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巨人教育加盟費用多少錢
以上品牌,可作為參考。
② 北京加盟幼小銜接哪家好
您好,建議您可以試試在線鋼琴課,孩子足不出戶就能在家學鋼琴,教學陪練一體化。音樂蜂巢,是專注於4-12歲少兒的在線1對1鋼琴教學專家。自2016年起,由中央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台灣兒童心理學者、法國音樂製作人等教授級專家共同研創獨家動畫劇情互動課堂。
通過AI智能黑科技及專利硬體,將學琴、練琴完美融合進一個APP,以全國音院畢業的全職師資為教學紐帶,高效激發孩子學琴主動性和趣味性,讓家長省心省力,徹底粉碎傳統方式學琴的痛苦。
音樂蜂巢五階課程體系及教材,接軌音協、英皇考級水準。所有產品相關硬體已通過蘋果公司MFI認證。音樂蜂巢官網:www.yinyuefengchao.com,歡迎添加微信客服:yyfcamy,獲取一周鋼琴教學體驗課。
在音樂蜂巢報名在線鋼琴課的話,還可以享受購琴優惠哦~
③ 十大教育連鎖機構排名誰知道
具體的排名不太清楚,我記得之前騰訊和新浪報道過,好像有一個優勝教育的機構。
④ 如何加盟一個教育機構
流程
1 了解模式和體系
2審定加盟資格並填寫申請表
3到實地進行考察
4 進行洽談和簽約
5門店選址和籌建
6 人員招聘及培訓
7 推廣和開業宣傳
8 擬定開業計劃
9 盛大開業
⑤ 幼兒園連鎖加盟品牌哪個好
一、幼教環境行業分析
幼教是教育產業中最後一片藍海,被視為「永遠的朝陽產業」。
每年新生兒數量穩定在1600萬左右,「開放單獨二胎」的利好,2016年至2020年,國家將存在高達1100萬幼兒的新增需求。
政府出台政策,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加大投入。
二、幼兒教育質量高標准、高要求
近幾年,社會對幼兒園功能的認識已由原來的託管、提前學知識轉變為視其為成長起步、能力培養關鍵期。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幼兒園的品牌發展也最終要落實到教育質量上。
三、幼教終極歸宿:品牌化、連鎖化
不管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帶來的直接後果都是市場競爭加劇。當越來越多的幼兒教育品牌加入到分享幼兒教育市場這塊大蛋糕時,能否得到消費者即家長的認同成了決定存亡的關鍵。從近幾年的中小學擇校熱、學區房熱銷的社會現象也能看出,知名品牌學校對大眾的吸引力是只增不減。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個體辦園的知名度呢?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紅纓教育中不少加盟園曾經是個體辦園起家。隨著經營發展,遭遇了或者管理瓶頸,或者課程缺乏創新,或者師資培訓跟不上等問題,導致創業投資「滑鐵盧」。在此情況下,一批個體辦園者走加盟之路,借用紅纓教育的品牌、管理、教學理念、教育模式等資源優勢,與眾多加盟園一起形成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成功扭轉了局勢。由此可見,在移動互聯時代,走連鎖加盟是實現個體辦園成功、轉型品牌化的便捷途徑。
幼教市場競爭會激烈。要想突圍關鍵是要做好口碑,樹立品牌。
⑥ 十大教育加盟店排行榜有哪些
1.愛達閱讀
愛達閱讀配以自主研發的高端教學閱讀課程,從基礎小時候便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激發閱讀興趣,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閱讀。
2.兩個黃鸝少兒口才
兩個黃鸝少兒口才以教育口才和寫作能力為主,產品覆蓋口才、寫作、等多個方面,以「新語文」教育體系不斷的創新發展。
3.憶聚堂記憶學
憶聚堂記憶學顧名思義就是以記憶為主,總部的師資力量也是非常雄厚的。
4.香港偉才幼兒園
香港偉才幼兒園主要就是以孩子的學前教育為主,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加盟品牌。
5.百特少兒英語
百特少兒英語主要的輔導方向就是英語,英語現在成為課堂上很重要的一門課程,這個品牌致力於為中國孩子提供多方面的英語學習解決方案。
6.弘樂大語文
弘樂大語文在中小學國學的概念,打造成為國學品牌第1梯隊。其語文是我們的的語言文化,學好語文是極為重要的。
7.弘樂教育
弘樂教育擁有比較強的專業性,已經覆蓋了現有的各式科目的教學方向,有著很強的品牌鮮明性。
8.愛玩書
愛玩書是一項培養孩子喜歡上閱讀的教育品牌,作為中國創意閱讀的大品牌有著很好的口碑。
9.天津劍橋雅思
天津劍橋雅思主要就是以英語以及外語教育為主,以學生更好的成長發展作為辦學宗旨和任務。
10.52世紀學習吧
52世紀學習吧的覆蓋學習目標是非常廣闊的,52世紀學習吧可以滿足不同年級段學生的需求。
⑦ 北京最大諸園教育綜合體是什麼模式有什麼亮點怎麼做到全國第一的
諸園(北京)項目總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項目位於亞奧商圈核心位置,緊鄰中關村、望京商圈黃金輻射區,與北京各大熱點商圈實現無縫對接,十五分鍾直達長安街、CBD等核心商務區、奧林匹克聖地、鳥巢、水立方近在咫尺,多所幼兒園、中小學和大學分布周邊;項目聯合品牌設計團隊,傾力打造以教育商業綜合體為特色,涵蓋早教、學前、K12、素質教育、成人、老年等培訓項目的一體化、定位一站式全方位教育服務平台、家庭共享娛樂空間、新零售孵化平台,教育大數據營銷中心,是北京最大的教育商業綜合體。諸園教育綜合體望京新店正在招商中……
⑧ 請問有哪些教育品牌可以加盟有人做過嗎
現在做教育培訓的機構也都是比較多的,各個機構所加盟的項目也都是不同的,如果想做的話,可以結合當前市場的需求,以及個人的興趣等多個因素進行選擇和投資,我朋友它們在東方沸點教育機構做加盟投資,大概也都做了快5年了,現在也都還是不錯的
⑨ 如何進一步改革辦學形式實現"校企一體化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決定職業教育質量的根本性因素,是職業院校辦學的必由之路。為了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難題,近年來,我國職教界進行了積極探索,出現了校中廠、廠中校、集團化辦學、現代學徒制等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萊蕪職業技術學院(簡稱「萊蕪職院」)在辦學實踐中積極尋求發展道路,在突破體制機制障礙,與企業聯合搭建平台,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果與社會效益。
