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问一下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立陶宛共和国(TheRepublicofLithuania),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曾遭沙俄与苏联的并吞,1990年再度争取独立并成功。它也是欧盟、北约、申根公约及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1991年9月14日,中国与立陶宛正式建交。总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万(2008年12月)。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中文名称:立陶宛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RepublicofLithuania
简称:立陶宛
所属洲:欧洲
首都:维尔纽斯
主要城市:考纳斯,克莱佩达等
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
国家代码:LTU
官方语言:立陶宛语
货币:立特
时区:东二区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人口数量:335万人(2008年12月)
人口密度:55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1.35%
GDP总计:322.92亿欧元(2008年)
人均GDP:9592欧元(2008年)
通货膨胀率:8.5%(2008年)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
立陶宛国徽
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
人口
立陶宛人口为335万(2008年12月)。民族有立陶宛族、俄罗斯族、波兰族、白俄罗斯族,还有少量的乌克兰族、犹太族、拉脱维亚族和鞑靼族等。南部人口密度较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主要宗教为天主教东正教,其次是基督教新教、犹太教等。主要语言为立陶宛语和俄语,立陶宛语为官方语言。立陶宛传统舞蹈
节日
【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
【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独立宣言)
【国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国家政要
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Grybauskaite),2009年5月当选;总理安德留斯库比柳斯(AndriusKubilius),2008年12月就职;议长伊雷娜德古蒂埃内,2009年9月当选,德古蒂埃内是立陶宛历史上首位女议长。
国花
芸香
自然地理
立陶宛一处国家公园立陶宛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地势平坦,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为灰化土壤。主要河流有涅曼河(内穆纳斯河),境内多湖泊。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17℃。
资源地理
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覆盖率为30.3%。有722条河流,4000多个湖泊。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筑材料等。
历史地理
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4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度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政区地理
立陶宛最高行政建制为县。全国划分为10个县:阿利图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马里扬泊列、帕聂韦日斯、希奥利艾、陶拉格、特尔希艾、乌田纳、维尔纽斯,下设108个市,44个区。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首莱等。
首都
维尔纽斯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人口54万人(2008年底),面积394平方公里。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0.8℃。
维尔纽斯郊区以景色优美著称。城市东北郊有优良的浴场,瓦拉库姆皮亚是别墅集中地。特拉凯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览胜地。特拉凯过去曾是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至今它还保存着昔日的宫殿遗址,殿中的残存壁画还依稀可见。
宪法
立陶宛前总统阿达姆库斯立陶宛宪法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力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截至2008年7月,立陶宛共有39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
2008年,立陶宛政局基本稳定。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成功维护内部团结,基本完成施政纲领。10月,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12月,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组成中右联合政府,祖国联盟—基民党主席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出任总理。2009年5月17日,独立候选人、前财政部长、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当选立首任女总统,7月12日就职。
总统选举
最近一次总统选举在2009年5月17日进行,选举结果如下:达莉亚格里包斯凯特69.1%;阿尔基尔达斯布特凯维修斯11.8%;瓦伦蒂纳斯马祖罗尼斯6.2%;其他三名候选人共12.2%
议会
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立陶宛地图有141个席位,任期4年。议员由25岁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中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现议会于2008年10月选举产生,其主要党团及议席分别为:祖国联盟—基民党44席、社民党26席、民族复兴党16席、秩序和正义党15席、自由运动11席、劳动党10席、自由中间联盟8席、波兰人选举运动3席、农民人民联盟3席、独立议席4席、新联盟1席。现任议长为民族复兴党主席伊雷娜德古蒂埃内(IrenaDegutien?),2009年9月17日当选。
