國際化」、「世界第一飲料品牌」,以及「傲視群雄」的企業個性感受和「行業第一」的自由聯想中,我們可以再次得到印證:可口可樂的品牌在人們心目中已穩居王者之位。目光敏銳,全方位的市場定位,時尚的明星代言人,可口可樂稱霸中國飲料市場的決心和能力讓它達到今天這樣規模的品牌陣容,也難怪有人會把七喜、美年達也認作可口可樂的產品。雪碧、醒目、芬達、天與地,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每個品牌都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從產品評價上看,可口可樂的口味在同類產品中並無特別的不同,「和一般可樂差不多」,但是它成功之處就是憑借著其深厚的品牌文化背景,並通過收效甚佳的本土化運作,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它帶給人的感覺總是快樂、流行和富有活力。
一個企業的形象樹立起來,還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和維護,才能適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保持經久不衰,這是可口可樂給我們的啟示。

2企業名稱:百事可樂公司
企業名稱:百事可樂公司
下屬飲料產品: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百事輕怡、百事輕檸、激浪
進入中國時間:1981年
企業產品聯想:百事可樂(21.7%),美年達(10.9%),七喜(4.6%)
[錯誤提及:芬達,雪碧,醒目,鮮橙多,健力寶,運動鞋]
企業形象描述:很有競爭力(4.7%),市場定位比較適合年輕人(4.7%),不錯,充滿活力,第二大飲料公司,知名度高,唯一能與可口可樂競爭的品牌,信譽恆久,競爭中必不可少的一方,大有作為,實力強,質量好,後來居上,模仿可口可樂,不如可口可樂,賣糖水和炸雞的公司,投機取巧
企業產品評價:一般(10.9%),口感好(8.7%),青少年口味,沒有激素,和可口可樂差不多,價格合理,比可口可樂差,淡,太甜,
企業相關識別:百事可樂標志(6.5%),祝你百事可樂(6.5%),王菲,郭富城,渴望無極限,陳慧琳,動感無限,年輕一代的選擇,甲A聯賽
企業個性感受:歡快(13%),青春(8.7%),活潑,時尚,新鮮,活力,溫馨,經久不衰,順心,動感,活躍
自 由 聯 想: 藍色(12.3%),祝願(4.3%),百事流行鞋,體育,諸事順利,國際知名品牌,郭富城,歐文,過春節,現代化的企業,明星,足球,冰爽的感覺,民族品牌,過癮,做無謂的廣告
獲 知 渠 道:廣告(72.0%),自己飲用(56.3%),商場超市見過(50.9%),促銷活動(11.1%),親朋介紹(5.7%)

小結:
「第二大飲料公司」、「不如可口可樂」、「模仿可口可樂」,似乎百事可樂永遠處在可口可樂的陰影之下,作為近百年的競爭對手,無論從口味、包裝還是經營策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二者在市場中的情形酷似麥當勞和肯德基,模仿也好,跟進也罷,大家都在不斷的競爭之中坐穩了中國市場。但在企業形象、品牌形象方面,二者在消費者心中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百事在時尚、流行之外比可口可樂更多了「酷」和「另類」。從自由聯想的比較中可以看出,百事可樂更容易讓人聯想到「運動」和「足球」,對比可口可樂的「經典」、「沉穩」,百事可樂的「青春」、「動感」顯示其「年輕一代的選擇」的市場定位。

