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可以用公司名義簽加盟合同嗎
擴展閱讀
萊得快小吃的加盟電話 2025-08-12 22:41:48
美團外賣加盟熱線 2025-08-12 22:34:24
小型連鎖店加盟項目 2025-08-12 22:13:57

可以用公司名義簽加盟合同嗎

發布時間: 2022-02-26 05:21:28

1. 授權後被授權人可以用公司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嗎

授權後被授權人可以用公司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都是必須是在授權的指定事項,指定期間,超越上述條件就不可以了。

2. 自己公司沒有商標可以簽加盟合同嗎

自己公司沒有商標不可以簽加盟合同,要招收加盟必須要有商標,在簽訂加盟合同的時候還需要滿足其他特許經營的條件。要招收加盟必須要有商標。從事特許經營活動,特許人和被特許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特許經營合同。
【法律依據】
《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十一條,從事特許經營活動,特許人和被特許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特許經營合同。
特許經營合同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特許人、被特許人的基本情況;
(二)特許經營的內容、期限;
(三)特許經營費用的種類、金額及其支付方式;
(四)經營指導、技術支持以及業務培訓等服務的具體內容和提供方式;
(五)產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標准要求和保證措施;
(六)產品或者服務的促銷與廣告宣傳;
(七)特許經營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和賠償責任的承擔;
(八)特許經營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九)違約責任;
(十)爭議的解決方式;
(十一)特許人與被特許人約定的其他事項。

3. 公司用別公司的名義跟我們簽定合同,是否違法

這……明擺著是坑人嘛,用完你們然後在裁掉你們,他們還不用負什麼法律責任,全部推給這個莫須有的合同公司。

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去調查一下合同上的這家公司的真實性,如果真的存在,給他們打個電話,詢問一下真實性。

如果你嫌麻煩,那乾脆就不要簽,然後直接去勞動部門舉報,這樣的公司留的也是個禍害,權當是為民除害了。

4. 公司未成立時以公司名義簽定的合同是否有效

摘要 合同是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為了實現經濟目的經過協商,簽訂的協議。公司在沒有取得營業執照以前不具備法人資格不能作為合同主體所以以這個公司名義簽訂的合同屬於無效合同,如果他以公民(自然人)名義簽訂的合同,符合合同主體資格才有效,無效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就沒有法律效力,可以要求退還定金和已付貨款

5. 我跟一家公司加盟,在合同期內我可以 以自己的名義跟人家簽合同嗎,是同樣的業務,

一般加盟合同中會有排它性條款,但實際執行中未必會那麼嚴格。原因有:
1、如果加盟總部供應的貨品或是服務存在一些問題,加盟商還執著,就會影響經營;
2、本著規模效益規模采購的原則,除非你有特殊人脈或是渠道,一般在品質正規的前提下難以在自身采購上有價格優勢;
3、即使你都具備自身采購條件,綜合成本還低,就是采購了與加盟總部有競爭性的產品,一般總部真的發現了也會衡量利弊再決定,畢竟總部開發一家加盟店不易,也希望能長久合作下去。

6. 盜用公司名義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盜用公司名義簽合同是違法的。行為人如果構成無權代理,則經公司追認後,該合同有效;公司不予追認或善意相對人予以撤銷的,該合同無效。善意相對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給予賠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二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

7. 借用公司名義簽合同應該簽什麼合同

1、如果合同上除了公司蓋章之外,還有個人簽名的,合同有效,但實際合同當事人是簽名的個人,而不是公司。
2、只有公司蓋章的話,合同不生效;但承租的公司能夠在業主要求的限期內完成工商登記的,合同生效,效力可以追索至簽合同之日。

8. 別人用我們公司的名義簽合同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需要。
冒用公司名義簽訂合同的情況在實踐中並不少,有些從中謀取到暴利的有可能還因此犯了合同詐騙罪。

(8)可以用公司名義簽加盟合同嗎擴展閱讀:
一、冒用公司名義簽訂合同構成什麼罪
如果冒用公司名義簽訂了合同,並從中非法獲取利益的話,可能會構成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濟糾紛極難區分與識別,因而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合同詐騙罪的認定需要注意三點:
1、是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而不是在其它民事活動中,這正是合同詐騙罪區別於其它詐騙罪的地方;
2、行為人採用的是虛構事實或者隱匿真相的方式;
3、騙取他人財物需要達到「數額較大」的標准。

二、所需承擔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第224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條: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第三編規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9. 以公司名義簽的合同可以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嗎

如果是公司承租公司辦理的營業執照,應以公司的名義來命名,如果是轉給個人了,則可以辦理個體工商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