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草莓專用膜價格加盟
擴展閱讀
液化氣有加盟的公司 2025-07-23 10:20:08
濟南鮮花蛋糕加盟多少錢 2025-07-23 10:05:50
山東特步加盟電話 2025-07-23 10:02:48

草莓專用膜價格加盟

發布時間: 2022-05-30 11:01:26

『壹』 草莓地膜覆蓋栽培有什麼優點

草莓栽培管理
露地栽培又稱常規栽培,是指在田間自然條件下,不採用保護地設施(如塑料大棚、小棚等)的一種栽培方式。即秋季定植草莓苗,在露地生長,當年完成花芽分化,越冬後,第二年夏季收獲。目前,我國栽培草莓基本上採用露地栽培。
(一)栽植技術
1、栽植制度
一般採用兩種栽植制度,即1年1栽制和多年1栽制。
(1)1年1栽制
頭年秋季定植,翌年收獲一茬果後耕翻掉草莓植株,另擇田塊重新栽植秧苗。1年1栽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收入,產量較高,果實較大,品質好,病蟲害少。在菜田多或人多地少的城市郊區採用較多。
(2)多年1栽制
栽後連續收獲幾年才更新土地。這種栽植方式,稍能節省人工,但產量低,品質差,病蟲害多,經濟效益不高。一般在土壤雜草少,地下害蟲不多,勞力較缺,大面積集中栽培時採用較多。栽培草莓,特別是從外地引種時,常因秧苗質量差,第一年產量不高,第二年才獲得較好產量。也有的品種,如荷蘭的湯美拉可連續3年保持高產。但一般草莓長到第三年已明顯衰退,產量氏,品質下降,病蟲害發生多,經濟效益降低。所以露地栽培草莓以2年1栽較為適宜。
2、園地選擇
草莓具有喜光性,但也耐蔭蔽;喜水,也怕澇;喜肥和怕旱等特點。栽植草莓應選擇地面平整,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疏鬆透氣,排灌方便的地點。地下水位較高的水田,可開挖溝渠栽植。山坡地可修成梯田或採用高等栽植。草莓可與其他作物合理間作或輪作。草莓園應選擇與草莓無共同病害害的前茬。有線蟲為害的葡萄園和已刨去老樹的果園,未經土壤消毒不宜栽種草莓。風口地帶或易受寒流、霜凍危害的地方,也不宜種植草莓。草莓採收期用工集中,建立商品生產基地時,應根據當地勞力情況,合理安排種植面積,選擇離城市近,交通方便,並有加工條件的地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土壤准備
栽草莓前要耕翻土壤,深30厘米左右。整地質量要高,無土塊,要求沉實平整,以免栽植後澆水引起秧苗下陷,影響成活。如果園地雜草多,可在耕翻前半月左右,每畝用10%草甘騰0.5千克,加入50升,噴灑雜草莖葉,待草枯死後再耕地。結合翻地施入基肥,農家肥是草莓優質豐產的基礎,一般每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不少於5000千克,另加50千克過磷酸鈣和50千克氯化鉀,或者加50千克氯化鉀,或者加50千克氮磷鉀三元復合肥料。如土壤缺素還還應補充相應的微肥。草莓栽植密度大,生長周期短,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第二年春季補充適量化肥就可滿足植株生長結實要求。連作的草莓地施肥更困難,因此基肥一定要充足。施基肥要全園撒施均勻,然後耕翻土壤,使肥土充分混和。
翻耕時間宜早,最好伏前曬垡,使土壤熟化。按照定植要求做畦打壟。北方一般採用平畦栽植,畦長10-20米,畦寬1.2-1.5米,畦埂高15厘米左右。平畦栽植的好處是灌水方便,中耕、追肥、防寒等作業比較容易。缺點是畦不易整平,灌水不勻,局部地段會濕度過大,通風不良,果實易被水淹而霉爛。南方由於雨水多,地下水位較高,宜採用高垡栽培。壟高30厘米,壟畦面寬1-1.3米,壟畦底寬1.4-1.7米,畦溝寬40厘米。如覆蓋地膜,則應把畦寬減少到70-75厘米。高壟栽培的好處是排灌方便,能保持土壤疏鬆,通風透光,果實著色好,質量高,果實不易被泥土污染,缺點是易受風害和凍害,有時會出現水分供應不足。作好畦壟後可灌1次小水或適當鎮壓,以使土壤沉實。
4、品種搭配和選擇
草莓自花授粉能結果,但異花授粉的增產效果明顯,因此,除主栽品種外,還應搭配授粉品種。例如,以寶交早生作為主栽品種,授粉品種可搭配春香、明寶和明晶。1個主栽品種可搭配2-3個授粉品種。主栽品種占的種植面積不少於70%,其餘為授粉品種。為了延長供應期,可採用早、中、晚熟品種搭配栽植。大面積栽植時,品種不少於3-4個。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相距一般不宜超過20-30米。同一品種應集中配置在園內,以便於管理和採收。在栽植面積大、地勢又起伏不平的情況下,應把早熟和中早熟品種栽在較高地點,因高地春季土溫升高較快,有利於根系提早活動,又能減輕工化期晚霜危害。
選擇草莓品種考慮的因素:
(1)地區適應性
適於北方寒冷地區的品種一般休眠期長,但在暖地栽培則表現為類似長日照四季結果型草莓的特性,匍匐莖發生少,開花結果期長。所以越往南越應選擇需要低溫時間短,生理休眠淺的早熟品種。在北方還需要抗花期晚霜危害的品種;在南方則需要抗夏季高溫乾旱的品種。同時,所選品種應對當地多發病蟲害具有較強的抗性。
(2)栽培目的
鮮食或加工對品種的需求不同,即使是兼用型品種,對不同的加工製品也有不同要求。
(3)栽植形式
保護地栽培或露地栽培均各有適宜的品種,盆栽宜採用株型小的四季草莓。5、秧苗准備
