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givenchy是什麼牌子
Givenchy是一個法國本土時裝品牌
Givenchy,中文名紀梵希,屬法國時裝品牌,初期以銷售香水為主,後涉及護膚品和彩妝事業,在2018年度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排名433位,後來推出了高級時裝,並被業界認可,他的創始人是貝爾·德·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
該品牌創立於1952年,1952年2月2日紀梵希首度在巴黎推出個人的作品發表會。在這場以白色棉布為主,輔以典雅刺綉與華麗珠飾的時裝展中,他的創意才華令在場人士驚艷不已,同時也奠定了紀梵希在時裝界的尊崇形象。
(1)南昌雅綉加盟店擴展閱讀:
品牌創始人的職業生涯介紹:
1927年,紀梵希出生在法國Beauvais的一個富有家庭,父親是礦山業主,家裡並不贊同年輕的紀梵希從事時裝事業,而是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律師,但紀梵希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1945年,畢業於巴黎藝術學校後,紀梵希涉足時裝界的第一份工作是為巴黎Jacques Fath設計室設計服裝,然後是Robert Piguet設計室。
1946年,與Lucien Lelong的助手皮爾·巴爾美(Pierre Balmain)和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一起為Lucien Lelong設計室工作。
1947年~1951年,一直為Elsa Schiaparelli設計服裝。
1952年,紀梵希創建「紀梵希工作室」(the House of Givenchy),其以瀟灑精緻走紅巴黎。與此同時,將自己的第一個系列命名為Bettina Graziani。簡潔的蟬翼紗上衣配棉質百褶裙,清新明朗。
1953年,紀梵希開始為好萊塢電影明星設計服裝,並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
1955年,紀梵希開始設計非配套穿女裝,並把奧綸纖維(聚丙烯腈短纖維)引入女子高級時裝。
1957年,向Audrey Hepburn致敬的L'Interdit香水推動了品牌正式進軍香水界。
1982年,紀梵希在紐約時裝工學院舉辦30年回顧展。
1981年,被Veuve Cliquot香檳公司收購後,母公司又與法國Louis Vuitton合並。
1988年,紀梵希因為財經原因,將自己的商業轉讓給了路易.威登(LVMH)集團,但自己一直擔任「法國紀梵希設計室」首席設計師,直到1995年退休。
參考資料來源:
GIVENCHY官網-GIVENCHY品牌歷史
網路-紀梵希
❷ 中國有幾大著名古樓
十大,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山西永濟鸛雀樓、山東煙台蓬萊閣、雲南昆明大觀樓、江蘇南京閱江樓、湖南長沙天心閣、陝西西安鍾鼓樓、浙江寧波天一閣。
1、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2、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
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3、滕王閣
滕王閣,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
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於山東滕州,為滕王。他於滕州築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
4、鸛雀樓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
始建於北周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富盛名。
1997年12月,該樓的復建工程開始,2002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並開始接待遊人。新建的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
5、蓬萊閣
蓬萊閣位於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市,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
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於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蓬萊閣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古建築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
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餘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閑度假勝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
❸ 四大美女,四大名校,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四大」么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為中國四處最主要的道教聖地,分別是: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華山
浙江普陀山
中國四大道教名山為中國四處最主要的道教聖地,分別是:
位於湖北十堰的武當山;
位於江西鷹潭的龍虎山;
位於安徽黃山的齊雲山;
位於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四大菜系普遍的有兩說
一是川魯粵淮,二是川粵魯蘇。但是以八大菜系的說法更能緊跟時代步伐。
我國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蘇、粵、閩、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魯、川、蘇、粵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後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就形成了我國的「八大菜系」。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
蘇綉、湘綉、粵綉、蜀綉譽為中國四大名綉。
1、蘇綉
主要產於江蘇蘇州、南通一帶,因產地蘇州而得名。有單面綉和雙面綉、雙面異色綉,雙面異色異物綉及雙面異色異針異物三異綉及環形綉等。題材廣泛,圖案新穎,針法細膩,形象逼真,色彩秀麗,富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具有高貴典雅的風格特徵。最能體現蘇綉藝術特徵的「雙面綉」,可從兩面觀賞,雙面綉《貓》是蘇綉的代表作品。
2、湘綉
產於湖南長沙,是湖南長沙一帶綉品的總稱。吸收蘇、粵綉的優點,融合傳統的繪畫、刺綉、詩詞、書畫及金石藝術於一體,作品具有構圖優美,針法細膩,綉藝精湛,色彩鮮艷,絢麗奪目,風格豪放,花紋瑰麗奇特,神態生動等特點,享有「超級綉品「之譽。題材廣泛,以獅、虎、松鼠為代表作,有「蘇貓、湘虎」之說,著名有《鬅毛獅》、《鬅毛虎》。
