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除甲醛十大品品牌有哪些
中國除甲醛十大品牌有以下企業:
【第一名】:森家環保
北京森家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1月13日,總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SOHO。是國內從事室內環境管理和車內環境管理綜合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第二名】優本環保
上海優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韓國公司品牌SAFERAIR空氣凈化器和MODOODA消毒殺菌產品在中國的唯一總代理和總經理代理。通過引進韓國先進的研發技術、產品和服務理念,解決了國內人們對健康生活品質和生活環境的要求。
【第三名】梅博士
梅博士的除甲醛劑。美國博士甲醛,強勢品牌,服務世界,綜合服務,去除室內污染,享受富足生活。美國進口品牌,去除效果更徹底。
【第4名】:浙江大學冰蟲
浙江冰蟲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公司隸屬於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公共衛生、醫學等,組建了一支由該領域15名博士、碩士組成的高級管理團隊。它的主要業務是室內空氣。
【第5名】愛情守衛
AiGuard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中國北京。是秋鑫新能源科技在室內環保領域的旗艦品牌。 AiGuard是全球室內環保領域新能源科技領先品牌。
【第六名】打造綠色家園
創路佳環保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光觸媒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是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凈化管理委員會成員單位。
【第七名】葉環保
廣州市野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華南地區首家獲得空氣治理行業甲級建設資金的企業,是碧桂園長期從事室內空氣治理的企業。服務商也是恆大、佳兆業、希爾頓酒店等大型集團的長期合作夥伴。
【第八名】潔雲
潔雲環保有限公司提供除甲醛、甲醛治理、甲醛檢測、甲醛檢測、除甲醛、室內空氣檢測、室內裝修除臭、空氣污染檢測服務。傑雲環保是上海室內空氣檢測行業的佼佼者.
【第九位】舒派環保
杭州舒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專注於室內空氣健康,專業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的高科技公司。科技環保企業。公司與日本木之原開展全方位合作,引進日本先進的光觸媒產品和技術,提供室內空氣污染凈化與控制的專業解決方案,致力於為更多企業和家庭營造健康宜居的呼吸環境。
【第十屆】萬斯環保
上海萬斯環保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簡稱萬斯環保)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上海。是除甲醛之外的全國連鎖品牌企業。現已實現全國各地區統一規范的上門除甲醛服務。公司致力於凈化室內空氣污染、室內空氣質量、人類生活環境,探索和開發綠色材料。
② 我想在這邊大型賣場裡面開一個潮鞋公社,很多大家常見的品牌比如NB 亞瑟士 萬斯等還有很多國外品牌中
不算侵權,我們這邊的一個沃爾瑪裡面也有一個比較大的潮店,裡面什麼牌子都有,比如NIKE,NB,VANS,NY帽。。。。
③ 怎樣從窮小子變成身價千萬的人
一個謹小慎微的人,靠著並不獨特的投資理念,用了6年時間,從一個窮小子變戲法地轉化成了身價千萬的富翁;
一個毫無背景的貧家子弟,靠著積極進取、獨立自強,在同齡人窮困潦倒、依然為生活奔波的時候,剛剛35歲的他事業就如日中天……
作為浙江眾多中小企業老闆之一,葉寧的故事並無太多傳奇,但他的經歷卻值得人們回味、沉思。
今年35歲的葉寧,是一家員工500餘人、資產過千萬的企業老闆。這位事業有成的年輕企業家,6年前,還只是一名普通打工仔。像許多沒有背景的私營企業家一樣,葉寧是靠自己艱苦奮斗完成的資本原始積累。
葉寧出生在湖北省孝昌縣季店鄉呂葉村一個農民家庭,從呱呱墜地開始,貧窮便和他緊緊相連。呂葉村地處偏遠山區,祖祖輩輩靠著僅有的土地刨食度日,生活更是貧上加貧,苦上加苦。家中又添了三個妹妹後,年幼的他開始跟著父母一道上山干農活。起早貪黑,一年到頭收得的僅有的一點糧食,卻不能讓全家人果腹。8歲時,葉寧到了上學的年齡,按家裡的情況,他根本上不起學,但沒有文化的母親還是咬牙將他送到了學校,希望他能讀書上大學走出這個貧窮的山村。學校離家裡5多里地,天不亮葉寧就起床,幫著母親煮好豬食後,帶著一個菜團到學校上課,下午放學後,再走5多里路到地里幫父親干農活。雖然已是上學的孩子,但從小學到初中,葉寧大部分時間都與農活為伴,幹活成了他的主業。
刻骨銘心的飢餓、勞累一直伴隨著他。可是,生活的艱難並沒有壓倒全家人,雖然貧窮,母親卻是很樂觀。有時候,葉寧幹活累得倒在地上實在不想起來的時候,母親總是給他設想將來。母親的明朗樂觀,深深地感染著他。望著遠山,他向母親許下自己的願望:他一定要做一個有作為的人,一定要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
改變貧窮的強烈願望帶給無窮的動力。1991年,葉寧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孝感市重點高中——孝感市第二高級中學。葉寧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每逢假期就到電器維修部去幫忙打工,自己掙得學費,在縣城讀完了三年高中。199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武漢商貿學院。
