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平台費用 » 如意麵包加盟費
擴展閱讀
重慶原生態火鍋加盟 2025-07-16 15:05:40

如意麵包加盟費

發布時間: 2025-07-09 22:04:44

1. 鄉鎮小本創業項目有哪些

鄉鎮小本創業項目有哪些?

現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好,現農村的創業項目比起來不比大城市少,很多創新的項目都走進了鄉下農村,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完成了學業或已在外打拚的,都走起了返鄉。下面我為大家帶來鄉鎮小本創業項目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歡!

皮鞋美容店

這種以創新為主的皮鞋美容店主要在為顧客提供修鞋效勞的同時,將那些變形走樣、皮面老化、污漬難除但又棄之惋惜的舊皮鞋,經過殺菌除臭、整形定型、上光上色、補色消污、去皺復對等一系列工序,使一雙舊皮革恢復原有的光榮。初次投資的費用在1萬元左右。按每雙皮鞋美容收費5-10元計算,若平均每天修鞋20雙,那麼每天的停業額可達80-180元,減去房租、本錢開支,每天收入可達60-160元,每月收入可達1500-3000元。

新型牆紙專賣店

新型牆紙選用優質紙作為資料,外表經過上光,背面塗膠,防潮防水不易褪色、不易零落,壽命長,容易清洗,價錢相對低廉,掩飾施工簡便。一家門面僅為2米的狹長型店堂,卷式陳設,容量較大即可;也可以興辦一家以批發為主兼營零售的牆紙店,其展現作風又不一樣。其共同的特性是,都有數冊包括裝飾效果圖、牆紙樣本冊。

寵物用品店

花3-5萬元開家寵物用品店,投入少、利潤高,不需求過多專業技術,最為實在可行;寵物托兒所-假設你有寬闊的庭院,又喜歡繁榮的話,開家寵物托兒所是個致富的捷徑,1天的收費不過20-30元,當然廣受歡迎;寵物婚介處--可以給哈寵族的寵物找到適宜的對象,從中收取5-10%的中介費;美物美容院:如修毛發、修爪子、燙染尾巴。先以貓狗等常見寵物的生意為主,再漸漸拓展到其他寵物,才幹做大做強。店鋪的位置最好選在公園、市民廣場或寵物醫院左近,以借光造勢。如今,隨著都市丁克族的出現和老年空巢現象的普遍,家有寵物已成為一種都市時興。據相關部門預測,未來10年,我國哈寵族人數將呈幾何級數增加,寵物市場前景絢爛。

手工酸奶吧

酸奶吧,是一個以手工酸奶為主題概念產品,產品線觸及酸奶、飲品、甜品、現烤烘焙復合型的創意店面!以手工質量為真實特點,採取透明化現做現賣的運營形式,將保守製法奶製品融入現代店面文明,發明快營養酸奶文化!現做現賣、快速出產、拒絕增加、安康營養!店內酸奶活性益生菌數量最高達200億,讓顧客腸道真正感受益生菌之新穎!以30 的規范店為例,基本投資約5萬元。

青年旅店

這是特地為周圍漂泊的「世界青年」提供住宿、食品的小旅館。這樣的廉價住所在國外已有數千家。不少青年旅館的業主都希冀能對有志青年進行輔佐,由於他們總想著:「或許今天來住店的,將來就是一位世界級的大人物。」 保健麵包房

開一家麵包店對許多人來說,因其投資不大,應當是很容易的事。在家也能賺錢?但用傳統的烤制方式再加上傳統的配料,從如今的市場看來,生意已顯得有些冷落。

顧客普遍帶有一種求新求變的心思,希望在作為早餐的麵包中得到更多的營養,所以,無妨開一家保健麵包房,租一個20平方米的店面簡單裝修,產銷合一,買一些必備的裝備和原料。不懂烤麵包,可請一個專業師傅……

香薰小店

香油、香草、香燭、香包、香飾、香花,這些小巧精巧的香熏用品,不只可裝點居室,還可調理心境,因此很受白領族的喜愛。而SPA、瑜珈等休閑活動的興起,更是帶動香薰產品的熱銷。因此,香熏進入上海市場固然時間不長,但已成為一種時興消耗,具有相當不錯的市場前景。

