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滸中蓼兒窪在今天的哪裡
《水滸傳》中蓼兒窪在今天的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境內。
蓼兒窪又稱東平湖,安山湖,梁山泊,在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境內,我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描寫一百零八好漢之英魂在此匯聚。
總面積626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總量40億立方米,它是《水滸傳》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遺存水域。
1985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同時也是山東省推出的水滸旅遊線路中的重要景區。
(1)鎮江光明天使加盟店擴展閱讀:
蓼兒窪在清朝以後被稱之為東平湖,東平湖湖內水質肥沃,水源充沛,漁業資源豐富,是山東省重要的淡水漁業生產基地。
沿湖共9個鄉鎮,涉漁人口17.5萬餘人,湖內作業船隻3700餘只,沿湖漁民主要靠水產養殖和大湖捕撈為生,全縣水產養殖面積8.2萬畝,水產品總產量4.6萬噸,漁業總產值4.2億元。
三面環山,景色優美,素有小洞庭之稱。沿湖文物古跡遍布。湖東岸是水滸英雄頭領宋江攻打東平府城駐地,有後漢東平國憲王劉蒼及其後代墓葬地,有稱為東平古八景之一的黃石懸崖。
西岸有中國古代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故道,有水滸英雄晁蓋等好漢初聚地司里山,有國家森林公園臘山,有明朝萬曆七年修建的寺院月岩寺。
北岸有唐朝大將程咬金的程公祠,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楚霸王墓地,有風景秀麗的鏵山景點,有北齊名僧安道一書寫的洪頂山摩崖刻經。
湖東南方有宋朝時東平郡太守劉敞修建的樂郊池亭遺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泛舟梁山泊,登上樂郊池亭曾寫道:樂郊何所樂,所樂從公游,有山在其東,有水出逶迤。
有台以臨望,有沼以游嬉。仰俯迷上下,朱欄映清池,草木非一重,青紅隨四時。樂郊池亭是當時一處公園,歐陽修到公園遊玩數日發出感想。
❷ 文中選取了那三個事例來表現聞一多是一個革命家
1.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後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
2.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後,警報迭起,形勢緊張,明知凶多吉少,而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慷慨淋漓,並指著這群敗類說: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
3.他「說」了:「我們要准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他「做」了,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遊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他終於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鑽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鑽之彌堅,越堅,鑽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葯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他並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
「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後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
他在給我的信上說:「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
他「說」了,跟著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現在,他「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這是人格的寫照,而且是以生命作為代價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給了我一封信,最後一行說:「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張,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請傳觀。」
這是為爭取民主,反對獨裁,他起稿的一張政治傳單!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後,警報迭起,形勢緊張,明知凶多吉少,而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慷慨淋漓,並指著這群敗類說: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
