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鄉美食
1、火鍋類補丁:
譚魚頭火鍋(和平路北頭),白湯很鮮,配上料碗,很鮮美,辣鍋也香多辣少,很香但不是狠辣,很適合愛吃辣椒又不是很能吃辣椒的人哦。
香辣蝦:不能不提一下風靡2005年的香辣蝦哦。幾乎所有火鍋店都增加了這個項目,我個人喜歡霸王蝦(牌坊花園下)、蝦客行(人民路 )、小肥羊的香辣蝦,終於在上半年吃膩,現在很少吃了。
2、西餐廳 牛排吃了很多家,個人比較喜歡海景花園(人民路)和迪歐咖啡(人民路)的牛排,肉質好,陪餐也好吃。 批撒類,海景的一般,健東市場旁那一家叫什麼來著,批撒不錯,煲仔飯也很香很不錯。
3、羊肉湯補丁
虢虢(牌坊花園)也還不錯。
4、小吃類
明氏燒餅(勞動路與五一路交叉口西南一個小店),甜的鹹的有餡的很多口味,剛出爐的更是美味啊~
5、川菜
勝利路南有一家渝鄉人家,味道挺好,特別推薦的是魚香肉絲,很地道而且只有9元一盤哦~
6、家菜類補丁
阿遠粥屋,新搬到勞動路蘇大姐旁邊,有幾樣招牌菜挺有特色。
珍味家菜館,黃河賓館對面,不是很貴,味道也不錯。
10幾年前,新鄉的燴面是下在大湯鍋里煮熟的,一鍋能出10幾碗,不用我說大家也可以想像的到會不會好吃,後來解放路志興燴面就提出
來用小鍋一次一碗的下,當時吃客蜂擁而至,排隊買號等燴面,現在也算老字型大小了,靠湯調的味,上面不象別的燴面一樣漂了一層油,有點象 鄭州的燴面,志興的調腐竹,羊肉,辣椒也挺有特點,建議大家有空去品嘗品嘗。
本人推薦:特色燴面的去處
1》解放路志興燴面(新華醫院旁)
2》小寶燴面(黃岡,燴餅也不錯)
3》老伍燴面(東站)
4》第一碗(王村十字北100M)
5》清真同盛館(新容街,燴餅和悶罐羊肉)
6》四輩燴面(原陽)
7》盧記燴面(北幹道利民公司西隔壁,這里的熏魚,炒餅,不錯)
做為新鄉人是不能不知道紅燜羊肉的,更不能沒有吃過,因為這是我們新鄉的特產,名聲在外啊,做業務的朋友都有體會,凡是外地的客戶來到新鄉,首先得品嘗紅燜的。紅燜羊肉來歷就是把悶罐羊肉和南方的火鍋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而成的。又能大塊吃肉又能喝湯涮菜,堪稱"新鄉一絕",創始人之爭,始終未有結果,本人傾向於《常來順》的李武卿老先生,紅燜羊肉,以肉嫩、味鮮、湯醇、價廉,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爛,為特點。不得不吃啊!!!
