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平台費用 » 辣庄官網加盟條件
擴展閱讀
颶風火鍋加盟 2025-08-03 08:52:18
鴨寨夫人加盟熱線 2025-08-03 08:44:54
汽車精品加盟店那家好 2025-08-03 08:39:50

辣庄官網加盟條件

發布時間: 2025-08-03 06:19:30

『壹』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明星開火鍋店,他們火鍋店經營的怎麼樣

近些年越來越多明星也開啟了副業,而首選就是餐飲副業,因為明星本身就有人氣和熱度,只要把味道做好了,生意自然不會差,難怪明星們的火鍋店都開得風生水起。
包貝爾、賈玲“辣庄”
辣庄是賈玲和包貝爾合資加盟的火鍋店,店裡裝修成穿越主題風格,還設置了很多好玩的元素,非常富有創意,完全符合兩位老闆的性格。而且作為正宗的重慶火鍋,鍋底也是越煮越辣越有味,據說很多吃貨都是奔著他們家的鍋底去的,客流量一直很不錯。

『貳』 欣子琪火鍋是明星開的嗎

不知道,沒聽說過。明星開的火鍋店有:
1.鄭愷-火鳳祥近日,鄭愷火鍋店算是把他推上了熱搜,疑似自家的火鳳祥火鍋店裝修完全照搬了吼堂...
2.薛之謙-上上謙2016年,二度走紅的薛之謙可謂是賺足了眼球。薛之謙曾在某綜藝節目上說過...
3.陳赫-賢合庄賢合庄是由陳赫、葉一茜和朱楨合夥開的,位於陳赫的老家福州,台前台後陳赫給人的...
4.賈玲-辣庄辣庄是賈玲和包貝爾合資加盟,辣庄也是相當有人氣,火鍋店設定成穿越主題公園,走進...
5.黃曉明、黃渤等-熱辣壹號全中國星味十足的火鍋店,非熱辣壹號莫屬。

『叄』 看吐了!鄭愷火鍋店又攤上事,明星餐飲為何頻頻頻「翻車」

前些天剛和朋友去過鄭愷開的火鍋店,8月14日就看到了沖上微博熱搜第一的「鄭愷火鍋店道歉」。

膽戰心驚地「欣賞」完超話視頻後,一種翻江倒海的「悔恨」頓時很上頭。



回收的生菜、變質的黃喉、發酸的鹵湯……對餐飲業來說最基本的「節操」碎了一地返昌春,簡直是毀三觀。

近年來,「橫空出世」的明星火鍋店,瘋狂的擴張速度令業內震驚。

一邊是藉助明星效應大量吸引客流,一邊是品牌「翻車」事件頻發。明星開的火鍋店,究竟靠不靠譜迅滲?


01

「黑心」後廚「再利用」

在微博上,相關話題閱讀量1.8億的「鄭愷火鍋店道歉」,引發了公眾對於「明星火鍋店」的熱議。

爆料視頻中,鄭愷投資的連鎖火鍋店火鳳祥後廚,令人大跌眼鏡——


鵝腸裡面殘留著排泄物,工作人員稱「正常」,甚至稱「不要說那麼直接,那個叫調料」。


該門店使用的黃喉已發臭,但處理的方式是「沖洗三個小時」,「聞不到臭就可以用了」。同時後廚工作人員還透露,黃喉、牛百葉都是經過「葯水泡的」。


在配菜環節,白玉菇等菜品不清洗,作為墊菜使用的生菜葉如果沒有被顧客吃掉,就「回收再利用」。

而製作炸制食品的油,後廚工作人員表示「一周換一次,忙的時候就不換」。一位到崗20多天的廚師說,這20多天就換過一次。


放在油鍋附近的鹵湯,並沒有用每天燒開兩次的方法保證不變質。在炎熱的夏季,20多天都沒有換過,導致鹵湯已經發酸變質。

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作為日常「吃貨」, 選擇去明星開的火鍋店,就是為了圖個「既然是明星開的,肯定更有保障、更好吃」的「光環效應」。

雖然知道「去陳赫開的賢合庄邂逅陳赫,到鄭愷開的火鳳祥偶遇鄭愷」,就像「從老婆餅里吃到老婆」一樣,基本是個偽命題。但是,萬一遇上了呢?


