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普麗斯木地板加盟流程
擴展閱讀
餐飲投資加盟店小型 2025-05-17 18:33:43
北京理療養生項目加盟 2025-05-17 18:16:07
有沒有微整加盟店 2025-05-17 18:09:48

普麗斯木地板加盟流程

發布時間: 2021-06-26 08:44:24

A. 下列表述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A.海爾蒙特實驗得到了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質B.普利斯特利實驗證

A、17世紀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樹種在裝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澆水.5年後,柳樹長到了82千克,而稱一下泥土的重量,大約只減少了90克.這證明樹木的重量增加來自雨水而非土壤,A正確;
B、普利斯特里的實驗,他認為蠟燭燃燒會污染空氣,使小鼠窒息而死; 通過實驗他認為綠色植物能夠凈化因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B正確;
C、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過這樣的實驗:把綠葉放在暗處數小時,消耗葉片中部分營養物質,然後把葉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經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汽處理葉片,結果遮光的部分葉片無顏色變化,而照光的一部分葉片顯示深藍色.科學家們已經證實,只有澱粉遇碘呈現藍色,澱粉燃燒時能夠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它是一種有機物.薩克斯的實驗使人們認識到,綠色植物在光下不僅能夠釋放氧氣,而且能夠合成澱粉等物質,供給植物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所用,C正確;
D、瑞士的科學家謝尼伯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採集了許多植物的綠葉,浸在水裡,放到陽光底下.葉子很快就不斷地吐出一個個小氣泡,謝尼伯用一隻試管,收集了這些氣體.這些氣體是什麼呢?當謝尼伯把一片點著了的木條扔進試管時,木條猛烈地燃燒,射出耀眼的光芒.這說明試管內是氧氣,因為只有氧氣才能幫助燃燒.接著,謝尼伯又往水裡通進二氧化碳.他發現,通進去的二氧化碳越多,綠葉排出的氧氣也越多.謝伯尼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陽光的作用下,植物靠著吸收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氣」,D錯誤.
故選:D.