秧苗質量是栽後成活和高產的基礎。對匍匐莖苗要求無病蟲害,有較多新根,根莖粗度在1厘米以上,至少有4片展開的葉,中心芽飽滿,葉柄短粗,葉色濃綠,植株鮮重30克以上,地下部根重約佔全株的1/3.不能用葉柄長的徒長苗。如果採用老株的新莖苗,必須具有有較多的新根,否則栽後很難成活。
起苗前先割除老葉,留2-3片心葉,就近栽植最好隨起苗隨栽苗,要保護起出的秧苗根系不幹燥,適當淋水保濕,也不能將根系長時間浸泡在水裡。需長途運輸的秧苗,從園地起出後,將土運河掉,適當疏除基部葉片後,每50株捆成一捆,然後用水浸濕根系,隨即放入浸過的蒲包、草袋或塑料袋中紮好,再置於筐、箱等盛器中待運。對依靠外地或遠距離供應秧苗者,要事先把栽植園地平整好,做到地等苗。秧苗運到後,要檢查質量,可適當用水浸根系或蘸以泥漿,置於陰涼處,隨即栽植。
6、栽植時期
草莓的栽植時期,因地而異,要根據作物的茬口、秧苗生育狀況、溫度和濕度的高低以及栽植後秧苗是否有充分的生長發育時期等因素綜合考慮。生產上一般在秋季栽植,因秋栽時間長,有大量當年生匍匐莖苗供應,此時土壤摘情好,空氣濕度大,緩苗期短,成活率高。栽植時氣溫過高會影響成自學成才,以氣溫在15-20攝氏度為宜。黃河故道地區和關中地區適宜的定植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掌握適期偏早的原則。栽植晚雖成活率仍高,但縮短了生育期,越冬前不能形成壯苗,影響翌年產量。春季栽植成活率比較高,在北方省去了越冬防寒措施。但春栽利用冬貯苗或春季移栽苗,根系容易受損傷,單株產量比秋栽苗要低。栽植時間應在土壤化凍時進行。採用冷藏苗,栽植時期可根據計劃採收期向前推60天左右。
7、栽植方式
根據栽後對匍匐莖處理方法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栽植方式。
(1)定株栽植
按一定株行距栽植,在果實成熟前隨時將長出的匍匐莖摘除,以集中養分,提高產量與品質。採收後,保留老株,除去長出的匍匐莖。第二年結果後,保留匍匐莖苗,疏去母株,按固定株行距留健壯的新匍匐莖。這樣就地更新,換苗不換地,產量較穩定。
(2)地毯式栽植
定植時按較大株行距栽種,讓植株上長出的匍匐莖在株行間紮根生長,直到均勻地布滿整個園地,形成地毯狀。也可讓匍匐莖在規定的紮根生長,延伸到行外的一律去除,形成帶狀地毯。在秧苗不足、勞力少的情況下採用這種栽植法。第一年由於苗數不足產量較低,翌年可獲得高產。
壟栽時大多數在壟台上栽植,以適應地膜覆蓋。也有栽在壟溝內的,如山東省煙台市一些地方在壟樂觀栽苗,壟台上行走,生長期壟溝灌溉時,將肥料隨水施入,在春季或秋季破壟施入農家肥。
8、栽植方法
(1)栽植密度
株行距要根據栽植制度、栽植方式、土壤肥力、品種等決定。1年1栽制株行距宜小;多年1栽制應適當加大。株型小的品種如戈雷拉,密度可增加。一般寬1.2-1.5米的平畦,每畦栽4-6行,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壟栽時,北方採用低壟種植,壟高15厘米,壟寬50-55厘米,壟溝寬20-25厘米,株行距與畦栽基本相同,或者株距適當減少。每畝草莓的株數應掌握在1萬左右。保護地栽植密度可適當縮小。
(2)栽植方向
栽苗時應注意草莓苗弓形新莖方向,草莓的花序從新莖上伸出有一宣揚規律性。通常植株新莖略呈弓形,而花序是從弓背方向伸出。為了便於墊果和採收,應使每株抽出的花序均在同一方向,因此栽苗時應鈄新莖的弓背朝固定的方向。平畦栽植時,邊行植株花序方向應朝向畦里,避免花序伸到畦埂上影響作業。
(3)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關鍵。栽植過深,苗心被土埋住,易造成秧苗腐爛;栽植過淺,根莖外露,不易產生新根,引起秧苗干苦死亡。合理的深度應使苗心莖部與地面平齊。如畦面不平或土壤過暄,澆水後易造成秧苗被沖或淤心現象,降低成活率。因此,栽植前要特別強調整地質量,栽植時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
(4)操作方法
先把土挖開,將根舒展置於穴內,然後填入細土,壓實,並輕輕提一下苗,使根系與土緊密結合,栽後立即澆水1次定根水。澆水後如果出現露根或淤心的植株以及不符合花序預定伸出方向的植株,均應及時調整或重新栽植,漏栽的應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和達到栽植的高質量。
9、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草莓栽植成活率,保證全苗,是獲得高產的基礎。生產上可採取以下措施:
(1)葯物處理
定植前對根系進行葯物處理,能促進生根和生長。常用5-10ppm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鈉浸根2-6小時,可促進生長,增加產量,效果顯著。
(2)剪除枯老葉、黑根
定植前剪除秧苗部分老葉和黑色老根,以減少葉面積,減少植株水分蒸騰,並可促使抽發新根。
(3)陰雨天或早晚栽植
陰雨天栽植能避免陽光曝曬,因空氣濕度大,葉片蒸發量小,能加快緩苗,提高成活率。但雨水過多或遇暴雨,應及時排水,防止水淹、淤心或受澇死亡。晴天栽植可在早晨或傍晚。
(4)遮蔭覆蓋
栽後如遇晴天烈日,在補充水分的同時,可採用遮蔭措施,如用葦簾、塑料紗、帶葉的細枝條覆蓋;有條件的可以採用塑料遮陽網、綠色或銀灰色塑料薄膜扣置成臨時小棚。但成活緩苗後,要及時晾苗,注意通風,以免突然撤除遮蔭物時灼傷幼苗,3-4天方可撤棚。
(5)及時供水
