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盟店產品侵權被起訴怎麼辦
加盟店侵權被起訴可以依法提出答辯狀,並按時參加庭審,提處能證明自己未侵權或能夠減輕責任的證據。如果法院依法作出相應的判決的,當事人需要按判決書的內容進行履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2. 加盟的奶茶店被人起訴侵權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加盟的奶茶店被人起訴侵權這種情況應該積極應訴。
首先要先確認自己加盟的奶茶店是否真的構成侵權了,如果構成侵權,建議及時咨詢或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可依法委託律師要求核實真實的貨物金額,收集有利的證據材料,依法辯護。如果沒有就更應該積極應訴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簡介:
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刑事案件的起訴,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對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被告人的經濟賠償責任。起訴必須是有起訴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
3. 加盟店侵權可以起訴總店嗎
可以。消費者可以直接向消協投訴舉報這個加盟店,總店也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消費者也可以向總店索賠。
從侵權責任角度分析,雖然特許經營的總部與加盟店是法律地位各自獨立的民事主體,但對消費者而言,整個特許體系往往被當作單一的企業經營者,總部與旗下的加盟店構成同一企業。根據國外處理消費者在特許加盟店中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因商品或服務存在缺陷,消費者受有損害的類似案件時,法院衡量標準是總部對加盟店的管控程度,認為總部行使管控許可權,就可判定加盟店是總部的受僱人。
如果有不法侵害人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採取下列方式處理:
1、協商: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當事人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害,並賠償當事人相應的損失。
2、人民調解: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
3、民商事仲裁:雙方當事人之間定有仲裁協議或仲裁條款的,可以去設區的市及以上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
4、訴訟:訴訟途徑就是指受害人或案件的其他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訴訟途徑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規定,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 開一個加盟店需要辦理什麼證件
即使是加盟店,也需要需要辦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x0dx0a另外,你可以找你的供貨商提供一份授權書,授權你銷售他們產品的授權書。x0dx0ax0dx0a你找好店面之後,x0dx0a最好先向房東索取房產證明文件的復印件,看一下店面的房屋使用用途是否為「商住」或者「商業」性質,x0dx0a最好親自去工商部門咨詢一下這個廠房是否能辦理營業執照,x0dx0a(如果房東不放心給復印件你,最好和房東一塊兒去工商部門咨詢)x0dx0ax0dx0a然後就是辦營業執照了x0dx0a個人建議你辦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比較好。x0dx0a因為辦個體戶營業執照手續簡單,費用低廉,只需要23塊,x0dx0ax0dx0a辦個體戶營業執照需要的材料是: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一份,店鋪的場地證明文件(房產證或者土地證復印件),租賃合同原件和復印件,證件相片一張。x0dx0a如果不知道去哪兒的工商局或者工商所,又或者是行政服務中心辦營業執照,你可以問一下旁邊的店鋪的老闆。x0dx0a如果材料齊全而且符合工商部門的要求,那麼一般一周時間就能拿到營業執照。x0dx0ax0dx0a拿到營業執照30天內去地稅、國稅部門申請《稅務登記證》。