B. 普利斯特里的人物生平

自幼漂泊不定的生活,養成了普利斯特里善於獨立思考的性格。18歲那年,由於經常與基督教的牧師來往,他遭到了姑母的激烈責備。從此,他成了家庭的叛逆者。
普利斯特里刻苦好學,興趣廣泛。他曾學過古文、數學。自然哲學導論等,後因體弱多病,中斷過一段學習,待康復後,他進入了考文垂的非國教的高等專科學校。因為他學習勤奮刻苦,成績超群,學校同意他免修一、二年級的部分課程。他在後來的學習中,深感自己的數學與德語基礎太差,又主動要求學校允許他補學了這兩門。在學校里,他學會了希泊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加上他在神學方面的廣博知識,他常常同那些信仰傳統宗教的人們進行辯論,並且總是占上風。以後,他做過教師,也當過牧師。在沃靈頓的非國教高等專科學校里,他講授過語言學、文學、現代史、法律、口才學及辯論學等,甚至教過解剖學,他曾編著出版過《基礎英語語法》和《語言學原理》寫過《口才學和辯論學講義》。1764年,愛丁堡大學授予他法學博士。從此,他開始了科學生涯,著有《電學史》一書,1766年他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 《電學史》一書就是這個時期寫成的。他不僅用通俗的、准確而生動的語言概述了關於電現象研究的完整歷史,而且還具體地描寫了各種不同的試驗情況。不久,他痛感自己缺乏化學方面的知識,於是把興趣由物理移向了化學。在化學領域中,他首先對空氣發生了興趣,思考著不少有關空氣的問題。例如,為什麼放在封閉容器中的小老鼠,幾天後就會死去?容器中本來有空氣,老鼠為什麼不能長期活下去?學生時代他參觀啤酒廠時,發現有一種能使燃著的木條立刻熄滅的空氣,這種空氣就存在於發酵車間內盛啤酒的大桶里。因此,他懷疑是不是存在著好多種空氣。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普利斯特里進行了多種有趣的實驗。例如,他點燃一根蠟燭,把它放到預先放有小老鼠的玻璃容器中,然後蓋緊容器。他發現:蠟燭燃了一陣之後就熄滅了,而小老鼠也很快死了。這一現象使普利斯特里想到,空氣中大概存在著一種東西,當它燃燒時空氣就會被污染,因而成為不能供動物呼吸,也不能使蠟燭繼續燃燒的「受污染的空氣」。為了證明這一想法的正確與否,他設想,能否把受污染的空氣加以凈化,使它又成為可供呼吸的空氣呢?他為此做了一個新的實驗。他用水洗滌受污染的空氣,其結果使他大為驚異,他發現,水只能凈化一部分被污染的空氣,而另一部分未被凈化的空氣,還是不能供呼吸,老鼠在其中照樣要死去。
善於思考和鑽研問題的普利斯特里進一步想到,動物在受污染的空氣中會死去,那麼植物又會怎樣呢?對此,他設計了下列實驗:把一盆花放在玻璃罩內,花盆旁邊放了一支燃燒著的蠟燭來製取受污染的空氣。當蠟燭熄滅幾小時後,植物卻看不出什麼變化。他又把這套裝置放到靠近窗子的桌子上,次日早晨飽發現,花不僅沒死,而且長出了花蕾。由此他想到,難道植物能夠凈化空氣嗎?為了驗證這一想法,他盡點燃了一支蠟燭,並迅速放入罩內。蠟燭果然正常燃燒著,過了一段時間才熄滅。當時,科學家們把一切氣體統稱為空氣。為了確定究竟有幾種空氣,普利斯特里曾多次重復自己的實驗。他認為,在啤酒發酵、蠟燭燃燒以及動物呼吸時產生的氣體,就是早先人們所稱的「固定空氣」(實則二氧化碳)。他對這種「固定空氣」的性質做了深入研究。他證明,植物吸收「固定空氣」可以放出「活命空氣」(實則氧氣)。還發現「活命空氣」既可以維持動物呼吸,又能使物質更猛烈地燃燒。
由此,普利斯特里想設法製取這種「活命空氣」。當時已知硝石也能助燃,於是他想:「也許硝酸能夠把它分離出來?或者,把沾有稀硝酸的銅絲加熱,也許可以放出活命空氣?」他沿著這一思路,埋頭進行各種實驗。他取了一根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裝入水銀,用手指堵住管口,把開口的一端置入盛有水銀的槽中,再把裝有硝酸和銅屑的另一根管子與裝有水銀的管子連接在一起。然後,開始加熱混和物質。經過短時間加熱,產生的無色的氣體就把水銀排出管外,於是管內充滿了新的物質。普利斯特里小心地取出管子,打開管口,俯身一嗅,突然,他被驚楞了:一種揮發的無色氣體,轉眼間就變成了棕紅色的蒸氣,它的強烈氣味很象硝酸,因此當時就稱它為「硝石空氣」。這種在空氣中變成的棕紅色的氣體是二氧化氮,試驗的結果未能製得「活命空氣」,卻發現了兩種新氣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他繼續試驗,又發現了許多新氣體,普利斯特里給它們定名為「鹼空氣」(氨)、「鹽酸空氣」(氯化氫)以及二氧化硫等。此後多年,普利斯特里一直在研究氣體,並寫成了《論各種不同的氣體》一書,大大豐富了氣體化學。
