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餐飲小吃 » 茶槑槑奶茶多少加盟費
擴展閱讀
寧波特色火鍋加盟 2025-05-14 16:02:17
鴨歌烤鴨火鍋加盟 2025-05-14 15:58:19

茶槑槑奶茶多少加盟費

發布時間: 2021-07-02 13:04:22

⑴ 囧 怎麼念拼音應該怎麼念

「囧」,本義為「光明」。從2008年開始在中文地區的網路社群間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路聊天、論壇、博客中使用最最頻繁的字之一,它被賦予「郁悶、悲傷、無奈」之意。「囧」被形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一個漢字」。
漢字:囧jing
囧字骨刻文演變:

字源演變及字形對比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漢語拼音:jiǒng
英 譯:embarrassed[1]
注音字母:ㄐㄩㄥˇ

部首:囗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2漢字釋義
源自:冏(囧其實是「冏」的衍生字,現代的字典里都查不到。兩個字的讀音相同。冏的意思為「明亮、光明」。「冏」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
讀音:囧字於普通話讀作ㄐㄩㄥˇ(jiǒng),粵語讀作/kwɪŋ/(gwing),閩南語讀成/kiŋ˥˧/(白話字:kéng,音同「景」),均與成語炯炯有神的炯(又作炯)字同音,原意是皓明、窗戶明亮透明。
方言集匯:粵語:gwing2
客家話:gin3 kwen3 (客音字典) gin3 kwen3(台灣四縣腔) gin3 kwen3(海陸豐腔)
原義:光明,明亮,光。
《唐韻》《集韻》《韻會》並俱永切,音憬。
東漢·許慎《說文》窻麗廔闓明,象。又伯囧,人名。周太僕。正本作囧,俗訛作冏。見《書囧命》。又與 同。
月吐窻囧 囧。[注]囧囧猶也。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字部】囧 ·康熙筆畫:7·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韻會》 俱永切,音憬。《說文》窻牖麗廔闓明,象形。又伯囧,人名。周太僕。正本作囧,俗訛作冏。見《書·囧命》。又與烱同。《韓愈詩》蟲鳴室幽幽,月吐窻囧囧。《注》囧囧猶烱烱也。烱從火囧。

hi表情中的「囧」
網義:「八」像眉眼,「口」像一張嘴。因此根據形狀,「囧」被賦予郁悶、尷尬、悲傷、無奈、困惑、無語等等意思,示意很好很強大,指處境困迫,喻尷尬,為難。同窘一樣表示在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極為窘迫的心情。(原是台灣某青年用orz 來代表郁悶,因為「orz」很像一個人跪著拜倒,後改為「囧rz」,更加形象,後才出現郁悶等網意。)本作「冏」同「窘」(粵語與「炯」同音)。
形容詞詞性
(象形。本作「冏」。象窗口通明。本義:光明)
1、同本義,光明(英文:light或bright)。
囧囧(光明的樣子);冏徹(明亮而通徹);冏寺(即太僕寺。古代官署名。掌輿馬及馬政);冏牧(見下)。
2、鳥飛的樣子(英文:(bird) flying)。
冏然(鳥飛的樣子) 。
常用片語
囧卿
讀音:jiǒng qing
英文:an official administers rear livestock or poultry
釋義:太僕卿之別稱,掌管輿馬和畜牧等事,冏卿因之吳公。(指太僕卿吳默。字因之。)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囧阿哥
讀音:jiǒng à ge
釋義:受人尊重的人,主要指光明磊落、實實在在的店主!
囧事
讀音:jiǒng shì
英文:something embarrassing
釋義:尷尬的事情
例句:不小心做了囧事,別緊張,很多女生會認為這很可愛。
Don't panic if you do something embarrassing. A lot of girls find that really cute.
4網路文化
在新興文化中,「口」視為嘴。它的內涵就是:
1、作為頭。表達沉重的思想!
2、作為臉。表達浪漫與激情!
它的作用是前者!
Orz:失意時,體前屈!
失意體前屈、中國大陸, 香港與台灣地區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次文化!
據說「囧」這個字最先在台灣的BBS社群上開始流行,「囧」也開始在中國大陸快速普及,逐漸在該地區的青少年及網路族群開始普及,隨後傳入香港,隨著網路次文化的興起,主流媒體開始嘗試引入「囧」字作為新聞元素,開始在電影和廣告產業產生效應。


