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滄口火車站下車以後怎樣坐汽車到青島平度的南村開發區
到
滄口
長途汽車站
坐到平度的車,可能不用到
平度站
,
半路
就到
南村
,具體問
司機
。
交查詢:
起點:
滄口火車站
終點:
滄口長途汽車站
共有8條結果符合查詢條件!
線路1:
從永定路出發,乘坐233路(永定路-
百盛
嶗山
店),抵達西流庄.
約2.69公里
線路2:
從滄口火車站出發,乘坐207路(
李村公園
-滄台路),抵達滄口長途站.
約6.77公里
線路3:
從興華路出發,乘坐10路(李村公園-板橋坊),抵達西流庄.
約2.36公里
線路4:
從興華路出發,乘坐22路(婁
山後
-
勝利橋
),在滄口
飛機場
換乘365路(大港二路-
北九水
),抵達大村莊.
約6.34公里
1
[2]
[下一頁]
線路5:
從興華路出發,乘坐22路(婁山後-勝利橋),在水泥廠換乘115路(女姑山西-虎山軍體中),抵達環城北路.
約7.03公里
線路6:
從興華路出發,乘坐22路(婁山後-勝利橋),在板橋坊換乘313路(板橋坊-
石老人
),抵達大村莊.
約5.6公里
線路7:
從興華路出發,乘坐22路(婁山後-勝利橋),在滄口飛機場換乘373路(城陽-內蒙古路),抵達昇平路.
約5.94公里
線路8:
從興華路出發,乘坐23路(鋼廠-台東),在
海泊橋
換乘306路(
體育館
-城陽),抵達昇平路.
約27.72公里
② 聽說夠級是起源於青島滄口的全國性撲克游戲,請問打夠級的流程有哪些,有哪些技巧和規定,多謝!
夠級起源
中國夠級撲克打法是一種由青島人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發明的、由6個人用4付撲克進行的一種高智能、強競爭性、特別強調聯邦配合的一種非常有趣、百玩不厭的撲克娛樂活動。夠級又寫做"勾擊"或"勾機"。
據考證,青島夠級打法70年代末發源於青島滄口地區,80年代開始普遍流行於山東地區,目前已流傳到全國各地,並已經由中國留學生帶出國門、走向世界了。在青島,每逢重大活動,如青島啤酒節、青島海洋節等,都舉辦一些群眾性青島夠級比賽活動,參加者多達萬人;在青島的大街小巷,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北風飄雪,只要您遠遠地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那裡一定是有青島夠級場子。說不定,將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還會設立夠級比賽項目呢! 所以有時又稱"青島夠級"為"中國橋牌"。
夠級活動,六十年代後期發端於青島,七、八十年代在膠東半島蔓延,爾後自東向西、由沿海向內陸逐步擴展。隨著周五工作制的施行,豐富人民群眾文化娛樂生活已成為大氣候。夠級作為一種群眾性的健康的休閑娛樂活動,順應這一潮流一發而不可收。九十年代,夠級活動在齊魯大地全面勃興,大有走向全國、步出國門之勢。
[編輯本段]常規知識
游戲人數:六人。
使用牌數:四副牌(包括大小虎);棗庄地區群眾好打6副牌
對桌:任何面對的一對互稱為對方的「對頭」「對桌」,如自己是敵人0的對桌,敵人0是自己的對桌。
大虎:即大王、紅鬼(韓國術語),也有叫大劍,山東地區多稱為大頭、大牛,棗庄稱「大花」。
小虎:即小王、黑鬼(韓國術語),也有叫小劍,山東地區多稱為小頭、小牛,棗庄稱「小花」。
混:即2,也有叫「錢」山東地區多稱為「兩」。
一局:從開牌到打完所有的牌,稱為一局,下一局將根據上一局的結果決定如何「進貢」。
一輪:從一個玩家「發牌」後,經過若干玩家上牌,直到所有玩家都宣布「過牌」,稱為一輪牌。
