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快遞寄出後可以退回來嗎
可以退回。
1、打電話給你發貨的這家物流公司,你說把這個包裹給你攔截住,然後提供一下你發貨證明,就是你發貨的底單,對方就會跟蹤攔截的。
2、包裹一直到達你發貨首襲的目的地之後,在派件之間有一個分件流程的,當他們看到這個包裹的時候就會原路返還的,你要清楚的一點是,快遞在運送的過程中不能攔截的,只能到達你要發件的城市後,下一步就是快遞人員派件了,這個時候才可以進行攔截的。
3、普通的貨運(公路、空運等)返回比較容易,快遞的就要看其公司的規定了,但一般公司只要是貨還沒被收貨人領取,均可以辦理退貨手續。
需要你負擔退回產生的,關於各種異常快遞的處理方式:
1、寫錯的請提供快遞單號和發貨人,修改。
2、不詳無法郵寄的:這種是因為你寫的不清晰,要按照省街道這樣逐級填寫,轉寄快遞是要加收快遞的。
快遞行業作為郵政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帶動產業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經濟附加值高、技術特徵顯著等特點。它將信息傳遞、物品遞送、資金流通和文化傳播等多種功能融合在一起,關聯生產、流通、消費、投資和金融等多個領域,是現代社會不可替代的基礎產業。
中國的主要快遞機構有:跨越速運、順豐速運、郵政快遞、高鐵速遞、宅急送、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百世快遞、韻達快遞、國通快遞、天天快遞、快捷速遞、速爾快遞、全峰快遞、全一快遞、大億快遞、如風達、能達快遞、德邦物流、優速快遞、京東快遞等多種快遞運營。
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服務》國家標准明確叫停了「先簽字後驗貨」的規定,一直是消費者所詬病的「先簽字後驗貨」行為有望終結。對於代收貨款快件,網路購物、電視購物和郵購等快件,收件人可先驗收內件再簽收。驗收時,可對內件外觀和內件數量進行清點,但不能對內件進行試用或進行產品功能測試。這一規定意味著,快遞公司將無權要求消費者「先簽字後驗貨」。

(1)全一快遞加盟商退網好退錢嗎擴展閱讀
簽收新規
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服務》國家標准明確叫停了「先簽字後驗貨」的規定,一直是消費者所詬病的「先簽字後驗貨」行為有望終結。於2012年5月1日起實施的《快遞服務》國家標准規定,快遞公司收派員將快件交給收件人時,應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
對於代收貨款快件,網路購物、電視購物和郵購等快件,收件人可先驗收內件再簽收。驗收時,可對內件外觀和內件數量進行清點,但不能對內件進行試用或進行產品功能測試。這一規定意味著,快遞公司將無權要求消費者「先簽字後驗貨」。
延誤索賠
2012年5月1日起,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准正式實施。該標准規定,同城3天、異地7天快遞還沒有到就算徹底延誤,可向快遞企業索賠。2012年5月28日起, 網上購物遭遇送貨難,節假日上門送貨不準點,超3天未送達每件快遞最高賠10元。由中國快遞協會牽頭,全國9大快遞企業與國內最大電商網購平台,天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電商社會化物流新標准。
2012年5月28日,簽署戰略協議的包括國內EMS、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宅急送、百世匯通、海航天天,基本上全面涵蓋了國內物流的一線陣營,其快遞業務量占整個國內網購快遞市場份額超過90%。協議梁芹啟包括即日起開通的超過5000多條城市間線路的「次日達」與近4000條的「1~3日限時達」服務。如未送達,將補償消費者5~10元快遞費。
延誤賠償應為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橡如,由於延誤導致內件直接價值喪失,應按照快件丟失或損毀進行賠償。消費者如遇快件延誤、丟失及損毀,可先向快遞企業投訴。如企業推諉、對處理結果不滿意,消費者可向管理部門申訴。
『貳』 加盟店不想做了可以退錢嗎
法律分析:一般是退不了的,否則需要承擔違約責任。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叄』 全一快遞怎麼樣
非常非常垃圾,快遞員讓我下去拿,我說你那個位置離我這里不近啊,我告訴你怎麼走好了,他說不知道怎麼走,你自己過來拿,我有點生氣,說快遞不是應該送到樓下的么,他說他不認得路,堅持要我過去,我說你做快遞的不會問下人么,他說反正他就在那個位置了,你自己來拿。
我收包裹這么多年,除了一個嫌包裹太重的以外,就數這家公司的這么叼的了,從來沒見過做快遞做的這么不專業的。
我已經告訴身邊所有的朋友堅決不用全一快遞。
客服還好,快遞員不培訓,等死吧這家公司。
『肆』 電信寬頻可以退錢嗎
退的話也給你退不多了,因為運營商的一貫的做法是扣掉你用的時間,但計算時不是按你包年的除以12月這樣算的,而是按電信資費中單個一指啟個月的資費標准來給你計算。因為他們會說你是違約的,退錢當然不能按包年的平均資費這樣給你計算了!這樣的話你就沒有多少錢可以退了,然後再給你計算上裝機費用,一次性開戶的費用還有當時給你贈送的貓的費用等,這樣算下來你還有幾個錢?要是理想的退費就是你能找個屬於他們問題的理由,比如你經常掉線、網速太慢、線路中斷很久沒有人給你修理等等。如果事卜並實沒有,你可以人為的製造點點了,這個就是你自己看這辦了唯弊如。成立的話你就一直打10000號投訴,不行你就打010-10000號,投訴,要充足的理由和證據!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到你理想的退費!乞求他們是解決不了的!希望你滿意!
