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分類 » 陳師傅特色手擀麵加盟費
擴展閱讀
鎮三關的加盟電話 2025-04-30 23:34:30
旅行社門市加盟流程 2025-04-30 22:52:15

陳師傅特色手擀麵加盟費

發布時間: 2022-04-18 08:26:27

A. 飯店裡的牛肉麵有什麼特殊秘方,為什麼家裡做不出來

主料:牛腩 輔料:胡蘿卜、香菜、手擀麵 調料:蔥、姜、蒜、醬油、鹽、料酒、醬油、干辣椒、花椒、大料、桂皮、肉寇香葉、丁香、陳皮 烹制方法: 1、將牛腩改刀成一寸見方的塊; 2、將鍋中加水,蔥、姜、蒜、干辣椒,加入牛腩塊煮開,除去血沫用紗布將其他調料包好放入鍋中,加入醬油、料酒蓋蓋,熟20---30分鍾; 3、將熟好的牛肉連湯澆在煮好的面條上撒入香菜即可食用。 二 配料:牛肉4-5斤、砂糖3小匙、沙拉油3大匙、酒2大匙、老薑250克、蒜35克、辣豆瓣醬1碗、鹽1大匙、面條70克、紅辣油半碗、味精半匙、醬油2小匙、蔥花少許 做法:先將牛肉去油,清洗干凈,切成長條塊,放在熱水中煮去血水,見牛肉顏色變淺,即可撈出;姜切成小塊、拍裂;蒜去老皮,拍裂。然後把砂糖、沙拉油用小火炒成糖色醬,把牛肉、酒放入鍋中後改用中火翻炒均勻,再把豆瓣醬、辣油一起炒;再放入鹽、姜塊、蒜、高湯,再用小火煮2-4個小時,即可。把鹽、味精、醬油、蔥花一起攪拌均勻,備用。再用另一個鍋燒水,水開,將面條抖散放入鍋中,等水開後,先舀半碗面條湯放在鹽、味精、醬油、蔥花攪拌的碗中,再放上已經燒好的牛肉及湯,即可食用。 三 麻辣牛肉麵 配料: 牛臀尖肉500克(黃瓜條肉),豆油500克(實耗75克),大蔥50克,生薑25克,精鹽20克,醬油20克,料酒15克,白糖25克,花椒5克,芝麻10克(焙好),辣椒油5克,干紅辣椒5克,味精5克,牛肉湯750毫升,芝麻鹽15克。 特色: 口味香辣,牛肉鮮嫩,酥香爽口 操作: 1、牛肉改成兩個整齊的塊;大蔥去皮;洗凈,剖開切成段;生薑切成片;干紅辣椒洗凈,去把、籽,切成1厘米長的節;芝麻焙好炒熟。 2、牛肉用蔥段、生薑片、精鹽、料酒腌1小時,沸水旺火上籠蒸爛,取出晾涼,改切成4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 3、炸鍋燒熱,放入豆油,燒五成熱,放入牛肉條,炸干水分,撈出,控油。 4、鍋內放豆油75克,燒熱,放入花椒,炸糊後撈出,棄之。油稍涼一些,放入干紅辣椒炸成紫黑色時,加入蔥、姜炒一下,放入牛肉湯,加醬油、味精、牛肉條,用中等火力將汁收濃,汁盡時澆上辣椒油,撒上焙好的芝麻

B. 重慶特色小面

辣醬面
原 料: 面條250克,豬肉丁150克,黃醬40克辣椒面、蔥末、黃酒、麻油、豬油、白糖、醬油、味精各適量
操 作: ①炒鍋燒熱,油八成熱時,放蔥末、辣椒面,炸出香昧, 再放入豬肉丁煸炒片刻,加黃醬、黃酒煸炒,炒至豬肉熟,待肉與醬分離時,加白糖、清湯少許,再續炒片刻, 加味精,淋上麻油即成辣醬。

