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賣網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一樓的兄弟說的很對啊,目前外賣平台在市場培養的差不多的情況下, 的確如同文章所說的那樣,抽成、附件費(配送)、競價、押款(團購時代就有這一招了)。
不過平台比想像中狠,提點的比例已經超出商家的支付能力了,配送費也高的嚇人,現在很多商家都離開了外賣平台,消費者也選擇了電話或到店就餐。
目前被壓制的商家自主微信外賣反而迎來了春天,對三餐美食微信外賣這些軟體系統需求高了不少、
㈡ 美團的商家抽成是多少
如果是餐飲的話抽成比例較高,目前美團的抽成是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商家每賣10塊錢,就有2塊錢是美團的。
拓展資料:
有增加團購收益、減少商家抽成的攻略
1、對比幾大平台傭金,選最低抽成的一個合作:
美團、餓了么、新美大在每個地區的商家傭金提成都不一樣;初期大家可以對比哪個平台抽成低,就跟哪個合作。
2、選擇推廣效果性價比高的合作:
比如,美團的推廣,廣告位的推廣,美團講首頁上的第5.10.15.20.25位排名按價格和用戶數量按區塊售出,店家可以購買任何配送區域內的廣告位,大概一個大學區的排名一天要花100多的推廣費。而餓了么是按點擊收費,每次大概是1毛至3毛,大家可以自己選擇,就跟網路的鳳巢競價排名原理一樣。
3、配送方的選擇:
達達有時候,送餐的是兼職的,經常會遇到漲配送費的情況。而餓了么,美團他們自己的配送團隊,就各自只顧各自的單子,對於一個店來講,可以找一些當地的配送團隊來長期合作。
這類第三方配送團隊最大的好處,就是配送費相對低一些,而且同時可以送幾個平台的單子以及店裡打電話訂餐的單子。這樣核算賬戶也好統計。要是找配送團隊,可以試著在快跑者上面找自己當地的配送團隊。
其他一些店,他們在做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面有他們店自己的微信餐廳地址,也有在美團、餓了么上的地址。平常哪個平台的補貼力度大,就主推哪個。
同步也推廣自己的微信餐廳,用三餐美食系統搭建自己的公眾號點餐,引導在美團,餓了么上下過本店單子的客戶在自己公眾號上訂單。同步,用三餐美食這個系統,可以把電話訂餐、堂吃客戶單子,用一個系統搞定。定期還可以做客戶營銷,把投在平台上的抽成費拿一部分來做自己獨立化的網路店鋪運營。
這樣一來,就不用給平台傭金了,也穩住了客源。可以把美團、餓了么當成給自己店導流的一個工具。最終真正的運營,還是要做好已有客戶的穩固以及菜品本身口味的提升,才是長久之道。
參考鏈接:網路-美團網
㈢ 餓了么是如何盈利的
一般大概就是這四種運營盈利模式:
1、從商家提成:從商家抽成:大家在使用外賣APP的時候通常可以發現店內堂食都會比外賣APP上便宜1-2元或不等價錢。在使用外賣APP後店內生意增多,流量增大。外賣服務商就會從每月總營業額抽成,這是一部分盈利。