香熏店靠商品制勝,香熏用品的外形、香型、包裝、質量,經常決議著運營成敗與否。因此,經營者在貨源組織上要多花些心思,建議與多家供貨商聯系,引進新潮而獨特的產品,如SPA專用香薰燈、瘦身香薰精油等;在香型選擇要也要緊跟潮流,如薰衣草香型、綠茶香型、迷迭香香型等,才幹接收顧客。

拼圖小店

針對時下很多人追求既有特性又能帶來情味的休閑方式,可開一家既能讓消費者怡情消遣,又可以掩飾家居,捐贈親友的拼圖小店。在大型商場購物中心租間10多平米的鋪位,加上裝修,人員工資及貨物本錢等,前期投資需5萬元左右。值得留意的是,在進貨時要注重數量上的掌握,在種類上多選,每一品種進貨數量要少,要拉開消費層次,滿意不同層次顧客的央求。

早點專遞業

早點式樣想像提示:1)主食:麵包、包子、饅頭或其他糕點;2)副食:鹹菜或其他特徵小菜;3)飲料:早茶、咖啡、牛奶、稀粥或其他液態食品;4)設計製造早點專用飯盒,將主食、副食、飲料一式一盒,這樣便於快遞和出售;5)早點設計應依據不同地域不同口味和安康飲食制定,根據群眾普遍定量,價錢不要太貴,假設業務量大,則免收專遞費。如果你每天能為10家單位1500左右人專遞早點,一盒3元,那麼每月收入4500元,除掉一半的成本,還剩2200多元。

開家蛋糕店

新穎食品是現代人們的最愛,曾經成為一種時尚生活趨向。開家甘美蛋糕店,投資額不高,操作簡單,佔地面積小,十分適宜青年創業的朋友。只需你的蛋糕和甜點口味新鮮獨特,價錢又能取得眾人信任的口碑,很容易吸引各個階級消費者。景泰藍工藝畫

該項目投資范圍小,僅需購置基本的製作資料和工具,首期投入1萬元以下;從業要求不高,初中以上文明即可;製作方式靈敏,不需固定場所,可分散加工,市場需求量大,適合4050人員,特地是女性創業和再就業。

甜蜜蛋糕店

開一個甜蜜蛋糕店,投資額不高,不僅簡單,只要你的口味好,價格合理,就能夠吸引消費者!新鮮食品是現代人們的最愛,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生活趨勢。開家甜蜜蛋糕店,投資額不高,操作簡單,佔地面積小,非常適合小本經營主義者。只要你的蛋糕和甜點口味新鮮獨特,價格又能獲得眾人信賴的口碑,很容易吸引各個階層消費者。

球迷精品店

看準投資的項目,才會賺到更多的錢,全國內,各項賽事的球迷日益增加,球迷用品市場,如今出現市場空白的狀況,,投資開一家球迷用品店,針對了無數的體育迷,發燒友,球迷喜好者的突現,大大提高了球迷用品,紀念品的需求量,大家能夠開一家投資少,風險小的球迷用品店,和愛好一同創業。一起賺錢。了解顧客的需求才是開店的關鍵,你的目的就是賺錢。

摩托車維修店

當今,摩托車作為一個基本的交通工具,已經走進了普通的百姓家庭中。但是現在很多鄉村還沒有摩托車維修店,農民的摩托車一旦出現故障,就要跑離自己很遠的鄉鎮或者縣城,不但費時、費工,而且還十分不便。所以,能在人流和車流集中,而且交通便利的中心村莊開個兼賣零配件的摩托車修理店,生意一定會很好的。

流動修理

如今農村的VCD、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各種農機具都有一定的擁有量。但如果這些東西壞了,往往要跑很遠的路送到修理部去修理,對農民朋友來說,實在不方便。若辦一個流動修理部,開一部小型人貨兩用車,帶上一些維修工具和零部件上門服務,一定會大受歡迎。

鄉村網吧

隨著信息業的高度發展,許多農民已開始利用互聯網來推銷自己的產品,足不出戶便使客商雲集。開通互聯網,能定期為農民發布供貨、價格、產業等方面的信息,可大大促進農產品的快速流通。如今上網沖浪的人不在少數,上網學習、娛樂、尋找信息已成為各地農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因此,農村開網吧,特許加盟,前景十分看好。

科技書店

現在的農村大都搞多種經營,農民們也廣尋致富門路。通俗易懂的農村科技致富書籍能為他們提供致富信息及相關知識,越來越受農民朋友們的歡迎。倘若能夠因地制宜地提供一些適合實用的科技書刊供農民們選購或租借,一定會有可觀的收入。

