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紹下利物浦足球隊
球隊名稱:利物浦足球俱樂部(Liverpool Football Club)
成立時間:1892-3-15
主隊服:紅色上衣,紅色短褲
第一客隊服:灰色上衣,灰色短褲
第二客隊服:青綠色上衣,黑色短褲
所在城市:英格蘭利物浦市
最高轉會收入:福勒,1100萬利茲聯,2001
最高轉會開銷:托雷斯,2150萬英鎊搭上路易斯-加西亞,2007
主球場:安菲爾德球場(容量45362人)
聯系地址:AnfieldRoad,GB-LIVERPOOLL4OTH
官方網址:http://www.liverpoolfc.tv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球隊綽號:Reds 紅軍
球迷綽號:Kopite
成立時間:1892年03月15日
俱樂部所在地:利物浦/莫西塞德郡/英格蘭
加入職業聯賽時間:1892年
轉為有限公司時間:1892年
俱樂部首場比賽:1893年9月2日
俱樂部官方網站:www.liverpoolfc.tv
俱樂部現任主席:希克斯/吉列特
俱樂部現任經理:里奇-帕里
俱樂部現任教練:【西班牙】拉法-貝尼特斯
俱樂部現任隊長:【英格蘭】斯蒂芬-傑拉德
俱樂部現任副隊長:【英格蘭】傑米-卡拉格
俱樂部主贊助商:【丹麥】嘉士伯
體育用品合約商:【德國】阿迪達斯
利物浦俱樂部地址:LiverpoolFootballClub,AnfieldRoad,LiverpoolL40TH
俱樂部專賣店地址:LFCOfficialStore,SpionKopGrandstand,Anfield,Liverpool
俱樂部專賣店地址:LFCOfficialStore,WilliamsonSquare,LiverpoolCityCentre
國際球迷會社地址:LiverpoolFC,ISC,POBox205,Anfield,LiverpoolL694PSLFC
俱樂部售票處地址:
俱樂部博物館地址:TheAcademy,TheLiverpoolWay,Kirkby,Knowsley,Merseyside,L337ED
[編輯本段]【利物浦俱樂部會歌簡介】
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的會歌是《You'll Never Walk Alone》(你永遠不會獨行),由O.Hammerstein填詞,R.Rodgers作曲。因為希爾斯堡球場慘劇的關系,令到這一首歌的歌聲響偏利物浦市每一個角落。其後還把這首歌的歌名印在會徽上。
《You'll Never Walk Alone》歌詞十分有意義,紅遍整個歐洲球壇,除利利物浦外還有凱爾特人、多特蒙德等,他們的球迷也喜歡在場上哼起YNWA,為球隊打氣。德國國家足球隊也決定選定這首歌為2004年歐洲國家杯指定打氣歌曲。
[編輯本段]【利物浦俱樂部新賽季陣容】
守門員位置上,雷納的主力地位不可撼動,第二門將是新加盟的卡瓦列里,其實力不容小覷。伊坦傑只能作為第三門將。
利物浦的後防線相對薄弱,中衛方面,卡拉格、阿格爾、斯科特爾將在新賽季爭奪主力位置,海皮亞作為替補十分綽綽有餘。右邊路有德根、阿貝羅阿,多塞納和奧雷里奧將鎮守左路。
中場中路是利物浦最密不透風的地方,傑拉德、哈維-阿隆索、馬斯切拉諾,盧卡斯,從「腰」的厚度來說,利物浦相比曼聯、切爾西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紅軍的兩翼,貝納永、庫伊特、巴貝爾、里埃拉、彭南特等人,但並不能讓人十分放心。
鋒線是利物浦成敗的關鍵之一,07-08賽季托雷斯大放異彩,本賽季能否保持值得期待。此外貝尼特斯2000萬英鎊購入羅比-基恩,希望能代替去龐貝軍團的克勞奇,其實更希望其與托雷斯聯手,成為最致命的武器。庫伊特和巴貝爾應該會更多的被貝尼特斯作為邊路球員使用,替補方面,可能要看恩戈的了。
[編輯本段]【利物浦俱樂部各項之最】
利物浦球員出場記錄
所有比賽:伊恩·卡拉翰(Ian·Callaghan)843場
聯賽:伊恩·卡拉翰(Ian·Callaghan)636場
足總杯:伊恩·卡拉翰(Ian·Callaghan)79場
歐洲歐賽:伊恩·卡拉翰(Ian·Callaghan)89場
單賽季出場記錄:布魯斯·格羅貝拉(Bruce·Grobbelaar),阿蘭·漢森(Alan·Hansen),阿蘭·肯尼迪(Alan·Kennedy),薩米·李(Sammy·Lee)67場(1983-84)