『伍』 我交了加盟費,但是不想做了,加盟費還能退嗎
關鍵看你們有沒有簽合同,如果沒有簽的話理論上是可以退的,如果簽了合同,就要按照合同辦事的,能退就退,不能退的話,除非對方有欺詐或者虛假宣傳的行為,你可以起訴他們或者去中訴網進行投訴維權的。
存在下列情形的,加盟商可要求退費
1、加盟商盡管繳納了加盟費,卻自始至終沒有取得特許經營資格,無法實現對特許人所許可的無形財產的使用,在提前解約的情事發生後,加盟商可因加盟費對價享有不充分而行使返還請求權。如加盟商繳納加盟費後,特許人一直未提供經營技術資料等相關文件的,加盟商可要求部分或全部退還加盟費。
2、加盟商繳納了加盟費,並且取得特許經營資格,但在經營一定期限後,由於特許人的根本違約導致合同解除,可以將加盟費作為損失要求特許人進行賠償。如特許人在同一地區又允許多家加盟商的,就屬於根本違約,加盟商可以要求退還加盟費。
3、如果合同的解除是因為簽訂合同前特許人向加盟商提供了虛假信息,即加盟商是受到特許人的欺詐後才簽訂合同並繳納加盟費,被特許人可行使返還請求權。通常情況下,加盟後因故不能在開加盟店,要求退還加盟費的,特許商是可以不退還的。但加盟費最終能不能退,退回多少等問題,不只是看加盟商是否違約,加盟合同怎樣約定,還要審視特許人是否存在違約、履行加盟合同是否有瑕疵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最終決定的。如果加盟費的金額不大的,可以先和特許人協商處理,能要回的要回;
若加盟費金額大,雙方又協商不成的時候,我們建議最妥當的是委託專業合同糾紛律師協助處理,在本律師處理的大量案件中,先發律師函進行溝通效果往往比較好,根據專業的法律建議作進一步的處理,盡可能追回相應的加盟費,具體可以詳述。
『陸』 電信退網給退費嗎
尊敬的用戶你好:
感謝您使用中國電信。
請您確認您的寬頻是否簽訂了合約期,如果簽訂了合約頌族,那麼是不可以退網的,退網屬於違約,需要支付違約金才能注銷服務。
如果您對寬頻不滿意,您可以撥打10000號與工作人員溝通,故障會有專人為您檢修,網速也會為您檢查原因。如果網速正常也不能達到您的要求賣櫻坦,您可以升級寬頻,目前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的寬頻專區里有中桐4m\8m\12m\20m\50m\100M寬頻供您選擇。
安徽電信竭誠為您服務,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您的採納。
如有問題可以到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咨詢工作人員,安徽電信正式開啟預售紅米1s和小米3電信版,您可以去網上營業廳查看詳細情況,祝您生活愉快!
