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平台費用 » 名創優品招商加盟條件
擴展閱讀
炒范加盟店 2025-07-20 10:14:10
奶茶加小吃的網紅加盟店 2025-07-20 10:08:25

名創優品招商加盟條件

發布時間: 2025-07-20 04:27:05

Ⅰ 你不知道的名創優品:10元店背後的58億互聯網金融帝國

一個落後者被大肆淘汰的時代,必定會是一個好產品嶄露頭角大行其道的時代。

比如這幾年,實體店遭受到了電商的致命沖擊,關店的關店,降租金的降租金,日子實在不太好過。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一個品牌卻做到逆勢增長,讓一眾實體店領略到了什麼叫做硬實力。

沒錯,我說的就是名創優品。

「當別人不拿你當回事的時候,你要狠狠地把自己當回事。」葉國富的人生就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

細數他的創業經歷,就會發現他特別擅長將別人看不起的生意做成大事業。

在名創優品之前,葉國富操盤過飾品店「哎呀呀」。「哎呀呀」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街頭小店,但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開了3000家店,火爆全國。

盡管哎呀呀很成功,但飾品生意的天花板太低了。根據數據,哎呀呀3000多家店鋪在2014年的總銷售額僅為3.59億元,算下來每家店鋪的月銷售額不超過1萬元,利潤實在微薄。

於是葉國富進行了一次產品升級,將商品品類范圍拓展到日用百貨——2013年,他與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合作,創辦名創優品。

名創優品可以說是一家很「奇葩」的店。

風格全日式 ——優衣庫一樣的招牌、無印良品般的裝修、賣的是日本大創風格的雜貨,說明書都是日語。

但實則是國產品牌 ——天眼查顯示,名創優品是一家廣州公司。

一般的十元店,開在街頭巷尾。店內一台碩大的音箱外放著「件件十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店面擁擠狹小,陳設凌亂。

然而名創優品卻開在商場黃金地段,店面通透明亮,紅白相間,人頭攢動。不少顧客買完單從收銀台走出,臉上的笑容燦爛到彷彿剛剛逛的是Gucci。

單看它的商品,只能用「廉價」來形容:5元的護手霜、9.9元的香水、10元的眼線液筆、15元的數據線、29.9元的雙肩包……

可是實際上,這些商品都還挺好用。 9.9元兩雙的襪子,穿好幾個月都不會破。29.9元的雙肩包,電商君背了好幾年。10元的眼線筆,自上市以來爆賣1億支。

此外,普羅大眾對於這些產品的第一印象是「山寨」,變色唇膏直接「撞臉」Dior,面膜讓人想起悅詩風吟,潔面乳的外觀和資生堂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名創優品對「正版」也有所要求。 它花了大力氣尋求與三麗鷗、寶可夢、Kakao Friends、漫威的授權合作,推出的水杯、包包和盲盒聯名款,都頗受歡迎,甚至引發搶購潮。

正是這么一家「奇葩」店鋪,7年內開店量達到4200家,遍布全球60 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達到200億元。

10元店成了200億元的大生意,憑什麼?

葉國富曾表示,中國只有10%的人看得懂名創優品模式。 這是不是聳人聽聞,電商君不得而知。但仔細研究其商業模式,確有其有趣的地方。

它之所以能夠經受住電商的沖擊,主要是因為用創新的商業思維去開店,在一眾平平無奇的零售店中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自然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客流。

其一,「優質+低價」的產品策略,打動消費者的心。

名創優品出現之前,商場賣的東西要麼品質好但是價格很貴,要麼價格低但是質量很差,設計很low。

而名創優品的產品卻能夠給消費者一種驚喜感:東西均價在100元以下,但無論是設計還是質量都過得去。

這樣追求性價比的策略無疑最貼合小鎮青年的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差異的兩級有了碰觸的可能。

那個月薪只有3000元的工廠女工,跟坐在寫字樓的都市白領打開的是同一部電視劇。她們同樣追求精緻和小資,但目光所及的店面如同路邊攤一樣擁擠灰暗。

直到名創優品的出現,一下子佔領了這部分人群的真空地帶。它既精緻,又廉價,給予了這些囊中羞澀的小鎮青年不一般的消費體驗,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幸福感,自然頗受青睞。

名創優品消費者體驗報告顯示,51%的消費者都是被超高性價比吸引來的。

其二,獨特的供應商合作模式,形成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

名創優品的商品價格這么低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傳統零售行業中,產品出廠之後經過一層又一層的經銷商,價格早已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而名創優品為了能降低商品價格,是這么做的:

首先,直接從供應商處定製商品,不經過任何分銷環節,使得零售環節毛利率降至8-10%;

其次,規模化采購商品,降低采購成本;

再者,採取「買斷制」,自負盈虧,並以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15天回款周期給供應商回款,增強信譽度,加大議價權。

此外,我們都調侃名創優品在山寨方面是一把好手,但有沒有想過它的產品可能不算「山寨」呢?