普利斯特里在化學以及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他的學術威望。1772年,」他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的名譽院士,同年12月,他被當時英國的一位政治顯貴謝爾本勛爵請去做家庭教師及圖書管理員。這項工作有較高薪金,而且每天只用上午時間。所以每天下午,他仍舊可以從事科學研究。在這里,他完成了許多著作。他的6個最有價值的氣體實驗,有5個是在這里完成的。普利斯特里終生信奉燃素說,在這里他寫過有關論證燃素說的文章。
他還是一位神學家,在這里完成了一部關於神學的代表作《物質和精神的研究》(1777年):還著有《哲學必要性學說注釋》(1777年)。他明確地剖析了神學和科學哲學之間的聯系。
在氣體化學的研究成果中,普利斯特里最重要的是對氧氣的發現。1774年,他得到了一個大型凸透鏡(火鏡),開始研究某些物質在凸透鏡聚光產主的高溫下放出的各種氣體。他研究的物質中有「紅色沉澱物」(氧化汞)和「汞灰」亦稱水銀燒渣,也就是氧化汞)。普利斯特里把氧化汞放置在玻璃鍾罩內的水銀面上,用一個直徑30厘米、焦距為50厘米的火鏡,將陽光聚集在氧化汞上。很快就發現氧化汞被分解了,放出一種氣體,將玻璃罩內的水銀排擠出來。他把這種氣體叫做」脫燃素的空氣」。他以排水集氣法,把這種氣體收集起來,然後研究其性質。發現蠟燭會在這種空氣中燃燒,火焰非常明亮,老鼠在這種氣體中生活正常,且比在等體積的普通空氣中活的時間長了約4倍;他還親自嘗試了一下,感覺這種空氣使人呼吸輕快、舒暢。他對實驗的全過程做了詳細的描述。
其實早在1771年,普利斯特里把硝石加熱對,已經製得了氧氣。他在題為「各種空氣的觀察」一文中,曾提到:「在我從硝石得到的一定量(的空氣)中,不僅蠟燭能點燃,而且火焰增大,還聽到了響聲,好像硝石在明火中燒爆的聲音。」但由於他當時把這種氣體,混同於一般空氣,所以未能發現氧。普利斯特里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助燃能力之所以不同,其區別僅在於其中含燃素量的不同。從汞燒渣中分解出來的是新鮮的、不含一點燃素的空氣,所以吸收燃素的能力和助燃能力都特別強。因此他把這種氣體叫做「脫燃素空氣」。而尋常的空氣,由於經過動物呼吸、植物的燃燒和腐爛,已經吸收了不少燃素,所以助燃能力就差了:一旦空氣被燃素飽和,那麼它就不再助燃,變成「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指氮氣)或叫「燃素化空氣」。在後來的研究中,普利斯特里發現,綠色植物在陽光中也能放出「脫燃素空氣」,成為光化學作用研究的基礎。
謝爾本勛爵支持普利斯特里的研究工作,一直為他提供研究經費。1774年,他帶著普利斯特里一起訪問了歐洲大陸。在歐洲,他們結識了許多科學家,這對普利斯特里的利學生涯具有重大意義。在巴黎,普利斯特里拜訪了法國化學家拉瓦錫,他向拉瓦錫介紹並演示了從氧化汞中提取氣體的實驗。拉瓦錫後來又重復了他的實驗,並且把普利斯特里的實驗材料以及他本人的實驗結果聯系起來。拉瓦錫能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大膽地提出了氧化概念,形成了燃燒的氧化理論。他指出所謂「脫燃素空氣」實際上就是氧氣,終於推翻了統治化學近百年的燃素學說。而堅持燃素說的普利斯特里卻堅決反對拉瓦錫的新觀點,他拒絕接受拉瓦錫對氧和水的任何解釋。於是,二人由此開始了一場爭論。
雙方的爭論最初出現在《哲學學報》上,後來,這些爭論文章又被編輯成一些小冊子。他們爭論的最後批文章發表在美國出版的《美國哲學會會報》上,其它刊物上也時有他們的文章發表。
在爭論中,普利斯特里證明,不是所有的酸都含有氧,鹽酸就是一個例子。他以此來反對拉瓦錫的氧化理論。但是,普利斯特里在爭論中所使用的理論始終是燃素說。這使他象一個守舊的老人,嘴裡經常念叨著教條的燃素學說,而絲毫不願放棄它。普利斯特里與拉瓦錫,一直都在持續地進行各自的觀察與研究。但他們觀察的深度不同,對觀察到的現象背後的本質理解不同。普利斯特里總是躲避開理論上的思考,他只埋頭於實驗,認為只有實驗才是最重要的,陷入了狹隘的經驗論,影響他的認識進一步發展。而拉瓦錫則不然,他在實驗的基礎上很重視理論思考,這使他在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實現了第一次化學革命。 1804年2月6日,普利斯特里死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諾贊巴蘭鎮,終年71歲。普利斯特里一生主要靠自學成為一位化學大師。其刻苦奮勉精神,堪稱今人之典範。

