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開一家母嬰店
1。資金方面
店鋪租金和轉讓費:這2個費用要看地段.
裝修費:1萬
電腦及收款設備:3千
鋪貨金額:2到3萬
流動資金:5千
雜費:2千
合計:4萬到5萬
經營方面:
經營各類品牌策劃:
一:食品:
1)保健品:1:培芝牛初乳,2海王牛初乳,3優瑞斯牛初乳,4合生元,5勁得鈣,6倍倍愛,7智靈通,8金奧聰
2)食品:1澳優,2聖元奶粉,3媽喃牛初乳,4惠氏奶粉,5美贊臣,6雅培奶粉,7雀巢奶粉,米粉,8美素佳兒,9南山奶粉,10亨氏米粉,果泥,肉泥,磨牙棒,味奇葡萄糖
3)其它食品:1一品蛋白粉。2國盛源(千千靈,蓋世靈,新微靈,血爾,安基酸)
二嬰兒用品:1)哺乳及處出用品:1奶瓶(包括愛得利,日康,可兒,貝親,NUK)2奶瓶消毒器,奶瓶奶嘴刷,暖奶器,奶瓶清潔劑,奶粉盒,披風/背巾被
2)嬰兒車床玩具系列:1嬰兒床2寢具組3防濕尿床墊4蚊帳,驅蚊器,5床沿玩具。6枕頭,7嬰兒推車
3)清潔及護理用品:1嬰兒洗發精,2嬰兒沐浴精3嬰兒乳液4濕紙巾5水溫計6棉花棒7紗布帕巾8大浴巾9粉補盒10爽身粉11浴盆12沐浴床13浴用海棉14安全別針15發梳組16指甲修護組17防曬霜
4)嬰兒服裝鞋帽系列:1棉衣內衣2長袍/和服3包巾/包被4手套5腳套/襪子6肚圍7圍兜/口水肩8尿布/尿褲9嬰兒護臍帶
5)紙品:1紙尿褲(包括幫寶適,好奇,噓噓樂,安兒樂,媽咪寶貝,妙而舒。)2紙巾
6)保健用品:1嬰兒保健枕。2嬰兒保健永圈,
三媽媽用品:1)孕婦產婦系列:1防溢乳墊。2紙內褲/棉褲3產墊/看護墊4成人尿褲/片5哺乳文胸6束腹帶,束褲7家居胸衣8背帶,9媽咪袋10吸奶器具10。胎教器。
四玩具及書籍:1)玩具:智力玩具,(如響玲。音樂玩具,按摸球。手動玩具等)2視力玩具:色較深的玩具2)書籍:1看圖卡片2媽媽必備手冊。3關於如何教育寶寶書籍
其實現在的廣州市到處都能看到母嬰店,只要資金夠的,就能開家店.而且網上也有許多淘寶母嬰店等網店.網店最大的優勢是低價.所以如果你現在想開家母嬰店,只想著和對手比價低,那你新店開張的第一天,就預示著你關門大吉的那一天,不遠了.
一家店鋪的管理很有學問的.
先說選址.一般母嬰店的選址最佳是在婦嬰醫院邊.好處就不用多說了.但一般這種店鋪的租金高,要求的資金會多點.店鋪的營銷重點可以放在低價上.服務方面就難做了.因為一般去醫院都是做檢查,打預防為主.一般帶BB的家長不會有那麼多的時間來體驗你的服務是不是好,只會從價格上去做一個比較.市婦幼醫院那邊的母嬰店就是這種類型.不用裝修得很漂亮,不用請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只要能看店就好了.醫院的人流量就足以讓店鋪的生意蒸蒸日上.
第二個可以考慮的店址就是大型社區里.這種一般店鋪的租金不高(和最佳選址相對而言),但人流量不如醫院.所以低價只能是其中一個吸引眼球的特點.其二是,服務方面.服務是肉眼看不見的,只能去體驗.所以這個方面可以有很大的發揮.
再就服務方面說說:
其一:會員卡.最通俗的做法就是會員打折.目的就是吸引會員持繼消費.
其二:送貨上門,一般是在離店鋪1公里的范圍內免費送貨.
這是最常見的手法..