政府
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5届政府,由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与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四个党派联合执政,于2008年12月组成,下设13个部。总理: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内阁成员包括:卫生部长阿尔吉斯查普利卡斯、社会保障和劳动部长里曼达斯尤纳斯达吉斯、国防部长拉萨尤克涅维切涅、环境部长盖迪米纳斯卡兹劳斯卡斯、经济部长戴纽斯克雷维斯、交通部长埃利吉尤斯马修利斯、内务部长雷蒙达斯帕赖蒂斯、农业部长卡济米拉斯斯塔尔凯维丘斯、教育和科学部长金塔拉斯斯捷潘纳维丘斯、财政部长阿尔吉尔达斯盖迪米纳斯谢梅塔、司法部长列米吉尤斯施马修斯、外交部长维加乌达斯乌沙茨卡斯、文化部长列米吉尤斯维尔凯蒂斯。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凯斯图蒂斯拉平斯卡斯,2008年4月3日就职,任期至2011年3月。最高法院院长维陶塔斯格雷丘斯,1999年7月8日就任,任期9年。总检察长阿尔吉曼塔斯瓦兰蒂纳斯,2005年11月24日就任,任期7年。
立陶宛现任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政要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立陶宛总统。1956年3月1日生于维尔纽斯,1983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日达诺夫大学经济学专业。1983年起在立科学院任职。1983年至1990年在维尔纽斯高级党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立经济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4年任对外经济关系部欧洲司长、外交部对外经济司长。1994年至1995年任入盟谈判副代表1996年至1999年任驻美使馆公使。1999年至2001年先后任副财长和副外长。2001年至2004年任财政部长。2004年11月起任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2009年5月17日当选总统,7月12日就职。她未婚,无子女。
安德留斯库比留斯:立陶宛总理。出生于1956年12月8日。1979年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物理系。1981年至1984年在维尔纽斯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84年至1990年先后在维尔纽斯大学任实验员、工程师和研究员。1990年参与立独立运动萨尤季斯,1990年至1992年任该组织责任秘书。1992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当选第六届至第十届议会议员,先后在议会欧洲事务、自然保护、法律和法制、预算和财政等委员会工作,其中1996年至1999年任第一副议长。1999年至2000年任政府总理。2005年至2008年为议会反对党领袖。2008年12月起任总理。他懂英语、俄语。已婚,有两子。立陶宛现任总理库比留斯
编辑本段
经济
体制
工农业比较发达。独立后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国内有三个自由经济区:考纳斯、克莱佩达和希奥利艾,那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欧洲标准的公路网,4个国际机场,不冻港(东波罗的海岸)和该地区第一个卫星通讯系统。自然资源贫乏,但盛产琥珀,有少量的粘土、砂石、石灰、石膏、泥炭、铁矿石、磷灰石及石油,所需石油和天然气靠进口。西部沿海地区发现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储量尚未探明。森林面积19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野生动物,有60多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及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等发展迅速,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行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首都维尔纽斯是全国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占立陶宛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以水平较高的畜牧业为主,占农产品产值的90%以上。农作物有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谷物产量很低。
立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较发达,糖、奶、肉制品出口有一定优势。现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转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73%。2002年,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金融、税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供求改善,外资流入增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幅为5.9%。但支柱产业不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511.82亿立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4780立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6.7%
货币名称:立特(LITAS),辅币为立分(CENTAS)。
1立特=100立分
汇率:1美元=3.25立特(2002年12月)。
通货膨胀率(2002年):0.3%
失业率(2002年):11.3%。
工业
2002年工业产值266.52亿立特,同比增长7.5%,占GDP的52.56%。主要工业部门为采矿和采石业、加工和制造业以及能源,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7%、86.2%、12.1%。采矿和加工制造业产值222.93亿立特,增长7.7%,电力、天然气、供水业产值40.63亿立特,增长6%。工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7.9%。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0年2001年2002年