②用開水鍋下面條,面條熟後盛入大湯碗內,加辣醬即可

炸醬面
原 料: 黃瓜、木耳、雞蛋、西紅柿、綠豆牙、芹菜、黃醬、豬肉等
操 作: 1。先買一袋干黃醬(一小袋即可,如果是兩個人的話)

2。回家把干黃醬倒出來(多少視你的食量而定)放在一個碗里。然後用水(生水就可)慢慢調勻

3。肉切成小丁(最好是有一點肥的,比較香)丁越小越好?nbsp;蔥切成末,備用。

4。油鍋燒熱,倒油。多少視你的喜好而定。當然不要太少了,否則粘鍋

5。待油燒熱後,放入肉丁,煸一煸。

6。待肉丁8成熟時,把調好的醬倒入鍋內。這時的火要調成小火

7。在小火上慢慢熬醬,用鍋鏟不斷攪動,以免粘鍋。同時視醬的稠稀添加適量的水。

8。將切好的蔥末倒入鍋內,並打兩個雞蛋(半袋干黃醬放兩個雞蛋比較合適)放入醬內,用鍋鏟攪勻。

9。待醬出香味,色澤變成油亮的微黃色時關火,把醬出鍋。(熬醬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就可以把黃醬中的油逼出來了)

10。吃不了的醬(熬好的),放在碗里,上覆保鮮膜放入冰箱內保存,下次再吃。最好不要放在露天,以免生毛。

注意:熬醬時千萬別放鹽!!!因為醬本身就是鹹的。

以上是醬的方法。以下是菜碼的做法:

1。黃瓜洗凈切絲,備用

2。黃花、木耳用水發好,備用。雞蛋、西紅柿備用

3。綠豆芽、芹菜焯好備用

4。鍋放火上,放少許油燒熱。把雞蛋放入鍋內(一個即可)炒雞蛋
。放入切成幾瓣的西紅柿,滑鍋(這也是為了有湯,而且清口)再放入發好的黃花和木耳。放少許鹽。因為醬會比較咸,所以所有的菜都要淡!

最後,下面條,面條煮好後,就可以拌醬和自由放喜歡的菜碼了。一碗美味的炸醬面出來了

雞絲涼面
原 料: 面條,雞肉
操 作: 機制的面條入沸水中煮熟。煮時不能煮得太軟,撈出放案板上趁熱,灑熟菜油少許,抖散快速降溫,到互不粘連且己冷卻為止,成為涼面。

吃法:
(1)綠豆芽涼面,綠豆芽在沸水中煮斷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蓋涼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醬油、蒜泥和麻油調成的味汁;

(2)雞絲涼面,基本製法同綠豆芽涼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後撕成的雞絲;

(3)三絲涼面,面上加熟雞絲、火腿絲、豬肉絲

安東刀切面
原 料: 面條:麵粉3杯,豆粉1杯。
雞800g,雞蛋2個,辣椒絲 少量,紫菜2張。
鹽少量,切好的蔥2小勺,搗好的蒜1小勺,胡椒面少量,香油1/2大勺,芝麻2小勺。
煮雞的湯
操 作: 1) 把麵粉和豆粉混在一起和面,並做刀切面放在開水裡煮熟。

2) 等煮雞的湯涼後,撩去油並調味。

3) 雞蛋煎成黃、白雞蛋切成絲。

4) 紫菜切小。

5) 把面條盛在碗里倒雞湯後放煎雞蛋、辣椒絲、切好的紫菜、拌的雞肉。

6) 配佐料一起吃

京味打鹵面
原 料: 五花肉、香菇、黃花、木耳、口蘑。
雞蛋、手擀麵。
蔥、姜、蒜、花椒、水澱粉、雞精、鹽、老抽、香油
操 作: 1、香菇、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浸泡發開,洗凈後,不要倒掉發蘑菇的水,濾出後打鹵用;