「囧」字以其楷書外觀貌似失意的表情在互聯網上迅速流行。隨後在香港,有網民將電視劇《亂世佳人 (電視劇)》中的一個演員胡杏兒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樣與「囧」字相比,評論其演技,進行惡搞,促使「囧」字在網路上更加流行。普通話的「囧」與「窘」同音,讀起來的感覺也很容易跟窘境、窘況聯想在一起,普及速度飛快。又用其字的形象來表示「尷尬」、「無奈」、「真受不了」、「被打敗了」等意思。 一些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代替「O」,使得「失意體前屈」的頭部更加寫意,寫作「囧rz」,甚至寫作「囧rz=3」來誇張地表現出無奈的意思,囧很快地被「過分」地應用到了許多詞彙中,以前的「窘迫」甚至也被替換成了「囧迫」。更甚至有人用這個做了一個網站。
對於「囧」字在網路上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應該尊重漢字,用來惡搞不雅,有損中華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是也有人認為對「囧」字這樣的生僻字的關注,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播。網路語言對漢字、方塊字的一種重新解讀是一種積極的文化傳播現象。
重新拾起漢字的原生態思維:
就在2008.5.11,殷旵教授在北京大學帶來一場別有意味的講座《是誰把漢語撕成了碎片》,他生動的講座,讓人恍然原來我們天天在用的漢字里藏著如此多的智慧和博大的文化。比如「北」在甲骨文里是兩個「人」相背等。殷旵說:「中國人造字把人生解讀得如此細膩,這種選擇是非常不容易的。」
殷旵結合「囧」的流行,認為這只能說明漢字本身的魅力。今天有些文字里的信息已經被漸漸丟掉,漢字的原生態思維也在一點點被丟掉了,這種返璞歸真的趨勢值得肯定。至於說古文字這種流行方式,是利於其健康發展,還是糟蹋了古人智慧,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李宇明則認為,語言需要增添活躍因素,它有自我調節的機制,有用的吸收,沒用的就自我淘汰掉了。語言是最堅強的,就像我們的民族一樣堅強,語言會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
何宛屏說:「對於辭典編輯者而言,我持積極觀察態度,網路上的語言是活躍的,各種語言現象和社會生活相符合。」
5來源新證
在甲骨文中已有「囧」字,考證如下:
關於(囧)的形義,主要有五種說法:
窗戶說:許慎《說文·囧部》:「囧,窗牖麗廔,闓明也」象形。
倉廩說:屈萬里:「囧字,當為倉廩一類之物,於此則作動詞用,『米囧』,意謂「新米已入倉廩也」。
祭名說:於省吾先生:「囧為祭名,契文亦作囧,通盟。盟謂要誓於鬼神。」
地名說:於辭義則認為是地名:「卜辭囧為地名,且多與米字同見。」然為何種地名,他似又贊成屈氏倉廩說。姚孝遂、肖丁先生意見類似:「卜辭囧字正象窗牖麗廔闓明玲瓏之形,而均用為地名,無例外。」趙誠先生則說:「『囧』構形不明。甲骨文用作地名。」
牛耳說:近人殷康《古文部首》一書提及囧為「牛耳形」,並作圖釋。
眼睛說:對中國文字頗有研究的流沙河先生解釋說,囧是一個象形文字,代表一隻眼睛。本來外邊是一個圓圈,作眼眶,中間的「八」是耷拉下來的睫毛,「口」是指眼珠。形容人目光炯炯。
非窗
「囧」是一個象形字是不成問題的。甲骨文與金文的(囧)字均作圓形,無例外。我們知道,圓形刻銘較方形難,如其字本非圖像的圓形物,它是不必費力弄成圓形的。也就是說,從象形上看