3企業名稱: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
下屬飲料產品:娃哈哈飲用水(娃哈哈純凈水、大通純凈水、礦物質水)、非常飲料(非常可樂、非常檸檬、非常蘋果、非常甜橙、兒童可樂)、娃哈哈乳飲料(AD鈣奶、維E鈣奶、鐵鋅鈣奶、100%純牛奶、乳酸菌奶、樂酸乳)、非常茶飲料(非常冰綠茶、非常綠茶、非常冰紅茶)
成立時間:1989年
企業產品認知:娃哈哈礦泉水(39.1%),AD鈣奶(17.4%),非常可樂(6.5%),酸奶(5.6%),飲用水(5.6%),果奶(5.2%),娃哈哈八寶粥(4.4%),非常茶飲料(4.3%),冰綠茶,冰紅茶
[錯誤提及:樂百氏(19.6%),農夫山泉]
企業形象描述:定位在兒童市場(10.9%),大型企業,知名企業,國有企業,家喻戶曉,不錯,中國最大的飲料品牌,非常好,實力強,農民企業,業績平穩上升,一般,中國人的可樂,靠廣告推起來的
企業產品評價:口味好(25.6%),口味一般(6.5%),適合兒童(8.8%),衛生,解渴,酸酸的感覺、飲用舒暢,品質好,價格不貴,甜美,爽口,產品種類很多, 假貨太多
企業相關識別:王力宏的廣告(17.5%),媽媽我要喝,娃哈哈,小人頭,甜甜的、酸酸的,年輕不怕失敗,愛的就是你,天天喝、真快樂,趙薇,不用沏的龍井茶,我的眼裡只有你,有喜事,當然非常可樂,井岡山
企業個性感受:快樂的(12.7%),向上的,活潑的,普通的,青春活力,穩定,大眾,健康,市場領先,傳統,親和,中國貨,涼爽,天真,幸福,甜美的,和諧
自 由 聯 想: 兒童(8.7%),浙江(5.6%),礦泉水,圖標,潔凈,民族品牌,王力宏,奶牛,清澈的杯子,井岡山,旅遊,快樂,小燕子,樂哈哈(《大腕》),眼裡只有你,家鄉的河水,微笑
獲 知 渠 道:廣告(73.3%),自己飲用(60.0%),商場超市見過(46.7%),促銷活動(7.2%)
小結:
「娃哈哈」可以說是中國當代市場上最成功的命名,它不僅反映了娃哈哈集團產品的主要消費對象,同時將一種祝願、一種希望、一種消費的情感效應結合兒童的天性融合在這個名稱當中。調查結果也顯示了這一點,在企業形象描述中,10.9%的被訪者認為娃哈哈「定位在兒童市場」,8.7%的被訪者認為娃哈哈的產品「適合兒童」。
娃哈哈產品的形象符合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健康、幸福、甜美、和諧,這點在調查中也得到了驗證,而「中國人自己的」、「民族的」也是娃哈哈找到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從果奶到礦泉水,到非常可樂,再到非常茶飲料,娃哈哈的廣告都是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的,代言人的選用也是准確成功的,娃哈哈做到了「家喻戶曉」,正向著「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努力。

4、企業名稱: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企業名稱: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下屬飲料產品:橙汁、蘋果汁、梨汁、桃汁、山楂汁、菠蘿汁、櫻桃汁、草莓汁、番茄汁、沙拉汁、冰茶、果酒、真朋友果汁
成立時間:1992年6月

企業產品聯想:匯源果汁(67.4%),真朋友果汁(2.2%),鮮橙汁,蘋果汁,鮮桃汁,草莓汁,葡萄汁
[錯誤提及:露露]
企業形象描述:果汁的企業(4.7%),不錯,中國著名品牌,國產企業,家庭型,一般,好,企業大,市場定位準確,最大的國有果汁品牌,廣告費用高,人人皆知,真正的朋友,新生企業,產品單一,實力強
企業產品評價:好(37%),一般(16.9%),果味較濃,有點酸甜,質量可靠,種類多,價格高,大眾化,補充維他命
企業相關識別:匯源果汁(19.6%);走健康之路(13.1%);搭積木的廣告,匯源請你喝水果;紅火過大年,我愛喝匯源
自 由 聯 想: 果汁(10.8%),水果,小孩,民族品牌,果汁行業老大,飛機空姐,強健體魄,椰子,後生可畏,甜潤,爸爸,贈品
獲 知 渠 道:廣告(63.9%),自己飲用(48.9%),商場超市見過(45.9%),促銷活動(8.3%),親朋介紹(8.0%)

小結:
匯源在飲料領域是後起之秀,而在短短的幾年內,匯源在果汁領域就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匯源深諳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成功真諦:專注。匯源專注於果汁, 其結果就是匯源的產品形象清晰,消費者對其產品評價也針對果汁產品的特徵:即圍繞其果汁的口味——「酸甜」、「果味較濃」、「補充維他命」等。
匯源的廣告准確傳達了它的產品定位,使匯源的廣告投放較為高效,從消費者對企業識別中我們可以看到,匯源的廣告語被人們清晰、准確地記住了。
從自由聯想中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企業的描述相對太具體,從中無法清晰的看出區別於其他企業的形象定位,形象單薄,不夠鮮明,其可能帶來的結果是:消費者只關注其產品本身,而沒有形成情感的依賴,一旦有其他企業的飲料口味更好,品種更豐富新穎,匯源在這方面的優勢將不再明顯。