一、萊蕪職院「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的做法
萊蕪職院成立於2000年,是一所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位於山東省萊蕪市高新區。學院在校師生9000餘人,設有機電工程、機械與汽車工程、冶金與建築工程、師范教育與藝術等8個系,38個招生專業,面向全國招生,是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
萊蕪職院以「服務萊蕪、輻射周邊,工科為主、多科並舉,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建設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職院校」為辦學定位,緊密聯系實踐,堅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和「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辦學思想,結合學院實際,選對路子、找準定位,先後與泰山鋼鐵、特變電工、福田雷沃重工、北京匯源、魯南制葯、北京中關村國際孵化軟體協會等百餘家企業、行業協會建立了校企一體化合作關系。幾年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90%以上,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一)「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範例——魯纜模式
萊蕪職院「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的典型企業是特變電工山東魯能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簡稱「魯纜公司」)。該公司是高端電纜領域的知名民族品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及南方電網公司的核心供應商。學院與公司在彼此深入調研、溝通交流,增進互信的基礎上,於2011年4月9日正式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起初,校企合作雙方是「學校專業培養+公司上崗培訓」的普通模式,雙方從學院即將畢業的在校生中遴選部分優秀學生組建「特變電工魯纜班」,學生在經過短期培訓後到企業實習或就業。由於學院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扎實,受到公司充分信任。校企雙方決定深入合作,走「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的路子,在招生招工、人才培養、資源利用、文化建設、產學研用等領域全面對接融合。
校企雙方共同招生招工。萊蕪職院和魯纜公司共同制定招生計劃和方案,組成招生小組,到所在地的新泰一中和新汶中學等學校,通過共同宣講和組織高三畢業生到學院、公司參觀等形式,使學生全面了解校企雙方。學生入學前與魯纜公司簽訂就業意向,入學後編入「特變電工魯纜班」,並由魯纜公司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獎學金。這種「雙錄取」的方式讓考生和家長吃了定心丸,不再為就業擔心。2011年,學院僅在新泰市就招錄「特變電工魯纜班」學生100人,報到率100%。
校企雙方共同培養學生。「特變電工魯纜班」學生在學期間,由校企雙方共商培養事宜,魯纜公司派出技術骨幹到學院任兼職教師,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共同組織教學,共同建設專業。除了「特變電工魯纜班」的共同培養外,每周四是魯纜公司在校的公開課時間,用於知識宣講和業務培訓,內容包括企業文化、員工素養、制度管理和專業知識等。學院還邀請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擔任學院就業指導顧問,開展就業咨詢和就業講座,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魯纜模式營造了「一入學校門,就是企業人」的濃厚氛圍,學生的學習責任和企業歸屬感得到強化。
校企雙方共同負責頂崗實習。「特變電工魯纜班」學生畢業前一年到魯纜公司參加頂崗實習,學院負責制定頂崗實習計劃,有針對性地確定實習內容與實習進度,並為每位學生建立頂崗實習檔案。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實行「雙導師制」,學院和公司分別為學生配備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實習指導教師,由雙方共同管理學生。「特變電工魯纜班」的學生在完成學業和頂崗實習,經學院和公司考核合格後,即可直接留在企業工作。
(二)覆蓋多個專業,「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不斷推進
魯纜模式為學院在更多專業開展校企合作提供了範例,通過移植、加工和創新,學院的其他專業也陸續開展了「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如學院商務管理系和北京匯源集團魯中有限公司合作,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的師生獲得了匯源2.5升清潤、1.88升多果樂、紅標礦泉水等產品在萊城地區的獨家代理權,並在學院成立經營部,學院提供倉庫、啟動資金及車輛等。匯源集團派市場人員常駐學院經營部,幫助指導拓展銷售渠道、管理和監督市場運行,並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學科建設、教學和學生實訓。目前經營部營業額已過20萬元,師生感受到了真實的經營情景,學習知識、適應市場、融入社會的能力顯著提升。
二、萊蕪職院「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的特點
與一般的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這種企業僅僅作為學校「婆家」的形式不同,萊蕪職院「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將企業理念、企業文化、先進技術、管理制度貫穿整個育人過程,雙方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實現了學院與企業的全方位、無縫對接融合。