x0dx0a需要的材料是: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租賃合同原件和復印件,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x0dx0a費用是十幾塊的工本費,基本上是即時辦理就能即時拿到稅務登記證。x0dx0ax0dx0a個體戶一般繳納的是定額稅,國稅和地稅都是定額稅。x0dx0a個體戶的定額稅征訂的標准有很多,不僅僅是經營項目,也不僅僅是店面的面積,他是一個綜合計算的結果。具體稅額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你店鋪所在路段,以及經營規模、經營項目、店鋪的租金而定。各地的情況不同,所以很難說清楚究竟是多少錢。 x0dx0a如果稅務部門認定你的每月經營額低於5000元,那麼就不用交國稅,只需要繳納地稅,如果被認定每月經營額高於5000元,那麼就要交國稅和地稅兩種稅了。 x0dx0a個人建議,要和向你定額的稅務局的專管員搞好關系,招待好他們,是很有用的。 x0dx0ax0dx0a組織機構代碼證的話,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是否去當地縣區級的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辦理。x0dx0a需要的這個證的話,帶上以下材料: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去質監局辦理x0dx0a費用大概是100塊上下。
5. 如果開加盟店營業執照的名字是不是和品牌商一樣,這樣旗下很多加盟商的營業執照名字都一樣,這樣侵權嗎
你好朋友,你說的這種情況有可能存在,但其實是極少數的。
總部在開放加盟的時候,如果加盟商想要用品牌的名字,總部就會提供商標授權使用書,有了這份授權書,加盟商在合同期內是不會出現侵權問題的。
你或許會認為所有加盟商的營業執照名字都一樣,其實不然,只是你看到掛在外面的招牌是一樣的,其實營業執照的名字並不一樣,沒有規定說營業執照的名字和招牌必須統一,你看到的大多數加盟店執照和招牌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你可以試著找一家今年比較火的某飲品店的加盟店,去看看的營業執照名字驗證一下~
如有幫助,望採納
6. 店名帶「青花椒」被「碰瓷」式起訴侵權
店名帶「青花椒」被「碰瓷」式起訴侵權
店名帶「青花椒」被「碰瓷」式起訴侵權,這些被起訴的商家真可謂是倒霉,僅因為使用了「青花椒」字樣,就莫名其妙構成侵權了。店名帶「青花椒」被「碰瓷」式起訴侵權。
店名帶「青花椒」被「碰瓷」式起訴侵權1
近日,四川多家餐飲店因店招、菜名以及菜牌上含「青花椒」三字被上海一家餐飲公司告上法庭,此事引起熱議的同時,網友甚至懷疑此次維權有「碰瓷」之嫌。
隨著事件發酵,該公司董事長左正飛通過媒體回應稱,已責令撤回全部訴訟,並否認了通過惡意訴訟或者利用商標來賺錢的說法。
被訴商家得知消息後很意外,但目前還沒有接到正式撤訴通知。
案情
因「青花椒」三字被索賠200萬
據了解,此次青花椒事件的原告均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翠堂」)。據媒體報道,全國數十家餐館因店名、菜譜、菜碟等處帶有「青花椒」的字樣,遭到萬翠堂起訴索賠,其中四川成都、遂寧、眉山等地就有十餘商家。萬翠堂認為,自己注冊了「青花椒」商標,被起訴的商家在招牌、菜單等處有「青花椒」的字樣就是侵權。
記者查詢發現,早在2018年2月,萬翠堂就以侵害商標權為由開始了訴訟,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共有7條記錄。2018年,萬翠堂將上海的一家餐飲公司告上法庭索賠200萬。法院經審理後,判定被告構成侵權,並賠償萬翠堂20萬元。被告上訴後,終審維持了原判。
2020年,江蘇兩家個人經營的店家也因此成了被告,均被索賠8萬元。法院經審理後,均作出了賠償萬翠堂15000元的判決。
2021年,四川廣安的一家青花椒魚庄也被索賠1萬元,但最終以萬翠堂撤訴結案。
主張商標無效卻被駁回
而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的判決中顯示,2016年4月6日,萬翠堂從上海可奈實業有限公司處受讓取得了「青花椒」商標,核定使用的服務項目包括飯店、餐廳、咖啡館、住所(旅館、供膳寄宿處)、備辦宴席、酒吧服務、快餐館、茶館、流動飲食供應、自助餐館等。
5個多月後,青島的市南區台食工坊小吃店(以下簡稱「台食工坊」)注冊成立。2017年,萬翠堂將這家小吃店告上法庭,索賠30萬。
原因就是其經營店鋪的門頭、牌匾、廣告牌、點菜單、店內背景牆等處使用了「青花椒」。
後來台食工坊將涉嫌侵犯萬翠堂青花椒商標專用權的門頭牌匾、店堂廣告拆除,並將涉嫌侵犯青花椒商標專用權的菜單予以更換。法院酌情判令台食工坊賠償3萬元。
據了解,台食工坊的負責人在開庭後的第三天對爭議商標提出了無效宣告申請,但最終被駁回。一審判決作出後,台食工坊提出上訴,法院還是維持了原判。
疑問
「青花椒」為何能注冊成功?
