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光豬學院到底行不行最近想做健身項目。
知名度非常高
追問:
我一個好朋友介紹過,知道這家是做光豬圈健身加盟項目的,另外也有健身教練培訓的,對就業有很大的幫助,要是你感興趣,可以了解下課程。
B. 光豬學院的健身項目,有清楚的沒覺得有啥優勢呢
看過光豬學院,怎麼說呢。這家是做光豬圈健身加盟項目,得到了學員的廣泛認可的。在這家培訓之後,學員可以在健身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C. 光豬圈健身的特色是什麼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我是光豬圈健身的常客了,其已經成為中國大眾便利健身的首選了。在這里健身,感受到的健身體驗,才是真心特別了。在這里健身,感受到的健身體驗,會覺得格外的特別些。
D. 邢傲偉的人生轉型
出於對健身的熱愛,在「冠軍VC」投資光豬圈健身後,邢傲偉不久又加大了對健身的投入。11月29日,由邢傲偉個人投資加盟的光豬圈健身傲創明星店在北京通州萬達廣場盛大開幕。這家店也是光豬圈健身的第一家明星加盟店,並且是由邢傲偉親自帶隊進行選址、裝修設計、器械設備配置、教練人員選拔與訓練課程設置。開業當天體操奧運冠軍滕海濱和張楠、洪泰創新空間創始人王勝江、硬派健身創始人斌卡、海萊特健身創始人賀曉慶、尚城瑜伽聯合創始人楊莉等多位嘉賓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邢傲偉投資的光豬圈健身首家明星店的開幕,開業典禮上光豬圈健身還和出席典禮的四家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E. 光豬圈健身好不好在業內受認可嗎
當然有實力了,其採用加盟形式,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到線下,打造智能便利健身終端平台。不可否認,這樣全新的健身方式,看起來最是特別了。
F. 威海光豬圈健身房洗澡安全嗎
摘要 您好,是安全的。光豬圈是健身行業模式創新者之一,光豬圈健身在布局的是系統解決方案,包括俱樂部SaaS管理系統、智能硬體、健身教練培訓和健身內容生產分發等。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店,都使用光豬圈健身的管理系統和智能設備。
G. 盤點奧運冠軍「下海後最富的是誰
盤點奧運冠軍「下海後最富的是誰
NO.1 李寧 【中國運動員下海經商首人】:1988年退役後,在老朋友的建議下,李寧進入了健力寶,成為總經理助理,並逐步顯露出過人的商業才華。1989年,「李寧」品牌健力寶旗下誕生。1995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2004年6月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這是第一家內地體育用品公司在香港上市。在招股說明會上,他說道:「我是一個有著14年企業經營史的企業家,請不要再把我看作一個明星偶像。」李寧公司2015年財報顯示,2015年收入70.89億元,較上年上升17%,2015年實現凈利潤1400萬,由此結束連虧三年的頹勢。
NO.2 姚明 【經商涉獵面廣】:從運動員轉型經商最成功的另一位要數要數姚明了。從2002年登陸NBA一直到之後的9年職業生涯中,姚明拿下了超過20億人民幣的凈收入。巔峰時期姚明一年代言十多個廣告,代言費用均超千萬。這樣估計下來,姚明身價早就超了30億。據不完全統計,姚明自退役以來已投資了20多家企業,包括姚餐廳、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合眾思壯、加州健身俱樂部、太陽花酒店、葡萄酒酒庄等,涉及領域除了體育、地產外,還有股權投資、在線教育。