《骷髏幻戲圖》囧印章
,囧如為窗,則應像圓形之窗。
可是已發現的商代房屋窗戶多為方形、三角形或者可以推定為方形。一般說來,方形窗的製作也比圓形窗容易,後代一般房屋窗戶的建制也是方形的多。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商代房屋就是有圓形的窗,那也不會比方形的多。那麼《說文》所謂囧為窗牖玲瓏象形便說不過去了,因為文字的取形應該是以事物的常見形象為代表,非用一個圓形表示窗,令人難以置信。
為祭祀地
囧在卜辭中為地名,是確切無疑的。僅從囧所處卜辭的句式語法就可以定論,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我將我所見到的有關囧的可以成文連讀的卜辭都收集起來可以發現在很多卜辭中,囧只能當作地名理解。那麼囧是一什麼地名呢?
在那些卜辭中,有這樣幾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1、在囧地進行的活動是「王」的活動,主語是「王」;
2、「王」後「囧」前的動作是「米」、「 囧」以眾「黍」。
綜上,囧為祭祀地是可以肯定的。既然囧為地名,既然在囧地所進行的活動是祭祀活動,則囧地不是祭祀地是什麼?這是典型的農業民族的祭祀,祭祀所用的物品非「黍」即」米」。
我們將《甲》九零三片的卜辭翻譯一下,以便讓一般讀者更清楚地看出囧為祭祀地:
己巳這天占卜,王將在南邊的囧地舉行囧祭,在乙亥這天舉行米祭?己巳這天占卜,王在囧地舉行米祭,新米囧送給祖乙?顯然,前卜問日期而後卜問對象,具有內在統一的聯系。
王羲之名帖 發現「囧」印章
王羲之的《遠宦帖》清晰地印上了一個「囧」字樣的印章。
大多人都以為「囧」來源於現代,是利用電腦程序拼接而來。不過,兩位江津網友在臨摹王羲之的《遠宦帖》

遠宦帖 右邊第一列第三個印章 囧
時,意外發現當中清晰地印上了一個「囧」字樣的印章。
「囧」現1677年前的書信?
據《重慶商報》報導,江津讀高中的蔡同學和彭先生在家臨摹王羲之的《遠宦帖》時,意外發現了在紙張的右側,清晰地印上了一個「囧」樣的印章,莫非王書聖也喜歡寫「囧」字。兩人立刻將此事發在了網上。
據宋代黃伯思所指,《遠宦帖》又稱《省別帖》,是《十七帖》中的書信。王羲之於成帝咸和九年赴武昌為征西府參軍,公元332年時,王羲之在武昌擔任庾亮的軍事參謀,而好友周撫剛好從武昌轉至益州鎮守,此帖便是羲之在當時寫給周撫的一封信札。
西南大學文學院中國書法研究所所長曹建副教授介紹,《遠宦帖》,這幅作品在歷史上一直是宮廷的收藏珍品。在收藏界有一個傳統,歷任藏家都會將自己的印章加在原作品上。《遠宦帖》到了清代,一位名叫耿信公的書畫鑒藏家擁有了它。
曹教授認為,這個「囧」字的正讀應該是「gong」,其實是藏家耿信公名字中的「公」字加了印章的邊框。
6流行符號
「囧」是什麼?它是一個漢字,讀音jiǒng;「囧」的含義是什麼?本義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這樣一個字,被賦予更多的意義,並發展成為一種奇特的網路文化。
網路上原來不只是憤怒當道,網上最牛古漢字囧(jiǒng)也突然開始流行。有人問,為什麼這樣一個90%的中國人不知道如何讀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有人研究它如何拼寫;有人把它稱之為「21世紀最牛的一個字」;在網路的帖吧里出現了一個「囧吧」,跟帖有3萬多個;眾多的人用這個字開設了博客,比如有的叫「一日一囧」,有的博客起名為「囧豬」,等等,甚至有人用它開始做生意,比如有人以這個字為由頭開設了一家奶茶店,生意很好;比如還有一個關於「囧」的專門網站。
據了解,「囧」字在康熙字典里也有顯示,後被網路進一步宣張,一種罕見的網路文化。
「囧」字本意是光明,它從字典里復活,被賦予的新意是:悲傷、無奈、窘迫或極為

