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語文十大教育加盟店排行榜
擴展閱讀
如何加盟物業管理公司 2025-07-19 22:05:17
蛋糕糕點加盟店排行榜 2025-07-19 22:04:24
長沙仟吉西餅加盟電話 2025-07-19 21:52:46

語文十大教育加盟店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1-07-01 12:08:22

1. 小學語文知名特級教師有哪些

支玉恆、竇桂梅、於永正、張在軍(方圓)、吳立崗、薛法根
支玉恆: 全國名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幾十年,他勇於教改實踐,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揮灑自如,幽默風趣,形成了其獨特的教學風格。他的教學在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創造能力、合作精神、學習習慣的形成諸方面,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的精神。
曾應邀到全國近 200 個城市講學講課,受到普遍歡迎。

靳家彥: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曾被國家授予 「 人民教師獎章 」 。是小學語文導讀法的創始人之一。原南開小學校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41 年,多次應邀赴全國各省市講學,課堂教學獲天津市一等獎、全國一等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教育合作項目一等獎。
於永正: 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共黨員,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 1995 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張 偉: 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教體局副局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園丁,青島市拔尖人才。 1989 年,獲得全國首屆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第一名。 張偉 老師獨創的「球形」閱讀教學理論在全國小語界有廣泛影響。
薛法根: 現任教於吳江舜湖實驗學校。 1998 年被評為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9 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名教師」; 2000 年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1 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2002 年,獲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獎。在《人民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發表教學論文 60 多篇,成為江蘇省「新生代教師」的代表人物。
吉春亞 :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 6 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另還撰寫出版了教學專著等書籍 18 本,又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中國小學語文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80 多篇, 80 余次在全國各地舉行示範課和專題講座。

李雪琴: 四川省特級教師,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先進個人,其事跡被收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現任四川省綿陽市警鍾街小學副校長。自 1978 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她主持和參與了「融合教育個案研究」、「快樂學習」等多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40 多篇。主編了校本教材《課改筆記》《大課程學習》,參與編寫了地方教材《綜合實踐課程》、《走進新課程》等。
孫雙金: 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曾任江蘇省丹陽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青聯委員,鎮江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本科學歷,研究生結業。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和鎮江市首屆名校長稱號,是省 「333 骨幹工程 」 中耀眼奪目的明星。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 1989 年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首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一書。
王崧舟: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浙江特級教師協會常務理事。先後出版了五部學術專著,他的語文課曾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有 100 多篇,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做教學觀摩課並受到一致好評。

2. 語文十大難題

1.有知識漏點後很難跟上
2.閱讀要多加練習
3.寫作文時會抓不準重點『
4.上課會覺得枯燥
(要方法嗎?)

3. 寫出語文十大病句句型,並舉例.

