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助聽器加盟的利潤
擴展閱讀
易加盟費多少錢6 2025-05-11 20:58:38
招商加盟客戶群體 2025-05-11 20:53:44

助聽器加盟的利潤

發布時間: 2021-06-07 00:42:51

❶ 在縣城裡開個助聽器連鎖店行嗎會不會賺錢

助聽器也屬於殘疾用品的范疇,他不是人手一個甚至N多個的手機,而且使用年限最少也是4年左右。你想想一個縣城能有多大的需求量,還要負責售後處理。建議你以一顆幫助他人的心來看待助聽器行業可能會有意外收獲哦。

❷ 助聽器的利潤有多少

利潤為0

❸ 助聽器行業利潤有多少

您好,您問助聽器行業利潤有多少
助聽器不是賣,是需要經過專業的檢測、調試,驗配的。是為需要的人謀福利,買東西都是要有利潤的,不然怎麼生活。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❹ 助聽器有沒有什麼靠譜的連鎖店可以加盟啊,投資回報

現在助聽器行業很少會做加盟店,因為加盟店在管理和經營上比較難以規范,一般都做直營店,在專業和管理上都比較規范,客戶體驗上也比較好。

❺ 賣西門子助聽利潤多少

利潤要根據經銷商給的價格定。
西門子助聽器,擁有130多年的歷史,在助聽器產品創新、助聽器品質提升、佩戴舒適度的增強方面不斷的努力,以滿足消費者所需要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助聽器產品主要分為耳內式助聽器和耳背式助聽器。其中,「耳內式助聽器」亦稱為「定製式助聽器」,它是根據每個人不同耳型單獨定製的,可完全隱蔽在耳道中。耳背機被廣泛用於各種類型(從輕度至重度)的聽力損失人群,它們擁有從小型BTE到大型超大功率助聽器等多種不同風格,許多耳背機配備了多通道指向性麥克風系統,提高了嘈雜環境下的言語理解。
中文名
西門子助聽器
外文名
Siemens Hearing Aids
歷史
130多年
總宗旨
產品創新、助聽器品質提升
對象
聽力損失人群
快速
導航
基本介紹
發展歷程
1878年 電話話筒本質上改善了聲音的傳輸質量。
通過使用維爾納·馮·西門子發明的電話話筒,聽力損失患者可以更好地與人交談.
1902年 電子聽力測聽器
西門子(或者說前身Reiniger, Gebbert & Schall公司)發明了電子聽力測聽器.
1911年 邁出了電子助聽器發展的第一步
Louis Weber(Siemens&Halske)為聽障人群開始了第一個設備的開發.
1913 Esha-Phonophor
1913年 Esha西門子開始了首批的助聽器量產.
1949年Phonophor Alpha
西門子推出了首款盒式助聽器.
1959年 Auriculette 326
西門子推出了第一款耳背式助聽器.
1966年 Siretta 339
西門子推出了第一款耳內式助聽器.
1987年 Telos
西門子推出了聽力技術世界的第一款遙控器.
1997年 Prisma

❻ 助聽器真的是一個暴利行業嗎

助聽器的利潤,一直是助聽器使用者所關注的重點,因為人們會認為, 這么小的一個東西,為什麼動輒上千上萬元,比起一些大的家電什麼的,都要貴很多,也許是習慣問題,人們並不糾結於一副眼鏡上千上萬元,因為已經成為了習慣,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助聽器確實面臨著被質疑的是問題,相比眼鏡的暴利,助聽器的利潤真的可以說是少的可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進口產品關稅高
由於我國的助聽器的研發水平,不足以滿足我國居民的需求,因此大多數的助聽器都是由國外引進,因此引進到國內必然要收取高額的關稅,去過國外的小夥伴都知道,國外相同的產品,要比國內便宜三分之一左右。這樣就導致了助聽器隱形成本的提高。
2、國外技術,國內購買專利成本高
其次,國外的產品,國外的技術,都帶來了附加的成本,國內對於助聽器的不重視,導致並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去研製助聽器,就讓我國助聽器的命門被外國人所掌握,國人應當意識到這個問題,有關部門也應當重視起來,做出我們自己的助聽器,從而將對成本。
3產品更新快,產品過多積壓
由於助聽器的競爭激烈,所以為了更好地達到競爭對手,助聽器的新產品層出不窮,助聽器投放市場的成本太高,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這一過程耗時、費力、花錢。如果頻度增加,原來的「老產品」其實還很新,但是為了新產品不得不去把精力投放在一些沒有必要的額外成本上,經銷商同樣需要跟上這樣的步伐。