那就實話實說吧,去明星開的火鍋店遇到明星的機率真的不高。因為明星大多是「甩手掌櫃」,負責站台吆喝,並不參與火鍋店的實際經營管理。

看漏耐來,你是沖著明星光環去的,但還真得謹慎選擇—— 並不是明星開的店都有食品安全的保障,和如你所願的 美食 。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除了食品安全問題,有時竟然連人身安全都成了問題。

02

「翻車」頻發仍擴張

據媒體報道,一對夫妻在陳赫開的火鍋店賢合庄用餐時,天花板突然掉落。女子被天花板砸到了頭部和手部,而男子則被天花板砸翻的火鍋鍋底燙傷。


但也正是陳赫關於此事的道歉微博,演變成了消費者對賢合庄的一場集體討伐——


據悉,賢合庄火鍋由陳赫、葉一茜、朱楨等明星藝人共同投資成立,品牌於2015年正式運營。


一直以來,賢合庄的負面消息可以說是接連不斷,屢次因「翻車」上熱搜:在火鍋店裡吃出塑料、被質疑使用合成肉……

據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國內有30家賢合庄火鍋店,企業狀態由存續變更為注銷。

開得多,關門歇業也多。讓具有「網紅」屬性的「明星火鍋店」,成為全國40萬間火鍋店中最特別的存在。

開業時眾星雲集、群眾圍觀、粉絲打卡、網路二次傳播收割流量……這些都是明星火鍋店的噱頭標配。

從鄭愷的火鳳祥、杜海濤的辣斗辣,到薛之謙的上上謙、包貝爾的辣庄……明星「前赴後繼」地湧入火鍋賽道,難道真的是因為火鍋好吃?


03

放開加盟為哪般

火鍋,應該是大多數消費者都喜歡的餐飲類別。朋友見面,家庭歡聚,戀人約會,找個火鍋店開吃,熱氣騰騰又其樂融融。

更何況歷經海底撈等餐飲品牌「逆天」的服務深耕之後,目前大多數的火鍋店裝修精緻、服務貼心,確實是回答「吃什麼」時的首選。

此外,在餐飲行業,火鍋是「去廚師化」最好的品類,成本較低,管理高效,也容易快速復制。這對於傾向發展加盟連鎖的明星火鍋品牌來說,無疑是有利的。


目前,國內火鍋市場的整體運營已經相對成熟,也有專業的第三方團隊提供整體運營服務。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明星跨界餐飲行業時,會選擇火鍋這個品類的原因。

但是,明星火鍋店想要快速成長,就需要融入大量的流量,還需要大量資金的扶持。資金怎麼來?當然是放開加盟來得更快。

由於有明星光環的加持,放開加盟後,品牌的發展速度相當驚人。

具體怎麼驚人呢?比如,陳赫的賢合庄火鍋一年多開出700餘家門店,每家的加盟費高達48萬元,保證金5萬元。單是加盟費就吸金3.7億元——明星和餐飲公司都賺得盆滿缽滿了。



總的說來,就是火鍋賽道的壁壘較低,技術要求不高,適合明星這類「外行人」投資。

同時,明星可以利用自身的明星效應打造火鍋店的IP,還節省了推廣費用。再結合餐飲公司專業運營的優勢,迅速做出一家火爆的門店後,就可以利用規模效應放開加盟,擴張更多的門店。

最終,收獲多多益善的money。

而不容忽視的事實是, 明星一邊藉助自身知名度高速擴張加盟店,一邊卻並未參與品牌的實際運營管理。 導致明星價值與品牌質量不對等,安全和管理問題頻發就是例證。


04

理性消費擦亮眼

在鄭愷開的火鍋店後廚視頻曝光後,8月14日晚,火鳳祥官方微博發出公開致歉信。


致歉信中,表示將對全國范圍內的連鎖店都展開食品質量與安全排查,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操作行為,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讀罷並無深意。當食品安全出現問題時,品牌的回應基本都像「抄作業」,究竟能否落到實處,那得看餐飲企業的「良心」。

明星熱衷跨界餐飲,是否真的有利於餐飲行業的 健康 發展?