一、成分殘缺——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有的謂語不帶著賓 語,如果一句話里缺少其中之一,意思表達就不完整,不明確。就是成分殘缺。一般說來,成分殘缺有三種情況①主語、謂語、賓語殘缺;②必要的修飾語殘缺;③關聯詞殘缺。對於毛病,我們只要按「誰干什麼」或「什麼怎麼樣」的格式去檢查,就可以發現缺少什麼成分。知道缺少什麼成分,才可以對症下葯進行修改。 例題一:為了班集體,做了很多好事。(誰做了許多好事?表達不明確,因此這個句子缺少了主語) 例題二:少先隊員們積極響應學習雷鋒。(「響應」一般與「號召」搭配在一起,不能說響應學習雷鋒,因此改為:少先隊員們積極響應學習雷鋒的號召。)
二、用詞不當——我們在說話寫文章時,應恰當地選用詞語,否則就就容易在詞義范圍大小、褒貶等方面用得不當,特別是近義詞,關聯詞用錯,造成病句。 例題一:「他做事很冷靜、武斷。」(「武斷」是貶義詞,用得不當,應改為「果斷」。)
三、搭配不當——句子中的主、謂之間,謂、賓之間,主,賓之間,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間,都要搭配正確。句子中某些詞語在意義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來不合事理,違反了語言的習慣,造成了病句。 例題一:「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聽到」與」優美的舞蹈」顯然不能搭配,應改為「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看到優美的舞蹈。」)
四、語序混亂——在一般情況下,一句話裡面的詞序是固定的,詞序變了,顛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會發生變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一:「語文對我很感興趣。」(「語文」和「我」的位置顛倒了,應改為「我對語文很感興趣。」)
五、前後矛盾——在同一個句子中,前後表達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語意不明。例如:「我估計他這道題目肯定做錯了。」(前半句估計是不夠肯定的意思,而後半句又肯定他錯了,便出現了矛盾,到底情況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為「我估計他這道題做錯了。」或「我斷定他這道題做錯了。」)
六、重復羅嗦——句子既要完整、正確,又要簡潔、明了。不恰當地連續使用幾個形容詞,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會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復,啰嗦累贅。 例如:「他興沖沖地跑進教室,興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遊的好消息。」(句中「興沖沖」和「興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興的樣子,可刪去其中一個。)
七、不符邏輯——句子中某些詞語概念不清,使用錯誤,或表達的意 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一:「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綠,一派豐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時是一片金黃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綠,不合事理。)
八、分類不當——指句子中詞語的概念不清,屬性不當,范圍大小歸 屬混亂。例一:「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遊客嚮往的古跡。」(這里的「南京長江大橋」不屬於「古跡」,歸屬概念不清,應改為「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是中外遊客嚮往的古跡。」)
九、指代不明——說話寫話時,為不避免重復,我們常常使用一些代 替人或事物名稱的詞語——代詞。如:我、你、他、它、這、那等等。但是代詞不能濫用。如果不該用的時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確,就會產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例一:「中午,許敏和童林一起上學,他問他下午的班會將討論什麼問題。」( 句中出現兩個他,不知道是只許敏還是童林,因此改為:中午,許敏和童林一起上學,許敏問他下午的班會將討論什麼問題。)
十、關聯詞誤用——復句中,我們一般用關聯詞把各分句連接起來表達一定的關系。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亂用,錯用關聯詞語,也會造成病句。 例一:「不但黃山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覽一下。」(這句話構不成遞進關系而是因果關系。因此,要把關聯詞「不但„„而且„„」改為「因為„„所以„„」) 例二:「你只有認真刻苦地學習,就能取得良好成績。」(句子中「只有„„就„„」關聯詞搭配不當,應改為「只有„„才„„」)

4. 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步驟

1.條目徵集。向社會各界特別是本刊廣大讀者,徵集本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備選條目。
2.條目篩選。《咬文嚼字》編輯部對收集的條目進行篩選,整理出備選條目。
3..專家審核。編輯部組織語文專家,對備選條目進行逐一審核,形成「十大語文差錯」初稿。
4.徵求意見。把初稿分發給編輯部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定人士(外地語文專家、媒體記著),徵求他們對初稿的反饋意見。
5.最後審定。根據反饋意見,編輯部再次組織專家,對「十大語文差錯」進行最後認定。

5. 十大教育加盟店排行榜有哪些

1.愛達閱讀
愛達閱讀配以自主研發的高端教學閱讀課程,從基礎小時候便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激發閱讀興趣,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閱讀。
2.兩個黃鸝少兒口才
兩個黃鸝少兒口才以教育口才和寫作能力為主,產品覆蓋口才、寫作、等多個方面,以「新語文」教育體系不斷的創新發展。
3.憶聚堂記憶學
憶聚堂記憶學顧名思義就是以記憶為主,總部的師資力量也是非常雄厚的。
4.香港偉才幼兒園
香港偉才幼兒園主要就是以孩子的學前教育為主,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加盟品牌。
5.百特少兒英語
百特少兒英語主要的輔導方向就是英語,英語現在成為課堂上很重要的一門課程,這個品牌致力於為中國孩子提供多方面的英語學習解決方案。
6.弘樂大語文
弘樂大語文在中小學國學的概念,打造成為國學品牌第1梯隊。其語文是我們的的語言文化,學好語文是極為重要的。
7.弘樂教育
弘樂教育擁有比較強的專業性,已經覆蓋了現有的各式科目的教學方向,有著很強的品牌鮮明性。
8.愛玩書
愛玩書是一項培養孩子喜歡上閱讀的教育品牌,作為中國創意閱讀的大品牌有著很好的口碑。
9.天津劍橋雅思
天津劍橋雅思主要就是以英語以及外語教育為主,以學生更好的成長發展作為辦學宗旨和任務。
10.52世紀學習吧
52世紀學習吧的覆蓋學習目標是非常廣闊的,52世紀學習吧可以滿足不同年級段學生的需求。