2. 李維嘉代言翻車,這些明星代言時,事先知不知道這些公司是個騙子
像李維嘉這種的,肯定沒調查。或者就看下公司是不是真實,只是比較簡單的調查。至於加盟項目是否可靠,估計也就聽公司吹個牛,也就信了。
一旦代言產品翻車,對明星本人來說不但要損失聲譽,更會影響幾十萬老百姓的「錢袋子」。根據《廣告法》的規定,如果明星代言虛假廣告將會受到行政處罰,三年內不能再接其他廣告的代言。所以,在承接廣告代言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企業,不了解企業就亂接代言不但會坑害消費者,還會坑害自己。
3. 開了家店但生意不好,又轉不出去,一直在虧錢,怎麼辦
開了家店但生意不好,又轉不出去,以至於在虧錢,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我建議你像這種情況你最好是盡快舍棄你的這一個店,你現在浪費的不止是你的金錢成本,而且還有時間成本。
你這種情況與我第一次做生意很相似,我從江蘇辭職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因為是第一次創業不懂得怎麼選位置,我就在富士康員工生活區的樓下找了一個店面,我當時看位置的時候我看門口人流量挺大的,所以認為開業後生意會不錯,從接下這個店面到裝修,從裝修到准備店裡面的桌椅和餐具,這些事情做下來大概經歷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開業前幾天的生意挺好的,因為店裡在做開業活動,開業活動結束以後店裡面的生意急劇下降,有時候一天賺不了幾個錢,有時候一天房租都不夠付。
當時我想這樣的情況應該會有改善,因為富士康每年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旺季,一般都是在七八九月份,我就抱著僥幸的態度每天坐在店裡等著旺季的到來,在這期間我還貼出了轉讓的信息,如果有人接手這個店,自己投入的成本應該能賺回來。這樣一等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基本每天都在虧損,讓我沒想到的是富士康旺季來了,我店裡的生意確實有點好轉,但每天的收入也是剛好付房租,店面也沒有轉出去,當我還想再續幾個月房租的時候,我姐就勸我即使轉不出去也不能再這樣熬下去了,當時我還很不甘心,但是還是聽從了我姐的勸告,將店裡面的東西全部買給了二手市場,我算了一下,這些東西我買來的時候差不多花了兩萬元,可是賣給二手市場才三千多元,我當時的心都在滴血。
不過將這個店轉出去之後我感覺我整個人都輕鬆了,不用再擔心店面轉讓的事情了,不用再擔心每天賺的錢是不是夠付房租這個問題了,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的決定是正確的,雖然當時店裡面的東西賣虧錢了,但是它也讓我結束了繼續虧損的生活,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尋找另一個機會。
有時候該舍棄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及時地去舍棄,不然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負擔。
這情況跟我那時候很像!我是開服裝檔口,16年我也是,年前一兩個月的時候生意就完全虧錢,我捨不得轉出去,指望著過年前半個月大賣一把。那段時間確實也是能賺錢,但是馬上就過年了中間空半個月沒營業,白交半月的房租,算下來還是虧死了!實在做不下去了,過完年回來立馬找中介放出去,一個不行放了4 5家中介,還是沒人接盤,後面只能把價格放到比我自己低幾千放出去,無人問津。馬上月初交房租了,我都打算跑路,押金不要了,還好有一個人來問,趕在交房租之前把檔口租出去了。因為我的合同還沒到期,原價沒人租,只能自己每個月補幾千塊給新檔主,所以押金扣完這些錢後還有一點剩餘,不至於血虧。我還是心太大,年前2個月就把檔口轉出去,還省2個月的房租,比起來最後退的那點錢,虧死了!所以有時候及時止損才是明智選擇,不能指望明天就盈利了,方向不對堅持也是無用功,別把自己現金還砸進去。留著剩餘的資金,找到更好的項目下次再來。這種情況你趕緊把手裡的產品便宜清掉,做好下次交房租前賣完,押金也不要了。第二,趕緊多找中介放盤,低於自己的價格也要租出去,押金能拿回來一點是一點
做主意容易,手業難,用心經營,找出原因,改變局面,再經營不下去,那就關門大吉吧!那裡有這么多錢虧下去,小本生意再虧本下去連家裡的人都沒有飯吃了,做虧本生意是無人做的。
關門吧!出去又要打幾年工作,讓手頭上有點錢,和吸收多一些經驗才再次開店吧!
