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南乾巴牛肉有幾種吃法
雲南乾巴牛肉的幾種吃法:
零食:切絲,略炸,蘸干辣椒面。
下酒:切片,干炸,炒料,下鍋,調味,起鍋 炒料(姜蒜、干椒段、花椒子、豆瓣醬少許)。
下飯:薄片,略煮,炒蒜,下肉,下湯,調味,勾芡,起鍋 下湯(煮過肉的水)(大蒜苗)。
節日:厚片,裝碗,填料,灑湯,蒸鍋,出鍋 填料(干蕨菜)灑湯(干肉乾菜須湯潤) 。
牛肉乾巴吃法有很多種,具體說來一般都需先將乾巴切成薄片。
一、油炸乾巴:配料為干辣椒、姜絲、蔥斷、喜歡呢還可以加點薄霍。將乾巴和干辣椒、姜絲一起冷油下鍋,小火慢慢煎炒。看到乾巴慢慢變色、變脆即可。出鍋時加上蔥斷、薄霍就可上桌。
二、炒乾巴:也是將乾巴象上述方法炒好(不要太熟)起鍋備用。然後將要炒的萊(如萊花、西蘭花、芥藍等等)炒至七八分熟,再加入炒好的乾巴,再炒一小會即可。
三、煮湯:一般很少有人煮湯來吃乾巴,但也有人用乾巴加臘肉跟山葯或者說跟小瓜一起煮湯來吃。
四、火燒乾巴:一般有條件的話或在野外有燒烤活動的話,可用火將乾巴烤熟。當然在家裡也可以用微波爐將乾巴加熱烤熟。然後用一個小錘用力敲打乾巴,使其變松、變散。就可用手撕開食用。
2. 傣族火燒乾巴怎麼製作.謝謝
准備的用料:牛腩1kg、黃酒4湯匙、五香粉2小勺、醬油3湯匙、鹽適量
1、牛肉整塊用涼水浸泡兩小時,泡出血水,撈出,廚房用紙吸干表面多餘的水。牛肉用黃酒、醬油、鹽、五香粉腌漬,放冰箱冷藏一整晚。
3. 傣旺火燒乾巴是真的牛肉么是怎麼做的
首先回答,傣旺火燒乾巴是真的牛肉;
然後回答,怎麼做的,傣旺火燒乾巴是牛肉腌制後,用木炭火燒,再用木棰敲打成絲製作而成的,是最具代表的傣族風味美食,雲南牛乾巴的代表,雲南煮麵特產。
再然後回答,昆明哪裡買得到,雲南各大商超均可買到。
最後,順便說一句,傣旺是1997年就開始製作傣旺火燒乾巴,來自德宏州,可以說,是真宗的德宏傣味火燒乾巴,源於傣族,源於德宏地區,根於傳統工藝。
4. 雲南的牛乾巴怎麼做最好吃
雲南漢族善制火腿、臘肉,回族則腌得好乾巴。乾巴是雲南獨特的食品,以尋甸、會澤等回族聚居區產的為最好。乾巴便於攜帶、保存,吃時油炸、水煮、火燒無不可,調味甜咸酸辣皆宜,在雲南處處可見,四季供應。
腌製作乾巴要在寒露前後選壯牛宰殺,割下24塊規整牛肉,如「飯盒」等各有各名目。肉在通風處晾透後,用炒過的食鹽揉幾遍,也可加些五香粉、花椒粉之類。裝缸腌時要放平壓緊,再撒一層鹽,用幾層紙扎緊缸口。20天左右出缸,穿繩吊掛晾曬,兩天後平放加壓擠水再曬,直至肉已干硬即成。製成的牛巴排排列於木架上,塊型齊整,色如粟殼,聞之有香。
牛乾巴最常見的吃法是油煎,可以調以干椒、薄荷等,煎嫩一點則柔韌有嚼勁,煎透些則脆香,煎後施糖醋又是另一味。火燒乾巴是把乾巴用火燒熟,去除焦黑部分,大力捶松其組織,乾巴呈肉鬆狀而食用,風味十足。傣族多這樣吃,不過他們的乾巴在腌制時就割為小條,乾巴絲是將乾巴撕成極細而長的肉纖維,經油炸後入口就酥,這似乎是緬甸傳來的做法了。
分類:
雲南牛乾巴分回族牛乾巴、藏族牛乾巴和傣族牛乾巴。它們各具特色,各有吃法。
雲南的回族自古以來就有喂菜牛腌制牛乾巴的飲食傳統。用於腌制乾巴的牛,要事先專門飼養半年左右,使其膘足體壯。一般在農歷使、十月、臘月宰臘牛腌乾巴,備一年之需。在回族村莊,宰牛一般在清晨,宰臘牛季節整個村莊就像過節一樣。牛必須經過阿訇宰,稱牛肉為「牛菜」。剝牛者,訓練有素,如庖丁解牛把一頭牛按肌群下為24「個」(12對)菜,滇南的回族稱之為大團肉、小團肉、彎肉、背脊、內脊、肋條、胸子、外板、肩肉等。把「牛菜」一個個掛在壁牆、屋檐上吹去水氣,當天晚上就腌制。腌時把一個個「牛菜」放在竹簸箕里加鹽揉搓、揉透,先揉肉厚的,後揉薄的。每100公斤牛菜用食鹽3—5公斤。用瓦缸腌制。按肉厚薄先後放進瓦缸里,然後用木蓋和麻布袋把缸口密封。腌制15—20天後,取出晾曬。晴天早上曬出,下午收回,並按肉的薄厚,展平堆放。在簸箕或大木桌上,薄肉在下厚肉在上,層層壓平。30天左右,晾曬過程就完成了,便可掛入屋內備食。晾曬期間要隨時檢查是否有蒼蠅產卵,一旦發現要及時用竹片清除,以保證乾巴的質量。