开采泥炭(万吨)24.5526.3251.25
开采石英砂(万立方米)4.075.704.37
化肥(万吨)91.4487.85115.04
造纸(吨)122641473210436
水泥(万吨)56.9555.8159.92
电视机(万台)20.6216.8334.71
显像管(万个)276.2306.8342.7
亚麻纤维(吨)409565973660
套装(万套)54.0548.1436.20
布匹(亿平方米)1.0861.0399240
立陶宛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13.84146.89176.725
输送管道天然气(亿立方米)10.0658.6466.135
农业
2002年立农业产值35.5亿立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其中谷物增长9%,糖类增长17%,油菜增长63%,马铃薯增长45%,肉类增长8%,蛋增长6%,牛奶增长1%。共有6.75万个农场,耕地面积230.13万公顷。全国3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7%。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为(千吨):
2000年2001年2002年
谷物2730.72397.52602.0
马铃薯1791.61054.41531.3
蔬菜329.4322.0261.0
甜菜881.6894.11029.8
亚麻7.24.07.8油菜籽81.064.8105.6
净肉264208224
牛奶172517301752
鸡蛋(亿个)6.927.427.90
服务业
共有批发商11389家,零售商42886家,各类餐饮业实体4998家。从业人员及占从业人口的17%。
2002年零售业销售额154.6亿立特,同比增长12.4%;餐饮业产值为3.268亿立特,增长18.7%。旅游业
2002年共接待外国游客399.94万人次,同比下降4.7%。外国游客人数和比例为:俄罗斯117.28万(29.3%),拉脱维亚114.60万(28.7%),白俄罗斯64.68万(16.2%),波兰30.49万(7.6%),爱沙尼亚23.19万(5.8%),德国11.78万(2.9%),其它国家37.92万。立陶宛人出境者约358.39万人次,同比减少5.7%。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城堡、百浪港、尼达、希奥利艾十字架山、杜鲁斯基宁盖等。
交通运输
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前苏联各共和国连成一体,并拥有发达的公路网。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
铁路:总长1997.2公里。2002年铁路货运量3678.82万吨,同比增长26.1%;其中国内货运量652.5万吨,同比增长2.9%,国际货运量3026.32万吨,同比增长32.5%。
公路:总长21316公里。干线公路1724公里,国家级公路4864公里,地区级公路1472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1980公里,水泥路面86公里,砂砾路面9227公里,块石路面23公里。2002年公共交通运送乘客1.65665亿人次,增长0.8%。
水运:2002年海运总量2582.14万吨,同比增长15.5%;其中装货量2125.27万吨,同比增长17.2%,卸货量456.87万吨,同比增长8.3%。内河货运量51.50万吨,同比下降5.2%。水路客运量为289.02万人次,同比增加118.4%。克莱佩达是立唯一海港。年吞吐能力:7000多艘船只,70000多名旅客,货物转运量2000多万吨。
空运:2002年航空公司空运旅客37.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共计5.244亿人/公里,增长8.4%。运输货物、行李、邮件量为3350.9吨,同比增长1.5%。机场进港35.06万人次,同比增长8.8%;出港35.10万人次,同比增长6.9%;中转1.60万人次,同比下降6.3%。飞机起降26013次,其中国际航线23541次。国际机场有:维尔纽斯机场、考纳斯机场、百浪港机场。
财政金融
截止2002年底,黄金外汇储备80.13亿立特,同比增长20%。国家债务总额131.63亿立特(占GDP26.3%),其中外债91.78亿立特,内债39.85亿立特。
2000-2002年国家财政状况(亿立特)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平衡
2000年57.81358.422-0.609
2001年63.44769.748-6.301
2002年104.74110.64-5.9
共有10余家银行,主要银行及资产情况如下:
1.维尔纽斯银行(VilniausBank),资产60.48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41.62亿立特,贷款额27.44亿立特。
2.汉莎-立陶宛储蓄银行(Hansa-LTB),资产39.59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33.60亿立特,贷款额12.06亿立特。
3.立陶宛农业银行(AgriculturalBankofLithuania),资产17.92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11.79亿立特,贷款额9.58亿立特。
4.斯诺拉斯银行("Snoras"Bank),资产9.01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6.86亿立特,贷款额5.48亿立特。
对外贸易
据立海关统计,2002年出口额为202.798亿立特,增长10.6%,进口282.201亿立特,增长11%,逆差79.403亿立特。主要出口商品是矿产品和纺织品,主要进口商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
2000-2002年进出口贸易(亿立特)
200020012002
出口额152.375183.328202.798
进口额218.260254.132282.201
差额-65.885-70.804-79.403
立陶宛2002年对欧盟国家出口98.154亿立特,占出口总额的48.4%,同比增长12.0%;对独联体国家出口38.937亿立特,占出口总额19.2%,同比增长7.7%。从欧盟国家进口126.990亿立特,占进口总额45%,同比增长13.6%,;从独联体国家进口73.937亿立特,占进口总额26.2%,同比减少0.9%。
2002年主要出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英国13.5%,俄罗斯12.1%,德国10.3%,拉脱维亚9.6%,波兰6.2%。主要进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为:俄罗斯21.4%,德国17.2%,意大利4.9%,波兰4.8%。
