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永和大王真的可以加盟嗎
永和大王是全國連鎖快餐企業,所經營的品均是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的豆漿、油條、各種稀飯以及中式的小點心。該店設有專門的網站,設有網上訂貨信箱,開通24小時的電話送貨熱線,只要你的手指輕輕地撥下號碼,永和的員工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把熱乎乎的食品送到你的手上。
誕生
1995年12月12日,上海市長寧區水城路,誕生了永和大王的第一家餐廳,也將「24小時不間斷經營」這 永和大王的油條
一嶄新的經營理念帶到了大陸,它改變了許許多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他們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時候,舒適、愜意的享用美食,也可以在一間清潔、明亮的餐廳中,放心地食用過去熟悉的美味食品-「豆漿、油條、蔥油餅、飯團」;永和大王的銷售理念,也影響了眾多的商家。自此,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地開出各類24小時不間斷經營的餐廳、便利店等。截至2005年8月,永和大王在上海、北京、深圳、武漢、杭州、青島、蘇州等地共擁有超過90家連鎖店,是國內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工作人員總數超過三千名,成為立足發揚光大中華美食,並專業從事中式快餐連鎖經營管理的大型餐飲集團,其總部設在上海,稱為上海貝爾蒙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上述5個城市的5家分公司,並已於2001年8月在上海最繁華的淮海路力寶廣場1層成功開業永和大王旗艦店(第4代)。
收購
2004年2月,快樂蜂正式收購永和大王餐飲集團85%股份。耗時三年,永和大王終被外資餐飲連鎖收購。2007年20日,菲律賓最大的餐飲連鎖企業快樂蜂公司宣布,以600萬美元收購永和大王剩餘15%的股份,完成其100%收購永和大王目標。此次收購後,快樂蜂將整合永和大王旗下業務,並在中國市場引入更多餐飲新品牌。
快樂蜂餐廳
永和大王新形象
快樂蜂餐廳由菲律賓華僑陳覺中先生(Mr.TonyTanCaktiong)始創於1970年,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菲律賓最大的快餐連鎖集團。目前,快樂蜂集團擁有快樂蜂(西式快餐)、超群(中式快餐)、格林威治(經營匹薩及各種義大利麵食)、德意法蘭西(法式麵包和咖啡)、永和大王(中式快餐)等諸多餐飲品牌、在全球超過1192家餐廳,是菲律賓首家上市的餐飲企業,並連續六年獲評菲律賓最佳企業。陳覺中先生也因為其卓越的成就獲得了2003年由ERNST&YOUNG頒發的菲律賓最傑出企業家獎,並在2004年代表菲律賓參加在摩納哥進行的世界企業家競賽上,超越全球其他的31位參與決賽的企業家獲得了這項最有聲望的一等獎。快樂蜂作為菲律賓本土崛起的快餐品牌,是全世界可以在美國本土以外打敗麥當勞的快餐企業。目前其麾下已擁有1000多家分店,年營業額近50億人民幣。無論是分店數量、還是產品的口味、服務質量都遠勝於當地麥當勞。這也是永和大王選擇與其合作的主要原因。通過此次合作,永和大王不但可以學習其先進有效的管理,還能從其對抗洋快餐的經驗中獲益匪淺,奠定了永和大王在中國發展的契基。
編輯本段永和大王產品系列
主食類
飯類 梅菜扣肉飯 至尊肥牛飯 黑椒牛柳飯 鹵肉飯 珍味五菇飯 宮保雞丁飯 面類 大王紅燒牛肉麵 大王半筋半肉面 大王番茄牛肉肉面 雪菜肉絲面 牛肉米粉 養生燉鴨腿米粉湯 開洋蔥油拌面 麻辣肉醬拌面 飯團類 牛肉飯團 肉鬆飯團 桂花甜飯團 點心類 大王油條 水晶小籠 芹香餛飩 鮮肉小餛飩 咸豆漿 蛋餅油條 牛肉餅 永和金牌產品系列
粥類 皮蛋瘦肉粥 香菇雞肉粥
輔食類
湯類 養生燉鴨腿湯 牛肉粉絲湯 海裙菜湯 精美佐食 開胃酸菜 荷包蛋 鹵蛋 棒棒雞 四喜烤麩 飲料類 大王豆漿 鴛鴦豆漿 五彩蜜豆漿 香柚蜜茶 香檸伯爵紅茶 甜品類 蓮子紫米露 台式花生湯 冰品 芒果冰沙 優格冰沙 台式豆花冰
