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閩南的名小吃有哪些
肉夾包
經營者:「臭記」美食店
泉州的肉夾包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它是傳統婚宴上必備的面點之一,老一輩的人叫它「虎咬獅」。
現在泉州人一提到肉夾包,就想起「臭記」美食店,它是全市惟一一家將肉夾包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平均月銷售量能達到兩三萬個。該店的許老闆原本是一名廚師,他在書籍上偶然看到肉夾包的製作方法,隨後就對它進行了研究及多次改良。他表示,現在的肉夾包在口味上與傳統肉夾包有很大區別,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特點。
據介紹,「臭記」肉夾包採用純等五花肉,並精選上等麵粉,配上高濃度的香料,加入蒜泥、香料製作而成。肉夾包雖然外表朴實,但只要咬在嘴裡,一股濃郁香味就滿溢而出。其麵皮鬆軟,肉有嚼勁,咸香適口,口味多變,也難怪諸多食客給了它「中國漢堡」的美名。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肉夾包將豬肉與蒜泥和在一起,更利於人體對肉類營養的吸收;而35%-37%的蛋白質含量,又是最適合人體健康的營養比例。
許老闆表示,「臭記」一向堅持「小吃+大餐」的經營模式,其製作的小吃盛宴,在美食節上獲得「金獎風味小吃宴」稱號;另外,該店還側重於傳統閩南民間土菜的挖掘與創新,其新產品富貴金豬在推出後也即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檳榔芋泥
經營者:泉州綠洲西餐廳
綠洲芋泥原料精選檳榔芋頭、白糖、豬油、蔥頭、花生、芝麻等。據此次選送單位綠洲西點餐飲有限公司的主廚戴加強先生介紹,要做檳榔芋泥首先要把芋頭刨皮,每個切成數塊,在蒸格上蒸熟取出,放案板上,用棍或刀面壓成茸,要壓得很細,沒有核塊,然後將芋茸放在大碗里,加入白糖、豬油、打散的雞蛋、熟油攪拌調勻,抹平碗面,上蒸籠蒸1小時後取出,戴主廚還介紹道,檳榔芋泥做成後吃起來有細膩圓滑、味道芳香等特點。
綠洲西點餐飲有限公司自創辦以來已走過18個年頭,公司領導誠心創業,並長年堅持「品質第一、衛生第一、服務第一」,受到了廣大顧客的認同。該公司總經理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推出一種「西菜中吃、中菜西吃」的中西結合的經營方式、中西結合的用餐方式,一經推出就受到顧客認可,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
據了解,現在綠洲西點餐飲有限公司已經在泉州開設了4家分店,現在正准備向廈門進軍。
白鴨湯
經營者:阿彬白鴨湯店
阿彬白鴨湯,是以永春石鼓「農村戶口」的白鴨為原料,即用頭大冠紅、羽毛潔白、頸較短、掌實黃、軀體碩壯的「紅面番鴨」為主料,配上13種中草葯烹制而成。阿彬白鴨湯營養豐富,湯濃味美、肥而不膩,聞名遐邇,令食客津津樂道。
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曾在不朽之作《本草綱目》中寫道:白鴨肉最良,葯食最佳,有補虛祛寒、和臟腑、利水道等作用。
據阿彬老闆介紹,自從他開店以來,這道美味可口的白鴨湯,就深受本地食客的歡迎,一些海外僑親、台灣同胞每次到泉州都會慕名而來。阿彬白鴨湯不僅吸引眾多小吃愛好者,而且也吸引了福建電視台、泉州晚報、東南早報等媒體爭相報道,台灣電視台也曾兩次飛躍海峽進行采訪報道。
阿彬介紹說,為了共同做大做強這一已注冊的「阿彬白鴨湯」,他准備邀請一些志同道合的有識之士加盟。
肉燕
經營者:龍宮高 麗巷小吃店
龍宮高麗巷肉燕主料為干肉燕皮150克,精瘦肉300克,輔料為水發蝦米20克,凈荸薺50克,蔥白50克,味精12克,精鹽10克,豬骨湯800克,干澱粉50克,芹菜末、胡椒粉、芝麻油適量。
龍宮高麗巷小吃店老闆孫秀珍女士介紹說,加工肉燕時要將精瘦肉槌成泥,蝦米、荸薺、蔥白均剁成細末狀,取小盆放入肉泥,加入精鹽、味精攪拌數分鍾,至肉有黏性且表面光滑時,加入干澱粉、蝦米、荸薺、蔥白等,再攪拌均勻成餡料,干肉燕皮切成6厘米方片,每張燕皮中間放入餡料(約5克),然後把燕皮合攏捏緊,放入沸水鍋中氽熟,撈起,盛入湯碗中,把鍋置旺火上,當豬骨湯燒沸,放入精鹽等調好味,澆入裝有肉燕的湯碗中,撒上胡椒粉、芹菜末、芝麻油即成,吃起來質嫩味葷,鮮美爽口。