秧苗定植後立即澆透水。為保持土壤濕潤並起降溫作用,定植後3天內每天灌1次小水,經4-5天後改為2-3天灌1次小水,但也要防止過濕,造成通氣不良,影響根系呼吸,導致漚根、爛苗,影響秧苗成活和生長。定植成活後可適當晾苗。但剛成活的幼苗仍不耐乾旱,還要注意適時澆水,促進生長。
(6)帶土移栽
近距離栽植,可帶土坨移栽,以縮短緩苗期,提高成活率。帶土移栽對秧苗資源不足,灌溉條件較差,土壤較粘或偏酸偏鹼的地方是提高成活率的有鏟措施。
管理技術
1、追肥
栽植前已施入大量優質農家肥,栽後當年或第二年可不施或少施追肥。基肥不足時應進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花芽分化後,黃河故道地區約在10月中旬,這時植株和根系生長仍較旺盛,增施1次氮肥,不僅能促進植株營養生長,而且能增加頂花序的花數。但在花芽分化前應停止施用氮肥,控制灌水,進行蹲苗,使幼苗充實,提高植株體仙的碳氮比率,以促進花芽分化。第二次在開花膠施入。雲南農業大學園藝系研究得出結論:草莓生殖器官對養分的競爭能力較弱,因此在開花前後追肥,是保證劃莓優質高產的重要措施。據在蘇州市調查,花期前後葉面噴施0.3%尿素或0.3%磷酸二氫鉀3-4次,可提高坐果率8%-19%,增加單果重和改善果實品質。西北農大的試驗表明,草莓初花期和盛花期噴0.2%硫酸鈣加0.05%硫酸錳(體積比1:1),比噴清水(對照)增產14%-42%,還使細胞變化長,排列緊密,提高了貯藏性能。第三鎰在採收後施入,以保證植株健壯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越冬能力。多年1栽制或者結果柏要求抽生匍匐莖擴大繁殖秧苗時,第三次追肥絕不可少,這次可開樂觀施肥。前兩次追肥,宜用葉面噴施法。
草莓的需肥量比木本果樹要多,鎮江農科所用電腦建立施肥模型,並進行田間驗證,兩者結果吻合,其模式為氮:磷:鉀=1:1.26:0。74。台灣省的草莓施肥方式為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和鉀肥的一半作基肥,另一半作追肥。保護地栽培施肥量要加大。
近年來一些單位的試驗表明,草莓噴施含量38%的硝酸鹽稀土(商品名"常樂益植素")有良好效果,一般可增產10%以上,維生素C和糖度及游離氨基酸含量都有增加趨勢。另據報道,草莓在末花期和幼果迅速膨大期噴施7-10ppm鈦肥,有增產、提高品質和促進著色的作用。
2、灌水
草莓對水分要求較高,栽植後在葉面噴水可明顯提高成活率。追肥應與灌水結合進行。3-6月北方乾旱多風,蒸發量大,直到採收需要多次灌水。3月中下旬,草莓開始萌芽和展葉,應進行灌水,灌水量不宜過多,以免降低地溫,影響根系生長。草莓開花期到漿果成熟期缺水,會影響漿果大小和產量。這一時期,至少需灌水2-3次。4月中旬葉片大量發生,草莓進入開花期,需水較多,4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草莓盛花期和果實膨大期,是草莓全年生長過程中需水最多的時期。5月中下旬草莓成熟採收,開花晚的也處在果實膨大期,如遇天旱,可適量灌水。
開花到成熟期如水分過多,又會引起果實變軟,不利貯運,還會導致灰霉病發生蔓延。草莓採收後,多年1栽制園地,在割除老葉後應立即灌水,以促使植株生長和匍匐莖繁殖。這次灌水應結合施肥。雨季則應注意排水。南方如遇雨水過多,要注意清理田溝或壟溝,挖去淤泥,保持溝渠相通,做到雨停田干。
灌水方法,壟栽的可直接在壟溝內灌水。果實成熟期可採用隔行灌水,以防止土壤過濕,踩踏後易板結。平畦栽植的按畦漫灌。有條件地區採用滴灌,可節省用水量30%左右,還能避免漿果沾泥土,減少漿果腐爛,並提高商品果率20%以上。
3、越冬防寒
草莓根系能耐負8攝氏度的地溫和短時間負10攝氏度的氣溫,溫度再下降會發生嚴重凍害,直到植株死亡。為了防寒保墒,北方栽培草莓越冬需要覆蓋防寒物。在覆蓋防寒物前先灌1次防凍水,這次水一定要灌足,灌透。灌防凍水時間,應在土壤將要進入結凍期,遼寧興城地區大約在11月初。灌後1周左右進行地面覆蓋。覆蓋材料因地制宜,可用各種作物秸稈、腐熟馬糞、細碎圈肥、軟草、樹葉等。覆蓋厚度以能蓋嚴植株為度。近年來採用地膜覆蓋,膜上面再加覆蓋物,收到良好效果。覆蓋物應在翌年春季土壤解凍之前除去,以便陽光直接照射地面,促使地溫回升,植株早發。
據黑龍江省漿果研究所試驗,在冬季長、氣候寒冷乾燥、有積雪的黑龍江省,露地草莓越冬採用在植株上直接覆蓋10厘米厚麥稈或茅草,其上再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經先蓋薄膜後覆麥稈的效果要好。原因是麥稈上有塑料薄膜,使地面與塑料之間形成一個靜止的空間層,防止了熱的傳導,防止了冷暖空氣的對流,還可反射早春陽光,避免地表溫度聚然變化。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撤除防寒覆蓋物必須及時,不然會延晚物候期,但因早春氣溫不穩定,為了避免氣溫波動大時遭受冷空氣的侵襲,應分次進行,待氣溫比較穩定後再全部撤除。
防寒的其他措施還有架設風障,定植組培苗,選用抗寒性強的品種(如索非亞、盛岡-16等品種)。此外,越冬前噴800-1200ppm矮壯素(CCC)兩次,能提高植株的抗寒力。
4、春季防霜
草莓植株矮小,對霜凍敏感。剛伸出未展形的幼葉受凍後,葉尖與葉緣變黑。正開放的花受害較重,通常雌蕊完全受凍,花的中心變黑,不能發育成果實。受害只部分雌蕊受凍變色,而後發育成畸形果。幼果受凍呈油漬狀。在負10攝氏度時,植株受害極輕,達負3攝氏度時,受害重。如低溫持續幾小時,又正值花期則受害重,產量損失較大。因早開花的果實最大,霜凍往往引起早期大型果受損失。草莓花期易受晚霜危害的地區,要做好預防工作。如選在通風點栽種草莓,延遲撤除防寒覆蓋物,以使花期推遲。還可以採用抗霜凍品種,有條件地區採用熏煙、噴灌等措施。