農村建材店

農村基礎設施開發、房屋的建設等需大量的建材,目前針對農村這塊的需求日趨增長,可以配置相關的供應店、如出售防盜門、鋁合金器材、建材塗料牆面裝飾漆等等。

壓麵店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一種麵食轉化機彩三相電或兩相電作為動力,每小時壓制麵粉25公斤到15公斤不等,投資約需3000-5000元。這種麵食轉化機可壓制空心面、削麵、五角星、菱形、貓耳朵、銀耳面等多種造型,迎和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可在交通便利的城鄉結合部或居民區附近開店,租金加上機器投資總共需7000元左右,以每天加工50公斤麵粉為例,純收入可達40元。如果能捎帶出售麵粉、雜糧、食用油之類的商品,賺得更多。

農資專賣店

在人口較多的村子或鄉鎮所在地,租一家沿街門店,開辦一家農資專賣店,出售種子、農葯、農膜等生產資料。投資約需一萬元左右,由於商品是農民生產中必需之品,使用數量較大,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項目。如自己資金不夠,可考慮和縣城或省城大店聯營,獲取專賣的利潤。

加工飼料

人們對健康需要的增加,對禽畜肉質要求隨之增加,開發新型加工飼料,能夠保證禽畜肉質。黃粉蟲、蚯蚓粉、白螞蟻、蠅組粉、血組蟲、血腎粉、啤酒渣等富含蛋白質,可替代精飼料,開發前景較佳。

中葯店

城市人嫌麻煩而遠離中葯,農村中葯市場卻大有潛力可挖,鄉鎮現有中葯店鋪遠不能滿足需求,往往一個鎮上都有一家中葯鋪。創業者可向有關部門申請開辦中葯店。

圖書報刊店

隨著農民科技興農意識和法治觀念的.逐漸增強,以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逐步開展,很多青年農民已經不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富口袋的同時也開始富腦袋。他們急於想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科技法律知識,對圖書尤其是科技法律類的報刊、圖書的需求將會增長。如果能在人口較多,交通便利的鄉村開個涉及文化、政策法規、科技、業務上可以任農民自由借閱或者購買的圖書報刊亭,生意可定會不錯。

農資租賃業

租賃農資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農用物資,如耕田運輸的農用機械,蓋房建屋需要的模板等,一般農村不可能全部買齊,有條件的農戶可購置下來,租賃給其他農戶使用。

經營農機

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機在農村大有用武之地,有條件者可購買三輪、四輪等農機、配套挖樹坑機、旋耕機等,從事勞務輸出賺錢。收購販運農村農副土特產品豐富,品種多樣,利用城鄉價格差的條件,將農產品收購販運到城裡出售,賺取差價。

幼兒園

農村人現在也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如果你能歌善舞,富有愛心,家裡住房寬敞,可考慮開辦一家幼兒園。開幼兒園的主要投資是購置玩具,可量力而行。每名幼兒每月學費20元計算,一年10個月約為200元,招收30名幼兒的年收入約為6000元。

由於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兄弟遠離家人和孩子,所以造成年邁的父母孤苦伶仃和幼小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您可以嘗試提供一個這樣的環境,培養留在家鄉的兒童,著重素質教育,如電腦學習,體育培訓等。同時給年邁的父母提供散心的場所。此二者皆可以為您自己致富,同時又可以造福於鄉親。

代銷店

目前,一些企業為了拓寬市場,減少費用支出,在銷售方式上推出代理制。有條件的創業者可以和這些企業合作,開辦一家代銷店。在家創業好項目,代銷店投資少,風險小,一般在確定營業場所之後,企業只向代理商收取一定的押金,再無其他大的投資。代銷店經營的商品由廠家負責送貨上門,價格由廠家統一制訂,售後服務費用也由廠家負責。創業者只要搞好銷售,就可以得到企業固定的分成。

;

2. 【辛酸勵志創業史】創業史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互聯網技術也得到了迅速提升,技術創新為互聯網革新帶來了契機,創業活動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創業活動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開辛酸勵志創業史,希望能幫到你。

辛酸勵志創業史篇一
耍小聰明,險些賠掉菜場小生意

“蝸居”在武漢銘新街菜市場幫大姐醬鴨攤點打雜的19歲的周鵬怎麼也沒想到,10多年後竟然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全國連鎖品牌——周黑鴨。回想起周黑鴨的辛酸起步史,周鵬還感慨萬千。

