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0年是庚子年
從1月25日,開始進入《庚子年》的。
直到下一個春節的前一天(除夕),屬相都是《鼠》。
人們粗粗拉拉地說(2020年是庚子年),也可以啊!
『貳』 有人知道庚子年嗎第二個庚子年要到了是真的嗎
早丨著呢,2015年是己未羊年,2016年是庚申年猴年,到你說的庚子年還有41午呢,六十甲子一巡環,採納喲
『叄』 庚子年多少年輪一回
庚子年60年一輪回。
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們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轉六圈而地支轉五圈,正好一個循環)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一甲子。
總共有六十甲子,所以每一甲子年都是六十年一輪回,自然的庚子年也是60年一次。
比如1900、1960、2020(60年一周期) ,就是所謂農歷的干支紀年。干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乾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干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乾地支,簡稱干支。
庚子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37個。前一位是己亥,後一位是辛丑。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庚屬陽之金,地支之子屬陽之水,是金生水相生。
『肆』 庚子年 子貢曰
庚子年,有;子貢日,沒有。
查了論語,只有「子貢曰」。
『伍』 庚子的庚子年
中國傳統紀年農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37年稱「庚子年」。以下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餘40,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7,除以12的余數是1,自當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歲次內均為「庚子年」。
農歷就是干支歷,節氣是用於指導農業生產的,干支不是以節氣劃分的,無論傳統習慣還是官方歷書皆如此(詳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編撰的《通用萬年歷》)。
『陸』 二十世紀有幾個庚子年
你這個問題有點麻煩。因為1900年正好是庚子年,這樣就涉及到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1900到底是十九世紀的元年,還是十八世紀的末年?如果二十世紀是從1900年算起,就有兩個庚子年,1960也是庚子,再往後是2020年(天乾地支記年,10天干與12地支的每一組合60年一個循環)。如果1900年算十八世紀的最後一年,那麼二十世紀就只有一個庚子年了。
『柒』 庚子年 洋人進了庄 燒我圓明園 焚我大沽口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的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的八國聯合軍隊。前期由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率領,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後以中國戰敗,聯軍佔領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陝西西安,談和後中國付出白銀4.5億為終。
[編輯本段]【八國派遣的軍隊人數】
八國以日本派遣的軍隊人數最多,派遣士兵23000人,軍艦18艘,陸戰隊540人總派遣的軍隊人數為23540人,奧匈帝國派遣的人數最小隻是象徵性派遣75人,日本成為八國聯軍的主力。
[編輯本段]【起因】
由於西方傳教士、教民與一般民眾的沖突、帝後黨爭等等的因素所引起的義和團運動,導致部分中國民眾襲擊在華的外國人。而清政府面對列強要求剿滅義和團的態度又曖昧不明,因此幾個列強國家決定由自己出兵鎮壓義和團。 在稍後的十幾天里,最可怕的事情是,清政府的正規軍,具體而言是董福祥率領的甘軍,直接參加了攻擊使館區的戰斗。也就是說,此刻的戰爭性質已經改變。如果說之前義和團攻擊使館區,可以解釋為「民亂」,那麼清政府的正規軍有組織的進攻,只能被認為是清政府的行為。不顧國際外交准則,不顧自己曾經做出的承諾,公然襲擊他國駐在本國的大使館,其嚴重程度可想而知。這也是西方各國出兵的最直接理由,即已經是國與國之間的沖突了。
不過一般認為這些列強國家出兵中國的動機並不單純,表面上是維護本國在華人士的權益,實際上是趁機進一步剝削、掠奪中國的權益。
當時洋人干涉慈禧為首的清朝政府內政,慈禧太後為首的滿清守舊貴族強烈排外,甚至連基本國際關系准則都不顧,要把洋人全部趕出去,斷絕與外國的所有關系。這是激起當時重大變故的一個導火線,慈禧決定順應義和團"助清滅洋",要將八國聯軍趕出中國而向八國聯軍宣戰,因而有了後來的八國聯軍進北京。
[編輯本段]【經過】
1900年6月17日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在廊坊受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兵敗後加大兵力一舉佔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太後、光緒帝和親貴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鴻章與聯軍談和。9月德國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被推為聯軍總司令來華。聯軍陸續增至十萬,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關、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內。此間,俄國又單獨調集步騎兵十七萬,分六路侵佔中國東北。12月聯軍提出《議和大綱》,迫使清政府全盤接受,並於1901年9月7日簽署了《辛丑條約》。後八國聯軍除留一部常駐京津、津榆兩線,其餘撤兵回國。
[編輯本段]【後果與影響】