朋友投資20萬開了一家特色燒鵝店,前幾年生意還可以,每年能掙十多萬。去年疫情爆發,生意一落千丈,入不敷出,轉讓沒人接手,硬撐虧得更多,真是進退兩難。
為了活下去,過去當翹腳老闆,不管店裡的日常事務,如今為了節省開支,辭退所有服務員和廚師,自己采買食材,自己下廚切菜、炒菜,老婆負責端菜、收銀和清潔衛生等工作,典型的夫妻店。
改革菜譜,過去特色麻辣鵝,適合年輕人的口味,現增加清淡老鵝湯,節假日聚會,老少皆宜,生意大有起色。他還零售鹵鵝掌、鵝肉、鵝脖子等,顧客可以在店裡小酌一杯,也可以買回去與家人共享。
星期一至星期四,生意冷清,搞優惠活動,凡來店消費的打八點八折,啤酒喝一瓶送一瓶,薄利多銷,聚人氣。實在沒生意,不能冷場,主動邀請親朋好友品嘗新菜,感覺店裡天天爆滿,吸引了不少過路客。
沒想到,每月除掉所有的開支,居然有一萬多的利潤,滿心歡喜,十分欣慰。他說雖然沒有掙到大錢,但扭虧為盈,讓他信心滿滿,充滿希望,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至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沒問題了。
筆者認為,各行各業特別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競爭異常激烈,生意不好做,像過去那樣當翹腳老闆,躺著掙大錢的日子沒有了,如果一個小店請幾個服務業和主廚,能應付房租水電和員工工資,就謝天謝地了。
目前很多小店都是夫妻店、姊妹店和兄弟店,自己投資,自己親力親為,不請任何外人,生意可能做得走,如果請人大概率白搞。自己給自己打工不丟人,起早摸黑,辛苦勞累,掙錢養家糊口不丟人。
糧農二代,一家之言,不喜勿噴,謝謝!
開了家店但生意不好,又轉不出去一直在虧錢,怎麼辦?因為天津綉娘做生意不好時有轉讓店面的經歷。我先回答您的問題,然後分享一下我和朋友的經歷,看能不能幫助您:
第一點。當生意不好,您已經有轉讓這個店鋪的想法,並且正在轉讓,而且還在虧錢,我的建議就是把轉讓費降的再底一點,甚至可以有人出錢就立馬脫手。其實表面看您是虧了,如果不這樣,在干幾個月,有可能房租比轉讓費虧的還多,還要繼續承擔水電費,人員工資及其他費用。我不知道您是做什麼的?做服裝的話,時間越長,衣服越過時,越不好處理。假如做餐飲的,設備和店面裝修越老化,越不好轉,如果繼續經營,所損失的人員工資,煤水電費會越來越多。以我個人的經驗,做餐飲轉讓門店,越是離房租到期時間近,轉讓費就有可能更低。向您現在目前的情況我不建議堅持。因為有可能您在開店初期,社調,立項,選址,商業模式等都沒有做好。因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點 開店做生意,創業者不能只想掙錢,還要有學會扭虧和止損的能力,當我們開店不能轉虧為營的時候,我們做到的就是盡快止損。把我們的損失將到最低。在美國流傳一美元賣掉一個公司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不難看出,做生意盡快止損的重要性。
我有一個朋友也是做餐飲的,2000年一個三百平米的飯店轉讓,委託我們找下家,當時有人出12萬,我的朋友非得要15萬。沒有轉讓出去。這樣離房屋租賃合同到期的日子越來越近,轉讓費一降在降,沒辦法最後5萬元成交。因為後幾個月根本沒有生意,就沒有收入,反而又多交了幾個月房租。可喜的是他用這5萬元錢,又借了幾萬元錢。在天津郊區租了幾畝地,蓋了廠房,做起了他自己擅長的電纜橋架生意。現在成了大老闆。
我也經歷過生意不好轉讓門店的經歷。也是一個餐飲店轉讓,我和我先生就吸取了我哪個朋友的經驗教訓。轉讓費拉到最低點,很快一次就轉讓出去了。我就用這個轉讓費,從新找地點,找門面,不求大,做了一個比以前小很多的小飯店,成功了。
我覺得人的一生是動態的,向水一樣流動。機遇和成功都是在動態中才能實現。不要被某種東西束縛住自己,做生意一定要懂得善變,不斷調整自己,把虧孫降到最低。
我是天津綉娘,希望我的回答您可以借鑒一下。對您能有幫助。
我的經歷和你一樣,我的意見是及時止損,不要糾結轉讓費了,能轉多少是多少,店內的貨物能低價處理就低價處理。
幾年之前,我第一次做生意,賣紅酒。本來是在家裡通過關系,通過微商來賣,那時候生意還挺好,後來不知道哪根筋出錯了,就想著開店,能賺更多錢。
說干就干,看中一家店貼著轉讓,比較偏僻,但是離家近,就去問了價格,空店轉讓費22000,竟然沒覺得有多貴,要是現在,別說22000,就是2200我也不要。
從接下來起,生意就沒好過,因為紅酒不是必需品,基本每天都在虧本,一直堅持了差不多兩年。後來不想堅持了,就准備轉讓。沒想到,問的人挺多,那個價格簡直要吐血,最高的給到10000,最低的5000。
再後來,出10000的我沒捨得轉,6000的轉出去了,為什麼呢,因為錯過了機會唄。6000再不轉,就可能一分都沒有,這就是做生意沒有經驗,導致虧損。
那些高價轉讓費,除了黃金地段,也只有第一次做生意的人來背鍋,長期做生意人都知道,轉讓費是就是一個坑。
