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睿哲加盟電話
擴展閱讀
正宗泰芒了加盟電話 2025-08-18 05:22:13
薈寶加盟店有得做嗎 2025-08-18 05:07:15

睿哲加盟電話

發布時間: 2021-08-30 12:49:20

⑴ 給兒子起名袁睿哲,姐夫說和他的名字王瑞鋒有重復音, 請問傳統上有這種講究嘛我需要給兒子改名嗎

是否經常生活一起
如果沒有沒關系
如果有建議改為好

⑵ 有個在國外留學的大學生因車禍死了,他媽媽為完成他的遺願去植樹…他的名字是具體事情的經過是

2003年,她來到內蒙古考察,歷時十天,行程近八千公里。之後,在嚴重沙化的內蒙古草原種植一百十萬棵樹,成為這位母親新的奮斗目標。

今天,被稱為「八百里旱海」的科爾沁草原,有一小部分已經漸漸被綠色覆蓋;被日本媒體稱為「大地媽媽」的易解放,在內蒙古的大草原上已有十萬個「孩子」茁壯成長。

兒子是我的驕傲我一直當他在我身邊

談起兒子,易解放總是帶著自豪和悲痛糾結的復雜心情。當初在日本,易解放夫婦一在日本站穩了腳根,就把13歲的兒子楊睿哲接到日本。作為班級里唯一的一名外國學生,「老師起初擔心他沒辦法讀,我們也怕他不適應,沒想到第一次期中考試,他考了全班第一,所有的人都很驚訝。」睿哲不僅成績優秀,而且樂於助人。同學們推選他當班長,一直當到畢業。

1998年,睿哲考取了日本六大名校之一——日本中央大學。本來就晚婚得子的易解放夫婦,更為兒子感到驕傲和幸福。然而,2000年5月22日這一天粉碎了夫妻倆的一切憧憬。

「這天,我剛上班到公司,過了半小時就接到學校老師打來的緊急電話,說我兒子剛才在上學的途中遇到一起交通事故,情況不太好,心臟已經停止跳動。我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後來突然覺得,好像這個消息不太對。」

當她沖進醫院看到兒子時,醫生護士已經搶救了兩個小時仍然沒有把兒子從死神手中奪回來,抱著身有餘熱的兒子,易解放「拚命給他做人工呼吸,按胸口,不讓醫生把兒子嘴裡的最後一個管子拉掉,要等他爸爸來,不放棄……」

整整一年多,易解放無法面對喪子的事實,辛辛苦苦撫養大的兒子竟然沒了。但是讓這對中年喪子的夫妻倆堅強撐下去的則是那些睿哲的同學和身邊的朋友。易解放告訴記者,每當睿哲的生日或是忌日,哲睿的日本同學就會心照不宣的聚集在睿哲生前愛去的東京灣台場海濱公園,盡管他們都已各奔前程,參加了工作,他們會相約在下班後的深夜,共同騎著摩托,帶著他們心中的楊君,重新走一走楊君生前走過的熟悉的道路。

兩年後,易解放開始平靜下來,突然回想起兒子出事前兩個星期母子交心時的一番對話。

「回國之後,想幹些什麼?」對於即將選擇人生目標的兒子,母親問兒子。

「媽媽,搞沙漠的綠化事業,您覺得怎樣?」兒子的回答讓母親頗感意外。

「是啊,你快大學畢業了,媽媽可以回國為建設大西北出點力了。」媽媽似乎肯定了兒子的提議。

「要麼不幹,要干,就要干大的。」望著兒子堅定的目光和表情,母親又一次驚奇地感到,平時從不說大話空話的兒子,今天的話語分量更顯得不同尋常。

「要乾的話,當然想大幹一番�,可是需要一大筆資金,怎麼解決呢?」母子倆對視了好久,的確,資金是一個難題。

易解放從以淚洗面的狀態中重新振作起來,她從記憶中搜索出兒子生前的三個願望:一是要植樹,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二是要促進中日交流,以自己在日本的經濟學知識為中國做點事;三是想為母親出本書,談起這個,易解放帶著一絲得意地笑著說,「兒子覺得我人生經歷很豐富,要為我出本傳記類的書,呵呵。」

