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耙肉餌絲的介紹
耙肉餌絲是雲南名小吃之一。具有味清香,肉燉耙糯,汁濃不膩,味醇鮮美,餌絲筋潤的特點。
② 大理扒肉餌絲的扒肉 是咋做的
用臘豬蹄慢火囤1-2小時!
③ 巍山耙肉餌絲的做法,巍山耙肉餌絲怎麼做
將豬腿燒焦,刮呈黃色洗凈,放入沙鍋加清水,上火煮開,去浮沫,下姜、草果,用旺火猛煮,改用小火煮熟,撈出晾涼,在肉皮上擦上醬油。鍋上火,加入熟豬油,待熱至六成時,下肉炸至肉皮呈棕紅色出鍋,再放入湯鍋中煮耙,撈出用盆裝著,撕成小塊。
餌絲入沸水中燙一下,撈出裝入10個碗中,放入味精、胡椒粉、精鹽,沖上好湯,蓋上耙肉,撒上蔥花,淋上明油即成(主料亦可用米線、面條)。
④ 巍山扒肉餌絲的來歷
巍山扒肉餌絲的來歷 扒①肉餌絲是雲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道獨具特色的小吃。 相傳在一千多年前的蒙化城(現在的巍山縣),因一次山火將當地居民飼養的家豬燒死了不少,居民們捨不得丟棄,於是便把燒焦的豬洗凈後颳去外表的鬍渣重新放入土鍋中燉煮。為了去處糊味,他們添進了當地的閹雞肉和火腿,先用大火猛煮後撈去浮沫,再加入草果、生薑等繼續用溫火耐心熬制到肉已經相當酥軟滑膩,最後放上用巍山有名的「黃皮谷」米製成的餌絲一起加工,結果味道出乎預料的好。據說,當年南詔王皮邏閣曾用它招待大唐使節,受到極高贊譽,從此扒肉餌絲便名聲大振,被譽為南詔故地飲食文化的一大品牌,目前仍是大理巍山一帶最具特色的名小吃。 在繼承傳統加工工藝的基礎上,隨著烹飪技法的不斷改進,現在扒肉餌絲的做工、選料越來越精細和考究。餌絲最好是當天食用當天加工,過夜之後的味道就要遜色一些。最地道的餌絲色澤潔白,口感細軟甜潤,而且不脆不粘;在肉類的選擇上,只能是剛剛宰殺上市的鮮豬後腿、肘子、腹部的三線肉,在炭火上用大火將外表烤焦,再放進溫水中浸泡片刻並將糊渣刮洗干凈,放進砂鍋中加適量草果、臘骨,用文武兩火煮燉,直到肉燉至熟爛松軟。 烹煮餌絲也很有學問,有經驗的廚師都懂得應該如何掌握時間和火候。將餌絲在開水中燙到熟而不爛之時,加上燉好的扒肉、湯汁,放上蔥花、醬油,再添加蒜汁、香焙辣椒面以及用巍山草場山上的大紅袍花椒所制的麻油等,這樣的扒肉餌絲吃起來湯汁鮮美,味道濃香,入口令人回味無窮,百吃不厭。 【注釋】 ①扒肉餌絲的「扒」實際上應該是左邊一個「火」旁,右邊一個「巴」字,讀作:「pā」,意為食物爛糊、軟和。而一般電腦的字型檔中通常找不出這個字,而「扒」本身也有煨爛烹飪之意,因此不得已用其代替。 來源:李政
⑤ 雲南餌絲 要怎麼煮才好吃啊 時間和火候什麼的,一不小心就住太久就耙了····
小吃店開了有三年了,環境一般,主要做大理風味小吃,除了耙肉餌絲外,這里也賣大理熹洲粑粑,口味還行,不過就是不夠熱乎。這里的餌絲味道很一般,炒飯的味道也不是很好,中午來的時候人都沒見到幾個,據說是這里不久就要拆遷了。
⑥ 正宗巍山耙肉餌絲怎麼樣
肉煮呢趴趴呢,酸蓮花白隨便加,味道很清爽,小碗分量就很大,店鋪環境也好。
⑦ 餌絲怎麼煮好吃
雲南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在那裡有很多好吃的食品,而餌絲就是其中一種,餌絲是一種米製品,由糯米粉製成。餌絲的做法有很多,有涼拌的,還有腌制的,但是在做之前必須要在開水中煮一下,使之變軟,口感會更佳,而且多吃餌絲會補充蛋白質和鈣元素,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做法吧。
1、餌絲是雲南特有的一種米製品,其以柔糯適中的米飯,米漿加水打碎攪勻壓制而成,或成卷或成塊條,可切作大塊燒後加各種醬或者拌在煮沸的豆粉中加佐料,香油這也就是餌塊了。當然了餌塊也可以煮吃,不過一般都是再切的更細成細條或絲狀也就是餌絲也。在滾水中略微焯焯,加各式肉湯與肉末和佐料就可以食用。