題主的情況跟我非常相像,趕緊轉出去吧,一天也不要等了,這也不是什麼丟丑的事情,吃一塹長一智,等有了資本,經驗,以後機會多的是,還會東山再起的。
在商鋪遍地開花、電商沖擊、經濟下行的時代,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出路不外乎三種。
其一,改換門庭,重新定位。有的朋友初出茅廬,不了解行業規律、規則,全憑一腔熱情創業,在門店的選址上出現了偏差。譬如西安鍾鼓樓附近,人流如織,寸土寸金,確乎是做生意的所在,但若在此售賣生鮮產品,則失之千里,恐怕一天也難有幾個顧客光顧。這就需要改弦更張,重新定位,比如售賣 旅遊 紀念品等。選址的一般規律:看周圍哪個行業火爆,在模仿的基礎上改變、創新。
其二,改善經營,苦熬待變。早已過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積淀,許多生意,尤其「老字型大小」多是熬出來的。其中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行業的理解、再認識,在此基礎上改善經營;二是對顧客的培養、積累。
其三,關門歇張,虧本轉讓。以上兩點做不到,只有關門歇業,減少損失。期間能夠虧本轉出去更好,倘不能,只能到期後不再續約。
你創業開店,生意不好一直在虧?我相信許多人會建議你趕快放棄、及時止損。顯微君想說的是,為什麼就不多想想如何活下去呢?
虧損的真正原因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非常難以自查的問題。生意虧是表象,那為什麼虧呢?是產品或服務不好,還是店面偏僻,周邊居民沒有消費能力?
記得前不久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一家淘寶店面的老闆平時不怎麼管店鋪的事,店鋪的事務都是交給一個店員來打理;然而半年後一查賬,原本一直感覺不錯的生意卻賠了錢。最後仔細一查,發現問題出在店員身上,這位男店員為了討好女朋友,採取虛報各種推廣費用、商家服務費、買家退款等的金額,從老闆手裡套走了4.8萬元......
這則案例里,導致店面「虧損」的表面原因是店員的監守自盜、私拿私占,而本質的原因卻是管理問題。
為什麼呢?
如果這位店員當時虛報的賬目金額不是4.8萬元,而是2.8萬元、1.8萬元甚至8000元,並且能夠讓店面經營賬目依然保持盈餘的話,請問這位馬大哈的老闆還會想起徹查賬目嗎?
所以說,做生意虧損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還沒有弄清楚失敗的真實原因,只是簡單將其歸咎於運氣不好或者創業環境太差。
一旦你找到了堂而皇之背鍋的借口,那麼就會掩飾你失敗的真實原因。下次如果再創業,你失敗的幾率依然很高。
對症下葯如果你能真正找到問題的症結,那麼所謂對症下葯才有意義。
不清楚你說的店面是什麼生意,但是無論是質量、服務、價格還是競爭環境、營銷推廣等問題,萬變不離其宗。
還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海爾張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嗎?
當年的海爾,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集體企業,名氣並不大。作為海爾的當家人,張瑞敏有一次通過用戶反饋發現一批庫存的冰箱質量存在問題,當場下令讓人砸了,也絕不流向市場。這在當時依然崇尚勤儉節約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種震撼。
因為這則故事,讓不少人記住了海爾,留下了海爾冰箱對於質量要求的「嚴苛」印象。
試想,當時國內的老百姓喜歡的是進口冰箱,對國內的冰箱質量、服務並不認可。如果質量問題解決了,你還擔心顧客嫌「貴」、還怕沒有銷路嗎?
爭取外援所謂外援,指的是外部援助。如果你經營的是品牌加盟店,建議你爭取廠家的援助。這個援助的資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資金或者政策。
顯微菌曾經在某跨國公司做過八年,經歷數個職位,與無數個大小經銷商、客戶反復「肉搏」,在套路與反套路中幾經沉浮,深諳「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的博大精深。
不過一定要記住,是要「會哭」,而不是哭聲最大,也不是哭得最久......
「走為下策」放棄店面,散夥走人,承認失敗,實際上是下策。
這意味著你承認了方向的失敗,承認了策略的失敗,承認了一切的失敗。
但生意不是打牌,其機會成本是很高的。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及時撤出,付出的是機會成本,但是我能夠及時止損,可以少付出一點沉沒成本。
顯微君想提醒你的是:你只是止住了本次的虧損,或許一次的沉沒成本不足以致命;但你就敢保證自己不會耐不住誘惑再踏進另一條河裡去,去開別的店、做別的生意?