連續出場記錄: 菲爾·尼爾(Phil·Neal)365場(1974-83)
利物浦球員進球記錄
所有比賽:伊恩·拉什(Ian·Rush)336球(645場)
英國國內聯賽::羅格·亨特(Roger·Hunt)245球
英格蘭足總杯: 伊恩·拉什(Ian·Rush)39球
歐洲賽場: 傑拉德(Steven·Gerrard)24球
單賽季:羅格·亨特(Roger·Hunt)41球
利物浦最大比分勝出記錄
所有比賽: 斯特隆格德賽特(Stromgodset)11-0(1973-9-17)
英超聯賽:南安普敦(Southampton)7-1(1999-01)
英甲聯賽:水晶宮(CrystalPalace)9-0(1990-09)
英乙聯賽: 羅赫漢姆(RotherhamUnited)10-1(1896-02-18)
足總杯: 斯旺辛(SwanseaCity)8-0(1990-01-09)
客場: 斯托克城(StokeCity)8-0(2000-11)
歐洲冠軍杯: 主場 8:0 貝西克塔斯 (2007-11-7)
利物浦最大比分失利記錄
所有比賽: 伯明翰城(BirminghamCity)1-9(1954-55)
客場:海德斯菲爾德(Huddersfield)0-8(1934-35)
主場:伯明翰城(BirminghamCity)0-6(1929-30)
歐洲比賽:阿賈克斯(Ajax)1-5(1966-67)
安菲爾德球場上座記錄
所有比賽:狼隊(Wolves)61,905人足總杯(1952)
英超聯賽:切爾西(Chelsea)58,757人
歐洲比賽:巴塞羅那(Barcelona)55,104人
利物浦球員帽子戲法記錄
第一個: 米勒(John·Miller)(1892-10)
最多:霍德森(Gordon·Hodgson)17次
最快:福勒(Robbie·Fowler)(4'33"VS阿森納)
利物浦不失球記錄
最高記錄:雷·克萊門斯(Ray·Clemence)226場(470場)
單賽季最:高雷·克萊門斯(Ray·Clemence)28場1978-79
聯賽連續:最長不失球何塞·雷納(Jose·Reina)11場
單賽季:最少失球16球1978-79
為利物浦上陣最多的是伊恩·卡拉翰,由1958年至1978年19個賽季上陣了848場。他亦都保持著聯賽上陣最多的紀錄640場。而現役上陣最多的球員則是傑米·卡拉格,截至2006年8月19日上陣了640場,而他的聯賽上陣次數則是290場
利物浦史上最多進球的球員是伊恩·拉什,在1980年至1996年期間射入346球。他亦都保持著一季最多進球的紀錄47球(1983-84)。但是,他仍然不能比另外一位球員更好——亨特在一季聯賽內射入了41球(1961-62),他亦自1970年起射入245球。霍奇森則是球會最佳射手的第三名,他亦保持著球會的17次帽子戲法(一場比賽射入三球)。有4位球員能夠在一場比賽射入5球,他們是麥格根(1901-02賽季)、羅伊·埃文斯(1954-55賽季)、伊恩·拉什(1983-84賽季)及阿蘭·肯尼迪(1993-94賽季)。科拿亦保持著英超的最快帽子戲法紀錄,他在1994-95賽季對著阿森納的比賽上僅以4分32秒便射入3球。
利物浦第一場比賽是蘭開夏郡聯賽對著瓦爾頓,並以8-0勝出。在那時隊中並沒有英格蘭球員,大部分是進口的蘇格蘭人。利物浦的最大勝仗是在1974年9月17日以11-0擊敗斯特隆格德賽特,在這場賽事,一共有9個球員有進球。而最大聯賽勝仗則是1989年以9-0大敗水晶宮。而最大敗仗就是在1935年以0-8被海德斯菲爾德及在1954年以1-9被伯明翰城擊敗。
[編輯本段]【利物浦俱樂部榮譽】
頂級聯賽冠軍(18次)
1900-01年、1905-06年、1921-22年、1922-23年、1946-47年、1963-64年、1965-66年、1972-73年、1975-76年、1976-77年、1978-79年、1979-80年、1981-82年、1982-83年、1983-84年、1985-86年、1987-88年、1989-90年。(註:從未獲得英超冠軍)
乙級聯賽冠軍(4次)
1893-94年、1895-96年、1904-05年、1961-62年
英格蘭足總杯冠軍(7次)
1964-65年、1973-74年、1985-86年、1988-89年、1991-92年、2000-01年、2005-06年
英格蘭聯賽杯冠軍(7次)
1980-81年、1981-82年、1982-83年、1983-84年、1994-95年、2000-01年、2002-03年
慈善盾/社區盾冠軍(15次)