事實上,明星自身並不是專業的餐飲人士。消費者到店消費,更看重的是明星效應。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火鍋店的「過高期待」,或將影響其消費選擇。

此外,說的實際一點,明星開店大多追求經濟效益,但很多配套又跟不上,比如人員、設備、服務等。


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菜品收費高、服務品質差、食品質量不過關等問題。


其實,明星開火鍋店也好,開奶茶店也好,都是一次將明星流量與其他產業的嫁接變現。 跨界餐飲比明星代言的綁定程度更高,也意味著品牌風險將加倍轉移。

這種深度綁定,在明星出現負面新聞或者火鍋店「翻車」時,往往會造成連帶影響,得不償失。

如果更多的消費者不被明星光環所惑,理性選擇食品衛生、性價比高和口味不錯的餐飲店,那些「不靠譜」的明星火鍋店,就一定會被淘汰出局。

相信誰都不想吃到回收的生菜、變質的黃喉、發酸的鹵湯。

『肆』 泉州有沒有好吃的火鍋店

最近惠州又新開了不少火鍋店,對於火鍋粉來說,自然是想要吃遍整個惠州的火鍋店,更加想要知道惠州哪家火鍋店最好吃。惠州哪家火鍋店最好吃?推薦惠陽這家超好吃的火鍋店,一個20多年的老字型大小重慶火鍋品牌,即將與我們見面。沒錯!那就是重慶崽兒火鍋,預計在這個月底就能一睹其風采了。

重慶火鍋要好吃,鍋底是首要的。重慶火鍋一般是紅湯,從辣椒花椒,到油膏,每個原材料都能影響味道。作為惠陽超好吃的火鍋店,重慶崽兒火鍋憑什麼勝出呢?據了解,重慶崽兒火鍋其重慶直營店1993年便已開業,迄今已有24年的發展歷史,榮獲了「重慶最老火鍋店」稱號。重慶崽兒火鍋歷經二十餘載的技術沉澱,秉承了重慶老火鍋特有的的醇香厚實,原產地精選優質天然原輔材料,嚴格量化的秘制配方炒制,將重慶老火鍋的麻、辣、鮮、香、醇厚融為一體。惠州惠陽好吃的火鍋在哪裡?鍋底先上,紅色本就勾人食慾,筷子點一口,辣提香,麻得爽,配上鑄鐵鍋,越煮越有味兒,重慶崽兒火鍋這里做的是重慶老火鍋的味兒。

重慶有幾萬家大大小小的火鍋店,其中不乏百年老店,自然不缺味道好的。如果非要問惠州哪家火鍋店最好吃?在惠州惠陽好吃的火鍋店也在少數,重慶崽兒火鍋不僅味道好,同時在食材品質、後廚衛生、用餐環境、特色服務,這幾個食客最關心的地方,都做到更好,帶給惠州人民不一樣的重慶火鍋體驗。

『伍』 辣庄火鍋是包貝爾的嗎

辣庄火鍋是包貝爾開的!但並不是包貝爾一個人開的。

2016年3月24日,包貝爾第一家辣庄火鍋在北京開業,開業典禮十分盛大,並且在首業當天就賓客爆滿,吸引了大街小巷的美食愛好者們來一探究竟。

其實辣庄火鍋是由魯小旭提出的,他以穿越文化作為火鍋店主題,讓普通百姓與明星互動,營造良好的氛圍,於是魯小旭將一切都規劃好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迫於經濟壓力,魯小旭無奈像發小包貝爾求助,才有了北京第一家辣庄火鍋。

因此辣庄火鍋創始人其實是魯小旭,包貝爾隨時他的投資人,但是如果沒有包貝爾的幫助,這家火鍋店也不能這么快的就營業,因此不能說辣庄火鍋是個人的,應該說辣庄火鍋是他倆的!