八國聯軍軍事行動,以清政府與總共十一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為終,其中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四億五千萬即當時中國總人口,以示每人一兩,達羞辱中國人之意),分三十九年付清,被稱為庚子賠款。 聯軍佔領北京後,對北京皇城、衙門、官府大肆掠奪,因而造成大量中國文物和文化遺產(包括故宮,頤和園,西山以及圓明園)的失竊、破壞。
在戰爭中,俄國出兵侵佔中國東北全境,這也為日後的日俄戰爭埋下了伏筆。
從客觀角度上來說,八國聯軍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後來美國為了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向清政府減少了約1千萬兩白銀的賠款。退款主要用於中國向美國派遣公費留學生,清華大學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的。美國的兩次退款,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也涉足於戰勝國的地位,各國都表示願與中國「友好」,以便用和平的辦法維護和擴張其在華利益。所以都緊步美國的後塵,紛起退款。這一方面間接促進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進程,另一方面加強了列強對中國的控制。
[編輯本段]【相關資料】
光緒二十六年三月(1900年4月),英、美、德、法四國公使先後照會清廷,限令清廷在兩個月內剿滅義和團,否則將直接出兵干涉。五月初一日(5月28日),駐北京的各國公使舉行會議,決定以「保護使館」為名,聯合出兵北京。五月初三日至十二日(5月30日至6月8日),各國侵略軍近千人由天津陸續開抵北京,進駐東交民巷。為了阻止侵略軍繼續進犯北京,義和團開始拆毀京津鐵路,切斷京津電報線,並與前來鎮壓的清軍發生激戰。1900年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被剛調入京的清兵甘軍所殺。至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6月16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後,亦曾發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諭。不料到了翌日(6月17日)收到洋人出兵並同時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的情報。於是慈禧態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6月14日下午,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率士兵出外尋釁,看到義和團練拳習武,毫不遲疑地下令開槍,打死團民約20人。6月20日,在其前去總理衙門的途中,途經東單牌樓時,又開槍尋釁,被清軍虎神營士兵擊斃,遂成為列強對華開戰的借口。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俄羅斯、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奧地利十一國同時宣戰。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由於列強早已做好以武力鎮壓義和團的准備,北京各使館已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負責指揮防衛。
事件最終演變為列強對華大規模入侵,在戰爭平息之前,約有45,000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英軍中包括英在威海衛訓練的由中國人組成的中國兵團)、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與反抗入侵者的中國軍隊以及義和團拳民對戰。聯軍的指揮官是英國人Gaselee將軍。就在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之前,聯軍早於6月17日攻佔大沽炮台。7月14日,聯軍佔領了天津;直隸總督裕祿兵敗後自殺。聯軍在8月4日向北京進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15萬之多,而聯軍總數開始時僅3萬多人(後來有所增加)。時值8月,氣候炎熱而潮濕,加上沿途濃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為進軍增添了種種困難。聯軍於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經兩天的激戰,到8月15日逐步攻佔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至8月16日晚,八國聯軍已基本佔領北京全城。而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前已出逃西安。
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編輯本段]【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
德軍在北京陷落之後兩個月才到達中國。他們因為熱切執行德皇威廉二世7月2日發布的命令:「你們知道,你們面對一個狡猾的、勇敢的、武備良好的和殘忍的敵人。假如你們遇到他,記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戰俘。你們要勇敢地作戰,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威廉二世的這段講話是對5世紀匈奴入侵歐洲的回憶。後來這段話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英國人借用來貶損他們的德國敵人。德軍因四齣擄掠,而倍受批評。
俄國除了與隨聯軍進攻北京外,更另外從南北兩路派二十餘萬人進佔中國東北。北路俄軍8月攻佔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9至佔領吉林省城吉林;南路8月占據營口,10月佔領沈陽,10月6日兩軍會師,占據了東北全境。