C. 氧氣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1774年8月1日,是一個陽光燦爛、適於試驗的日子。普利斯特里在一個大玻璃瓶底放了厚厚一層黃色的粉末——水銀灰(即氧化汞),把透鏡聚集的陽光投射到水銀灰上。光照在粉末上形成了耀眼的光點。普利斯特里細心地觀察,突然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粉末微微地顫動、騰躍,似乎有人在向它們吹風。數分鍾過後,在這個地方出現小水銀珠。這可是意外的收獲!

「看來,光是燃素!也許燃素留在玻璃容器中了?」普利斯特里點燃干木條,將它放入玻璃瓶內,想去點燃燃素。氣體燃著了,而且燃燒得更旺,光焰更亮!他迅速地取出小木條,撲滅了火焰,把它再次伸入玻璃瓶內時,冒煙的木條又重新燃燒起來了。

他把這個實驗又做了一次,並用排水集氣法搜集產生的氣體。通過研究,他發現蠟燭在這種氣體中以極強的火焰燃燒;老鼠在瓶中存活時間為相同容積的普通空氣的兩倍。他並用玻璃吸管從放滿這種氣體的大瓶里吸取它,感動十分輕松舒暢。其實,他搜集到的氣體就是氧氣。普利斯特里是第一位詳細敘述了氧氣的各種性質的科學家。但是,由於他篤信燃素說,於是推斷這種氣體必然含有極少的燃素或不含燃素,稱它為「脫燃素空氣」。

普利斯特里正准備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的時候,英國的政治家舍爾伯恩勛爵邀他陪同到歐洲旅行。

到法國巴黎後,普利斯特里立即訪問了法蘭西科學院。在那裡,他向科學家們講述了自己對氣體的研究。在巴黎期間,他還會見了拉瓦錫,在他的實驗室進行了學術交流。

普利斯特里向拉瓦錫揭示了他剛剛發現的秘密,並向他表演了製取這種新空氣的方法。拉瓦錫立即著手研究了它,並由此創立了新的氧氣燃燒理論,揭示了燃燒的本質。因而使「燃素說」徹底破產,使化學生發生了一場革命,開創了化學發展的新紀元。

普利斯特里的職業是牧師,化學只是他的業余愛好。但他卻為這一學科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除了氧氣之外,他還於1772年發現了二氧化氮,1773年發現氨,1774年發現二氧化硫。由於普利斯特里在化學方面的貢獻,1782年,他當選為巴黎皇家科學院的外國院士。

1804年2月6日,普利斯特里卒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諾森伯蘭。

D. 普利斯特里的實驗得出什麼給論怎麼解釋

為什麼放在封閉容器中的小老鼠,幾天後就會死去?容器中本來有空氣,老鼠為什麼不能長期活下去?學生時代他參觀啤酒廠時,發現有一種能使燃著的木條立刻熄滅的空氣,這種空氣就存在於發酵車間內盛啤酒的大桶里。因此,他懷疑是不是存在著好多種空氣。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普利斯特里進行了多種有趣的實驗。例如,他點燃一根蠟燭,把它放到預先放有小老鼠的玻璃容器中,然後蓋緊容器。他發現:蠟燭燃了一陣之後就熄滅了,而小老鼠也很快死了。這一現象使普利斯特里想到,空氣中大概存在著一種東西,當它燃燒時空氣就會被污染,因而成為不能供動物呼吸,也不能使蠟燭繼續燃燒的「受污染的空氣」。為了證明這一想法的正確與否,他設想,能否把受污染的空氣加以凈化,使它又成為可供呼吸的空氣呢?他為此做了一個新的實驗。他用水洗滌受污染的空氣,其結果使他大為驚異,他發現,水只能凈化一部分被污染的空氣,而另一部分未被凈化的空氣,還是不能供呼吸,老鼠在其中照樣要死去。 善於思考和鑽研問題的普利斯特里進一步想到,動物在受污染的空氣中會死去,那麼植物又會怎樣呢?對此,他設計了下列實驗:把一盆花放在玻璃罩內,花盆旁邊放了一支燃燒著的蠟燭來製取受污染的空氣。當蠟燭熄滅幾小時後,植物卻看不出什麼變化。他又把這套裝置放到靠近窗子的桌子上,次日早晨飽發現,花不僅沒死,而且長出了花蕾。由此他想到,難道植物能夠凈化空氣嗎?為了驗證這一想法,他盡點燃了一支蠟燭,並迅速放入罩內。蠟燭果然正常燃燒著,過了一段時間才熄滅。當時,科學家們把一切氣體統稱為空氣。為了確定究竟有幾種空氣,普利斯特里曾多次重復自己的實驗。他認為,在啤酒發酵、蠟燭燃燒以及動物呼吸時產生的氣體,就是早先人們所稱的「固定空氣」(實則二氧化碳)。他對這種「固定空氣」的性質做了深入研究。他證明,植物吸收「固定空氣」可以放出「活命空氣」(實則氧氣)。還發現「活命空氣」既可以維持動物呼吸,又能使物質更猛烈地燃燒。