他「說」了。說得真痛快,動人心,鼓壯志,氣沖鬥牛,聲震天地!
他「說」了:「我們要准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他「做」了,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遊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他終於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
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❸ 水滸傳眾好漢魂聚蓼兒窪的故事
水滸英雄好漢魂聚蓼兒窪的故事梗概如下:
宋江衣錦還鄉,眾弟兄各往任所。戴宗、阮小七、柴進、李應、杜興、宋清、蔡慶、鄒潤、關勝、蔣敬、穆春辭官。關勝大醉失腳落馬病亡。呼延灼淮西陣亡。朱武、瑞投公孫勝出家,以終天年。其他各有所終。
蔡京、童貫、高俅、楊戩,誣告盧俊義,賺他來京師,讓皇帝賜御食與他,卻於內下水銀。盧俊義回程途中行至泗州淮河,,水銀墜下腰胯並骨髓里去,,落於淮河而死。四奸賊再挑唆請皇帝降御酒二樽賜予宋江,奸臣偷偷在御酒內放了毒葯,送楚州給宋江喝下。宋江知道被暗算,卻不想讓李逵鬧事壞他清名;連夜叫來李逵,用葯酒毒死李逵。與李逵俱葬於楚州南門蓼兒窪。吳用、花榮自縊而死。
皇帝恍惚做夢遇到戴宗,魂魄跟隨戴宗到梁山泊忠義堂聽宋江訴苦被奸臣所害,答應建立廟宇,敕封烈侯。醒來後即派宿太尉差心腹之人,往楚州驗證屬實。敕封宋江為忠烈義濟靈應侯,於梁山泊起蓋廟宇。
(3)鎮江光明天使加盟店擴展閱讀
蓼兒窪的文化歷史:
東平湖中的小島叫「土山島」,島呈橢圓形,據說歷史上曾是九省御道,設有重兵把守,歷代都是軍事要塞,更是水滸傳中水滸英雄出沒之地,傳說「智取生辰綱」之後,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雄七個水滸頭領為了躲避官府緝拿,便來到此島寺院聚義,所以也稱「聚義島」。
晁蓋死後,就葬於此島,島上原有一寺廟叫「觀音堂」,由於晁蓋生前喜愛梅花,為紀念晁蓋,後人便把觀音堂改稱為「藏梅寺」。寺內原有口大鍾,與東平府院內的大鍾合稱為「姊妹鍾」,撞擊其中一個,另一口大鍾則應聲而和。現如今寺院已毀,僅存鍾架、殘垣、斷碑。
島上還留有「洄源亭」遺址。洄源亭是唐朝著名詩人,東平郡太守蘇源明所建。建成之後,他曾邀請濮陽太守、魯郡太守、濟南太守、濟陽太守一同來洄源亭飲酒賞景,他們看到這么美好的景色,就把東平湖譽為「小洞庭」
東平湖的自然景觀吸引了歷代眾多的文人墨客,李白、韓愈、白居易、李商隱、辛棄疾等文人都曾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❹ 麻煩將水滸傳製作成讀書卡
《水滸傳》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兒窪 徽宗帝夢游梁山泊
話說宋江衣錦還鄉,還至東京,與眾弟兄相會,令其各人收拾行裝,前往任所。
當有神行太保戴宗來探宋江,二人坐間閑話。只見戴宗起身道:「小弟已蒙聖恩,
除授兗州都統制。今情願納下官誥,要去泰安州岳廟里,陪堂求閑,過了此生,實
為萬幸。」宋江道:「賢弟何故行此念頭?」戴宗道:「是弟夜夢崔府君勾喚,因
此發了這片善心。」宋江道:「賢弟生身既為神行太保,他日必作岳府靈聰。」自
此相別之後,戴宗納還了官誥,去到泰安州岳廟里,陪堂出家,每日殷勤奉祀聖帝
香火,虔誠無忽。後數月,一夕無恙,請眾道伴相辭作別,大笑而終。後來在岳廟
里累次顯靈,州人廟祝,隨塑戴宗神像於廟里,胎骨是他真身。
又有阮小七受了誥命,辭別宋江,已往蓋天軍做都統制職事。未及數月,被大將王
稟、趙譚懷挾幫源洞辱罵舊恨,累累於童樞密前訴說阮小七的過失,曾穿著方臘的
赭黃袍、龍衣玉帶,雖是一時戲耍,終久懷心不良,亦且蓋天軍地僻人蠻,必致造
反。童貫把此事達知蔡京,奏過天子,請降了聖旨,行移公文到彼處,追奪阮小七
本身的官誥,復為庶民。阮小七見了,心中也自歡喜,帶了老母,回還梁山泊石碣
村,依舊打魚為生,奉養老母,以終天年,後來壽至六十而亡。
且說小旋風柴進在京師,見戴宗納還官誥,求閑去了;又見說朝廷追奪了阮小
七官誥,不合戴了方臘的平天冠、龍衣玉帶,意在學他造反,罰為庶民,尋思:「我
亦曾在方臘處做駙馬,倘或日後奸臣們知得,於天子前讒佞,見責起來,追了誥命,
豈不受辱?不如自識時務,免受玷辱。」推稱風疾病患,不時舉發,難以任用,情
願納還官誥,求閑為農。辭別眾官,再回滄州橫海郡為民,自在過活。忽然一日,
無疾而終。
李應受中山府都統制,赴任半年,聞知柴進求閑去了,自思也推稱風癱,不能為官,
申達省院,繳納官誥,復還故鄉獨龍岡村中過活。後與杜興一處作富豪,俱得善終。
關勝在北京大名府總管兵馬,甚得軍心,眾皆欽伏。一日,操練軍馬回來,因大醉,
失腳落馬,得病身亡。
呼延灼受御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備。後領大軍,破大金兀�四太子,出軍殺至淮
西,陣亡。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軍有功,後隨劉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軍節度
使。
花榮帶同妻小妹子,前赴應天府到任。吳用自來單身,只帶了隨行安童,去武勝軍
到任。李逵亦是獨自帶了兩個仆從,自來潤州到任。話說為何只說這三個到任,別
的都說了絕後結果?為這七員正將,都不廝見著,先說了結果。後這五員正將,宋
江、盧俊義、花榮、吳用、李逵還有廝會處,以此未說絕了,結果下來便見。
再說宋江、盧俊義在京師,都分派了諸將賞賜,各各令其赴任去訖。歿於王事者,
止將家眷人口,關給與恩賞錢帛金銀,仍各送回故鄉,聽從其便。再有現在朝京偏
將一十五員,除兄弟宋清還鄉為農外,杜興已自跟隨李應還鄉去了;黃信仍任青州;
孫立帶同兄弟孫新、顧大嫂,並妻小,自依舊登州任用;鄒潤不願為官,回登雲山