NO.3 李小雙【體操冠軍李小雙如何創業?】:李小雙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聲名鵲起,在體操賽場上摘金掛銀,收獲累累,直到1997年的踝傷讓他提前離開了賽場。退役後的李小雙選擇了經商,和哥哥李大雙共同投資成立了北京李小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經營服裝、鞋、器材等體育用品。從只有12名追隨者的創業者到擁有300名員工的領導者,目前,公司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在全國開設了近200家分店。這一對曾在體操賽場上創造輝煌的雙胞胎兄弟,在經歷了180度職業轉彎後,已穩穩走向了新的征程。
NO.4 樓雲【揭秘樓雲的商界故事】:兩獲奧運跳馬金牌的樓雲,1988年退役後先後擔任了樓雲運動精品商行董事長、浙江巨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杭州分公司總經理、阿迪達斯中國代理公司助理總經理等職。1990年代初期,樓雲加盟廣東東莞的小公司「通達制衣」,以「總經理助理」的身份成為東莞商界最惹眼的明星。2002年成立樓雲置業有限公司,任總經理。2006年,樓雲與綠城集團共同創辦樓雲綠城文體發展有限公司,主要承辦全國各類體育賽事,文化、體育專業培訓。
NO.5 李小鵬【投資達人李小鵬】:2010年9月1日,中國體操「李家軍」第五代接班人李小鵬宣布退役。在此之前的北京奧運會上,李小鵬奪得了他的第十六個世界冠軍,超越了前輩李寧,成為中國體操隊有史以來奪得世界冠軍最多的選手。退役後他效仿前輩李寧選擇了商海,現任非凡領越體育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非凡體育取得了幾個國際大型羽毛球比賽在中國的舉辦權,在主要業務——體育經紀這塊,還簽約了中國體操隊、中國跳水隊、中國羽毛球隊等,為他們做商業代理,旗下囊括劉璇、林丹、鄭潔、潘曉婷等明星運動員。
NO.6 錢紅【創建游泳俱樂部】:泳壇運動員創業的典範當數20世紀90年代中國泳壇五朵金花之一的錢紅,1993年退役後成為了商界女強人。1996年在北京創辦了一家游泳俱樂部,為青少年兒童提供游泳教學和培訓。1998年,錢紅籌集了1400萬,在家鄉河北保定的市游泳館基礎上進行改造,建成錢紅游泳館。現在它是當地條件設施良好的訓練綜合館,有兩個游泳池,除了用於游泳運動訓練外,平日里也對社會開放。錢紅如今的身份是北京那函國際體育公司股東,保定錢紅游泳學校的校長,代理的國際游泳用品TYR是世界知名品牌。錢紅在北京還有更多的事業要發展,她表示:期望將來的自己成為一名游泳體育專家。
NO.7 庄泳【公司賣給上市公司成億萬富翁】: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年僅21歲的庄泳在她參加的第二屆奧運會上獲得了那枚有著歷史性意義的100米自由泳金牌。退役後庄泳曾歷任鳳凰衛視、ESPN主持人,並於1998年與好友王敏創辦了上海鬱金香傳媒(鬱金香傳播前身)。在通往資本市場的路上奔跑數年後,鬱金香傳播終於敲開A股大門。創業板上市公司新文化2014年6月初宣布,擬12億元收購鬱金香傳播全部股權。交易完成之後,鬱金香將借道上市,其創始人之一、前奧運游泳冠軍庄泳也將藉此獲得超億元現金。
NO.8 鄧亞萍【鄧亞萍辭職加入體育行業創業大潮】:再來看看體壇勵志典範人物鄧亞萍。她曾經獲得了18個世界冠軍,在兩屆奧運會上囊括4枚金牌,連續8年排名世界女乒第一。1997年鄧亞萍正式淡出國家隊,先後進入清華大學、劍橋大學學習英語。2016年6月9日,根據人民網的官方消息,前乒乓球奧運冠軍鄧亞萍已正式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加入體育行業的創業大潮中。她將聯手俞敏洪 、盛希泰創辦的洪泰基金以及旗下的洪泰創新空間,共同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台。