(一)服務企業、面向社會是「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的定位
把為企業服務作為辦學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是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辦學方針的具體體現。為企業量體裁衣的培養模式是「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區別於普通教育的顯著標志。學院通過與企業在人才培養、產學研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方面為企業培養和輸送適銷對路的人才,另一方面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力,提高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在服務特定企業的同時,學院將「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專業,與本地區乃至外省許多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更多企業、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學院還全力打造了汽車修理實訓室、食品加工實訓室等,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其產品和服務對社會開放。
(二)全面融合是「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的核心理念
「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中,學院與企業是辦學的雙主體。學院與企業共同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和標准,實現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需求相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素質教育與技能培養相融合;共同構築一體化教學平台,實現教學內容與生產項目相融合;共同建設「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實現專業教師與能工巧匠相融合;共同開展崗位技能教學,實現能力培養與技能鑒定相融合;共同營造職場氛圍,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最終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一體化對接融合要求。
(三)「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貫穿育人的全過程
「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涵蓋招生——培養——就業整個育人的全過程。學院與企業共同商定招生計劃,招生即招工。在學生入校後,由學院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特變電工魯纜班」實行2+1育人模式,即頭兩年學生在校完成理論課和實訓課的學習,這期間,企業參與學院教學計劃編制、課程設置、教材編寫,並為學生提供獎學金支持,同時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定期到學院承擔教學任務、宣傳企業文化;最後一年學生在學院和企業提供的「雙導師」指導下,完成在企業的頂崗實習。學生畢業經考核合格,即可直接在企業工作。「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使學院和企業形成了從學生入口到出口的共管共育的育人機制。
(四)多崗輪換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技術革新,企業對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職業道德方面要求人文修養與心理狀態兼備,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意識;在專業素養方面,要求扎實的專業知識體系與多元知識結構的綜合;在能力結構方面,要求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一定的創新能力、靈活應變的能力、果斷決策的能力等。為了使學生達到以上要求,在頂崗實習階段,企業打破傳統的「職業崗位能力」培養方式,定位於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不是訓練學生孤立、單一的崗位技能,而是通過從生產到銷售的多個崗位輪崗,使學生體驗企業運作的全過程,感受職業情境、學習「如何工作」,從而提高包括職業技能在內的個體在職業工作、社會交往、個人生活情境中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
三、「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的優勢
(一)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以「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為體制基礎,以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平台,帶動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材編寫、教學方法、實習實訓、師資培養等在內的一系列教學改革。從區域經濟、企業需求出發,將企業價值鏈、產業鏈、企業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功能定位和歷史使命中,真正實現了校企雙方從思想到行動的深度融合。通過校企深度融合,學院及時獲悉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最新信息、保證了專業技術的先進性。學院的辦學理念得到創新、教學條件得到改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的實踐環節也得到充分保證。對於學生而言,學習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有方向有動力,學習自覺性更強。