開心寶貝 你畫我猜 「囧」表情
尷尬的心情。要理解這一點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張人臉,那麼「八」就是兩道因悲傷和沮喪而下垂的眉毛,「口」則是張口結舌的那個口。當一個人說「我很囧」的時候,可以想像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樣。而「囧」字的發音和「窘」完全一致,簡直再完美不過了。
瘋狂一:「囧視頻」點擊過百萬
「地球上出現一些分布在各地卻有一個共性的人群,這些人都有一些很費解的能力。有些人稱他們為壯士,但更多的人稱他們為『騷擾者』或者『失敗者』,或者叫做『超囧英雄』,盡管他們沒有意識到,但是,『囧』是他們的宿命——」
這是在一個視頻短片中的一個開頭語,這個開頭語是專門為一個叫做「一日一囧」專輯所做,而這個專輯設置在比較流行的「優酷」視頻網站中。記者發現,所謂的「一日一囧」就是一天一個短片,一個短片表達一個意思,時間長短不等,有「穿大褲衩的女人」、「費解的司機」、「采水果的小朋友」、「愛干凈的女人」、「上課不許說話」等,一共有20多篇。每一個短片基本是漫畫的形式,而這些漫畫中無處不顯示出「囧」字演變出來的各種心態,這些視頻短片的點擊量從2萬多到46萬之多,總點擊量遠遠超過百萬。
瘋狂二:囧論壇大囧村熱線網路
網路上可以點開的「囧論壇」有500個以上,類似的「大囧村」「囧字營」更是層出不窮。「囧」這種難以把握的東西,在虛擬的網路中成了聚合性的力量,成為區分網友類別的依據。
2008年4月18號,囧論壇發布了新的獎懲制度,在這個獎懲制度中,「囧」成了量度單位。該制度稱,「囧值」的積分單位為「囧」,主要用來獎勵對論壇有貢獻的會員,論壇根據注冊會員在論壇的發帖量以及在線時間,對他們進行「囧值」的評定,「囧值」與會員的等級以及所享受的權利密切相關,0~100分為小囧;100~500分為囧民;500~2000分為隊囧;2000~5000分為團囧;5000~1萬為牌囧;1萬分以上為濕囧。
瘋狂三:「囧」字奶茶店生意火爆
「這是什麼字啊?」湖北大學西門外有一家「囧」字奶茶店,門店上方的招牌上,印著大大的「囧」字,讓南來北往的人不時停下腳步,奶茶店老闆的目的達到了,「競爭激烈,奶茶主要面向學生,肯定要時尚一點了。」奶茶店老闆一開口,就知道他是典型的網路達人。
如果只是招牌上玩玩伎倆,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不過據大家介紹,「囧」字奶茶店的奶茶,真的有特色。要一杯這里賣得最好的「特色囧奶茶」,喝一口,有點咖啡、有點茶的奇怪感覺。看同行的朋友,臉上的表情早就擰巴起來,似乎真的成了一個「囧」字,「難喝也是一種味道啊。」有客人認為囧茶應該就是這個味兒。
瘋狂四:「窘迫」還是「囧魄」
窘迫顧名思義 使苦惱或窘迫;尤指使經濟困難,而囧本身也有這方面的意思,在囧字熱的帶動下,窘迫被囧魄更多的替代了。甚至有人直接用囧魄做了一個網站,以互動性為主具有囧魄特色的論壇,而且還有很多種獎勵方式,使得這個囧魄網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點擊率節節攀升。
90後網友的獨特標志?NO
2006年年底,記者第一次接觸「囧」,是一個公務員朋友通過QQ上發來,這位朋友很神秘地告知這是個漢字。商務印書館1772頁的《現代漢語詞典》,記者試過了所有的查閱方法,居然都找不到「囧」這個字。請朋友告訴了網路輸入方法,網路之後竟然發現有1200萬條信息。「只能說明你老了。」朋友很得意地說,這個字,只要會上網的90後多半都認識。
「上學期英語59!」差一分及格的事如果在90後群體中出現,周圍估計立即就會發出「囧」的感慨。這個字似乎已經成了90後網友的一種標志,「如果我發了個『囧』,他問我怎麼讀,我就絕對不相信他只有17歲。」16歲的小王說在網路中,「囧」這個字是可以用來判斷、分清「敵我」的。