NO.9 王軍霞【長跑冠軍開公司】:中國首位獲奧運會長跑金牌的運動員、被譽為「東方神鹿」的王軍霞,退役後王一直致力與推廣健康陽光的運動,自己也開了家公司——「軍霞營銷咨詢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05年,王軍霞在沈陽創辦 「王軍霞健康跑俱樂部」 推廣的並不是競技體育項目,而是以健康和快樂為主題的健康跑。另外她還與人合作環保等項目。
NO.10勞麗詩【辭職公職干淘寶】:勞麗詩,2004年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雙人冠軍獲得者,2006年世界盃跳水十米台亞軍獲得者。作為一名前奧運冠軍,已經成為正科級幹部的勞麗詩退役後本可以在政界有美好的前程。然而,她卻選擇了最出人意料的方式——2014年3月起開網店當淘寶店主。憑借著奧運冠軍帶來的人氣,勞麗詩的淘寶店開張之初生意不錯,但熱度退去之後很快便遇到了瓶頸。不過勞麗詩很淡定,面對困難她積極應對,已經著手組建自己的營銷團隊了。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勞麗詩以賣家代表的身份敲響開市鍾。
NO.11 林丹【下海經商學C羅賣起內褲】:「超級丹」林丹貴為兩屆奧運會冠軍,是世界羽壇惟一的全滿貫得主,據悉,林丹在2015今年年初與尤尼克斯簽的是一份價值達1億元人民幣的巨額合同,合同期限超過了東京2020年奧運會。除了代言,林丹還有自己的個人品牌。2015年9月29日,林丹帶著自創內褲品牌「Intimate by LIN DAN」在成都舉辦了「林丹的秘密」走秀活動,「霸道總裁」現場秀內褲,嗨翻全場。從此,林丹正式升級為老闆,走上了「賣內褲」的道路。
NO.12田亮【這八年在幹啥?投資房產開公司】:奧運跳水冠軍田亮2007年從體壇退役,就開始一邊在清華大學體育人文繫念書,一邊在娛樂圈發展。其實田亮還是理財的能手。當田亮還是「跳水王子」時,他已是廣告界的寵兒了,僅從2000年至2003年,田亮就擔任了十多家企業的形象代言人,代言的商品有食品、飲料、體育用品、箱包、手錶、汽車和樓盤等。除了廣告代言外,參加商業活動、典禮、晚會,也是田亮的一條生財之道,一般出場費在三四十萬元。拿到的錢怎麼花?「跳水王子」選擇投資房產,傳說他名下的房產主要集中在西安、重慶和北京,有9套房產。葉一茜曾表示,田亮酷愛投資房產,沒事時就開車去轉各個樓盤。除此之外,田亮還開起了公司,網傳早在2004年,田亮就涉足商海。他在重慶開了一家公司,做某廚具產品的代理,在西安則成立一家汽車代理銷售公司。2006年,又成立了「陝西田亮體育發展產業公司」,自己擔任董事長。
NO.13 陳一冰【投身體育app已拿到數千萬融資】:和田亮、鮑春來等體育明星轉型綜藝咖不同,陳一冰搭上了互聯網創業的大潮,從競技體育轉型大眾體育服務。陳一冰2015年11月宣布 ,他做了一款約教練+視頻+社區的運動APP產品。陳一冰稱目前該項目已拿到數千萬融資。據悉,打動投資公司的除了中國體育產業蓬勃的大背景,更在於陳一冰本人。首先,作為前奧運冠軍,陳一冰的官方和明星資源,從發布會到場嘉賓可見一斑;其次,陳一冰個人學習能力和商業意識,以及學以致用的運用能力,也是能夠成功融資的關鍵。
NO.14王濛【投資冰上項目產品】:2014年6月底,短道速滑名將、現役運動員王濛投資8000萬成立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消息不脛而走。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主要以服裝生產、加工、銷售為主,二期以生產冰刀、冰鞋等體育器材為主。「滑冰不能滑一輩子,要嘗試轉型,早晚要邁出下一步。」王濛說。於是,她選擇既不離開賽場,又利用個人知名度,以創辦公司的形式為今後鋪路。