本人推薦:特色紅燜的去處1》常來順(人民醫院北)
2》老城紅燜(步行街)
3》葛記紅燜(人民路東段《綜合樓對過)
4》成師傅紅燜(九州賓館)
5》東東紅燜(勞動橋南,量大價廉》
1》羊一套(人民醫院北,爆炒羊湯,燉羊肉,有鍋盔)
2》老吳羊一套(三院十字向南路西胡洞里,丫原來在自由路,後來搬走了,新地我也沒去過)
3》老郭羊肉湯(勝利路南)雜碎和羊肉鹵
1》勞動橋頭(羊肉鹵)
2》新容街南口(羊肉鹵)
3》大眾電影院東胡洞里(雜碎湯,幾十年老店)
4》中原路(中原紗廠東200M路北)
5》老胖油餅(雙橋後)
6》清真博愛小吃(雙橋後,去年剛開的,丸子湯和雜碎都不錯)
7》苦戰燴面(這個地方遠了點,有車的朋友有機會去吧,這里的燉羊肉一絕啊,18一斤,位置:107國道黃河橋北,大米市場向東去原陽路口
旁邊)
1》中同街立交橋西,路南包子鋪(原趙記員工)
2》小羅松枝包(黃岡)
3》春風包子(原來在紅旗商場旁,由於扯遷現在醫葯大樓,和牛忠喜旁邊)
4》狗不理(步行街南口)
5》包打天下(口氣不小,包子湊乎,在北幹道二院錯對過)
6》開封黃記(新容街南口向西路北)
7》第一樓(文化宮轉盤西路南,包子湊乎雞蛋湯不錯)
新鄉的燒烤也夠牛的了,但是最近不讓用碳烤讓用液化氣影響口味啊,好在我發現管的鬆了。。。
1》鐵路文化宮(西幹道南頭)
2》文化宮老大,老二等(北幹道)
3》小海燒烤(保健路,體育中心北門對過)
4》小寶燒烤(黃岡)
4》特別推薦老郭烤羊腰(平原商場對過,華聯超市北小胡洞里)
要吃正宗涮羊肉還是去老店同盛館
1》同盛館(新容街)
2》口福居(勝利路百業大廈對過)
3》福華肥牛(紅旗醫院錯對過)
4》大豐收漁庄(人民路東頭)
5》隆盛漁庄(人民路東頭)
6》天盛漁庄(中原紗廠對過)
7》草原興發(豫北大廈南臨)
8》小天鵝(中原路與和平路口,西路北)
註:像什麼小肥羊,小尾羊等現在都換成香辣蝦了,像這種隨風倒的飯店本人蓋不推薦。。。。
涼皮米皮麻辣燙
幾乎吃邊全國的涼皮,包括陝西秦鎮的米皮,和白吉饃,我感覺新鄉的涼皮米皮最好吃也許是習慣了吧,就像啤酒一樣,哈啤,雪花,青
島,燕京等等,我喝著都沒新鄉11度的航空合口。
1》建國路涼皮(自由路北頭路東)
2》閻記涼皮(衛北市場南口路西)
3》苗記涼皮(勞動路路西,聲震全國啊)
4》雙橋(麻辣燙等)
5》四川天府(姜庄街,派出所北鄰)
6》057涼皮(黃岡小十字)
川菜乃全國第一大菜系,吃就吃他個正宗原味.過癮啊!!!
1》李氏酒家(豫北賓館旁,連鎖經營店比較多)
2》姜庄街北,路東有一家川人川菜,我忘了叫什麼名了。
3》黃河賓館對過,也忘名了。。。。
烤鴨
1》天然居(二中十字東,路北,這里炒菜也不錯的)
2》逸仙居(文化宮轉盤北路東,老店了值得一去,幾時年來新鄉的烤鴨店開的多了,關的也多了,這一家是堅持到現在時間最長的)
中同大街西頭和西幹道交叉口再向西大約200米(水廠對面)003號涼皮味道也很好且是加厚的老闆只在上午賣,想吃趕早!
還有,人民路西段金利來後門的那個地下道口路南的那家涼皮也是很好的一家也是加厚的哦!
再有就是「二胖擀麵皮」比建國路的好吃多了(個人意見)我所知道的加盟店在八一路中段!
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嘗試一下!
新大新後面的敢麵皮不錯~自由路的「建國路擀麵皮」也不錯
老曹家的羊肉湯、羊肉鹵
北方人面館的蜜汁土豆、包子、雞蛋煎餅
迪歐的極品藍山咖啡(冰鎮的)、伯爵茶也不錯,意粉也還可以
毛哥老鴨湯的鴨湯還有鴨血很正點
隆興肥牛的肥牛相對好吃一些
西大街大個糊辣湯
月盛樓的上海生煎(好像拆了)
春風包子鋪的包子 和樓外樓的包子都不錯
二中的一家還有向陽新村外面的一家東北朝鮮面不錯
白吉饃西大街跟新大新後面那條路交叉路口的那家做的不錯 ,肉也多
火鍋我比較喜歡口福居的
煎餅果子十二中對面那家
中原路黎明大廈對面路口的那家雞蛋灌餅
豆腐腦喝老磨坊的
糖葫蘆吃勞動路口的(靠東南角的那家,天冷才有)
金漢斯烤肉味道也不錯
香辣蝦我都快要吃膩了
新星劇院旁邊的張家米線
西大街中段 水煮魚 蹄花湯的川菜很棒,水煮魚,大盤魚,毛血旺...盤盤經典,而且實惠,價廉
振中路(開發區)南段,今日花園外的金三姐烤肉,鮮族風味不錯,冷麵味道地道,尤其是其中的辣醬,泡菜味道好。烤肉不錯,價格適中
解放路北頭十三中對過的東來順麻辣燙很地道,尤其是料碗味好!