E. 普利斯特利的小故事

人物介紹
編輯

普利斯特里,英國化學家及神學家。1733年3月13日生於利茲城的一位裁縫店主的家中,幼年喪母,由其姑母撫養長大。他在一所私立學校里學習了拉丁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多種語言。閱讀了宗教、數學、化學等書籍。在青年時代就開始擔任牧師,但對化學十分愛好。由於他同情法國大革命,作了幾次講演,受到一些保守的英國人的反對,燒毀了他的住宅和實驗室,使他不得不於1794年移居美國,成為美國公民,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化學教授,1804年2月6日去世。
2家庭背景
編輯

他的父親約萬斯·普利斯特里經營著這個收入微薄的小農庄,兼營毛織品的加工和裁縫,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約瑟夫·普利斯特里是家中的長子,由於家境艱難,同外公、外婆一起度過了大部分童年。1739年,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又被送到姑母家裡居住。姑母家裡經營著一個大農庄。普利斯特里在那裡不用幹活,唯一的任務就是學習。姑母一心要把他培養成一名神甫。但是,他的優裕生活沒過上幾年,姑夫就突然病逝了。心情悲痛的姑母成了靠遺產過活的寡婦,她身邊沒有一個子女。為了減輕經濟負擔,她把普利斯特里送進了教會學校,後來又把他送到離利茲城不遠的布萊克先生家中。布萊克是一家啤酒廠的職員,他曾是普利斯特里的姑夫的朋友,家裡生活比較富裕。
3人物事跡
編輯

普利斯特里在化學、電學、哲學和神學等方面都有不少著作。1764年與1772年先後出版了《電學史》與《光學史》。他對化學的貢獻是於1774年8月1日用凸透鏡聚光,加熱氧化汞時,發現了氧氣。那時他是一位燃素說的堅持者,他把氧氣稱為「脫燃素氣」。他在實驗記錄中寫道「我把老鼠放在脫燃素氣里,發現它們過得非常舒服後,……又親自加以實驗,……身心一直覺得十分輕快舒暢。」1774年,在他所寫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一書中,詳細地敘述了氧氣的各種性質。
4人物生平
編輯

早年時期

自幼漂泊不定的生活,養成了普利斯特里善於獨立思考的性格。18歲那年,由於經常與基督教的牧師來往,他遭到了姑母的激烈責備。從此,他成了家庭的叛逆者。
普利斯特里刻苦好學,興趣廣泛。他曾學過古文、數學。自然哲學導論等,後因體弱多病,中斷過一段學習,待康復後,他進入了考文垂的非國教的高等專科學校。因為他學習勤奮刻苦,成績超群,學校同意他免修一、二年級的部分課程。他在後來的學習中,深感自己的數學與德語基礎太差,又主動要求學校允許他補學了這兩門。在學校里,他學會了希泊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加上他在神學方面的廣博知識,他常常同那些信仰傳統宗教的人們進行辯論,並且總是占上風。以後,他做過教師,也當過牧師。在沃靈頓的非國教高等專科學校里,他講授過語言學、文學、現代史、法律、口才學及辯論學等,甚至教過解剖學,他曾編著出版過《基礎英語語法》和《語言學原理》寫過《口才學和辯論學講義》。1764年,愛丁堡大學授予他法學博士。從此,他開始了科學生涯,著有《電學史》一書,1766年他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
婚姻生活

1762年,普利斯特里與瑪麗·維爾金遜結了婚。他的妻子是當時英格蘭最大的鐵器製造商艾薩克的女兒,婚後,普利斯特里仍然專心地埋頭科學研究。到了1767年,由於他們的兒女先後出世,家庭經濟負擔加重。加上各教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普利斯特里就放棄了教師職業,重新當上了牧師,家庭收入雖增加不多,但他卻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自由地從事科學研究和著書立說。
科學研究

