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餐飲小吃 » 牛頓火鍋加盟
擴展閱讀
聯邦加盟代理賺錢 2025-07-04 21:33:28
bc卡公司加盟 2025-07-04 21:29:17

牛頓火鍋加盟

發布時間: 2025-07-04 16:30:16

1. 明星為什麼都熱衷於開餐廳

明星為什麼喜歡開餐廳?我認為主要原因有:
1、為了當網紅蹭熱度,始終保持高關注度。明星之所以叫明星,就是要製造各種事情出來博關注,要是沒有人關注那就不是明星、不是公眾人物了。
2、為了大把大把的撈錢,特別是腦殘粉、私生飯們的錢,子曰:「食色,性也。」人人都會肚子餓,一日三餐不可少。娛樂明星賺錢輕松程度是僅次於商人和官員的職業,濤濤的老公就說過「戲子來錢就是快。」每一個明星都有自己的粉絲群體,偶像們吃什麼、做什麼、玩什麼、穿什麼,狂熱的粉絲們都會跟風效仿。明星開餐飲店,狂熱粉們肯定會削尖了腦袋擠破頭也要來捧場,這樣一來,明星開的餐飲店一天賺到的錢肯定會比普通的餐飲店更多、更輕松。
3、為了還債。並不是所有的娛樂明星都混得順風順水,也有一些娛樂明星是為了償還巨債才當戲子的,開餐飲店容易賺錢,明星開餐飲店是個人的合法權利,只要合法經營,不生產製造有害食品,不做違法亂紀的事,不要像冰冰那樣偷逃漏稅,旁人應該給予尊重,不應該橫加指責。若是想體驗一下網紅店可以去吃,如果對明星開的網紅餐飲店不感興趣,可以敬而遠之。

2. 你看過《讓子彈飛》了嗎

子彈飛了,你跟得上么?
來源: 郭鵬傑的日誌(幫我同學轉下,很多人沒看懂。)

130分鍾,子彈飛到最後,也沒有停下。

姜文的讓子彈飛,洋洋灑灑的130分鍾時間里,沒有「尿點」,別說上廁所,一不留神就會失掉關鍵的情節。緊湊的劇情設計,豪放的風格,盪氣回腸的場面讓人在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完全沉浸在姜文的世界裡。這就是讓子彈飛的神奇之處。

但是,處於本能的考慮,興許也是偏差的世界觀導引下的職業慣性,我在裡面看到了一個大膽而又誇張的世界。

「讓子彈飛會兒」,開始了緊張而又誇張的畫面,一輛有奔馬拉著的火車,載著一群由慾望和貪婪的角色所演奏的歌聲中駛來。他們是,買來的縣長,拍馬溜須的師爺,風騷的縣長夫人。這三個角色,代表著三種讓人痛恨的職業—--虛偽的官員,無良的學者,以及貪圖富貴、趨炎附勢的小人。也正是這些人,他們才是坐在火車上載歌載舞者。因為他們是這輛火車的最大受益者,有火鍋吃,有歌曲聽,還有全副武裝的士兵為他們保駕護航。

但是,問題來了,火車只能是虛假的繁榮,一如一個虛假繁榮的國家,火車不是自己走,靠著幾匹奔馬,用這種馬拉火車的最原始、最低級的方式來維持著這種貌似富裕的假象。而火車上,載著既得利益者,即:買來的縣長,拍馬的師爺,趨炎附勢的小人。這么隱晦的開頭,讓我們笑,笑姜文的滑稽,笑姜文的天才,卻無法讓我們思考這種場景背後,到底折射著怎樣的現實。

接著,土匪出現。搶了縣長虛假繁榮的火車,還搶了縣長的老婆,而縣長不但不生氣,還想著繼續陞官發財,繼續干著盤剝窮人的勾當。巧立名目,三七開分,官員與地方富豪聯手,靠著欺詐的手段來盤剝窮人,進而達到陞官發財的目的。土匪的到來,打亂了既定的陞官發財的通道,也徹底的讓買來的縣長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土匪不搶錢,還發錢?」一直是買來的縣長苦思冥想的問題。土匪說:「我不要窮人的錢,只要富人的錢。」這有點意思了,這還是真的土匪么?明明是殺富濟貧,周濟窮人的「俠匪」啊。姜文,就成了這種「俠匪」形象的代言人。