公司介紹:

辣庄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經是一家集餐飲文化研究、特色火鍋研發與經營、區域加盟、火鍋產品及配送業務於一體的現代化餐飲連鎖企業。總部位於哈爾濱。

餐飲服務、火鍋加盟

中國十大麻辣火鍋。

『陸』 黃曉明否認操控股票,盤點:明星投資都有哪些套路

最近,黃教主估計是很不開心,本來拍戲拍的好好的無緣無故被捲入了一場巨大的股票操作大案,不僅涉及十幾億資金的操作,甚至連最近出事的長生生物事件也受到了較大的波及,大家在關注黃教主的時候,也在問明星投資到底都有哪些套路呢?

四是自己成立投資公司。明星自己也經常選擇成立投資公司,來投資一些影視業的經如裂紀企業,甚至其他非影視中畢業和文娛類的產業。

明星作為最有錢的人之一,投資也是其必修課之一。

『柒』 倒店率70%!報復性吃喝一幕:有餐廳1天收入10元 有的排隊1小時

文丨鉛筆道記者 希言

「我們活下來了。」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鉛筆道采訪過一位餐飲創業者陸安,當時他給自己的項目設定了三個月的期限,從春節到五一,只要挺下來,就還有希望。

為了活下來,裁員、轉型、貸款,能讓企業活下去的招數,他基本全試過了。如今三個月過去,陸安的項目總算是扛住了,沒有倒下。

「你們居然還沒有倒閉?」五一期間,陸安在旗下一家門店考察,一位自疫情爆發後就沒有來過的老顧客對店員如是說道。或許在顧客看來,疫情期間的餐飲企業死亡才是常態。

如今,在全國各地,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更多食客願意走出家門、外出就餐。五一過後,各地餐飲復甦狀況明顯,一部分如陸安這樣的餐飲創業者終於逐漸走出陰霾。

明顯的客流量上漲與排隊現象重現,成了餐飲行業復甦的標志之一。

以北京某商場為例,線下餐飲店內客流量相較前三月有明顯提升。鉛筆道實地觀察時發現,午晚高峰時,有的店上座率近乎100%,且出現排隊等位現象。據商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餐飲營收環比上月增長超過20%。

沐沐 科技 簽約合作的火鍋餐飲品牌「我在宮里做廚師」受疫情影響,二、三月幾乎處於閉店狀態,四月復工後立刻實現復甦。沐沐 科技 創始人徐晶介紹,「如今『我在宮里做廚師』杭州銀泰店在高峰期平均排隊時長在1個小時左右。」

五爺拌面也是如此。孫雷創辦的餐飲品牌「五爺拌面」通過「直營+加盟」的方式,在全國擁有約250家門店。4月鉛筆道采訪他時,五爺拌面正處於復甦期,當時的公司營業額已恢復到正常狀態的70%水平。

過了一個月,孫雷介紹道,公司的營業額已經恢復到80%以上,上座率也由50%增長至近80%。在旗下部分門店,整體已經恢復至100%,甚至超過往年同期。目前,五爺拌面的營收數據每周以5%-10%的速度遞增。

餐飲復甦的另一標志則是加盟再度活躍。近期,五爺拌面的加盟業務已經恢復到往年同期的水平,甚至有所超越。「我們有的加盟商在開了第一家店之後,又立即開第二家、第三家。」每簽約一位新的加盟商,孫雷都會在朋友圈發圖祝賀一番,有的時候一天會發好幾條。

對於加盟業務的恢復,沐沐 科技 創始人徐晶也體會到這一點。沐沐 科技 是一家集品牌策劃、招商拓展、供應鏈搭建、系統收銀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為客戶提供品牌發行服務。截至2019年年底,沐沐 科技 簽約的合作品牌已經超過20個,旗下品牌簽約門店為742家。

「明顯能感覺到,近期餐飲創業的加盟商開始多了,而且是井噴式的。在4月份,沐沐 科技 簽約的加盟商同比往年增加了200%-300%。」這個變化讓徐晶很意外,可在接觸那些潛在的創業者加盟商之後又覺得這種現象在情理之中。

行業下行的時期,已經有些創業者開始抄底了。在疫情尚未完全褪去的時期,創業者的開店成本變低、店鋪選擇變多,整體的成本空間更加靈活。大部分人都是在退場的時候,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抓住了機會入場。

