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老字型大小小腸陳餐飲有什麼獨特之處
北京傳統風味鹵煮小腸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該菜是由乾隆年間的宮廷御膳"蘇造肉"演變而成。"小腸陳"飯庄便是一家經營北京傳統風味鹵煮小腸的特色餐飲企業。"小腸陳"製作的"鹵煮小腸",以味香色正,腸"肥而不膩"、肉"爛而不糟"、火燒"透而不粘"而獨具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
鹵煮火燒(鹵煮)的主要用料是豬腸、豬肺和干豆腐,用大鍋鹵制,一般要在清早就開始"鹵煮",到了吃飯時間,加入戧面做的火燒,等到火燒邊軟,方可食用。
要鹵制火燒,首先要求把豬腸豬肺清洗干凈,其次要求火燒必須是戧面的。只有按以上要求去做,才不會產生異味,火燒才不會爛掉,才可以享用美味。
北方的飲食一般都以味兒厚見長,鹵煮火燒也不例外。製作時,不可缺少的便是各種作料。享用時,桌上擺放著辣椒油、蒜汁、醋,還有香菜等各種配料,可視個人口味,酌情食用。
鹵煮火燒還有一段來歷。相傳,乾隆45年(1780年),清高宗乾隆南下巡查,曾居住在揚州安瀾官員陳元龍家中。其家廚張東官為乾隆帝精心設計並燉制出一道葷菜,乾隆食用後很是滿意,便招張東官進京入御膳房經常給他做這道菜。因是蘇州名廚所做,故起名"蘇造肉"。
清光緒年間,京東三河縣有一位姓趙的農民和"小腸陳"的傳人陳玉田的祖父就賣蘇造肉。可那時用五花肉煮造的蘇造肉價格貴,一般人吃不起,他們就用價格低廉的豬下水煮制。經過陳玉田的父親陳世榮及子承父業的陳玉田的繼承和創新,終於創出了名聞京都的新品種--鹵煮小腸。
鹵煮小腸口味濃厚,且價位低廉,既解饞又充飢,頗受老百姓的喜愛。
陳玉田製作鹵煮火燒時精心選料,悉心燉制,深受人們的青睞。在現珠市口大街,豐澤園飯庄旁,原華北樓戲院前就是他當年擺攤的地兒。陳師傅不但鹵制的好,而且待人和善,老小不欺,即便是沒有錢,到這里也可以嘗上一口兒,由於他人緣極好,所以生意十分興隆。除了普通百姓,當時許多梨園名角唱完戲後也到這里吃上一飯鹵煮火燒,對他是大加贊賞。自此,"小腸陳"的名號譽滿京城。
2. 有人說來北京一定要吃小腸陳,這小腸陳是什麼啊
小腸陳是世代傳承的具有京味特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餐飲企業,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以經營老北京風味鹵煮小腸而著名。鹵煮小腸源自清乾隆年間的一道御膳「蘇造肉」。後傳入民間經改進演變為鹵煮小腸。小腸陳第三代傳人陳玉田製作的鹵煮——「腸肥而不膩,肉爛而不糟,火燒透而不粘,湯濃香醇厚」,堪稱一絕。解放前,小腸陳在天橋、虎坊橋、前門和西單牌樓等一帶都設有攤位,屬設在華北樓戲院門前的攤位最有名。當時一些梨園名角,梅蘭芳大師、張君秋、新鳳霞等都在唱罷大戲後叫碗鹵煮當宵夜。陳玉田製作的鹵煮小腸不但味道獨特,且經濟實惠,深受京城百姓的喜愛。人送雅號——「小腸陳」
3. 北京前門的小腸陳鹵煮老店搬哪裡去了
老店地址在南橫東街,東臨虎坊橋,西臨菜市口新大街,陶然亭北門向北上坡後左轉約150米路南。
乘車路線:14路、百利寶專線、66路虎坊路下車,59路陶然亭北門下車,到南橫東街128號。
4. 想知道北京(小腸陳)鹵煮的具體地點總店最好!