「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增強了校企雙方的責任意識,避免了以往校企合作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剃頭挑子一頭熱」、工學結合「兩張皮」等流於形式的現象,真正培養了適應企業需求和社會發展、掌握現代高新技術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控制數量,把握需求,畢業生適銷對路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周期在3~5年時間,受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不確定性的影響,教育部門很難提前數年對勞動力市場供求做出准確預測,因此可能造成招生數量的盲目性。「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專業招生數量,完全是根據企業戰略發展的縝密研究基礎上,考慮一定的淘汰率和崗位的變化,由校企雙方協商制訂的,具有規劃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特變電工魯纜班」首批58名簽約畢業生已全部順利到魯纜公司就業。部分畢業生在入職後,以其扎實的業務素質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已經發展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這種為企業量身定製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模式,既破解了企業的用工難問題,受到企業的青睞和歡迎,與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同時,也促進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
(三)合作研發,促進校企雙方可持續發展
「校企一體化」不僅僅體現在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而是校企多層次合作、多方位互動、互利共贏的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技術研發方面,學院與多家企業和高校簽訂了科研合作協議,通過合作,學院的科研創新工作實現了較大突破,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已承擔市級以上科研項目200多項,累計爭取科研扶持資金2000餘萬元,獲得國家專利527項,解決企業重大技術難題30餘項。在合作研發過程中,學院針對企業的發展需要設定科研攻關方向,提供技術服務、信息服務、培訓服務,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工藝技能、物化產品和經營決策,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企業主動向學院投資,將生產工藝、技術革新等提供給學院,促進學院的硬、軟體發展,提高學院的辦學水平。
(四)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提升
通過「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企業在人力資源、技術進步和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能夠實現核心競爭優勢的提升,從而獲得更大收益。首先,得到了適應本企業需求的高素質「忠誠員工」。由於育人過程中的企業技術、管理、文化滲透和生源的本土化,使學生在掌握與企業崗位需求相一致的專業技能的同時,樹立了較強的企業責任感,不但有效減少了學生入職後跳槽、人才流失、技術失竊等不穩定現象的發生,而且能夠有效發揮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產品質量與工作效率。其次,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通過與學院加強合作創新,整合外界技術創新資源,壯大自身研發實力,加快企業技術創新節奏,提高創新成功率,同時降低了研發成本和技術交易成本。第三,提升了品牌影響力。企業從單純的員工招聘需求到關愛學生的成人成才發展,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無形中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五)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以特變電工為例,它是我國輸變電行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前景好,收益較高,尤其在景氣指數飆升時期,能在該企業謀得崗位,已成為相關專業高職院校畢業生的一種奢望。我國部分企業,特別是經濟效益好的大型企業,其用人制度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少數入圍者獨享美食,這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背道而馳。特變電工魯纜公司與萊蕪職院的「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提供的完全是開放式平台,打破圍城,面向全社會有志於輸變電事業的青年學生招生招工。畢業生加盟特變電工後,這些多數來自農村的學生改善了自身經濟狀況,同時,將他們的家庭搬遷至公司所在的城市,從一定程度上,也為推進城鎮化發展貢獻了力量。這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應推動更多的企業在高職事業上肩負起社會責任,形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巨大力量。
四、「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的思考
萊蕪職院「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的實踐證明,只有面向市場、貼近企業,才能使高職院校的辦學產生根本性的改變,才能培養出真正適合企業、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現職業教育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這一根本宗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很多種,萊蕪職院的「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模式是眾多模式中的一種,其在發展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和引發的思考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意義。