此外,在南方種植草莓,如遇持續高溫和伏旱,草莓會出現萎蔫甚至乾枯,所以保護草莓安全越夏是當地生產上的重要總是。防止高溫危害的措施是:保持土壤濕潤,草莓在幼齡果園內間作或草莓行內插種高稈作物,實行1年1倒茬和選用耐高溫的品種。
5、間苗
間苗限於多年1栽制草莓園應用。在初秋按定植時的行株距,每窩留苗1墩,把多餘的苗叢全部挖除。留下的最好是健壯的匍匐莖苗。挖苗後隨即深鋤一遍,每畝再施入氮磷鉀復合肥料25-50千克,並結合培土將壟畦整平,只有在重間苗和補充肥料的情況下,才能保持較高產量。
6、摘除匍匐莖
不作繁殖材料的匍匐莖消耗母株營養,不及時摘除會影響產量,並降低植株的越冬能力。以收獲漿果為目的植株,應隨時摘除匍匐莖。在繁殖圃里,母株後期發生的匍匐莖以及早期形成的匍匐莖苗和延伸的匍匐莖,也都要及時摘除。因為匍匐莖苗布滿整個圃地後,後期抽生或延伸的匍匐莖就無處紮根而懸空生長,不但消耗母株養分,還使早期已紮根的匍匐莖苗及母株的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及時摘除不必要的匍匐莖是生產上的一項重要管理措施。
7、疏花疏果
每株草莓一般有2-3個花序,每個花序可著生3-30朵花,高級次的花開得晚,往往不孕成為無鏟花,即使有的能形成果實,也由於果太小無採收價值成為無效果。所以在開花前,花蕾分離期,最遲不能晚於第一朵花開放,把高級次的花蕾適量疏除,可使養養集中,保證留下的花朵著果整齊,果個增大,果實品質提高,成熟期集中,節省採收用工。
8、除老葉與弱芽
草莓一年中葉片不斷更新,在生長節季當發現植株下部葉片呈水平著生,並開始變黃,葉柄基部也開始變色時,說明老葉已失去光合作作用的機能,應及時從葉柄基部去除。特別是越冬老葉,常有病原體寄生,在生長出新葉後應及早除去,並可將植株上生長弱的側芽及時疏去,以利通風透光,加速植株生長。發現病葉也應摘除。
漿果採收後還要割除地上部分的老葉,只保留植株上剛顯露的幼葉,每株只留2-3片復葉。這一措施可減少匍匐莖的發生,刺激多發新莖,從而增加花芽數量,達到翌年增產的效果,此外,對病害較嚴重的園地割葉後可減少病害發生。
為了避免多項田間管理工作頻繁在園中作業,造成土壤板結,摘除老葉、病葉、疏芽和摘匍匐莖可能結合起來進行。
9、果實墊草
草莓開花後,隨著果實增大,花序逐漸下垂觸及地面,易被泥土污染,影響著色與品質,又易引起腐爛。故對不採用地膜覆蓋栽培的草莓園,應在開花2-3周後,在草莓株叢間鋪草,墊於果實下面,或把切成15厘米左右長的草秸圍成草圈,將2-3個花序上的果實放在草圈上。每畝大約需用碎稻草或麥秸100-150千克。墊果有利於提高果實商品等級,對防止灰霉病也有一定效果。
10、培土
草莓植株新根發生部位有隨著新莖生長部位升高而逐年上移的特點。母株根狀莖上移,使須根暴露在地面,影響植株生長發育和對養分的吸收,嚴重的甚至導致植株乾枯死亡。故多年1栽制的草莓園,應在果實採收後,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以利新根發生。在初秋新根大量發生之前,必須完成。培土高度以露出苗心為標准。1年1栽制不進行培土。
11、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1)赤黴素
草莓噴施10ppm赤黴素,可抑制休眠,提早成熟。相同濃度的赤黴素,在草莓生長前期噴施2次,可增加匍匐莖的發生量。據西北農業大學試驗,花期和坐果期噴施100ppm赤黴素能提高產量,增加糖度和耐受性。國外草莓生產也噴施赤黴素,用以促使花序形成,誘發單性果實發育,減輕因授粉不良造成的損失,並使漿果提前上市。
(2)多效唑(PP333)
是一種生長抑制劑,其作用是抑制匍匐莖的發生和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施用濃度和時期適當,有明顯增產效果,可減少人工摘除匍匐莖的勞力。據煙台農校試驗,濃度以250ppm較適宜,時期為匍匐莖發生的早期。但若施用不當,抑制過度,則會造成減產。因施用多鏟唑 使生長受抑制的植株,噴施20ppm赤黴素,1周後可解除抑製作用。
國內使用的其他生長調節劑還有萘乙酸(NAA)、青鮮素(MH)等。我國台灣省南部在草莓採收中期,因營養生長日趨旺盛,需要人工摘除部分葉片,否則影響結果,當地對葉部噴施一種"蒸散抑制劑",可免除摘葉,不影響產量和品質,並可減少紅蜘蛛為害。
國外還使用乙烯誘導草莓漿果集中成熟,雙便於機械採收。
12、清園更新
1年1栽制草莓園收獲後,可直接把戒驕戒躁地耕翻入土,作為後茬綠肥。每畝草莓鮮莖葉約500千克左右,鮮莖葉含氮量為0.59%,相當畝施純氮2.95%千克左右,鮮莖葉含氮量為0.59%,相當畝施純氮2.95千克,還含有磷、鉀等其他營養元素。江蘇句容縣草莓收獲後翻壓莖葉種水稻,比稻麥輪作的水稻畝產增加10%左右。
多年1栽制園地,由於地力消耗大,病蟲多,雜草發生量大,應把草莓莖葉集中燒毀。如換種旱作,耕地時把土壤中的草莓根段全部撿凈,播種前最好進行土壤消毒法。即土壤耕翻後,把地塊作成弓背形的長壟,壟寬根據塑料薄膜的寬度決定,利用夏季氣溫高、光照強的條件,壟上覆蓋薄膜後,太陽輻射能可使地表土溫升高到60攝氏度以上,經3-4周後即達到高溫消毒的目的。葯劑消毒可用1000倍甲基托帛津噴灑地面,然後耕翻,以殺死土的病菌。