文化路中斷,老教委旁邊的艾慶燒烤很好,常常人滿為患!
西大街+勞動路口的涮牛肚,蟹爪,雞頭,雞爪。。
振中路中段的 湛記肉加饃的肉加饃,骨頭湯味道一流
解放路游家墳 的九驢鬧春的驢肉湯。。。
平原路東段管道局旁邊胡同里的老三朝鮮面
體育中心北門世青沙鍋隔壁的烤肉
西大街辦事處對面的世青砂鍋
西大街李記米皮的涼皮和米線
豫北大廈下面的金鎖涼粉體育中心北門世青沙鍋隔壁的烤肉
西大街辦事處對面的世青砂鍋
西大街李記米皮的涼皮和米線
豫北大廈下面的金鎖涼粉
新星劇場下面的張家米線
人民路車管所對面的三妞朝鮮面
步行街與西大街交叉口的羊肉湯
同上隔壁的麻辣燙
22中門口日月樓的麻辣燙,土豆粉
姐弟倆土豆粉
健康路開元超市旁邊胡同里的雞蛋煎餅,不過只是早上才賣
河師大市場前段的吃光雞蛋面
河師大市場中段的天天米線館
河師大時常最後面的胡辣湯
東風路3技校對過的乳酪和隔壁的山西刀削麵
勝利路北頭洪都售後服務部旁邊無招牌的小胡同,磚頭門里————米線
中同街蘇記乳酪
新大新門口的粽子
B. 紅燜羊肉火鍋的所屬菜系
關於火鍋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重慶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可見其歷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食就逐漸多起來了。最初流行於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人們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到了清朝統治的年代,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餚。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日本室町時代,火鍋從中國傳入日本時在一三三八年。日本稱火鍋為「司蓋阿蓋」又稱「鋤燒」。如今火鍋還傳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解放後出土的東漢文物「鑊斗」,即為火鍋。唐朝白居易的《問列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食火鍋的情景。到宋朝,火鍋的食法在民間已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元朝,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至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嘗者達5000餘人,成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著名的如廣東的海鮮火鍋,鈣骨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蘇杭一帶的菊花火鍋,清香爽神,風味獨特;雲南的滇味火鍋,鮮嫩香辣,饒有風味;湘西的狗肉火鍋,享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美譽;重慶的毛肚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也風味別具,誘人饞涎,堪稱為寒冬里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
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不少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嘗時倍添雅趣。如東北人招待貴客時,火鍋里的菜擺法頗有規矩: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即飛禽類肉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走獸類肉放於火鍋後邊,左邊是魚類,右邊是蝦類,各種菜絲稍許放一些。若對待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後邊是走獸類肉,示意你離去。台灣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這天吃火鍋,火鍋用料有七樣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蔥、芫荽、韭菜、魚、肉,這分別寓意:「勤快、會算、聰明、人緣好、長久幸福、有餘、富足。」
火鍋雖味美,但在吃火鍋時要注意衛生,講究科學,一要注意選料新鮮,以免發生食物中毒。二要掌握好火候,食物若在鍋里燒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成分受破壞,並失去鮮味;若不等火候燒開就吃,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此外,應注意不要滾燙吃,否則易燙傷口腔和食道的粘膜。
C. 加盟杜五嫂紅燜羊肉
好吃么???
