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加盟 » 杭州巴威欺骗加盟商
扩展阅读
开超市加盟费多少合适 2025-07-30 22:32:04
小美医生加盟条件 2025-07-30 22:24:37

杭州巴威欺骗加盟商

发布时间: 2023-04-11 19:47:09

㈠ 餐饮加盟中的一些骗子品牌有哪些常用的圈钱手段

餐饮店连锁加盟的火爆自不用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餐饮行业准入门槛很低,更为重要的是民以食为天,什么时候人不需要吃饭啊。 但是,我国目前的餐饮加盟鱼目混珠,要认清他们的真实面目,对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实在有些困难。下面介绍下三大餐饮加盟的“圈”钱行为及注意事项: 总部突然蒸发 2003年下半年,号称在国内有数百家加盟店的“得意咖啡”总部,突然在一夜之间蒸发。经过调查,其裹带加盟商的资金有上千万元。之后,位于杭州的代理商却不顾总部消失的事实,仍在极力招募加盟商。 在一连串的“介绍”中,最为诱人的是其加盟条件:每位加盟者只需缴纳12万至14万元,就能每月坐收5000元红利;加盟“得意咖啡”每天毛利1000元,一年便可收回投资;替加盟者寻找旺铺;代为培训员工;原料配送、免费维修咖啡机械等等。优厚的条件极具诱惑力,众多市民纷纷掏钱加盟,最终受骗。 而事实上,“得意咖啡”加盟体系下面的100多家连锁店中,竟然没有一家自己投资经营的样板店,所有的一切仅仅是编织的美丽的谎言。 在餐饮连锁加盟业内,总部突然消失的并不是只此一家。如另一较有知名度的“麦田村”加盟项目,在一开始轰轰烈烈的加盟后,最后因总部的消失,整个加盟体系也轰然倒塌。 加盟费买了个空壳 总部虽没蒸发,加盟体系也在运转,但加盟商们发现,原来总部描绘的天花乱坠的谎言却被一步步攻破。选址、店面设计、员工培训,乃至配送物料、产品配方等等,根本兑现不了原先吹嘘的承诺。加盟费等于是买了个空壳。 去年年底,绍兴人陈先生赶到杭州,向其加盟的餐饮连锁店的总部提出质疑。 当年年初,陈伟加盟了位于杭州的某餐饮连锁体系。开业不久他就发现,店里的生意非常冷清,一些顾客直言其味道太差。为了转变现状,他频频向总部求救,可总部却未予理睬。两个多月后,陈伟的门店被迫倒闭,加盟费和后期投资费用打了水漂。 杨军也有切肤之痛。他曾是某加盟项目宁波地区的代理商。加盟后,赔了20多万元,“代理”反倒把自己的钱也“代”了进去。就像陈伟的加盟一样,公司对开业以后的各项承诺措施,包括后续服务在内都变为一纸空文。 在加盟体系中,商圈保护、价格保护、产品监管等环节都属于后续服务范畴。而如果在短距离内出现两家,或是数家加盟店,甚至出现价格不统一现象,这都是总部服务不到位的表现之一。像这种情况,很多加盟者不以为然了,“只要能维持住不赔本,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明里加盟实为高价卖货 如果说,前面的“两板斧”是赤裸裸的欺骗的话,下面的“第三板斧”则要隐蔽得多:在物料、配送上下足功夫。从一些市场反应看,不少加盟总部早已开始动起这笔业务的“歪脑筋”。 杭州的张新颖就吃了这样的亏。 2005年初,她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咖啡饮料项目,根据总部的描述——只要加入对方的加盟体系,购买一台咖啡机,总部在进行运作后,就能实现50%以上的回报,这让她为之一动。本来一直想找个项目自己开个小店,可就是没有合适的。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 经过仔细的考察,张新颖加盟了这个咖啡饮料项目。加盟后,问题出现了。所谓的咖啡机确实存在,但与同类型市场中的价格比起来,价格超出一倍以上,其他原材料的供应价格也高于市场价。而加盟之后,之前宣传的利润也没有,张新颖后悔莫及。 机器设备,原料供应都要值得加盟者的关注。原本总部答应加盟商的物料配送服务,加盟后很容易变成总部“圈钱”的门路,加盟者谨防落入“套”中。 在加盟合同中,很多总部会把物料配送写进去,但是总部提供的物料价格高得吓人,有些公司开始向客户承诺有60%多的利润,但实际上只有25-30%。 合约既然规定了物料必须从公司购买,若违规,就要支付高额违约金。例如封口机在市场上的售价只有500-600元,从公司买少则上千元,多则3000多元。这样的合同规定,如果换成不合格的加盟体系,显然就成了加盟商的“紧箍咒”。
采纳哦