1964年1、1965年1、1966年、1974年、1976年、1977年1、1979年、1980年、1982年、1986年1、1988年、1989年、1990年1、2001年、2006年
青年足總杯冠軍(2次)
1996年、2006年、2007年
超級杯冠軍(1次)
1986年
歐洲冠軍球會杯/歐洲聯賽冠軍杯冠軍(5次)
(歐洲冠軍球會杯)
1976-77年3-1勝門興格拉德巴赫(西德)
1977-78年1-0勝布魯日(比利時)
1980-81年1-0勝皇家馬德里(西班牙)
1983-84年1-1(點球4-2)勝羅馬(義大利)
(歐洲聯賽冠軍杯)
2004-05年3-3(點球3-2)勝AC米蘭(義大利)
歐洲聯盟杯冠軍(3次)
1972-73年3-2勝門興格拉德巴赫(西德)(兩回合)
1975-76年4-3勝布魯日(比利時)(兩回合)
2000-01年5-4勝阿拉維斯(西班牙)(加時,金球勝出)
歐洲超級杯冠軍(3次)
1977年7-1勝漢堡(西德)(兩回合)
2001年3-2勝拜仁慕尼黑(德國)
2005年3-1(加時)勝莫斯科中央陸軍(俄羅斯)
註:英格蘭頂級聯賽從1992-93賽季開始更名為英格蘭超級聯賽,在此之前為英格蘭甲級聯賽
【利物浦俱樂部一線隊球員列表/2008-09賽季主力陣容】號碼 中文名 英文名 位置 國籍
1 迭戈-卡瓦列里 Diego Cavalieri 守門員 巴西
2 安德列-多塞納 Andrea Dossena 後衛 義大利
4 薩米-海皮亞 Sami Hyypia 後衛 芬蘭
5 丹尼爾-阿格 Daniel Agger 後衛 丹麥
7 羅比-基恩 Robbie Keane 前鋒 愛爾蘭
8 史蒂文-傑拉德 Steven Gerrard 中場 英格蘭
9 費爾南多-托雷斯 Fernando Torres 前鋒 西班牙
11 阿爾伯特-列拉 Albert Riera 中場 西班牙
12 法比奧-奧雷里奧 Fabio Aurelio 後衛 巴西
14 哈維-阿隆索 Xabi Alonso 中場 西班牙
15 約西-貝納永 Yossi Shai Benayoun 中場 以色列
16 傑梅尼-彭南特 Jermaine Pennant 中場 英格蘭
17 阿爾瓦羅-阿貝羅阿 Alvaro Arbeloa 後衛 西班牙
18 德克-庫伊特 Dirk Kuyt 前鋒 荷蘭
19 賴恩-巴貝爾 Ryan Babel 前鋒 荷蘭
20 傑維爾-馬斯切拉諾 Javier Mascherano 中場 阿根廷
21 盧卡斯-雷瓦 Lucas Leiva 中場 巴西
23 傑米-卡拉格 Jamie Carragher 後衛 英格蘭
24 大衛-恩戈 David N'Gog 前鋒 法國
25 何塞-雷納 Jose Manuel Reina 守門員 西班牙
27 菲利普-德根 Phillipp Degen 後衛 瑞士
30 查爾斯-伊坦傑 Charles Itandje 守門員 法國
37 馬丁-斯科特爾 Martin Skrtel 後衛 斯洛伐克
08-09賽季英超主力陣容:
【4-2-3-1】雷納/阿韋洛亞、卡拉格、斯科特爾(阿格)、奧雷利奧/ 馬斯切拉諾、阿隆索/ 里埃拉、傑拉德、庫伊特/ 托雷斯
【4-4-2】雷納/阿韋洛亞、卡拉格、斯科特爾(阿格)、奧雷利奧/ 里埃拉、馬斯切拉諾、傑拉德、庫伊特/ 羅比基恩、托雷斯
[編輯本段]【利物浦俱樂部信息】
安菲爾德球場(AnfieldRoad,簡稱Anfield)建於1884年,原為利物浦同城的埃弗頓主場球場,但因租金爭議埃弗頓在1892年遷往附近新建的古迪遜公園球場。安菲爾德的業主約翰·霍爾丁另外成立了一支球隊,這就是以安菲爾德為基地的利物浦足球俱樂部。於是,兩支球隊成為傳統死敵,分別在英格蘭足球歷史上發光發熱。
1906年,球會把BankedStand改名為斯皮溫山以紀念當時有大量利物浦士兵死亡的第二次布爾戰爭(史派安·高普是第二次布爾戰爭其中一場戰役的名字)。該看台是球場容量最多的看台,可以容納28000位觀眾,它亦是全球容量最大的單看台之一。斯皮溫山看台在1989年希斯堡慘劇後因安全理由而縮小,最後在1994年轉為全座位的看台,現時的容量是12,409。其他三個看台分別是:
主看台(MainStand)-在1973年重建,曾經增加及減少座位,現在的容量是12,277。
百周年看台(CentenaryStand)-在球會於1992年百周年紀念前名稱為臨科林路看台。在重建時,臨科林路的屋子被拆卸來擴建看台。
安菲爾德看台(AnfieldRoadStand)-於1998年重建,容量為9,074,包括供作客球迷的區域。