當然,不是所有餐飲企業都能像陸安、孫雷一樣能逃殺成功。

近日,在港上市的餐飲企業九毛九國際就宣布,停止在北京、天津及武漢經營九毛九餐廳,理由是節省開支。

九毛九的閉店讓用戶開始注意到,對於餐飲業復甦的預期,或許不能太過於樂觀。

就在今年1月15日,九毛九國際還剛剛在港上市,登陸資本市場首日,股價大漲56.36%,收盤價為10.32港元/股,市值超過137億港元,成為港股2020年最受熱捧的公司之一。

那時候,九毛九國際一共運營287間餐廳,還管理著41間加盟餐廳,覆蓋中國39個城市,遍及中國15個省及4個直轄市。

上市獲得的資本,本來足以支撐九毛九2020年加速擴張,但之後疫情全面暴發,擴張計劃沒了著落,為控製成本還不得不收縮戰線。

已經上市的九毛九尚且如此,更不要說眾多資金狀況遠不如九毛九的中小餐飲企業。

「最慘的一天,我只賣出一碗10塊錢的面。」北京一家餐廳的老闆告訴鉛筆道。

即便是五一期間,他也選擇了閉店休息。「5月1日中午生意還可以,晚上開始就突然沒有客人了。五一長假過後也沒啥生意,每天一兩個顧客,還都不是堂食。」

近日,鉛筆道發現,這家餐廳已經大門緊鎖,已經掛上了「旺鋪出租」的告示,老闆把桌椅板凳、廚具餐具等擺到門前變賣家底。

為了刺激消費,很多餐飲企業提出一系列優惠促銷活動,加大優惠套餐和堂食預定,但實際情況卻不如他們所想。

某餐飲品牌創始人對鉛筆道表示,因為疫情的長期銷售虧損,20%的門店只能停業。五一期間其旗下門店的營業額並沒有大幅提升,平均營業額在4000-100000元,這樣的數據和往年節假日相比差距很大。以往節假日人潮湧動的情景沒有出現,五一復工的餐企沒有迎來期盼中的消費復甦。

陸安家對面的網紅餐廳,早在2個月前就撐不下去撤店了。

「現在只有你們家公司還在大量進貨。」孫雷從當地食品加工工廠與上游供應商處得知,很多餐飲企業年前囤的貨至今還未能消化掉。

作為一線餐飲企業,孫雷比其他人更了解同行們的現狀。他熟悉的一家連鎖品牌,之前有超過百家店,但因為疫情經營受挫,倒店率近70%。

還有的品牌更加慘淡,品牌直接解體,總部倒掉之後無法給加盟商配貨。更重要的是,加盟商之前交的加工費與保證金不予退還,被加盟商告上了法庭。

孫雷還介紹,疫期期間,政府部分推出了與銀行合作的扶穩基金。可是在貸款下發的過程中,餐飲被銀行歸為風險最高的類別。「餐飲行業在這過程中實際上是最最弱勢群體,拿到的錢最晚,要求條件最苛刻,拿到金額最少。」

疫情期間,餐飲成了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多數餐飲企業未能突圍,死在疫情結束前夜。

「因為我們已經掉入到了谷底,所以一定會迎來觸底反彈,迎來復甦孫雷認為。

但是復甦的問題就取決於復甦的周期會有多長、復甦的速度多快,還有能不能快速地恢復到以前的水平,甚至超過以前的水平。

現在看來,大多數餐飲業者都認為,餐飲行業實現整體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甚至疫情一日不解除,很多餐飲企業就會一直處於生死線上。

其實在今年三月份,行業內就反復在討論「餐飲復甦後的報復性消費」到底會不會到來。可現在看來,報復性消費希望破滅,消費降級倒是真的。

眾所周知,這次新冠肺炎的影響可能比非典大10倍都不止,疫情拖累宏觀經濟,消費者收入縮水。未來預期不明,導致消費者在財務上傾向保守主義,消費降級成為事實。在信心不足時,用戶會更加理性消費,縮減消費慾望。