去了;蔡慶跟隨關勝,仍回北京為民;裴宣自與楊林商議了,自回飲馬川,受職求
閑去了;蔣敬思念故鄉,願回潭州為民;朱武自來投授樊瑞道法,兩個做了全真先
生,雲游江湖,去投公孫勝出家,以終天年;穆春自回揭陽鎮鄉中,復為良民;凌
振炮手非凡,仍受火葯局御營任用。舊在京師偏將五員:安道全欽取回京,就於太
醫院做了金紫醫官;皇甫端原受御馬監大使;金大堅已在內府御寶監為官;蕭讓在
蔡太師府中受職,作門館先生;樂和在駙馬王都尉府中盡老清閑,終身快樂,不在
話下。
且說宋江自與盧俊義分別之後,各自前去赴任。盧俊義亦無家眷,帶了數個隨行伴
當,自望廬州去了。宋江謝恩辭朝,別了省院諸官,帶同幾個家人仆從,前往楚州
赴任。自此相別,都各分散去了,亦不在話下。
且說宋朝原來自太宗傳太祖帝位之時,說了誓願,以致朝代奸佞不清。至今徽宗天
子,至聖至明,不期致被奸臣當道,讒佞專權,屈害忠良,深可憫念。當此之時,
卻是蔡京、童貫、高俅、楊四個賊臣,變亂天下,壞國,壞家,壞民。當有殿帥府
太尉高俅、楊�,因見天子重禮厚賜宋江等這伙將校,心內好生不然。兩個自來商
議道:「這宋江、盧俊義皆是我等仇人,今日倒吃他做了有功之臣,受朝廷這等恩
賜,卻教他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我等省院官僚,如何不惹人恥笑?自古道:『恨
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楊�道:「我有一計,先對付了盧俊義,便是絕了宋
江一隻臂膊。這人十分英勇,若先對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變了事,倒惹出一場
不好。」高俅道:「願聞你的妙計如何?」楊�道:「排出幾個廬州軍漢,來省院
首告盧安撫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意在造反,便與他申呈去太師府啟奏,和這蔡太
師都瞞了。等太師奏過天子,請旨定奪,卻令人賺他來京師。待上皇賜御食與他,
於內下了些水銀,卻墜了那人腰腎,做用不得,便成不得大事。再差天使卻賜御酒
與宋江吃,酒里也與他下了慢葯,只消半月之間,以定沒救。」高俅道:「此計大
妙!」有詩堪笑:
自古權奸害善良,不容忠義立家邦。
皇天若肯明昭報,男作俳優女作倡。
兩個賊臣計議定了,著心腹人出來尋覓兩個廬州土人,寫與他狀子,叫他去樞
密院首告盧安撫在廬州即日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意欲造反,使人常往楚州,結連
安撫宋江,通情起義。樞密院卻是童貫,亦與宋江等有仇,當即收了原告狀子,徑
呈來太師府啟奏。蔡京見了申文,便會官計議。此時高俅、楊�俱各在彼,四個奸
臣,定了計策,引領原告人,入內啟奏天子。上皇曰:「朕想宋江、盧俊義征討四
方虜寇,掌握十萬兵權,尚且不生歹心。今已去邪歸正,焉肯背反?寡人不曾虧負
他,如何敢叛逆朝廷?其中有詐,未審虛的,難以准信。」當有高俅、楊�在旁奏
道:「聖上道理雖然,人心難忖。想必是盧俊義嫌官卑職小,不滿其心,復懷反意,
不幸被人知覺。」上皇曰:「可喚來寡人親問,自取實招。」蔡京、童貫又奏道:
「盧俊義是一猛獸,未保其心。倘若驚動了他,必致走透,深為未便,今後難以收
捕。只可賺來京師,陛下親賜御膳御酒,將聖言撫諭之,窺其虛實動靜。若無,不
必究問,亦顯陛下不負功臣之念。」上皇准奏,隨即降下聖旨,差一使命徑往廬州,
宣取盧俊義還朝,有委用的事。天使奉命來到廬州,大小官員,出郭迎接,直至州
衙,開讀已罷。
話休絮煩。盧俊義聽了聖旨,宣取回朝,便同使命離了廬州,一齊上了鋪馬來京。
於路無話,早至東京皇城司前歇了。次日,早到東華門外,伺候早朝。時有太師蔡
京、樞密院童貫、太尉高俅、楊�,引盧俊義於偏殿,朝見上皇。拜舞已罷,天子
道:「寡人慾見卿一面。」又問:「廬州可容身否?」盧俊義再拜奏道:「托賴聖
上洪福齊天,彼處軍民,亦皆安泰。」上皇又問了些閑話,俄延至午,尚膳廚官奏
道:「進呈御膳在此,未敢擅便,乞取聖旨。」此時高俅、楊�已把水銀暗地著放
在裡面,供呈在御案上。天子當面將膳賜與盧俊義,盧俊義拜受而食。上皇撫諭道:
「卿去廬州,務要盡心,安養軍士,勿生非意。」盧俊義頓首謝恩,出朝回還廬州,
全然不知四個賊臣設計相害。高俅、楊�相謂曰:「此後大事定矣!」
再說盧俊義是夜便回廬州來,覺道腰腎疼痛,動舉不得,不能乘馬,坐船回來。行
至泗州淮河,天數將盡,自然生出事來。其夜因醉,要立在船頭上消遣,不想水銀
墜下腰胯並骨髓里去,冊立不牢,亦且酒後失腳,落於淮河深處而死。可憐河北玉
麒麟,屈作水中冤抑鬼。從人打撈起屍首,具棺槨殯於泗州高原深處。本州官員動
文書申復省院,不在話下。
且說蔡京、童貫、高俅、楊�四個賊臣,計較定了,將齎泗州申達文書,早朝奏聞
天子說:「泗州申復盧安撫行至淮河,因酒醉墮水而死。臣等省院,不敢不奏。今
盧俊義已死,只恐宋江心內設疑,別生他事。乞陛下聖鑒,可差天使,齎御酒往楚
州賞賜,以安其心。」上皇沉吟良久,欲道不準,未知其心;意欲准行,誠恐有弊。
上皇無奈,終被奸臣讒佞所惑,片口張舌,花言巧語,緩里取事,無不納受。遂降
御酒二樽,差天使一人,齎往楚州,限目下便行。眼見得這使臣亦是高俅、楊�二
賊手下心腹之輩,天數只注宋公明合當命盡,不期被這奸臣們將御酒內放了慢葯在
裡面,卻教天使齎擎了,徑往楚州來。
且說宋公明自從到楚州為安撫,兼管總領兵馬。到任之後,惜軍愛民,百姓敬之如
父母,軍校仰之若神明,訟庭肅然,六事俱備,人心既服,軍民欽敬。宋江公事之
暇,時常出郭遊玩。原來楚州南門外,有個去處,地名喚做蓼兒窪。其山四面都是
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麗,松柏森然,甚有風水。雖然是個小去處,其內山
峰環繞,龍虎踞盤,曲折峰巒,陂階台砌。四圍港汊,前後湖盪,儼然是梁山泊水
滸寨一般。宋江看了,心中甚喜,自己想道:「我若死於此處,堪為陰宅。但若身
閑,常去遊玩,樂情消遣。」
話休絮煩。自此宋江到任以來,將及半載,時是宣和六年首夏初旬,忽聽得朝廷降
賜御酒到來,與眾出郭迎接。入到公廨,開讀聖旨已罷,天使捧過御酒,教宋安撫