半夜起床鹵鴨子,早上整理、裝鹵鴨;把十隻、八隻鴨子挨個往酒店送,沒時間吃早飯;送完貨後已是中午,買鴨、宰鴨、腌制,晚上六七點鍾去酒店結賬,已是別人吃晚飯的時間,回想一下,自己竟然一頓飯還沒吃上,這時才感覺到餓。最辛苦時,周鵬中午買五毛錢兩個的麵包,加六毛錢一瓶的汽水,算是犒賞。做小生意初期,周鵬的夢想就是賺錢改變這種窮苦的生活狀態。

1995年,周鵬第一次創業是在大姐鹵菜加工坊的旁邊架起爐子,露天煮醬鴨,跟姐姐零售走不一樣的銷售渠道——往酒店送貨。這一招其實是模仿一個溫州的醬鴨店老闆。在周鵬看來,溫州老闆的生意超好,又往酒店送貨,一天下來能賣一兩百隻,對比每天只能賣10多隻醬板鴨的自家生意,這可是個天文數字。

周鵬很清楚,論顏色、味道、知名度,自己做的醬鴨肯定跟“溫州老闆”差得遠。這時他耍起小聰明,“當時屬於投機倒把”。

“用騙取的手段不可能贏得長久的生意”,周鵬體悟到一個看似簡單卻又令很多人難褲神以真正明白的道理。原本不好的生意變得更糟,周鵬一度陷入缺錢的危機。為圖廉價,周鵬在大姐家旁邊租了一間連窗戶都沒有的破房。

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身無分文的周鵬那天晚宴謹上睡得很沉,早晨醒來卻發現衣服被小偷釣到外面,最要緊的是為聯系生意特意花1800元重金買的BP機也丟了。陷入“經濟危機”的周鵬又遭此一劫,“走投無路跟朋友出門搶劫的心都有了”。

賠掉生意又丟掉長輩看來本不該買的BP機,心急如焚的父親罵著“敗家子”趕兒子回家謀事。一連串的打擊讓周鵬暗下決心:“做不好醬鴨死也不回家”!

頻繁跑香料市場,找香料老闆請教香薰料的味道、功效,借來香料古書逐字研究到深夜,買數百隻鴨反復試驗,周鵬花費幾個月終於找到一種讓人吃後難忘的味道。

1997年,周鵬把二姐從四川請來幫忙,在武漢集貿市場朋友的屋檐下支起一個帶玻璃罩子的鐵皮貨櫃散賣醬鴨,玻璃罩上貼著“周記怪味鴨”的招牌。剛開業時,一隻醬鴨賣22元。一個月下來,生意最好的一天才賣了132塊錢,最慘的一天只賣掉一隻,明顯虧本。“沒賺到一分錢,真的灰心起來,有打退堂鼓的念頭。兩個月的房租都交了,只能硬著頭皮再撐兩個月”。如果不是剛交完兩月房租,周鵬就被迫敗撤回老家了。

擠掉如意鴨賺得第一桶金

接下來的一個月,生意更加難做,菜場一條街上竟然陸續來了三家競爭者。

通過合理分配商品價格,周鵬找到了訣竅。他買回來的鴨一般5塊到8塊錢一隻,但賣出去的價格肯定是10塊錢。通過價格調整,鮮明的價格優勢讓生意突然變得火爆起來。幾個月後,如意鴨成為周記怪味鴨的手下敗將,以關門告終。

年底結算,周鵬賬面上有一萬多塊錢。到了1998年,周鵬的生意超好,因為味道很好,即使後來調高價格依然能賣得不錯。生意最好時一天賣掉500多隻,很多時候賣到下午兩三點鍾就能收攤,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生意越做越好,周鵬接著又在大江路菜市場開設了第二個攤點,還請來幾個老鄉幫忙。據周鵬透露,那年他賺了30萬塊錢,第一次感覺到做生意很有成就感。那時小作坊也只有幾個員工。

2000年左右生意又迎來一個慘淡期,除了眾所周知的“非典”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到遍地都是的假冒怪味鴨的沖擊。周鵬萌生出樸素的品牌保護意識。

攤點生意直走下坡路,生產作坊也極不穩定,一年內他輾轉搬家三次,後來終於花40多萬在漢口火車站旁邊買下一塊地,修建起了四層樓房。那時小作坊已有三四十人規模,小作坊有了生食、熟食的簡單劃分。