5、企業名稱:河北旭日集團
下屬飲料產品:旭日升冰茶、暖茶、烏龍茶、綠茶、紅茶、奶茶、米茶、咖啡茶、玉米茶
成立時間:1993年
企業產品聯想:旭日升冰紅茶(67.4%),旭日升綠茶(8.7%)
[錯誤提及:統一,娃哈哈,樂百氏]
企業形象描述:對它的記憶在減退(6.7%),知名影星做代言人(4.4%),一般,不大,太陽初生,廣告多,河北的公司,規模大,後勁不足,中庸,推廣面不是很大
企業產品評價:一般(15.2%),冰涼,不錯,口感好,適合夏季飲用,聞著香,可口,無特色
企業相關識別:兩兄弟的廣告(10.9%);劉德華作的廣告(4.7%);旭日升冰茶,爽口爽心;任賢齊
企業個性感受:快樂(8.7%),清涼的(8.5%),青春的,名不副實,沉靜,興奮,俗,健康,現代的,活潑
自 由 聯 想: 太陽(8.7%),兄弟作廣告,冰爽感覺,追求上進,幾個青春女孩,未老先衰,飛天
獲 知 渠 道:廣告(79.6%),自己飲用(46.7%),商場超市見過(28.7%),促銷活動(7.4%),親朋介紹(6.1%)
小結:
旭日集團是國內茶飲料的先驅,曾經一度在國內飲料市場創造了驕人戰績,當年投放的兩兄弟的廣告,至今還能讓很多消費者記憶猶新(這次調查中,有10.9%的人能回憶起這個廣告),而且旭日升這個名稱也被人們認可,在自由聯想時,有8.7%的人想到了太陽,同時也有上進、飛天等積極的聯想。
但目前旭日集團的發展不如從前,形勢不容樂觀。本次調查顯示,有6.7%的人認為旭日集團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在減退,同時也有「規模小」,「後勁不足」,「推廣面不是很大的」說法。而且從品牌聯想來看,多數消費者只能回想起旭日升冰紅茶。這些都反映了旭日集團這幾年的形象推廣不利,沒有對細分市場進行充分的挖掘,產品相對而言比較單一,沒有鞏固前期樹立起來的形象,人們對企業的印象始終保留在當年的水平上。看來,旭日集團要想在強手林立的飲料市場重振昨日雄風,面臨著相當大的困難。

6、企業名稱:統一集團
下屬飲料產品:統一紅茶、綠茶、鮮橙多、蘋果多、蜜桃多
進入大陸時間:1992年
企業產品認知:統一紅茶(30.4%),統一綠茶(17.4%),鮮橙多(13.1%),蘋果多
[錯誤提及:方便麵(37%),統一100,面霸120,康師傅,華龍]
企業形象描述:可以,好極了,企業形象不錯,台灣的方便麵公司,飲料業的後來者,大氣的企業,知名品牌,穩定,廣告少,有實力,創新快
企業產品評價:口感好(28.3%),一般(10.8%),品種齊全,清爽,還可以,有營養,綠茶偏甜,量大,面好,味道和茶差不多,味道濃,淡
企業相關識別:統一100(8.7%),統一鮮橙多,鳥(統一的LOGO),多喝多漂亮;果汁多多,漂亮多多;來一桶
企業個性感受:沉穩的(10.9%),大眾化,有內容,創新的,方便的,舒服的,實惠的,大雜燴,熱情的,大氣
自 由 聯 想: 方便麵(28.3%),冰紅茶,台灣的企業,小浣熊,乾脆面,秦始皇,綠茶,果汁,鮮橙多,中國,可口的麵包,企業,鮮美的味道
獲 知 渠 道:廣告(73.9%),自己飲用(47.6%),商場超市見過(44.6%),促銷活動(10.2%),親朋介紹(6.5%)

小結:
一見到統一這兩個字,就有一種博大寬廣的氣勢,無怪乎調查中消費者會用大氣、知名、有實力來評價這個企業。統一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調查結果顯示,有28.3%的被調查消費者對統一飲料的口感表示滿意,對統一企業的形象也頗加贊許。但在自由聯想中,提及率最高的便是「方便麵」,看來統一的方便麵更加深入人心。不知統一企業在方便麵領域的成功,能否也能同樣實現在飲料業。不過,統一企業在茶飲料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有30.4%的消費者知道統一紅茶,有17.4%的人知道綠茶,在這樣一個以方便麵著稱的企業來說,真是難能可貴。