飲畢。宋江亦將御酒回勸天使,天使推稱自來不會飲酒。御酒宴罷,天使回京。宋
江備禮,饋送天使,天使不受而去。
宋江自飲御酒之後,覺道肚腹疼痛,心中疑慮,想被下葯在酒里。卻自急令從人打
聽那來使時,於路館驛,卻又飲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計,必是賊臣們下了葯酒,乃
嘆曰:「我自幼學儒,長而通吏,不幸失身於罪人,並不曾行半點異心之事。今日
天子輕聽讒佞,賜我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爭,只有李逵現在潤州都統制,他若
聞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義之事壞了。只除是如
此行方可。」連夜使人往潤州喚取李逵星夜到楚州,別有商議。
且說李逵自到潤州為都統制,只是心中悶倦,與眾終日飲酒,只愛貪杯。聽得宋江
差人到來有請,李逵道:「哥哥取我,必有話說。」便同幹人下了船,直到楚州,
徑入州治,拜見宋江罷。宋江道:「兄弟,自從分散之後,日夜只是想念眾人。吳
用軍師武勝軍又遠,花知寨在應天府,又不知消耗。只有兄弟在潤州鎮江較近,特
請你來商量一件大事。」李逵道:「哥哥,甚麼大事?」宋江道:「你且飲酒!」
宋江請進後廳,現成杯盤,隨即管待李逵,吃了半晌酒食。
將至半酣,宋江便道:「賢弟不知,我聽得朝廷差人齎葯酒來,賜與我吃。如死,
卻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聲:「哥哥,反了罷!」宋江道:「兄弟,軍馬盡都沒
了,兄弟們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鎮江有三千軍馬,哥哥這里楚
州軍馬,盡點起來,並這百姓,都盡數起去,並氣力招軍買馬殺將去!只是再上樑
山泊倒快活!強似在這奸臣們手下受氣!」宋江道:「兄弟且慢著,再有計較。」
原來那接風酒內,已下了慢葯。
當夜李逵飲酒了,次日,具舟相送。李逵道:「哥哥幾時起義兵,我那裡也起軍來
接應。」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賜葯酒與我服了,死在旦
夕。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
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我死之後,恐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
之名。因此,請將你來,相見一面。昨日酒中,已與了你慢葯服了,回至潤州必死。
你死之後,可來此處楚州南門外,有個蓼兒窪,風景盡與梁山泊無異,和你陰魂相
聚。我死之後,屍首定葬於此處,我已看定了也!」言訖,墮淚如雨。
李逵見說,亦垂淚道:「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
鬼!」言訖淚下,便覺道身體有些沉重。當時灑淚,拜別了宋江下船。回到潤州,
果然葯發身死。李逵臨死之時,囑咐從人:「我死了,可千萬將我靈柩去楚州南門
外蓼兒窪和哥哥一處埋葬。」囑罷而死。從人置備棺槨盛貯,不負其言,扶柩而往。
再說宋江自從與李逵別後,心中傷感,思念吳用、花榮,不得會面。是夜葯發臨危,
囑咐從人親隨之輩:「可依我言,將我靈柩安葬此間南門外蓼兒窪高原深處,必報
你眾人之德。乞依我囑!」言訖而逝。宋江從人置備棺槨,依禮殯葬。楚州官吏聽
從其言,不負遺囑,當與親隨人從、本州吏胥老幼,扶宋公明靈柩,葬於蓼兒窪。
數日之後,李逵靈柩,亦從潤州到來,葬於宋江墓側,不在話下。且說宋清在家患
病,聞知家人回來,報說哥哥宋江已故在楚州,病在鄆城,不能前來津送。後又聞
說葬於本州南門外蓼兒窪,只令得家人到來祭祀,看視墳塋,修築完備,回復宋清,
不在話下。
卻說武勝軍承宣使軍師吳用,自到任之後,常常心中不樂,每每思念宋公明相愛之
心。忽一日,心情恍惚,寢寐不安。至夜,夢見宋江、李逵二人,扯住衣服,說道:
「軍師,我等以忠義為主,替天行道,於心不曾負了天子。今朝廷賜飲葯酒,我死
無辜。身亡之後,現已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深處。軍師若想舊日之交情,可到墳
塋親來看視一遭。」吳用要問備細,撒然覺來,乃是南柯一夢。吳用淚如雨下,坐
而待旦。得了此夢,寢食不安。次日,便收拾行李,徑往楚州來。不帶從人,獨自
奔來。前至楚州,果然宋江已死,只聞彼處人民無不嗟嘆。吳用安排祭儀,直至南
門外蓼兒窪,尋到墳塋,置祭宋公明、李逵,就於墓前,以手摑其墳冢,哭道:「仁
兄英靈不昧,乞為昭鑒。吳用是一村中學究,始隨晁蓋,後遇仁兄,救護一命,坐
享榮華。到今數十餘載,皆賴兄之德。今日既為國家而死,托夢顯靈與我,兄弟無
以報答,願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於九泉之下。」言罷痛哭。正欲自縊,只見花
榮從船上飛奔到於墓前,見了吳用,各吃一驚。吳學究便問道:「賢弟在應天府為
官,緣何得知宋兄已喪?」花榮道:「兄弟自從分散到任之後,無日身心得安,常
想念眾兄之情。因夜得一異夢,夢見宋公明哥哥和李逵前來,扯住小弟,訴說『朝
廷賜飲葯酒鴆死,現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高原之上。兄弟如不棄舊,可到墳前,
看望一遭。』因此,小弟擲了家間,不避驅馳,星夜到此。」吳用道:「我得異夢,
亦是如此,與賢弟無異,因此而來。今得賢弟到此最好,吳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義
難舍,交情難報,正欲就此處自縊而死,魂魄與仁兄同聚一處。身後之事,托與賢
弟。」花榮道:「軍師既有此心,小弟便當隨從,亦與仁兄同歸一處。」似此真乃
死生契合者也。有詩為證:
紅蓼窪中托夢長,花榮吳用各悲傷。
一腔義血元同有,豈忍田橫獨喪亡?
