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陝西旋面加盟電話
擴展閱讀
加盟代理法律法規 2025-05-20 04:20:39

陝西旋面加盟電話

發布時間: 2021-05-30 06:31:02

『壹』 旋面的做法

做法

踅面用蕎面做成,分為磨面、和面、攤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賣踅面的人講究自己動手,把蕎麥揀凈淘好,磨成細面。和面時要用能裝四五十斤的大瓷盆,在麵粉里添上水,用一根粗木棒順同一方向攪拌,這是關鍵的一環,必須稀稠得當,攪拌均勻。麵糊和得好,攤出的面更好。攤面用的是特製的鐵鏊,重達40餘斤,直徑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麵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劃開攤平,據說"踅面"即由此得名。稍頃,待一面受火變硬翻過來烘烤另一面,烙到七八成熟,疊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細絲,講究切成的寬窄和面餅薄厚一樣,四棱見線,才顯功夫。切好的面碼在木箱在里備用。吃時把水燒開,再放少許鹽,以防面入鍋中變粘。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鍋中,用筷子須鍋一攪,便可撈起。外地人見狀總懷疑這面是否變熟,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在鏊上已烙至七八成,再在沸湯中一燙,便完全熟了。或干撈,或帶湯,悉聽尊便,須手再用笊籬撈一些魚兒粉,然後調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紅油)、清油辣椒、鹽、醋,蘸一點花椒面,撒一捏蔥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吃踅面時大油必不可少,蕎面調上大油,才軟和好吃。


『貳』 合陽旋面做法

有竅門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學會的。

『叄』 旋面作文450字

踅面,是陝西合陽獨有的傳統特色麵食。有的人寫成「旋」面,是因為「旋」字在合陽方言里念「踅」。踅面是陝西省合陽縣及渭南地區獨有的,為當地人極為偏愛的風味小吃。踅面歷史悠久,相傳西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漢淮陰侯韓信在合陽黃河邊的夏陽渡用木罌渡軍活捉河東魏王豹時,為解決10萬軍士吃飯問題而發明此面。踅面可稱得上是我國最早的「方便麵」有2200多年的歷史。吃著踅面,再想想這個關於踅面起源的典故,就知道當年韓信怎麼發明出踅面作為行軍打仗的飯食。一是踅面勁道。厚且筋大,吃在嘴裡耐嚼,咽在肚裡耐飢。二是味醇。吃踅面時除了鹽、味精等其它常用調料外,要拌以大油和辣子,所以吃起來油香濃郁,辣味悠長,兩者都能增進食慾。三是方便。這與踅面的做工有關,做踅面的過程,先是和面,在一個很大的瓷盆里倒進麵粉和適量水,用一根粗木棒順著同一方向攪,攪得稀稠勻當了,舀一勺子倒在一張直徑差不多有2尺多的大鐵鏊中心,再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從鏊心向四周一圈一圈旋著刮開攤平。據說踅面的名子就是由那個半月形的木踅子而得的。相對於其他飯食,踅面的三個特點都更有利於行軍打仗,漢高祖能穩坐天下,其中也有踅面的一份功勞。

『肆』 合陽踅面作文450字。

這挺好吃的啊
踅面,是陝西合陽獨有的地方風味食品。有的人寫成「旋面」,是因為「旋」字在合陽方言里念「踅」。「踅」字是個冷僻
字,清代合陽有人編了一本《土音雜字》,出於好心,找了一個古音又讀「xué」的「頁」字來為「踅」字注音。但知道這個古音的人實在太少了,結果弄成拙,大家都按本音讀「yè」,而沒有人讀「踅xué」,外地人到合陽更是按字讀音,這樣一來,便把「踅面」弄成「頁面」了,實在是一大誤會。
踅面用蕎面做成,分為磨面、和面、攤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
賣踅面的人講究自己動物,把蕎麥揀凈淘好,磨成細面。
和面時要用能裝四五十斤的大瓷盆,在麵粉里添上水,用一根粗木棒順同一方向攪拌,這是關鍵的一環,必須稀稠得當,攪拌均勻。麵糊和得好,攤出的面更好。
攤面用的是物制的鐵鏊,重達40餘斤,直徑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麵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劃開攤平,據說「踅面」即由此得名。
稍頃,待一面受火變硬翻過來烘烤另一面,烙到七八成熟,疊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細絲,講究切成的寬窄和面餅薄厚一樣,四棱見線,才顯功夫。切好的面碼在木箱在里備用。
吃時把水燒開,再放少許鹽,以防面入鍋中變粘。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鍋中,用筷子須鍋一攪,便可撈起。外地人見狀總懷疑這面是否變熟,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在鏊上已烙至七八成,再在沸湯中一燙,便完全熟了。或干撈,或帶湯,悉聽尊便,須手再用笊籬撈一些魚兒粉,然後調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紅油)、清油辣椒、鹽、醋、蘸一點花椒面,撒一捏蔥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吃踅面時大油必不可少,蕎面調上大油,才軟和好吃。外地人一是嫌蕎面看起來黑,其貌不揚;二是怕不熟;三是對紅油辣椒望而生畏,但若吃上一碗,便覺味美可口,咬到嘴裡筋,吃到肚裡香,方知合陽人為什麼對踅面感情極深。合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食踅面,上會趕集,少不了兩碗踅面,一個個吃得滿嘴紅油,即使是穿著入時的大姑娘小媳婦也絲毫不覺難為情,反而卻覺得這才吃出味兒來了。逢到過春節,許多家都是專門訂做幾十斤,准備好紅油辣椒,以便招待親朋好友;碰到接待外地來客,踅面更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
在合陽各地都可以吃到踅面,坊鎮踅面被稱為正宗,高手輩出,每逢集日,數十家踅面各呈民彩。近半個世紀來則以田振江的踅面最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