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汗高主龜汁狗肉的做法
汗高主龜汁狗肉的做法
主料:去皮新鮮狗肉1000克。
調料:
丁香5克,肉蔻6克,良姜5克,砂仁3克,桂皮8克,陳皮5克,花椒5克,大茴5克,小茴香5克,姜15克,豬油1000克,料酒20克,精鹽適量。
製法:
1.去皮狗肉在水中焯一下撈出。
2.鍋置中火放豬油燒熱,下薑片等香料在鍋中煸香,後放水和狗肉,在中火上燉。
3.在狗肉燉至5成熟時,端離火,加食用硝消毒上色,並用微火繼續加熱至熟。
特點:狗肉顏色鮮亮,清香撲鼻,肉鮮味美
B. 「黿汁狗肉」為什麼叫「黿汁」
黿(讀音:[yuán] 學名:Pelochelys ),是龜鱉科中的一屬,特點是體型大,體重可達100公斤。
黿汁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製作歷史。據《史記》記載:劉邦手下名將樊噲,少時以屠狗為生。劉邦與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為躲劉邦,樊將肉攤遷至湖東夏陽(今山東省微山縣夏鎮)。劉邦聞訊趕去,遇河受阻,正苦於無錢乘舟,忽河中游來一隻大黿,馱劉邦游過河去。劉邦找到樊噲,樊正愁狗肉無人問津,劉邦抓起狗肉就吃,經劉邦一吃,人們遂競相購食。其後,劉邦常乘黿過河食之,樊噲惱黿,殺之與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狗肉售完,至此黿湯煮狗肉,香味不減。因此,沛縣狗肉又稱「黿汁狗肉」。
劉邦做泗水亭長後,得知樊噲殺了老黿,非常氣憤,將樊噲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後不準用刀。樊噲無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出售。故「沛縣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傳至今。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途經故里沛縣,宴請鄉親,以狗肉作飲,酒酣,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縣狗肉伴隨《大風歌》名揚四海。劉邦定天下後,樊噲將黿汁湯傳給其侄,世代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