6. 著名語文老師介紹

語文教師中的泰山北斗 於漪,不過現在蠻老了。
還在教的比較有名的:
李鎮西
程紅兵
袁衛星
還有些,忘了。

7. 十大語文差錯的榜單明細

一、諾貝爾獎報道中的用字錯誤:「生理學或醫學獎」誤為「生理學和醫學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一些媒體在報道新聞時誤「或」為「和」,把獎項名稱說成「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諾貝爾獎在1900年創立,初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1968年,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習稱諾貝爾經濟學獎。生理學和醫學是兩門有著密切聯系但並不相同的科學,只要在其中一個領域獲得傑出成就,便有獲獎資格。因此,獎項名稱兩個學科之間用表示選擇關系的「或」字連接。如果用表示並列關系的「和」連接,意思則可能成為需要在生理學和醫學上同時取得建樹才有獲獎資格。這顯然不符合該獎項的設置本意。該獎項的英文名稱,兩個學科間用的連接詞也是表示選擇關系的「or」,而非表示並列關系的 「and」。
二、「九三」閱兵式報道中的概念錯誤:「抗戰勝利紀念日」誤為「日本投降日」。
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有媒體在報道新聞時,把1945年9月3日說成「日本投降日」。這個說法有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正式簽字,中國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兩個日子都和日本投降直接有關。2014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這和「日本投降日」是不同的概念。
三、「抗戰」紀念活動中的用字錯誤:「罄竹難書」誤為「磬竹難書」。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各地紛紛舉辦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在回憶抗戰歷史、控訴日本軍國主義暴行的報道中,「罄竹難書」常被誤成「磬竹難書」,如「日軍暴行磬竹難書」「日本軍國主義罪惡磬竹難書」。「罄」本指(器皿)空,引申指用盡;古人用竹簡書寫,「罄竹難書」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也難以寫完,形容事實多得不可勝數。而 「磬」是古代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 誤「罄」為「磬」和字形相似有關。
四、APEC會議報道中的概念錯誤:「亞太經合組織成員」誤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
2015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一些媒體在報道會議出席情況時出現了「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的說法。這是經不起推敲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合作組織,1989年11月成立。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現在共有21個正式成員,其中既有主權國家,也有地區經濟體。「成員」和「成員國」不能混為一談。
五、「反腐倡廉」新聞報道中的文字錯誤:「嚴懲不貸」誤為「嚴懲不怠」。
2015年反腐倡廉仍在深入開展,「嚴懲不貸」是媒體的高頻用詞,但常被誤成「嚴懲不怠」。網路上還有「嚴懲不殆」「嚴懲不待」等多種錯誤寫法。這都和沒有正確理解「貸」字的字義有關。「貸」義為寬恕;「嚴懲不貸」指嚴厲懲罰,決不寬恕。「嚴懲」和「不貸」在邏輯上是前後呼應的。「怠」本義為輕慢,引申指懶惰、鬆懈等;誤為「嚴懲不怠」有點前言不搭後語。
六、《通用規范漢字表》公布後的常見用字錯誤:「勠力同心」誤為「戮力同心」。
用10年時間研製而成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已於2013年6月正式公布。這是社會文字運用的法律依據。綜觀2015年的媒體用字情況,有些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中已做出明確規定,但在社會用字中沒有得到有力執行。「勠力同心」誤為「戮力同心」便是典型的例子。 「勠」義為合、並;「勠力同心」意思是協同用力,團結一致。「勠」曾作為異體字被廢止,其含義由「戮」字承擔。但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中「勠」字已恢復使用,此後仍把「勠力同心」寫成「戮力同心」,是不合規定的。
七、名人報道中容易混淆的詞:身價/身家。
名人財富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比如2015年「雙十一」過後,許多媒體爭相幫馬雲計算財富,報道中常用「身價」一詞來表示他的家產增額,有人說增加了十幾億,有人說增加了二十幾億。這種表述無疑混淆了「身價」和「身家」兩個不同的詞語。「身價」舊時指賣身錢,現在多用來表示知名人士的出場費、勞務費、轉會費等,顯然都與馬雲沾不上邊。計算馬雲的家產應用「身家」一詞。「身家」本指自身和家庭,可引申指家庭資產。