在談到此次搬遷新店時,孫秀珍女士介紹到,搬遷新店是為了適應發展需要。長期以來,他們就以質量好、品位高等受到客戶好評,但是原來的店面較小,難以滿足要求,因此他們就把新店搬遷到鯉城龍宮巷這個交通方便、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孫女士還介紹說,小吃也是需要不斷進行改良的,因此她們還將不斷探索,為消費者獻上色、香、味等俱佳的肉燕。
面線糊
經營者:西街老記面線糊店
提起西街面線糊泉州人可謂耳熟能詳,其主料為精製面線75克,輔料為蝦糠150克,豬骨湯1000克,熟魚肉200克,精鹽15克,味精6克,澱粉50克,適量的胡椒粉、芫荽、白酒(浸泡過當歸)。
西街面線糊的老闆曾煥萍先生介紹道,要做上乘的面線糊,首先要將蝦糠包紮於紗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用中火煮半小時後,撈起蝦糠,湯汁過濾待用,把熟魚肉撕成絲,鍋置旺火上,倒入豬骨湯和用蝦糠煮過的湯汁並燒沸,再將精製面線稍捻碎放入沸湯鍋中,加入精鹽、味精調准味,澱粉調水徐徐舀入鍋中,並不停推勺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即可。
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泉州地方風味。點餐時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鹵大腸、小腸、醋肉、油條等,一人一碗面線糊,看你想加什麼料,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鹵汁,味道更美。
西街面線糊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曾先生介紹,他的父輩就開始經營面線糊,原本的老店在西街電影院對面,由於西街改造現遷址於市區六灌路(小肥羊火鍋對面),店裡的生意並沒有受遷址影響,反而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光顧。
❷ 哪裡有專業做皮具護理清洗培訓的
我當初學時跑上海兜過一圈,香港工匠,叫助業培訓,3萬,是在上海的虹口,不過說只跟師傅後面看。米蘭工匠,1萬2,因功底好,手底活聽說過硬,聊下來靠譜有品牌化理念,不過他們把培訓中心放在蘇州工業園區。那邊沒親戚,住不方便。潔士,只是打電話問了問,只有交加盟費才肯教,暈,你懂的------學這也就一個月,不過要想做好這個,還確實得好好學學,技術還是蠻關鍵的
❸ 中國的名小吃有哪些
各地著名小吃很多,如
黑龍江:殺豬菜,馬迭爾冰棍
吉林:鍋包肉,長春醬肉
遼寧:鮁魚餅子,三鮮韭菜盒
內蒙古:全魚宴,秘制天鵝蛋
新疆:烤包子,羊肉串,烤魚
西藏:青稞酒,酥油茶,藏面
寧夏:燴羊雜碎、涮羊肉
青海:羊雜碎,手抓牛肉,雜面片
甘肅:蘭州釀皮,活糖油糕,糖鍋盔
陝西:羊肉泡饃,肉夾饃,葫蘆頭
山西:搓魚錢,太原拉麵,麵茶,貓耳朵
河北:驢肉火燒,煎餅合子,牛肉罩餅
四川:擔擔面,龍抄手,西壩豆腐
貴州:腸旺面,荷葉糍粑,絲娃娃
重慶:雞絲豆腐腦,麻圓,過橋抄手
雲南:小米糕,豆花米線,小鍋餌絲
海南:海南芒果,文昌雞,加積鴨,椰子粉
廣西:尼姑素麵,桂林米粉,冬筍炒牛肉
廣東:雙皮奶,牛腩粉,狀元及第粥
福建:佛跳牆,泉州四果湯,扁食,廈門蝦面
湖北:雙嘉坨,米粑粑,熱乾麵,面窩
湖南:油炸臭豆腐,芙蓉三鮮火鍋,瀏陽豆豉
河南:燴面,羊肉泡沫,五香兔肉,橘子雞
江西:南昌米粉,石頭街麻花,南昌油炸小品
山東:大蝦燉白菜,油爆海螺,嶗山菇燉雞
安徽:黃山寺皮蛋,合肥獅子頭,琅琊酥糖
浙江:翡翠水晶餃,三絲麵疙瘩,核桃凍
上海:紅燒丸子,上海湯包,擂沙圓
北京:蜜三刀,糖耳朵,羊眼包子
天津:狗不理包子,棒棒雞,什錦燒餅
香港:糖不甩,菠蘿包,辣魚蛋
澳門:鳳凰卷,雞仔餅,姜汗肉鬆米酒
台灣:蚵仔煎,鹽酥雞,台北牛肉麵,蚵仔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