7、企業名稱:頂新集團
下屬飲料產品:菠蘿汁、水蜜桃汁、蘋果汁、檸檬茶、酸梅湯、純凈水、冰紅茶、冰綠茶,烏龍茶、冰涼茶
進入大陸時間:1988年
企業產品認知:冰紅茶(32.6%),冰綠茶(30.4%),純凈水,烏龍茶
[錯誤提及:方便麵(36.9%),雪米餅,華豐,統一,小護士蛋卷]
企業形象描述:有實力(4.4%),學習的好/善於模仿(4.4%),不錯,中型,台灣的方便麵公司,知名度高,老百姓自己的品牌,形象不錯,茶飲料的先驅,食品專業企業,很好,穩定,一般
企業產品評價:味道好(32.6%),一般,量多,質量好,和統一差不多,爽口,品種齊全
企業相關識別:綠色好心情(2.2%),康師傅茶飲料
[錯誤提及:廚師(10.9%),康師傅方便麵,好吃看得見,紅燒牛肉麵廣告,姜昆的廣告,來一碗,面霸120]
企業個性感受:健康(8.7%),快樂(8.5%),有親和力,進步快,經典,穩,活潑,有質量,實實在在,年輕,鮮美的,綠色,清涼的,方便,溫馨的
自 由 聯 想: 方便麵(28.3%),廚師的形象(13%),任賢齊(8.7%),冰力十足,綠色,紅茶
獲 知 渠 道:廣告(72.8%),自己飲用(62.4%),商場超市見過(35.2%),促銷活動(11.7%),親朋介紹(6.7%)
小結:
90年代頂新集團以康師傅方便麵這個產品迅速的佔領了大陸這個龐大的市場,他們成熟的營銷運作使其市場份額長期占據首位。而在進入飲料領域之後,頂新同樣顯示出了巨大的實力:康師傅茶飲料被消費者廣泛認知,冰綠茶,冰紅茶的認知率,分別達到了32.6%和30.4%。消費者也普遍認為頂新是一家有實力的公司(4.4%)。
但康師傅這個名字,似乎和它的方便麵產品更加貼切,容易讓人聯想到廚師(合計23.9%),看來方便麵的「陰影」也同樣影響到了頂新集團的茶飲料。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康師傅的飲料是模仿類產品(4.4%),看來,康師傅和統一的競爭還要在飲料行業里繼續進行了。

8、企業名稱:廣東樂百氏集團有限公司
下屬飲料產品:樂百氏乳酸奶(樂百氏奶、AD鈣奶、健康快車AD鈣+雙岐因子奶飲料等)、牛奶(樂百氏純牛奶、甜牛奶、朱古力奶、草莓奶、高鈣牛奶、學生牛奶等)、飲用水(樂百氏純凈水、礦泉水、薄荷水等)、茶飲料(樂百氏檸檬茶、烏龍茶、茉莉花茶等)
成立時間:1989年
企業產品聯想:樂百氏純凈水(39.2%)、AD鈣奶(17.7%)、樂百氏果奶(6.5%)、樂百氏酸奶
[錯誤提及:娃哈哈(10.9%),果凍,百事可樂]
企業形象描述:很好(6.5%),一般,中型,領先潮流,信得過,市場發展回落,由奶類產品進軍飲料市場,南方企業,知名品牌,形象不錯,大型企業,產品單一
企業產品評價:好(28.3%),孩子們喜歡(8.7%),甜,一般,口感怡人,價格適中,開胃,酸甜可口
企業相關識別:黎明的廣告(8.6%),小燕子的廣告(6.3%),Robest,今天你喝了沒有,27層凈化
[錯誤提及:媽媽我要喝]
企業個性感受:快樂的(15.2%),健康的(13.1%),愉快,清爽的,干凈的,年輕的,平靜的
自 由 聯 想: 黎明(11%),小孩(10.6%),27層凈化(9.6%),奶,Robest,塑料包裝的排奶,快樂,專業,純凈水,股票,幸福的關懷,乳白色,笑臉,解渴,白開水,奶粉
獲 知 渠 道:廣告(62.6%),自己飲用(57.4%),商場超市見過(42.8%),促銷活動(7.4%),親朋介紹(4.6%)

