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为山的人物纪事
1996年8月,吴为山应荷兰艺术基金会之邀赴荷兰参加“中荷红、白 、蓝艺术项目”研究。在欧洲陶艺中心,吴为山向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展示了自己多年以来创作的历史文化人物肖像雕塑作品,那是用雕塑艺术谱写的一篇中国文化史。这些作品震动了在场的艺术家,特别是引起了荷中友好协会主席林德尔斯的关注。他立刻决定请求荷兰政府邀请这位来自东方古国的雕塑家为荷兰王国的象征——深受人民喜爱和拥戴的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塑像。吴为山欣然受命,他抓住了女王高贵而永恒的,如郁金香花般迷人的微笑,用传神的艺术将这一瞬间定格。
同年12月6日下午五时许,荷兰古城登博斯举行庄重而热烈的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铜像交接仪式。荷兰女王的首席代表,北布拉邦省省长胡本先生代表女王接受铜像并致辞。来自荷兰各界的官员、驻荷中国大使馆官员、世界十多个国家的艺术代表,以及在荷工作的华人代表济济一堂。胡本先生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说:令人惊讶的、艺术高超的女王塑像是大师级水平的艺术精品,它证明了中国高水平艺术的存在。他还告诉大家,女王的塑像将安放在荷兰国家博物馆里,让全国人民每天都能看到女王铜像,并记住中国艺术家的业绩。这位受到尊敬的中国大师就是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
1999年4月,荷兰女王访华,她特地向中国方面提出见见吴为山。在江苏省政府的安排下,女王参观了吴为山雕塑作品展,她与吴为山握手致意并认真地观看了每件作品。女王本人亦是雕塑家,受过系统严格的雕塑训练。她对吴为山作品中的模糊性尤感兴趣,并将这种模糊与意大利曼祖的作品进行比较。她说:“吴先生通过塑造儿童,发现并升华了童性,体现了人类对童年的一种真实的情感。吴为山的作品与意大利雕塑家曼祖有着精深上的相通,在表现手法上都善于直接用手塑造对象,十分真切。看得出,吴先生所塑的老人是从五千年文化中走出来的。”
2. 吴为山:为什么每竖起一座城市雕塑 都会被人们笑话
我觉得吧:
一是有些雕塑,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哗众取宠,造型怪诞风格诡异,难免不被大众接受;
二是很多雕塑,是领导拍脑袋决定的,外行人做内行事,难免不伦不类;
三是现在的人欣赏水平都慢慢高了,对比较公众的东西关注度又高,三个臭皮匠都能顶个诸葛亮,大批群众要发现某事某物的一些问题,那是太容易了。
3. 吴为山的主要参展
荷兰·欧洲陶艺中心举办《吴为山肖像雕塑观摩展》,1996年
美国旧金山举办《吴为山雕塑展》,1998年
荷兰爱因侯温美术馆举办《吴为山作品展》1998年
香港艺术中心举办《吴为山雕塑·绘画展》1998年
联合国澳门教科文中心举办《吴为山雕塑·绘画展》1998年
台湾中央大学举办《吴为山绘画展》,2000年
韩国汉城“国际和平美术作品大展”,2001年
香港科技大学举办《吴为山雕塑·绘画展》,2002年
韩国国际美术2002年年度展(韩国国家美术馆),2002年
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50周年年展,2003年
首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序列展,2003年
上海国际雕塑艺术展,2003年
加拿大第七届国际艺术展,2003年
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年展,2004年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2005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5年
中国百年雕塑展,2005年
中国美术文献展,2005年
青岛雕塑馆举办《吴为山雕塑展》,2005年
日本东京酉福画廊举办《吴为山雕塑展》,2005年
葡萄牙里斯本举办《吴为山雕塑展》,2005年
中国美术馆举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2006年
长春世界雕塑园举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2006年
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2006年
杭州艺博会展览,杭州,2008年
《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中国美术馆,2010年
历史与艺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香港展,2010年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2010年
中国美术馆五十年捐赠作品大展,2011年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共同主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于联合国总部大厦举行,2012年9月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常驻意大利代表团共同主办的“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意大利展”于罗马威尼斯宫举行,2012年11月
4. 吴为山的所获荣誉
1995年荣获徐悲鸿奖学金创作奖(徐悲鸿奖学金委员会)
2000年荣获首位“包玉刚杰出艺术家”(香港科技大学)
2002年获“龚雪因杰出学人”(香港中文大学)
2003年作品《睡童》获英国皇家“攀格林奖”(Pangolin Prize)
2004年获徐悲鸿奖学金杰出校友奖(徐悲鸿奖学金委员会)
2004年作品《林散之》获第三届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优秀奖。(中国城市雕塑最高奖)
2004年作品《行吟中的林散之》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4年吴为山雕塑作品获长春市人民政府“政府奖”
2007年吴为山雕塑作品获全国雕塑家“金手指”奖 ,被韩国仁济大学授予名誉哲学博士
2008年作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组雕》获中国城市雕塑大奖。
2010年作品《天人合一——老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组雕》参加“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院士。
5. 吴为山的人物简介