還不是火鍋。。。沒意思啊
D. 什麼牌子的火鍋好
中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著名的如重慶的麻辣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廣東的海鮮火鍋,鈣骨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重慶的鴛鴦火鍋、麻辣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河南的「紅燜羊肉火鍋」等,也風味別具,誘人饞涎,堪稱為寒冬里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火鍋業的產業鏈條已具雛形。內蒙古、四川、山東、河北、河南等地農牧業面向全國火鍋餐飲市場,組建了羊肉、辣椒、花椒、香油、芝麻醬、粉絲、固體酒精等火鍋常用原料、調料、燃料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為連鎖火鍋企業提供統一采購配送,縮小經營成本創造更大經濟利益。而一些火鍋餐飲龍頭企業不僅具備了自己的原料生產線,還配備了專門的食品研發中心負責新菜品及肉品的推陳出新。在連鎖加盟體繫上,企業也研製了適合規模化發展的標准化的原料和湯料,保證特許加盟店的原汁原味。
E. 紅燜羊肉火鍋做法
紅燜羊肉火鍋做法:
1, 羊肉洗凈, 用開水焯過去血水;
2, 鍋內放植物油,放入白糖熬糖色 放羊肉炒至上色,倒入砂鍋;
3, 加姜塊,蔥段、 熱水, 老抽, 鹽, 料酒, 干辣椒;
大料,花椒, 甘草、肉桂、茴香、陳皮、砂
仁、丁香、山楂片、大棗、枸杞、放入沙鍋
放一勺柱侯醬(沒有可以不放);
4, 慢燉一到兩個小時, 吃前可以下胡蘿卜, 白蘿卜, 土豆, 麵筋等。
紅燜羊肉火鍋湯濃色重,酥爛不膻,冬天食用,既可享受擁爐歡聚的樂趣,又有滋補健身,生熱避寒的功效。
紅燜羊肉火鍋肥而不膩、湯紅不辣、原汁原味、純香不膻。
做紅燜羊肉的講究可多了,火候、輔料、配料、吃法,哪一種都有說頭。有老食客總結紅燜羊肉是「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爛,一口吃到爽」。隨之一勺鮮湯入口,頓覺心曠神怡。
紅燜羊肉,以肉嫩、味鮮、湯醇、價廉深受各路食客的好評,很快便風靡牧野。紅燜羊肉很快便紅遍中原,闖進京都,成了名聞遐邇的一道豫菜新品。在最鼎盛的1995年,新鄉、鄭州等地甚至出現了「紅燜炊煙浩盪處,今日早市沒有羊」的奇特景觀。
紅燜羊肉到京以後也廣受歡迎,只是現在隨著飲食行業的百家爭鳴,有一點歸隱田園了。但是喜愛它的人數也絕稱不上少。冬季來了,相信做紅燜的商家的機會又來啦!
紅燜羊肉的做法也要「三講」:一講肉、二講料、三講湯。
1. 所謂「講肉」就是在選擇羊肉時十分講究。所選的羊肉是整隻羊最有營養價值的部位,如羊後腿、羊上腦、三叉等;同時為了保證羊的鮮嫩性,所選羊的體重都控制在13—15斤;此外,羊的來源要選肉質柔軟的豫東羊;
2. 「講料」就是在加工中所用的各種佐料達30多種,其主要成份都是中、草葯、香料,可以有效地去除膻味,增加香味;
3. 「講湯」就是用大羊主骨、敲主骨油溫火熬制而成,熬出的湯味鮮可口。
F. 東昌府羊肉湯 東昌府燴牛肉 能加盟嗎 誰可以告訴我怎麼加盟 !小弟先謝謝了 !淄博哪裡有開的。去嘗嘗。
肯定能了, 這個你最好去隨便找個一家去詳細咨詢人人家。
具體的找老闆。 在這里沒有去當面說清楚
G. 紅燜羊肉火鍋店名,請大家幫忙取個有新意的名字!謝謝!
紅燜香鍋
H. 在邢台開個紅燜羊肉火鍋店在哪開
紅燜羊肉10多年前紅星街就有一家
找門店這個事非常非常重要和關鍵
你得找有商業頭腦的人
I. 老五紅燜羊肉怎麼樣
7個人去吃,鍋的味道真的很不錯,菜價也還挺正常,雖然和火鍋差不多,但是羊肉應該是提前腌制了很久的,竟然不需要芝麻醬就已經很有味道了,地方可能會偏僻了一點,沒有人民街那麼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