『貳』 哪有草莓專用滴灌管貨到付款多少錢一米

河北石家莊 生產 廠家,可物流發貨
產品名稱 滴灌管規格 滴灌管包裝 滴灌管單價
內鑲式滴灌管 ∮16*0.6*300 500米/卷 0.58元/米
內鑲式滴灌管 ∮16*0.8*300 500米/卷 0.68元/米
內鑲式滴灌管 ∮16*1.0*300 500米/卷 0.75元/米
其中,16mm代表滴灌管的外徑,0.6mm--1.0mm代表滴灌管的壁厚,300mm代表滴灌管的滴孔間距。滴灌管訂貨量大優惠,滴灌管的滴孔間距和壁厚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生產定製。
詳情可咨詢我,希望能幫助您!

『叄』 種草莓哪個薄膜一年要換一次么

是的,一般情況下這個都是要當年每年換一次的。

『肆』 想在村裡種植草莓如何需要投資多少錢

種草莓是個不錯的農業項目,但是需要的投資也不少。主要的資金項目有:地租、翻地開溝、鋼架大棚、天膜地膜、滴灌系統、草莓苗、水肥管理、人工等。以成都鮮多多草莓園為例:地租每年2000一畝;翻地開溝一畝400左右,鋼架大棚根據行情來定,今年價格漲得比較高,如果自己請工人搭建的話要10000左右,公司搭建的話15000左右;天膜地膜一畝地2000以內;滴灌系統涉及蓄水池、抽水機、主管道、滴灌帶,平攤到每畝地的話不超過1000元;草莓苗一畝地按標準的巧克力苗算6000株,加上20%的補苗率,准備8000株一畝足夠,按行情每株苗批發在6毛左右,一畝地苗費為4800左右,新品種價格略高,買苗的時候一定要選好品種,市面上同名品種有很多,要選好結果高口感好的品種(鮮多多草莓園出售的巧克力草莓在當地很受歡迎、早熟品種隋珠也很好、紅玉新品種好管理、白雪公主草莓很稀奇);水肥管理全部採用進口有機產品一畝用1000元左右。後期人工如果自己種2畝,根本不用請工人,其實一個人可以管理6畝沒問題。全部算下來大約在2萬多一畝。由於鋼架可以用幾年,因此第二年開始可以減少1萬左右的費用。不同地區情況不同,本費用僅做參考。

溫室造價:這種新型高溫拱棚造價在每平方米85~100元不等,具體需要參考配置情況。

配置:新型高溫拱棚是在建議鋼管拱棚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跨度可以達到20米以上,

『伍』 開奶茶店需要的設備,具體的,總結的要多少錢

1、奶茶操作台:配置多功能水槽與節約空間的層架,可根據自己店面的大小來定做,價格2000-3600元左右。

2、冷藏操作台:與普通操作台不同的是操作台下面帶有冷藏就不用購買冰櫃了,因為做果茶時需要用到大量新鮮水果,可以將奶茶食物原料直接放裡面,為奶茶食物原料提供保鮮,保持食物的營養和口感,價格3000-4800元左右,也可根據自己店面需求大小來定做。

3、製冰機:自動製冰,在夏天時候,各種冰飲品非常受歡迎,用量非常大,奶茶店的創業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出品情況來挑。價格在2800-7000元左右。

4、不銹鋼保溫桶:不銹鋼內膽材質,多層保溫隔熱技術,能很好地保存原味,保溫6小時以上,奶茶店最好有3個以上的保溫桶。價格100-200元左右。

5、凈水器:有過濾系統,保證水質純凈。用純凈水成本非常高,凈水器可以讓自來水直接使用,降低製作奶茶的成本。價格900-1900元左右。

6、步進式開水器:步進式逐層加熱技術,結合微電腦智能控制水量,做到進水可熱,避免開水反復煮開,保證水質的健康和口感,奶茶店每日的熱水用量很大,所以一台好的熱水器是有必要的,隨時隨地可以供給上熱水。容量有大有小,根據需要選購,價格2000元左右。

7、沙冰機:製作綿密沙冰、碎冰。價格800-1500元左右。

8、氣泡機:製作氣泡水,無需電源,健康安全,使用放心。價格400-800元左右。

9、果糖定量機:微電腦智能系統記憶按鈕,一鍵操作,出糖快,一台自動果糖定量機快速解決加糖煩惱!價格2500元左右。

10、封口機:封口機分為全自動封口機和手動封口機。全自動封口機是由微電腦全自動控制,自動卷膜,自動封杯,自動進出杯。價格2500-3800左右。假如生意不算忙的話可以選手動的,價格1800元左右。

以上這些是奶茶店大型必備設備,全套設備下來的話,大概需要投資1-2萬塊左右。其實還有很多小工具,例如:雪克杯,量杯,打蛋機,冰鏟,分架機,奶茶塑料杯等,另外:收銀機也是很有必要的。


開奶茶店的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房租

小型奶茶店一般面積不用太大,10—15平方米左右就可以了。房租根據城市、地段的不同,差異也會較大,月租金大體在2000—8000元左右,一般商鋪都是押一付三。

2、裝修費用

小型奶茶店的裝修不需要多麼高端華麗,但是一定要有特色、能吸引人目光、門牌要顯眼,整體風格上要給顧客整潔明亮的印象。裝修費用一般也不貴,大概為600元/平方米。

3、原料費用

奶茶店需要提前准備至少一個星期的原料,包括植脂末、果粉、奶精、珍珠、蜜豆等,這些原料批發市場上都可以買到,成本不高,前期准備一千元即可。

開家小型奶茶店的投資是比較低的,大概幾萬左右就可以了,非常適合低成本創業者。然而只要是創業,就會有風險,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大家還是需要考慮清楚自己的狀況再決定是否創業。

『陸』 手機貼膜店加盟多少錢

一般這類加盟費都在幾萬塊錢,你就想想你得賣多長時間貼膜能把這個錢賺回來

『柒』 東大有沒有草莓專用po膜怎麼購買:

有的,聯系客服即可。

『捌』 如何賣草莓掙錢

草莓怎麼找銷路
跳舞的排骨
2020-03-04 程序員
草莓因富含營養物質被譽為「水果皇後」的美稱,但是草莓也是最難儲存的水果之一。那麼草莓怎麼找銷路呢?如何能將草莓賣出去呢?結合實際情況,小編給您幾條建議,一起看看吧
工具/原料
質量有保證的草莓
方法/步驟
1/5分步閱讀
傳統水果市場,當地和周邊城市的水果市場、生鮮水果超市地推找銷路。可適當留幾盒免費品嘗,當草莓質量過關就會有水果商聯系你進貨了。