如果舊痾不除,再失敗呢?
結束語創業的過程中,或許你可以稀里糊塗地成功,但是千萬別稀里糊塗地失敗。
被掩蓋的問題永遠是問題,不會自動消失。
既然付出了這么多,就再努力一把,何妨?至少也可以換得一個無憾,不是嗎?
尤其對於一些客戶需要逐步沉澱的行業來說,這種努力,就更有必要了。風口轉換如此迅速的今天,投機的生意真的沒有那麼好做。
顯微君建議:對於踏踏實實想創業的人來說,如果沒有經營百年老店的打算,就別輕易出手了。
最近在走訪終端零售市場,生意不好是普遍存在的經營狀態。有的是自己的門面房,壓力相對較小。有的是租賃門面房,沒有生意,每月要償付固定的房租等其它人員開支。一直處於虧損的經營狀態。壓力很大。
針對以上實體店存在的經營狀態,提出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能夠對經營者有所幫助,從困境中走出來。僅供參考。
01
第一種情況
確定不再繼續經營現在的門店生意
如果認為自己目前的生意確實無法繼續經營,那麼只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也就是生意中途中斷,想辦法如何止損的問題。也就是盡量的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一. 有沒找到合適的轉型方向,也就是准備好「退路」
今年我們很多的實體店老闆都存在不想再繼續經營下去的想法。但卻一直「熬」下去,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轉型方向。這是非常關鍵的,目前的生意虧損,那就再去尋找其它的賺錢途徑。但轉型問題是目前實體店面臨的最大的困難。一旦自己經營多年的生意關門,不知道何去何從,沒有勇氣重新歸零開始。同時,也沒有確保能盈利的其它生意項目。畢竟,今年很多的行業都面臨困境。
所以,如果自己確實准備關門,有沒有考慮好,下一步的轉型方向。這是提出這個問題時,需要首先面對的問題。
二. 盡快想辦法處理庫存的商品
如果確定不再經營,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店鋪轉讓問題,而是盡快處理好庫存的商品。因為一旦門店轉讓後,處理庫存的商品難度會加大。處理庫存的商品,可以採取以下的幾個措施:
1. 停止從供貨商出進貨
同時與供貨商協商,庫存的一部分商品,能否退回。或者時打折退回也可以。這是很理想的處理庫存方式,但一般進貨後再退回的難度較大。
2. 利用門店轉讓前的時間,做處理庫存商品的打折活動
或者不採用打折的方式,利用其它的推廣方式。這種方式如果按照正常的銷售方式,處理的周期較長。
3. 將庫存的商品盤點後,找到同行去幫助銷售
有兩種方式,一種時賒銷代賣的方式,銷售完後再收應收賬款。另一種將商品的進價打折,一定程度的低於進價,同行就會很容易接受。
處理庫存商品,是實體經營者止損的一個主要方面。只能最大化的想辦法,減少損失。如果不想受損失,處理的難度就會就加大。處理的速度也會很慢。
三. 盡快想辦法處理門店轉讓的問題
如果確定不再經營,處理好庫存商品後,就要盡快處理門店轉讓的問題。如果想將店鋪盡快轉讓,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看自己的店鋪租賃合同,和房東商議退回
如果是租賃的時間較長,無論是按照協議還是人情,都很難退回。如果是臨近租賃結束的時間,可以去協商,退回一部分租金。
2. 如果是想轉租出去,要降低轉租的門檻
如果自己前期租賃交付了轉讓費之類的。自己就不一定要按照以前的標准,也必須收取轉讓費才能轉租。另一個問題就是租金的問題。也不一定就必須按照自己租賃的租金才能轉租。認為自己不能承受損失。原因很簡單,也就是目前轉租房的市場也不好。也就是目前遇到的租不出去的情況。那就需要降低門檻,承受一部分租金的損失。
3. 出租轉讓的信息
不要只是單一的在自己的店鋪貼出廣告。而是要發布在更多的信息渠道。比如當地的租賃網站,中介機構等。
以上是我們所說的第一種情況,也就是確定不再繼續經營,而需要採取的一些止損的措施。
02
第二種情況
希望能夠繼續經營,改變經營思路,扭虧為盈
第二種情況是很多的實體店經營者比較普遍的想法。轉型難,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方案,改變經營思路,希望能夠將虧損最下化,甚至達到扭虧為盈。這是完全可能實現的,事實上,目前也有很多實現盈利的店鋪經營者。