一套牌:指游戲者一次發出的牌,按照不論花色、點數為準的原則,由「同點數牌N張 + X個2 + Y個小王 + Z個大王」組成,其中N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X、Y、Z為大於等於0的整數。
貼混:混可以和其他同點的牌一起出,算做其他點,如2個混+4個十,算做6個十。
掛:大虎和小虎可以其他同點的牌一起出,如2張小虎+3個八,稱為2小虎帶3個八。大虎、小虎可以混合一起出。大虎不管掛什麼牌都是最大的,小虎掛的牌可以用大虎掛著打,比如說有人出小虎帶一個3,你可以出大虎帶一個4來打。
牌點大小比較:大劍>小劍>2>A>K>Q>J>10>9>8>7>6>5>4>3
一套牌的大小: 不論花色,點數相同即大小一樣。未掛花的牌按照牌點大小比較。掛大虎的牌是最大的。掛小虎的牌必須用掛大花的牌來管,如2個小虎+3個9,如果要大過此牌,必須在虎和牌點兩個方面都大過此牌,如用2個大虎帶3個J大過(也可以用3個大劍帶2個J大過)。
[編輯本段]出牌規則
(1)、出牌按照「循序漸進」的辦法進行,即按逆時針方向逐個玩家進行。即除「炸彈」和「必殺」牌外,按反時針方向逐個進行,不得越、搶。
(2)、出牌按照「步步高」的原則進行,即下家所出牌的點數必須高於「上家」牌的點數。
(3)、出牌按照「張數相同」的原則進行,即下家所出牌的張數必須和「上家」牌的張數相同。
頭客(優勝):第一個出完手中所有牌的玩家稱為「頭科」。
二客(准優勝):第二個出完手中所有牌的玩家稱為「二科」。
三客(第3位):第三個出完手中所有牌的玩家稱為「三科」。
四客(第4位):第四個出完手中所有牌的玩家稱為「四科」。
二落(准落底):倒數第二出完牌的玩家稱為「二落」。
大落(落底):其他人都出完牌,最後剩下的玩家稱為「大落」。
基本規則
· 上班。首次開牌或重新開牌後,最先摸到並亮出兩張同色 3 者為首發牌人,稱「亮 3 」,(悶3時,亮4)此後,亮出同花色 3 多者可取代前首發牌人,稱「頂班」。獲得首發牌權稱「上班」。
· 發(順)牌。發(順)牌按如下規則進行:
( 一 ) 按照不論花色,點數為準的原則,發牌牌點大小依次為大虎、小虎 ( 統稱「大花」、「小花」或「大王」、「小王」又或「大鬼」、「小鬼」 ) 、 2( 統稱「錢」或「兩」、「小兩」 ) 、 A( 統稱「帽子」 或「尖」) 、 K (統稱「老 K 」)、 Q 、 J 、 10 、 9 、 .......4 、 3 , 3 最小。
( 二 ) 大虎、小虎、兩可以任意數量隨同任何牌一起發牌,稱掛花、貼錢,大虎掛任何牌時,發牌均為死牌,對頭應無條件為之「扣牌」,小虎掛牌時,須由大虎掛高於小虎所掛牌一點以上的牌方能滅之,且大虎不得少於小虎數量,兩貼牌時,即失去原來的作用,視為該牌中的普通一員。
( 三 ) 所發(順)牌必須是同一點數,不同點數牌不可混合發出,虎、兩例外。
( 四 ) 發牌按照「循序漸進」的辦法進行,即除「燒牌」和夠級牌外,按反時針方向逐個進行,不得越、搶。
( 五 ) 發牌按照「步步高」的原則進行,即下家所發牌的點數必須高於「上家」牌的點數。
( 六 ) 發單張稱之為「單修」或「單幽」或「單摘」。
· 夠級牌。把握夠級牌是夠級活動的關鍵所在。
1 張大、小虎, 2 張 A , 2 張 K , 3 張 Q , 4 張 J , 5 張 10 為法定最低級別、最少數量的夠級牌。
當發出牌是「夠級牌」時,除「燒牌」或「無頭」外,只有對頭才有資格上牌,是為「夠級」。
· 燒牌。夠級實行燒牌優先和聯邦燒牌優先的原則。當任意一人發夠級牌時,符合下列條件可優先於夠級者的對頭聲明「燒牌」,如聲明燒牌者有 2 人以上,且分屬不同的一方則發夠級牌者的聯邦可先於其他人燒牌,但此後其他人可再燒牌,若燒牌者均為一方,則按發牌順序進行。