青花椒是一種常見的調味品,也是四川一些青花椒種植大縣的地理標志。這些商家很迷惑,「青花椒」為什麼就能夠注冊為商標?
北京嘉善律師事務所律師常亮認為,此次的「青花椒」事件不免讓人聯想起之前的「潼關肉夾饃」事件,但兩者並不屬於同一種性質,是存在區別的。
「潼關肉夾饃」事件,實際上是明確了地理商標不能阻止其他人合理利用商標中包含的地名。而「青花椒」並非是地理商標,其維權方式按照法律邏輯來看,並沒有什麼太多漏洞。如果餐館在招牌上使用了「青花椒」字樣,使公眾產生了混淆,該餐館可能就構成了侵權。
「萬翠堂可以用『青花椒』注冊商標,享有該商標的專用權。」常亮解釋,我國《商標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不得作為商標注冊。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知,「青花椒」作為一種通用名稱,是不能在方便食品類別中被注冊為商標。但是萬翠堂並非是在方便食品類別中注冊的「青花椒」商標,而是餐飲住宿類別中注冊的該商標。而我國《商標法》並未禁止通用名稱跨類別注冊的行為,也就是說只要「青花椒」不在商品本身即方便食品這個類別注冊,在其他類別中注冊在法律上是沒有障礙的。
回應
否認惡意訴訟正撤訴
12月25日,萬翠堂在回應媒體時稱,所有訴訟均系第三方——正尚律和(北京)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正尚律和)發起,並非上海萬翠堂本意。並否認了通過惡意訴訟或者利用商標來賺錢的說法。
「在注冊商標過程中,發現很多名字都被注冊了,注冊困難。當時就想了20多個名字,看哪個注冊起了就用哪個。」左正飛介紹,旗下的`可奈實業公司成功注冊了「青花椒」品牌,所以就用了這個品牌做烤魚。
「過去主要是針對惡意模仿我們店名、裝修甚至騙取加盟費的商家提起訴訟。」左正飛說,在維權過程中,索賠的費用甚至還不夠律師費。去年,正尚律和提出免費幫忙維權,維權所得歸該公司所有。但在實際維權中,左正飛稱自己並沒有參與,也不知道告了這么多四川餐館。
「目前已責令正尚律和撤回全部訴訟,並停止與其合作,進一步溝通是否存在過度維權,保留追究正尚律和法律責任的權利。」左正飛說。
26日,正尚律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確實已經接到了萬翠堂方面的電話,近日會發文統一回應此事。
商戶稱可能接受道歉或繼續起訴
成都溫江區一家花椒魚火鍋店的老闆娘得知萬翠堂撤訴的消息後,還專門換了頭像來表達自己的愉快心情,「我們贏了,我只是想換個頭像,換一下心情。」她在個人短視頻平台賬號上寫道。
被起訴的成都市青羊區唐記青花火鍋店負責人唐女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看到商家決定撤訴的消息後感到很意外。「維權群里大部分商家都還沒有收到撤訴的正式消息。本來我們計劃12月27日委託律師,聯名反訴。」
目前維權群里約20個店招里帶有「青花椒」的商家們都已著手准備反訴材料,起訴萬翠堂的青花椒商標無效。
「我們正在商量,有可能會接受道歉,也有可能會繼續起訴他。」受訪商家們表示。
店名帶「青花椒」被「碰瓷」式起訴侵權2
繼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饃商標侵權風波之後,青花椒又引發關注。近日,四川成都、遂寧、眉山等地多家餐飲企業,其店面招牌、菜譜菜碟因為帶有「青花椒」的字樣,被上海一家餐飲管理企業告上了法庭。有成都餐飲業主表示,自己10月底就收到法院傳票,被上海一家餐飲公司告青花椒商標侵權,最後法院判賠償對方3萬元。這些商家很迷惑,「青花椒」為什麼就能夠注冊為商標?目前,被起訴的多家餐飲業主也開始了聯合反訴訟。
這些被起訴的商家真可謂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僅因為使用了「青花椒」字樣,就莫名其妙構成侵權了。不僅涉事商家感到錯愕,普通網友也覺得疑惑。其實,這涉及到通用名稱能否作為商標注冊,以及注冊為商標後能否影響他人使用的問題。
根據《商標法》第十一條、第五十九條,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但是該標志經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徵,並便於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此外,根據《商標法》第四十九條,注冊商標成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稱時,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如「優盤」曾被深圳某公司注冊為商標並使用在移動存儲產品上,後因廣泛使用,「優盤」成為商品的通用名稱,遂被撤銷注冊商標。