據名創優品市場經理表示,他們推出的香水,其供應商其實是迪奧、香奈兒的供應商。他們推出的化妝品,其供應商則是雅詩蘭黛的供應商。

名創優品的商品之所以價格低得出奇,品質還過得去,完全是因為這家公司懂得如何在供應商上下功夫。

其三,自建倉儲配送中心,構建護城河。

事實上,類似名創優品這樣的百貨商店,因為需求量大,所以補貨非常頻繁,平均兩天就要補貨一次。

而且,全國足足有幾千家名創優品,如果物流不及時,就會導致補貨不及時、缺貨等問題,進而推高成本,削弱競爭力,後果不堪設想。

名創優品的做法是在中國市場建立了8個倉儲中心。供應商將產品發往指定倉庫,名創優品再通過物流公司將倉庫產品進行小批量統一配送。

這樣能最大程度縮短了渠道距離,提高了物流效率。有數據顯示,名創優品的周轉周期僅為21天。

這么多實體店,為什麼成功的是名創優品?背後自有其必然性。

有沒有人想過,既然名創優品商品單價這么低,那它是怎麼做到一年200億營收的?

那就不得不提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了。

公開資料顯示,名創優品採取多元化經營模式,10%是直營店,15%是合作店,75%是加盟店

在跟加盟店的合作方面,名創優品簡直是賺錢鬼才。

如果有人要加盟名創優品,需要繳納三筆費用:每年8萬的特許商標保證金,75萬的貨品保證金,2800元/平方米的裝修預付款。因為名創優品規定店鋪面積最少要在200平米,所以裝修預付款至少要56萬。

這三筆費用加起來,就達到了139萬元。也就是說,名創優品每開一家加盟店,就至少可以賺139萬元。

加盟費雖高昂,但名創優品會對門店進行全面託管運營,也就是從裝修到店員的招聘再到店鋪運營全都一手包辦,加盟商只需要付鋪租、工資和水電費,相當於躺著賺錢。這樣的模式,還是吸引了不少人來加盟的。

按照75%的比例計算,名創優品現在擁有3150家加盟店。光加盟費,它就賺了4億元。

此外,加盟商每天還要分享前日營業額的38%給名創優品。

葉國富稱,在一線城市,名創優品做得好的門店,每天人流量可達2000人,按照客單價30元計算,一天的營業額就是6萬元。6萬元裡面,名創優品可以賺到22800元。

按照一個月計算,名創優品可以獲得68.4萬元的收益。這個數字看起來可能比較小,但名創優品在全球的店鋪數量為4200家。 算下來這個收益達到28億。

盡管這只是理想模式中的收益,沒有扣除掉額外的運營成本,但也足夠驚人了。

僅僅通過加盟模式,名創優品就發了一筆橫財。

名創優品更強大的地方在於,如果加盟商錢不夠,它就會告訴加盟商,可以用門店資產和75萬的保證金作為風險保障金,在名創優品關聯的金融平台分利寶上進行貸款。

名創優品的招商經理曾向媒體表示,加盟三家以上店鋪,就可以通過分利寶融資。

名創優品和分利寶的關聯很深厚。天眼查顯示,2016年之前,葉國富曾擔任分利寶法人,後來退出。目前分利寶的最大股東是阿信金服李明煥,而李明煥與葉國富同時持有湖北哎呀呀工貿股份。

這個模式神奇在什麼地方呢——加盟商通過分利寶借款,把錢給名創優品。到時候,還的錢表面上是給分利寶,但不排除又到了名創優品口袋的可能。

據業內人士分析,這樣一來,資金從分利寶即名創優品流出,途徑加盟商,又回到名創優品身上。名創優品不僅不需要花什麼錢,還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從數字上看,這個模式還是很成功的——分利寶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台累計交易總額已達58.92億元。

你以為人家做的是零售生意,其實深水之下還隱藏著一個龐大的互金帝國。從賺錢這個角度來看,名創優品堪稱奇才。

葉國富對於電商一直都比較抗拒。以下都是他曾說過的話:

「我感覺今天所有的企業都被馬雲嚇壞了,好像不做電商、不做互聯網都沒有出路一樣。」

「過去3-5年實體零售死了一大片,從2016年開始,未來3-5年,電商會死掉一大片。」

「電商『先天不足』,新零售必定脫胎於實體。」

在他看來,線下性價比高的零售店完全有資格與電商一戰。 這也導致名創優品這么多年來不太注重線上渠道的拓展,開店5年後才入駐天貓,去年底才做了一個小程序和服務號。

然而因為疫情,名創優品終於顯露出了其脆弱的一面。今年1月份,名創優品業績下滑30%。2月,名創優品一度關閉了國內50%的線下門店,業績下滑95%。

線上渠道的不完善,導致名創優品陷入了銷售困境。如此一來,就算囂張如葉國富,最終也只能對電商說一句「真香」。

疫情期間,名創優品終於開始積極擁抱電商。

它推出了社交電商平台「名創優品員工內購」,靠著6年來積累下的幾千萬微信公眾號粉絲做私域流量運營。

同時,他也開啟了直播帶貨,甚至把葉國富本人請到了直播間。

並且,它與餓了么、美團、京東到家等平台合作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並與順豐合作推出「同城急送」服務,實現半個小時送貨到家。

這一系列的舉動,讓名創優品實現了線上銷售額300%的增長。

葉國富稱之為一種新模式:「我們這種模式是不依託第三方平台,以自己的門店為基礎,直接面向顧客的一種服務。這跟以往的電商或微商相比,具備較高的品牌信任度。它最大的好處是有助於加強我們線下會員的黏性,從而提升復購率。」

可見,電商和實體零售從來不是對立的關系,反而是 相互補充 的關系。如果曾經創新的商業模式的紅利逐漸消失,那麼擁抱電商獲取新的增長,實現線上下結合也未嘗不是一種可能。

從名創優品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它能夠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做了零售本應該做的事情——產品低價、品質優秀。

細細環顧周圍,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消費主義思潮大行其道的時代——哪個精緻女孩不會擁有一整套口紅?下午茶不來口星巴克像話嗎?