2、會員高級功能(比如收送餐費,生活半徑、飯是鋼):會員高級功能:我們在點餐送餐的過程中總是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餐具收費、送餐收費、送餐出餐速度慢,很直接的導致了我們用戶體驗差的情況,外賣服務商就退出會員功能,一個月繳納相對的金額就會享有:餐具免費、送餐免費、優先出餐等特權。
3、流量帶廣告:流量帶廣告:餓了么除了訂餐商家頁面還有一個通過訂餐後獲取的積分兌換相對禮品的界面,在購買兌換的時候都會跳轉到另外的界面或者網頁,界面多半顯示的是這件商品的提供商和購買的地址,包括首頁輪播和欄目廣告都是可以接受廣告投放的,APP流量每日都會很多通過對這些流量的點擊來收取廣告投放商的廣告費用。
4、送餐團隊與店家合作的費用:送餐團隊與店家合作的費用:多半的商家是沒有過多的人力來配送外賣訂單的,這個時候外賣服務上就運營而生成立外賣配送的團隊,每個商家沒有配送人力的時候都可以選擇開通並接受專門的配送服務,當然要收取相應的費用。
㈣ 開專門外賣的餐店掙錢嗎
1、快餐外賣優勢
1)剛需
外賣一開始就是靠著解決午餐,晚餐的剛需痛點切入市場,快速的積累原始商家和用戶,度過了野蠻擴張的階段。而對於快餐外賣來說具有獨特的優勢,據數據統計顯示有52.4%的人點外賣是為了解決工作餐,工作餐首選是快餐米飯,打開美團餓了么外賣APP,按銷量排行,一般前三名都是快餐便當類。
2)價格偏低
根據餐飲數據顯示,外賣整體的客單價偏低。而快餐外賣平均客單價在13元左右,快餐的主要消費人群是白領,而白領的消費水平的14-40元左右。那麼,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快餐是最佳的選擇。
2、快餐外賣劣勢
1)同質化嚴重
快餐類的餐品是外賣商家佔比最多的。據統計,外賣快餐在外賣市場佔比高達74.85%。這就表明了消費者的選擇性增加,對於商家來說,沒有更多的定價權,消費者對於店鋪的忠誠度也不高。
2)價格戰激烈
原本快餐外賣的客單價偏低,在加上店鋪成本,人工成本等支出,店鋪的盈利偏低。
3、如何做好快餐外賣
1)品質
餐飲上,味道永遠是核心。很多吃過快餐的朋友對於快餐的印象就是難吃,覺得花了錢,吃不好,大大降低了顧客的用餐體驗。大家吃飯是為了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你味道不達標,店鋪很難有復購。所以食材把控要做好,小而美,做新鮮。
2)細節
快餐外賣要想在真正的吸引到顧客,還需從各個細節下手。比如說外賣的包裝。
對於外賣來說,包裝是展示店鋪的第一招牌。餐飲外賣的外包裝漂亮新穎,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家在餐飲外賣上的煞費苦心,感受到商家的經營理念與態度。使消費者對餐飲外賣商家的外賣毋庸置疑。
3)關注衛生
對於外賣來說,顧客除了對產品的品質存在擔憂,還對餐飲外賣的衛生情況存在質疑。所以商家一定要注意門店的衛生,注重各個環節的衛生情況。其實做外賣也是做良心,只有讓消費者吃得放心,才能真正的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㈤ 現在加盟餐飲外賣項目,未來市場前景怎麼樣
「好的餐飲外賣項目」,眾所周知,只有問做外賣的餐飲是干什麼的,絕大多數人會偏向說快餐、套餐、烤肉飯、炒飯等等....