什麼是商品的通用名稱?是指在某一范圍內法定或約定俗成、被普遍使用的某種商品的名稱。具體到「青花椒」之爭,「青花椒」可以是植物,可以是調料,也可以是某種食品的製作方法或食品原料。那麼,雖然有商家注冊了「青花椒」文字及標識,只要其他人在使用「青花椒」時沒有完全照抄注冊商標的圖案等標識,不造成混淆,就應該屬於正當合理使用,不存在故意侵權。
相反,某些商家憑借「青花椒」注冊商標來起訴其他經營者的行為值得商榷,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這是否是不當維權,會不會造成對市場秩序的干擾。
此前,針對「潼關肉夾饃」等維權問題,最高法相關負責人指出,個別協會和組織利用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獲取加盟費等,在商標法上沒有依據。最高法以鮮明的態度和有力舉措,堅決遏制惡意訴訟。對於大家關注的商標維權,相關部門應既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又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兼得。司法機關也應慎重對待,統一裁判尺度,讓正當合法的經營者不至於稀里糊塗攤上「侵權」官司。
店名帶「青花椒」被「碰瓷」式起訴侵權3
近期,四川省多家餐飲店因店名有「青花椒」,被上海一餐飲公司起訴商標侵權。采訪中,多位被告商家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青花椒是四川的特產調料,不少川菜中都有使用,他們認為,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調料不能被當作商標注冊。北青報記者梳理後發現,原告公司曾多次因商標侵權起訴多地餐飲店,且案件基本撤訴或勝訴,獲賠1.5萬元至20萬元不等,有被告商戶稱這是一起「贏不了的官司」。
北青報注意到,關於該「青花椒」商標注冊爭議,此前也有個人或企業向國家商評委提出無效宣告申請,但均被駁回。國家商評委認為,該公司申請的「青花椒」系使用於飯店、餐廳等服務上,並不違反《商標法》關於通用名稱的相關規定,因此可被注冊。但若在實際使用中出現妨礙行業發展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相關主體可另尋救濟途徑。
此前已被判侵權的成都商戶楊女士表示,她將提出上訴。
多個含「青花椒」飯店被控商標侵權
今年10月,朱派宣接到法院通知,自己因「青花椒」商標侵權,被上海一家餐飲店告上法庭,並索賠5萬元。接到通知後,朱派宣一查才發現,這家名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隨後開始注冊多個「青花椒」相關商標。通過對方提供的證據,朱派宣發現,早在今年7月份,對方就派人來他的店裡拍照取證,「我當時不知道,他們是暗訪的。」
2021年11月25日,本案在四川省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在朱派宣提供了他的店鋪開業和注冊信息之後,因朱派宣開店在「青花椒」商標注冊之前,對方便在開庭當天撤訴了。
在成都經營青花椒魚的楊女士則沒有那麼幸運,她已經收到法院判決她賠付原告3萬元的判決。楊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2019年,她在成都市溫江區開了一家青花椒魚火鍋店,店名取為「青花椒魚火鍋」。楊女士說,青花椒魚是店裡的招牌菜。她開店時並不知道「青花椒」是注冊商標,只知道是調料名字。今年10月,她收到了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11月26日,楊女士一家沒有請律師就上了法庭。「我們覺得這就是通用名字,是一種原料,覺得理直氣壯。」
庭審時,看到對方提供的證據,店鋪招牌、付款發票、首付款碼,楊女士才知道今年5月有人到店裡消費取證。12月18日,楊女士收到法院判決書,賠付原告3萬元。判決書顯示,該案的爭議焦點在於火鍋店的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和民事責任承擔。法院認定,火鍋店在店招上使用與涉案商標近似的起訴侵權標識的行為侵犯了注冊商標專用權,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目前,楊女士已經除掉了店鋪招牌上的「青」字。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仍有多個起訴四川餐飲商戶的開庭或立案信息。楊女士說,她准備上訴。目前,楊女士已與四川當地多家被告店鋪取得聯系,據她了解,各家案件進展階段不同,有的剛收到傳票,有的已經判決,大家決定互通消息。