而商品的包裝和營銷也越來越厲害——一杯奶茶賣30塊是很正常的事情,一雙球鞋可以賣到上萬塊的天價,遠遠超出其實際價值。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追求精品,願意為品牌溢價和 情感 價值買單,奈何經濟實力不足。為了實現消費主義的美夢,他們甚至願意去還信用卡,甚至是網貸。

這是一個充滿浮華的時代。

而只有名創優品,回歸了商業的本質,讓產品在優質的同時做到了低價。正視了這群年輕人的需求,讓他們在享受低價的同時體驗了一把品質生活。

這樣的經驗對於電商賣家來說同樣有效。除了營銷和包裝,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好的打造爆款的方法,那就是性價比。

選品上,可以選擇能夠符合消費者期望的中等質量的產品,如同「田忌賽馬」一樣給消費者製造驚喜;

定價上,可以讓產品更有價格競爭力,以此獲得更多的訂單,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包裝上,可以跟名創優品一樣簡化包裝,極力控製成本。只要成本可控,價格稍微低一點也能夠確保不錯的利潤率。

無論時代怎麼變化,必勝之道其實還是優秀的性價比,就看誰能抓住機會了。

作者:電商君

Ⅱ 熙美誠品可靠嗎這個是正規的嗎,

可靠。


(2)名創優品招商加盟條件擴展閱讀:

熙美誠品的發展歷程:

2012年 總部在中國義烏設立;

2015年旗下設立熙美誠品商學院;

2017年 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設立總部;

2017年 正式成立《熙美誠品基金會》;

2018年,熙美誠品建立綜合性產業園,佔地5萬平方。

2018年,旗下設立分公司及辦事處;

Ⅲ 開到朝鮮的中國十元店,一年賣出190億,它是如何割韭菜的

作者 |李卓

編輯 |邢昀


20年前,廣州上下九還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商業區。那時最多的店鋪不是奶茶店,而是一種叫「十元店」的零售業態。主要售賣小飾品,生意非常火,一天能有四五千的流水。

天下商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4年,一個叫「哎呀呀」的飾品店橫空出世一統江湖,成為最具有品牌認知度的十元店。巔峰時,哎呀呀在全國有2000家門店。

消費升級,從小飾品升級到香水和眼線筆。哎呀呀也升級成了名創優品,還有了個洋氣的日文名字叫MINISO。

哎呀呀和名創優品的創始人都是湖北人葉國富。

9月23日,名創優品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以「MNSO」為代碼IPO。

「十元店」要上市了。

創立於2013年的名創優品,是一家主要在商場中開設的高顏值「雜貨鋪」,雜到什麼程度呢?大概有8000個核心SKU,涵蓋了家居裝飾、小型電子產品、紡織品、配件、美容工具、玩具、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零食、香水、文具和禮品等11個品類。這11個品類的絕大多數都屬於 有品類無品牌感的日雜品(日用百貨 )。

不僅雜,還創造了190億的GMV,老牌電商網站當當網的GMV是160億,B2C網站蘑菇街是170億元。對於客單價非常低的名創優品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數據。

不過名創優品的口碑也相當兩極化,有人覺得是價廉顏高的平替,但同時「偽日系」「抄襲」「山寨」,產品質量不好的質疑聲一直不斷。近期,上海葯監局發布的抽檢公告顯示,名創優品一款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多倍,申請復檢後,結果仍不合格。在上市之前,給名創優品敲了一次警鍾。


消費分化時代的流量製造機


2007年,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他的新書《M型 社會 :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在這本書里他下了一個結論,說日本乃至全球的中產階級正在快速消失,大部分向下沉淪為中下層階級。

疫情似乎放大了這種現象。全球央行的大放水讓有資產的富人更富,而沒有資產只靠收入的中產階級卻離富人越來越遠,離窮人越來越近。

富的更富,窮的更窮,中產階級在消失。 社會 結構分為富人階層和非富人階層,這就是大分化時代。

隨著信息鴻溝縮小,中產和下沉會在消費上越來越像,追求極致性價比的東西。比如迪卡儂、宜家、優衣庫,以及名創優品。

招股書中,名創優品提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前95%以上的產品在中國的零售價都不超過50元人民幣。

在消費分化時代,快速上升的房價更是加速了國人消費兩極化。

非富裕階層群體的消費觀趨於一致,從單純的省進化為"該省的地方盡力省,該花的地方花到位 ",所以你發現豆瓣摳門小組成員會使用蘋果手機以及花幾萬塊看自己愛豆的演唱會。

日雜用品就屬於這種「該省的產品」。日雜品這種功能不復雜的基礎款商品在購物特點上是 低價低頻,偶爾性消費,即時性消費 ,需要物流配送的遠場電商反而遠水救不了近火。從用戶習慣上看,線下終端渠道的效率要高於線上。

因為獲客成本和用戶貢獻價值不成比例,廠商也懶得做品牌營銷。既然廠商懶得做,就給了生活日雜零售集合店廣闊的機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財年,名創優品營收為89.7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4%;毛利為27.32億元,同比增長8.8%。經營利潤為7.67億元,同比下降24.6%。報告期內,全年虧損為2.60億元,上年同期錄得全年虧損2.94億元。