從小的勞動,使他養成了勤動手習慣,對於電子技術的喜歡,又讓他有了勤動腦的習慣。在武漢商貿學院就讀的三年時間里,葉寧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這時的他,雖然對自己的人生方向還沒有明確的目標,但對電子工程技術的興趣已讓他隱約看到了夢想的方向。在大學中,他自己揀過廢舊零件動手組裝過自行車,不但自己用還送給別人;同學中誰的隨身聽、錄音機壞了,都是他幫忙修理。1997年,葉寧從武漢商貿學院畢業時,不但成績樣樣優秀,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改變:拯救生命的驅駛
大學畢業後,按照自己的志趣,葉寧想在自己喜歡的電子工程技術領域方面發展,可是,一切卻並沒有如他所願,許多用人單位並不接收他。生存的壓力迫使葉寧不得不做出新的改變,他必須先找到一份工作,再求事業的發展。1999年3月,他回到孝昌縣委辦公室上班,在上班的近一年時間里,按部就搬的坐辦室的日子卻讓葉寧感到枯燥和無味,在這里,他的生命完全靜止,沒有了流動。
失去創造的樂趣,夢想便找不到飛翔的翅膀。2001年2月,葉寧辭去了在孝昌縣委辦公室的這份優越工作,回到千千萬萬的打工仔行列。
萬事開頭難。剛到廣州,葉寧借住在一個在廣州打工的同學那裡。白天他四處去尋找工作,晚上就睡在地板上。無數次的拒絕,葉寧始終無法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他不得不開始擺地攤來維持生計。在這個住滿了擦皮鞋、踩三輪的「貧民區」, 葉寧花110元一月租了一間小房子,好幾次到了月底,因不能按時交租而被房東老闆把被褥鋪蓋扔了出來。生活的窘迫使得他常常只吃一頓飯。記得有一次下午三點多早就過了午飯時間,葉寧騎著那輛40塊錢買來的二手自行車碰到了合租在一起的同學,他說他口袋一分錢都沒有,到現在連早餐都沒有吃,葉寧說自己也還沒有吃早餐。他一掏口袋,還有二十元,他拿出其中的十元到路邊上買了兩瓶礦泉水,剛好路邊還有一家賣包點的鋪子,兩人一手拿瓶礦泉水一手拿幾個冰冷的包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幾個包子就是他們一天的伙食了。盡管生活如此艱辛,但葉寧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自己的追求。每天他騎著那輛40塊錢的自行車風雨無阻的滿廣州轉悠,一家又一家辦公室的去推銷,一次又一次的被趕出來,但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正是這種永不放棄的執著精神,漸漸的他也積攢了一些資金。
創業:不怕沒有錢,只怕想不到
頭腦活絡的葉寧留意到「唯新」小吃店的店面特別干凈,而當時廣州的小吃店環境普遍比較臟亂,這讓他動了加盟的念頭。從總店了解到該店要出讓,他對這家店進行了一個月的「秘密考察」——遠遠地觀察,統計客流量。在考察時,周圍的店主都不看好這個店,紛紛勸他們放棄加盟,但他還是決定一試。
2003年3月,他接手了 「唯新」小吃店。「當時加盟費是6萬元,我只能拿出3萬,不夠的部分都是向銀行貸款。『唯新』對加盟店地面裝修鋪設的瓷磚有一定的質量要求。實在沒多餘的錢,我向總店商量能否買差一點的瓷磚將就一下。總店也很體諒我們的難處,同意我們用質量稍次一些的瓷磚——因為沒錢,第一次進的七八千元的貨物,還是向總店賒的。」說起當年剛創業時的艱辛,葉寧不無感慨。
「當時背著10多萬元的債開『唯新』小吃店,心裡真的非常擔心,生怕生意不好,加重負債。」他笑著說道,「既然選擇了,就只能堅持。不過我們也說好了,如果真的虧了,不要相互埋怨,一切回到原點,做生意總要冒點風險的,關鍵是心態要好,不能一開始就想著要賺錢,還要能吃苦。」
讓他喜出望外的是,開業當天生意異常火爆。忙完一結賬,竟然有1000多元的營業額,這讓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當時懸著的心總算踏實些了,一開始還琢磨著能有500元的營業額已經很不錯了。」他說。
有準備的頭腦,不會放過與成功握手的每一個機會。當一切進入正軌後,不安於現狀的葉寧開始尋找新的突破。
2004年,挖到人生第一桶金的葉寧瞅准一家台灣老闆所辦公司對外承包食堂的機會,和幾個老鄉合夥投資80萬元承包了該公司的食堂,他開創的事業由此打開了新的局面。
隨著他的財富急劇膨脹,他把視角放到了更大的范圍,接著很快在東莞、蘇州等地也承包了5處食堂,年營業額達200餘萬元。
2006年,他瞅准機會毅然投資400餘萬元在蘇州注冊成立了蘇州萬斯得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配件和手機配件,手下員工達200餘人,產品暢銷廣東、上海等地,年創收120萬元。
表率:工作就要「身先士卒」 是老闆更是朋友
他做生意前期最大的難點就是凡事都要親歷親為,一點做不好很有可能就是滿盤皆輸。有幾次他的員工因為疏忽大意給客戶送貨出了問題,他沒有讓員工去道歉,而是主動去客戶那邊登門拜訪。「態度最重要,就像人常說的換位思考,客戶一定希望自己受到尊重和重視。而作為公司的人我是有責任和義務向客戶說明原因的,」他經常這樣說。
另外,他的各項生意能做大與他手下的員工努力也非常有關系,他很感謝他們能擰成一股繩來為客戶服務。他相信與客戶之間是信任與合作,與自己的員工之間也是合作與朋友,只有這樣大家才能真正把公司當成家,當成每個人的事業來做。
6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其中的坎坷和歡笑讓他至今難忘。現在,他的服務范圍已經擴大了三省一市,今後他還希望能爭取到更多的客戶,生意的范圍也要越做越廣。
雖然已成了千萬富翁,但葉寧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沒有忘記報答生他養他的家鄉。當得知家鄉因為修路而資金不足時,毅然捐資5萬元,使家鄉早日通上了水泥路。
不怕沒有錢,就怕想不到,正如葉寧一樣,只要搶先一步,就會贏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