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建有那些好吃的
福建飲食 福州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南國地方特色。特別是福州菜以烹制山
珍海味而著稱,在烹飪界獨樹一幟,成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閩菜的主體,故有「福州菜
飄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之稱。福州美食,高檔的有閩菜系的滿漢全席、魚翅席、
海參席、燕窩席、魚唇席、佛跳牆等;其中最享盛名、譽滿中外的是「佛跳牆」,被列
為閩菜譜的「首席菜」。閩菜常列為國宴之一,曾宴請西哈努克親王、里根總統、伊麗
莎白女王等國內外佳賓。福州的風味小吃有魚丸、扁肉燕、蝦酥、蠣餅、光餅、鼎邊糊
、宇粿、春卷、炒粉、福州線面等數十餘種,深受廣大民眾和遊客的歡迎。近年來,福
州還引進了川菜、粵菜、京菜、浙菜、蘇菜和西餐、西點等其他七大菜系的名菜,使飲
食業形成繁花似錦、眾星拱月的盛景,被人稱為是「美食家的樂園」。
福建的葯膳
葯膳,這是根據中醫中葯的原理,採用醫食同源與同流的道理進行烹調,是一 種有病治
病,無病強身,婦孺皆宜,有葯力而無葯味的科學飲食。葯膳,它首先講的是"膳",即以食為
主.依據中醫"養生補氣"的理論,注重人的"元氣"、"脈絡",即"元氣盛"、"脈絡通"。唐
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里指出,"夫為醫者,當須調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
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這已明確地提出「食療」的療法了。後經過歷代相傳,葯膳
已從理論到實踐,都更加完善了。並在具體製做上,除了講究色、香、味、形、器之外
,還特別注重「補」的功效,因而更加深受海內外旅遊者的歡迎。現在,福建已有許多
旅遊飯店開始經營葯膳,如廈門的鷺江賓館設有葯膳專營餐廳,採用中醫傳統食療原理
,經現代醫學科技理論與中國烹調技藝,在營養科學的基礎上進行有機的結合,由廈門
市中醫名師專家的指導,並與廚師共同配料,烹制出著名的葯膳菜餚,有「枸杞開邊蝦
」、「當棗燜山獐」、「酸辣鮑魚羹」、「香酥鮮蝦餅」、「當歸燒河鰻」、「冬蟲燉
溪鱉」等。既有療效,又無葯味,而且還配有名貴補葯,具有抗衰防老,延年益壽,提
高免疫力功能,增強人體活力和能量,符合「飲食有節,五味調和」的食養原則,使人
體陰陽平稀,體魄健美。旅遊者品賞此美味佳餚的葯膳後,贊嘆不已,並留下題詞:「
鷺江賓館美味賞,地北天南望故鄉,萬里千年家國事,同心合力你我當。」可見,葯膳
隨著福建旅遊業的發展,已逐步走進千家萬戶,走向全世界。
福建的蛇宴
福建的一些著名酒家、飯店,經常推出以山珍海味做原料,烹制出可口的名菜
佳餚食譜。如又狗、蛇、鱟、鱉等烹成的菜餚,以招徠遊客。而素有「蛇的王
國」之稱的武夷山,推出的蛇晏早已聞名於海內外,吸引著無數的「食療」游
人。眾所周知,生活在武夷山的蛇類有五科26屬。生物學家們與廚師根據各類蛇
的氨基酸成分不同,烹制出味香可口的蛇菜,主要有龍鳳湯,龍虎鬥,炒龍排,
炒龍蛋,黃龍珠,蛟龍戲水等名目繁多的,膾炙人口的著名蛇菜,加上用蛇醬作
佐料,配上蛇酒,就成為一席美味的蛇宴。還有以蛇、貓、雞為主要原料,膾制
面「龍虎鳳大會斗」的名菜;以蛇肉絲、雞肉絲和冬菇,鮮筍絲等烹製成的「蛇
羹」,香味四溢。這兩種蛇菜均是大筵席中不可缺少的名菜。
福建的風味小吃
福建的風味小吃,名目繁多。遍布在各地的小食店、小食攤,往往匯集成為各
地風味小吃的食品街市。每天當晨曦微露之時,便開張營業,顧客紛至沓來,那
各種各樣的精緻食品,色味芳芬,十分誘人。各地著名的風味小吃主要有:福州
的清明果、綠豆果、全真魚丸、燕皮等;閩南的海鮮小烹,多取料於沿海淺灘上