原來在南橫西街的胡同里.現在拆了.不過我知道草橋的易出蓮花後面有個小腸陳的店.是大店.可能不是總的.應該是分店.你可以去那看看
5. 小腸陳的第一代傳人是誰
小腸陳的第一代傳人是陳兆恩,第二代傳人是陳世榮~
北京小腸陳鹵煮店小腸陳的傳人陳玉田老師傅說,在清光緒年間,京東三河縣陳玉田的祖父陳兆恩就是賣蘇造肉的。舊社會窮人多,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貴,陳師傅就用價格低廉的豬頭肉代替五花肉,同時加入了價格更加低廉的下水煮制。經過陳玉田的父親陳世榮及子承父業的陳玉田,歷經百餘年的繼承和創新,終於創出了聞名京都的鹵煮小腸。
6. 北京的小腸陳搬到哪裡去了
我記得好像是 搬到 天壇東門那邊去了
小腸陳鹵煮火燒
地址: 崇文區天壇東門往南400米路西
公交線路:地鐵4號線 → 地鐵2號線 → 地鐵5號線,全程約16.3公里
1、從魏公村乘坐地鐵4號線,經過3站, 到達西直門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8站, 到達崇文門站
3、步行約230米,換乘地鐵5號線
4、乘坐地鐵5號線,經過2站, 到達天壇東門站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7. 北京老字型大小小腸陳可以加盟嗎
小腸陳屬於私人性質的公司,原則上是不會讓其他公司加盟的。
除非你可以給出的條件太過優厚。
8. 北京好吃的小腸陳在哪
最好吃的是在前門大柵欄
北京烤鴨那胡同進去10米
9. 投資加盟小腸陳餐飲怎麼樣 永無淡季的加盟項目
小腸陳餐飲加盟店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以經營老北京風味鹵煮小腸而著名。鹵煮小腸源自清乾隆年間的一道御膳「蘇造肉」。後傳入民間經改進演變為鹵煮小腸。陳玉田製作的鹵煮小腸不但味道獨特,且經濟實惠,深受京城百姓的喜愛。人送雅號——「小腸陳」。 小腸陳餐飲加盟店讓您頃刻間遊走在富人行業,您還等什麼?北京的街頭巷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賣鹵煮火燒的店家,過去還有肩挑小擔的流動商販出售這種食品。特別是夕陽西下,鹵煮小腸開鍋出售時,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它那特有的香味兒。好吃這口兒的,便會聞香而至,要一碗鹵煮小腸和一兩個火燒,既解饞又解飽。鹵煮小腸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種街頭小吃食品。 北京城裡的一道名小吃是小腸陳大家都知道的,現在加盟小腸陳也成為當下比較火的事情。 加盟小腸陳餐飲製作的鹵煮小腸(鹵煮火燒)可謂一絕。他精心選料,悉心燉制,致使腸肥而不膩、肉爛而不糟、火燒透而不粘,故因此揚名。當年陳師傅的鹵煮攤兒就設在現珠市口大街,豐澤園飯庄旁,原華北樓戲院前。陳師傅經營鹵煮,童叟無欺,待人又極為和善,有錢沒錢的,只要來到攤兒前,都能吃上一口兒,落下了一個好人緣,顧客絡繹不絕,曾有眾多梨園名角兒在唱罷大戲後把來上一碗鹵煮當夜宵作為美事。 聽老輩人講加盟小腸陳餐飲的歷史,乾隆45年(1780年)清高宗乾隆巡視南下,曾下榻於揚州安瀾官員陳元龍家中。陳府家廚張東官揣度皇帝的口味,為乾隆爺精心設計並燉制出一道葷菜,乾隆食用後大加贊賞。張東官也因此隨駕進京入了御膳房。這道新菜取名「蘇造肉」,意為蘇州大廚所制。小腸陳加盟後來傳入民間,為適應平民百姓食用,後人嘗試著改用廉價的豬下水,特別是以豬腸為主要原料代替五花肉,其風味更加獨特,由此「蘇造肉」演變為「鹵煮小腸」。鹵煮小腸口味濃厚,且價位低廉,既解饞又充飢,頗受老百姓的喜愛。於是,陳氏父子在農閑季節賣起了這一吃食,此後傳承至第三代陳玉田。陳玉田從小學藝,子承父業,把這鹵煮小腸製作得更加地道了。 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陳老先生製作的鹵煮,想要加盟小腸陳餐飲的人也越來越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