NO.15 邢傲偉【從奧運冠軍轉型VC】:2000年,邢傲偉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獲得了悉尼奧運會體操男子團體冠軍;退役後,成為中國體操隊教練員的他,也創造了中國體操隊最年輕教練的記錄。退役後第十個年頭的時候,又來了個華麗轉身,從運動員開始朝著投資人轉變。現在,他的身份是「中體鼎新體育基金合夥人、冠軍VC發起人」。2015年11月29日,由邢傲偉個人投資加盟的光豬圈健身傲創明星店開幕。這是邢傲偉投資的光豬圈健身的首家明星店,開業典禮上光豬圈健身還和出席典禮的四家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H. 光豬圈健身加盟容易做嗎收益率是多少呢
有留意過光豬圈健身啊,做這個,才會覺得超容易的。其採用加盟形式,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到線下,打造智能便利健身終端前景廣闊。
I. 有人可以給光豬圈裡的健身的環境做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嗎
今天是我買卡後第一次去光豬圈健身,健身環境給人感覺比較擠。更衣室、洗澡間是男女共用,洗澡單獨收費一次2.5,打開水龍頭開始倒計時5分鍾,5分鍾內得洗完,不然你就得光著身子出浴室用app再交2.5(信號不好),可別忘了更衣室男女共用奧。
J. 健身行業發展前景好不好
健身行業發展前景好不好
健身行業發展前景好不好,隨著社會的不斷更新迭代,人們的各方面意識都不斷提高,尤其是對於健康方面,人們變得越來越重視,那麼,健身行業發展前景好不好?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健身行業發展前景好不好1
人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烈,健身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都了解了保持良好的健身習慣,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就算每天在忙,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去健身。健身房鍛煉人群的多樣化發展,需要的健身教練也就越來越多,
因此導致了行業內的健身教練出現了極大的空缺,健身產業發展催生了健身從業人員的人數,主要是因為健身教練的薪資待遇很好,工作環境好,工作也不是很累,健身教練也成為大眾眼中時尚、高薪、健康的代名詞。
健身教練發展前景好不好?健身教練是一個發展前途很好,薪資待遇也很高的技能型高薪職業。做健身教練不僅能堅持鍛煉,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還能掙錢,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只要喜歡健身行業熱愛健身,想做健身教練,想把健身做為自己以後的發展職業,都是可以到專業的健身教練培訓學校,進行系統的培訓學習的。
如今,在全民健身政策的實施下,健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並且健身房的數量正在逐步增加,因此現在的健身市場上需要更多的優秀健身教練加入,那些只想著盈利而不注重專業性的健身房只能關門,想成為健身教練的朋友,如果你想在健身教練這個行業走的更遠,建議你要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非常重要。
健身教練發展前景好不好?健身行業在一線城市的發展已經開始成熟,促進了很多二線城市的快速發展,健身房的數量和規模也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因此未來健身教練的發展前景仍然非常好。
數據調查顯示,健身以年輕人為主,80後和90後佔到健身人群總和的79.4%,80後重視健身的效果,而90後和OO後正逐漸將健身當成一種社交方式。
新生代真正來臨,經銷商們如何在變化中把握方向,如何突破現有渠道的局限,實現品牌和銷售二次革新?