藏族用氂牛肉或犏牛肉割成塊狀加鹽,花椒等配料,腌製成氂牛乾巴。滇西北藏區氣候寒冷,一年四季都可以腌制氂牛乾巴。
傣族地區終年炎熱,他們把牛肉割成長條而腌製成乾巴,這樣容易風干。傣族還有腌制酸牛肉的習俗。
各族牛乾巴的吃法也有不同。回族牛乾巴主要有切薄炸香脆和切厚煎軟兩種吃法,後這更具有回族口味。切乾巴講究刀法,須橫絲而切,這樣切能薄能厚,邊於咀嚼。傣族乾巴一般是先用碳火烘烤,用木棍敲碎,用手按直絲扯為細條,再用油煎炸而吃,或直接加佐料製成涼拌乾巴絲。藏族氂牛乾巴,切成片炸吃,其味香脆麻辣,別有風味。
5. 傣味火燒乾巴的食用小竅門
食用版納牛乾巴,首先把牛乾巴含到嘴裡,不能急於狂嚼,那樣您會很累哦,牛乾巴含的時候香味慢慢出來,因為牛乾巴採用的製作方法能把味道浸到牛乾巴的內部,哇。當香味出來牛乾巴開始軟化的時候,就可以狂嚼啦,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道。
傣味火燒乾巴是德宏的一大特色,也是德宏的特產。火燒乾巴以精選的上等牛肉,配以德宏獨有的植物香料,採用火炭燒烤「並窩」的方法烤制而成,當牛肉烤至褐紅油潤,用木錘輕輕敲打成絲狀,食之,噴香可口,滋味奇妙。火燒是乾巴最原始的燒烤吃法,比較生態、沒有過多的油膩,原汁原味。
當然,火烤乾巴對材料有苛刻的要求,好的牛,才可以做出好的乾巴。最好的牛乾巴,一般要選擇老品種的純正黃牛的後腿肉,老品種的黃牛必須是6~10歲的奶騸牛,它比一般的黃牛肉要貴10%至20%左右,這種牛肉做出來的乾巴非常的美味。
6. 雲南傣族的牛肉乾巴怎麼做啊
新鮮牛肉去筋,再用佐料腌好,佐料主要有辣椒,花椒。一市斤牛肉用鹽三兩。其它的根據自己喜好來放,然後掛著風(曬也可)干。
7. 傣族火燒乾巴的介紹
傣族火燒乾巴,通常稱騾子乾巴,是文山地區壯族、回族最有特色的肉類食品,因其香味獨特,做法獨特,儲存便宜等特點,而深受人民的喜受,因此它成了壯民、回民冬季的儲肉。
8. 雲南火燒乾巴哪家正宗
記住買傣旺這個品牌的!
9. 傣族火燒乾巴的製作方法
火燒騾子乾巴的做法很繁瑣,周期相對較長,(每次腌肉應多做選一些)。步驟歸納起來,大約分為以下幾步:
1、選料:選上好的騾子肉5千克、鹽500克、草果粉80克、八角粉50克、茴香粉50克、辣椒粉200克、胡椒粉30克、花生面50克、花椒粉50克。
2、腌制:將騾子肉洗凈,切成拳頭大小的塊,晾乾,將肉置於盆中,倒入鹽,拌勻,加勁揉,使其入鹽。將佐料拌勻後,倒入盆中,拌勻,加勁揉二十分鍾,使其入味。(肉腌得好不好,關鍵看鹽、味入得好不好,所以在揉肉的時候別怕費勁,多用點力,比按摩時的力重兩三倍即可)
3、烘乾:肉腌制完畢,將其一塊一塊用繩拴起,掛在通風的地方,大約一周左右(天氣陰要多晾幾天,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人工烘乾),烘乾的肉呈暗紅色,表層的佐料也隨之呈暗紅色。
4、燒:生起碳火,將肉乾放到碳火周圍小火慢燒,一邊燒一邊翻烤。(時間大約需要一小時),直肉乾周圍被烤焦已呈黑色時將肉取出。
5、刮:將肉乾置於木板,用一塊特快的刀片,將肉乾周圍燒焦的部份刮干凈,乾巴呈金黃色。
5、捶:將刮干凈的乾巴置於砧板,用特製的木捶四周捶,用力要猛,要准,同時要注意安全,捶數下,待乾巴的呈細絲狀,取出 。
10. 雲南牛肉乾巴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什麼。鄙人是雲南人,對這種包裝的牛肉沒印象;但是推薦樓主查一下雲南德宏的牛肉乾巴,是傣族特製的,我吃了以後印象特別深;其特徵是牛肉乾的表面布滿了罌粟籽,味道很香。不過不要怕,不會吃上癮,這種肉乾是正規廠家經過批轉生產的。在雲南,罌粟常常被用作葯材和香料。你上網上找找,說不定有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