安菲爾德如今為全座席可容納45,362名觀眾,由於不能再擴建,利物浦計劃在附近的斯坦利公園興建60,000座的斯坦利公園球場(StanleyParkStadium),在2004年7月30日獲得利物浦市議會發出計劃許可,雖然政府及資助基金團體要求利物浦與埃弗頓共享新球場,但遭球隊雙方及球迷激烈反對,共享球場的最後一次談判在2005年1月宣布失敗。2006年9月8日,利物浦市議會通過方案,容許利物浦獨自使用新球場。
利物浦傳統的球衣顏色是紅色和白色,但在成立初期,當球會從埃弗頓手上取得安菲爾德球場時,他們亦都以埃弗頓的藍色和白色作為主場顏色。直至1894年開始採用利物浦市的紅色。在其後的17年,利物浦的球衣就是紅衫白褲。(襪子經常轉變,有時是紅、黑、白等等顏色。)
在1964年,利物浦的傳奇老比爾·香克利決定以全紅作為主場球衣,伊恩·聖約翰曾在他的自傳有這段回億:
他把球衣的顏色帶上精神上的影響——紅色是危險、紅色是力量。有一天他來到更衣室,並扔了一條紅褲給朗尼·耶斯。他說:「穿這條紅褲來看看。」「你們著得十分有威嚴並可怕!就像有七尺高呢!」在這時我提議:「為什麼我們不整套也使用紅色?我們不如全身紅色吧!」比爾·香克利贊成我的意見,終於這套傳奇性的球衣就誕生了。
利物浦的客場球衣最早是白衫黑褲,或是全黃色的。直到1987年,全灰色的客場球衣面世。這款球衣一直使用到1991-92的百周年賽季才被綠衫白褲取代。現在利物浦又重新使用灰色的客場球衣。1901年,球隊選用利物浦市的象徵利物鳥(Liver Bird)作為球隊的徽章。現在的徽章在基本的利物浦上加上球會著名的格言「你永遠不會獨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兩邊的火焰則是對希爾斯伯勒慘案的紀念。
利物浦曾奪得全英格蘭最多的18次甲級聯賽(頂級)冠軍是,第二名則是17次的曼聯(今年如奪冠將追平記錄)。利物浦曾是1984年和2001年的「三冠王」及1986年的「雙冠王」。在1984年,利物浦奪得聯賽、聯賽杯及歐洲杯賽冠軍杯,成為首支在一季內取得三個主要比賽冠軍的英格蘭球會;第二次三冠王時期則奪得足總杯、聯賽冠及歐協杯。利物浦在隨後又贏得慈善盾及歐洲超級杯,使得利物浦在一年內奪得五個冠軍。
利物浦所奪得的五次歐冠杯,是英格蘭球會中最多的。除此以外亦在全歐洲排第三,僅次於皇家馬德里和AC米蘭。2005年的第五次勝出使得利物浦可以永久保存冠軍獎杯。
[編輯本段]【利物浦俱樂部歷史】
一、活在埃弗頓的陰影下
1878年,利物浦的同城對手埃弗頓俱樂部成立,他們當時在安菲爾德球場進行比賽。1892年,一次關於商業運作的爭吵導致了內部的分裂,一部分人離開安菲爾德,遷移到古迪遜公園球場,俱樂部的名字仍然是埃弗頓。俱樂部主席約翰-霍爾丁和另一部分人留在了安菲爾德,由於注冊時晚了一步,他們無法再使用埃弗頓這個名字,後來霍爾丁決定,改用整個城市的名字來命名俱樂部,於是在1892年3月15日,利物浦足球俱樂部成立了,1894年,俱樂部確定了紅色的隊服。
由於埃弗頓的存在,利物浦一開始的生存是艱難的。約翰-麥肯納(JohnMcKenna)成為了俱樂部歷史上第一位主教練。在此之前,很多球員離開安菲爾德去了埃弗頓,麥肯納不得不到蘇格蘭去尋找球員。在那裡,他一口氣招募了12名隊員,但是也正因為這樣,利物浦的受關注程度遠不及埃弗頓,因為當地人不願意去觀看一支由蘇格蘭人組成的球隊比賽。
在第一次申請加入足球聯盟被拒絕後,利物浦只能在蘭開夏郡聯賽中比賽。1892年9月1日,他們在安菲爾德踢了自己的第一場比賽,7比1擊敗了羅塞漢姆隊,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埃弗頓也踢了搬遷到古迪遜公園後的首場比賽,結果來到安菲爾德觀賽的球迷只有寥寥數百人,而去看埃弗頓踢球的人卻超過萬人。
兩天後利物浦隊踢了他們在蘭開夏聯賽的首場比賽,利物浦隊再次以8-0的懸殊比分獲得勝利。因為客隊的遲到,這場比賽被推遲了幾個小時才進行。這次又是只有幾百名球迷目擊了球隊的大勝。比賽這天利物浦隊的隊長麥克韋恩在擲硬幣中獲勝,他選擇了朝著安菲爾德路的方向開始上半場的比賽。直到今天,很多利物浦隊的隊長都沿襲著這個傳統。俱樂部的首場正式比賽是1892年9月3日主場對陣沃爾頓,然而這次利物浦隊再次以8-0取勝。
1年後,利物浦被接納進了足球聯盟,但在第一個賽季里就不幸降級,不過12個月後,他們以乙級冠軍的身份殺了回來,在第二年裡又在甲級聯賽中排名第五,第一次高過了死敵埃弗頓。在隨後的10多年中,利物浦雖然幾次經歷降級的打擊,但也有兩次奪取聯賽冠軍的輝煌(1901、1906),他們終於在利物浦城站穩了腳跟。