【外国资本】截止2002年底,立获外国直接投资累计131.82亿立特,同比增长23.7%,其中2002年外来直接投资额23亿立特,人均获外国投资总额3808立特。主要投资领域为:加工制造业29.3%,金融20.1%,贸易17.3%,邮政及其它服务业务13.9%。主要投资国家为:丹麦17.2%,瑞典15.3%,爱沙尼亚11.7%,德国9.6%,美国8.7%。
【外国援助】2000年上半年,立共得到各种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1.326亿立特,同比增长61.6%,其中1.03亿是以物资形式提供的。这些援助15.9%来自立本国企业和个人,其余84.1%来自世界35个国家,主要为:美国6000万立特,德国2200万立特,法国790万立特,丹麦450万立特,挪威190万立特,波兰158万立特。
人民生活
2007年初,立全国住宅面积814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米,农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国共有医院174所,病床27114张,医生13510人,每万名居民拥有病床80.1张和医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电话79.24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71.82万,家庭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42%和40.3%。
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资2174立特(约630欧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20.6%,税后实际收入1667.2立特,增长23.3%,平均养老金770立特(约223欧元),增长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5.8%。2008年底,立登记注册的失业人口9.43万人。
编辑本段
军事
国防
1992年11月19日,立陶宛组建军队,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立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国防委员会是协助总统处理国防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总统立陶宛士兵、议长、总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组成。现阶段实行行政领导与作战指挥相分离的军政、军令双轨领导体制,即由国防部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由三军司令及其领导的国防参谋部指挥部队执行各种作战训练任务。
立国家安全政策是公开、透明和非对抗性的,认为目前国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军事威胁,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
军力
2008年,立军队共有16000人,比2007年减少1000人,编为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有近6000人,空军1000多人,海军600多人。另有8000多名预备役人员。实行职业军人和义务兵混合制,义务兵服役期12个月。目前,立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波黑和格鲁吉亚等地派有220余人参加维和行动和国际军事行动。
军费
2008年度国防预算支出为3.7亿欧元,同比增长13.5%,占国民生产总值1.16%。
饮食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他们喜欢俄式西餐,用餐惯于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们对中国菜肴也很感兴趣,尤为喜欢熟透的风味菜肴。
立陶宛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要熟透,注重菜品要量大油重。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以面食为主
④副食爱吃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鱼及蛋类等;蔬菜喜欢土豆、卷心菜、豌
Ⅱ 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啊
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意为“多雨水的国家”或“(河水)流动”。位于波罗的海东部,面积65200平方公里。
官方语言是立陶宛语。主要信奉天主教(立陶宛人和波兰人),其次是东正教(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等)。首都维尔纽斯,货币名称立特。
公元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年与波兰合并为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年和1814年曾大部或全部并入俄罗斯。1918年2月16日,立宣布独立(国庆日),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40年6月,苏军进入立陶宛。1940年7月21日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3日加入苏联。1989年12月立陶宛共产党宣布脱离苏共。199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现名,恢复1940年前的国旗、国徽。
(2)安德莉亚加盟电话扩展阅读:
立陶宛的饮食礼俗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
立陶宛的礼节礼貌
立陶宛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在好友谊间相见时,大多施拥抱礼。在亲友间相见时,还常施吻礼,吻额、吻面颊、吻手等都比较赏见。
立陶宛的禁忌
立陶宛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俄罗斯正教。他们对在众人面前耳语的人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他们在用餐时,对使餐具任意作响的举止很忌讳。也不愿听到有人在用餐时发出咀嚼食物的声音。他们忌讳询问他人的工资、年龄、宗教等问题。“13”数和“星期五”很反感。
Ⅲ 体育明星贝弗利的励志故事
体育明星贝弗利的励志故事
中国的火箭球迷喜欢叫他黑贝,火箭主帅麦克海尔称他为不好惹的Junkyard Dog(垃圾狗),他就是帕特里克-贝弗利,火箭的首发控卫,休斯敦的“斗犬”。
这只猛犬在防守端所体现的拼劲,是否让您想起了布鲁斯-鲍文呢?