從流量統計可以證實這種論斷。流量上,名創優品甚至可以和頭部電商平台相提並論。名創優品在最近的財年裡,共接待了4.16億人次(有智能商店系統統計)。

巨大的線下流量,給了名創優品向上游要空間的談判砝碼,讓最終的零售價格更低。這種低零售價格又吸引了更多線下流量,一種正向循環。

終端渠道要多而密。 目前名創優品有4200家門店,直營店有129家,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營數據上,上一個財年收入是90億人民幣,GMV是190億人民幣。

海豚智庫發布的2019年電商企業TOP100排行榜顯示,小紅書2019年的GMV是105億元,小米有品是80億元,每日優鮮是85億元,老牌電商網站當當網是160億,B2C網站蘑菇街是170億元。對於客單價非常低的名創優品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數據。

這也是為什麼名創優品要不斷的鋪店鋪店鋪店。


羊毛出在豬身上


名創優品的商品毛利率不算高,大概在12%-15%。考慮到門店開在商場,龐大的房租費用和人力開支,如果只是2C的零售模式,幾乎賺不到錢。

名創優品是靠著近乎免費的模式吸引流量,然後再用流量賺B端的錢。從某種程度來看,這個邏輯很像早期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羊毛出在豬身上。

外貿紅利疊加互聯網基礎設施,可以讓供應鏈管理更為柔性、即時,不會導致大量庫存,也會即時獲取最新的消費者需求。

這是時代紅利,被名創優品給抓住了。所謂的財富密碼是要掌握流量入口。

如果掌握流量入口呢?葉國富之前對外的表態一直是不屑於線上,於是名創優品找到的答案是加盟。名創優品官方的說法叫「聯營」「投資」「合作」,但我們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還是用加盟這個詞來敘述。

招股書提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4222家店中「 超過90%的是由零售合作夥伴和當地經銷商建立和運營的。

如果單看中國門店的直營/加盟比,會發現在國內僅僅有7家門店屬於這個營收規模90億人民幣的大零售公司。主要的直營店都在海外。

加盟是一種融資,是一種資金杠桿 。名創優品採用的加盟模式是一種「甩手掌櫃型」加盟,加盟商只需要出錢,公司對門店進行全面託管運營。加盟店的營業額,名創優品和加盟商以62%:38%的比例分。

名創優品對門店實施統一管理,在這套規則里,名創優品可以收到一次性品牌加盟費+貨品保證金+營收分賬。

從官網查到,單個店鋪需要繳納加盟的品牌費8萬元、貨品保證金75萬元,貨品保證金是首批配貨和後續每次入貨的抵押金。

如果以國內2500家加盟店來算,光是貨品保證金就能給名創優品帶來18.75億的現金流。

招股書公布的收入結構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收入叫「加盟費、基於銷售的特許權使用費以及管理顧問費」,2019財年和2020財年這個收入分別是6.13億元和5.88億元,這個令人非常迷惑。

總共有4211家門店(截至2019年底),如果每家只交8萬元的話,也只有3億左右,怎麼會翻倍到五六億呢。第二個疑惑是,加盟店明明多了451家,怎麼名創優品收到的錢還少了呢。

答案在於神秘的管理顧問費。在以名創優品為代表的特許經營商眼裡, 所有的費用部門都可以轉化為利潤中心 。在《名創優品的101個新零售細節》里,名創優品說自己的選址部門、人力部門都是可以賺錢的。

人力部門負責給加盟商的店員進行培訓。這個培訓費是店員自己出的,如果有加盟商需要店員,那麼加盟商還得向名創優品支付一個「轉會費」。既然人力可以賺錢,那麼選址甚至是財務都可以賺錢。

這就是我們在這節開篇所提到的,以超高性價比來吸引C端流量,然後賺B端的錢。

更極端的例子來自於名創優品的新媒體創收收入。

如果我們細想一下, 這個獲客成本實際上只是轉嫁到4000家加盟商身上了 。畢竟加盟商每天交著房租、開著店,才能讓名創優品獲得線上粉絲。

不好意思,公眾號的廣告收入不歸加盟商。如果仔細看招股說明書的話,會發現有個「其他收入」(other income)從上年同期的1047萬增加到3721萬。有可能這個公眾號就貢獻了不少收入。

名創優品全年有27億毛利潤,幾乎沒有成本的品牌使用費就能夠貢獻6億,佔比大概有22%。

所以,名創優品本質上和賣品牌的南極電商沒有任何區別。


偽裝成零售公司的金融平台?


那麼有讀者看到這里,也許會問一句現在要加盟一家名創優品,能賺錢嗎?