官商勾結,巧立名目,魚肉百姓的民國畫面,讓我們生在現代的人,根本品嘗不出任何的歷史滄桑,反而是感同身受。飛天的房價,幾乎等同於土匪的搶劫,讓我們居不定所;毒奶粉,地溝油,李剛爸爸,釣魚執法。。。似乎,這些都是姜文在電影中竭盡全力想要讓人明白的東西,只不過,在電影中,這叫黃四郎口中的「土匪」。造成土匪的,不是窮人,而是想黃四郎這樣的地方富豪,他們逼良為娼,魚肉鄉里,把多少個完整的家庭搞得妻離子散,進而上山為匪。

緊接著,土匪開始和黃四郎鬥智斗勇,期間,黃四郎殺了老六,縣長媳婦,老三,還有縣長,而土匪也最終戰勝了黃四郎。想要錢么?找富豪。富豪把錢收回去,激起了民眾的慾望。想要報仇么,把槍發給大家。

但是,問題又來了,有了槍,還是不敢打。唯唯諾諾的躲在牆角里觀望著,看著誰會贏.。「誰贏就幫誰」,土匪的話挑明了這種群體的惰性,諷刺了中國小市民的奴性心態。想要而又不敢打,不敢去搶,有了槍,卻沒有一個足以拿起槍為自己爭取利益的膽量。這就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姜文的辦法是,抓一個假的黃四郎,當眾殺掉。這下子,大眾的慾望和膽量來了,瘋了似地沖進黃四郎的碉堡,把想要的拿回來了。

其實,在這里,姜文也不得不採用了欺騙的手段來讓愚昧奴性的大眾敢於站起來。但是這種方式不是靠啟蒙,而是靠欺騙和誘惑。靠著欺騙和誘惑,窮人戰勝了富豪黃四郎。誰又不是這樣呢?在當今社會,即使有一把槍,你敢於站起來么?你敢對著來你家裡強拆強拿的人開槍么?多數人不會,甚至還會做走狗,充當強權的鼓吹者,進而獲得靠「做狗」而從主人和老爺們那裡得來的施捨。

最後,黃四郎被打倒了。窮人翻身做了富人,搶到了本就屬於自己的東西。他們有了自行車,不再跟著土匪幹了,用他們的話來說,「跟著你干,挺沒勁的。」接著,他們打算去上海,去最富裕的地方享受本就應該屬於他們的東西,而不是想著如何去繼續捍衛自己的所得。所以,最後,姜文繼續重復了開頭的場景,一輛繼續由奔馬拉著的火車,載著一群毫無公民意識,毫無自我覺醒的窮人們駛向上海,駛向他們所謂的富裕。

可以看出來,姜文對他們也是很失望,很無奈的。缺乏啟蒙的大眾,即使在欺騙下搶到了自己的東西,卻依然無法知道去怎樣的保有這份財富。因此,他們的座駕,和買來的縣長一樣,只能是虛假的繁榮和富裕,只能是短暫的歡愉。而姜文,卻像一個無奈的老人一樣,繼續坐在他的馬上,緊跟著這輛滑稽的火車,等待他的下一次覆亡。

可以說,姜文,在電影中,教會了我們如何看待現實,如何在歷史的教科書中品味現實的滄桑和無奈,並最終的賦予了我們一種最為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每人一把槍。但是,有了槍的民眾,如果缺乏理性的意識和公民的觀念,其結果,也最終只能是一群趨炎附勢如武舉人那樣的打手和幫凶。

姜文的子彈飛了,130分鍾後依舊沒有落下。正如,姜文最後那失神的眼神,正在考量著觀眾的眼鏡和靈魂。

姜文眼中的公平,也許就會在子彈落地的那一瞬間到來。但是,你能跟得上這顆貌似平凡的子彈么?

但願,你在老爺們回味過來以前去看,別讓老爺們沒收了我們的子彈。

其實電影里,有一點是有漏洞的。姜文說,他當年時蔡松坡(即蔡鍔)的手槍隊,那時候17歲。但是,依據年份,故事發生在民國八年左右,應該是1919年,蔡鍔護國軍也是1916年(洪憲元年)的事,這期間,同姜文的滄桑如40歲的身份極大的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