3、蜀綉
產於四川成都,是四川成都傳統刺綉工藝品,以軟緞和彩絲為原料,技藝講究,施針嚴謹,針腳精細,摻色柔和,虛實得體,圖案美觀。以構圖精巧、刻畫細膩、形神兼備、色彩明麗而著稱。主要有高級藝術綉屏,代表作有《芙蓉鯉魚》、《熊貓》等。
4、粵綉
產於廣東省(廣州、潮州)。金銀線墊綉是粵綉特技,以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色彩濃郁、立體感強等特點著稱。題材多樣,主要是各種吉祥圖案、百鳥等。其中「百鳥朝鳳」、「龍鳳」、「博古」最具特色,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的審美情趣。
❹ "岑碣熊銘入甄選 金砂綉段助裁紕".誰能解釋沈曾植先生這副對聯的的意思
沈曾植歷官總理衙門京章、外務部員外郎、江西南昌知府、安徽布政使等職,書法融漢隸、北碑、章草為一爐,成就卓著。作為公舉的江南文化領袖,其藝術成就傑出,門生故舊眾多。臨終時靈光返照,將畢生功力傾注在此五尺宣紙上。「岑碣熊銘入甄選,金砂綉段助裁紕」是對其一生嗜古如命,摯愛藝術的總結。觀其聯語,平靜如常,以學論藝,用典蘊藉,措詞舒緩而雋永,是無我胸懷。觀其書法,由帖融碑,獨標高格,曾熙所言:「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也,乃是書法大雅最高境界,至為難得。
馬一浮在邊跋題寫道:「此寐叟臨遷化日所書,蓋非定慧力不能爾。」當年整理先父作品時,沈曾植的兒子沈慈護將此聯留在海日樓(沈曾植齋號)中,作為對於父親永遠的紀念。之後,其廣邀乃父生前好友、學生弟子題寫邊跋:計有沈金鑒(時任浙江省省長)、周善培、王甲榮(王蘧常父親)、馬一浮、王蘧常、謝無量、盛沅、莫永貞、呂渭英、錢熊祥、胡樸安、寶璇、諸宗元、高振霄、葉恭綽、金兆藩、夏敬觀、江庸、陳家棟、朱奇等20人,皆為一時俊彥,對這位一代鴻儒的書藝和人生作出高度總結,並廣為贊譽沈慈護的孝思。
❺ 南昌的節日習俗
1、九九插茱萸
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2、重陽登高會
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漢代此俗當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故事而來。
3、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4、重陽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5、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❻ 唐寅的詩其中有一句「你問我是誰,原來我是你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性穎利,與里狂生張靈縱酒,不事諸生業.祝允明規之,乃閉戶浹歲.舉弘治十一年鄉試第一,座主梁儲奇其文,還朝示學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未幾,敏政總裁會試,江陰富人徐經賄其家僮,得試題.事露,言者劾敏政,語連寅,下詔獄,謫為吏.寅恥不就,歸家益放浪.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穢.宸濠不能堪,放還.築室桃花塢,與客日般飲其中,年五十四而卒.
【言懷】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幾回缺月還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痴呆半作聾。
【警世】
萬事由天莫苦求。子孫綿遠褔悠悠。飲三杯酒休胡亂。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
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過不重來。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閶門即事】
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
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聲啼散滿天星;銅壺玉漏金門下,多少王侯勒馬聽。
其二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其三
血染冠頭錦做翎,昂昂氣象羽毛新;大明門外朝天客,立馬先聽第一聲。
【題畫師周東村之郊秋圖】
鯉魚風急系輕舟,兩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陽歸雁盡,白萍紅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兒,作詩騙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傷內】
凄凄白露零,百卉謝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銷亡;迷途無往駕,款款何從將;
曉月麗塵梁,白日照春陽;擾景念疇昔,肝裂魂飄揚。
【夜讀】
夜來欹枕細思量,獨卧殘燈漏夜長。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後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七律詩贈恩師梁儲以表奪魁之志】
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咸思備掃除;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三策舉揚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
【題沈石田壑舟圖】
洞庭有奇士,樓室棲雲霞;窗榻類畫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詩】
淺淺水,長悠悠,來無盡,去無休。曲曲折折向東流,山山嶺嶺難阻留。
問伊奔騰何時歇,不到大海不回頭。
【張夢晉改流水詩】
淺淺水,斷又續,在山清,出山濁。曲曲折折難回頭,嗚嗚咽咽日夜哭。
問伊傷心何其多,悔恨當初出幽谷。
【題伍子胥廟壁】
白馬曾騎踏海潮,由來吳地說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願與將軍借寶刀。
【哭妓徐素】
清波雙佩寂無蹤,情愛悠悠怨恨重。殘粉黃生銀撲面,故衣香寄玉關胸。
月明花向燈前落,春盡人從夢裏逢。再托生來儂未老,好教相見夢姿容。
【題張夢晉半身美人圖】
天姿裊娜十分嬌,可惜風流半節腰;卻恨畫工無見識,動人情處不曾描。
【題菊花圖】
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僅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
【七律詩詠齊雲山 】
搖落郊園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著色皆成畫,雁字排空半草書。
面櫱才交情誼厚,孔方兄與往來疏。塞翁得失渾無累。胸次悠然覺靜虛。
【題齊雲山石室壁】
齊雲山與壁雲齊,四顧青山座座低。隔繼往來南北雁,只容日月過東西。
【題秋風紈扇圖】
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文徵明【懷子畏】
曲欄風露夜醒然,彩月西流萬樹煙。人語漸微孤笛起,玉郎何處擁嬋娟?