的各式海產珍品,通過精心小烹,配以別具特色的甜、酸、咸、香、辣等料佐
食,堪稱美味神殊,諸如土筍凍、海蠣煎、火燙花螺、鱟肉等,均為海內外遊客
所同嗜,聞名遐邇。此外,閩南各地的著名小佳期品,還有廈門的慶蘭餡餅、魚
皮花生、香菇肉醬罐頭、花生酥等;泉州的肉粽、深滬水丸、元宵丸、石獅甜
果、安海桔紅糕、清真牛肉鍋貼等;漳州的手抓面、五香卷等;三明的薰鴨、蛋
菰、蕨須包、芝麻咸餅等;南症的薜荔凍、苦櫧糕、鼠曲果等;龍岩的白斬河田
雞、鹽酥花生、涮九品等;還有閩西八大幹(長汀豆腐乾、連城地瓜干、永定菜
干、上杭蘿卜干、武平豬膽干、寧化老鼠干、明溪肉脯干、永安閩筍干);寧德
的魔芋、檳榔芋等;莆田的媽祖糕、興化粉等等。這些風味小吃,均以甜、咸搭
配,葷、素適宜,它溶合了各省風味,形成了獨自體系,已被廣大遊客確認為獨
具福建特色的風味小吃,而深受海內外的旅遊者所歡迎。
閩西八大幹
閩西八大幹-長汀豆腐乾
長汀豆腐乾
「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世界第一。」這是瞿秋白在長汀獄中所寫《多餘
的話》中的最後一句。瞿秋白對豆腐的贊語,與他在獄中常吃長汀豆腐是有關系的。 據
《天祿識余》記載,豆腐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公元前79-122年)門下術士首創,至今已
有2000多年歷史。長汀豆腐乾始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 長汀豆腐的
製法與其他地區不同,它採用酸漿作媒介,製作時適當控制火候,用大瓢盛酸漿往豆漿
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腦緩緩凝結,再經濾壓而成。因此,長汀豆腐鮮嫩可口,不酸不苦
,用它製作的各種食品,如東坡豆腐、釀豆腐、銀荷包、豆腐餃、生氽滿丸、徽州丸等
,風味獨特,久食不厭。而居汀州八干之首的長汀豆腐乾,尤以製作精細、配料講究、
風味獨特、味美可口而、馳名中外。 當年明朝朱元璋的大將朱亮祖帶兵駐汀州,吃了長
汀的豆腐乾後大加贊賞。清末汀州左營把總邱洪得調台灣晉升千總後,留戀家鄉風味豆
腐乾,便寫信並匯上路費給河田擅長制豆腐乾的親族,請他去台灣專做豆腐乾。 長汀有
許多古樸美麗的村莊坐落在崇山峻嶺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不論
村莊大小,必有豆腐乾和酒一起經營的小店。本地的朴實農民、浙江的香菇客、江西的
淘金老表及各地的來往旅客,經過酒店小憩,皆喜歡沽一碗米酒,買一塊豆腐乾,慢飲
細嚼。豆腐乾的香、咸、甜、韌,令人回味。
閩西八大幹-上杭蘿卜干
上杭蘿卜干
上杭蘿卜干早在明初就享有盛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上杭是閩西的蘿卜主要產地。城郊附近的水南、張灘、土埔一帶所產蘿卜有紅有白
,具有鮮嫩、清脆、甘甜等特點。由此加工而成的蘿卜干色澤金黃,皮嫩肉脆,甘香味
美。既可炒吃、清燉、油炸,又可浸泡變淡後加白糖、酸醋作宴席冷盤。所以,史籍記
載它「暢銷閩粵」。
蘿卜干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要經過「曬、腌、藏」三道工序。將蘿卜拔出
洗凈,稍晾乾後放進大木桶,一層蘿卜一層鹽,裝滿後上蓋,再壓上大石塊,一周後取
出晾曬,搓去水分,再晾曬,直至擠不出水為止。然後將木桶里的鹽水過濾煮開,倒入
蘿卜干浸泡,趁熱再揉擦一次,又擠去鹽水再曬干,等到變為金黃色後,就將蘿卜干裝
入干凈的瓮內壓實,用黃泥封口,半年之後取出。這樣,就成變獨具風味的上杭蘿卜干
了。
閩西八大幹-連城地瓜干
連城地瓜干
地瓜干在閩西各縣都有,但連城地瓜干卻以它獨特的原料與製作方法出名。它是用
隔田、隔川、揭樂、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紅心地瓜製作而成,所以又稱紅心地