「什麼叫報復性消費?就是以前你平均客單價500塊錢,這次要消費到1000塊錢,這叫報復性消費,我覺得這樣不存在於現在的餐飲行業。」孫雷表示。

徐晶則感受到在餐飲復甦過程中的兩極化趨勢。他發現,火鍋、燒烤等線下聚會屬性的餐飲是反彈速度最快的。相比之下,雖然中小型餐飲在外賣業務方面做得有聲有色,但是堂食部分的復甦就沒有那麼快。

疫情讓餐飲行業度過來一個漫長的「春劫」。事實上,對於大多數業內人士來說,都認同這種觀點:即使沒有疫情,餐飲企業也很可能在這兩年經歷一波行業洗牌。疫情,只不過是淘汰加速器而已。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鉛筆道表示,原因在於,在過去十多年,國內餐飲行業已經逐步呈現出一種失控的節奏:企業炒作特色菜品,然後去資本市場圈錢,再以連鎖的方式快速復制。

為吸引資本市場關注,許多餐飲企業開始在口味上大做文章,追求新奇特和刺激性,大量使用調料。造網紅,成為行業中的一股風氣。「現在餐館中所謂的創新菜,80%以上都是廚師只花了半個月時間就研發出來的。新奇感過後,就逐漸消失在視野之中。」

在徐晶看來,除了加速淘汰,這場疫情還加速了餐飲行業的轉型。

在經營策略上,一眾餐飲企業開始向線上零售靠攏。

在產品上,餐飲產品零售化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在北京地區,大董烤鴨、辣庄火鍋、葫蘆娃、雲海餚、西貝等大型的餐飲品牌,都在轉型做餐飲零售化的產品,比如大董預包裝的冷凍烤鴨。

此外,從2020年開年一直火爆至今的直播帶貨,餐飲玩家也在積極入場,原本不契合直播屬性的問題也由半成品、零售化產品解決。「蟹太太」是沐沐 科技 的合作品牌,推出即食型的鹵味小海鮮進入帶貨直播間,一場帶貨金額能達到上千萬。

「無論是新產品,還是新渠道,對於亟需突圍的餐飲企業而言,這些都是新的機會。」徐晶總結道。

『捌』 明星火鍋為什麼接連翻車

一則新聞又一次把陳赫和賢合庄,以及他們背後的四川至膳送上了熱搜。

如今,明星們不是在開火鍋店,就是在開火鍋店的路上。近年來,陳赫、鄭愷、黃曉明、包貝爾、賈玲、鄧倫等明星扎堆搞起來了火鍋店生意。大排長龍、明星推薦、粉絲打卡、偶遇愛豆……成為經常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關鍵詞。

與熱鬧開店不相上下的,是一波又一波的「翻車」新聞。在媒體上,關於明星火鍋店食品安全問題、菜品質量的負面新聞不在少數。

成本低、消費者接受度高、易於標准化、利潤空間大,是明星們扎堆進入火鍋行業的主要原因。

但實際上,明星火鍋店的背後操盤者們所瞄準的,卻是加盟這個暴利生意。擁有800家加盟店的賢合庄,公司靠加盟費、保證金等就可以進賬超6億元。

對加盟商而言,高昂的加盟費和裝修費用,再加上超高的抽成比例,一通忙活下來,成了花錢買吆喝,給品牌方打工。除此之外,食品安全問題、加盟資質問題、明星負面新聞影響等……想蹭上明星火鍋店的流量,對加盟創業者而言並沒有那麼容易。

餐飲創業是一場馬拉松,對從業者的運營能力和從業經驗都有一定門檻。

從業者需要了解餐飲的內在邏輯,要懂流量、懂獲客、懂復購。

只有在這些基礎上,加盟明星火鍋店才可能是如虎添翼。

接連翻車的明星火鍋店

明星跨界搞餐飲已是司空見慣的事,開火鍋店的更是數不勝數,「翻車」的新聞也一波接一波。

近日,「好男人」陳赫的火鍋店賢和庄就又雙叒叕「翻車」了。據《新京報》報道,近期國內多家賢合庄火鍋店變更企業狀態,由存續變更為注銷。「某企業信息查詢平台」顯示,目前有關賢合庄餐飲店已有30家注銷信息。