網友「水管工」是四川大學一名副教授,他認為用「囧」表達情緒,體現了中國式的智慧:「古老的文化和現代網路的完美對接,這是件讓人驚喜的事情。」水管工說,他在大學低年級課堂上說出「囧」字時,感覺一下就和90後學生親近了很多。
「『囧』在網路中是表達悲傷、無奈情緒的習慣。」SandraChou是北京大學博士生,她之前在日本學習了兩年媒體,她並不認同「囧」字元為90後網民獨享的說法:「至少我就是個70後。」Sandra說,像在現實生活中,人悲傷了會哭一樣,在網路中,人有了悲傷或者崩潰的時候,就會「囧」,情緒顯然是和年齡無關的。
囧也可以表示幽默、或者形容自己的心情,例如:「糾結、郁悶」等意思,也就是說,不同語境下,「囧」的意思是不同的。
網路代表了新技術和新文化,在這個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隨著舊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網友們把古老的漢字翻出來,再賦予新鮮的含義,讓人看到古老和現代的巧妙對比。然而,這件事最妙的地方還不止於此。「囧」字的構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屬於「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戶,「八」和「口」構成了雕花的窗欞。有窗就有亮,引申而來就變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現代網民在使用「囧」字的時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樣的方法,也是採取「象形」,不過把窗子變成了人臉。為什麼很多人不分代際,都能迅速接受這個字的網路新含義?因為他們接受的不是某種從天而降的新發明新創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應用。同時,又因為傳統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認同了這種新鮮的詮釋。由此可見漢字的字形只是外殼,它的內核是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當漢字出現之後,中國人習慣了文字和形象之間的直接關聯。所以,盡管時光流逝,「囧」字已經幾乎被人們完全遺忘,但是一旦有機會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又可以恢復鮮活的生命力。想到後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這一點,就讓人情不自禁地為之感動。一定有什麼東西是所有中國人共通的,它不隨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變化而消亡,所有中國人可以憑借它而彼此相認,永不相忘。
漢語之所以始終有鮮活的生命力,是因為人民始終在參與這個游戲,並且在這個游戲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第一個把「囧」和人臉聯系起來的人已經不可考,他發明了一個新玩法,然後為大家所接受。也許一段時間之後,《新華字典》里會增加一條新的解釋。而我們的後人在一千年後翻出這個字,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感受。想到那麼久以後漢語還依然存在,讓人覺得很寬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讓人覺得非常之囧。
囧(Orz)的產生:日本「Orz」文化的啟示