八、足球賽事報道中的概念錯誤:「發角球」誤為「罰角球」。
中國足球雖在低水平徘徊,但足球賽事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2015年足球賽事報道中, 「發角球」常被誤成「罰角球」。足球比賽中,球被守方隊員踢出底線,攻方隊員獲得發球權,在離球出界處較近的球場角落角球區內發球,此稱「發角球」,也稱「踢角球」「開角球」等。「罰」即處罰。在足球、籃球等球類比賽中,一方隊員犯規時,由對方隊員執行射門、投籃等處罰,此稱「罰球」。守方隊員把足球踢出底線,是正常的踢球行為,不構成犯規。「角球」不屬「罰球」范圍,所以是「發角球」而非「罰角球」。
九、醫學報道中的用詞錯誤:「綜合征」誤為「綜合症」。
2015年5月,韓國爆發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引起了世界關注,但許多中文媒體在報道中把「綜合征」誤成了「綜合症」。征,意思是徵象、表徵;症,意思是疾病、病症。在表示具體的疾病時,用「症」;在表示疾病的症狀時,用「征」。這種用字分工,在醫學界已形成共識。綜合征,即代表一些相互關聯的器官病變或功能紊亂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它指的不是某種具體的疾病,因此用「征」字。中東呼吸綜合征,是指由於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而表現出發熱、咳嗽、氣短、肌肉酸痛等病徵,因病例多集中在中東地區而得名。
十、電影片名中的表達錯誤:《失孤》。
《失孤》是一部以「打拐」為題材的電影,由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孩子走失,雷澤寬走上了長達十幾年的尋子之路。途中偶遇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工曾帥,兩人結伴同行,並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最後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而他自己則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獨自踏上尋子之路。孤,指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也指年老無子的人。無論是父親走失孩子,還是孩子被拐與父母分離,都不能稱為「失孤」。《失孤》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名字。 「議案」「提案」混淆:今年的十大語文差錯排在第一的是「兩會」報道中的常見用詞錯誤:「議案」「提案」混淆。「兩會」召開期間,網路及部分傳統媒體上常見政協委員提交議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類說法。這無疑是混淆了「議案」和「提案」兩個不同的概念。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議案」。而「提案」是政協委員和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各人民團體以及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向政協全體會議或者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書面意見和建議。 「入駐」誤為「入住」:中央巡視工作報道中的常見用字錯誤:「入駐」誤為「入住」。中央巡視組進入某地或某單位,是為執行公務而駐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應用「入駐」,不用「入住」。 「單獨二孩」誤為「單獨二胎」:國家計生新政宣傳中的概念錯誤:「單獨二孩」誤為「單獨二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二孩」指兩個孩子,「二胎」指兩個胎次。如果生育的是雙胞胎,一胎已經有兩個孩子,再允許生「二胎」,就可能有三個或四個孩子。這可能導致對新政的誤讀。 病態詞語:「國際間」:apec會議報道中的一個病態詞語:「國際間」。2014年11月中旬apec會議在北京召開,一些媒體上出現了「國際間」的說法,如「把apec會議當成國際間的交流平台」等。際,即彼此之間。「國際」自然是指國與國之間。其後再加上「間」,便成了疊床架屋。把「國家間」說成「國際間」,這是一種病態表述。 「通信」誤為「通訊」:馬航mh370失聯事件報道中用詞滯後:「通信」誤為「通訊」。在馬航mh370失聯事件中,有關「通信系統」的話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但許多媒體都把「通信」誤為「通訊」。「通信」特指用電波、光波等傳送語言、文字、圖像等信息。「通訊」是「通信」的舊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早於2006年已審定公布「通信」為規范詞形。「通訊」則專指一種新聞體裁。 「拘留」誤為「逮捕」:明星「污點」事件報道中的常見用詞錯誤:「拘留」誤為「逮捕」。2014年8月14日,房祖名因涉毒事件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當時許多媒體報道時卻說「房祖名被警方逮捕,成龍代為致歉」等等。