㈡ 维嘉就代言奶茶品牌引争议一事致歉,该品牌的奶茶存在哪些问题

李维嘉就代言奶茶品牌引发争议一事对外道歉,快乐方程式的奶茶质量并没有问题,只不过是这家公司的供应商本身就是想要骗加盟商的钱而已。实话实说,李维嘉在这一事件当中有可能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是李维嘉对外公告的信息却引人深思。

总结

其实李维佳早就应该对外披露他已经解除合约的消息,等到现在一些加盟商在出事找上门了以后才开始对外公告未免太迟了!有时候明星代言人在代言产品的时候已经审核过产品的质量从而不需要负担责任不假,但有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还是要及时对外披露,否则造成一些无辜人员的损失,那么就真的是罪孽深重了。明星很有钱,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都能淡然面对,而普通人则不一样,普通人被骗了钱也就只能被骗了钱,最后有可能生活也跟着一落千丈。

㈢ 如果加盟连锁诈骗怎么维权

广东章鼎律师事务所古东玲律师

1、明确向公司提出解除加盟合同,要求公司退回加盟费,越快越好。

如果确定不想做了,就要尽快通知公司,切勿拖延,而且提出时要明确是通知公司解除合同,而不是申请解除,也不是申请退费,是通知。

很多加盟商签约后,明明已经知道公司或者项目存在一定问题,但心存侥幸,总觉得公司不会欺骗,对公司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及时向公司提出解约,错过了维权的关键期。因为合同一直没有解除,那加盟商很容易就错过了冷静期,如果是区域代理了,那这段时间内占用了公司的区域代理名额,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退费的比例。有一些加盟商知道公司及项目有问题,也向公司提出了解约,但不是通知公司解约,而是向公司申请解约,然后一直被公司以领导开会、领导出差等借口拖延时间,有些甚至被公司忽悠写下了书面的退费申请,留下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2、必须保留提出解约的证据,可以是书面的解约通知书,也可以是微信聊天记录。

有不少加盟商只是通过口头或者直接打电话的方式告知公司不想做了,并没有保留这个沟通的证据,到后面被公司拖延了大量时间后,才反应过来要维权,此时就缺乏证据证明曾经提出过解约,这个给维权增加了不少难度。最保险的方式,就是通过邮政ems的方式向公司投递书面的解约通知书,并在快递单上注明这个是某某解约通知书,保留好快递底单,同时把解约通知书通过微信发送给公司的各个工作人员。

3、合同解除之后,就要积极跟公司洽谈退加盟费事宜(重点、重点、重点,防止二次被坑)。

通知公司解除合同后,要积极联系公司洽谈退款事宜,谈的时候,不要说是因为资金不足、合伙人退出等自身原因,而是要从公司及项目本身的问题出发,委婉表达对项目的前景、对公司的实力等了解不够,认为公司存在虚假宣传及误导等,再结合冷静期,提出退款的合理性。

在协商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不要一味被公司拖延。

当加盟商要求公司退款时,公司的拖延战术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借口说领导出差了,要下个星期或者下个月才回来,要等领导回来才能给回复;另一个就是公司帮忙转让加盟名额,转让成功后再退回加盟费。其实细想,以上两个说辞漏洞百出。

首先,领导出差了,难道公司就不运转了吗?领导处理问题,就不能通过电话、微信等便捷沟通方式?一定要回公司才能处理?不可能吧。所以说,加盟商过去公司谈退款,如果对方用这个借口搪塞,基本可以判断该公司无任何和解的诚意,无非是拖延时间,拖到冷静期结束罢了。

其二,公司帮忙转让加盟名额。如果公司是有心退款的,完全可以解除合同,收回加盟名额,再自行另行招商即可,为什么要帮加盟商转让呢?猫腻就在这里。

(1)口头承诺帮忙转让名额,实际根本没有行动。很好理解,有加盟商过来洽谈,公司肯定是优先推荐空白市场,一是为了打开市场,能争取新客户肯定是优先争取新客户;二是原加盟商已经签了合同,费用也缴纳了,退费与否,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公司手上。

(2)有些公司会跟加盟商补签一份委托转让协议,协议约定由公司回收加盟名额,并由公司负责向第三人转让,转让后公司收取一部分手续费,剩余加盟费才退还给加盟商。这种方式就是坑中之坑。你想想,这份协议签订之后,加盟商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得到。加盟资格没有了,加盟费也没拿到,公司转让成功后,还要扣一部分手续费,公司没转让成功的,公司什么责任都没有,拖到冷静期满,或者拖到合同期满后,公司轻飘飘一句“没人要,转不出去”,加盟商能怎么办呢?