囧,讀音Jiong,本作「冏」,像窗口通明。本義:光明,如冏冏(光明的樣子)、冏徹(明亮而通徹)、冏寺(即太僕寺,古代官署名,掌輿馬及馬政)、冏牧(冏卿,太僕寺卿)。
在網路文化中,囧的內小「八」字視為眉眼,「口」視為嘴。它的內涵就是:作為頭,表達沉重的思想;作為臉,表達浪漫與激情;而在失意體前屈文化中,它的作用是前者,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變態猥瑣(囧這個字的表情)。
關於囧的形義。主要有四種說法:1.窗戶說。許慎《說文·囧部》:「囧,窗牖麗廔,闓明也。」2.倉廩說。屈萬里:「囧字,當為倉廩一類之物,於此則作動詞用,「米囧」意謂「新米已入倉廩也」。3.祭名說。於省吾先生:「囧為祭名,契文亦作囧,通盟。即《周禮》詛祝盟詛之盟……囧米連文,盟謂要誓於鬼神。」4.地名說。李孝定於囧字取形贊成窗說,於辭義則認為是地名:「卜辭囧為地名,且多與米字同見。」
以上四種說法中,以「窗戶說」流傳最為廣泛。韓愈在《懷秋詩十一首》中就有一句「蟲鳴室幽幽,月吐窗囧囧。」「囧囧」在這里通「炯炯」,意思是窗戶明亮。
「囧」在網路的使用,最初的啟示來自日本,Orz是一種源自於日本的網路象形文字(或心情圖示),並且在2004年時在日本、大陸與台灣地區儼然成為一種新興的次文化。
說起囧的流行,必須要提到「Orz」,這種看似字母的組合並非念成一個英文單詞,而是一種象形的符號,在日文中原本的意義是「失意體前屈」,代表一個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這個人的頭、r代表手以及身體,z代表的是腳。日本人最初在網路上,例如在電子郵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時通訊軟體中廣泛使用這個符號,表現他們失意或沮喪的心情。
中國台灣的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替換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體前屈的頭部具有了更加寫意的表情,寫作「囧rz」。
有人這樣形容囧的魅力:囧是一種態度,囧是一種哲學;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卻又包含著萬般語言;囧是神奇的,囧,就是囧,用其他的語言無法表達囧的萬分之一……
「囧」rz之家
囧rz是由「Orz」或「OTZ」(一個人頭左身右跪倒在地,十分沮喪)變來的。經過囧這一面部刻畫,十分生動。是一種源自於日本的網路象形文字(或心情圖示)。
失意體前屈,原本指的是網路上流行的表情符號:_| ̄|○ 、○| ̄|_。它看起來像是一個人跪倒在地上,低著頭,一副「天啊,你為何這樣對我」的動作,雖然簡單卻很傳神。在初期,並沒有人對這個符號起個名字,「失意體前屈」這個名字也是後來才出現的。據說是某個餐廳的座墊上綉著這五個字,至於在這之前又是誰想到的,尚不知道真相。
後來,又有人發現,用簡單的三個英文字也可以表現這個動作,於是orz就開始流行了。接下來,更有 orz 的日誌軟體、日誌網站相繼出現。在2004年後,於日本、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網路文化。
原始用意帶有「悔恨」、「悲憤」、「無力回天」等含意,最明顯的用法就是在於被甩(失戀)的時候。orz廣泛使用後,其涵意逐漸增加。除了一開始的惡搞的「無可奈何」或「失意」之外,開始引申為正面的對人「拜服」「欽佩」的意思。另外也有較反面的「拜託!」「被你打敗了!」「真受不了你!」之類的用法。
台灣搖滾樂團五月天於2005年8月發表的歌曲《戀愛ing》就有「超感謝你,讓我重生,整個Orz」一句。
今天你「囧」了嗎