『柒』 電信寬頻能退網退錢嗎
1、一般不可以
2、大部分寬頻如果協議沒有到期是不能銷戶的,也不能退網退錢。(1)可以選擇過戶給需要的人用(2)如果移居的地方還在本市,可廳肢差以將寬頻一同移居,也省去了移居後重新卡通寬頻的麻煩。
3、有些情況,如電信沒有履行飢早協議規扮皮定的內容,比如網速達不到協議承諾的標准,是可以和電信協商退款退網的。
『捌』 又一「老牌快遞」倒下,成立27年,有13架貨機,員工1.2萬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興起,快遞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然而經過一輪洗牌後,大部分小企業被淘汰掉,留下來的快遞公司還算頗具規模。
但是,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連「三通一達」這些頭部企業,都需要背靠阿里這種大金主,才得以繼續存活下去,更何況那些得不到資本賞識的中小企業,一旦訂單驟減,服務跟不上,就很容易陷入經營危機,或者破產倒閉。
例如全峰快遞,成立於2010年,正好趕上電商這波風口,藉助北京的地理優勢,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把規模做到行業前列。在巔峰時期,全峰快遞在全國有65個轉運中心,1萬輛大卡車,5千個網點,以及5萬名員工。
雖然攤子鋪得夠大,但是全峰快遞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服務」。畢竟快遞行業就是服務型行業,客戶滿意了,訂單才能源源不斷。
但是全峰快遞的投訴率和丟件率連續兩年排到全國第一,給人留下特別不好的印象,口碑差,導致最後經營不下去了。
再看看國通,原本也是一家相當有實力的快遞公司,還獲得過多項行業榮譽稱號,比如「中國快遞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快遞市場客戶滿意十佳品牌」。
而且,它的追蹤查詢系統和自動化軟體管理系統在全球范圍內也是比較先進的。但是,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國通快遞因虧損嚴重,導致經營困難,正謀求轉型自救。
而現如今,又有一家快遞巨頭倒下,成立27年,在巔峰時期擁有13架貨運飛機,員工人數1.2萬名,這家快遞公司就是「全一快遞」,誕生於1992年,是深圳友和道通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最初階段,全一快遞是由17家小快遞公司合並而來,股東就是每個小快遞企業背後的老闆。因為入局較早,那會電商還沒有興起,加上競爭不激烈,全一快遞在當時算是規模較大的快遞公司。
後來,在經營過程中,由於股東人數較多,每個人的經營理念不同,經過多次整合,都難以協調。其中,有兩位股東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家新的快遞公司,把他們在全一快遞的所有資產轉入到這家新公司中。
而剩下的一部分資產,只能尋求大型企業來收購了。就在2010年,中外敦豪花了3億元將其攬入囊中,並推出「中外運全一」這個快遞品牌,可是發展不盡如人意。第二年,該公司
就把全一快遞賣給了友和道通集團。
同一年,友和道通集團還收購了速爾快遞,主打加盟模式,而對全一快遞的定位是直營,主攻航空件,這就是為什麼它需要13架貨機。
然而,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全一快遞的日子並不好過。就在今年10月底,全一快遞廣州分公司發布了一則「停止運營」公告,因公司運營轉型,從11月開始停止運營,這預示著又一家老牌快遞企業倒下。
目前,在二線快遞中,中德邦、天天、優速通過「抱團」或「上市」的方式已成功上岸,唯獨剩下品駿、跨越、速爾、宅急送這四家快遞公司仍在努力維持現狀。至於未來又有誰撐不住了,也不足為奇,這就是行業「優勝劣汰」的正常現象。
『玖』 全一快遞,全峰快遞, 優速快速,速爾快遞 這幾個快遞怎麼樣,哪個有前景,與申通,韻達快遞比怎麼樣
你是哪個省的?什麼縣?以前有快遞的經驗沒有?還有你當地快遞的主要產業是淘寶還是商務件?快遞是個朝陽的產業,未來會很不錯的。選好點網路,會後顧無憂。全一和速爾是一家的,優速的老闆是從速爾出來自己開創的,全峰的老闆是原來北京中通站點的。這4家快遞比較全一和速爾,老闆有錢。全峰有資金注入,優速我個人看法是不太明朗。全一和速爾現在剛剛上線淘寶,全峰和優速已經上淘寶時間稍長。我個人觀點你可以在全一和速爾選一家,在優速和全峰選一家,選出兩家來優劣能互補,因其4家都是全國性的網路,選擇2家是最合適的。
『拾』 快遞巨頭全一落幕:曾有1.2萬名員工,今兩次易主,淪為炮灰
近年來電商發展勢頭迅猛,而衍生出的快遞行業更是如日中天,為人們所熟知的幾家快遞巨頭, 順豐以快聞名,三通以穩取勝,韻達便宜,京東物流送上門。
就在各大快遞巨頭為爭奪市場搶佔先機而各顯神通時,也有不少在夾縫里求生存的二三線快遞公司因為無法抵禦欠薪、停擺的寒冬而黯然退出 歷史 舞台, 快捷、如風達、全峰相繼關門大吉。
也就在不久前,號稱是大陸者氏地區元老級別快遞公司的 全一快遞也宣告停止運營。 就算是這樣,在全一快遞成為明日黃花後,看客們對待這家大陸元老級別的快遞公司關停的態度竟是疑惑大於震驚。
看客的疑惑:資歷最老知游嫌散道的人也最少,全一到底是何方神聖?