「拘留」和「逮捕」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我國《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規定:「在拘留期限內,公安機關收集到足夠的證據證明其犯罪事實,辦理逮捕手續將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逮捕。」房祖名經審查,北京檢察機關在9月17日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對其批准逮捕。可見,「逮捕」是在「拘留」之後發生的事。 阿拉伯數字和「幾」連用:經濟新聞報道中的常見數字用法錯誤:阿拉伯數字和「幾」連用。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跌跌不休」,媒體上說:「國際油價跌至每桶70幾美元」,「油價跌至60幾美元每桶」。「70幾」「60幾」應寫成「七十幾」「六十幾」。「幾」是數詞,表示二至九之間的不定的數目。《出版物上數字用法》明確規定:含「幾」的概數,應採用漢字數字。如:幾千、二十幾、一百幾十、幾十萬分之一。 「碑文」誤為「墓誌銘」:清明紀念活動報道中的常見知識錯誤:「碑文」誤為「墓誌銘」。清明時節,社會各界組織掃墓活動。在追憶逝者生前事跡時,常引用墓碑上的一些文字,媒體報道時常將之稱為「墓誌銘」。其實,碑文和墓誌銘是兩回事。墓誌銘,一般分志和銘兩部分。志,多用散文寫成,記述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等;銘,則用韻文寫成,內容是對死者的贊揚、哀悼等。墓誌銘刻在石上,埋在墓內。在墓地上不可能看到墓誌銘。碑文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內容為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子孫姓名等,有時也刻有死者的生平事跡。 「松樹」誤為「松(繁體)樹」影視作品中的常見繁體字使用錯誤:
影視作品中,常有用繁體字的場合。多部影視作品中,「松樹」誤為「松(繁)樹」。如年內熱播的《紅高粱》電視劇中,便有「三徑寒松(繁)含露泣」的聯語。其實,「松」「松(繁)」是兩個不同的字。「松」即松樹,本有其字。「松(繁)」本義是頭發亂蓬蓬的樣子,引申出與「緊」相對的意思,進一步表示酥脆、放開、解開等義。簡化字頒布實施後,「松」「松(繁)」合並為「松」。但「松樹」不能因此寫成「松(繁)樹」。 「折桂」誤為「折桂冠」:文體新聞報道中的用典錯誤:「折桂」誤為「折桂冠」。2014年8月31日,香港小姐總決 賽落幕,邵佩詩獲得冠軍,許多媒體稱之為「折桂冠」。「桂冠」可以奪得、贏得,但不能說「折」。這一錯誤也常見於體育比賽的報道中。 將「像」錯為「象」:這在電視字幕中出現最多。 「戌」與「戍」字用錯:將丙戌年的「戌」字錯成「戍」字,這在大量的台歷、掛歷中出現。「戌」:地支的第十一位,屬狗。;用於計時:~時(下午七點至九點)。 「戍」:軍隊防守(戍,守邊也。——《說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將神舟六號的「舟」字,錯成「州」字:神州是指中國(如九州、赤縣);神舟的舟,是船,是載具(輕舟已過萬重山)。 「即」字與「既」字用錯:如「既來之」錯為「即來之」,圖書出版物中出現不少這樣的混淆。 「發」與「發」字用錯:街頭招牌中常見的繁體字錯誤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濫用繁體字不合用字規范;即使用繁體字,『美髪』也不能寫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髪』音fà,是『頭發』的『發』。兩字均簡化為『發』,但音、義並不相同。 文體中,將「啟事」寫成「啟示」:「啟示」的意思是啟發指示、使人有所領悟的意思。至於「啟事」的「啟」,則為陳述表白的意思。「啟事」即為公開聲明某事而刊登在報刊上或張貼在牆壁上的文字。 「哈密瓜」錯寫為「哈蜜瓜」: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將「密」字錯為「蜜」字。 標點符號的使用:在標點符號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時喜歡在信封上將「收」字,用括弧括起來,而括弧是用來標明注釋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則是錯的。 「火燒圓明園」:圓明園是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掠並燒毀的,但在眾多的地方將其錯稱為「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而八國聯軍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孟子的「食色,性也」 ,常被人引為孔子的名言:語出《孟子·告子上》:孟子與告子辯論,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是告子的論點之一。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即生活和性。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