2、也可以和餌塊一樣拌稀豆粉食用也就是稀豆粉餌絲,這一美味有兩個地方做得都不錯,一個是保山地區的騰沖縣,一個是德宏州的盈江縣,不過可惜的是騰沖縣的餌絲不錯而稀豆粉略不如盈江縣的,而盈江縣又是稀豆粉不錯但餌絲又沒有騰沖的好,實在是可惜,事物總是難十全十美的。
3、天下餌絲出雲南,雲南餌絲當推滇西南為正宗原產地,而其中可分為大理餌絲,騰沖餌絲,德宏泡餌絲。餌絲之所以出現在滇西南是有深刻自然社會歷史原因的。首先餌絲的出現要有適宜稻米生長的溫帶或是亞熱帶天氣,這是必然的天時要求。其次是人和就是稻米產量的過剩,因為在餌絲的製作過程中大量的米質會流失掉,所以在米產量未達到豐裕前餌絲是不能夠出現。
4、所以滇西南餌絲的大量出現不會早於元明,從李原陽《白古通》和《李京雲南通志》看滇西南最早的稻米種植者之一是生活在古彌昆澤(方國瑜先生考證洱海古名彌昆澤,古彌字寫作弓耳後省寫變形為洱字)邊的烏蠻(彝族先民)白蠻(白族先民),而烏蠻在南詔國破落後多留居到洱海地區的山區南澗,彌渡等地。宋代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段氏白族政權時期是滇西農業發展的時期。
5、一部分的漢人為避宋金的戰亂從宋國遷居大理地區是唐代南詔國大量擄劫漢人到洱海為奴後的又一次中原先進耕種文化的流入,大量宋代的農業技術傳入洱海地區。餌絲的雛形可能出現於這個時期。當時一些大理商人到廣西銅案山用滇馬換取漢地茶葉的貿易賬目中時常會有一種叫米塊的東西可能就是餌塊,洱與餌同音可能餌塊就是當時的漢人對來自洱海地區的商人攜帶的干糧米塊的稱呼也是可能的。
⑧ 大理的特色美食
大理是一個特別美好的地方,人傑地靈,美食飄香。那麼大理本地有哪些特別好吃的美食是一般人吃不到的呢?
1.洱海蝦
洱海蝦不存在吃不到,但開海的時候打上來的洱海蝦,味道非常鮮美,對著洱海一邊吃洱海蝦一邊欣賞湖光山色,感覺是那樣的愜意。遠離喧囂的城市,來到大理這樣一個慢生活的地方,你會感覺時間停下來,這才是真正的品味人生品味美食。
2.大理生皮
大理生皮,由於它特殊的烹飪技法受到了一些爭議,本地人特別愛吃,而外地人的話,會有一些猶豫,但當你吃過以後,你就會愛上它,生豬皮生鮮肉加上蘸水,吃起來非常的爽口,味道很香。
3.銀魚煎蛋
同樣也是洱海裡面的銀魚,與當地的土雞蛋相結合調制而成,吃了以後口感特別好,銀魚的鮮美和雞蛋的營養結合在了一起,是一道非常好的下飯菜。身邊有吃貨,為了吃到好吃的銀魚,還專門跑到大理去,可見大理銀魚的魅力所在。
4、八大碗
大理白族結婚要熱熱鬧鬧的吃三天,第一天搭柴棚,第二天音色,第三天就是正席吃八大碗。大理白族非常講究文化內涵,講究為人清清白白,嚮往美好生活。從建築從美食上都有所體現,那你看見大理民居上面寫清白人家或者清白傳家的照壁,一般主人家都是姓楊,個中典故大家可以翻書去查,土八碗也有清清白白這道菜。八大碗的菜名都蘊含美好寓意,代表了大理人民嚮往美好生活。
大理民間美食特別多,好吃的也特別多,喜歡趕快就到大理走一走吧。隔著網路看一年不如去大理七天,玩一玩、看一看,品味當地的風土人情。
⑨ 大理有什麼好吃的大理有什麼好吃的
一、大理古城片區;油粉,以古城內青石橋的油粉最佳。涼蝦,用米粉和石灰做成,配上玫瑰糖稀,即玫瑰涼蝦。卷粉,也是米粉做的,夏天吃起來涼兮兮的。還有五華樓附近的手搓餌塊,有甜鹹味可選。古城小吃主要集中在電影院、五華樓、洋人街附近。菜系:海菜芋頭湯、砂鍋魚,白族特色菜生皮,賓川縣海稍魚、附子燉豬腳、黑皮。
二、縣份小吃:1.洱源縣,梅子各種品類,以古城趙記梅子最好;鄧川鎮乳扇,可以油煎、烤吃,還可以沾白糖生吃。2.彌渡縣:地方特製的彌渡卷蹄、蜜餞。3.巍山縣:當地人自己釀造的木瓜醋,還有冬瓜、木瓜、藍莓、李子蜜餞。3.雲龍縣的千年白族村諾鄧火腿。4.漾濞縣的鍋巴油粉。5.永平縣的黃燜雞。
三、大理各地還盛產野生菌:松茸、牛肝菌、雞樅菌、見手青(地方叫的,因為此菌子被手摸後變青色,但是炒吃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