小結:
和娃哈哈一樣,一聽到樂百氏這個名字,很多消費者就會自然的想起天真可愛的兒童,樂百氏可謂是定位準確。調查結果顯示,有8.7%的消費者認為樂百氏是孩子們的飲品,而對產品的認知也多集中在樂百氏純凈水(39.2%),AD鈣奶(17.7%),樂百氏果奶(6.5%)上,可見,樂百氏在兒童市場經營有方。
在對廣告的識別上,多數消費者也能很快的想到黎明(11%),小孩(10.6%),純凈水「27層凈化」對消費者也有極強的說服力。樂百氏企業給人的印象也多是快樂的(15.2%),健康的(13.1%)。它的廣告也恰恰迎合了樂百氏的這種市場定位,有效地鞏固了樂百氏在市場上的地位,也是非常成功的

9、企業名稱: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
下屬飲料產品:健力寶、橙蜜、檸蜜寶、荔枝王、天浪食用純水(蒸餾水)、樂臣可樂以及系列天然果汁等
成立時間:1984年
企業產品聯想:健力寶(32.6%),飲料(17.2%),橙味汽水,運動飲品,健力寶礦泉水
[錯誤提及:雪碧,紅牛,果汁]
企業形象描述:一般(10.8%),民族企業(6.9%),很好(2.3%),創新慢,有口皆碑,經營不善,知名品牌,日漸勢弱,多元化發展,沒落的飲料企業,
企業產品評價:味道好(21.8%),一般(17.4%),汽足,動感十足,為運動員提供的飲料,價位適中
企業相關識別:李寧版廣告(13%)
企業個性感受:有活力(13.1%),沉穩的(8.7%),快樂,強健,慘淡,健美
自 由 聯 想: 運動(17.3%),李寧(10.9%),運動員,運動飲料,運動會,足球,奧運會,碳酸飲料,啤酒,中國人自己的飲料,舉重運動員,廣東三水,解渴
獲 知 渠 道:廣告(67.8%),自己飲用(57.6%),商場超市見過(40.7%),促銷活動(5.7%),親朋介紹(7.0%)
小結:
作為「民族飲料第一企業」,健力寶是第一個生產運動型飲料的企業,健力寶的成長和輝煌與體育產業緊密相關,提起健力寶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運動。在自由聯想部分,提及率很高的是運動,李寧,運動員,運動飲料,運動會,足球,奧運會,這些與運動相關的詞彙,這與健力寶集團一貫的宣傳主題和公關活動是相吻合的。健力寶的廣告家喻戶曉,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奧運冠軍李寧,其實這些都是健力寶最寶貴的資源。
可惜的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輝煌以後,健力寶的後勁不足,近幾年開始滑坡,廣告及公關活動都明顯下降,給人以落伍的感覺。在反映在企業形象描述部分,相當比例的消費者提到了「經營不善」「日減弱勢」「沒落的飲料企業」。最近,健力寶集團的股權發生大的變動,這對於健力寶擺脫舊有體制限制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我們期待著健力寶的再次崛起。

10、企業名稱:露露集團
下屬飲料產品:露露杏仁露、露露水、露露米奧渴、露露王、綠寶露
成立時間:1950年
企業產品聯想:杏仁露(39.1%),露露(19.6%)
[錯誤提及:椰汁(8.7%),奶粉,匯源]
企業形象描述:一般(10.9%),信譽好,不大,健康,家喻戶曉,產品過硬,冒牌貨很多
企業產品評價:好(26.3%),一般(10.9%),杏仁的味道,有利於健康,口感純正,味濃,適合大眾口味,味香,老年人喜歡,沁人心脾,口味獨特,潤,可以美容,產品銷量大,女孩酒席首選,單一,系列產品有待開發
企業相關識別:露露一到,眾口不再難調(13%);冬天喝熱露露(6.8%);露露;藍白的包裝;家庭飲用,冰凍更好;保健美容;熱飲更好喝;一天一瓶,促進健康;拿來就喝;每天一罐露露,等於美容一次;承德露露
企業個性感受:快樂(6.5%),大眾(4.4%),營養的(4.4%),健康,普及,冷靜的,溫馨,濃烈的,不起眼的,美麗的,逐漸發展,家的感覺,自然的,可愛,甜甜的,平靜的
自 由 聯 想: 承德(8.7%),露露(6.6%),白色(6.5%),杏仁(6.5%),美容,罐子,營養,皮膚很好的少女,椰島,養肺,老年人,解渴,核桃汁,餐館,健康,奶味,牛奶
獲 知 渠 道:廣告(65.7%),自己飲用(55.4%),商場超市見過(42.8%),促銷活動(8.5%),親朋介紹(4.1%)
小結:
露露的產品給人的感覺偏向女性化,使人聯想到「皮膚很好的少女」「魅力」「可愛」「甜甜的」「平靜的」,彷彿一位柔美的少女,在產品評價部分還有人認為露露是女孩的酒席首選飲料,可見「露露」深得女性喜愛,它的廣告也迎合了女孩子愛美,追求健康的心理。
在露露產品形象鮮明的同時,又由消費者提出「產品單一」「系列產品有待開發」的觀點,如何在產品多元化的情況下,保持住產品及企業的個性,正是露露下一步該思考的問題。