吳用道:「我指望賢弟看見我死之後,葬我於此,你如何也行此事?」花榮道:「小
弟尋思宋兄長仁義難舍,恩念難忘。我等在梁山泊時,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
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討南征,建立功勛。今已姓揚名顯,天下皆聞。朝廷既已生
疑,必然來尋風流罪過。倘若被他奸謀所施,誤受刑戮,那時悔之無及。如今隨仁
兄同死於黃泉,也留得個清名於世,屍必歸墳矣!」吳用道:「賢弟,你聽我說,
我已單身,又無家眷,死卻何妨?你今現有幼子嬌妻,使其何依?」花榮道:「此
事不妨,自有囊篋足以糊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兩個大哭一場,雙雙懸
於樹上,自縊而死。船上從人久等,不見本官出來,都到墳前看時,只見吳用、花
榮自縊身死。慌忙報與本州官僚,置備棺槨,葬於蓼兒窪宋江墓側,宛然東西四�。
楚州百姓,感念宋江仁德,忠義兩全,建立祠堂,四時享祭,里人祈禱,無不感應。
且不說宋江在蓼兒窪累累顯靈,所求立應。卻說道君皇帝,在東京內院,自從賜御
酒與宋江之後,聖意累累設疑,又不知宋江消息,常只掛念於懷。每日被高俅、楊
�議論奢華受用所惑,只要閉塞賢路,謀害忠良。忽然一日,上皇在內宮閑玩,猛
然思想起李師師,就從地道中和兩個小黃門,徑來到他後園中,拽動鈴索。李師師
慌忙迎接聖駕,到於卧房內坐定。上皇便叫前後關閉了門戶。李師師盛妝向前起居
已罷,天子道:「寡人近感微疾,現令神醫安道全看治,有數十日不曾來與愛卿相
會,思慕之甚!今一見卿,朕懷不勝悅樂!」李師師奏道:「深蒙陛下眷愛之心,
賤人愧感莫盡!」房內鋪設酒餚,與上皇飲酌取樂。才飲過數杯,只見上皇神思困
倦。點的燈燭熒煌,忽然就房裡起一陣冷風,上皇見個穿黃衫的立在面前。上皇驚
起問道:「你是甚人,直來到這里?」那穿黃衫的人奏道:「臣乃是梁山泊宋江部
下神行太保戴宗。」上皇道:「你緣何到此?」戴宗奏道:「臣兄宋江,只在左右,
啟請陛下車駕同行。」上皇曰:「輕屈寡人車駕何往?」戴宗道:「自有清秀好去
處,請陛下遊玩。」上皇聽罷此語,便起身隨戴宗出得後院來,見馬車足備,戴宗
請上皇乘馬而行。但見如雲似霧,耳聞風雨之聲,到一個去處。但見:
漫漫煙水,隱隱雲山。不觀日月光明,只見水天一色。紅瑟瑟滿目蓼花,綠依
依一洲蘆葉。雙雙鴻雁,哀鳴在沙渚磯頭;對對��,倦宿在敗荷汀畔。霜楓簇簇,
似離人點染淚波;風柳疏疏,如怨婦蹙顰眉黛。淡月寒星長夜景,涼風冷露九秋天。
當下上皇在馬上觀之不足,問戴宗道:「此是何處,要寡人到此?」戴宗指著山上
關路道:「請陛下行去,到彼便知。」上皇縱馬登山,行過三重關道,至第三座關
前,見有上百人,俯伏在地,盡是披袍掛鎧,戎裝革帶,金盔金甲之將。上皇大驚,
連問道:「卿等皆是何人?」只見為頭一個,鳳翅金盔,錦袍金甲,向前奏道:「臣
乃梁山泊宋江是也。」上皇曰:「寡人已教卿在楚州為安撫使,卻緣何在此?」宋
江奏道:「臣等謹請陛下到忠義堂上,容臣細訴衷曲枉死之冤。」上皇到忠義堂前
下馬,上堂坐定,看堂下時,煙霧中拜伏著許多人。上皇猶豫不定。只見為首的宋
江上階,跪膝向前,垂淚啟奏。上皇道:「卿何故淚下?」宋江奏道:「臣等雖曾
抗拒天兵,素秉忠義,並無分毫異心。自從奉陛下敕命招安之後,先退遼兵,次平
三寇,弟兄手足,十損其八。臣蒙陛下命守楚州,到任已來,與軍民水米無交,天
地共知。今陛下賜臣葯酒,與臣服吃,臣死無憾。但恐李逵懷恨,輒起異心。臣特
令人去潤州喚李逵到來,親與葯酒鴆死。吳用、花榮,亦為忠義而來,在臣冢上,
俱皆自縊而亡。臣等四人,同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里人憐憫,建立祠堂於墓前。
今臣等陰魂不散,俱聚於此,伸告陛下,訴平生衷曲,始終無異。乞陛下聖鑒。」
上皇聽了,大驚曰:「寡人親差天使,親賜黃封御酒,不知是何人換了葯酒賜卿?」
宋江奏道:「陛下可問來使,便知奸弊所出。」上皇看見三關寨柵雄壯,慘然問曰:
「此是何所,卿等聚會於此?」宋江奏曰:「此是臣等舊日聚義梁山泊也。」上皇
又曰:「卿等已死,當往受生,何故相聚於此?」宋江奏道:「天帝哀憐臣等忠義,
蒙玉帝符牒敕命,封為梁山泊都土地。眾將已會於此,有屈難伸,特令戴宗屈萬乘
之主,親臨水泊,懇告平日衷曲。」上皇曰:「卿等何不詣九重深院,顯告寡人?」
宋江奏道:「臣乃幽陰魂魄,怎得到鳳闕龍樓?今者陛下出離宮禁,屈邀至此。」
上皇曰:「寡人可以觀玩否?」宋江等再拜謝恩。上皇下堂,回首觀看堂上牌額,
大書「忠義堂」三字,上皇點頭下階。忽見宋江背後轉過李逵,手�雙斧,厲聲高
叫道:「皇帝,皇帝!你怎地聽信四個賊臣挑撥,屈壞了我們性命?今日既見,正好
報仇!」黑旋風說罷,掄起雙斧,徑奔上皇。天子吃這一驚,撒然覺來,乃是南柯
一夢,渾身冷汗。閃開雙眼,見燈燭熒煌,李師師猶然未寢。上皇問曰:「寡人恰
在何處去來?」李師師奏道:「陛下適間伏枕而卧。」上皇卻把夢中神異之事,對
李師師一一說知。李師師又奏曰:「凡人正直者,必然為神。莫非宋江端的已死,
是他故顯神靈,托夢與陛下?」上皇曰:「寡人來日,必當舉問此事。若是如果死