30萬元買“開加盟店”教訓

2004年時,周鵬有再次做大周黑鴨的意願,那時他了解到重慶有家胡祥虧做鹵菜的“棒棒雞”已經有幾十家店面,這家店有個特點:只做直營,拒絕加盟。鹵菜居然也能做這么大?!周鵬突然對周黑鴨品牌有了十足的信心。

開加盟店是企業快速擴張的路徑之一。周鵬看到一同行開出34家加盟店,“我們的味道比他們好,質量比他們高,並且有很多親戚想加盟。”2006年,信心十足的周鵬一下在南昌開出11家加盟店,快速賺進20多萬元。

“假貨漫天,加盟店質量難以掌控,盡管都是親戚管理店面。”這是盲目開店吃到的苦果。周鵬立馬採取行動,嚴懲問題店面,又花幾十萬塊把剩下的店面高價回收上來。“我們這個行業最大風險是食品安全危機,做加盟難以掌控質量”,這是周鵬花30萬元買回的教訓。

小作坊完成蛻變

2008年,公司進入快速發展的一年,員工規模從60多人快速擴張到400多人,店面也由8家增長為50多家,銷售額也突破億元。“這都是現代化管理收到的效果”,周鵬嘗到了做企業的甜頭。

“我認為周黑鴨能從作坊走到品牌,都因為有個夢想。開始可能純屬為賺錢,現在的夢想就是想樹立行業標桿,引領行業變革,盡管還未實現,但我們一直努力朝這個方向去走。我們的目標是做百年老店。”
辛酸勵志創業史篇二
羅意在自己的名片背面印了這樣一句話。他是“80 後”、農村出身、北大畢業、典型“北漂”青年。在繁華都市裡,像他這樣的人絕大多數都經歷過租房生活,找到一處理想的棲身居所並不容易。

羅意走出校園就當起了“二房東”,如今他的創業項目也與此相關——為城市白領提供有品質的長租公寓。他的品牌叫“寓見”。

專業二房東

我已經做了七年多的“二房東”。2007 年7 月我從北大俄語系畢業,沒找工作,就想著自己創業。但是完全沒有方向,想先找個地方住下來再說,就在清華附近租了個平房。那個小院有三間小屋,一共20 多平米,我租了其中一間4 平米的,還有兩間一直沒人租,我看挺可惜的,清華附近找房子很難啊。後來我把另兩間也租下來了,裡面放個上下鋪的床,然後在水木清華論壇上發帖把房子租出去。租客交了定金,我拿定金去買二手的洗衣機和空調配上,就這樣開始當二房東。

這兩間小屋每個月能收1900 元租金,解決了我的生計問題。8 月我又在清華南門找到一處兩層的地下室,十幾個小房間,租給考研的學生。學校周邊這種地下室是供不應求的。同時北大東門還有個三間的平房我也租下來,能放20 多個床位。這兩個項目一個月有六七千塊錢利潤,我感覺二房東這個買賣有點意思,現金流很不錯。

到2007 年冬天,我一狠心,找我的老師同學朋友各種關系,借了11 萬多塊錢,又租了清華西門外一片很大的平房,58 間,都是當地農民自己蓋的房子。以前的房東們不懂運營,很多房子空著租不出去。他們租給我的價格是四百塊錢一間,每間房我再投入兩百塊,買床、書櫃、床單、垃圾桶、窗簾這些基本生活用品,全是二手的。那時候我的成本控制就特別好,垃圾桶五塊,窗簾十塊,都是很便宜的投入。簡單布置好的房間可以租到六百五,我到幾個學校論壇上發帖,一個月時間全租出去了。

這個項目運營了五年,一個月純利有一萬多塊。租房的有單人也有小情侶,我就不用上下鋪了,都是一米二的雙人床。我發現只要把室內環境布置得比別的群租房稍微好點,生意就會很不錯。

另外一個體會就是房間要盡可能集中,便於管理。群租房我也做過,2008 年4 月我在知春路盤下來十幾間群租房,做了一年多,結果沒掙著錢。近二十套房子分布在好幾個小區里,一套房裡住十幾個人,甚至有一個三居室住了三十多個人,管理特別麻煩,不光有安全問題,還要管水電維修等等雜事,收房租也要到處跑。