㈤ 相比火爆的外賣行業,方便麵的優勢在哪

方便麵比外賣更加的方便快捷,需要等的時間短,而且也更加便宜,衛生。

一包方便麵也就幾塊錢,而通常外賣都是十幾,如果路程遠的話還可能加上外賣費。這些單下來一會兒外賣都是幾十的。對於一個普通人的話,一頓飯幾十塊還是比較貴的。所以總的來說方便麵比外賣更加衛生更加快捷。

㈥ 1997年的時候康師傅快餐面多少錢一包

創富核心很多人以為「康師傅」的老闆姓康,其實不然。「康」代表健康,念起來很響亮;「師傅」是大陸最普遍的尊稱,既是專業、好手藝的代名詞,同時又顯得非常親切。再配上笑容可掬、造型憨厚的「胖廚師」形象,是一個很具號召力的品牌。早在1991年,當時適逢天津開發區招標,四兄弟便選擇在天津開創他們的事業,「康師傅」在開發區內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經過在祖國大陸十餘年的發展,「康師傅」已從當初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生產廠家之一。「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這是「康師傅」四兄弟談到自己創業成功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榜樣特質關鍵詞·商業敏感台灣魏氏四兄弟1988年到大陸創業時,做過他們熟悉的食用油,也推出過「康萊蛋酥卷」,這些產品都因為太超前而失敗,差點讓魏氏兄弟血本無歸。直到一次出差時,老大魏應行發現一同搭車的人對他從台灣帶來的方便麵十分好奇,經常有人圍觀甚至詢問何處可以買到。魏應行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商機,也成就了康師傅今天的規模,其實任何偉大的事業,它的發端通常的「不起眼」,就看你是否能有「見微知著」的本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商業敏感。榜樣亮相:「康師傅」四兄弟性格迥異「康師傅」的創始人是台灣魏氏四兄弟: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和魏應行。1958年,四兄弟的父親魏德和在台灣彰化鄉村辦起了一個小油坊,起名「鼎新」。從小時候起,四兄弟加上三個姐姐就在油坊幫忙。當時姐姐們負責照顧全家,有時候還要兼顧油鍋,老二、老三和老四負責第一次炸油,老大負責第二次炸油。盡管非常辛苦,但油坊的規模一直發展不起來。上個世紀70年代末,魏德和去世,兄弟幾人算一算,父親留下的家產共有1000多萬元新台幣,但負債也是1000多萬元,萬事還得靠他們自己。當時由於三個弟弟都在當兵,老大魏應州身兼父職,撐起一大家子人,他很嚴肅也有些霸氣,但無論干什麼事都相當投入,是個十足的工作狂。老二魏應交是業務員出身,擅長交際,很容易就和別人打成一片,在四兄弟中風頭最勁,講話也很有說服力,因此他是公司籌集資金的最佳人選。老三魏應充是干財務出身,作風低調,很少與媒體來往,平時他說話雖然不多,但直來直去,不喜歡拐彎抹角。老四魏應行個性隨和,能說會道,每當有他出席的場合,氣氛總是十分熱烈,經常使台上台下笑聲不斷。可以說,兄弟四人個性差異頗大,但在創業的過程中,這種差異卻發揮了優勢互補的作用。目前,四人各管一攤,魏應州負責「康師傅」控股公司,魏應交負責樂購生活購物中心,魏應充掌管台灣味全,而魏應行則經營德克士炸雞連鎖店。尤其難得的是,他們並沒有因為企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兄弟間感情的維系。雖然他們分住在兩岸,但每年都會定期聚會。直到現在,四兄弟還把賺來的錢都集中放在一個家族基金中,每個家庭每月固定領取一筆生活開銷,子女的學費則全部由基金支付。創富靈感:從兩箱方便麵看到巨大商機由於島內發展空間狹小,魏氏兄弟決定赴祖國大陸投資。1988年,魏應行帶著全家人的重託,從香港轉道來到大陸。那時,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一切都不熟悉。因為水土不服,在飯店裡捂著濕毛巾睡覺還直流鼻血。魏應行在各省輾轉奔波,因為家族企業是油坊,他自然而然想到要在大陸開發一種食用油。許多人可能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這則廣告。台灣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的女主角吳敬嫻那句「用頂好清香油,頂有面子」的廣告詞可謂深入人心。但遺憾的是,魏家的買賣並不好,以當時大陸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根本還沒達到「要面子」的程度,產品滯銷不可避免。