了,必須與他建立廟宇,敕封烈侯。」李師師奏曰:「若聖上果然加封,顯陛下不
負功臣之德。」上皇當夜嗟嘆不已。
次日臨朝,傳聖旨,會群臣於偏殿。當有蔡京、童貫、高俅、楊�等,只慮恐聖上
問宋江之事,已出宮去了。只有宿太尉等幾位大臣,在彼侍側,上皇便問宿元景曰:
「卿知楚州安撫宋江消息否?」宿太尉奏道:「臣雖一向不知宋安撫消息,臣昨夜
得一異夢,甚是奇怪。」上皇曰:「卿得異夢,可奏與寡人知道。」宿太尉奏曰:
「臣夢見宋江,親到私宅,戎裝�帶,頂盔明甲,見臣訴說陛下以葯酒見賜而亡。
楚人憐其忠義,葬在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內,建立祠堂,四時享祭。」上皇聽罷,便
顛頭道:「此誠異事,與朕夢一般。」又分付宿元景道:「卿可差心腹之人,往楚
州體察此事,有無急來回報。」宿太尉道:「是。」便領了聖旨,自出宮禁。歸到
私宅,便差心腹之人,前去楚州探聽宋江消息,不在話下。
次日,上皇駕坐文德殿,見高俅、楊�在側,聖旨問道:「汝等省院,近日知楚州
宋江消息否?」二人不敢啟奏,各言不知。上皇輾轉心疑,龍體不樂。
且說宿太尉幹人,已到楚州打探回來,備說宋江蒙�賜飲葯酒而死。已喪之後,楚
人感其忠義,今葬於楚州蓼兒窪高山之上。更有吳用、花榮、李逵三人,一處埋葬。
百姓哀憐,蓋造祠堂於墓前,春秋祭賽,虔誠奉祀,士庶祈禱,極有靈驗。宿太尉
聽了,慌忙引領幹人入內,備將此事,回奏天子。上皇見說,不勝傷感。次日早朝,
天子大怒,當百官前,責罵高俅、楊�:「敗國奸臣,壞寡人天下!」二人俯伏在
地,叩頭謝罪。蔡京、童貫亦向前奏道:「人之生死,皆由註定。省院未有來文,
不敢妄奏。昨夜楚州才有申文到院,臣等正欲啟奏。」上皇終被四賊曲為掩飾,不
加其罪,當即喝退高俅、楊�,便教追要原齎御酒使臣。不期天使自離楚州回還,
已死於路。
宿太尉次日見上皇於偏殿,再以宋江忠義顯靈之事,奏聞天子。上皇准宣宋江親弟
宋清,承襲宋江名爵。不期宋清已感風疾在身,不能為官,上表辭謝,只願鄆城為
農。上皇憐其孝道,賜錢十萬貫,田三千畝,以贍其家。待有子嗣,朝廷錄用。後
來宋清生一子宋安平,應過科舉,官至秘書學士,這是後話。
再說上皇具宿太尉所奏,親書聖旨,敕封宋江為忠烈義濟靈應侯,仍敕賜錢於梁山
泊,起蓋廟宇,大建祠堂,妝塑宋江等歿於王事諸多將佐神像。敕賜殿宇牌額,御
筆親書「靖忠之廟」。濟州奉敕,於梁山泊起造廟宇。但見:
金釘朱戶,玉柱銀門。畫棟雕梁,朱檐碧瓦。綠欄干低繞軒窗,綉簾幕高懸寶
檻。五間大殿,中懸敕額金書;兩廡長廊,彩畫出朝入相。綠槐影里,�星門高接
青雲;翠柳陰中,靖忠廟直侵霄漢。黃金殿上,塑宋公明等三十六員天罡正將;兩
廊之內,列朱武為頭七十二座地煞將軍。門前侍從猙獰,部下神兵勇猛。紙爐巧匠
砌樓台,四季焚燒楮帛。桅竿高豎掛長�,二社鄉人祭賽。庶民恭禮正神�,祀典
朝參忠烈帝。萬年香火享無窮,千載功勛表史記。
又有絕句一首,詩曰:
天罡盡已歸天界,地煞還應入地中。
千古為神皆廟食,萬年青史播英雄。
後來宋公明累累顯靈,百姓四時享祭不絕。梁山泊內祈風得風,禱雨得雨。楚州蓼
兒窪亦顯靈驗。彼處人民,重建大殿,添設兩廊,奏請賜額。妝塑神像三十六員於
正殿,兩廊仍塑七十二將。年年享祭,萬民頂禮,至今古跡尚存。史官有唐律二首
哀輓,詩曰:
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赤族已堪憐。
一心報國摧鋒日,百戰擒遼破臘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
早知鴆毒埋黃壤,學取鴟夷范蠡船。
又詩:
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鐵馬夜嘶山月曉,玄猿秋嘯暮雲稠。
不須出處求真跡,卻喜忠良作話頭。
千古蓼窪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愁。
❺ 宋公明神聚蓼兒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宋江一幹人被高俅等人設計害死,宋微宗做夢,在夢里得知了宋江等人的死因,嚴懲了高俅等人。之後宋江常常顯靈幫助百姓。
(5)鎮江光明天使加盟店擴展閱讀
小說中所提及
第十一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樑山
且說林沖在柴大官人東莊上,聽得個信息緊急,俟候柴進回庄,林沖便說道:「非是大官人不留小人,只因官司追捕甚緊,排家搜捉;倘或尋到大官人莊上,猶恐負累大官人不好。既蒙大官人仗義疏財,求借林沖些小盤纏,投奔他處棲身,異日不死,當效犬馬之報。」
柴進道:「既是兄長要行,小人有個去處,作書一封與兄長前去。」正是:豪傑蹉跎運未通,行藏隨處被牢籠。不因柴進修書薦,焉得馳名水滸中。林沖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濟,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處去?」柴進道:「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為頭的喚做白衣秀士王倫,第二個喚做摸著天杜遷,第三個喚做雲里金剛宋萬。