二、香克利的革新
在50年代之前,利物浦又三次奪取聯賽冠軍(1922、23、47),但進入50年代,球隊卻陷入了低谷。1953-54賽季,利物浦在甲級聯賽中排名墊底,降入了乙級,之後數年內,紅軍都在乙級聯賽的泥潭中掙扎,卻無力脫逃。
1959年12月,在前任主帥泰勒辭職後,利物浦做出了一個後來被載入史冊的決定,任命霍斯菲爾德隊的教練比爾-香克利(BillShankly)為新主帥,結果這位傳奇般的人物在5年裡將一支在乙級中掙扎的球隊變成了英格蘭甲級聯賽冠軍,並且就此奠定了利物浦的霸主地位。
香克利在接手利物浦之前,進行了很多鋪墊,此前球員的轉會權在董事會手裡,但經過談判,出生在蘇格蘭的香克利成了第一個能夠自由挑選球員的主帥,而且大到轉會決策、小到球場草皮的修繕,他都下大力氣整改。當時效力利物浦的球員羅傑-亨特回憶說:「香克利上任後,給俱樂部帶來了很多新東西,他說服俱樂部在購買球員上投資,改造了很多訓練方式,我們還得到了全新的訓練設備,球場也從泥濘不堪變得綠草茵茵,香克利就像一股新鮮空氣,給球隊帶來了新生。」
在入主後的12個月里,香克利對球隊進行了大換血,1年時間里被他賣掉的球員就達22人,引進球員則是按照他的建隊理念來判斷。當時的利物浦球星莫蘭回憶說:「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小型的分隊練習,這種訓練方式非常好,而過去我們總是在練習跑步。」同時,香克利還是心理學大師,據利物浦50年代的球員希克森回憶,香克利總是輕蔑的評論如博比-查爾頓這樣的巨星,為的就是給球員增加信心。
1959年12月19日,香克利輸掉了第一場正式比賽,利物浦0比4慘敗給卡蒂夫。但在他的執教和影響下,紅軍開始了明顯的上升勢頭,60年代初,利物浦不但升回甲級,而且逐漸成為了一支勁旅,在香克利執教期間,大批天才球員來到利物浦。凱文·基岡(KevinKeegan)、托沙克(JohnToshack)等人,構建起一支令人畏懼的隊伍。1963-64賽季,香克利第一次率隊奪取了聯賽冠軍,紅軍霸業初成。1965年,利物浦第一次奪取了足總杯冠軍,之後的一年又稱雄聯賽。1973年,香克利再度奪取聯賽冠軍,同年還拿到了歐洲聯盟杯,1974年的足總杯冠軍則是他送給利物浦的最後榮譽。
1973-74賽季結束後,香克利意外的宣布辭去主教練職務,60歲的他打算更多的和妻子尼斯以及家人在一起,這個決定一度震驚了利物浦城。1981年9月,香克利因為心臟病去世,他的好友、前曼聯傳奇主帥巴斯比爵士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悲痛的在電話中長時間說不出話。
三、青出於藍
香克利辭職後,繼任者的合適人選只有一個人,鮑勃-派斯利(BobPaisley)。派斯利是利物浦球員出身,此前長期輔佐香克利,熟悉球隊情況。不過一開始,派斯利並不願意接手,香克利留下的成績太輝煌了,任何繼任者都要面對巨大壓力,最終,利物浦董事會花費很大努力說服了他,派斯利正式上任。
利物浦應該感到幸運,他們為香克利找到了一位出色的繼任,派斯利的成就甚至超越了香克利,在執教的9年時間里,派斯利為利物浦帶來了驚人的19座冠軍獎杯,其中包括6次聯賽冠軍(1976、77、79、80、82、83)、3次歐洲冠軍杯冠軍(1977、78、81)、3次聯賽杯冠軍(1981、82、83)、1次歐洲聯盟杯(1976)、1次歐洲超級杯(1977)和5次慈善盾冠軍(1974、76、77、80、82)。香克利開創了一個時代,派斯利則把它發揚光大,在這位不情願的繼任者手裡,利物浦不僅僅奠定了英格蘭霸主的地位,而且還成為了那個時期歐洲最好的球隊。
1976-77賽季,利物浦第一次染指歐洲冠軍杯,紅魔在歐洲賽場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在羅馬舉行的決賽中,對手是門興格拉德巴赫,麥克德莫特率先破門,在對手扳平後,基岡沖入禁區獲得點球,尼爾罰進了最關鍵的一球。「我們為國家贏得了榮譽,這也是我最成功的時刻,」派斯利在賽後說,「不過我不想喝酒,我要清醒的體驗現在的每一秒,今晚我和教皇會是羅馬最清醒的兩個人。」
1978年,利物浦蟬聯了歐洲冠軍杯,並於1981年再度捧杯,派斯利將紅軍帶上了最高峰。對於這位神奇的主教練,愛將達格利什(KennyDalglish)有這樣的回憶。「他是所有人中最偉大的,他對於足球的認識令人驚嘆,有時候他看著球員走上兩步,就知道是否受傷了或者傷在哪裡。不會再有像派斯利這樣的教練了。」