後來,頂新又先後推出了「康萊蛋酥卷」和另外一種蓖麻油,和清香油一樣,廣告雖然出色,但也犯下了高估市場的致命錯誤。到1991年,魏應行帶來的1.5億元新台幣幾乎全部賠光。就在他准備打道回府時,方便麵讓他嗅到了新的商機。魏應行一次出差旅行,因為不習慣火車上的飲食,就自帶了兩箱台灣產的方便麵,沒想到這些在島內非常普通的方便麵引起了同車旅客的極大興趣,大家都覺得又好吃又方便。就是這次經歷,讓魏應行發現了翻身的機會。於是,他冷靜地分析了大陸的方便麵市場,發現呈兩極化:一邊是國內廠家生產的廉價面,幾毛錢一袋,但質量差;另一邊是進口面,質量好,但五六元一碗,大陸人消費不起。如果有一種方便麵物美價廉,一定很有市場。看準後,頂新集團再次振作起來,並給准備投產的方便麵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康師傅」。有了品牌,資金到哪兒去找呢?這時,老二魏應交想起了戰友的父親。原來他當兵時,結識一好友,並認識了對方的父親。這位老人家一見魏應交就相當有好感,還對自己的兒子說,如果魏應交以後要做生意,絕對值得投資。魏應交幾經周折後,給好友的父親打了電話。沒想到對方只問了一句要多少錢,就二話沒說將上億資金匯到他的戶頭上。有了品牌和資金,接下來就是怎樣開發符合大陸人口味的方便麵了。頂新集團經過上萬次的口味測試和調查發現:大陸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較偏愛牛肉,於是決定把「紅燒牛肉麵」作為主打產品。1991年,適逢天津開發區招標,「康師傅」便在區內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與此同時,其廣告宣傳也全面鋪開,「康師傅」一推出,立即打響,並掀起一陣搶購狂潮。頂益公司門口甚至一度出現批發商排長隊、一麻袋一麻袋訂貨的壯觀場面。迅速擴張:每年廣告投入不低於1億元在這種情況下,頂益迅速擴大生產規模,頂新集團也第一次嘗到了投資大陸的甜頭。為了應付產品供不應求的熱銷局面,康師傅不得不投入巨資至流通領域,同時用提前收來的訂金購買國外的先進設備,招募人員。從第一碗面上市後的半年內,康師傅生產線上的工人即從三百多人猛增到三四千,生產線則擴大到了天津之外的多個城市。此後,康師傅又連續投資在各地設廠,搭建生產線,以超常規的速度急馳。康師傅的生產布局規劃是,直徑500公里內要有一個方便麵生產基地,以把運費控制在銷售價格的5%以內,由此實現新鮮度、銷售價與成本的最佳組合。這種超常規的發展其實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一度使康師傅的資金鏈非常緊張,卻讓康師傅很快占據了當地市場。與此同時,康師傅的廣告宣傳也全面鋪開。不得不佩服的是,康師傅從一開始就具有極強的廣告意識。這一次,康師傅一改前兩次用真人做廣告的作法,根據名字塑造了一個比較容易記憶的動畫人物。當時台灣對大陸觀眾還很有吸引力,為了迎合觀眾心理,給品牌定位為「康師傅,來自台灣!」配合紅燒牛肉麵口味濃、份量足的特點,上市廣告詞設計為「香噴噴,好吃看得見」。1992年,當國內企業還沒有很強烈的廣告意識時,康師傅的年廣告支出就達到了3000萬。當時大陸的電視廣告費用相當便宜,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插播廣告只需500元人民幣。為了將一句「好味道是吃出來的」的廣告詞鋪滿大江南北,康師傅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每年的廣告投入從不低於1億元。康師傅認為,「廣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成功秘訣:「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企業發展初期,大陸的生產配套設施尚不完善,於是「康師傅」著手建立一個生產包裝配件的「頂正」公司,同時對外承攬業務。自此,公司開始向多元化發展。1996年,頂益(開曼島)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同年,「康師傅」開始投入到茶飲料的生產中,當時推出的是檸檬茶和菊花茶,隨後兩年又相繼推出了冰紅茶、綠茶和烏龍茶。1997年,「康師傅」的注意力又轉移到物流上,翌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第一家樂購生活購物中心,進軍大型超市賣場。此外,「康師傅」還於1996年並購了德克士炸雞連鎖店。十多年來,魏氏兄弟靠獨特的經營理念打下了這片江山。