2014年3月12日,火箭与雷霆的比赛,帕特里克-贝弗利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一次又一次试图从全明星后卫维斯布鲁克手中抢下皮球,他像牛皮糖一般与对手死死纠缠,最终人仰马翻,剑拔弩张。
这样的场景本赛季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每次倒地的球员都与维斯布鲁克一样或沮丧、或不满、或无可奈何。一边的贝弗利则迅速爬起,旋即投入到下一次攻防当中,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这就是贝弗利,这是属于他的励志故事。
从家乡芝加哥的约翰-马歇尔高中毕业之后,贝弗利选择前往阿肯色大学就读。大学生涯首秀,贝弗利13投11中、三分球7投6中拿到生涯最高的29分,此外还有5个篮板4次助攻4次抢断,极其完美。
大一的日子快乐且甜蜜,整个赛季35场比赛贝弗利首发34场,其中24次得分上双,他的场均得分、抢断、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均是球队第一。顺理成章,贝弗利入选了全美新人第一阵,获得了东南区年度最佳新人。
大二,贝弗利依旧是球队的绝对主力,他的场均篮板球、抢断、三分球命中率仍然是球队第一,场均得分排在第二。优异的表现也让贝弗利成为伍登奖和奈史密斯奖的候选,前路是一片光明。
意外在这个时候出现,因为考试舞弊,贝弗利的阿肯色生涯就此告一段落,大学生涯也就此结束。贝弗利选择了离开,不是参加NBA选秀,而是远赴乌克兰。
前一刻,他还是东南赛区冉冉升起的明星;隔一天,他便奔赴东欧,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勇气的。贝弗利加盟了乌克兰的二级联赛迪涅普罗队,他并未自暴自弃,而是以此为磨砺的契机。那个赛季,他参加了乌克兰联赛的全明星赛,还获得了扣篮大赛的冠军。
一个赛季之后,贝弗利重新归来。乌克兰打球的经历让他蜕变和成熟。“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不能将你击倒,”贝弗利说道,“作为一个男人,你必须对你做的所有事情负责。”这其中也离不开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尤其是贝弗利的母亲。
贝弗利参加了2009年的选秀大会,此前他并不被看好,但是在勇士、热火和公牛试训时的出色表现为他加了不少分。湖人在第二轮总第42顺位将贝弗利选中,随即将他送至热火,换来2011年的二轮签和部分现金。
热火并没有选择跟贝弗利签约,不得已,贝弗利再次奔赴欧洲,这一次他选择了希腊豪门奥林匹亚科斯。当时奥林匹亚科斯阵中还有克雷扎和柴尔德里斯等曾经在NBA效力的球员,他们雄心勃勃,但欧冠决赛他们输给了巴萨,希腊联赛他们又将冠军拱手相让给了老对手帕纳辛奈科斯。
从希腊归来的'那个夏天,贝弗利与热火签约,他代表热火参加了那年的夏季联赛。每一场他都倾尽全力,希望能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拼得一个机会。
贝弗利足够努力,但是10月底,在训练营接近尾声的时候,热火还是将他裁掉了。热火裁掉贝弗利的原因是,他不符合球队的建队方针,尽管贝弗利当时签订的那份合约只有区区2年120万美元而已。
2011年初,贝弗利第三次前往欧洲,这一次他加盟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斯巴达克队。贝弗利在俄罗斯打完了整个2010-11赛季,并于2011年11月与球队重新签订了一份三年340万美元的合同。
2012年4月,贝弗利被评选为欧洲杯的MVP,并且入选了欧洲杯第一阵容。看上去似乎欧洲才有他的立足之地?但贝弗利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NBA梦想。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会找到机会。
2012年12月,贝弗利终于等到了机会,休斯敦火箭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欧洲淘宝的火箭总经理莫雷为贝弗利递上了一份多年合同,为了给他腾位置,火箭裁掉了后卫斯科特-马查多。由于是初来乍到,火箭将贝弗利派遣到了发展联盟的格兰德河谷毒蛇队。