瓜干。這些鄉村土質松軟,酸鹼適中,氣候適宜,很適合這種紅心地瓜生長。這種地瓜
干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甜美,質地松軟耐嚼,而且還有
很高的葡萄糖和維生素A、B含量。
製作方法一般是將整塊地瓜蒸熟去皮,然後壓制、烘烤。製成之後可保存幾年不壞
,既可當零食,也可切成小塊,拌上麵粉、雞蛋、香料,經油炸再沾上冰糖粉作為酒席
名菜。所以,連城地瓜干實為饋贈親朋之佳品。
閩西八大幹-永定菜乾
永定菜乾
永定菜乾有400多年的歷史,不僅省內外聞名,在南洋華僑中也頗有影響。「萬金油
大王」胡文虎在南洋居住時,就常託人帶去家鄉的菜乾。
永定菜乾有兩種:甜菜乾和酸菜乾。甜菜乾顏色烏黑油亮,味道香甜鮮美。製作時
先將鮮芥菜洗凈,曬1-2天,至菜葉曬軟,然後用蒸籠熏蒸,蒸後再曬,曬後又蒸,如此
反復三次以上,即所謂的「三蒸三曬」。有的加工精細的要七蒸七曬。酸菜乾顏色黃褐
,味道酸中帶甜。製作時先將鮮芥菜洗凈,然後曬軟切碎,加鹽揉搓入瓮內,使之發酸
,待一周左右取出燜煮曬干,再用蒸籠熏蒸,蒸後曬干,曬後再蒸,蒸曬兩次以上後收
藏。
永定菜乾配肉炒、燉、蒸、煮皆味美可口。
閩西八大幹-武平豬膽干
武平豬膽干
武平豬膽干色澤紫褐,香而微甜,是宴席冷盤名菜。它含有多種糖類和維生素等營
養成份,具有生津健胃,清涼解毒的功效。吃時,只要將它蒸熟,趁熱搽上一層芝麻油
,待冷後切成薄片再拌少許蒜片,便香氣四溢,韻味無窮。當地人常將它作為宴請賓朋
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尤其喜歡這種家鄉風味。
武平豬膽干製作考究,工序頗多,季節性強。要經過洗料、配料、腌制、晾曬、壓
扁、整形、檢驗七道工序。選擇新鮮呈深褐色的「糯米豬肝」,有摘除豬膽,整個浸泡
在一定濃度的食鹽水中,加上適當的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等配料,待膽汁滲透肝
臟之後,撈起吊曬,每隔2-3天整形一次。這樣製成的豬膽於外形美觀,顏色勻稱,味美
質佳。每年秋末冬初,天氣晴朗,是生產豬膽乾的好季節。
閩西八大幹-寧化老鼠干
寧化老鼠干
寧化老鼠干,實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製成。據《辭海》載:「田鼠
,哺乳綱,倉鼠科。毛一般為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黃色。營掘土生活,對農作物有害。
」寧化屬山區農業縣,田野寬廣,故田鼠多。
每年冬季,是寧化農民捕鼠的最好時機,特別是立冬後為捕鼠的旺季。
捕鼠方法簡便,多數使用「竹筒捕鼠器」。每當傍晚,人們背著捕鼠器,以稻穀或
大米作誘餌,在田坎、山邊尋找鼠路,凡遇鼠路要道或老鼠洞口,便放上捕鼠器,待翌
日清早去收回。捕獲率一般在3/10左右,如遇下霜天氣,捕獲率高達5/10以上。捕鼠季
節來到時,青少年還以捕鼠作為一種樂趣,因此,青少年中從事捕鼠者尤多。
田鼠乾的加工製作方法首先是去毛,把捕獲的老鼠或架於鍋內熱水蒸,或放入熾熱
柴灰里焙,只要火候掌握告誡,便可把鼠毛拔得一干二凈。其次是剖腹去其腸肚,用水
洗干凈。最後用谷殼或米糠熏烤,待烤成醬黃色即可。
田鼠干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尤有補腎之功,對尿頻或小孩
尿床症具有顯著療效,故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由於當地群眾普遍愛吃老鼠干,因此歷來就有「老鼠干豬肉價」之說。冬季來到,
人們幾乎都把吃老鼠干作為一種享受。烹飪方法多數是配以豬肉、冬筍,佐以大蒜、生
姜、水酒,炒而食之。尤其是愛喝酒的人,更把它視為配酒之上品。
閩西八大幹-明溪肉脯干
明溪肉脯干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於面制的醬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糖等配料