2000年成立的全一快遞是中國大陸地區最早一批的快遞公司,作為大陸地區快遞行業第一批 "吃螃蟹的人" ,全一快遞坐擁著國內最全面的客戶資源和流通渠道。
原本可以先發制人一舉做成大陸地區一線快遞企業,卻一路走的坎坷而艱辛,始終在二三線徘徊,先後委身於DHL、友和道通以求解決自身困境,最終垂死掙扎也還是沒能抓住機遇發展自身, 成為快遞行業的炮灰。
而就在不久前,全一發布了 《告客戶書》 ,文中提到全一快遞即將停止服務並提醒客戶做好將寄件轉投其他快遞企業的准備,在快遞發展勢頭大好的如今,快遞公司倒閉絕對算得上是爆炸性大新聞,然而直到全一快遞公司停運的消息登上新聞,眾人仍表示從未聽說過這個快遞品牌。
甚至有人打趣, "請問全一是全峰快遞的兄弟公司嗎?" 也有不少人唏噓,第一次聽說全一快遞竟是在它公司倒閉上新聞的時候,而與此同時,落後於全一快遞很多年後才成立的順豐快遞正如它的名字一般發展的 "順風順水" 成為快遞行業里的先鋒。
不得不說,全一在這些年裡辛苦打下的江山皆因公司的倒閉而全部拱手讓人,頗有些 "身先士卒""替他人做嫁衣" 的蒼涼感。
再回首:在沒落以前,全一快遞也曾是行業里的領頭羊
回顧全一快遞從成立到成為 歷史 ,它竟在我們身邊默默地存在了19年之久,在這19年裡,全一快遞從一個由17家小型私人快遞企業合並創辦的整合型快遞企業慢慢發展成一個 在巔峰時期擁有12000名企業員工的大中型快遞企業。
公司創立之初,電商的嘗試仍處於襁褓之中,而國內的快遞市場也尚不存在激烈的競爭,這便為全一快遞的發展壯大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畢竟背後有17位老闆的鼎力支持, 全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密織了一道覆蓋全國的營業網, 在這道營業網里設置了有一百多個營業網點。
也許在現如今看來這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但在十多年前絕對稱得上是快遞行業的大手筆。
經過幾年的發展積淀,全一快遞的業務范疇不斷擴大, 除去成立之初就有的國內整車長途運輸,國內的快遞業務發展還涵蓋了次日達、國際干線快遞、零擔速遞等等。
為拓展國際航空快遞業務,全一快遞公司重金購買了10台運輸機投入到航空快件的投遞運營中,在國內外的多個一線城市建立快遞分撥中心和轉運中心,逐漸形成較為成熟的快遞轉投配送一體化服務網路,由此全一快遞在一個階段內真正實現了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也由此迅速成為了國內快遞行業的領頭羊。
不意外:再強勁的行業對手也比不過漏洞百出的全一自身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是時代洪流教會我們的生存法則。強盛一時的全一快遞又怎麼可能從一開始就預知自己行業龍頭也有氣數將盡垂死掙扎的一天?在全一快遞的時代,電商的紅利尚未被挖掘,使用全一快遞的也大多是集團而非個人。
由此看來,全一快遞不被多數人知曉也就並不奇怪了。但是說起全一快遞緣何後勁不足走向沒落,剖析其運營模式便可知, 走向沒落的實體無一例外有著漏洞百出、行差踏錯的自身經歷。
17個股東17條心
前文提到全一快遞公司是由17家小型私人快遞公司整合形成, 一個公司17個老闆,個個都是公司的股東, 大家神氏都能夠行使決策權,一塊大蛋糕,分了十七份,尾大不掉,責任和權力分散大大影響了公司上層判斷、決策的精準度。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即便最初,大夥兒奔著一個目標一同嘔心瀝血建立了一家大公司,共苦過後卻是不能同甘的尷尬局面,誰都想分一杯羹,誰都希望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那麼毫無疑問,在各自喝血吃肉中飽私囊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後,全一快遞公司本身成為這場權利的博弈里最無辜的犧牲者。