早進場的加盟商可能確實賺到了錢,在《名創優品的101個新零售細節》里,舉了一個印尼門店的例子,投資300萬元,第一個月營業額就有450萬元。

不過,招股書里也說了,2020財年名創優品單店收入比上一年度下降了19.8%。從同店銷售額來看,2020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2.6%。

原因既有新冠疫情對線下商店的沖擊,也有低線城市和滲透區域開設的新門店數量增加,導致的競爭加劇。

而且受惠於發達的快遞體系,拼多多、淘寶特價版對於線下生活用品門店的沖擊很大,分流了一部分收入。

我們再來算這么一筆賬。

名創優品加盟期限一般為三年,加盟費是8萬/年,一次性要繳納75萬保證金(可以退還)。需要至少3名員工,員工費用假設15萬元。再加上前期的200平場地的租金、統一裝修,大概得投入150萬到200萬。

從招股書上披露的財務數據也可以倒推出單店平均營收情況。

因為疫情關系很多店鋪並不能開張,所以我們以2019財年的經營情況來作為推算依據。

2020財年名創優品總銷售收入是89億元,所有區域加總的GMV是190億元,銷售收入/GMV的比例為0.468。2019年財年其中國區銷售收入是64億元,大致推出來中國區GMV是137億。

這些GMV絕大部分是加盟店創造出來的,其他的直營店、電商渠道,以及一些合作投資店,佔比較小,我們忽略不計,也就是簡單假設這137億GMV全是加盟店創造的(這已經相當高估門店銷售情況了)。

到2019年6月30日,國內加盟門店數量是2302家,考慮到有些新開的門店,我們選取上一財年的中間時點2018年9月30日,當時門店數量2157。

那麼單店營業額=137億/2157家=635萬元,單日不到2萬。這與名創優品官網的招商廣告似乎有所出入。

在合作期內,加盟商還要承擔店鋪轉讓、租賃、水電、員工工資、工商稅務等費用。

加盟商每日只能有前日營業額的38%(食品、飲料33%)作為收益,也就是說可以裝到自己口袋裡的流水有241萬元。雖然財報里公布的毛利潤率是30%,但這是包含了加盟費在內的毛利率。如果僅就門店而言,商品毛利率是12%-15%(《名創優品的101個新零售細節》中數據),加盟商拿到手的毛利潤是36萬元。

扣除一年8萬的加盟費和預計15萬的人工費,那麼留給加盟商的房租預算就只有13萬元。13萬租個150㎡的商場店似乎有點難。

所以僅僅看這個靜態單店模型,似乎加盟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生意。當然我們這個模型粗糙,是一個平均值,畢竟媒體報道顯示有部分店面的坪效非常高,日營業額可以過10萬。

加盟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既然要割加盟商的「韭菜」,怎麼讓加盟商入局呢?有意思的是,葉老闆還設計了一套金融玩法,走出了「大鱷」們喜歡的產融結合之路。

想加盟名創優品,資金不夠我借給你們。於是葉老闆在2015年 成立了一個網貸平台分利寶,推出了加盟商融資服務,加盟商拿店鋪抵押, 平均資金成本在年化20%左右,光是這塊的利差葉老闆也吃了加盟商十個點左右。

雖然後來為了做切割,分利寶的法人換成了葉國富的老部下莫勁雲,但是這種對加盟商「從魚頭吃到魚尾」的方法,一直難逃「變相自融」的質疑。

今年8月,這個分利寶平台已經清算關閉。但是少了這一環金融助推器,加盟店還能不能在各地快速開起來,是個問號。畢竟我們算了算,加盟想賺錢並不容易。


偽裝成日系品牌


當年名創優品在大街小巷雨後春筍一般冒出時,很多人都有疑惑,看著名字像是日本店,Logo跟優衣庫很像,裝修、陳列十分的MUJI風。

為什麼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總喜歡給自己打上日系標簽?

可能它有一個成為國際公司的夢。

招股書顯示公司有1/3的收入來自於海外,達到4.154億美元。

一個有意思的信息是,名創優品2017年初香港分公司與一家朝鮮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國際代理合同,朝鮮公司購買了產品,並在朝鮮平壤開了一家「Miniso」品牌的商店。「2017年8月,我們終止了國際代理合同和與朝鮮公司的關系。在2017年這段短暫的時間里,我們向朝鮮公司銷售了大約60萬元人民幣的店鋪裝修材料和產品。」

所以這是一家把店鋪開到朝鮮的中國零售店品牌。也是繼麥當勞、可口可樂之後朝鮮第三家「國際品牌」。

海外收入雖然只佔1/3,但門店數量佔比還要更高一些。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外門店的數量是1689,佔比超過40%

這些海外門店主要還是分布在亞洲國家,收入佔比是15.9%,美洲市場佔比是13.6%,是市場份額提升最大的單一市場,營收從10.5億人民幣增加到17.3億人民幣,歐洲市場雖然佔比低,只有不到2個點,但增速卻是最快的,從0.12億增長到0.24億元。

拓展速度如此之快,似乎源於一個誤會。

盡管中國製造已經被廣為認可,但 從品牌調性上國貨似乎仍然沒有得到重視。這幾年來出海的消費品是家電和手機。 和設計更緊密的服裝、生活百貨似乎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認知。在這種背景下,名創優品打了一個擦邊球。

名創優品紅色logo的底下是一行小字「Japanese designer brand」,日本設計師品牌。沒有錯,名創優品是請了日本設計師站台,但卻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公司和中國產品。創始人葉國富持股比例達80.8%,騰訊和高瓴資本各持有5.4%。