燒牌的條件是:首先用能蓋住所發夠級牌的牌將其滅掉,然後每次所發牌中必須掛一小虎或大虎,但最後一次發牌可除外,或者滅掉所發夠級牌後,手中所剩牌為同一點數的牌(即只剩一手牌)。
· 過牌。上家發牌後,下家有順牌或不順牌的權利,如不順牌,應聲明「過牌」。過牌者除「對頭牌」外,這一輪再無權發牌,直至新一輪重新發牌。
· 讓牌。持牌人對上兩家過牌的對頭牌,即不想過牌,又不原意立即上牌時,可聲明「讓牌」,即讓下兩家先上牌,如下家均聲明過牌,再由持牌人確定上牌或扣牌。對讓牌人順的牌,唯有對頭才有上牌權。下兩家上牌後,讓牌人自動過牌。
· 扣牌。重新發牌前,對死牌必須作「扣牌」處理。對頭互為法定扣牌人,對頭未扣牌前,重新發牌無效,非對頭未徵得法定扣牌人認可扣牌無效。
· 報牌。持牌人手中剩餘牌等於或少於 10 張,其手中持牌數量應顯示給其他玩家。
有些地區或是摸班。每個玩家每局均有三次機會在任何時間向對門提出摸班,玩家可根據摸出的厚度猜測對門剩餘牌量
. 持牌人可以選擇已走科的聯邦挑牌(看牌),不受10張牌的限制
· 挑牌(看牌)。持牌人手中剩餘牌等於或少於 10 張,可由本方其他人提示出牌,稱「挑牌」。
· 底牌。持牌人所發最後一次牌為「底牌」。頭科、二科的底牌,其對頭分別有一次無對頭夠級機會,稱「夠死級」。除有燒牌者外,夠死級者即或重新發牌權。頭科或二科發底牌後,除對頭外,過牌者在此輪中均不可再出牌。如底牌為夠級牌,則只有有權處理此夠級牌的人方可發牌。
· 無頭。頭科產生後,其對頭的夠級對象不復存在,稱「無頭」。其他持牌人按發牌對無頭者所發的任何牌都可滅之,無頭者對其他持牌者亦行使同樣的職權。
· 四人亂纏。頭科、二科產生後,其餘四人不再按夠級、過牌、讓牌、燒牌等規則進行,稱「四人亂纏」。四人亂纏,也應按順序發牌,按規定報牌和扣牌。
· 接風。持牌人對上家的底牌可暫不上牌而申請由自己重新發牌,稱「申請接風」。如其餘持牌人均同意,則申請人就獲得重新發牌的權力,即「接風」。
· 計分。夠級以聯邦為計分方,採取積分制計分法。其基本方法是 : 頭科得 4 分,二科得 2 分,三科、四科均得 0 分,二落得 -2 分,大落得 -4 分,每局中聯邦 3 人得分之和 ( 相抵之後 ) 按照「只記正分,不記負分」的原則記為該方積分。如一方分獲頭科、二科、三科,則稱對方被「串三戶」。串三戶記分翻番,即獲勝一方積 12 分。
· 進貢。採取積分制一般不再進貢,進貢按如下規則進行 :
( 一 ) 大虎、小虎、兩是法定貢牌,按牌點大小取大者進貢。A不作為進貢牌。
( 二 ) 大落向頭科進 2 張貢牌,二落向二科進 1 張貢牌。
( 三) 頭科、二科吃貢
③ 我家在滄口附近,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作文寫的一般。周圍有學習作文的
當我取得好的成績的時候出現有驕傲的苗頭時,是您倆教育我,人要謙虛,要努力,向更高點攀登。當我學習上有放鬆的情緒時,又是您倆教育我,學習必須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才對。
當我勞動觀念欠強時,還是您倆教育我,一個人從小就必須愛勞動,自己的事自己做,盡量幫助別人。當我……
總之,媽媽、爸爸為我犧牲了不少的休息時間,聚會時間作文人網你也可以投稿,外出旅遊的時間。在此,我要說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謝謝您倆的培養教育。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辜負您倆的期望。
④ 滄口屬於青島不
滄口是青島市內四區之一的李滄區的一部分,20來年左右之前不錯,現在是市內發展最差的地方.當然,跟隨青島大形勢,也在一點一點的變好.