本屆健身器材營銷峰會特邀請英吉多魏總、威踏劉總、萬年青劉總、新生活張總、樂健體育吳總等行業新生代明星人物共同分享健身器材行業新時代的傳承與開拓。
健身行業發展前景好不好2
在上半年的一次行業大會上,有一家知名傳統健身房就坦言,他們營收下降了50%,而根據我從器材商那邊了解到的數據,今年俱樂部整體新開店面數也急劇下降,預計減少了50%。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句古話很適合用來形容今年處在新舊博弈的健身行業。
整個行業情況不樂觀,很多健身房生意不太好,但大家當然都想活下去,於是超低價等各種極端營銷手段比前幾年更多了,生存環境很差。
在這種情況下,光豬圈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加盟店。但是整體而言我們還好,門店數量同比增長了10%。
今年我們其實開了一個好頭,在1月1號宣布了完成由中信建投資本領投的5100萬元A+輪融資,當時也是想給2019年的健身行業打上一針強心劑。
大家都知道,2015年成立的光豬圈比較早就開啟了品牌加盟,在2016年便完成了100家店的簽約。
2015年,健身場館管理系統剛剛以SaaS的形態呈現時,我們就已經研發了自己的SaaS管理系統和會員端APP,還加入了物聯網硬體,實現了「三位一體」的智能軟硬體系統,為光豬圈的加盟體系提供了穩定的基礎。但是在今年,我們慢慢發現過去一直把加盟這件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健身行業有兩個特性。一個是反人性,難以堅持。第二個是全球范圍內都沒有標准化產品,不像酒店等行業,所以加盟體系很難建立,要從零開始,把基礎打好。
我們發現,教給加盟商一個模式、一套好用的系統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由於能力和經驗差異,同樣的模式、同樣的工具,有的加盟商可以做得很好,有的卻不行。
造成這其中差異的便是運營,我們需要輸出一套新型運營體系。沒有運營的SaaS基本無用,重運營才是「護城河」,目前健身行業的核心矛盾是「大眾對美好健康生活的渴望和健身房低粘性的落後運營服務體系之間的矛盾」。
於是在3月份我們就確定了2019年是運營年。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了底層邏輯。
首先,在B端要做到三點。
第一, 輕管理。管理人員盡可能少,健身行業不是奢侈行業也不是暴利行業,達到基本要求就可以了,人越少管理成本越低,管理難度越低。
第二, 低成本。健身會越來越普及,就像拉麵館一樣。以前那種大面積高成本的'模式已經不適合了。可以看到,這幾年做的比較好的新品牌在成本控制上都做得很好。
第三,精細化運營。也就是充分利用數據,包括店面基礎運營數據、會員數據畫像和會員互聯網娛樂產品。
其次,如上一點所述,C端要有豐富的娛樂化產品,包括成績排名、紅包和積分兌換等。提高黏性,幫助大家養成健身習慣。光豬圈就有獨立的APP,里頭有各種玩法。
最後,要讓健身房成為渠道,讓第三方來付費,發揮渠道價值。
總而言之,這背後是一套低成本運營的解決方案、「三位一體」智能化軟硬體、線上線下融合的運營手段、總部統一輸出的設計與活動方案等。
我覺得,健身行業不是不掙錢,而是掙的錢都浪費掉了,舉個例子,今年上半年一家大型連鎖俱樂部的案例就讓我印象很深。
他們有16家門店,但去年虧損了500多萬。我當時分析他們的經營數據,發現人均用水量就有0.13噸/人次,也就是全年水費就要260萬。
再說人均服務成本,最高的一個店有將近70塊,說明人力成本高但客流量低。面積方面也是,一個店平均2000多平米,算下來每天每個人10平米,比平時的辦公面積還奢侈。
我就給他們建議調整,平均每個店減少了5個員工,總人力減少59人,每年節約工資成本177萬元;
水費減半,每年節約130萬元;電費控制至5元/平米/月,每年節約24萬元;
私教整改,全年增加營收234萬元;關閉和整改6家虧損店面,每年減虧超過480萬。
整個俱樂部今年也扭虧為盈,節約成本以及減虧合計利潤增加1000多萬。
其實在3月的時候我就已表態,傳統健身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面臨生存困境,必須要升級改造,2019年將是老舊健身房的改造元年。
今年6月,我們按照慣例在北京舉辦了論壇,當時剛好趕上浩沙健身陷入關店風波,有著20年歷史、160家門店、30萬會員的他們幾乎全部門店關閉或轉讓。行業一片嘩然,對於傳統健身房的討論空前激烈,當時我也在大會上就這個案例進行了具體分析。
光豬圈舉辦的問診課活動。
現金流斷裂只是浩沙倒下的表象,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其模式陳舊,無法符合新時代健身行業盈利的需求,二是運營管理效率低下且太粗糙。目前健身行業80%不盈利可以歸咎為兩個主要問題——模式問題和運營問題。
模式問題是指健身房面積規模、人力管理結構、內容、系統工具等,決定健身房的基本營收模式;運營問題是指健身房的銷售、服務、管理、會員粘性等,影響健身房是否能增加營收至穩定水平。我覺得,這兩個問題才是核心,今年很熱的預付費等問題根本不是關鍵。
大會之後,更多行業經營者找到了我,交流遇到的經營問題,希望獲得解決方案。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的精力已經不僅僅在光豬圈上了。
今年一直在想,我,我們還能為行業做些什麼?
