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代理 » 中兴通讯产品代理加盟
扩展阅读
坛子火锅加盟 2025-09-22 04:19:39
筷子兄弟酒加盟电话 2025-09-22 04:18:59

中兴通讯产品代理加盟

发布时间: 2022-05-12 06:18:39

A. 中兴通讯这个企业怎么样

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之一。1985年公司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兴通讯是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开拓者、中国综合性的电信设备及服务提供商,拥有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手机)三大产品系列,在向全球用户提供多种通信网综合解决方案的同时,还可以提供专业化、全天候、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逐步涉足国际电信运营业务,中兴通讯CDMA、交换、接入、光传输、GSM、视讯等多元化产品已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中兴通讯:巨人狂奔后劲堪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13:2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在最近短短一二十天之中,中兴通讯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也获得了一系列的“第一”。最近两年,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增长均超过40%,销售收入增长达40%~60%,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其快速扩张的背后所藏的隐忧亦日益显露,应引起广大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海外布局成雏形中兴通讯延续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一贯做法,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选择了国际通讯厂商垄断程度相对较弱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海外扩张的突破口。自1998年获得巴基斯坦全国有线通信网建设项目以来,中兴通讯已成功进入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埃及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地理位置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各大地区。印度、巴西、印尼、俄罗斯等人口众多、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是公司海外扩张的“重点战略国家”,并已成为其国际市场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除了进入发展中国家,中兴通讯也在努力进入发达国家市场。2005年9月,公司与国际电信业务提供商CORISATAMERICAINC签订商用合同,为其建设NGN网络,该网络初期将覆盖美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向用户提供VOIP、高速互联网等业务。同年5月,和爱立信共同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为中国提供基于TD-SCDMA的3G解决方案。根据协议,公司和爱立信将在TD-SCDMA领域展开密切的技术合作。目前,中兴通讯相继与包括英特尔、葡萄牙电信、阿尔卡特、法国电信、爱立信在内的等众多欧美IT、电信巨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中兴通讯海外布局已基本形成雏形。2005年,成立了14个海外片区,来加大对于100个重点目标市场国家的管理,把其国际市场管理平台由国内移到了国外。据了解,中兴通讯已加强了对于欧美发达市场的市场覆盖,已经在欧洲大陆成立了15个具备本地化营销咨询、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能力的代表处,实现了对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市场的完全覆盖。

快速扩张显隐忧2005年,中兴通讯海外扩张迅速,然而其海外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也正在不断地加深。今年7月,有媒体披露中兴通讯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合同中有近100亿的合同没有执行,而其中70%以上是发生在去年。对此,其解释为“由于电信项目有一个执行的过程所以项目有时会是跨年度执行,设备的发货也是分年度的执行的,所以订单的合同金额和当期立即体现出来的销售收入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外界猜测,中兴通讯员工为了应对公司考核而签的虚假合同问题,恐怕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中兴快速海外扩张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合同执行问题。发展中国家市场是其海外战略市场,但经营风险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现金压力较大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段振军认为,中兴通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所以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资金,这对中兴通讯的资金产生巨大影响。段振军指出,中兴通讯今年现金流就负很多。

中兴通讯2005年第三季度报表也显示出了其发展隐忧。该报表显示,第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28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滑27.34%,每股净收益率由2003年的14.64%/股连续二年下降至今年第三季度的8.63%/股。研发费用的支出已经从原来的10%缩减到8%。如此海外扩张是否意味着公司的利润率在不断下降?是否意味着公司的经营存在巨大风险?