1977年,當基岡離開後,派斯利將達格利什簽下作為替代者,結果後者成為了利物浦歷史上的傳奇巨星。同時被派斯利簽下的還有索內斯(GraemeSouness)和漢森(AlanHansen),他們構建了新利物浦的骨架。
1982-83賽季後,派斯利辭去了利物浦主帥,法甘(JoeFagan)成為了他的繼任者。1996年,派斯利去世,利物浦在安菲爾德球場修建了派斯利門,向這位傳奇致敬。
四、海瑟爾慘案
1983年,利物浦告別了派斯利時代,繼續向前邁進。在主教練法甘的帶領下,他們延續著輝煌。1983-84賽季,利物浦奪取了聯賽、聯賽杯的冠軍,並在義大利擊敗了羅馬,再次稱雄歐洲冠軍杯。
此時的利物浦令所有對手畏懼,10年裡7奪英聯賽冠軍、4捧歐洲冠軍杯,紅軍開創了一個偉大的王朝。但是,1985年5月的一場禍事卻讓這一切戛然而止,利物浦的災難性轉折突然到來,這就是海瑟爾慘案。
1985年5月29日,利物浦與尤文圖斯在冠軍杯中交鋒,地點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海瑟爾體育場。由於球票工作的混亂,現場沒能把利物浦和尤文圖斯的球迷分隔開,甚至出現了雙方球迷互相摻雜的看台。開賽前一個小時,沖突爆發,利物浦的球迷發起了攻擊,尤文圖斯球迷四散而逃,在擁擠至一道圍牆時,年久失修的牆壁突然倒塌,39個球迷遇難,其中有38名尤文球迷。
在隨後進行的比賽中,尤文圖斯1比0擊敗利物浦,奪取了冠軍杯。紅軍傳奇前鋒伊恩·拉什回憶說:「發生那樣的事情後,決賽已經註定不會有完美的結局了。我認為當我們的羅尼-威蘭被絆倒絕對應該判罰點球,而他們那個點球的犯規地點其實是在禁區外的。但相對於那天的慘案來說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我們都沒有心思去比賽了,你去問問有誰是在真正比賽的,即使你去問尤文圖斯的隊員,他們也沒有心思認真踢了,那已經不像是冠軍杯決賽,簡直就像一場游戲。似乎我們都只應付著踢完比賽然後急著去看看我們的家人以及其他所有人是否都還好。」
海瑟爾慘案後,歐足聯做出了重罰,英格蘭俱樂部被禁止參加歐洲賽事長達5年,而利物浦的禁賽期則為7年。就這樣,紅軍在歐洲的輝煌突然中斷,沒有人能說清如果慘案沒有發生,那支強盛的利物浦還能奪取幾次冠軍杯,但自那之後,紅軍和英格蘭足球元氣大傷,一場人為的慘劇成了歷史的轉折點。
❷ 斯坦威在鋼琴界到底是什麼地位
施坦威鋼琴引人入勝,施坦威家族的故事同樣可以打動每一個人。施坦威 公司的前「音樂會首席技師」——弗蘭茲摩爾(FRANZ MOHR)在施坦威鋼 琴公司工作了 30多年,在他的回憶錄中滿懷深情地回憶了施坦威家族的成長, 他寫道:
「……這是一個美國成功者的故事。……在19世紀的德國,美洲常常被看 作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充滿了所有的希望。1850年,施坦威全家,除 了大兒子外舉家遷到美國。諸多原因中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在德國的發展受到 了限制,尤其是1848年後,由於這一年的革命使德國經濟嚴重受挫而近癱瘓,當 海因里希恩戈爾哈特施坦威格(HEINRICH ENGELHARDT STEINWEG) — 家聽到有關美洲的故事後,崇尚自由的家族精神和謀求發展的巨大可能性之誘 惑使他們產生了移民的念頭。
「另外,他們的兒子卡爾在1848年的革命中惹了政治上的麻煩。當年,他們 就把卡爾送到了美國,讓他考察在那裡辦廠的條件和前景。那時的老施坦威格 已經在鋼琴製造方面積累了 25年的經驗。卡爾急切的來信促成了這個並非輕 易能作的決定——他們全家於1850年6月29日離開家鄉,遠涉重洋。
「赴美的家族成員包括:施坦威格和妻子珠莉安娜,七個孩子中的五個。大 兒子C.F西奧多決定留在德國繼續從事修理鋼琴和調律的工作,因為他已被免 除兵役且即將結婚。西奧多在音響學和機械方面的傑出才能是眾所周知的,同 時,他還是一位優秀而成功的鋼琴演奏家。1839年,14歲的西奧多就在布朗茲 維克的音樂博覽會上演奏他父親製造的鋼琴。父親製造的鋼琴贏得了那次博覽 會大獎。舊時的施坦威父子公司55項專利中有41項是由西奧多發明的。
「施坦威格全家一到紐約,就在曼哈頓商業區購買了一套公寓。施坦威格先 生作了個明智的決定,他把三個兒子分別送到幾個不同的鋼琴製造公司去學習 語言、美國的生活方式以及制琴方法,時達三年之久。