「前幾天剛剛去『看過』我兒子,我們老兩口每個月22號都回去看他,幫他匯報一下工作,說說最近身體好不好,我一直當他都在我身邊。雖然我們照顧不了他,但是可以幫他實現心願。」

「活著,為阻擋風沙而挺立;倒下,點燃自己給他人以光亮」

夫妻倆全都辭職,將所有的積蓄和精力投入到「綠色生命」中。日本TBS電視台對內蒙古科爾沁沙漠作了一次專訪調查,公布了一些驚人的數據:地球上每一秒鍾就有1900平方米的土地變成沙漠,我國每一秒鍾有78平方米的土地變為沙漠。照此速度推算,一個足球場只消一分三十秒就成了沙漠。這個數據聽起來似乎駭人聽聞,但這個每秒78平米土地沙化速度的的確確在我國發生著。沙塵暴已不僅僅是中國的環境惡化專利,其對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不良影響。由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沙塵暴離日本最近,其環境治理更容易獲得日本企業和個人的捐助,易解放將植樹計劃的地點定在了內蒙古。

「首先,准備在內蒙東部的科爾沁庫倫旗沙地,種植一萬畝山杏自然生態林。栽種苗木110萬株。」作為「綠色生命」的理事會會長,她堅定地提出了組織的奮斗目標。實施這個計劃共需資金近210萬元人民幣。僅110萬株苗木所需資金就要16.5萬元。每萬畝澆水費用需40萬元,加上設置柵欄,圍網鐵絲需要4萬元左右,還要添置鏈軌車,柴油機,水泵等治沙設備,打井,防蟲,防火管理等各種經費,總計需要資金206萬元以上,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活動的運作無論如何是需要資金的。命運的安排,使我經常會這么想,是否是兒子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植樹資金呢,我是這樣想的。所以,我要將兒子以生命為代價的保險金的一部分,25萬元捐贈給希望工程,另一部分作為植樹造林改造沙漠之用。」這項工程已和兒子的生命價值交織在一起。於是,易解放肩負著兒子的希望,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到這項植樹造林的事業中。

一對上海夫婦要讓沙地變綠地的消息讓內蒙古庫倫旗的村民們振奮不已。種下第一棵樹的那天,村裡老老小小都趕來幫忙植樹。更令人驚喜的是,常年乾旱的庫倫旗竟然下了一場及時雨,第一批小樹苗的成活率達到70%以上。易解放望著原本一片沙地如今被綠色完全覆蓋,簡直難以置信,這更讓她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想法:「兒子的靈魂一定會化作漫山遍野的綠色生命,回到生他撫育他的中國大地來紮根的。」

2004年,庫倫旗的百姓為了感謝易解放夫婦的無私奉獻,特地為他們的兒子建立一個紀念碑,碑的正面是易解放和丈夫給兒子寫的兩句話:「活著,為阻擋風沙而挺立;倒下,點燃自己給他人以光亮。」雖然年近六旬,但易解放仍然為了達成目標而四處奔波籌集資金。「最近,我們把上海的一套房子也賣了。」易女士向記者透露。

一百萬母親,一百萬棵樹

雖然籌集資金十分艱難,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綠色生命」的行列。今年得到上海「根與芽」支持,使得「綠色生命」得到了更多的志願者和更大的影響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來我們的組織做志願者。」最近,易解放在籌備一個「一百萬母親,一百萬棵樹」的公益活動。「您捐5元錢種一棵樹就可以為地球減少4平方米的沙漠。捐200元可以為一畝沙漠種植110棵樹苗,您就為我國大地恢復了一畝綠色植被或生態林!」易解放在《話說環保》中呼籲道。

「作為一位平凡母親的兒子,我無法不被感動。因為這位平凡母親的願望與堅持,因為我也有一位平凡的母親,因為天下最偉大的母愛,我不能不被感動,我不能不去支持。也許中國其他很多的慈善機構欺騙過我們,傷害過我們,可是親自經歷了去內蒙古種樹活動的我,無法不去相信這位母親的真誠和堅持。」一位奔赴內蒙古親手種下樹苗的志願者如是感嘆。

⑶ 成為鏈車城市合夥人是怎麼賺錢的

就是成為合夥人之後,就相當於加盟了他們這個企業,然後就可以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