2、取湯鍋加蔥姜五花肉煮熟切薄片,香菇切片與黃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鍋中加入煮肉的湯和發蘑菇的水頓20分鍾,加入鹽、雞精、老抽、調味後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鹵就做好了;

3、取炒鍋加一些香油和色拉油和幾粒花椒,加入蒜末,炸香澆在做好的鹵上。

4、煮麵澆鹵即可

牛肉冷湯面
原 料: 韓國冷麵 80公克
燉牛小腿肉 50公克
水煮蛋 1/2個
蘋果 30公克
蕃茄片 1片
小黃瓜片 少許
泡菜 少許
牛肉高湯 2杯
白芝麻(炒過) 少許
操 作: (1)將韓國冷麵放入沸水中煮約3~4分鍾,用網杓撈起,沖水後放入冷水中用手搓洗,以去除面條上的黏滑液,再放入冰水中冰鎮一下,瀝干水份後放在盤子上備用。

(2)將燉牛小腿肉切片,蘋果切片後泡在鹽水中備用。

(3)將面放在碗內,再將其他食材放入,倒入高湯後,再撒上白芝麻即可上桌食用。

(1)燉牛小腿肉作法:將牛小腿肉先用平底鍋將表面煎一下,再放入蒜頭4~5顆、姜3片、蔥3支、辣椒2根、醬油1杯、味醂1/2杯、酒1杯、糖2大匙、水2杯,一起用小火熬煮,煮的時候要注意隨時將浮末撈起,燉煮約2小時左右即可。

(2)牛肉高湯的製作方式:牛骨1公斤、雞骨2副、洋蔥1顆、蔥3支、蒜頭2顆、姜少許、水3000㏄,一起用小火熬煮6小時,在熬煮過程中一定要將表面浮起的泡沫確實撈除干凈。熬煮好後再過濾殘渣,放冷後,即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老友炒麵
原 料: 牛肉二兩、青紅菜椒各半個(做咕嚕肉剩下的)、洋蔥半個、酸筍一兩、酸辣椒一兩、胡蘿卜半個。(其實炒麵的配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 蒜頭和豆豉剁成碎粒備用、醬油、白醋、鹽、味精
操 作: 1、面條下開水鍋里煮一下,然後過冷水。

2、牛肉用姜酒糖腌一下,然後下油鍋炒至斷生盛起。

3、胡蘿卜、洋蔥、青紅椒切絲下油鍋爆一下盛起。

4、炒鍋下油,油要多一些,下蒜米豆豉粒爆炒,然後放入酸筍、酸辣椒(切成絲狀),再放入面條,面條下鍋後最好用筷子挑著炒,這樣面條不容易斷。放入一勺子醋、一勺子醬油,繼續翻炒,等到面條均勻上色後再放入其他配料,適當加些鹽和辣椒醬。只要面條的味道具有酸、辣、咸就大功告成了!起鍋前加些雞精增味。

貼士: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最後炒麵條的第4步,要全程大火,一氣呵成,所以調料要事先准備在順手拿的地方,以免手忙腳亂的