報道稱,賢和庄位於福州倉山萬達店自去年11月初開業,今年5月被爆出閉店。關於閉店原因,該店負責人稱,門店開業後「火爆只持續了一個月」,「利潤率不及很多餐飲企業。但如果提價,消費者就會覺得貴,所以再繼續下去只能是虧本」。

但網友們對辟謠卻並不買賬,沖到熱評前列的都是對賢合庄服務、口味的吐槽。甚至還有大批網友表露出對賢合庄未倒閉的「失望」,「憑什麼又貴又難吃,這些專割粉絲韭菜、只顧撈錢的明星火鍋店,怎麼還不倒閉?」

從瘋狂的「圍剿」不難看出,網友們對明星火鍋店積怨已久。

明星站台,網紅店體質加持,讓賢合庄這類明星火鍋店常常能在短期內吸引大批客流。然而,許多沖著明星名氣而去的粉絲,反而成為了明星火鍋店的「冤大頭」。

除此之外,明星火鍋店食品安全問題也令人堪憂。賢合庄也曾被曝出使用調制五花肉;薛之謙的上上謙多次檢出大腸桿菌群;包貝爾、賈玲的辣庄火鍋店曾被爆以牛血兌水假冒鴨血……

一夜爆火,卻屢屢「翻車」,關於明星火鍋店的爭議,從來沒停過。

明星+運營商=800家門店 進賬6億元

翻車歸翻車,但明星火鍋店卻一家又一家地開,吸引著大批粉絲和加盟商。

排隊打卡是標配。

今年3月,沙溢的火鍋店辣叄成在重慶解放碑開業,陳赫、楊穎、蔡國慶、汪蘇瀧等人到場助威,導致附近道路交通一度癱瘓。當天,#沙溢首家火鍋辣叄成#登上抖音熱榜,話題播放量達6.8億。辣叄成一度成為重慶火鍋店C位,盡管每天上午10:30就開始排號,11:30開始叫號,然而市民需排隊4小時以上才能吃上一頓火鍋。

加盟店的擴張速度也令普通餐飲從業者們望塵莫及。

去年10月,鄭愷的火鳳祥火鍋開出第一家店, 娛樂 圈不少明星前來站台捧場,做足了曝光宣傳。在2個月間,加盟店的數量就多達50家。

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明星們的副業里選擇做餐飲 美食 的有60%。而餐飲行業里又首選火鍋店, 娛樂 圈中鄭愷、薛之謙、賈玲、包貝爾、黃曉明、黃渤等人都開過火鍋店。鉛筆道根據資料統計,至少有19位明星先後入局過火鍋行業。難怪有網友吐槽:

「明星們不是在開火鍋店,就是在開火鍋店的路上。」

部分明星火鍋店經營狀況,據公開資料整理

成本低、易於標准化、利潤空間大,是明星們扎堆進入火鍋行業主要原因。

據中國飯店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餐飲業年度數據報告》顯示,火鍋行業每平米營收為2.63萬元,高於快餐業的2.5萬元、正餐的1.02萬元。在凈利率方面,火鍋達到11.8%,同樣高於其他兩種餐飲類型。

但是對於沒有餐飲管理經驗的明星來說,門檻再低,也處處是坑。在國內,明星在餐飲店中的作用更像是形象代言人,自己不直接參與管理,有些明星甚至都不需要出資,只負責對外宣傳引流。背後的操盤手則是專業的餐飲管理團隊,雙方基於各自的優勢合作運營品牌,對外吸引消費者,對內吸引加盟商,形成產品、品牌、營銷彼此聯動的閉環,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賢和庄背後的操盤手就是四川至膳品牌有限責任公司,除此之外,黃曉明的燒江南烤肉、關曉彤的天然呆奶茶、孫藝洲的「灶門坎燒烤」、尹正的「黃魚先生」等都出自至膳之手,四川至膳猶如一家孵化明星餐飲品牌的MCN。

早在2015年,陳赫與主持人朱楨、歌手葉一茜共同成立福建省賢合庄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在福州開了第一家賢合庄。幾年下來,口碑一般。到2019年前後,陳赫與至膳合作,一邊是明星效應,一邊是專業化的運營,賢合庄才開始大步擴張。