我逐漸意識到,能夠幫助經營者的不只是一個點子、一個產品、一個方案,而應是一整套解決方案。
7月,我們在光豬圈總部舉辦了「健身房經營問診」,十多傢俱樂部從不同地區前來;下半年我們還推出了「健身行業當務之急·健身經營特訓營」系列課程,先後走進10座城市,培訓了上千人次。
鄭州的特訓營吸引了很多業內人士。
也是在這個與經營創業者的接觸溝通的過程中,我越來越強烈感覺到行業存在著更大的需求,已經超出了光豬圈健身的范疇。
現在也可以對外宣布了,那就是我們在下半年成立了服務全行業的北京中體聯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也即是這家新公司的董事長。
中體數據旗下除了光豬圈,還並購了老牌健身SaaS提供商鬼工科技,他們在健身領域有著很豐富的經驗。中體數據的業務分成了不同層級,鬼工的SaaS解決場館經營最基本的工具需求,光豬圈則是深度定製化的品牌+運營體系。
在此之外,將有以光豬圈、鬼工科技為基礎且更加充實強大的另一套體系,為健身行業經營者提供包括數據診斷、智能軟硬體、設計營建、線上線下運營、市場推廣、培訓等內容的一站式運營解決方案。
這套方案將不限於特定品牌,而是為市場上的任何品牌提供支持幫助。例如鬼工就有很多客戶是傳統大型健身俱樂部,我們會在SaaS的基礎上給他們提供更多服務,包括數據化管理和第三方渠道等。
我們的這一套解決方案今年還走出了大陸,跟中國台灣地區的亞洲動能集團合作,正式進駐台灣,由於他們在東南亞也有業務,所以接下來我們也可能進一步合作面向海外市場進行拓展。合作是6月份簽的,本來計劃今年9月落地,但是軟體適配等問題還要些時間,預計2020年上半年就能開門營業了。
其實今年行業出現這么多問題挺正常的,已經走到了一個調整周期。
前些年熱的時候開的店太多了,很多已經不符合需求了。而且明年可能會更糟,一些今年勉強活下來的明年會堅持不下去。但是我覺得出現這些問題是特別好的事情,說明行業正在升級。
2019年11月11日,光豬圈健身度過了自己的四歲生日。而我從事這一行也快20年了,健身房發展至今可以歸結成三個問題:
一,過去積攢下來的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了——面積大、管理粗糙、成本太高,要從整個模式上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要輕管理,重運營效率。
二,健身房的服務要回歸到本質,本質就是讓用戶養成健身習慣。需要運用科技手段、通過數據給會員畫像,提供豐富的健身之外的場景,用來提高會員的活躍度、留住用戶。
三,其實健身房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可以探索第三方為渠道付費的方式,讓這個渠道煥發未曾享有的價值。
把這三件事解決好,健身行業大有可為。所以,在新的2020年裡,我也會帶著更大的使命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