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陳麻婆豆腐總店在四川的哪裡
總店在武侯區科華路81號,下面提供的是分店:
陳麻婆豆腐大石西路店
地址:大石西路80號附8-9號
陳麻婆豆腐萬福店
地址:人民中路二段51號
陳麻婆豆腐浣花店
地址:大石西路80號附8-9號
陳麻婆豆腐雙林店
地址:雙林路
『貳』 成都正宗陳麻婆豆腐在哪!!!
成都最正宗的陳麻婆 開的很久的店在:西御龍街 做55路就在西御龍站下車 然後過街對門就是 在街邊邊上 你一下子就看到了哈 回去在店門口就有公交車 可以趕車到總府路下車 走50米左右就是春熙路口子 進去吃的就多了
『叄』 陳麻婆豆腐的介紹
陳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區漢族傳統名菜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老牌名店。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肆』 陳麻婆豆腐 騾馬市店怎麼樣
中午和晚上都可以去聚餐,價格不貴,菜品種多,味道都很出色,根本分不清楚好壞,很多公司包餐都在這里,服務態度也很好,少見的國營好態度餐廳.
『伍』 陳麻婆豆腐的做法
主料:豆腐10兩(約400克)
輔料: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適量。
調料: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鹽、醬油各適量。
製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燒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豆腐嫩白,麻、辣、鮮、燙、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開水泡去澀味。燒熱炒鍋下菜油,燒至六成熱,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黃,加鹽、豆豉、辣椒粉、郫縣豆瓣再炒,加鮮肉湯,下豆腐,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節、醬油,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撒花椒末即成。這道菜看起來材料普通,製作並不復雜,似乎平常人家都可以做出來,其實試過了才知道並非如此。即使原料相同,味道也未必一樣,這和佐料的產地以及水土都有關系。 陳家的這道招牌菜選料就十分講究:
1、豆腐要嫩而不易碎,下鍋前先焯過,去除石膏和豆腥味。燒制時必須小心翻攪,要讓豆腐塊既入味又保持形狀。
2、牛肉選取腱子肉,在油中炸的不幹不老,油亮酥香。
3、蒜苗採用本地新鮮翠綠的蒜苗,其馥郁的特殊香氣可以給菜餚提香。象川菜中的回鍋肉、水煮牛肉等,都必須加入蒜苗,否則就不正宗了。
4、豆瓣最好為郫縣的鵑城豆瓣,炒前先剁碎。色澤要紅亮,香辣味正,鹹淡適中。豆瓣會影響到整道菜的色澤。
5、豆豉可以選擇太和豆豉或者永川豆豉。這兩種豆豉咸鮮味和醬味都很正。少量的豆豉可以讓美味加分。
6、辣椒面選用二荊條或大紅袍,香辣不燒心。辣椒面和豆豉不同的辣味結合起來增添了口味上的層次感。
7、花椒面當然是漢源的最佳。麻香撲鼻,回味悠長。
8、明油是選擇芝麻油、紅油、花椒油、花生油等適合不同菜餚的油類在出鍋時淋上少許,以增加色香味。陳麻婆豆腐的明油是獨家秘制的。
薑末醬油等可以略過不提,單是上述考究的材料,就可以窺見一斑為什麼麻婆豆腐看似簡單,卻可以廣受喜愛了。此外,出鍋前的勾芡也很重要,因為豆腐煮後會出水,所以只勾一次芡是不夠的,要兩至三次才能出效果。勾芡以後的豆腐紅潤油亮,佐料隨著芡汁均勻把豆腐塊包裹著,蒜苗鮮綠清香,尤其是軟韌香酥的牛肉和滑嫩無比的豆腐在口感上形成了反差,但又把彼此的妙處烘托出來,怪不得正宗的麻婆豆腐一定要求用牛肉製作。裹了芡的豆腐能有效的鎖住熱度,吃進去又燙又麻又辣又香,再加上觀之悅目,嗅之誘人,葷素搭配恰當,確實讓人忍不住豎大拇指。
象麻婆豆腐這類菜在四川叫做「俏葷」,指有葷有素,但以素菜為主、肉類為輔的菜餚。在麻婆豆腐這道菜里,豆腐含有植物蛋白和氨基酸,可以降低膽固醇;牛肉脂肪含量比豬肉低,並補氣養胃;蒜苗可殺菌、降血脂,對血栓和癌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花椒可以去腥氣、健胃除濕。所以麻婆豆腐不但美味,而且健康。
『陸』 成都陳麻婆豆腐人均消費怎樣急
陳麻婆如今只剩下玉龍街一家是正宗
其他的川菜都還不錯
普通一頓5-6人也就150元的樣子,點好點的菜豐盛一點200多足夠了。
『柒』 蘭州陳麻婆豆腐店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1909年成都通俗報社出版的《成都通覽》(清·傅崇矩著)已將此店及「陳麻婆之豆腐」,列入與包席館正興園、鍾湯圓等店齊名的23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錦城竹枝詞》、《芙蓉話舊錄》等書對陳麻婆創制麻婆豆腐的歷史均有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