最後這些房子我轉手給了一個高中同學。

做餐飲失敗

2008 年北京奧運會極大提高了人們對租房市場的預期,我發現拿不到房源了,所有的房子都是天價。我仔細算了賬,首先憑我手裡的錢根本拿不到好房子,其次我判斷這時候租房市場處於高風險運行階段,搞不好就要賠錢。所以2008 年我除了保留清華附近的項目,就沒有再拓展租房業務,轉去做了餐飲。

我找到的合作夥伴於洪胤也是高中同學,他比我小一屆,2008 年從吉林大學畢業,看我在北京當二房東挺滋潤,就過來准備一起干。我倆有段時間每天滿街跑找房子,偶然看見路邊一家餐廳特別火,叫“杜氏酸辣粉”,很簡單的小吃。我倆一嘗,味道不錯,就說乾脆咱們也干這個吧。租房和做小吃在我們看來都是差不多的買賣。

我們就去找這個酸辣粉的老闆談加盟。後來的事實證明餐飲不是這么好做的,我們把很多事情想簡單了。當時我們開了兩家店,一家在一個民辦學校里邊,還有一家在一個中專學校里。我是從學校出來的,老想圍繞校園做生意。我們估算客流量的辦法就是去數宿舍,有多少宿舍你就知道大概有多少人,人多的地方一定有生意做。

但是我們這個判斷方法錯了,實際上中專學校都招不滿學生,修了很多宿舍樓都是空的。另外北京的中專和民辦院校裡面大部分是本地學生,一到周末全回家了。一家店一個月掙五六千塊錢的微利,做這個的意義就不大了。

我跟於總都是四川人,從小就吃重慶小面,做酸辣粉雖然沒賺到錢,但促使我思考用類似的標准化做法來做小面。2010 年,我們創立了小面品牌“面說山城”。

我和於總找了九個大學同學,湊了四十多萬,陸續開了三家直營店,還有十幾家加盟店。做到2012 年3 月,我們把三家店都關了,這次創業又宣告失敗。

失敗的原因在於定位錯了。我們想做以小面為核心的主題餐廳,8 塊錢一碗面,再做點配套的其他產品。可實際上重慶小面很難形成系列產品,一般人進來吃碗面就走,他也不可能天天來吃小面。8 塊錢是低端小吃的定價,我和於總都是農村孩子出身,想的是實惠好吃,但我們的餐廳裝修又比路邊攤好,這樣的定價在北京是不可能做下去的。

如果像康師傅私房牛肉麵那樣,一碗面28塊錢左右才有機會。

這些都是創業的教訓。2012 年3 月我和於總關掉公司,把這個品牌五萬塊錢賣給了做酸辣粉的那個老闆。那段時間每天晚上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狂喝可樂,一根接一根抽煙,滿腦袋都是問題,可是我解決不了。

服務式公寓

人還是得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我決定重操舊業。2012 年,北五環來廣營有個老賓館改造,有123 個房間,改成了出租房。業主把基本的裝修已經做完了,我抓住機會投了五十萬,承包了這棟樓。

我又投進去二百多萬做室內環境改造,然後用一個月時間把一百多個房間全租出去了。這種老房子有很多問題,漏水漏電、牆面開裂等等,後期運營維護的成本很高,房客住進去的體驗也不好。我發現這是個無底洞,就又轉手賣掉了。

2012 年冬天我開始認真反思,想清楚了幾個問題。第一,像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租房市場的需求還遠遠沒得到滿足,一定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第二,這個行業目前提供的產品還很粗糙,在北京租房沒有用戶體驗可言。第三就是市場秩序混亂,無論中介還是二房東,名聲都不好,租房產生的糾紛也很多。綜合這幾點,我認為在出租屋和快捷酒店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市場空白——針對白領階層的,具備一定硬體品質、規范化管理和相對實惠價格的長租公寓。

2013 年我和於總用了幾個月時間做市場調研。在我們籌劃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有其他商業機構瞄準了這塊市場,並且搶先開發出了產品。鏈家的“自如寓”已經開出了第一家店,我們跑去一看,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啊!這家店做了165 間房,都是小戶型、精裝修,一層大堂做了很大面積的公共區域。

這個項目市場反響很好,鏈家就加快了開店速度。

我感覺到了緊迫,也堅定了信心:租房市場很大,還可以容納多家不同形態的公司。我想做的產品漸漸有了輪廓:小戶型、標准化裝修、連鎖業態,主流客戶應該是一年以上租期的。我做了多年二房東,知道租房這個買賣,穩定是最重要的,只有穩定才能攤薄成本。