由於日本產品在全球的美譽度要高於國產,所以這種「誤會」加速了名創優品的跑馬圈地。

最近,另一個靠偽日系博得好感的網紅飲品元気森林,已經開始有意識的撕掉標簽變身元氣森林。

對於名創優品來說,迎合消費者不應該停留在「日系」這個層面,打造出真正的好品牌,消費者們肯定會把你捧成國貨之光的。

Ⅳ 生活無憂十元店是名創優品旗下的么

葉國富何許人也,此人少有才,但因家貧而中斷學業,1998年中專學業未遂坐上南下火車。時年正值21,年輕氣盛,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已到廣東尋職三月未果,偶一機會進一五金公司謀得業務員一職,憑不怕死精神,兢兢業業,上班跑業務,下班跑廠房,過數月拿下銷售冠軍。
時年葉國富偶遇一女子楊雲雲,此女甚有才,女子做化妝品銷售,對銷售甚有心得。二者一拍即合,遂建立哎呀呀前身。哎呀呀創立數年,名揚中國,只可惜2014年實體受沖擊,必須借屍還魂。於是跑路東瀛,尋一東瀛傀儡(三宅順也)建立名創優品(miniso),經國內包裝成為日本一大品牌。恕不知此品牌乃山寨也。標志模仿優衣庫,集成日本大創+優衣庫+無印良品的山寨神店,如想多了解此品牌,可去實體店體驗一番,對外宣傳乃洋品牌,殊不知裡面大部分產品made in china,義烏可尋同款,價低料不足。此一忽悠客戶。正所謂一份價格一分貨。
公司員工受盡其氣,一者員工工資受其盤剝,二者出差無補貼,工作效率低下。各部門互相推卸責任,部門出事,底下員工受氣,正所謂心同才可出業績只可惜領導無能。名創用何種方式忽悠加盟商,很簡單飢渴式營銷,再用實體店欺騙大量加盟商。可謂上騙客戶,下欺壓員工。能做此大事者乃黑心領導葉國富也。
公司內部多有怨氣,領導放屁當聖旨,真不明白其如何運營企業。領導下面有數條惡狗,一狗為財務經理黃經理,鄙人乃葉國富家養家奴,每分錢都是當老闆錢,盤剝員工手段多如牛毛,報銷不給報,是其一大罪,其二巧取豪奪,其三掐媚逢迎。招商部馬某某,因是老屁股,殊不知此人不懂銷售,亂開條件,所有條件乃霸王條約也,真可謂將士心不齊無可打天下。真可謂名創優品乃屎創優品也。

Ⅳ 名創優品有墨鏡賣嗎

名創優品有墨鏡賣的。名創優品產品以時尚休閑生活百貨為主,囊括創意家居、健康美容、潮流飾品、文體禮品、季節性產品、精品包飾、數碼配件等,曾入選2019廣東企業500強榜單。

名創優品加盟的方法是:

1、投資咨詢:投資者以電話、傳真、網上留言等方式向名創優品總部的投資顧問咨詢相關合作事項,索取有關資料。

2、實地考察:投資者到總部所在地進行項目考察,並與總部工作人員進行業務交流。

3、資格審核:總部對投資者進行審核。確認名創優品投資者的合作資格。

4、簽訂合同:雙方確認考察結果無爭議,正式簽訂合同。

5、繳納費用:投資者按所選擇的投資類型向名創優品總部交納相關的費用。

6、總部培訓:總部安排投資者進行技術培訓,培訓合格後頒發授權銅牌。

7、店面裝修:總部為名創優品加盟者提供裝修指導,與設計指導。

名創優品加盟流程:

1、通過會議、培訓、廣告等招商渠道,了解企業概況及經營模式,確定開店意向。

2、填寫《加盟申請表》,意向客戶到公司進行產品、品牌等全方位考察,提交申請表,總部進行資格審查。

3、總部在接收到申請表以後,會對申請人進行加盟資質審核,順利通過總部加盟審核,可正式簽訂加盟合同。

4、加盟所需要的合同文本由公司提供,公司與加盟商簽訂加盟合同,明確雙方的加盟合作方式以及權利和義務等。

5、根據加盟方提供的店鋪地址,總部進行考察確定項目的可行性,並確定最終的選址方案。

6、加盟方出具店鋪的平面圖,總部負責店鋪的設計和裝修,以便店鋪風格統—,利於品牌的宣傳。

7、在總部的指導下,按照總部統—要求進行裝修。

8、根據制定的開業計劃,總部會提供開店培訓,對店員進行相關的經營銷售、店面管理等全方面的店面實務培訓。

9、店鋪開幕儀式,營業擔當定期到店鋪導業務。

Ⅵ 超市門口一個小店鋪適合做什麼生意

在我的超市門口,就有一個約30平面積的小店鋪,首先經營的是蛋糕生意,後因為門面租賃合同到期被房東老闆強行收回後給自己的親戚又開了個早餐店。

只是在這個小店鋪里,不管是前面開的蛋糕店,還是後面房東親戚開的早餐店,生意都出奇的好,究其原因,我認為不外乎以下兩個:

一,是它的位置好。因為:1,適合開超市的地方本來就都會選擇在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2,經營有方、生意較好的超市又可以帶來大量的人氣;3,位於超市門口的小店鋪正是人流去入超市的必經之路。

二,是它選擇的經營項目與超市裡的不同,但是又能互補。因為無論是它曾經經營過的蛋糕店,還是現在正在經營的早餐店,都有一個需要經過人工製作的過程,而這正好又都是做超市的所經營不來又能與超市互補的經營項目。

所以,要問超市門口的小店鋪適合做什麼生意?我認為最適合做的應該都是哪些既需要旺盛人氣的支撐,又不與超市的經營項目相同,且還能互補的生意,比如:根據位置所在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諸如蛋糕、早餐、快餐、小吃等等的生意??不知大家怎麼看?