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三位好漢,亦與我交厚,嘗寄書緘來。我今修一封書與兄長,去投那裡入伙如何?」林沖道:「若得如此顧盼最好!」柴進道:「只是滄州道口現今官司張掛榜文,又差兩個軍官在那裡搜檢,把住道口。兄長必用從那裡經過。」柴進低頭一想道:「再有個計策,送兄長過去。」林沖道:「若蒙周全,死而不忘!」
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兒窪 徽宗帝夢游梁山泊
滿庭芳: 罡星起河北,豪傑四方揚。五台山發願,掃清遼國轉名香。奉詔南收方臘,催促渡長江。一自潤州破敵,席捲過錢塘。抵清溪,登昱嶺,涉高岡。蜂巢剿滅,班師衣錦盡還鄉。堪恨當朝讒佞,不識男兒定亂狂。主降遺殃。可憐一場夢,令人淚兩行。 話說宋江衣錦還鄉,拜掃回京。自離鄆城縣,還至東京,與眾弟兄相會,令其各人收拾行裝,前往任所。當有神行太保戴宗,來探宋江。
二人坐間閑話,只見戴宗起身道:「小弟已蒙聖恩,除受兗州都統制。今情願納下官誥,要去泰安州岳廟里,陪堂求閑,過了此生,實為萬幸。」
宋江道:「賢弟何故行此念頭?」戴宗道:「兄弟夜夢崔府君勾喚,因此發了這片善心。」宋江道:「賢弟生身既為神行太保,他日必作岳府靈聰。」自此相別之後,戴宗納還了官誥,去到泰安州岳廟里,陪堂出家。在彼每日殷勤奉祀聖帝香火,虔誠無忽。後數月,一夕無恙,請眾道伴相辭作別,大笑而終。
❻ 關於巴金的全部資料
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
巴 金 簡 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於成都一個舊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進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大量閱讀西方文學和社會科學著作,尤其受到社會主義思潮中無政府共產主義理論的影響。1921年與朋友一起參與半月社和均社等社會團體的工作,1922年開始發表詩歌創作。1923年4月離開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並在東南大學附中讀完中學。1925年與朋友組織民眾社,辦《民眾》半月刊,並從事無政府主義的理論探索和社會運動。
1927年巴金赴法國巴黎求學,這期間積極參與營救被美國政府陷害的義大利工人領袖薩坷、凡宰特的國際性活動,並受其影響寫作了中篇小說《滅亡》,歌頌為理想而獻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國後,因無政府主義運動已經失敗,將絕望與憤怒的心情寄託於文學虛構。所創作的小說有兩大主題: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會專制制度的罪惡,代表作有《春天裡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熱烈、真誠,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巴金於20世紀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斷到南方和北方去旅遊,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記。1934年秋去日本,寫作小說《神》、《鬼》、《人》,風格漸趨平和穩健。1935年回國參加朋友創辦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總編輯。編輯了《文學叢刊》、《譯文叢書》、《文化生活叢書》等大型叢書,在發現文學新人,推薦優秀作品方面,為20世紀30-40年代的新文學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抗戰爆發以後,輾轉於廣州、桂林、上海、重慶等地,將理想融入知識分子的民間出版事業。抗戰後期創作風格轉變,以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為主,表現出深厚的人道主義,代表作有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後,歷任全國文聯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名譽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收獲》和《上海文學》主編,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多次出國訪問,創作了大量散文游記,以及反映朝鮮戰爭的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頌新的時代和歌頌英雄為主調,並與作家靳以創辦合編大型文學刊物《收獲》。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陸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愛妻。1973年起悄悄翻譯俄國民主革命家赫爾岑的回憶錄《往事與隨想》。