2013年1月16日,贝弗利迎来了自己在NBA的首秀,面对快船他全场仅得到3分1次助攻和1次抢断,但至少,他终于站到了NBA的赛场上,最初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NBA的竞争极其残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贝弗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原本只是火箭的第三后卫,火箭的首发是林书豪,替补席上还有托尼-道格拉斯,贝弗利的位置并不保险,火箭随时可能将他裁掉,就像当初在纽约打短工的林书豪一样。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当道格拉斯受伤,林书豪又表现欠佳的时候,贝弗利把握住了机会。他跟对手斗狠玩命,进攻和防守都充满活力,他的表现最终也打动了火箭,道格拉斯最终被交易了出去。
故事重又回到了开头,2013年季后赛首轮第二场,贝弗利与哈登、林书豪一同首发,全场拼下16分12个篮板。第二节,贝弗利试图抢断维斯布鲁克,由于冲得太猛,他撞到了维斯的右膝。隔天的检查,维斯的右膝半月板撕裂不得不接受手术。
在此之前,维斯布鲁克是NBA有名的铁人,生涯5个赛季从未缺席过一场比赛。雷霆最终还是淘汰了火箭,但是缺少了维斯的他们在第二轮便被灰熊淘汰,雷霆的总冠军梦提前破碎。
伤病在所难免,尽管杜兰特和维斯没有将这归罪于贝弗利,但是贝弗利却从此成为了俄克拉荷马球迷最为厌恶的球员。甚至,有极端球迷向贝弗利发出了死亡威胁,警方也介入了此事。贝弗利由此“名声大噪”。
梦想,因执着而闪耀。我们相信,即便没有那次意外,贝弗利也终有闪闪发光的时候。因为坚定不移的信念,更因为孜孜不倦的努力。
2013-14赛季开始,贝弗利成为火箭的首发控卫,林书豪担任替补。尽管时不时有质疑的声音,但贝弗利的首发位置却甚是稳固,火箭也用一波又一波的连胜和西部前四的战绩证明着这套首发的正确性。
这个赛季魔兽驾临休斯敦,贝弗利让出了自己12号球衣,穿上了2号。换了号码但是没有改变本色,他将自己防守凶狠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场上有球的地方就必然会有贝弗利的身影。
贝弗利这种搏命式的侵略性防守很容易受伤,无论是对对手还是对自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本赛季他就曾因为右手骨折缺席了数场比赛,火箭的主力球员只有他到目前的出场次数未达到50场。
因为防守偏蛮,所以他的防守也备受争议。与开拓者的比赛,全明星后卫利拉德被贝弗利的各种动作逼疯,最后6犯下场,赛后他直斥贝弗利的动作令人恼火。球迷对于贝弗利的评价也是毁誉各半。
但这就是贝弗利,任你风吹雨打我自 岿 然不动,打不走骂不怕,除非你在球场上将我击败。麦克海尔将贝弗利排到先发,看中的就是他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横劲。
火箭击败热火的比赛,贝弗利全场命中5记三分球砍下19分,他在首节的连续三分命中也为火箭整场比赛的攻势如潮奠定基调。从查莫斯到韦德,从勒布朗到波什,热火球员拿球的瞬间,贝弗利总是会第一个拍马赶到。
从某种程度上讲,贝弗利算是复仇,尽管他可能根本没去想这回事。“当年我和勒布朗是想把贝弗利留在队中的,那时他的跳投可没这么准。”韦德说。勒布朗则直言,“贝弗利是斗牛犬,遇上谁都不会退缩。”
抛开场上的狠角色,场下的贝弗利自然也有自己的另一面。他会跟着哈登去夜店玩,也常常会拿队友来整蛊。
1988年出生的贝弗利今年只有25岁,但他已经有两个孩子,埃弗雷特和安德莉亚,一个是他与Tumeka所生,一个是他与Tierra所生。
贝弗利身高1米85,他曾经被认为打得分后卫太矮,打组织后卫技巧匮乏。但如今,他是西部排名前八球队的主力控卫,教练支持他,队友也信任他。
纵观西部前八球队,帕克、保罗、库里、利拉德、维斯布鲁克、康利,艾利斯,全都是千万或者接近千万年薪的球员,而贝弗利年薪只有78万,保罗的零头而已。即便放眼整个西部,贝弗利的薪水也是所有主力后卫中最低的。
这就是贝弗利的故事,他曾因考试舞弊而被迫离开大学,还曾三次前往欧洲去磨练,最终在NBA站稳脚跟,成为一支战绩优异的球队的主力控卫。
林疯狂的故事风靡全球,但贝弗利的经历同样足够励志。
“现在我就是喜欢上场打球,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贝弗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