兴业证券分析师王金沿表示,而如果研发支出不作调整的话,中兴通讯第三季度实际净利润下降幅度则达到了70%。申银万国分析也表示,中兴通讯调整研发费用的支出,显然是现金压力比较大、控制费用的手段。中兴是靠科研的强大和不断技术创新立足市场,现在降低科研经费比率,恐怕会对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限制其发展后劲。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认为,中兴通讯是目前中国企业中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但由于中兴通讯是靠廉价的战略才抢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市场,所以中兴通讯的利润率不会很高。陈刚进一步指出,中兴通讯的净资产收益率这几年的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它的资产规模快速扩大所造成的,这也是许多企业大规模扩张后所必然产生的现象。

段振军则认为,中兴通讯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与其2004年12月香港上市有关。段振军表示,由于中兴通讯还比较年轻,与老牌资本主义大牌公司相比经验还明显不足,所以,今后,中兴通讯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B. 怎样加盟中兴视通虚拟运营商

依托于中兴通讯公司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中兴视通投入巨资打造"Cool Cloud"融合通信使能平台,平台将逐步实现与国内外主流运营商资源系统的对接,实现全球范围内数据流量的交易和分发,还可提供包括会议电话、视频会议、Wi-Fi流量、即时融合通信、即时在线翻译在内的通信服务;平台同时具备提供差异化的智能管道服务能力,可为用户实现QoS保障、CDN加速等智能化的流量及语音服务。中兴视通将围绕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持续创新,致力于提供畅游全球的移动互联网融合通信服务。

C. 中兴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中兴是是中国的品牌。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2G/3G/4G/5G无线基站与核心网、IMS、固网接入与承载、光网络、芯片、高端路由器、智能交换机、政企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手机及家庭终端等。

1985年中兴通讯前身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1986年深圳研究所成立,中兴通讯开始自主研发。

(3)中兴通讯产品代理加盟扩展阅读:

中兴相关的品牌标志:

标志表达了ZTE的稳健、创新、务实、诚信的企业风格。标识图案由中英文两部分组成,“ZTE”是“Zhongxing Telecom Equipment”的缩写,与“中兴”汉字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标识整体。

“中兴”二字在标识中可作为图案看待,标识中的蓝色称为“中兴蓝”,其色值有严格规定,使用时请注意,标识色值:C100、M70和K100(对应显示屏颜色为R0、G78、B162和R0、G0、B0)。

D. 中兴交换机在成都有多少代理商

请查看官方网站。
西南区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800号中兴通讯大厦A座2楼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177151
传真:028-85161057

四川
电话:028-85342963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800号中兴通讯大厦A座2楼

E. 谁有中国的CISCO中兴华为HSC的网络设备金银牌代理商名单急需~谢谢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南京市虎踞路49号聚德大厦7楼7D 中兴通讯股份当然可以的! 你就用在互联接口上是没问题的,但是记住一定要有公网IP互联