據公開報道,2019年至2021年賢合庄火鍋店已突破800家,平均一天一家,遍布了全國300多個城市。

在明星效應的不斷催化之下,賢合庄等餐飲品牌維持一定熱度,消費者頻頻打卡,但他們可能不知道,操盤者瞄準的,並不是消費者本身,而是加盟商。

高昂的加盟費是盈利的大頭。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核算的一組數據顯示,以每家近40萬的加盟費計算,就將拿下高達3.2億的加盟費。加上保證金、營業用具、底料等費用,以現有的800家加盟店計算,賢合庄總部公司就能進賬超6億元。

另有媒體報道,沙溢的辣叄成燒菜火鍋店的加盟費更是高達70萬元。而小龍坎這類傳統火鍋餐飲品牌的省級中心店加盟費僅為20萬元,總投資費用為144.15萬元。

如此看來,捆綁明星開火鍋店,確實是一門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高風險的明星火鍋加盟生意

明星和運營商做著穩賺不賠的生意,甚至用「盆滿缽滿」形容也不為過,但加盟商們想要蹭上這波紅利並沒那麼容易。

首先,高昂的加盟費和抽成比例就需要加盟商們三思而後行。

公開資料顯示,賢和庄的加盟費在38萬元以上,北京地區加盟費更是高達50萬元,每月還要付給品牌商2%的營業流水抽成。有餐飲行業從業者表示,「很少有品牌光加盟費就50萬元的,而2%的營業流水抽成,相當於5%的利潤抽成了。」

按照賢合庄一家門店200萬元的初始總投資,加盟商直接為品牌買單的加盟金、裝修設計費、設施用具費、廣告營銷費等就佔到了50%以上,而每個月按照營業流水2%收取的管理費則可能高達兩三萬元。

其次,開火鍋店賺錢,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

為了吸引加盟商,招商人員會用「毛利率60%,凈利率20%,9個月回本」等話術包裝。但實際上懂行的人都知道「凈利率有20%」有多難。畢竟火鍋行業前兩名的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的凈利率也只有10%左右。對比海底撈的財務報告,2019年的經營毛利率只有18.6%,凈利率更是僅有8.8%。

再次,很多火鍋加盟生意存在合規風險。

在狂熱追捧明星火鍋店的背後,鮮少有人知道很多明星品牌並不具備開放加盟(特許經營)資質。根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特許人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至少2個直營店,並且經營時間超過一年。特許人應當自首次訂立特許經營合同之日起15日內,向商務部備案。

但通過查詢商務部商業特許經營信息管理平台,很多明星餐飲品牌均無備案信息。有從業者表示,「這些明星品牌做的是典型的快招模式,對外稱品牌合作,明面上規避加盟的條規。並且由於前期投入的營銷成本非常高,一旦推出投放就需要快速回籠資金,所以幾乎不會開兩家直營店一年以上再去招商。」

最後,明星火鍋店是流量生意,但流量卻並不持久。

「第一個開火鳳祥的人、第一個開賢和庄的人都是能吃到一波紅利。但是往後第10個、第100個,這些人很可能就有虧損的風險了,因為流量都被分走了。」火鍋行業從業者唐浩對鉛筆道表示,隨著明星火鍋店越來越多,明星噱頭的作用也在漸漸被稀釋。

在品牌成立初期,品牌方會砸很多錢做推廣,這些流量便會集中涌到一家店。但隨著開店越來越多,創意無法跟上的時候,流量就會呈現疲軟狀態。並且由於明星與品牌的深度綁定,一旦明星出現負面新聞,對於品牌來說則是致命一擊。

「依託明星的光環,明星餐廳確實能在開業之初有流量。光環褪去後,應該如何保持品牌持續發展,這個要看前端與後端如何匹配新生代需求。品質是前端,品牌是後端,服務體系是綜合的,品質、品牌到服務體系都缺一不可。」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歸根到底,餐飲創業是一場馬拉松,對從業者的運營能力和從業經驗都有一定門檻。正如唐浩所言,「餐飲的操盤手需要懂餐飲行業的內在邏輯,要懂流量、懂獲客、懂復購。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加盟一家明星火鍋店才可能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