目前的實體店鋪想改變虧損的狀態,我們實體店老闆都明白,就是要從兩個方面找方法。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常說的節流,砍掉成本。另一個方面就是開源,提升目前的店面銷售業績。
一. 找到目前能夠砍掉的成本費用項目
從目前提問者所說的虧損情況,如果能夠找到一些能夠砍掉或者能夠有壓縮空間的成本,是必須要下決心砍掉的。以下幾種店鋪成本可以考慮是否能夠壓縮:
1. 壓縮房屋租金
房租應該是目前經營者最大的成本。所以,很多的實體店經營者首先提出降低房租。這樣可以找房東協商交流。目前的生意經營面臨困境,能否減少一部分租金。等度過一段時間的經營難關在恢復原有的租金價格。或者租金延遲交付。但一般情況,房東減少租金的難度較大。要看具體的店鋪位置情況。
另一種方式可以去嘗試,就是找與自己經營行業相關的經營者合租。目前這種情況比較普遍。有的自己店鋪附近,有一些地攤類小生意,但因為城市管理問題,不能固定經營。自己又沒有實力租賃固定的店鋪。這樣可以將自己的店鋪整理出部分位置,與這類經營者合租。這樣就可以減少一部分店鋪租金的壓力。
2. 減少人員開支
今年很多的實體店老闆又回到多年前自己創業的時候,自己親力親為。不再僱傭員工。或者減少員工的數量,降低員工的待遇。其實,就是人力成本太高了。這時候老闆需要考慮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去做。
放下面子,回到創業初期時的吃苦耐勞精神,是今年很多實體店老闆的經營狀態。
3. 砍掉其它的不必要支出
店鋪其它方面的支出也很多,有些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但長期積累下去也是很大的經營成本。電費,水費,物業費,招待費,車倆,物流產生的費用。等等。這些都需要經營者想辦法砍掉一些費用。
目前的情況,店鋪經營者一定要有很強的成本意識。
省下來的,都是利潤。
二. 想辦法提升店面的銷量,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節約成本是一個方面,不容忽視。但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還是如何提升店面的銷量,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銷量,治百病。目前提升店鋪銷量的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幾種路徑:
1.產品不能單一,要多元化布局,甚至可以考慮跨界銷售商品
目前需要將自己店鋪商品做些調整。主要的調整方向,就是不能太單一化,單一化的商品,出了面臨的目標顧客群體受限制,能夠產生的利潤也是有限的。一定要將自己店面的產品,做多元化的布局。甚至,目前很多的店鋪跨界經營商品。都是為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在固定的經營空間,多找一些盈利的產品途徑。
所以,如果確定繼續經營,首先要考慮自己經營的產品做如何調整。
2.不能坐在店裡等顧客上門,要做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推廣活動
我們走訪市場發現,一些生存困難的實體店,都是坐在店裡等客上門的經營方式。哪裡還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必須走出去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目前最低成本的走出去推廣自己的產品,就是利用移動互聯網的資源。比如利用微信,社群,加盟電商平台等方式。
目前提升店鋪銷量的途徑應該是很多的額,建議經營者多走出去,通過學習一些本行業經營較成功的經驗。甚至去借鑒跨行業的銷售方案。
在提升銷量方面,辦法總比困難多。
總結:
以上我們做了兩種情況的分析,一是不準備繼續經營的情況,另一種希望繼續經營下去的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如何止損的問題。第二個情況就是考慮開源節流的問題。希望店鋪經營者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採取應對措施,走出困境。