《電學史》一書就是這個時期寫成的。他不僅用通俗的、准確而生動的語言概述了關於電現象研究的完整歷史,而且還具體地描寫了各種不同的試驗情況。不久,他痛感自己缺乏化學方面的知識,於是把興趣由物理移向了化學。在化學領域中,他首先對空氣發生了興趣,思考著不少有關空氣的問題。例如,為什麼放在封閉容器中的小老鼠,幾天後就會死去?容器中本來有空氣,老鼠為什麼不能長期活下去?學生時代他參觀啤酒廠時,發現有一種能使燃著的木條立刻熄滅的空氣,這種空氣就存在於發酵車間內盛啤酒的大桶里。因此,他懷疑是不是存在著好多種空氣。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普利斯特里進行了多種有趣的實驗。例如,他點燃一根蠟燭,把它放到預先放有小老鼠的玻璃容器中,然後蓋緊容器。他發現:蠟燭燃了一陣之後就熄滅了,而小老鼠也很快死了。這一現象使普利斯特里想到,空氣中大概存在著一種東西,當它燃燒時空氣就會被污染,因而成為不能供動物呼吸,也不能使蠟燭繼續燃燒的「受污染的空氣」。為了證明這一想法的正確與否,他設想,能否把受污染的空氣加以凈化,使它又成為可供呼吸的空氣呢?他為此做了一個新的實驗。他用水洗滌受污染的空氣,其結果使他大為驚異,他發現,水只能凈化一部分被污染的空氣,而另一部分未被凈化的空氣,還是不能供呼吸,老鼠在其中照樣要死去。
善於思考和鑽研問題的普利斯特里進一步想到,動物在受污染的空氣中會死去,那麼植物又會怎樣呢?對此,他設計了下列實驗:把一盆花放在玻璃罩內,花盆旁邊放了一支燃燒著的蠟燭來製取受污染的空氣。當蠟燭熄滅幾小時後,植物卻看不出什麼變化。他又把這套裝置放到靠近窗子的桌子上,次日早晨飽發現,花不僅沒死,而且長出了花蕾。由此他想到,難道植物能夠凈化空氣嗎?為了驗證這一想法,他盡點燃了一支蠟燭,並迅速放入罩內。蠟燭果然正常燃燒著,過了一段時間才熄滅。當時,科學家們把一切氣體統稱為空氣。為了確定究竟有幾種空氣,普利斯特里曾多次重復自己的實驗。他認為,在啤酒發酵、蠟燭燃燒以及動物呼吸時產生的氣體,就是早先人們所稱的「固定空氣」(實則二氧化碳)。他對這種「固定空氣」的性質做了深入研究。他證明,植物吸收「固定空氣」可以放出「活命空氣」(實則氧氣)。還發現「活命空氣」既可以維持動物呼吸,又能使物質更猛烈地燃燒。
由此,普利斯特里想設法製取這種「活命空氣」。當時已知硝石也能助燃,於是他想:「也許硝酸能夠把它分離出來?或者,把沾有稀硝酸的銅絲加熱,也許可以放出活命空氣?」他沿著這一思路,埋頭進行各種實驗。他取了一根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裝入水銀,用手指堵住管口,把開口的一端置入盛有水銀的槽中,再把裝有硝酸和銅屑的另一根管子與裝有水銀的管子連接在一起。然後,開始加熱混和物質。經過短時間加熱,產生的無色的氣體就把水銀排出管外,於是管內充滿了新的物質。普利斯特里小心地取出管子,打開管口,俯身一嗅,突然,他被驚楞了:一種揮發的無色氣體,轉眼間就變成了棕紅色的蒸氣,它的強烈氣味很象硝酸,因此當時就稱它為「硝石空氣」。這種在空氣中變成的棕紅色的氣體是二氧化氮,試驗的結果未能製得「活命空氣」,卻發現了兩種新氣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他繼續試驗,又發現了許多新氣體,普利斯特里給它們定名為「鹼空氣」(氨)、「鹽酸空氣」(氯化氫)以及二氧化硫等。此後多年,普利斯特里一直在研究氣體,並寫成了《論各種不同的氣體》一書,大大豐富了氣體化學。
普利斯特里在化學以及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他的學術威望。1772年,」他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的名譽院士,同年12月,他被當時英國的一位政治顯貴謝爾本勛爵請去做家庭教師及圖書管理員。這項工作有較高薪金,而且每天只用上午時間。所以每天下午,他仍舊可以從事科學研究。在這里,他完成了許多著作。他的6個最有價值的氣體實驗,有5個是在這里完成的。普利斯特里終生信奉燃素說,在這里他寫過有關論證燃素說的文章。