炒麵便當
原 料: 拉麵 1人份
蛋 1個
黑木耳 1朵(切丁)
小黃瓜 1/3條(切丁)
洋蔥 1/2大匙
蕃茄丁 1/2大匙
四季豆 5條
紅燒肉 4片

咖哩粉 1大匙
香油 1小匙
糖 1/2小匙
鹽 1/3小匙
香油 1/2小匙

操 作: (1)蛋打散,煎成蛋皮後切丁備用。木耳、小黃瓜及蕃茄等同樣切丁備用。

(2)拉麵煮熟後撈起泡冷開水瀝乾備用。(可用其他的面如油麵或烏龍面等取代)。

(3)油鍋加熱,先放入洋蔥爆香依序放入木耳、小黃瓜丁、蕃茄丁、蛋皮略炒一下,再加入拉麵及咖哩粉等調味料拌均勻即可盛入便當中。

(4)四季豆用水燙熟,放鹽及少許香油調味料拌勻即可。

(5)將紅燒肉切片,放入便當中即完成了。(參考三寶飯中叉燒肉的作法)。
辣椒腰果炒麵
原 料: 細面條300克,紅、青甜椒各半個,腰果適量,芹菜1根,胡蘿卜半根,豆芽少許。
橄欖油1大匙,醬油1小匙,鹽適量
操 作: 1.面條放入煮至九成開的水中,煮到剛好變軟,瀝干撈出,過一下涼水,撈出控水,拌入適量橄欖油;紅、青甜椒分別去蒂和子,洗凈切條;芹菜擇洗干凈,切段;胡蘿卜洗凈,切絲。

2.將橄欖油倒入鍋中加熱,放入甜椒,用中火加熱1分鍾左右,然後倒入腰果,翻炒直至變成金黃色。

3.將剩餘蔬菜倒入鍋中,中火加熱到蔬菜變軟,拌入面條和混合好的調料,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均勻即可。

貼士:腰果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含量,屬陽性食物。瑜伽飲食中,建議每天適當攝取乾果類的食物,尤其在寒冷的季節食用可以提供人體足夠的熱量

酸湯面
原 料: 面條,蔥,西紅柿,黃瓜等
操 作: 蔥切末,西紅柿和黃瓜切丁如黃豆大,另依個人口味加鹽,味精,醋(適當多放以突出酸味),白鬍椒粉,麻油,紫菜,蝦皮.放入碗內,面條白水煮熟後,用面條湯約半碗將上述調料配料沖沏酸湯攪拌均勻,撈入適量面條既可
咖喱豬排面
原 料: 豬裡脊。
烏冬面、油菜心。
咖喱粉、醬油、雞精、鹽、小蔥、料酒、麵粉
操 作: 1、豬裡脊切成1公分厚的片,用菜刀背砸松,加入醬油、咖喱粉、雞精、料酒,腌十分鍾。

2、油菜心用開水燙一下,小蔥切成蔥花。腌好的肉排蘸乾麵粉,下油鍋炸至成金黃色,同時駐烏冬面。

3、取一大碗,碗中放醬油、雞精、鹽,用開水沖開,放上煮好的烏冬面,將炸好的豬排改刀切成條擺在烏東面上,加入油菜心和少許蔥花即可

羊肉氽面
原 料: 羊肉。
手擀麵、蔥、姜、香菜。
鹽、雞精、料酒、胡椒粉、醬油
操 作: 1、切滾刀蔥、薑片、香菜段;

2、羊肉切片,加蔥、薑片、雞精、料酒、胡椒粉、醬油、鹽腌制入味;

3、作水煮麵(水要適量),水開後下面,煮至9成熟把腌制好的羊肉片下入鍋中,攪拌均勻開鍋即可盛出,將香菜段撒入碗中

豆角燜面
原 料: 面條(最好是自己擀的,薄一點),豆角,肉片(切片,用鹽、醬油、料酒腌過)、薑片、蒜
操 作: 1、鍋內放油,爆香蒜末和薑片(喜歡辣的人可以放辣椒和蒜一起爆),炒肉片。

2、肉變色了放豆角一起炒,然後放一小碗水,放鹽和醬油,稍微咸一點,顏色也稍微重一點。煮開了就可以。

3、把鍋里的湯還倒回碗里(一般倒出一碗後鍋里還有湯)。

4、這時候可以放面條了,均勻的放一層面條,灑一層油,要勻不要多!然後再放一層面條,繼續灑一層油……這樣直到你把面條放完為止。

5、蓋上鍋蓋開燜。不要以為完事了,你可以開溜就看電視或上網溜達了。隔幾分鍾就要來看看鍋里還有沒有湯!當你覺得湯已經很少的時候,把剛才倒出的湯往裡加,注意,用大勺舀湯,順著鍋邊慢慢地倒下去,盡量不要讓湯碰到面條(面條是架在豆角和肉上面的),然後蓋上鍋蓋,等到湯少的時候再重復。這樣一次又一次,面條才能保證完全是有鍋內的蒸汽燜熟的。(大多數人的做法是不把湯舀起,直接放面條,那樣應該叫煮,而不叫悶。)