1、炒飯快餐
一碗樸素的蛋炒飯,成了外賣中最佳c位之一,因為炒飯耗時比較短,也不用提前預約,現吃現炒,最主要成本比較低,比較適合做外賣。作為一家類似 米特工的鐵板炒飯這樣的外賣檔口15平米左右就可以,投資小,利潤高,市場認可度高,確實很適合年輕人創業。
2、麻辣燙
現在餐飲界非常火的小吃就是麻辣燙了。
它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來隨意挑選,人均消費不過數二十元,吃得飽飽的同時還能吃得心滿意足,在短短數年的時間里,風靡了全國各地的餐飲市場。
3、酸辣粉
四川的傳統的知名小吃酸辣粉特色小吃項目,具有「麻、辣、鮮、香、酸、甜、油而不膩」的的獨特美食特點。
酸辣粉的開店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推車擺攤做,也可以門店外賣做,投資小、利潤高,市場接受率認可度高。
4、雞排
雞排,是小吃店裡很流行的一種油炸類食品,香味可謂是十里飄香。呈米白色,上有「麵包渣」似的小面團。里是雞胸肉片成的肉片,須選上等澱粉將胸片肉與面渣相互結合,再過一遍純豆油,變成「排」似的雞胸肉。
5、燒烤
燒烤是在火上將食物(多為肉類,海鮮,蔬菜)烤熟,烹調至可食用;現代社會,由於人類發明了多種用火方式,燒烤方式也逐漸多樣化,發展出各式燒烤爐、燒烤架、燒烤醬、錫紙等燒烤用品。
㈥ 是自己開快餐店賺錢,還是開快餐連鎖店賺錢
當然自己自創品牌開店賺錢,加盟還得多付很多錢,而且每個月還得分紅給公司,還不知道那公司有沒問題
㈦ 加入了外賣平台,怎麼樣可以運營好
如果剛鍵入外賣平台,還不懂怎麼操作的話,不妨參照下面幾點:
【線上產品優化】
1.差異化定價
線上平台抽點及活動需求相對應的占據了外賣銷售額度一半以上,產品毛利相對於門店食堂應擁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外賣需求將毛利率保證在35%以上,特對線上銷售產品進行對於門店基礎之上的調價。
2.活動設置
優惠活動滿就減,優惠金額占門檻的百分比權重,一定范圍內依據此權重進行排名,權重越大排名越高,而提升排名的最快方式即為將滿就減活動提升,刺激排名,提升訂單量進行一個良性循壞。再輔以不可抗因素提升訂單量將排名穩定在一個固定范圍之內,主要目的是提升品牌及門店在平台的曝光率,進而吸引顧客進店消費,提升業績的同時提升品牌知名度。
3.產品圖片
相對於門店,線上平台對產品圖片要求更高,因為顧客第一印象即為產品圖片,且無其餘可參照情況,所以產品圖片應為高光、高亮以白底凸顯產品形象,以產品配以相關包裝品核心還是為產品本體,這樣不會讓顧客產生實品與圖片不符的錯覺而對品牌產生不滿。
【門店優化】
1.對外賣員進行培訓:
培訓內容主要為平台基本操作包括如何正確的使用平台,接單方法(自動接單、人工接單)每日數據查看,數據分析,顧客評價回復,商品庫存管理。
2.外賣報損機制
門店在日常外賣過程中時常會遇到顧客無理由取消以及物流在配送過程中失誤導致的餐品損失,這種情況下應該在保證在給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情況下對損失進行挽回。
3.外賣產品出餐結構
優先外賣產品出單,外賣產品對時效性要求很高,對於已經對品牌有一定認可的客戶,可稍微放緩時間
【外賣推廣】
1.門店二維碼
平台內應該放置點餐頁面二維碼同時可製作台卡以及餐盒貼,台卡放置在店內,餐盒貼可以使用於外賣包裝盒上,以優惠的優勢吸引顧客二次回購。
2.線下推廣
固有門店已經擁有品牌知名度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在店內放置外賣上線宣廣。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一定幫助。
㈧ 2019年外賣O2O訂餐平台的發展方向
外賣行業抽成上漲趨勢不可逆 提升數字化減低成本
外賣平台成本高,餐企外賣數字化提升減低成本
外賣平台成本高正在成為很多餐飲企業頭疼的事兒,外賣平台抽成不斷上漲壓縮企業的外賣利潤,這將很可能導致一些餐廳採用一些廉價食材做外賣。對此,現階段很多連鎖餐飲企業還在依靠外賣平台的抽成優惠獲利,但這種方式並不可持續,餐企外賣數字化程度提升,能夠幫助餐飲企業提升外賣效率,進而降低外賣業務成本。
外賣行業交易規模將趨於平穩