把握时间,防止有些加盟公司拖延时间,因为时间拖的越久,对加盟公司越有利。一般加盟公司会让加盟商先写一份退加盟费的申请书,等领导审批;也可能说不能退加盟费,但是可以帮助转让,如果有下家,就可以退出等等。有可能就会一直等下去,而错过起诉的最佳时间。

4、公司明确拒绝退款的,那么加盟商就要尽快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加盟费。

起诉需要的证据:

(1)起诉需要需要提供加盟合同、收据、转账记录等,证明与公司之间存在加盟关系,并且支付了相关款项。

(2)如果公司存在虚假宣传情形的,需要提供公司的宣传册、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

(3)如果公司没有特许经营备案的,需要提供商务部官网的备案查询截图。

(4)如果公司没有商标的,需要提供商标局官网的查询截图。

(5)如果有其他损失(如:房租、装修费、宣传费、雇员工资等),则需要提供相应的合同、支付凭证及发票等。

起诉维权的时间:

根据规定,民事诉讼一审审限一般是六个月,二审审限一般是三个月,其中送达时间及鉴定等时间不计算在内。而且不同法院,由于案件数量差异较大,办案时间也不尽相同。就广州地区而言,从立案到开庭,再到拿到一审判决书,四五个月甚至更久都是很正常的,如果被告需要公告送达的,那么时间再增加45天(公告期30天+答辩期/上诉期15天)。

由于法律程序繁杂,且对方作为公司方往往有常年法律顾问,各项材料设计对其比较有利,出庭时大概率会委托律师出庭,加盟商作为弱势一方,最好委托律师代理,争取最大程度保护自身合法权利。

㈣ 加盟被骗了怎么办,合同对加盟商很不利

建议报警。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涉嫌诈骗犯罪的,数额较大,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㈤ 餐饮加盟连锁怎么样是骗局吗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餐饮加盟也是一样,有真有假,不能因为一次的欺骗就否定了所有的品牌,而且骗局只是那一小部分。
加盟的骗局无非就是交了加盟费找不到人,或者免费加盟其实是卖机器,再或者夸大利润报告,其实这些根经不起深究,只要不贪图小便宜,大多时候都是可以避免的。举个例子,前几年有一个“得意咖啡”加盟品牌,最为诱人的是其加盟条件:每位加盟者只需缴纳十几万元,就能每月坐收5000元红利;每天毛利1000元,一年便可收回投资;替加盟者寻找旺铺;代为培训员工;原料配送、免费维修咖啡机械等等。听起来是很美好,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结果就是一夜之间总部蒸发了。如果做生意真的这么简单就能赚钱,那么怎么还有那么多是创业失败者呢!还要注意的是一些空壳公司,只有一个公司一个品牌名称,连一个样板店都没有,更别提运营部、厂房等一一系列完整体系了。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还不如自己开店,还能省一笔加盟费。
真的加盟公司会有真正的服务的,比如选址、装修设计、技术培训等,也有自己的直营店和厂房。在加盟之前到总部考察,是货真价实还是夸大其词都会一目了然,切忌不要贪图小便宜,骗局也就不攻自破了。

㈥ 主持人李维嘉代言翻车,受害者大闹电视台维权,究竟是什么情况

在9月8日的下午,湖南卫视电视台的门前有很多身穿白色上衣的人志在那边,而这些人的背后全部都写着字,如果连成一串的话,这些事儿就是“李维嘉失德艺人“,现场也有一些保安正在维持秩序,通过流传到网络上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也有很多人大声的喊着:”李维嘉还我血汗钱“,很多人可能比较诧异,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是因为李维嘉代言了一个品牌,而这个品牌翻车了,直接卷钱跑路了,所以导致很多加盟商受到了损失,而这些堵在电视台门前的人就是那些受到损失的加盟商。

实际上近几年以来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很多明星艺人只顾着代言圈钱,但是从来没有去调查过自己所代言的这些品牌。我觉得在这些事情当中,明星艺人肯定是要有连带责任的,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加盟这些品牌,其实就是冲着这些代言的明星艺人,然而最终这些品牌却一个个的翻车了,所以他们肯定要负责。

㈦ 张庭夫妇新大楼96套房产被查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主要是因为张庭夫妇的经商行为涉嫌传销,两人也因为传销的问题获得了很多非法资产,所以相关资产已经被正式查封。

每当我们提到张庭夫妇的时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两个人的明星身份,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两个人可能会涉嫌传销。在张庭夫妇经营企业的过程当中,张庭夫妇利用自己的明星身份进一步进行商品推广行为,并且从中获得了至少几十亿元的非法收入。在此之后,张庭夫妇的经商行为已经被进一步调查。

张庭夫妇的96套房产被查封。

在调查张庭夫妇的传销行为的过程当中,张庭夫妇的96套房产被正式查封,相关房产的总价值已经达到了17亿元。与此同时,张庭夫妇的几千万的账户资产也被冻结。因为张庭夫妇涉嫌传销,如果相关收入都是非法所得,张庭夫妇的收入可能会被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