編輯本段創業神話
讓「小本」變成「資本」,是執行總裁林猷澳改變命運的關鍵。大者恆大,是大市場的法則,在中國做生意,一定要有經濟規模。一個「中國麥當勞」概念,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老闆變成香港大亨李嘉誠以及荷蘭霸菱基金鎖定的投資對象;緊接著又被菲律賓最大的快餐連鎖集團快樂蜂(JollibeeFoodsCorp.)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義,用22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這幾次資本運作把永和大王的創始人林猷澳,一下子拱上中國大資本舞台。從林猷澳的簡歷中,可以看到,他畢業於企業管理系,原本在美國的家族生意是印刷業。1993年來中國經商,曾先後擔任過一家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及錢櫃KTV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是直到做了永和大王,才真正展現出精明的生意頭腦。 賣油條年收入3億元。紅白相間的門店標示,一個和藹的老年人頭像,這個酷似美國快餐巨頭肯德基的門面設計已漸漸為人們熟悉,這便是1995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鋪的「永和大王」。永和大王在上海開張,最初的主打食品就是豆漿和油條。這一慣例也保持到了今天。截至今年2月,永和大王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深圳等城市開業80家直營分店、5家加盟店,工作人員總數超過3000名,年營業收入3億元,成為專業從事中式快餐連鎖經營管理的大型餐飲集團。思考型的林猷澳,每星期打兩天高爾夫,腦子里卻是永和大王的全中國布局。7-Eleven沖不到500家店前也是虧本的,林猷澳盤算著,永和大王至少要沖到50家,才有經濟效益。5萬美元顯然滾不動大市場。雖然兩年內就開了8家店,但是8家店的利潤,並不足以支撐永和大王成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林猷澳動人的「中國麥當勞」概念,讓李嘉誠的加怡新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在1997年找上了門。投資200萬美元、持股1/3,有了風險基金的注入,永和大王的開店速度一下子沖到了18家。規模雖然快速擴展,但燒錢的速度更快。賺的錢不斷投入,加上拉長戰線後的管理支出,永和大王單店的收入由原先的1.2萬元人民幣驟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虧損。
編輯本段「零成本」信息化
以平均每5元的網路成本,即換取40萬元人民幣的訂貨額,永和大王沒道理不成為餐飲行業的一朵奇葩上帝說:我要油條,於是有了油條。這並不是《聖經》里的傳說。只要身處上海,作為「上帝」的顧客只要點擊滑鼠或者接通電話,你的要求就會馬上傳到永和大王總部的外賣中心,而隨後離你最近的永和大王就會在20分鍾內把你要的食物送到你的面前。如果告訴你,使永和大王的外賣業務如此便捷的源頭是一個自主開發且成本為零的軟體,你可能不會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編輯本段呼叫中心的困惑
1998年,擁有18家連鎖餐廳的永和大王在上海已經深得顧客的青睞,但是,永和單店的日均收入卻由12000元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虧損。為了實現連鎖經營的規模從而實現效益,永和大王開始迅速發展連鎖店,開發新的產品。隨著連鎖店逐漸增多,林猷澳發現,永和大王一部分可觀的利潤來自並不被人注意的外賣業務。可是此時永和大王的外賣基本上只能實現單店的電話訂餐業務,這樣的方式難以統計大量的數據,而且電話很容易占線,耽誤了顧客的就餐時間,也直接導致他們對永和大王外賣服務的反感。最致命的是,永和大王的一些競爭對手在這一年相繼推出了網上外賣,並且也推出了單店的訂餐服務。