,經一周左右,再掛在通風處晾乾,然後放入烤房熏烤而成。製成後色、香、味俱佳,
既有韌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無窮。
除肉脯干之外,還有肉鬆,表面看去淡黃疏鬆宛如淡巴菰,入口則芳香甘甜,為佐
餐佳餚,清代時列為上京貢品。
Ⅱ 你認為中國最好吃的十種小吃是什麼
我國最美味的10大平民特色小吃:
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重慶城鄉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名小吃,主粉由紅薯,紅苕,豌豆按最佳比例調和,然後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而成。
山東煎餅
山東煎餅源於泰山,非常薄,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蔥,蔬菜肉類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蒲松齡特地為它創作《煎餅賦》,可見對煎餅感情之深。目前泰安煎餅中,以玉珍煎餅為例,發源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在山東省新泰市,一個非常有名的煎餅之鄉樓德鎮,有「中國煎餅第一鎮」之稱號,此地家家會做山東煎餅,堪為傳奇。
西安糊辣湯
糊辣湯,陝西人民最經典的小吃之一,可以說凝聚了陝西小吃的精華。幾乎在西安,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有糊辣湯。早上穿行在背街小巷,隨處可以聞到一口口大鍋散發出肉湯的香味,聽到賣糊辣湯的師傅用很有特色的坊上陝西話喊著:糊辣湯、熱饃等等,看著木勺拉起的湯的線條。
漢中熱麵皮
漢中熱麵皮,是將大米磨碎製成的麵皮蒸熟後,用鹽、辣椒、醋等調味料攪拌,再配以時令蔬菜即可食用的一道美食。漢中熱麵皮,口感鮮香麻辣,麵皮筋道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蘭州牛肉拉麵
蘭州牛肉拉麵是蘭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享譽全國。蘭州牛肉拉麵面的製作的五大步奏無論從選料、和面、醒面,還是溜條和拉麵,都巧妙地運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麵筋蛋白質的延伸性和彈性。
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頗具特色的過早小吃。
北京油條豆汁
油條是我國傳統的大眾化食品之一,它不僅價格低廉,而且香脆可口,老少皆宜。油條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國古代的油條叫做「寒具」
上海糯米團
糯米團是老上海人的傳統早餐,在寧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攤上,均可以見到這些特色的傳統早餐。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張面餅,在上面放點榨菜,夾一根油條,捲成一個團子,就這樣,純正的上海糯米團就完成了。
寧波湯圓
湯圓是寧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nuo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
長沙米粉
長沙米粉不像桂林米粉那麼出名,可是有自己的特色,是長沙市民最愛的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