2/5
餐飲業地推,除了水果市場外,自助餐廳,蛋糕店也會有草莓需求,所以可以直接上門,帶上樣品。本著能買點是點的原則。這是一個買草莓的過程也是積攢客戶的過程

鐵嶺 立體種植槽草莓_科環」廠家供應,批發價
廣告
3/5
利用互聯網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可以做短視頻和直播。做內容要和草莓有關,並且保證包裝和草莓的新鮮。

一畝建溫室大棚造價是多少_提供詳細報價
廣告
4/5
草莓產能過剩,考慮深加工。草莓罐頭、草莓糖葫蘆等技術簡單,儲存時間長的深加工。

鐵嶺 溫室大棚的價格直銷 低至3元/㎡起 訂多送多 支持定製
廣告
拼多多
根據文章內容為您推薦
廣告

銀橋草莓酸奶陝西特產酸酸乳草莓味牛奶飲品200ml16袋
¥20.73 元
查看

鮮活山楂草莓果醬12kg山楂果肉草莓果醬山楂樹下飲品果醬
¥26 元
查看

新鮮冷凍草莓冰凍草莓丁冷凍水果塊果醬2斤飲品奶茶店專用凍草莓
¥38.34 元
查看

產地950ml冷凍草莓汁草莓鮮果榨取冷凍保鮮飲品原料
¥35 元
查看

果粒酸奶脫脂學生早餐老牛奶昔草莓味飲品整箱批特價
¥38.77 元
查看
5/5
研發新型草莓製品,草莓面膜,沐浴露等特色產品。

總結
1/1
一、草莓小規模產能,通過水果市場地推和餐飲業地推,將草莓賣出去,同時也能積攢客戶。

二、利用互聯網新銷售模式,不僅能將草莓賣出去,還能打造自身的品牌效應。

三、草莓產能過剩,就要嘗試深加工,將草莓的過剩的草莓推出新產品繼續銷售

四、當草莓已經形成規模,可以通過自主研發新產品拓寬銷路。

『玖』 跪求!!幫助!!!

希望能為你所用
首先別太自責,感冒的原因可多了,我家寶寶上次就無緣無故地發燒了,誰也沒有傳染給她哦!我幫你找了下面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哦,祝寶寶早日康復,祝你心情好好哦!

體的下丘腦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空調機的溫度設定。正常時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嬰幼兒肛溫大約在攝氏37.5℃,上下變動1℃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36.8℃,上下變動0.5℃。

例如人體感染病原體後,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致熱原」,就會刺激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使設定溫度提高。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人體增加肌肉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某些細菌產生毒素時,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許多父母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當然體溫升高。

一、引起發燒的原因

1、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氣溫過高(中暑)、穿衣太多、喝水過少、水份丟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

2、疾病因素:

以病毒和細菌感染最常見,如呼吸道、胃腸道、泌尿道感染等。除發燒外,還伴有各系統的症狀。如呼吸道感染時,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腸炎表現為腹痛、嘔吐、腹瀉;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尿頻、尿痛、腰痛的現象。而小嬰兒各系統的伴隨症狀不典型,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等現象,所以年齡越小的孩子發燒越要去看醫生。

引起發燒的疾病還有很多,如長期發熱可見於一些風濕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應注意觀察孩子發燒的規律和伴隨症狀,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及早治療。

二、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測量腋溫比肛溫好:因肛溫必須插入肛門內,對寶寶較具刺激性,腋溫則較溫和。

三歲以下嬰幼兒適用水銀溫度計或耳溫槍:耳溫槍的准確性及安全性已被醫界肯定;水銀溫度計則較電子溫度計准確。

使用前將水銀柱甩至36℃以下:如此測量到的體溫才准確。

需測量足夠時間:若測量腋溫需夾5分鍾以上,肛溫則僅需1分鍾即可。

肛表要先潤滑:測量肛溫前,需先在肛表上塗上潤滑膏,然後插入肛門內2公分即可。

洗澡、飲食、運動後不可立即量體溫:洗澡後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食物、熱天剛從外面進來或運動之後,其體溫在38~38.5℃之間,應先休息半小時後再量,不應視為發燒。

三、什麼時候退燒合適

發燒是一個警訊,它在通知你身體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要看發燒的時間和溫度。由於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有助於白血球抵抗細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觀察發燒的熱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所以不太高的體溫是不必急著退燒的。但是,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嬰幼兒發燒造成水分蒸發,導致脫水;而且嬰幼兒容易發生高熱驚厥,故放任發燒引起傷害是不必要的。

四、如何幫助嬰兒退燒

當發燒較高時,使用以下溫和(物理性)的退燒方法可讓孩子舒服一些:

減少衣被: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於散熱退燒,反而會因過熱導致高熱驚厥。對於許多小嬰兒來說,只要減少衣被就能使體溫降低。

多喝水:有助於發汗散熱,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機體丟失的水份。

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對年長兒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孩子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另外水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散失一部分熱量。

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 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適於1歲以內的嬰兒。

五、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葯

在應用和選擇退燒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般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葯要間隔4~6小時。但對有高熱驚厥史的孩子可適當積極退熱。
退燒葯的劑型很多,包含片劑、水劑、栓劑和針劑,可根據孩子的年齡選用適當的劑型。但打針是最不安全的方法,容易發生不良反應,除非過高的體溫,一般不用。
常用的退燒葯有對乙醯氨基酚(百服嚀、泰諾林等)、布洛芬(臣功再欣、美林)、阿司匹林(阿苯片、巴米爾)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等。這些葯物對胃腸道都有些刺激,應予注意。
發燒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病因,對症治療。一般感冒常會發燒2~4天,如果精神狀態好、進食正常則不必太擔心。但需注意感染有無惡化或發生並發症的情形,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反應差、高燒不退、甚至抽搐等,應盡快就診。普通的感冒發燒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對症治療,不應濫用抗生素。

六、孩子發燒何時去醫院

孩子突然發燒,難免讓父母手忙腳亂。特別是晚上發燒更讓父母左右為難:去醫院吧,擔心孩子來回折騰;不去吧,又害怕耽誤病情。韓國《中央*》網站7月4日載文,介紹了孩子發燒的主要原因和應對方法。