他還是一位神學家,在這里完成了一部關於神學的代表作《物質和精神的研究》(1777年):還著有《哲學必要性學說注釋》(1777年)。他明確地剖析了神學和科學哲學之間的聯系。
在氣體化學的研究成果中,普利斯特里最重要的是對氧氣的發現。1774年,他得到了一個大型凸透鏡(火鏡),開始研究某些物質在凸透鏡聚光產主的高溫下放出的各種氣體。他研究的物質中有「紅色沉澱物」(氧化汞)和「汞灰」亦稱水銀燒渣,也就是氧化汞)。普利斯特里把氧化汞放置在玻璃鍾罩內的水銀面上,用一個直徑30厘米、焦距為50厘米的火鏡,將陽光聚集在氧化汞上。很快就發現氧化汞被分解了,放出一種氣體,將玻璃罩內的水銀排擠出來。他把這種氣體叫做」脫燃素的空氣」。他以排水集氣法,把這種氣體收集起來,然後研究其性質。發現蠟燭會在這種空氣中燃燒,火焰非常明亮,老鼠在這種氣體中生活正常,且比在等體積的普通空氣中活的時間長了約4倍;他還親自嘗試了一下,感覺這種空氣使人呼吸輕快、舒暢。他對實驗的全過程做了詳細的描述。
其實早在1771年,普利斯特里把硝石加熱對,已經製得了氧氣。他在題為「各種空氣的觀察」一文中,曾提到:「在我從硝石得到的一定量(的空氣)中,不僅蠟燭能點燃,而且火焰增大,還聽到了響聲,好像硝石在明火中燒爆的聲音。」但由於他當時把這種氣體,混同於一般空氣,所以未能發現氧。普利斯特里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助燃能力之所以不同,其區別僅在於其中含燃素量的不同。從汞燒渣中分解出來的是新鮮的、不含一點燃素的空氣,所以吸收燃素的能力和助燃能力都特別強。因此他把這種氣體叫做「脫燃素空氣」。而尋常的空氣,由於經過動物呼吸、植物的燃燒和腐爛,已經吸收了不少燃素,所以助燃能力就差了:一旦空氣被燃素飽和,那麼它就不再助燃,變成「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指氮氣)或叫「燃素化空氣」。在後來的研究中,普利斯特里發現,綠色植物在陽光中也能放出「脫燃素空氣」,成為光化學作用研究的基礎。
謝爾本勛爵支持普利斯特里的研究工作,一直為他提供研究經費。1774年,他帶著普利斯特里一起訪問了歐洲大陸。在歐洲,他們結識了許多科學家,這對普利斯特里的利學生涯具有重大意義。在巴黎,普利斯特里拜訪了法國化學家拉瓦錫,他向拉瓦錫介紹並演示了從氧化汞中誰、取氣體的實驗。拉瓦錫後來又重復了他的實驗,並且把普利斯特里的實驗材料以及他本人的實驗結果聯系起來。拉瓦錫能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大膽地提出了氧化概念,形成了燃燒的氧化理論。他指出所謂「脫燃素空氣」實際上就是氧氣,終於推翻了統治化學近百年的燃素學說。而堅持燃素說的普利斯特里卻堅決反對拉瓦錫的新觀點,他拒絕接受拉瓦錫對氧和水的任何解釋。於是,二人由此開始了一場爭論。
雙方的爭論最初出現在《哲學學報》上,後來,這些爭論文章又被編輯成一些小冊子。他們爭論的最後批文章發表在美國出版的《美國哲學會會報》上,其它刊物上也時有他們的文章發表。
在爭論中,普利斯特里證明,不是所有的酸都含有氧,鹽酸就是一個例子。他以此來反對拉瓦錫的氧化理論。但是,普利斯特里在爭論中所使用的理論始終是燃素說。這使他象一個守舊的老人,嘴裡經常念叨著教條的燃素學說,而絲毫不願放棄它。普利斯特里與拉瓦錫,一直都在持續地進行各自的觀察與研究。但他們觀察的深度不同,對觀察到的現象背後的本質理解不同。普利斯特里總是躲避開理論上的思考,他只埋頭於實驗,認為只有實驗才是最重要的,陷入了狹隘的經驗論,影響他的認識進一步發展。而拉瓦錫則不然,他在實驗的基礎上很重視理論思考,這使他在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實現了第一次化學革命。
一生總結