江蘇南通商戶李偉華(化名)也是被告商戶之一,他形容這是一起「打不贏的官司」。李偉華告訴北青報記者,他的店是2008年開業的,後來在2016年加盟一餐飲公司,交了8萬元加盟費,經授權使用「青花椒砂鍋魚」「酸菜魚」品牌,店裡招牌為「百姓人家青花椒魚」。「我聽說我加盟的這家店原本也要注冊『青花椒』,但是沒有注冊成功。」李偉華說。去年,李偉華因為侵權被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起訴,最後法院判賠1.5萬元。官司輸了後,李偉華只能將店門頭的「青花椒魚」改為「花椒魚」。
四川省烹飪協會知識產權顧問單位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合夥人李際海告訴北青報記者,此前有四家涉事商戶到四川省烹飪協會就相關問題和困惑進行咨詢,給予他們全面提供建議、意見和相關的幫助。「我們目前打算從至少三個方面進行證據收集,青花椒是否是通用名稱、四川是否是青花椒主要產地,青花椒是否是川菜的主要烹飪調料。同時,我們也希望對原告公司注冊和使用該商標是否合理進行討論。」
據了解,按計劃四川相關部門、涉事商戶、律師團隊下周將在四川省烹飪協會組織下召開研討會。
原告攜「青花椒」商標多次維權成功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6月,主要經營范圍為小型飯店(不含熟食鹵味)、酒堂飲、餐飲管理等,其在上海市、南京市、南通市有多個「青花椒砂鍋魚」的門店。24日,北青報記者打開該公司官網,彈出一則「維權申明」,申明中提到,針對目前一些企業侵犯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名下「青花椒」品牌(商標注冊號:12046607)權益,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採取維權行動,通過法律途徑為「青花椒」品牌進行維權。
北青報記者查詢後發現,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自2013年開始注冊「青花椒」相關商標,其中不僅包括「青花椒」,也包括「菁花椒」「金花椒」「清花椒」等等相關商標。其中「青花椒」商標注冊分類包括餐飲住宿、廣告銷售、食品、方便食品、服飾鞋帽、廚房潔具、手工器械等多個分類。但在這些注冊商標中,其中商標分類29(食品)、30(方便食品)的申請被駁回,未予受理。
萬翠堂公司此後多次使用商標維權,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目前已公布的多個判決結果中,均以萬翠堂公司撤訴或勝訴為結果。
說法
「青花椒」仍具有區分商品或服務的標識性和顯著性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其中一家被訴侵權公司在敗訴後上訴,其上訴理由中提到,青花椒屬於一種植物及其種子的名稱,青花椒是餐飲類重要的調味料,更是川菜類的主要調味料,被上訴人所述兩個商標本身缺乏必要的顯著性。即使上訴人在餐飲服務中使用青花椒字樣,僅是表述產品原料和味道種類,未起到標識商品來源的作用,不會引起消費者的混淆,屬於商標法第59條規定的情形。被上訴人雖系涉案商標權利人,但青花椒作為一種重要而普遍的調味料,不能制止上訴人及其他企業和個人的正當使用。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時認為,在通常意義上,青花椒系一種植物及其種子以及由其製成的調味料的名稱,但「青花椒」本身並非我國商標法規定的不得進行注冊的事項,其仍具有區分商品或服務的標識性和顯著性,故在涉案青花椒商標已合法注冊的情況下,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應予保護;本案中被上訴人主張的上訴人的侵權行為也並非其將「青花椒」作為調味料及口味進行使用,而是上訴人在其門頭、包裝袋上對「青花椒」的突出使用,該使用方式並非上訴人所稱的僅系描述性使用,而系作為商品標識的使用,因此,上訴人稱其系正當使用的理由也不能成立;上訴人的行為構成對被上訴人商標權的侵害。
是否構成侵權 要看「青花椒」使用方式
早在2017年,曾有個人對第12046607號「青花椒」商標提出無效宣告申請,該申請人認為,「青花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調味香料,用於提味,有時也用在麻辣類食品上,故其是餐飲行業常見的原材料。