⑤ 糕點房加盟培訓,大概需要多少錢
不建議做加盟,費用門檻高高不說,學不到真正的技術,經營會有局限性,不夠靈活,回本比較慢,還是建議去專門的糕點正規培訓單位去了解學習比較好
⑥ 滄口和李滄是一個地方嗎
關於這個問題吧 還是讓26年的老滄口和你講點歷史
不知道你小時候 奶奶爺爺給你唱兒歌沒
「121 上街里 買書包 買鉛筆」
這里的街里 指的是現在沒落的中山商圈
那個年代 那裡是全青島的中心
當時全青島 只有兩個有街道的地方
一個是中山路 一個是滄口街
順便掃下盲 當時滄口這個概念 大約是南起酒精廠(現在四啤)北到公園 東至永清路 西至下街這么個地區
而中心 就是現在的振華路 三盛樓和新華書店的位置
那個年代 什麼台東(當時叫東鎮 現在也有人這么叫)什麼東部 什麼李村
好點的是村落 差點的是菜地 還有很多根本就是荒山野嶺
建國後 市內分了市南 市北 四方 滄口四區
原先的滄口區 是北起樓山 南至北嶺 東到小白幹路(現在叫重慶路 閑的沒事改個路名 閑的蛋疼啊?) 西至海邊
主要因為前幾年市政府的SB 搞了個JB李滄區
劃出去了北嶺 水清溝 勝利橋
劃進來很多滄口人覺得是農村的地方
比如李村 東李 南渠之類的 還有最北和最東的荒山野嶺
而且還把區中心往李村那邊擱
以至於老滄口城區的沒落
但是 現在滄口 個人認為是青島市內難得的一片凈土
外地人少 打架的少 晚上安靜
永安路派出所經常整月沒事干
這就是恬靜的滄口
有人說:滄口臟
這是SB 我覺得除了每天有N個人掃的東部街道 哪裡比滄口乾凈?四方的水清溝 市北的台東 市南的中山路 李村的京口路 哪點比滄口乾凈了
有人說:滄口亂
永安路派出所能全月沒接到一起打架群毆什麼的 其他地方有嗎 滄口都是本地人 本地人亂你媽啊
有人說:滄口人素質差
素質?我擦 別TM在中國談素質 因為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素質多錢一斤?」再說了 滄口人怎麼素質差了 是打架了?還是偷搶了?還是黃賭毒?誰告訴你的?你媽嗎?
有人說:滄口?沒去過。沒印象~
正常 畢竟歷史原因 政府原因 滄口到市中心交通不便 尤其是市南那邊的 誰閑的坐1小時車來滄口體驗生活?這個可以理解
有很多外地人都是:滄口?就是李村吧~
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 還有SB認為北京就是天安門呢
現在政府開眼了 其實我估計是沒地方可發展了 再往東發展就到巨峰頂了個蛋的
要在青島建火車北站 據說客流量要超過青島站
現在南日鋼的拆遷已經啟動
滄口房價也過了5位數
漸漸的 也會發展 也會繁華 也會臟亂 也會魚龍混雜 也會被更多的人知曉
但是作為一個老滄口
我不希望這樣
我還是喜歡小時候 那個恬靜 安然的滄口
一個沒有喧囂 沒有嘈雜 沒有雜亂
一個屬於真正老青島的地方
直到我老去
真的
可能這些說的有點個人觀點
但都是實話的說 可以經得住考證
⑦ 青島市近期重磅推出的滄口「板橋新城」成為了島城人們議論的焦點,但就「公共服務軸」說法有分歧
您說得非常正確,公共服務軸應該是永平路,而不是金水路!滄口將建設一座新城,幾乎是將老滄口推到重建,包括商場、體育場、醫院、學校、大型居住小區、大型公園、海水浴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