林猷澳的商業敏感更告訴他,電子商務化的外賣業務肯定在未來是商家的必爭之地,如果不解決自身問題,永和大王將會逐漸失去外賣的領地。 焦急中的永和大王把目光投向了當時自己並不是很熟悉的電子商務。林猷澳提出,永和不僅應該實現網上的訂餐,更要實現連鎖店外賣業務的信息化和統一化。基於這種思考,1998年初,永和大王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並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外賣呼叫中心,所有的網上和電話訂餐都由這個外賣中心統一受理。可是,外賣呼叫中心成立後,很快就有大量的數據和訂單湧入,沒有專門的信息化軟體來控制,是根本無法完成的。永和大王急需一個可以控制外賣服務的軟體,究竟選擇什麼軟體更適應企業的特點呢?當時市場上專門針對餐飲業的信息化軟體並不多,而且不一定適合此時永和的特殊要求,如果需要長期的磨合,就錯過了大好的時機。究竟如何是好?永和大王陷入了困惑。
❷ 全國粥鋪排名前十的有哪些哪家店最好吃
全國粥鋪排名前十的有:滿朝佰家粥鋪,粥公粥婆粥店,三寶粥店,天天粥棚,水鄉小粥,曼玲粥店,一粥七天養生粥,瓢城粥店,好粥道粥鋪,宏狀元粥店。最好吃的是粥公粥婆店。
粥公粥婆養生粥坊由北京嘉禾美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多年來始終致力於中式食品終端原料、設備、技術研究、推廣於一體的專業食品加盟企業。因戰略調整,從廣州北上皇城,成立了北京嘉禾美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粥公粥婆品牌連鎖店在全國分店的建設管理及推廣。
粥公粥婆以豐富的產品品類,優良的產品品質重新定義了粥店在快餐行業的地位。將營養美味與快捷方便帶給了眾多商家及食客,年輕的公司及全國各地分店在朝氣蓬勃地活躍在全國的各個角落。
❸ 全國排行前十的小吃加盟項目
相比傳統餐飲小吃行業,動漫加盟店能夠更好的捕捉消費者心裡需求,同時具備動漫專業與個性的服務更是吸引消費者的利器。動漫店不僅有新奇實用的動漫周邊產品,還有時尚個性的動漫DIY創意製作,動漫COSPLAY攝影寫真和精美的動漫服裝道具,這些正是現在年輕人最青睞和追求的東西。推薦關注利潤6-7倍動漫店,祝好運。
❹ 全國排行前十的小吃加盟項目
作者:熊熊的大貓
鏈接:https://zhuanlan.hu.com/p/1686662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品牌介紹: 巴比起源於上海的黃埔。 2003年更名為「芭比饅頭」,並升級為品牌連鎖店。 2006年,Babi Bun升級為全國營養早餐。 Babi Bun一向以創造國家早餐為原則,為企業家創造新的創業平台。立足於市場已有16年的歷史,擁有中心工廠和成熟的管理體系,保證了質量。
04.又卷燒餅
推薦理由:在互聯網名人的大力推薦下,王思聰和潘石屹都喜歡吃飯,開業不到半年就創造了1000萬元的天使融資奇跡。該公司的核心管理團隊由原始的「土家西施」土家渣餅的創始人楊玉琦創立,是餐飲業的知名人士和高級餐飲連鎖經營者。他在多個品牌餐飲項目的運營中擁有成功的經驗。
特點:品種多,口感好,價格低
入會費:69,800
品牌介紹:「又卷燒餅」由原「土家西施」土家渣餅的創始人楊玉琪於2015年創立。在餐飲業已有十多年經營歷史的上海新夥伴食品飲料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它專注於特色小吃和快餐項目的開發和運營。它具有成熟的運營經驗,並在全國各地設有商店。另一卷餅干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它定位為「樂趣,材料,故事和溫度」的四人商店。市場品牌力量和影響力穩步提高,小吃項目實力得到重新定義。
❺ 紀念日飾品店如何加盟,網站和加盟電話是多少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全國放假一天;春節(農歷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沒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