「1853年3月5日,施坦威格更名改姓為亨利恩戈爾哈特施坦威(HENRY ENGELHARD STEINWAY) 後的鋼琴製造公司施坦威父子公司 (STEINWAY & SONS) 在紐約成立。 1855 年,施坦威鋼琴首次以其品質超群在紐約水晶 宮『美國學院展覽會』上得到公認。I860年,施坦威公司獲得了一系列博覽會和 展覽會大獎,當時的施坦威公司350個工人每周生產30架立式琴、5架平琴。
「1865年,施坦威家族發生了悲劇。由於長年辛勞,兩個兒子——查爾斯和 亨利相繼離開了人世。老施坦威剛剛68歲,兩個兒子的過世對他和整個家庭是 一個極大的精神打擊。
「此前,西奧多已將他的工廠從家鄉西森(SEESEN)遷到布朗茲維克,在德 國的業務已蒸蒸日上。當得知家中的不幸後,他毅然把自己的企業賣給了自己 手下的三個最好的工廠,動身赴美加盟父親和兩個弟弟的企業。」
正是西奧多的加盟,使施坦威公司聲名鵲起。「 1866年,可容納2000人的 施坦威音樂廳在紐約14大街正式落成。在1891年卡耐基大廳竣工前,她一直 是這個城市最大的音樂廳。」
「 1867年,施坦威在倫敦成立了分公司」。當年,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上,聲名顯赫的評審委員會發布官方新聞,給予了施坦威公司最高評價,施坦威 鋼琴旋即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盛會和演出場所,很快取得了數量上的絕對優 勢,戰勝了此前一直占統治地位的伊拉爾德和綺克林兩種音樂會大鋼琴。
「 1880年,施坦威公司在德國漢堡成立分廠」。從此後一直延續至今天,我 們的施坦威鋼琴有了並駕齊驅的兩個工廠,人們習慣上稱之為「漢堡施坦威」 和「紐約施坦威」。施坦威鋼琴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世界上最完美的鋼琴。
有人認為,漢堡施坦威保持了歐洲制琴業的傳統,音色除具有前述的所有 優點外,特別突出了鋼琴樂器本身的原汁原味,音色偏重純凈、柔美,而紐約施 坦威相對則更具交響性。有一些國際頂級鋼琴家同時擁有兩個廠產的施坦威鋼 琴。不過這也是相對而言,施坦威鋼琴公司的這兩家廠所生產鋼琴的技術指標 和用料完全相同,最明顯的不同是,紐約廠供應美洲市場,漢堡廠供應除美洲市場外的全球市場。外觀上,紐約施坦威一般是採用亞光漆,主要原因是紐約市對 於環境方面的保護措施,限制施坦威公司大量使用亮光漆,當然客戶可以定做 亮光漆鋼琴。紐約施坦威邊框在鍵盤兩端部分彎度為翹起的角度,漢堡施坦威 這一部分則是呈弧度的圓角。由於施坦威鋼琴80%以上由手工製作,每架琴都 各具特色,只要保養得當,永久如新。這一優秀品質舉世公認!
德國漢堡,施坦威鋼琴琴行,1909年。
❸ Greenday主唱Bille Joe的個人資料,身高,家庭等
Billie Joe Armstrong(主唱/吉他手)
現後35歲,1972年出生於美國的加里佛利亞
音樂風格: Alternative Pop/ Rock(另類流行搖滾) Punk-Pop(流行朋克) Post-Grunge(後垃圾樂) 樂隊成員: Mike Dirnt(貝司手/和聲) Tre Cool(鼓手/和聲) 樂隊介紹: Green Day樂隊是90年代之後美國朋克音樂復興時期的重要樂隊之一,他們的成員深受70年代朋克音樂時期經典樂隊影響,而簡明上口的流暢旋律讓他們的音樂更便於流行。在1994年涅磐王朝(Nirvana)崩塌之後,朋克音樂復興與另類流行搖滾樂當道的時候,Green Day樂隊也一躍成為了這股風潮的中流砥柱,成為了90年代以後最受歡迎的搖滾樂隊之一,也是美國流行樂朋克復興中最有影響的樂隊之一。 1988年,只有14歲的吉他手兼歌手Billie Joe Armstrong與同齡的兒時夥伴,貝司手Mike Dirnt聯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北部首先組建了Green Day的前身Sweet Children樂隊,1989年當鼓手Al Sobrante加入之後正式更名為Green Day。成軍之後通過發行一些EP專輯,進入90年代的Green Day在加州北方的地下朋克圈內名聲鵲起,隨即加盟了加州當地的獨立唱片公司Lookout!。隨著該公司老總Larry Livermore的推廣,Green Day樂隊已經成為了加州地下的名角。1991年,Green Day樂隊還發行了樂隊首張專輯《1,039/Smoothed Out Slappy Hour》,但是在這張專輯發行之後,Green Day樂隊就遭遇了人員動盪,Al Sobrante離隊,Tre Cool替代了他的鼓手位置。