吴为山教授,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FRBS),英国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总评委。2013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首次提出“写意雕塑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并以其“诗风荡漾、文气堂堂”、“形神兼备、气象万千”的独特意象风格实践他的文化理想和艺术追求。从事雕塑创作二十余年,创作了四百余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遍布海内外。其作品《睡童》获英国皇家“攀格林”奖(Pangolin Prize),《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天人合一——老子》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自1998年始,吴为山先后在美国瑞曼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联合国澳门教科文中心、台湾中央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东京酉福画廊等举办个人雕塑绘画展。2006年7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九家单位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该展先后巡展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江苏省美术馆。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荷兰国家美术馆、美国檀香山博物馆、巴黎第四大学、英国菲兹威廉博物馆等。
曾获香港首位“包玉刚杰出艺术家”、“龚雪因杰出学人”、江苏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优秀奖(最高奖)、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南京十大文化名人。
出版的理论专著有《视觉艺术心理》、《雕琢者说》、《雕塑的诗性》以及画册等十多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上、下集报道。南京博物院设有永久性“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澳门理工学院建 “吴为山教授雕塑工作室”。韩国建“吴为山雕塑公园”,无锡建“人杰苑——吴为山雕塑园”。
6. 中国雕塑家
我认为是吴为山
1996年12月6日下午五时许,荷兰王国北部拉那首府大楼正厅正在举行庄重而热烈的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铜像交接仪式。来自荷兰各界的官员、驻荷中国大使馆官员、世界十多个国家的艺术代表,以及在荷工作的华人代表济济一堂。女王首席代表侯本先生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说:令人惊讶的、艺术高超的女王塑像是大师级水平的艺术精品,它证明了中国高水平艺术的存在。他还告诉大家,女王的塑像将安放在荷兰国家博物馆里,让全国人民每天都能看到女王铜像,并记住中国艺术家的业绩。这位受到尊敬的中国艺术家就是现任南京大学青年教授、雕塑研究所所长吴为山。
吴为山(高曦),1962年出生于东台市范公堤西时堰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父高也东为清末秀才;二祖父高二适为学者、诗人、书法家;父亲吴耀先专事教育工作,酷爱书画,擅长诗词。传统文化熏陶以及水乡灵秀的滋养,孕育了这位艺术赤子的性与情。七十年代末,他在无锡工艺美校学习彩塑期间,深得现在泥塑巨匠高标老人、雕塑家王木东及手捏名师俞香莲的指点,扎实了拍、打、揉、捏等基本功。后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专攻油画,再进北京大学研究生班研修艺术心理学。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他能够更深层地探索人、研究人和认识人,在对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中掌握和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艺术语言。
从1987年创作被誉为"军史题材的重大探索"的油画《皖南事变》始,他不断有力作参加国际国内的美术大展并获奖。代表作《收获时节》、《方位》等分别参加了"亚洲国际艺术展"、南斯拉夫"中国现代艺术展"。美国东西文化交流中心收藏有他的《冬阳》等作品。他的风景系列油画作品被誉为"透发着传统文化的精魂"。1992年他为林散之书画陈列馆创作的雕塑《林散之》,在开馆揭幕试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散之大师超凡脱俗的"高僧"形象,与其书画之高古清逸而内蕴骨劲的精神境界,被吴为山表现得淋漓尽致!林散之长子林筱之见后脱口赞?quot;真是神工"。从此,吴为山萌发出为我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塑像的念头。
台湾著名艺术杂志《艺术潮流》对吴为山的名人系列雕塑予以高度的评价:"中国几十年肖像雕塑出现吴为山这样没有概念,从主体精神出发的作品是难得的。"吴为山,这位东台籍青年雕塑家,以自己的天赋才华和对诸多艺术大师、文化名流具有穿透力的理解,为我国近现代文化"银河"塑造出一个个光芒璀璨的星座:谢冰心、齐白石、徐悲鸿、费孝通、萧乾、吴作人、高二适、林散之、赵朴初、陶行知、萧娴、陈白尘、顾景舟、张仃、胡山源、真禅法师、弘一法师、杨延宝、陈永康、丁延楣、田家炳、傅连璋……,引起了艺术界和整个社会对这位雕塑家的广泛关注。1995年他荣获第三届"徐悲鸿奖学金、科研创作奖"。1996年应荷兰政府之邀参加"中荷红.白.兰艺术项目",1996年和1997年分别在欧洲陶艺中心和中国陶瓷博物馆举办了由中荷四位艺术家参加的"中荷红.白.兰艺术项目展览",1998年又在美国旧金山成功举办《吴为山雕塑展》。他曾先后应邀赴德、法、比利时和美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他在进行油画和雕塑创作的同时,还进行美术理论的研究,有数十篇论文在海内外发表,《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和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以及美国、欧港澳等多家海内外媒体对他的雕塑作品和艺术进行报道,给予高度的评价。
吴为山先后出版的雕塑集及专著有:《吴为山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吴为山雕塑绘画》(香港王朝图书出版公司)、《视觉艺术心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儿童与艺术》(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社)、《中荷红白蓝艺术》(荷兰国家艺术基金会)、《为山画黄山》(南京大学)。
吴为山,东台之子,文化之子,时代之子。如今他正在历史长河的涌动中为文化塑像,为时代塑像,努力塑出更多至真至美的艺术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