我的經驗,我分析了一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小吃店

我曾經在一家超市旁邊開了一個小吃店生意還不錯。超市位於一個小區裡面,接觸主要就是本小區的人群。我們小吃的味道比較好,客流量比較穩定,也很固定,所以每天都營業額浮動不大。當時店裡做了鐵板燒、油炸,夏天加上涼皮、涼面還有涼糕。

鐵板燒,主要有豆乾,苕皮,韭菜,金針菇等跟類似於燒烤之類的菜品。特別是豆乾和苕皮最受歡迎,就這兩樣都可以賣到200張左右,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吃,根據他們的需要,可以調出不同的味道。我們一般下午四點左右才開門營業,剛開門時主要就是賣些豆乾和苕皮,也有很多小學生回來要吃。到晚上,他們都點點夜宵什麼的。

油炸類,最暢銷的還是裡脊,其次是無骨雞柳以及各種肉串,還有各種可以用來油炸的丸子。

涼皮涼面涼糕,這都是夏天,很受歡迎的。在炎熱的夏天,人們食慾不振,來一份酸甜麻辣可口的涼面,使人食慾大開,那心情無比的爽。

在小區里做了兩年多,我們的服務加上為人,深受大家的喜歡,因為搬家沒有做了。

開一家鹵菜店,這家店就在我旁邊,這主要是針對小區,生意也很不錯。

早餐店,可以賣稀飯,饅頭,包子,燒餅,小面等等。有早上上班的,學生也是比較早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在外面買早餐吃。

手機店,這主要做售後,網路安裝以及維修。

我這里有三個建議,你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個,是做一個像鄰聚一樣的快遞收送點。現在很多小區,很多快遞櫃放不下,一般到特殊時期,快遞收取不方便。類似的快遞回收點,它的操作還是可以的。藉助於超市的人流量,人氣不成問題。做幾個貨架,然後進行簡單的操作,還不需要什麼裝修,就可以直接可以上手操作,不需要很多的成本。

第二個是做水果。超市一般是賣日常生活用品,很多超市都沒有相對應的水果,我們可以做這個生意,一般還不錯。

第三,可以結合生鮮蔬菜來操作,像生鮮蔬菜服務也比較方便。因為你是在小區的門口,也是面對著超市。小區的人們對生鮮蔬菜的需求還是挺大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經營方式。因為現在,互聯網平台比較多。競爭比較大,這需要我們更好地提供服務。比如說我們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然後提供上門配送的服務。那麼我們結合門店一起操作,才有競爭力。

超市長期聚攏大量消費者群體,而這也帶動了超市門口其他店面生意。那麼,超市門口適合做什麼生意呢?超市也分很多種,有市區的大型連鎖超市,也有市區普通的小超市,還有鄉鎮地區的超市。要是想知道超市門口賣什麼賺錢,那自然要分種類說明。下面,我們來看詳細情況。

一、市區的大型連鎖超市

這類超市一般位於熱門商圈,周邊管理非常規范,不會允許有人在超市門口隨便擺攤,但是一般超市出口處會有可以租賃的店面。大型連鎖超市功能完善,產品也比較齊全,在大型連鎖超市門口開這幾種店比較賺錢:

1、飾品店

大型連鎖超市一般沒有賣女性飾品的地方,即使有,賣的也都是常規飾品,毫無吸引力,開飾品店絕對有市場。最重要的是,飾品店一般裝修非常可愛、明亮、溫馨,在超市門口會非常顯眼,能迅速吸引消費者眼球。如果開飾品店,我推薦佩琪飾品這個品牌。

2、散裝零食專賣店

大型連鎖超市賣的零食一般都是整包裝的,即使有散賣零食,也多為麵包、糖果等。散裝零食專賣店不僅種類多,而且量也可以自由選擇,是非常受歡迎的。如果開零食專賣店,我覺得零食工坊這個品牌就不錯。

3、潮流服裝店

大型連鎖超市裡一般也賣衣服,但基本都是運動款或者其他常規款,款式單一,選擇不多,潮流服裝店能跟超市完美互補。

二、市區普通的小超市

超市門口適合做什麼生意?如果是在市區普通的小超市門口開店,那麼賣水果、賣小吃就是比較賺錢的。水果可以以當地當季水果為主要銷售產品,再為顧客准備一些稀少的外地水果。豐富的水果種類可以讓你的店面更加賺錢。如果是在超市附近賣小吃,產品無需過多,主要是要做有特色的小吃產品。賣炸雞、麻辣燙、肉夾饃等小吃都很不錯。

三、鄉鎮地區的超市

在鄉鎮上的超市門口一般管理鬆散,空間也比較大。如果說超市門口適合做什麼生意好。在鄉鎮上的超市門口選擇擺攤生意的比較多。

1、水果攤

鄉鎮地區的超市條件不夠,一般不太賣容易壞的水果,但是不管是誰都對水果有極大的需求,而且鄉鎮地區的人也都習慣逛完超市後順便買水果,擺水果攤是非常賺錢的。

2、小吃攤

小吃攤不論在哪都能吸引很多人,而鄉鎮地區的超市門口人流量又是最大的,這兩者雙劍合璧,賺錢空間自然不用多說。

3、蔬菜攤

蔬菜攤跟水果攤情況差不多,也都是鄉鎮超市賣的少,需求又比較大。

在超市門口開店,可以藉助超市的人流量來增加自己店面的人流量。超市門口適合做什麼生意?這是當今很多創業者都比較關注的話題。

超市門口一個小店鋪適合做什麼生意?