我現在就面臨你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感同身受了。我是去年開的店,我在餐飲方面也是小白,然後因為在家呆了幾年,帶寶寶就覺得應該要出來工作瞭然後呢,又不知道投資什麼么,就覺得可能餐飲比較簡單一點吧,所以就立馬去參加展會,然後就加盟了一家餐飲店。興致勃勃的,然後那個進行了裝修。就覺得既然要做的話,就做得好一點,就把房子租下來,以後專門做了一個廚房間出來。裝修花了幾萬,然後加盟費花了幾萬。買設備又花了幾萬呃。進貨又花了幾萬,這樣總共是投資了17萬的樣子,然後就開業了,但是開業以後生意一直不怎麼樣。然後那個過年的時候我就關了,還沒有開,現在店就在轉讓中,說到底,可能還是轉不出去,是因為轉讓費高了一點,我現在趕的時機又特別不對,因為剛剛好又趕上房租到期,我呢?又想把它轉出去,然後讓自己少虧損一點,所以沒有辦法,然後又交了一年的房租,這個樣子的轉讓中已經一兩個月瞭然後一直沒有轉出去,我現在就在想,趕緊把那個轉讓費調低,然後能轉出去,虧也沒有辦法了,上這種情況基本上可能我要虧十幾萬了,這個真的是沒有辦法的,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你轉讓的話,轉讓費低一點,然後盡快止損吧。我這兩天也要把價格調整一下,然後希望盡快能轉出去再去找一份工作做做。真的,這個是沒有辦法的,因為我們做生意的時候初衷是好的,然後能夠賺一些錢貼補家裡,但是真的是事與願違吧,然後真的沒有辦法。在這里希望你和我都能夠早一點把店轉出去。
4. 加盟店的名字和營業執照不一樣怎麼辦
首先,你問清楚總公司是否同意你以分公司的名義辦理營業執照;
其次,總公司應該是要求你統一徽標和統一店內設計、統一門面廣告牌設計,與營業執照名稱無關;
最後,你可以起字型大小,也可以不起字型大小,名稱自己想一個。
5. 開母嬰店需要注意
開母嬰店需要注意
開母嬰店需要注意,開設母嬰店的時候是有很多問題是需要注意的,開母嬰店成為創業熱潮,但並不是每個開母嬰店的人都能夠成功。以下看看開母嬰店需要注意及相關資料。
開母嬰店需要注意1
一、開店需要注意找人口多,人流量大的地區
開母嬰店需要注意人流量大,才能帶動銷售,或許有人會覺得,人流量大?在鄉鎮地區能有多大的人流量,但是你要相信,在鄉鎮地區,嬰兒用品大家都願意花錢,並且這個商機也是不會落沒的。
二、開店需要注意良好的交通環境
母嬰店開店需要交通便利,很少母嬰店開在十字路口的,注意交通問題也是必然的,一般說的交通便利也就是人口密集的地區,那麼人口越是多的話,就能在無意之間能遇到新顧客,但是對於舊顧客也要做好售後服務。
三、母嬰店開店面積的確定
母嬰店開店的面積也是需要確定的,母嬰店所涉及的行業有衣、食、住、行、娛樂,那麼開一家母嬰店多大比較合適呢?其實這樣的問題很難從表面看出,建議:並不是母嬰店越大越好。
將母嬰店的產品推出每月的主打產品,可以分季節性的熱銷產品,這樣,將母嬰店的產品的重點一目瞭然。
開母嬰店需要注意2
1、店鋪位置的選擇
開店要選址,選擇的地址有優勢,帶來的利潤也就越高。對於孕嬰店加盟商們來說,選擇到正確的地址也能夠為以後的經營省下不少的麻煩。孕嬰店開在哪裡好呢?
婦產醫院、兒童醫院、繁華商業街、大型超市附近都是不錯的選址,大家都知道母嬰店一般規模不會小,如果去熱鬧的地方租門面,是需要一大筆資金的,就算如此,開母嬰店一定不要選擇那些位置特別不好的,那樣虧本的可能更大。
2、選擇加盟品牌要慎重
有一種情況就是,不以自己的名義去開店,而是加盟品牌母嬰館,投入資金去開店。注意這樣的情況做得好不是沒有,但不是所有人。你選擇加盟商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說的天花亂墜,實際上呢,你獲得的利益遠遠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多,這點要切忌。
3、母嬰店裝修
店內的裝修不需要太過於華麗,但是一定要突出溫馨的主題,店面風格以明亮為主,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更有助於吸引視線。如何開一家賺錢的孕嬰店呢?從裝修、選址這些問題上都要小心處理。
1、突出溫馨,幼稚,色彩明亮,有自己的店面風格。
2、統一色調,最好是暗紅色,淺綠色,淡黃色或者是有好的設計能幫設計出組合色。
3、地板不要太滑,燈光要柔和。
4、空氣要好,店內保持通風,夏天涼爽,冬天保暖。
4、母嬰店走價格路線,還是質量路線
其次我們要考慮市場定位,是走走價格路線,還是質量路線?如果走價格路線,針對的是什麼人群,走質量路線,針對的是什麼人群?無論哪種,切忌不可貪圖便宜,進那些質量不太好的產品。
5、新店開張要注意宣傳