1978年"文革"結束後,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識分子在20世紀所走過的道路和教訓,並以個人為解剖對象,寫作了五卷《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挖掘知識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革博物館,寫得沉重、真誠、深刻,被文化界譽為是"一部說真話的大書"。
巴金1982年獲義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前蘇聯"人民友誼勛章",1990年獲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創設特別獎",1993年獲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的"資深作家敬慰獎",1998年獲第四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
巴金晚年出版隨筆集《再思錄》、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等。由於在思想上和文學上的突出成就,也由於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後一直成為學術界研究中國20世紀文學和知識分子道路的重要對象,自1989年起,全國共召開過四屆巴金國際研討會,出版過十幾種研究年譜、傳記和理論專著。
❼ 對聯大全
上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聯:05屆,06屆,07屆,屆屆失業!
橫批:願讀服輸
上聯:金沙江,嘉陵江,黑龍江,江江可投!
下聯:飛躍樓,教學樓,宿舍樓,樓樓可跳!
橫批:空前絕後
上聯:愛國愛家愛師妹!
下聯:防火防盜防師兄!
橫批:戀愛自由
上聯: 男生,女生,窮書生,生生不息!
下聯: 初戀,熱戀,婚外戀,戀戀不舍!
橫批:生無可戀
上聯:相遇,相識,相知,相愛必須!
下聯:小吵,吵吵,大吵,分手難免!
橫批:愛狠交織
上聯:我愛的人不愛我
下聯:愛我的人我不愛
橫批:命苦
上聯:上網,打牌,談戀愛,虛度四年光陰,
下聯:考研,出國,找工作,生活豬狗不如
橫批:吃飽了撐的
上聯:考初中 考高中 考大學 考考都愁
下聯:抄語文 抄數學 抄英語 抄抄就過
橫批: 不信掛科
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日難熬
下聯:早餐,午餐,晚餐,餐餐難進
橫批:大學生活
上聯: 昨夜校園漫步,看見青蛙裝酷,嘔吐,嘔吐,只能拿頭撞樹
下聯: 昨晚球場擺酷,忽聞恐龍撞樹,恐怖,恐怖,可憐那棵小樹
橫批: 倩女幽魂
上聯:好說,難說,好難說
下聯:思你,念你,思念你
橫批:真愛無悔
上聯: 憶往昔崢嶸歲月,老婆一個,孩子一幫。
下聯: 看今朝太平盛世,孩子一個,老婆一幫。
橫批:與時俱進
❽ 關於青少年視力矯正的加盟店哪個好點!
您好,青少年視力矯正專業,好一點的有,香港近視防控科技集團和權健國際自然醫學集團共同打造的光明天使視力健康全國連鎖在各地的加盟商! 詳情您可以搜索 光明天使視力健康 等等 或者 400 6655 008
❾ 水滸傳 結局是什麼
一般認為.施耐庵所著水滸傳(也有稱施耐庵與其學生羅貫中合著)原本有120回.稱<<古本水滸傳>>.在此書里,前70回內容不變,後50回.梁山好漢並沒有接受招安,而是一直到120回完,也在與官軍作戰,有一部分學者研究認為.後50回在文筆的用法和情節的安排上和前70回出自一人手筆...這是一種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施耐庵所著為120回.後50回梁山好漢接受招安.也就是現在的普及版
另還有說法:前70回味施耐庵所著.後50回乃羅貫中續.並且把前70回也作了修訂.使之前後呼應.
至於<盪寇志>,是清代的御用文人俞萬春的大作.起目的是污衊農民起義.吹捧封建統治,和水滸傳的思想截然不同..
這是我所知道的..
❿ 關於水滸傳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喲有點著急了啊,丟十分謝謝大夥了
三分之一戰死,三分之一回朝廷受封,三分之一不願受封返回了家鄉。
最後宋江 李逵 花容被毒酒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