這17個股東個個兒都是精英的一把好手, 誰還沒當過老闆拿過主意?但就是這樣,本以為全一快遞能夠在17個風雲人物的帶領下蒸蒸日上,沒成想建成後卻是走下坡路的開始,在公司的運營管理上大家都是各有各的主張,並且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一言不合就撂挑子不幹。
久而久之, 大家便只想著多為自己撈點油水, 試想一家公司的高層如果都在想著如何快速收回屬於自己的那份分紅,軍心渙散無法組建一支核心團隊來共謀企業未來,那麼它離分崩離析已然不遠了。
果然公司成立不到六年,這17個股東里已然有幾個坐不住了,2004年時, 公司開始整合股東,由原先的17個整合為9個, 然而整合股東並不能夠解決全一的根本問題,不到兩年,兩個股東就自己在外成立了自己的快遞公司,並將全一快遞的資產轉移到了自己新成立公司的名下。
所謂牆倒眾人推, 其他股東也紛紛想要撇清自己,開始出售自己手中握著的全一快遞的股權,偌大的全一岌岌可危。
缺少發展規劃錯失良機
全一快遞的高層們糾結於如何為自己攫取更大紅利,而全然不顧公司的未來規劃,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決策失誤就在於錯失了抓住電商紅利的良機。在2003年時,馬雲的淘寶網迅速崛起, 電商紅利的潛力不可估量。
而當年極有眼光的三通一達瞅准了機會牢牢抱住了電商的大腿,紛紛轉向快遞件,與淘寶合作成功走上巔峰日進斗金,成功在電商快件中紮根,實現飛躍式成長。而此時的全一深陷股東的利益糾紛分身乏術,整體業務仍停留在整車快件運輸,和普通運輸隊別無二致, 不能怪對手太強大,只能怨自己太掉以輕心。
錯過了電商這班紅利高鐵,全一快遞每況愈下,在委身於友和道通後再次出現了決策失誤。沒有將企業的基本狀況了解清楚就輕易下定論, 主打高端航空快遞,勢必要同順豐一較高下, 所謂市場佔有率,在這時比的不過是誰更財大氣粗。
顯然,順豐為了實現登頂卯足了勁,彷彿不鬥敗對手就絕不罷休,相比較而言,全一就沒有那麼樂觀,寄人籬下看人眼色,底氣不足實力不夠,卻硬要打腫臉充胖子, 不比還好,一比直接沖了家,差一點就關門大吉。
而直營快遞的定位更是讓全一吃了大虧,的確直營快遞能夠有效把控服務的質量,但這也建立在資金力量雄厚的基礎之上, 友和道通的盲目決策再次陷全一於不利。
寄希望於金主來力挽狂瀾
全一快遞在經歷了股東分家瀕臨破產的噩夢之後,開啟了一波盲目自救。先是將自己賣給了DHL快遞,作為接盤俠, DHL在接過全一的爛攤子沒多久就放棄了掙扎, 隨後全一又委身於金主友和道通,全一快遞強烈的求生欲讓它不得不放下身段迅速攀附權貴。
但傍身金主也絕非易事,想要得到金主關照的前提就在於你能為金主帶來多少價值和收益,而全一快遞顯然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盲目地攀附讓金主不堪重負,兩次易主,自救失敗, 全一快遞也不得不消逝在時間的洪流中。
全一快遞的案例引人深思, 一手好牌被打爛, 原本可以找準定位抓住機遇扶搖直上,最終卻因為種種不得已落得一個無人問津銷聲匿跡的下場,不得不說,這樣失敗的嘗試當真是得不償失。
一家企業無論做小做大,首先都需要明確自身的定位, 識時務者為俊傑, 要麼早早找好穩定靠譜的靠山,以最佳狀態被收購以謀求更長遠的發展,要麼立足自身發揮優勢做精服務,形成能被自己所掌控的穩定生態圈,而絕非牆頭蘆葦頭重腳輕落得兩端不討好的下場,最終只能夠飲恨被市場所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