❼ 西門子助聽器加盟利潤怎麼樣

目前西門子已經被收購了,現在是西嘉助聽器。

❽ 賣助聽器能掙錢嗎

只要有市場就能掙錢,有幾個關鍵點1、你是否有好的渠道,進貨價格比較低,自己的利潤空間比較大2、如果做一些宣傳推廣工作,讓更多有這個需求的人能找到你3、如何挖掘出邊緣人群的購買需求,告訴他用這個產品可以給他帶來什麼好處4、是否有關系和當地民政部門談合作,讓他們幫你推給用戶。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賣助聽器的都是暴利,到處都是店,這裡面水太深啦。

助聽器確實是水很深!當然,做這個行業的人可能是不愛聽的。

我是外行人,但是從外行角度談談自己的觀點吧,有不對的地方見仁見智,不必糾結。這次因為一個親戚需要配助聽器,所以也做了一些了解,說白了,那些人都很會忽悠,助聽器質量和服務固然重要,但是想辦法把錢從你的口袋裡忽悠出來也很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眼鏡店很賺錢吧,牙科很賺錢吧,助聽器也類似,很賺錢的!畢竟屬於醫療器械,不像眼鏡店大家都可以賣。舉個例子,買個老花鏡,你花10元買一個也是可以好用的,花3000元買一個,難道會好300倍的東西嗎?很顯然已經超出實用性(性價比)范圍了,可能有品牌效應、錢多或者眼鏡框材質特殊性、收藏價值等等。

回到說助聽器,助聽器是醫療器械,不允許隨便生產或山寨的,這本身門檻就把價格透明度卡住了。其實說白了,他就是一個電子產品,原理就是一邊接收聲音(話筒),一邊播放聲音(耳機),那麼聲音處理(音質、抑制降噪)、通道數(均衡器調節)就關鍵了,沒錯,因為小(某店驗配師忽悠說生產工藝比電腦晶元還復雜,我心想,能跟電腦CPU比嗎?),成本是會相對高一些,但是也不至於幾萬幾十萬吧,其實我覺得幾千元都貴了,畢竟這個和玩音響發燒又有區別的,因為通常只是要求患者做不同頻段的音量補償,而不是變成金耳朵來欣賞美妙細膩的音樂,從而搞的很懸。

那麼好了,配助聽器一般是兩個過程:1選硬體+2驗配,硬體剛才說了,就是一個聲音處理的電子產品,好比如說話筒、音效卡、耳機道理,按現在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很低成本,但是因為一些門檻原因,使它利潤變高,我後來找熟人買(雖然給我打5折,但我估計還是很高)。關於驗配,他們說的高大上就是驗配師水平,比如涉及到心裡輔導,那確實不好說了,說不清啊,因人而異的,大部分人是不需要的,然後就是助聽器調整到適合自己的,如何調節呢?首先要測試一下耳朵聽力情況,測試一下患者在不同頻段能夠聽到的音量,他們有儀器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范圍是125HZ到8KHZ之間,主要測500到4K范圍即可),患者一旦聽到了就示意一下,我後來發現下載手機APP也有這個軟體,回家後給他帶上耳機自行測試了一下,測試結果大致差不多,確定了聽力情況後就可以調節助聽器了,當然太低端的助聽器就不說了,多通道可編程的助聽器就比較好了,插上編程器,對不同頻段音量調節,根據實際聽損情況做適當的補償,通道越多可調節的越細致。那麼這一步因為家裡沒有編程器,所以自己就不好去弄了,稍微知道聲學或有玩過音樂聲音編輯處理的人更容易理解,也就相當於均衡器調整。

後來呢,我發現少數助聽器居然可以連接手機通過APP進行操作,自行調整通道音量補償到適合自己的最佳舒適度,那麼這樣的話,懂得玩的人確實就方便很多了,值得推廣。

看到評論里有人問APP名稱,我之前有試過幾個,都可以試試,好像有些做的還不錯,當時截圖在電腦,現在不知有沒有新的出來,我發出來給你參考一下:

❿ 賣西門子助聽利潤多少

很高😞而且西門子現在都買了助聽器這塊,以後得售後服務很麻煩。西門子這個牌子只能用兩年之後要改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