價格是「康師傅」成功的關鍵,「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每碗面的價格為1.8元—4.5元,老百姓絕對吃得起。為了讓方便麵真正方便,魏應州最重視的就是消費者反映的意見。知道了「向店員開口要筷子很不方便」的說法後,他馬上研究改進。於是,面碗里獨創性地出現了一根叉子,真正達到了「只要有開水,哪裡都能吃」的方便。此舉迅速成為一種潮流。對面的品質,魏應州更是以身作則,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他都會試吃方便麵。一有新產品問世,他也是親自試吃,直到確認味道口感都對了,才正式上市。有人粗略估算了一下,魏應州吃過的方便麵不下一萬碗。2002年康師傅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2004年上半年營業額為6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0%。而擁有康師傅品牌的台灣頂新集團2004年年銷售額已高達200億元人民幣。綜合《人民日報》中國食品商務網創富總結康師傅如何逼近持續成功100多年前,紐約證券交易所創立時掛牌上市的公司,目前碩果僅存的是GE。但是,看一看現在的GE與發明家愛迪生創立的GE,業務范圍毫無共同之處。除了公司名稱沒變,幾乎什麼都變了。現在的企業家都在談要做百年企業,GE就是百年企業的典範。GE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年企業,就在於它在每次環境變化的關鍵時刻重塑金身,把握了變化的方向感。康師傅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也是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准確地把握住的企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對持續成功企業的研究,發現他們從成功走向成功的基因,而不是經驗。在企業永續經營方面,康師傅確實是一個傑出的範例。第一,康師傅是適應市場變化程度極高的企業,幾乎每次市場環境的重大變化,康師傅都率先做出反應。康師傅在營銷變革期的市場動作,幾乎已經成為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風向標。第二,康師傅成功地進行了品牌延伸,拓寬了業務層面,顯示它在核心產業飽和時向其他產業延伸的能力極強,因為永續經營的企業絕不會隨著產業的飽和而停止增長,更不會隨著產業的消亡而消失。第三,康師傅已經進入系統營銷階段,它已經不再依靠單項因素競爭。不同數量級的競爭對手已經無法模仿它。中國企業的成功遵循著這樣的邏輯:創業企業的成功,通常擅長運作單一營銷要素取得市場突破,甚至可以把單一營銷要素發揮至極致;企業的持續成功,則依賴系統營銷要素,沒有明顯的破綻。第四,康師傅已經非常成熟,既不像一些剛出道的企業那樣有股「誰也不服」的勁頭,也沒有一些小有成功的企業那樣有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誰」的氣概。康師傅雖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領頭羊,但它並不是一個特別張揚的企業。內斂,可能是成熟的一種表現。因此,中國企業在前一段時間陷入了一場是細節決定成敗或者是戰略決定成敗的爭論時,康師傅在快銷品營銷界的持續成功,無疑說明了這一問題。創富延伸康師傅進軍中式快餐中式快餐眼下成了吸引方便麵巨頭們的「香餑餑」。去年8月,國內方便麵「老大」台灣頂新集團的「康師傅私房牛肉麵」的全國首家連鎖店在北京安貞橋附近的陽光樂佰商廈開業,這也是頂新集團旗下繼德克士、牛樂亭之後的第三個餐飲連鎖品牌。據了解,該店總投資100萬元,主推產品是頂新特殊調制的牛肉麵包含10多種私房獨有風味,並網羅了各門各派的小菜和冰品,牛肉麵價格從16元到98元不等。有趣的是,10多年前為頂新打下江山、並奠定頂新在國內的方便麵老大地位的正是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據介紹,康師傅私房牛肉麵自試營業以來,每天銷量都在1000碗以上,達到了預期目標。康師傅遠景目標是10年內通過特許加盟的形式在全國開到1萬家。

㈦ 珠海有面館加盟嗎 先謝謝

要加盟面館那就多的是了哦,主要看你想做什麼特色,廣東的餛飩面,蒸面都不錯的哦,也可以去,愛尚川味飲食咨詢網》查看特色面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