針對鏈家的產品我做了一些功能優化,比如增加衣櫃收納空間、陽台,因為居家過日子你要晾衣服,這是公寓和酒店的差別。

自如寓第一家店室內裝修走的是小清新文藝范兒,但是他們後來發現真正的文藝青年不是主流客戶,因為鏈家的定價還是偏高的。

自如寓的第二、第三家店就開始有意識使用深色調室內設計,強調商務感,但是搞租房運營的人看了就知道,它那個房間里有很多好看但不實用的設計,擠壓了收納空間。而我想給年輕人一個家的感覺,住在家裡就要講求實用、舒適,盡可能多利用空間。

2013 年10 月,我們的“寓見”項目正式啟動。我和於總加上另一個合夥人,每人拿出100 萬元開始干這個事。我們看過很多物業,終於敲定了亞運村一棟商住樓里的兩層,一共77 個房間。

如果做酒店,選址要求交通便利,靠近商業中心,但是我要做“家”,就不需要那麼繁華的地段,相對幽靜一點更好,周邊生活設施齊備就行了。對硬體的要求是廚房、衛生間、卧室、客廳、小陽台都得有,基本達到如家之類快捷酒店的標准。服務方面,我當然希望營造社群的氛圍,但要把握一個度,如果聚餐、爬山之類的活動過多,也會破壞“家”的感覺。我們給租客提供每周兩次的免費室內保潔,還有免費搬家服務;樓層里有一片不太大的公共區域,沒事可以約朋友喝杯咖啡聊聊天,飲料也是免費的。

我的推廣渠道仍然是網路,在58 同城、趕集網發帖,現在90% 以上的房間都租出去了。這個項目總共投入資金近四百萬,裝修佔大部分。我們主流戶型是35 平米左右的一居室,月租在4500 元左右,比自如寓性價比要好。

除了自如寓,現在市場上和我們同類型的競爭品牌還有魔方城市公寓、普樂門、新派公寓等。魔方城市是規模最大的,從南京起家,引入華平投資,現在全國有幾十家店、大約六千套房。

我給寓見的定位叫“經濟型服務式公寓”。我們是小型創業公司,團隊一共只有五個人:我和於總、兩個店面助理、一個保潔員。

這幾個人完全可以管理幾十間房並服務所有租客,人力成本比其他大公司要低得多。

我現在主要考慮兩件事:一是找投資,已經在和一些投資機構接觸了,如果能有一千萬左右的錢進來,我可以再開三到五家店。

做這個行業必須得有規模效應,要打品牌。第二是我想引入眾籌的模式,吸引一些個人的小額投資。房子本身是資產增值工具,我的現金流很好,收益也有明確預期,這個生意是穩扎穩打的。也許你是我的租客,寓見給你在城市裡提供一個暫時的家;也許你還可以是我的股東,寓見能讓你的錢再生錢。
辛酸勵志創業史篇三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怎麼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想起父親常說的一句古訓:“不惜錢者有人愛,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沒錢,惟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時間和力氣。

剛開始,王永慶曾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打開突破口。那時候的台灣,農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項目等於是一項創舉。

一天晚上,天下著傾盆大雨,王永慶忙完店裡的活計,已是深夜。他上床躺下,迷迷糊糊剛睡著,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開門一看,原來是嘉義火車站對面一家客棧的廚師。廚師說客棧來了幾位客人,還沒吃飯,剛巧廚房沒米了,請王永慶幫忙送一斗米過去。當時,賣米的利潤極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賺一分錢。從心情上來說,王永慶不願冒著這么大的雨賺這一分錢,但為了維持平日的信用,他二話沒說,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條麻袋當雨具,將米送到客棧。回來時,全身都濕透了。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凈,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每次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都要打聽這家有多少人吃飯,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這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米送過去。

不過,由於嘉義大多數家庭都靠做工謀生,收入微薄,少有閑錢,主動送米上門,如果馬上收錢,碰上顧客手頭緊,會弄得雙方都很尷尬。因此,每次送米,王永慶並不急於收錢。他把全體顧客按發薪日期分門別類,登記在冊,等顧客領了薪水,再去一撥兒一撥兒地收米款,每次都十分順利,從無拖欠現象。

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里,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里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台灣首富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