孩子為什麼會發燒?孩子年齡不同,引起發燒的主要原因也不同。1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發燒的原因有:衣服穿得過多、脫水、腦出血、肺炎、腦膜炎、敗血症、臍帶炎等;1個月到2歲的孩子發燒的主要原因是:感冒、肺炎、腸炎、腦膜炎、疫苗接種副作用、葯物副作用等;2歲到5歲的幼兒發燒的主要原因是:各種呼吸道感染、尿道炎、腦膜炎、腸炎、關節炎、癌症等;小學生、初中生發燒的主要原因是:感冒、骨髓炎、肺炎、肝炎、心肌炎、甲狀腺機能亢進、關節炎等。其中,感冒是導致孩子發燒的罪魁禍首,90%以上的發燒都是感冒引起的。

怎麼判斷是否立即送孩子去醫院?在孩子出現發燒的症狀後,除了要給孩子量體溫外,還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如果孩子發了燒,依然能像平時一樣吃飯、玩耍,家長就可以長出一口氣了,因為這樣的孩子多半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要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發燒並嘔吐;燒已經退了,孩子仍然委靡不振;發燒伴隨脫水;6小時以上沒有小便。另外,5歲以下的嬰幼兒,高燒時容易誘發抽搐,因此退熱很重要。可以脫掉患兒的外衣,用溫水擦拭身體。倘若這樣還不行,就要給孩子吃些解熱劑了。

給孩子選擇解熱劑得慎重。常用的解熱劑有3種,撲熱息痛、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其中,撲熱息痛對孩子的副作用最小;一次用量,按照每10千克體重1.00—150毫克撲熱息痛的比例服葯。服葯30分鍾後就應該見效,如果1小時後仍不見效,可再給孩子按照同樣的劑量服葯。但要注意,該葯服用次數過多,會導致孩子肝損傷,因此一天不要超過4次。

布洛芬和撲熱息痛相比,解熱、消炎、鎮痛的作用更好,但是也更容易引發胃腸障礙、出血、發疹子等諸多副作用。布洛芬按照每10千克體重50–100毫克的劑量服用,每天服用4-6次。

阿司匹林的解熱、鎮痛效果是最好的,但是,患有水痘、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如果服用阿司匹林,會導致雷氏綜合征。病毒性感冒、哮喘病、有出血傾向的患兒、早產兒、新生兒等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其實「發燒」是「症」不是「病」,只要通過了解原因,小心面對、正確處理,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就醫步驟,就可以了!

part 1 發燒新定義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5℃,小朋友的體溫通常會高出一些,但若超過37.5℃,我們就可以「懷疑」寶寶發燒了。

很多新生兒會被媽媽連同四肢包裹的密不通風,然後抱來醫院求診說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其實,穿太多是許多新手媽媽的通病,提醒媽媽們,給寶寶穿衣服的准則是,比大人少一件。

發燒定義

臨床上所指的體溫超過37.5℃就是「發燒」,通常是指「口溫」。因為可測量體溫的地方很多,所以分別定義如下:口溫37.5℃以上(含);耳溫37.5℃以上(含);腋溫37℃以上(含);背溫36.8℃以上(含);肛溫38℃以上(含)。

發燒原因

發燒是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原因可輕可重,如果沒有伴隨其他症狀,就可能只是體溫控制中樞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發燒以外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視。

Part2 10大可能原因

為了讓媽媽們不至於手忙腳亂,正確面對並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我們請楊健志醫師就新生兒科和一般兒科做門診統計,將寶寶發燒「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並標示其危險性。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葯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但若照顧不當,並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5名)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

症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葯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該疾病容易並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7名)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歲前後的寶寶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並發症,家長不必擔心。

危險指數:★★(第8名)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

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

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危險指數:★(第9名)

5.敗血症

它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親聯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結果。

有敗血症的患者會有1/3幾率合並腦膜炎,所以危險性排第二。

危險指數:★★★★★★★★(第2名)

6.尿道感染

1歲以下男女寶寶是好發年齡。女寶寶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寶寶則是膀胱輸尿管迴流所致。

除了容易發燒至38.5℃以上外,外觀不易察覺。

因屬細菌感染,所以就醫通常給予抗生素的葯物治療,大約需要2周才可痊癒。

可能的合並症是腎功能受損和腎化膿。

危險指數:★★★★(第6名)

7.腦炎、腦膜炎

6個月至3歲的寶寶是該病好發年齡。

最典型也最受威協的症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慾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

盡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檢查方法是抽脊髓。(由專業人士進行,是安全的醫療行為,家長不必擔心。)

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葯物。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

因為會有侵害性的合並症,如聽力、視力變差;智能不足;神經功能障礙(腦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險性排第一。

危險指數:★★★★★★★★★★(第1名)

8.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但確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

只要寶寶活動力和精神狀況均佳,食慾也不錯,寶寶身體有發熱現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內溫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現況,通常就不會再有過熱的問題了。

危險指數:無(第10名)

9.腸胃炎合並脫水

分為細菌(沙門氏桿菌)感染和病毒(輪狀病毒)感染兩種。症狀有:嘔吐、拉肚子、尿步、食慾下降、精神不佳、發燒38.5℃以上(會合並脫水)。

此病一定要就醫住院,需給予注射添加電解質的點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別隔離。

狀況輕微的3天可以痊癒,但通常7~14天才好。

危險指數:★★★★★★(第4名)

10.川崎症

1歲~1歲半的寶寶是該病的危險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詳。

症狀頗多,例如持續多日高燒39℃~40℃以上;眼紅;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腳四肢腫;頸部淋巴腫;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會紅腫等。

一定要住院治療,醫師會先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檢查冠狀動脈有無擴大),然後給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療,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癒。

愈後,四肢和肛門口周圍會有脫皮的現象產生。

危險指數:★★★★★★★(第3名)

小叮嚀

每個寶寶都是獨立個體,發燒的原因多種多樣,了解前10種可能只是了解了一部分,您的寶寶發燒也有可能是排名在第11、第12……的原因,所以就醫是惟一安全的方法。

Part 3 正確量體溫

寶寶發燒與否,媽媽千萬不能以手或自己的額頭去「感覺」,必須通過測量體溫的工具去實地測量。一般人測量身體溫度的方法有:口溫、耳溫、腋溫、肛溫等四種;但1歲以下的寶寶無法測量口溫,所以改以背溫替代。

不論以哪一種方法來幫寶寶量體溫,前提必須在寶寶安靜的狀態下進行才可測得正確的溫度。因為寶寶剛哭完或剛喝牛奶馬上量體溫,所測得的溫度較高,剛洗完澡則較低,必須休息15~30分鍾之後再進行。