需要核實一個關鍵前提才可以很好的回答此問題,否則選擇了項目,也不可能開起來,這個前提是:門口的小店鋪管理權歸屬於誰?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知道了管理權是誰,才能繼續選擇生意。假如管理權歸超市,那麼,你選擇做水果生意,可能嗎?這不跟超市自己競爭嗎?所以,在選擇做什麼生意前,必須清楚這一點。

那麼,可以分兩種情況來推薦:

這樣的話,可以推薦的項目很多,這里只推薦4個比較好的項目,能做好了一項,就足以賺錢。

1、休閑水吧

無論是加盟也好,自己創立品牌也好,只要是在客流量大的超市門口做水吧,生意都不會差。當然,這里的水吧,不光是做奶茶、咖啡、果汁還是茶飲料,還要有爆米花、烤腸、炸薯片或者烤地瓜等,做一個綜合水吧,一天掙四五百不成問題。相信我,我就招商了很多類似店,一般沒有一定關系也不會租給別人。

2、炒貨干貨食品店

這一類有很多是與超市相沖突的,但是也有差異化,比如糖炒栗子,超市一般都沒有。還比如糖葫蘆,超市也極少有。至於乾果、炒貨、果肉製品等,大部分也要有好的渠道才行,甚至有的店可以進行現場炒制,那就再好不過了。

3、美甲化妝店

這類店鋪一般也是在超市門口做的最好,當然與超市的人氣相關,如果是大潤發、沃爾瑪那樣的超市,自然不缺客流,如果是那種普通超市,大多是老頭老太太來逛的超市,很多租金很低都租不出去。

4、品牌鴨脖店

這個生意也不需要多大面積,比較適合超市門口小店經營,可以選擇加盟一個品牌,這樣既能學到技術,還能使用別人成熟的配方。只要價格合理,這個生意不會賠錢。

那麼,上述的炒貨店可能就無法開的,那就只要選擇第一、三和四的生意啦。為什麼不多推薦幾個項目呢,說實話,做這么多年商業,能賺錢的項目也就是上述幾個是比較好的。再有一些好項目,需要的面積也大,上述問題說的是小店鋪,自然不能推薦太大的項目。

這里補充一個小生意,做好了一樣是很賺錢:

開一個美容護理小店,能夠現場體驗的店。一兩個床位供**和美容用即可,敞開式或者明窗的更好,從外邊一眼能看到里邊顧客在體驗。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化妝品的好品牌,比如樊文花、植物醫生、婷美小屋、薈寶、美麗小鎮等,當然,需要選擇適合本地的才行。

總之,超市門口開小店可以參照上述的建議,經過自己的考察做出決定,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開店需謹慎!

超市門口的小店鋪,特徵比較明顯,目標群體超市購物人群、店鋪面積有限,適合做的生意還是很多的,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超市、商場門口的店鋪人煙稀少,主要還是沒有選對領域。就我們觀察到的現象來看,適合做的還是以吃為主的行業,如特色小吃、熟食,要與超市所售商品有差異化。

作為超市門口的店鋪,說白了就是超市的附屬,是寄生在超市上的獲利者。目標群體主要是來超市購物的消費者,當然也不乏認准你店鋪的人專門過來購買的,再者就是超市的工作人員和路過的人群。可以看出這些人群絕大多數與超市有關。

超市所售商品品種是非常齊全的,大型的超市可以說保羅了人們日常吃穿用玩的所有物品,所以你的店鋪就需要與超市所售商品有差異,否則在價格和出貨量上絕對會吃虧。超市所售商品主要還是以標准化為主,就是工廠化產品。那麼附屬的店鋪就可以以手工產品為核心,但要注意單價問題,乾果、特色熟食、特色小吃都是比較好的選擇,一是客單價低,不會給消費者在價格上產生心理負擔,二是屬於快消品,人們日常消費的比較多的商品,並且自己在家做耗時費力且不容易做成。

具體要看是多大的超市,每天的客流量有多大了。

如果是一個比較大的超市,客流量還不錯的話,給你推薦一個投入少(前期幾千塊錢就可以了)風險小的生意,就是這個麻辣海鮮生意,努力做收益還是很不錯的。

1、根據你的投入資金和店面大小來決定。一般來講餐飲類的會比較好做些,快餐或者是西式餐飲、奶茶、甜品店。

2、也可以做飾品、玩具、家居用品類,現在發達城市開家居動漫店也蠻流行的,就是家居用品比如餐具、靠枕、包包之類的與動漫形象相結合,毛利也比較高一般在百分之一百到三百。

3、如果各地動漫節動漫展也較多有機會也可以去參展幾天上萬塊還是很輕松的。

4、你可以自己進貨去賣或者也可以選擇加盟,但會有收取一定的費用。

具體看您面積多大,也要看周邊環境,如果是學校周邊那麼您就可以考慮做學生產品,或者奶茶店網紅店都可以,如果是店面比較大又是人流多可以加盟一些品牌店,如名創優品這類都是不錯的。看客戶群體,也要做自己擅長,看自己資金充足,目前市場不是很好,建議小投資,安全起見。

做烤鴨或者是手撕雞,要不漢堡

Ⅶ 名創優品在哪進的貨

是在總部進的,如果你要做銘創優品的話,必須加盟,他們都是自己找工廠定製的,由於出貨量大,所以價格比較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