縱觀普利斯特里的一生,他37歲起研究氣體化學,直到終生。他曾分離並論述過的大批氣體,數目之多超過了他同時代的任何人。他可以說是18世紀下半葉的一位業余化學大師。是他發明了帶有酸味的氣水。1772年出版了他的小冊子《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空氣」》,該書深受歡迎,非常暢銷,當年就被譯成法文。普利斯特里名揚世界, 1773年他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的銅質獎章。他對氣林化學的研究成果,一是以其強烈的求知慾與非凡的勤奮態度為基礎的,二是他得益於自己精湛的實驗技能。為此,皇家學會曾授予他卡普里獎。他出版過巨著《關於種種空氣的實驗與觀察》(三卷).以後他的研究成果又匯集於《與自然科學各個部門有關的實 驗與觀察》(三卷)。
逝世

1804年2月6日,普利斯特里死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諾贊巴蘭鎮,終年71歲。普利斯特里一生主要靠自學成為一位化學大師。其刻苦奮勉精神,堪稱今人之典範。

F. 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做三個實驗都是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的

1665年,羅伯特·胡克根據一會員提供的資料設計了結構相當復雜的顯微鏡。有一次,他切了一塊軟木薄片,放在自己製造的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軟木片是由很多小室構成的,各個小室之間都有壁隔開,像蜂房似的。胡克給這樣的小室取名為「細胞」。其實軟木是由細胞構成的,只是細胞壁,沒有原生質。但細胞這個名詞就此被沿用下來。絕大多數細胞都非常微小,超出人的視力極限,觀察細胞必須用顯微鏡。所以1677年列文·虎克用自己製造的簡單顯微鏡觀察到動物的「精蟲」時,並不知道這是一個細胞。
胡克又通過對大量礦物、植物、動物的顯微觀察,同年,胡克發表了《顯微圖集》一書,其中收集的就有著名的軟木切片細胞圖。這是在他全部成就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歐洲17世紀最主要的科學文獻之一。他開始應用顯微鏡於生物研究,他將蜜蜂的刺、蒼蠅的腳、鳥的羽毛、魚鱗片以及跳蚤、蜘蛛、草麻等,用顯微鏡詳細地予以考察比較。他觀察到軟木塞等物品的結締組織,並使用「細孔」和「細胞」來說明,「細胞」(「cell」)一詞從此被生物界直接採用。胡克的這一發現,引起了人們對細胞學的研究。現在知道,一切生物都是由無數的細胞所組成的。胡克對細胞學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這本圖集向人們提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顯微圖畫信息,它涉及化學、物理、地質和生物學。

沈酋駿詞廖進艫膜男飄承騮鋃馗徐藝卓琢匐霖麥

G. 普利斯特列對「植物分解的產物」是什麼有怎樣的研究

1774年8月1日,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興致勃勃地把從朋友家要來的一包黃色的粉末三仙丹(氧化汞),放到一隻大玻璃瓶里,再把玻璃瓶倒放在水銀槽里,隔絕空氣。用凸透鏡把太陽光聚集在玻璃瓶上,加熱三仙丹。過了些時候,他驚訝地發現:粉末好像被人吹動似的微微顫動,幾分鍾以後,出現了小水銀珠,三仙丹因受熱發生變化,分解出一種氣體來。當時,他認為這是一種新「空氣」。

這種氣體是什麼,它有什麼性質呢?

喜歡思考問題的普利斯特列繼續實驗:他找來一個大約直徑30厘米、焦距50厘米的凸透鏡,加熱三仙丹,結果氣體很快被趕出來。他用玻璃瓶收集了一定量的氣體以後,用小木柴去點燃,結果看到小木柴燒得更亮了。以後,他又用同樣方法製取了一瓶氣體,並把一隻小老鼠放進瓶子里,小老鼠就歡快地蹦蹦跳跳起來。他自己也吸進這種氣體,他感到胸部特別的輕松暢快。

普利斯特列再把那隻活潑的小老鼠放進木柴燃燒過的瓶子里,蓋上蓋子,小老鼠就喘不過氣來,痛苦地掙扎著,過不了幾分鍾就死去了。如果在木柴燃燒過的瓶子里,放進去一棵綠色植物,它卻長得很好,葉子平展展地伸張開來。這時候,再放進去一隻小老鼠,蓋上蓋子,小老鼠就又歡快地跑來跑去。

普利斯特列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實驗寫成論文,題目是:《各種氣體之實驗與觀察》。他認為燃燒以後瓶中的空氣變壞了,所以小老鼠死亡;放進綠色植物,它又能把壞空氣變好,所以小老鼠能安然無恙。

當時,普利斯特列雖然不知道他發現的氣體就是氧氣,也不知道點燃的木柴把空氣變壞以及綠色植物使空氣變好的原因,但是他的實驗給人們以啟示:這種氣體是能夠助燃的,也是動物和人生存所需要的。同時,實驗還表明,綠色植物有提供這種氣體的能力。

他的功績是,一方面給拉瓦錫創立的新燃燒理論提供了實驗的基礎,另一方面為探索「綠色工廠」之謎又打響了不尋常的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