F. 中兴官网是多少

中兴官网:http://www.zte.com.cn/

G.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中兴通讯:顺势者昌

华为以强势“狼性”文化著称,军人总裁任正非的讲话被广泛传播,与其不同,中兴形象一向“中庸”,更鲜有公司高层全面的著述。
中兴通讯于1985 年诞生于深圳时是一个来料加工厂,与成千上万中国企业都曾经在某一个阶段经历过类似的历程,但是到今天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却为鲜见。改革开放30 年中国经济崛起大势中,中兴顺势成长。如何顺势?如何有所为?是众多中国企业参照的样本。
“第一桶金”之后的关键选择
1985年的深圳,是一个刚刚被划为特区不久的渔村,当时中兴创始人侯为贵年已不惑,他作为国有企业航天691厂的技术员派驻深圳与一家香港公司建设来料加工厂,从事电子琴、电子表等加工贸易。而这个691 厂则是由文革期间的一个中专学校转型而来,侯为贵此前在校任教师。
当时来料加工行业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作为最早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之一,又享受到了深圳特区所提供的“改革红利”,当时的“中兴加工厂”很快就积累了不少利润。挖到“第一桶金”,这些利润怎么用?是扩大再生产,还是寻求新的市场?选择什么市场?
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在完成初期顺利成长之后所面临的问题。中兴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无疑也来自于“第一桶金”
之后的选择。
与今天多数企业拼命寻求所谓“蓝海”、需要去寻求市场机会不同,那时候国内各种市场均严重供不应求,处处都是“蓝海”,战略选择的难点在于哪个是“长期的蓝海”,过多的选择同样是一种陷阱。有的企业选择了继续扩大再生产来料加工业务,有的企业选择了转型做家电鞋帽贸易,有的企业选择了代理国外电信产品,不一而足。
中兴当时选择了以自主研发方式进入“电信设备行业”,长期坚持自主研发,把10% 以上的收入投入到研发,并很快放弃代工业务。侯为贵在后来多次谈到为什么投入电信行业,总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电信行业是一个全球化巨大市场,当年全球电信市场也有上千亿美金,今天的全球电信市场超过3000亿美金,其中主设备市场就超过1500亿美金,当时国内需求潜力也足够大。
第二,这个行业有一定的技术壁垒,没有壁垒的行业不可能有竞争优势。技术员出身的侯为贵在文革前就接触了与电信相关的IC 技术,文革期间也在坚持学习相关技术知识,并在文革后的1981 年就有幸去美国去参观几家计算机和IC企业,并从事了相关技术引进工作,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长期潜力。
第三,做IC 出身的中兴并没有选择IC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IC 投入很大、需要的基础研究过多,当时无论资金还是技术上中兴都没有能力选择这条道路,而选择了与之相关度很大的电信设备领域。当时中兴希望建造半导体生产线,侯为贵回忆,“起码也得是几千万美金,你才能搞一条线,还不是最好的线,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所以没法做这个东西。”
1986 年,中兴就把积累的利润主要投入到电话程控交换机上,从技术含量较低的农村电话市场入手,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逐步进入城市电话交换机市场,并在10 余年后成为国内电话程控交换机市场上占据主导力量的中国军团——“巨大金中华、烽火普天下”之一。而在当时,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不可胜数,从事国外程控交换机代理而没有自主研发的企业有数百家,今天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
一个中小企业挖到“第一桶金”之后,到底是继续从事原有行业,还是转向新的领域,甚至多元化而成为“大企业”,选择何种路径?从中兴选择的道路上,中小企业也至少可获得两大启示。
首先,一个中小企业如果希望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当它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定要从“小池塘里的大鱼”到“做大池塘里的小鱼”,然后才能成为“大海里的大鱼”,从利基市场入手本身是出于生存需要,但是何时离开利基市场、向更大的“池塘”进军则必须制定清晰的战略,是生死抉择。
其次,一定要正确选择、并不断构建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选择了自主研发,是因为电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也因为创始人本身对技术的熟稔——任正非本人在退伍前也是电信技术专家。当然,企业未必就一定选择自主研发作为突破口。
换“发动机”而非换挡
企业战略大师波特认为,战略的核心是比较优势选择。一个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的过程中,会面临若干次、无数种选择。如果说选择“大池塘”、选择“比较优势”是方向性选择的话,那么,为企业不断打造一个好的运作机制,则是更持续、更复杂的系统性选择。
把一个大企业的运作看作一台紧密的机器的话,那么企业的“机制变革”相当于为机器换发动机和控制中枢,而不是简单的“换挡”。中兴的童年时代,有哪些机制性改革,促进了企业的升级呢?
改革开放30 年的历程中,除非是垄断国企,不解决体制问题,几乎没有企业能成长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依托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 从1987 年开始,中兴在农话市场上一直发展的顺风顺水,每年以100% 的速度增长。但是到了90 年代初企业创始人团队的利益和投资方的利益、团队内部利益也日益难以调和,港方合资人退出。同时,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市场化的企业员工月收入上千、甚至数千元,而很多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工资仅有二百元,而且管理机制陈旧僵硬,在这
种剪刀差的竞争中缺少竞争力,很多员工也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挖角、特别是依然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的海外竞争对手的挖猎。多种因素之下,中兴技术团队险些全部出走,另起炉灶。
邓小平南巡讲话“胆子更大一点”的指示、1993 年《公司法》颁布,中兴顺势解决了机制问题。1993 年后,创始人团队、国有出资人创造性地以“国有民营”方式将企业改造为中国最早一批技术入股的股份制企业。
这一改造并无先例,导致中兴内部震动前后历经2年有余,但是,毕竟这一机制的变革让企业宏观的责、权、利机制理顺,也吸引了大量的精英学子加盟,让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为后来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现任总裁殷一民、高级副总裁赵先明、高级副总裁陈杰分别来自高校电信专业教师和海外竞争对手。这让中兴获得一台“市场化机制发动机”。
而当年技术并不落后的巨龙、金鹏等传统国有电信设备企业,在90 年代后期在市场、新技术研
发上就开始落后,不能不说企业机制是主要掣肘因素之一。
今天的企业宏观机制已经不再是障碍,已经不再需要像中兴创造“国有民营”、华为创造“虚拟受限股”一样煞费脑筋了,但是企业竞争也更激烈,微观机制的改进任务也更为迫切和重要。
以公司制改革为基础,中兴在1995 年后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和透明性,并于1997 年实现了A 股上市。机制的变革和资本市场的结合打造了“资金发动机”,上市募资促进中兴的研发从程控交换机领域转向GSM、CDMA、光通讯等前沿领域,中兴未来10年的发展都离不开这样的发动机,2004 年进一步在香港H股上市时公司销售额已经达到200亿。
无论是何种所有制企业都能成功,关键是企业宏观的责、权、利要明晰对等,企业微观管理机制要不断优化改进,富有动力。
中兴内部组织结构被称为“三年一大变,一年一小变”,体现了公司必须适应市场和组织膨胀而改变的客观需求,其中存在很多无效改革,但更多微观机制的改革成为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中兴从2005 年后几乎每年要新招聘1 万人,而市场从中国扩展到全球100 多个国家,能够是进行大规模变革而不出现重大混乱的前提在于,企业在微观基础上,比如ERP 系统、企业大学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中兴在微观机制上的变革是持续的。
成千上万中小企业,哪些可以成为行业的翘楚?在体制和机制上,越早注入规范化基因,就越容易成功。
企业自身发展也需“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核心在于如何建立可以穿越经济周期的“比较优势”。
上世纪80 年代,中兴的主要优势在于以“较差的技术+别人不屑于提供的服务+ 很便宜的价格”进军外企难以渗透、技术含量低的农村低端固话市场;1990 年代中兴的核心优势是“较好的成熟技术+ 很便宜的价格+ 本土化人海服务”,借此占领国内城市程控交换机等中端市场;2000 年代初期,中兴从程控电话扩展到GSM/CDMA、光通信等传统的“高端领域”,这些领域它们具备了“不错的技术水准+ 显著便宜的价格”,中兴先行进军第三世界市场、复制了中国市场的成功; 2008年,在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的2008年“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凭借良好的市场效益和投资收益荣获中国最受尊敬25家上市公司这一荣誉称号。而2008 年之后,面对3G 市场,中兴在技术上已经日益接近了全球一流企业的地位。