2019年,曾被起訴侵權的一家餐飲公司再次對第12046607號「青花椒」商標提出無效宣告,該公司在申請理由中提到,青花椒作為調味香料,屬於相關公眾通常認識下的商品或服務的通用名稱,被申請人將「青花椒」注冊在第43類服務上,屬於描述性商標,不具有顯著性;爭議商標的注冊違反誠實信用原則。
國家商評委兩次均駁回申請。國家商評委認為,該公司申請的「青花椒」系使用於飯店、餐廳等服務上,並不違反《商標法》關於通用名稱的相關規定,因此可被注冊。但若在實際使用中出現妨礙行業發展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相關主體可另尋救濟途徑。
「青花椒」究竟能否作為商標進行注冊呢?對此,北京優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兵告訴北青報記者,青花椒本身是一種調料,那麼如果要注冊調料品類商標是不允許的,但是如果注冊飯店品類則沒有問題,青花椒在飯店品類上並不是一種通用名稱。王建兵說,這就相當於「蘋果」不能注冊為水果類商標,但完全可以注冊為電子產品商標。此前商評委駁回兩次無效宣告申請,也回應了《商標法》第十一條關於「通用名稱」的問題。
而是否構成侵權,王建兵認為則要看被告方的使用方式。如果將「青花椒」三個字使用在飯店招牌上當作商標使用,那麼則可能構成侵權,而如果是介紹菜品調料僅僅作為客觀性的描述,則可能不構成商標侵權。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法學研究會理事王建平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認為從合法性上來說,上海這家公司注冊「青花椒」商標沒有問題,「花椒」作為一個通用名稱不能被注冊,但加了「青」就具有特殊性,可以獲得注冊。
7. 加盟旅遊公司需要准備什麼
加盟旅行社,必須在加盟之前先徵得在所想加盟的旅行社法人代表同意,並辦理相關手續,即:
1、必須持有國家旅遊局頒發的《經理資格證》一人;持有《導游資格證書》二人;
2、讓該旅行社協助你辦理門市部的營業執照;
3、門市部必須與那個上級旅行社做到三個統一,即:統一管理、統一報價、統一財務、統一稅務。
《旅行社管理條例》中指出:旅行社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旅遊業務的企業。從旅行社衍生的職業有:領隊、導游、票務員、簽證專員、計調員(旅遊操作)等。
經營旅行社是必須要持有當局發出的有效牌照,並且必須是某指定旅行社商會的會員才能經營旅行團,進行帶團旅行。
申請設立國際旅行社,應當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旅遊工作的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旅遊工作的部門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批准。
申請設立國內旅行社,應當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旅遊工作的部門申請批准。
(7)侵權加盟店帶什麼擴展閱讀:
旅遊業的發展前景:
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的政策逐步完善。2009年3月,商務部出台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大大簡化了境外投資的審批過程,給予企業更多政策鼓勵。
針對中小企業,我國設立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搭建了中小企業境外經貿合作區平台,還出台了海外並購政策。
此外,旅遊主管部門還通過與商務部、財政部、外匯管理局及銀監會等部門合作,引導和推動中國旅遊企業進行海外投資。
我國旅遊業國際化程度低,具體表現在國內不僅缺乏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品牌,也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商業模式、產品開發等創新能力皆顯不足。
8. 加盟店被告侵權,但是總部不管怎麼辦
自己察橋也漏豎別管。加盟店被告侵權總部不管自己也不要管,出了事找的是主管不是員工。加盟店指那些專門經營銷售返沒大特定商品的商店。
9. 轉讓的人家的加盟店,現在涉及到商標侵權,要怎麼辦
如果你還想用加盟店的這個商標品牌,就只能跟商標持有人溝通,重新授權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