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主要為錫克兵)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八國聯軍把北京分成不同的佔領區,東四以北由日軍佔領,東四南大街以東由俄軍佔領,以西由義大利軍隊佔領,皇城東北由德軍佔領,皇城東部由日軍佔領,皇城東南由英軍佔領,崇內大街以西東長安街以南由德軍佔領。西城由美軍、法軍、英軍、意軍佔領,外城由英軍、美軍、德軍佔領,實行軍事統治。日佔區設立"安民公所",德佔區設立"華捕局",沙俄侵略軍張貼布告,禁止中國人民反抗,說"遇到執槍械華人,定改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槍,即將該房焚毀"。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以後大肆屠殺,被捕的義和團威武不屈,視死如歸。
八國聯軍經常強指人說是義和團,不由分說加以殺害。侵略軍把西四北太平倉胡同的庄親王府放火燒光,當場燒死1800人。德國侵略軍奉命"在作戰中,只要碰著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一概格殺勿論。"法國軍隊路遇一隊中國人,竟用機槍把人群逼進一條死胡同連續掃射15分鍾,不留一人。日軍抓捕中國人,施以各種酷刑,試驗一顆子彈能穿幾個人,或者故意向身體亂射,讓人身中數彈才痛苦地死去。殺人時,八國聯軍全副武裝"監斬",人各個角度照相,企圖恐嚇中國人民,如今成為八國聯軍罪行的鐵證。
據記載說:"城破之日,洋人殺人無算。""但聞槍炮轟擊聲,婦幼呼救聲,街上屍體枕籍。"英國人記載說:"北京成了真正的墳場,到處都是死人,無人掩埋他們,任憑野狗去啃食躺著的屍體"。
八國聯軍侮辱婦女,任意蹂躪,據記載:"聯軍嘗將其所獲婦女,不分良曲老少,僅驅諸裱褙胡同,使列屋而居,作為官妓。其胡同西頭,當經設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東頭為出入之路,使人監管,任聯軍人等入內遊玩,隨意奸宿。"大學士倭仁的妻子已經九十歲,被侵略軍百般侮辱而死。許多人不甘侮辱,含冤自盡。國子監督酒王懿榮居住的錫拉胡同11號,憤怒地說:"豈能被所辱?"全家投井自盡。同治皇後的父親、戶部尚書崇綺的妻子女兒被拘押到天壇,遭到八國聯軍數十人輪奸,歸來後全家自盡。崇綺服毒自殺。
8月28日,八國聯軍在皇宮閱兵,各國軍隊在天安門廣場金水橋前集結列隊通過天安門、端門,穿過皇宮,出神武門。依次有俄軍、日軍、英軍、美軍、法軍、德軍、意軍、奧軍等3170人,俄國軍樂隊吹奏各國國歌、樂曲。這是對中國的嚴重的侮辱,對中國主權的踐踏。閱兵之後,各國軍官重新回到皇宮,以參觀為名公然瘋狂搶劫,一個英國侵略者事後回憶說:"一大群聯軍軍官見到這些東西伸手就拿,把他們想要的東西裝入口袋"。
北京被佔領以後,八國聯軍統帥、德軍元帥瓦德西特許士兵公開搶劫三天,以後各國軍隊又搶劫多日。中國的珍貴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皇宮和頤和園里珍藏多年的寶物被搶掠。俄軍最高指揮官阿列科謝也夫將軍等人把慈禧寢宮用黃金和寶石精製的數十件珍寶"洗劫一空"。英、法士兵把各類珍寶搶光以後,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裝,運回駐地。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3000餘尊,錦綉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就連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鍍金,也被侵略軍刺刀颳去,至今刮痕斑斑。法國天主教主教樊國梁從一個官員家裡搶走價值100萬兩白銀的財物,法國侵略軍統帥佛爾雷一個人搶劫的珍貴財物就有四十箱。法軍搶劫禮王府白銀200萬兩。東四一帶的商店被搶掠一空,著名的"四大恆"金號全部被搶。地安門以東、東安門以北,房屋被焚毀十分之七八,前門以北東四以南,幾乎全部被毀。
當時一位目擊者寫道:"各國洋兵,俱以捕孥義和團,搜查槍械為名,在各街巷挨戶踹門而入,卧房密室,無處不至,翻箱倒櫃,無處不搜。凡銀錢鍾表細軟值錢之物,劫擄一空,稍有攔阻,即被殘害。"一個英國人說:"凡是士兵所需要的,都是一派出一隊一隊的士兵去搶劫中國人的財產而得來的。如果士兵需要一些東西,而中國人稍一遲疑的話,就免不了送命。" 八國聯軍搶走北京各衙署存款約6000萬兩白銀,其中日軍劫掠戶部(今公安部院內)庫存白銀2914856兩,並立即放火燒房,掩蓋罪證。鼓樓的更鼓,被日軍用刺刀刺破。
古觀象台的天文儀器,在世界天文史上有重要地位。法國侵略軍和德國侵略軍爭搶這批儀器,瓦德西說:"這些天文儀器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們的造型和各台儀器的龍形裝飾都極為完美。"12月2日,法軍搶去件,德軍搶走天體儀、紀限儀、地平經儀、璣衡撫辰儀、渾儀,運到德國柏林。直到1921年才歸還中國。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1403--1408)2100位學者編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被英法聯軍劫掠破壞,後來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里,1900年被八國聯軍大肆損毀丟棄,甚至用於修建工事之用,迄今只剩200餘冊。《四庫全書》是清乾隆時(1772--1782)360位學者編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種古籍,共79309卷,全書共7套,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時毀壞一套,1900年又被八國聯軍毀掉數萬冊。翰林院(今公安部院內)收藏了許多寶貴書籍,八國聯軍把藏書搶掠糟蹋一空。直到現在,倫敦、巴黎的博物館里還有《永樂大典》許多當年被搶掠去的圖書。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以後,繼續進攻了保定、易縣、永清、張家口、山海關、娘子關等地,沙皇俄國出動17萬軍隊侵佔了東北,八國聯軍在各地燒殺搶掠,把城市鄉村變成一片廢墟 。不對,日本的傳統人為戰士打仗除了殺敵就是戰死,被俘是最可恥的結果,寧可自殺而不可以被俘。 所以日本軍人對任何一個敵國的俘虜都是處決,虐待或者奴役至死。包括蘇聯,中國和美國的俘虜都在戰後指責日本人對俘虜的虐待。 對蘇聯人更加不能例外。集中營和收容所其實都是同一碼事,只是稱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