體溫測量方法

1.耳溫

使用工具 耳溫槍。

測溫之前

檢查耳溫槍的電池是否有電。檢查寶寶耳朵內是否有太多耳屎,若有須先清除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測量步驟

1. 打開耳溫槍的電源。

2. 固定寶寶,將寶寶的耳朵輕輕往下、往後略傾斜。(2歲以上則是將耳朵輕輕往上往後)

3. 把耳溫槍探測頭插入寶寶耳道裡面,輕按測溫按鈕。(通常會嗶一聲)

4. 取出耳溫槍觀看結果。(熒幕顯示數字即為所測量的溫度)

5. 耳溫槍測得溫度=寶寶當時體溫(不需再加減溫度)。

2.腋溫

使用工具 一般溫度計、酒精棉球。

測溫之前

1. 用酒精棉球從溫度計的末端往上擦拭一遍消毒。

2. 將溫度計用力甩一下,讓水銀指針回歸到35℃以下。

3. 檢查寶寶腋下是否有流汗,若有要先擦乾。

測量步驟

1. 將寶寶衣服稍作松解,以腋下能放入溫度計為原則。

2. 固定寶寶,把寶寶的手輕舉,將溫度計放到腋下中心點,手放下壓住並夾緊5~10分鍾。

3. 取出溫度計觀看結果。(水銀指針指到哪一刻度即為所測量的溫度)

4. 腋溫所測溫度+0.5℃=寶寶當時體溫。

3.背溫

使用工具 一般溫度計、酒精棉球。

測溫之前

1. 溫度計檢查工作同腋溫。

2. 檢查寶寶背部是否有流汗,若有要先擦乾。

測量步驟

1. 將寶寶衣服稍作松解,以背後能放入溫度計為原則。讓寶寶平躺,將溫度計放在寶寶衣服內背後,避開中間脊椎和二側肩頰骨的地方(量其棕色脂肪的溫度),壓住5~10分鍾。

2. 取出溫度計觀看結果。(水銀指針指到哪一刻度即為所測量的溫度)

3. 背溫所測溫度+0.5℃=寶寶當時體溫。

4. 背溫適合熟睡中的寶寶測量。

4.肛溫

使用工具 肛溫溫度計(肛表)、酒精棉球、凡士林。

測溫之前

1. 溫度計檢查工作同腋溫。

2. 將肛溫溫度計的前端塗上凡士林(1歲以下塗1.5厘米長左右;2歲以上塗2.5厘米長左右)。

測量步驟

1. 讓寶寶平躺,先脫掉寶寶的尿片,一隻手固定寶寶雙腳並抬高。

2. 將塗有凡士林之肛溫溫度計插入寶寶肛門(約1~2厘米)。

3. 壓住讓寶寶夾緊1~2分鍾。

4. 取出肛溫溫度計觀看結果。(水銀指針指到哪一刻度即為所測量的溫度)

5. 肛溫所測溫度=寶寶當時體溫。

6. 寶寶若有拉肚子情形不適合測量肛溫。

Part 4 就醫停看聽

人吃五穀雜糧,生病在所難免,更何況對於外界病菌的抵抗力較弱的寶寶。建議媽媽除了以正常心面對寶寶生病外,也要明白一套完整的看病步驟。

就醫前

針對發燒寶寶,建議媽媽可以先做點功課,以幫助診斷更有效率。

1. 體溫趨勢記錄。

2. 其他症狀說明。

3. 若有腸胃不適,需觀察便便狀況。

4. 若起疹子,需觀察它的發展趨勢(例如從何處開始、顏色、大小等)。

就醫後

看過醫生以後一定要確實遵照醫生的照顧建議以及服用葯物,寶寶才會盡快好轉,千萬別任意減葯或停葯。

有時候醫生也不是看一次就會好,以下情況是需要立刻回診的喔!

1. 持續發燒不退。

2. 出現就醫時的其他症狀。

3. 發抖。

4. 皮膚出現不正常狀態。

5. 眼睛有變化(變紅、發黃等)

如何確葯到病除?

我們都希望葯到病除,所以用葯須知也是每位家長必須留意的事情。以下是大家在就診,以及領葯、服葯時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就診時

詳實告訴您的醫師或葯師:有無葯物過敏經驗;家族有無特殊體質或遺傳疾病。然後病人須遵照醫師指示,在正確時間及正確期限內吃正確的葯,且劑量要正確,同時要在醫師指定的時間回醫院檢查。

領葯時

當場仔細核對資料:病人的名字;葯物的名稱;葯物的劑量;用葯的時間(如一天3次、飯前、睡前、需要時使用等);使用的方法(如口服、肛門栓劑、外用葯膏、針劑等)。

服葯時

一般小孩和嬰幼兒的退燒葯劑型態有:口服錠劑(通常磨成粉狀了)、口服水劑、肛門栓劑等三大類,服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意識不清或痙攣發作時不可使用經口投葯的方式。

2. 為嬰兒授乳時,最好不要將葯物放入牛奶中,以免日後嬰兒討厭喝牛奶,而且一旦牛奶沒有喝完,便無法達到所應該服用的葯量。

3. 用湯匙、注射器、葯杯服用時,應事先測定並確定其容量。

DIY退燒法

沐浴 體溫若在38℃左右,或未達醫囑的服用退燒葯時,媽媽可以用溫水,以擦拭或淋浴的方式為寶寶降體溫。但切勿使用酒精擦寶寶身體退熱,酒精散熱過快,寶寶會發抖甚至抽蓄,恐有危險。

睡冰枕 寶寶發燒需要多休息,可以准備兒童專用的冰枕,在包裹毛巾之後給寶寶當枕頭睡。除了閱讀使用說明,還要知道冰枕不要直接接觸到寶寶的頸部以下,以及使用中是否有嗜、昏睡的情況發生。

使用退熱商品 若是輕微的發燒或已有服用醫師退燒葯,在二次用葯之間仍想退熱亦可使用市售退熱貼等,但使用之前最好先詢問醫師。通過皮膚吸收,確實可達退熱效果,但因受使用面積限制,建議輔助使用。

『拾』 做草莓的大棚膜用什麼膜,幾絲的好,

有專門的草莓專用大棚膜,昌樂祥光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