樂隊陣容從此穩定了下來,Tre Cool原名Frank Edwin Wright,貝司手Mike Dirnt原名Mike Pritchard。不過此後一段時間Green Day一直沒有太大突破,直到1992年發行了專輯《Kerplunk》,這張專輯在加州地下樂壇反響頗佳引起了主流唱片公司的關注,Reprise公司最終和他們簽約。 加盟Reprise公司之後,1994年初,Green Day樂隊發行了第三張專輯,也是他們主流公司的首張專輯《Dookie》。由於單曲《Longview》和第二支單曲《Basket Case》的連續推動,這張專輯成為了整個1994年的一個現象,兩首單曲全部都成為了現代搖滾單曲榜的冠軍,而此後在大名鼎鼎的Woodstock音樂節上的精彩演出,以及第三首冠軍單曲《When I Come Around》推出之後,Green Day樂隊的這張《Dookie》風靡美國,繼而蔓延全球。三首冠軍單曲統治現代搖滾單曲榜冠軍累計十多周的時間,專輯的銷量節節攀升,這張曾經雄踞Billboard 200排行榜亞軍的專輯最終在美國地區取得了超過800萬張的銷量,全球銷量超過千萬張,並且為他們帶來了1994年度第37屆格萊美獎最佳另類音樂表演獎。《Dookie》的暢銷讓朋克音樂鋒芒畢露,重新成為了後Grunge時代搖滾樂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而Green Day被認為是美國流行樂壇朋克復興時期的先鋒,成為了美國朋克復興樂隊中最主要的代表之一,影響了後來一系列流行朋克樂隊。 在《Dookie》的輝煌過後不久,1995年Green Day樂隊發行了第四張專輯《Insomniac》,這張專輯發行後也站在了Billboard 200排行榜亞軍,並且也有單曲《J.A.R.》成為現代搖滾單曲榜冠軍,到1996年的時候這張專輯的總銷量卻沒能超越《Dookie》,總銷量只有200萬張。此後疲憊的Green Day樂隊取消了歐洲巡演,休養並錄制了第五張專輯《Nimrod》並於1997年發行,這張專輯在排行榜上只名列第十位。此後經過了長達三年的等待之後,2000年發行了第六張專輯,也是他們在主流唱片公司的第四張專輯《Warning》,這張專輯這張專輯在發行之後以15萬6千張的銷量名列排行榜的第四位,銷量再次突破百萬張。《Warning》之後又經歷了長達四年的時光消耗,2004年9月21日Green Day樂隊發行了他們主流唱片公司的第五張專輯《American Idiot》,再次引發了轟動
❹ 雷·克拉克(Ray Kroc)的麥當勞之父的來歷
1961年,雷·克羅克以270萬美元的價格從麥當勞兄弟手中購買了麥當勞餐廳的所有權,並將麥當勞餐廳以連鎖形式推向全美國。到了1968年,麥當勞開始向海外進軍,最終成為了全球擁有最多分店的快餐巨頭」。
1983年1月14日,雷-A-克羅克,麥當勞漢堡包集團公司創始人於加利福尼亞的聖地亞哥去世,享年81歲。克羅克曾通過精巧安排向社會提供大量小型牛肉餡餅,幫助改變了美國商業及美國人的飲食習慣。
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羅克創造了令全世界震驚的麥當勞奇跡,而他歷經艱難的創業史本身也是一個奇跡,雷"克羅克的名字也成了麥當勞的同義語,令世人欽佩不已、感慨萬千。後來,他就被稱為了麥當勞之父。
(4)爵士達漢堡加盟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902年,克拉克出生在伊利諾伊斯州芝加哥市的一個捷克裔家庭。一戰期間,他受訓成為一名救護車司機。可還沒輪到他上戰場立功,戰爭就結束了。
一戰結束後至50年代初,他先後在多個行業謀生,如紙杯推銷員,鋼琴演奏,爵士樂手,樂隊成員,以及在芝加哥電台工作。最後他成了一名綜合奶昔機推銷員,行銷全美國。
這個工作讓他認識了理查德和莫里斯(麥克),1948年,這對麥當勞兄弟在加州聖伯那地諾開設了第一家麥當勞餐廳。他們獨創的漢堡餐廳生意非常好,居然同時使用八台奶昔攪拌機。
1961年,他從麥當勞兄弟手中買下了公司。他們達成一項協議,即:麥當勞兄弟一次性獲得270萬美元出讓麥當勞連鎖餐廳,每年還可以得到公司總營業額的1%作為專營權使用費。
1984年1月14日,克拉克因心臟病在加州聖地亞哥的斯克里普斯紀念醫院逝世,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