在一家新的母嬰店開張了,一定要注意宣傳,特別是那門面開在不怎麼好地方的母嬰館。一定要讓人知道,這里開了一家不錯的店鋪~可以藉助一些自媒體平台(微博,微信)等,進行宣傳,也可虧本讓利,在開孕嬰店的時候,經營商們都想要賺錢,怎樣才能讓孕嬰店賺錢呢?結合必要的促銷活動能夠幫助促進好生意。開店營銷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促銷,開孕嬰店的人們也可以借鑒不同的促銷方法,幫助您更好經營。
6、母嬰店的數量太多,做好競爭
第三點我們要考慮的是和同行的競爭,現在大家都在開母嬰店,這樣的店鋪到處都是~供大於求的市場,無論是價格上,還是質量上,樹立自己店鋪的特色,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點一定要要考慮好,另外還要有良好的心態,來面對同行的詆毀。
7、是否要做電商,如何做電商
作為的電商指的是網路推廣(小母嬰店不考慮),團購網站,淘寶等等。無論哪種都要基於你店鋪的條件,是看店鋪是否適合做。舉例說,你的母嬰店位於小區的重心,那麼重點就在於街坊生意,而不是團購。
開母嬰店需要注意3
開母嬰店必須注意的12個經營數據
一、營業額:
1、反映母嬰店的生意走勢,可用於調整母嬰店促銷及推廣活動;
2、為母嬰店員工設計銷售目標,並用獎勵機制激勵員工;
3、對比各分店銷售能力,為優化人員結構及貨品組合提供參考。
二、分類貨品銷售額:
1、為母嬰店進貨、組貨及促銷提供參考依據,及時補貨、調貨;
2、用於了解該店或該區的消費取向,針對性調整使利潤更大化;
3、根據母嬰店的銷售特性,對慢流品類加強促銷力度,及時消化庫存。
三、前十大暢銷款:
1、定期統計分析(每周/月/季),了解暢銷款式的暢銷原因;
2、根據銷售速度設立庫存安全線,適當補貨或尋找替代品;
3、利用暢銷款搭配平銷款或滯銷款銷售,帶動母嬰店貨品整體的流動。
四、前十大滯銷款:
1、定期統計分析(每周/月/季),了解母嬰用品的滯銷原因;
2、尋找滯銷款的導購賣點,提升導購對滯銷品的銷售技巧;
3、調整滯銷品的陳列方式及陳列位置,配合人員重點推介;
4、制定滯銷品的銷售激勵政策,做好滯銷品的調貨、退貨和促銷准備。
五、連帶率(銷售件數/銷售單數):
1、了解母嬰店人員貨品搭配銷售能力的重要依據;
2、當連帶率低時,應提升員工的附加推銷力度;
3、當連帶率低時,應調整關聯產品的陳列位置;
4、當連帶率低時,應調整母嬰店採取的促銷策略。
六、平效(每天每平米的銷售額):
1、用於分析母嬰店面積的生產力,深入了解孕嬰店銷售的真實情況;
2、為訂貨提供參考依據,定期監控確認店內庫存,增加營業額;
3、當平效低時,可從銷售技能、陳列擺設、品類搭配等方面進行調整。
七、人效(每天每人的銷售額):
1、用於分析母嬰店人員的整體銷售素質,以及母嬰店人員配置的合理度;
2、當人效過低時,要檢查員工產品知識、銷售技巧和排班的合理性;
3、可根據員工更擅長的產品安排對應的銷售區域,能有效提升人效。
八、客單價:
1、反映母嬰店顧客消費承受能力的情況,有助於提升營業額;
2、低於平均單價的產品用於吸引實際型顧客,豐富顧客類型;
3、增加平均單價的產品數量和類別,高於平均單價的產品可做特殊陳列;
4、提升中高價位的產品銷售,從而逐步提升母嬰店的整體客單價。
九、貨品流失率(缺失貨品吊牌價÷期間銷售額×100%):
1、合理布局人員在母嬰店內的站位可有效減少貨品的流失率;
2、嚴格對待交接班工作,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做檢查和總結;
3、在客流高峰期時應提高警惕性,加強配合力度,以杜絕貨品無謂的流失。
十、存銷比(庫存件數÷月銷售件數):
1、細分包括:各品類母嬰產品存銷比、新老貨存銷比、款式存銷比;
2、當存銷比過高,意味著結構不合理,資金效率低;
3、當存銷比過低,意味著庫存不足,生意較難更大化;④一般情況下,月存銷比維持在3~4之間比較良好。
十一、VIP會員佔比(VIP會員消費額÷營業額):
1、側面表明市場佔有率和顧客忠誠度,衡量母嬰店服務和市場開發能力;
2、一般情況下,VIP會員佔比在45%-55%之間比較良好;
3、若是低於此數值區間,則表示市場認可度差,母嬰店服務能力不佳。
4、若是高於此數值區間,則表示開發新客戶的能力太弱;
5、若是數值先高後低,則表示顧客流失嚴重。
十二、銷售折扣(營業額÷銷售吊牌金額):
1、反映開母嬰店折讓的情況,直接影響母嬰店的毛利額;
2、開孕嬰店的利潤高低與營業額及銷售折扣的高低有直接的關系;
3、若銷售折扣比較低,則說明在進行母嬰店促銷活動,母嬰店的毛利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