一是需要法律法規,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化、穩定化。
目前我國還沒有出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專門法律法規,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責、權、利不夠明晰。尋求校企合作多數是學校的自發行為,常會遇到企業積極性不高甚至不理解、不合作的情況;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學校則處於相對被動的位置。因此,有必要出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明確各方的責任與義務,特別是企業在參與教學和管理、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等方面的責任,明確規定企業的優惠激勵與懲罰措施,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國家制度穩定下來。同時,嚴格執行職業資格准入制度、規范勞動力市場用工行為,營造校企合作的良好環境。
二是需要研究探討,破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難題。
長期以來,我國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一些難以突破的問題。以訂單培養為例,學校培養人才有一個時間周期,在幾年的培養過程中,企業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可能出現由經營不善而裁員甚至倒閉的情況,導致先前的訂單協議無法履行。這是目前校企難以緊密合作的一個關鍵因素。類似「企業發展危機與合作辦學風險」等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出現的關鍵性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革與嘗試,從而形成有效措施。
三是需要靈活機動,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要學習借鑒,但不宜照搬照抄。應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學校辦學實際,創新改造、靈活實施,最終找到適合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就同一所學校而言,可以結合不同專業,嘗試多種校企合作的模式。要加強校企融合,促進彼此間溝通和理解,找到兩者發展的最佳結合點,形成共同發展願景,並在合作中吸收企業在管理、技術、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優點和長處,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為學生提供更有利的成才通道,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四是需要企業視角,充分考慮企業的利益訴求。
我國的校企合作多數屬於以學校為主的模式,作為技能型人才需求和使用終端的企業如何想、希望怎樣做,尚未得到政府和學校的充分重視。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是市場競爭、政策激勵、科技發展的共同作用,但這些因素也會因企業的規模、所有權結構、文化等企業內部特徵的不同而變化。企業最終會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做出參與職業教育的決策。單純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不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的,應站在企業角度考慮問題,允許並保障企業對利益的追求,通過完善社會利益機制,保障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利益,促使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環,真正實現校企共贏。
⑩ 北京投入2.4億元推動城鄉學校一體化 什麼叫城鄉一體化
新華網北京4月4日電(記者李江濤、丁靜) 為緩解「入學難」、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北京市2012年啟動城鄉新區一體化學校建設工程,投入約2.4億元建設了15所學校,新增學位9000多個,今年還將支持30所城鄉一體化學校建設,預計新增學位2.4萬個。北京市在重點支持15所學校設施設備達標建設的基礎上,還實現了與名校的「教學師資一體化」,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改革試點,即校長在兩校區擁有同等的人事、財務、教學安排等各項權力,兩校區共享學校教育教學資源,教育教學管理、教材及校內考試評價等實施統一管理,還建立了對優質資源輸出校的獎勵和補充機制。城鄉新區一體化學校建設不僅改善了城市郊區學校的硬體條件,更提升了學校的軟實力。平谷區馬坊小學與東城區東交民巷小學「結對子」後,更名為東交民巷小學馬坊分校。東交民巷小學的校本部課程供分校共享,音樂、體育、美術等任課教師的跨校兼課也使兩地的孩子享受到同樣的教育。東交民巷小學組織教師送課到分校,請專家對分校全體教師進行培訓,還為分校派來學習的每名教師配備骨幹教師做師傅,傳授教學經驗。通過與東交民巷小學的全面合作,馬坊分校的管理水平、教師團隊水平、知名度等都明顯提高,老師們說,學校的硬體和軟體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我們的教學技能、課題研究、專業素養等各方面在東交民巷小學的幫助下都取得很大進步,大家對學校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查看更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