【游鎮江登金山、焦山】
人間道路江南北,地上風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發,給園兵燹廢黃金。
【唐伯虎與祝枝山聯句詠奇石】
嵯峨怪石倚雲間,拋擲於今定幾年。苔蘚作毛因雨長,藤蘿穿鼻任風牽。
從來不食溪邊草,自古難耕隴上田。恨殺牧童鞭不起,笛聲斜掛夕陽煙。
【揚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相思兩地望迢迢,清淚臨門落布袍。楊柳曉煙情緒亂,梨花暮雨夢魂銷。
雲籠楚館虛金屋,鳳入巫山奏玉簫。明日河橋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遙。
【吾趨唐寅自述不惑之齒於桃花庵,畫並書】
魚羹稻衲好終身,彈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懶為何況惡,富非所望不憂貧。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凍春;自恨不才還自慶,半生無事太平人。
後改
田衣稻衲擬終身,彈指流年了四旬;善亦懶為何況惡,富非所望不憂貧。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凍春;如此福緣消不盡,半生落魄太平人。
【題拈花微笑圖】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語。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
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桃花庵歌】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贈日本友人彥九郎】
彥九郎還日本,作詩餞之,座間走筆,甚不工也。
萍蹤兩度到中華,歸國憑將涉歷誇。劍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
驪歌送別三年客,鯨海遄征萬里家。此行倘有重來便,須折琅玕一朵花。
正德七年壬申仲夏望日姑蘇唐寅書
【題落霞孤騖圖】
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騖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
【詩贈寧王】
信口吟成四韻詩,自家計較說和誰?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厄。
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痴;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醉詩】
碧桃花樹下,大腳墨婆浪,未說銅錢起,先鋪蘆席床。
三杯渾白酒,幾句話衷腸。何時歸故里,和她笑一場。
【貧士吟】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孥並告飢。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
青山白發老痴頑,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
荒村風雨雜雞鳴,轑釜朝廚愧老妻。謀寫一枝新竹賣,市中筍價賤如泥。
書畫詩文總不工,偶然生計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錢少,也濟先生一日窮。
白板門扉紅槿籬,比鄰鵝鴨對妻兒。天然興趣難摹寫,三日無煙不覺飢。
【愛菜詞】
菜之味兮不可輕,人無此味將何行?士知此位事業成,農知此味食廩盈,
技知此味藝業精,商知此味貨利增。但願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別蒼生?
我愛菜,人愛肉,肉多不入賢人腹。廚中有碗黃齏粥,三生自有清閑福。
【題陶谷贈詞圖】
一宿姻緣逆旅中,短詞聊以識泥鴻。當時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發紅。
【五十言懷詩】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疑道是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諷煉金方士】
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說會燒銀。
君何不自燒些用,擔水河頭賣與人。
【落花詩】
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拾向砑羅方帕裏,鴛鴦一對正當中。
【題倦綉圖】
夜合花開香滿庭,玉人停綉自含情,百花綉盡皆鮮巧,惟有鴛鴦綉不成。
《綺疏遺恨》之尺
佛說空虛也可量,虛空比恨恨還長;銀花寶鈿金星尺,認得纖纖十指香。
《綺疏遺恨》之刀
鳳頭交股雪花鑌,剪斷吳淞江水渾;只有相思淚難剪,舊痕才斷接新痕。
《綺疏遺恨》之針
乞巧樓前乞巧時,金針玉指弄春絲;牛郎織女年年會,可惜容顏永別離。
《綺疏遺恨》之綉床
月沈花謝事堪傷,春樹紅顏夢短長;只有綉床針線在,殘絨留得口脂香。
《綺疏遺恨》之燈擎
三尺銀擎隔帳燃,歡愉未了散姻緣;願教化作光明藏,照徹黃泉不曉天。
【臨終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祝枝山【輓詩】
少日同懷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朱絲竹絕桐薪韻,黃土生埋玉樹枝。
生老病餘吾尚在,去來今際子先知;當時欲印槌機事,可解中宵入夢想。
❼ 表面是演員,實際是大學老師的7位明星,他們的學生佔半個娛樂圈,都有誰
娛樂圈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其中不乏一些身兼多職之人。他們是光鮮亮麗的明星,然而他們又會化身為各大高等院校的老師,站在講台前教書育人,為娛樂圈輸入一批又一批的後備人才。這些明星們有的曾經當過老師,有的現在仍是老師,當然他們也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在娛樂圈發展得很好。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這些娛樂圈裡的「老師」明星們,細數一下到底有哪些人呢?
1、張頌文
1972年12月27日生於吉林長春,內地影視女演員、導演,199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系中戲表演系老師。1993年,因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中飾演啞女鳳霞一角而出道。2002年,出演管虎執導電視劇《黑洞》;同年執導音樂劇《金沙》。2011年7月,擔任張藝謀執導電影《金陵十三釵》的表演指導。2014年10月,擔任話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總導演;同年獲得首屆「演員形象榜」公眾形象金榜優秀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