H. 上海有没有中兴通讯的代理商,销售那些网络交换机,电话交换机,视频会议

http://www.fengchao.sh.cn/
这家就是中兴通讯的代理。你可以看看

I. 中兴通讯这个公司是一个怎么样的公司呢

现在国内很难再看到中兴手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兴却在本土却籍籍无名,各种媒体宣传打榜中兴手机常常缺失。我们经常见到的国产手机多是华为、小米、OPPO等等,平常连中兴的广告也很少。虽然中兴手机现在做得并不差,为何在国内的确卖不动,这就要从最开始来说起了。中心曾经的辉煌历史也是很赚眼球的,CDMA和小灵通盛行的那年,中兴出货销售量可是两年连续位居全球第一,四大设备供应商之一。硬件和质量在当时都是前无所有的。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兴起,中兴并没有跟着潮流前进,导致衰没。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心成立于1998年。

国内运营商正在发展3G,移动、电信、联通为了抢占市场,搞了很多廉价定制机发展用户。中兴手机那时候跟运营商合作紧密,推出大量的廉价机。但这些廉价手机质量太差,用户怨声载道。他们将中兴手机与质量差划等号,以至于今天国内很多消费者都不敢买中兴手机。不仅仅是中兴,联想、酷派等也是如此,大量推廉价定制机,搞坏了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