餐飲外賣是到家的核心部分,市場交易規模持續上升,增長速度放緩趨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外賣O2O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的交易規模持續上升,從457.8億增至2078.3
億,CAGR為113.1%。其中2017 年下半年交易規模已達1260億元,占據到家O2O
市場規模的88.9%。餐飲外賣市場季度環比增長率波動下降且趨於平穩,但仍保持著超過15%的高增長。隨著我國一二線城市外賣市場飽和、三四線城市業務發展邊際成本提高、企業戰略由開拓市場到穩定優勢的調整,預計未來幾年內,外賣行業交易規模將趨於平穩。
2015-2017年Q4中國餐飲外賣交易規模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外賣市場進入精細化競爭
餐飲外賣經歷了野蠻生長後正在逐漸回歸理性,外賣訂單的增速也在隨之放緩。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外賣市場的融合度不斷提升,美團外賣以及餓了么占據目前絕大部分外賣的市場份額。二者也開始逐漸將實現盈利提上日程,對B端餐飲商戶的抽成正在不斷上漲,這也讓很多餐飲企業尤其是單體餐廳感受到來自外賣平台的成本壓力。
外賣平台抽成上漲的趨勢不可逆,外賣平台有自身的盈利需求,這就需要餐飲企業進一步優化已有的外賣業務模式,提升效率以此減小因平台成本上漲給餐飲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目前多數餐飲企業的外賣業務模式仍然比較傳統,只是將原有的電話接單放到線上,但在目前外賣成本上漲,平台商戶眾多的情況下,餐飲企業需要進一步精細化對外賣業務的管理,掌握並運用好外賣數據,才有可能讓自身從眾多商戶中脫穎而出。
外賣和到店需要區別對待
提升外賣管理效率是為了能夠讓餐飲企業從外賣業務中獲取更多的利潤,但事實上,現在很多餐飲企業仍然是將堂食和外賣混在一起,用餐高峰時段,造成產能緊張,影響出餐速度,這樣既會影響到店消費者的體驗,也會影響外賣用戶的體驗。
現在,已經有餐飲企業開始針對外賣市場做門店的調整。花雷就曾公開表示,現在花家怡園正在為外賣改造線下實體店,以期能夠將外賣與堂食的生產分割,進而減少二者之間的影響。西貝也在針對外賣嘗試推出不同的店型,並且在堂食門店設置外賣專區,以提升用餐高峰時段外賣訂單處理的效率。
餐飲企業除了將產能區分外,還須了解和掌握外賣用戶的數據資源,通過數據分析什麼產品更適合做外賣,菜品定量和包裝應該如何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等,這樣餐飲企業才能有針對性的及時調整外賣業務的發展方向。另外,餐飲企業還需要藉助餐飲SaaS服務商,將不同外賣渠道進行整合,這樣更有助於提升餐飲企業整體的外賣效率,並增強餐飲企業獲取外賣用戶數據的能力。
餐飲行業數字化任重道遠
「賦能商戶」是近兩年本地生活服務型平台頻繁提到的字眼,這也將是這類平台接下來重點布局和搶占的市場,提升傳統餐飲行業及零售行業的數字化程度也將會成為外賣平台未來的利潤來源之一。
前美團點評以及口碑等平台都曾向他所在的企業嘗試做更深入的合作,試圖向企業輸出自己的技術和數據,但其實,平台所能提供的大數據就目前來看對企業戰略制定能作出的幫助十分有限。餐飲企業所處的業態不同,定位不同,一家餐飲企業不同門店所面向的主要客群也不盡相同,其實對於我們而言,更需要的不一定是大數據,而是把這些小數據弄清楚,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將這些數據反映出的問題和趨勢及時的作用到門店。
目前整個餐飲行業的數字化程度仍然比較低,並且由於餐飲企業數量眾多,業態也比較復雜,使得餐飲企業之間對於數字化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餐道現在就希望能夠從外賣和零售入手,將自身產品標准化,以求能夠復制到更多不同類型的餐飲企業。
同時,餐飲行業數字化程度的提升僅依靠一兩家平台或企業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未來還會出現越來越多針對餐飲企業不同業務、不同需求的SaaS服務商共同推進提升傳統餐飲行業的數字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