「今天股票又跌了,真囧(讀音同『炯』)……」、「今天你『囧』了嗎?」「囧啊,如果你不懂『囧』就會更『囧』。因為這是個很『囧』的世界。」在QQ群中,諸如帶「囧」字的網路表達層出不窮,與此同時,經常會有網民會發帖子「這些字認識嗎?」,其中就有「囧」字。
試著在網路上搜索「囧」字,竟然發現可打開的「囧論壇」就有500個以上,如「大囧村」「囧字營」等;各種「囧視頻」短片總點擊量超過百萬次;一個「囧吧」跟帖1萬多個。在網上,「囧」已經迅速流行開來。
通過查詢《現代漢語詞典》得知,其實「囧」不是什麼新發明,它們的原型出自古漢字。這個形似哭喪小臉的「囧」,在古漢字中的意思是光、明亮,可是在網路上,它的含義就完全不同,同它的「長相」相匹配,「囧」的網路新含義表示郁悶、無奈、傷心。
其實,網路作為一種全新媒介,正逐漸形成自身獨到的語言模式。
不久前,網路流行「雷」字,在網路的語言里,「雷」另有新解,形容人在不知情時受到驚嚇,如「你被雷到了嗎?」「你被雷得嚴重嗎?」……更有意思的是,根據被「雷」程度,可以分為:輕傷、中傷、重傷、腦殘。
紅火了一陣子,「雷」又被網路最新的娛樂流行語「霹靂」所取代。據稱,「霹靂」一詞源自《情深深雨蒙蒙》,劇中女主角聽到自己好友被拋棄時,非常震驚,脫口而出:「怎麼會有這么霹靂的消息!」
網路流行語來得快,淘汰也快。一度暴紅的「俯卧撐」(出自俯卧撐事件),很快被「槑」取代。「知道『槑』(意義為很霉、很呆)嗎?不知道吧!」「槑」字在網上大行其道,「雷」到不少網友。
從「很好很強大」到「很黃很暴力」,又到「關我鳥事,我是出來打醬油的」,網路流行語,平均只有幾十天的壽命。
「槑」這個字,怎麼念?不會的人,在年輕的網民眼裡,已經落伍了。「槑」是古漢字,部首為木,音和義同「梅」,《康熙字典》有所記載。該字由兩個「呆」字所組成,醒目逗趣,以形致意,形容人不僅呆,而且「很呆」,又稱「特傻」。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副所長、現代漢語教研室主任聶志平教授分析認為,縱觀網路語言普遍存在以下類型:正常用語,與現實語體相對應的;互聯網專業術語,與現實中行業相對應的;一般大眾聊天的原生態語言狀態;正常語言的變異,比如火星文;把廢舊古體字賦予獨特網路意義的,比如「囧」字。
聶志平說,各式各樣的網路語言帶有很大的娛樂性質,網路語言是展示人的智慧、新穎、獨特和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也說明了我們社會在進步,社會更加民主化。
「你的話沒意思,沒新意,誰會注意你,誰會跟你聊,誰會跟帖呢?」聶志平認為,網友用這種異化的生活用語進行交流,在網路這個環境中交流會有一種參與感和被認同感,同時也能感受到這種語言所帶來的娛樂感。這也是語言功能的一種發揮,無非是在網路上體現得更充分一些。
常有的現象是,網路流行語言,如火星語、字母詞等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生活中,進入公眾視野。對此,聶志平認為,語言使用都有不同的應用群,一種特定的語言屬於一種特定的環境。比如我們過去上學時在宿舍、班級甚至學校都有自己的流行語,行業語言也有其特定的專業術語,大眾聊天有其特定的生活用語,而網路語言是屬於網路的一種專有術語,也屬於我們社會文化的一種表達形式。因此,在語言使用上,大家應有開放包容的態度。
但有一個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中小學生如果在寫作文的時候把網路語言放進去,作為家長、學校、老師是應該進行糾正的。同學之間聊天用符號,這都沒有關系。就像講方言一樣,別人聽不懂沒有關系,只要你們雙方能溝通、能聽懂就行。網路中也是如此,如果一方只是寫給特定人看的,他能看懂就可以,但不要讓它影響到現實的學習和現實世界,這就是我們在使用網路語言時要把握的一個度。

⑵ 玉林有沒有槑槑奶茶店

玉林沒有槑槑奶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