6、最後,等你的湯全部倒進去了,鍋內也收的沒什麼湯了,萬事大吉,打開鍋蓋,這叫一個香啊!拿雙筷子,拌拌拌,把鍋內的東西拌勻了,就可以盛碗開吃了

滇味炒麵
原 料: 人工雞蛋面200克。
火腿絲、肉絲、韭菜段、豆芽菜各10克,豌豆尖20克。
咸醬油5克,甜醬油、醋、鹽、紅辣椒油各2克,熟豬油1千克(耗150)。
操 作: (1)將人工雞蛋面入沸水鍋中煮至五成熟,取出瀝於水分。

(2)炒鍋上火,注入熟豬油,待五成熱時,下入雞蛋面炸至表面失去水發,撈出瀝干油。

(3)鍋中留油(100克),待四成熱時,下火腿絲、肉絲煽炒,再下韭菜段、豆芽菜、豌豆尖偏炒,下蛋面顛炒均勻,入甜、咸醬油、醋、鹽,最後入紅辣椒油簸鍋入味即成

麻醬面
原 料: 切面150克, 麻醬一大匙, 蔥花一中匙, 精鹽半小匙, 味精半小匙, 熟色拉油一中匙, 沸水500克
操 作: 1、取一湯碗,倒入沸水,將切面投入,高火5分鍾;

2、將面放入有調料的碗中拌和即可

四川涼面
原 料: 面條(富強粉) 500克。
黃瓜 100克。
辣椒油 30克 香油 20克 醬油 100克 白砂糖 20克 醋 30克 芝麻醬 30克 大蔥 25克 大蒜 5克 花椒 3克 味精 2克 各適量
操 作: 1. 將面條煮熟,撈在干凈板上散開;

2. 面條淋上少許香油,用筷子將面條抖散放涼,分裝5個碗內;

3. 黃瓜洗凈切絲;

4. 蒜頭去皮,剁成蒜泥;

5. 蔥切末;

6. 芝麻醬用涼用水調稀;

7. 把醬油、醋、香油、辣椒油、芝麻醬、白糖、花椒粉、味精、蔥末和蒜泥放入碗內,調勻成汁;

8. 調味汁澆在面條上,撒上黃瓜絲即成。

貼士:麻、辣、咸、甜,香五味兼備,清涼爽口

燜面
原 料: 手工面(或鹼面)豬肉 豆角 青椒。
花生油 鹽 雞精 味精 蒜蓉 香油 醬油
操 作: 1,豬肉一定要是半肥瘦的,這回也不能再用電飯煲了,把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少許,一點點就可以了,油太多會膩的,而且會毀掉來之不易的減肥成果。

2,油燒到七成熱,就是有一點點冒煙的時候,放入蒜蓉爆香,再放入豬肉煸炒,火不要太大,慢慢炒,要把這些半肥瘦豬肉里的油全給炒出來。

3,豬肉斷生後,放入洗干凈的豆角和青椒,豆角和青椒都要切一下,這個不能偷懶,豆角以五厘長左右為好,青椒要切成塊狀。

4,豆角和青椒下鍋後,迅速的加入鹽、雞精、味精、醬油,把豆角和青椒里的水份炒出來,再加從豬肉里逼出來的油,菜湯不就有了?

5,把菜湯倒到一個稍大一點的碗里,菜不用出鍋,把面放在菜上面,然後在菜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涼水,我是按1:1的比例加的,把稀釋後菜湯慢慢的再澆回鍋里,最好是每一根面條都要澆到。

6,OK,活就這么多,蓋上鍋蓋,接著上網和MM調口味,但這次時間不能長,十分左右就差不多,打開鍋蓋,看到面條基本上呈半透明狀,再淋上一些香油,一道葷素兼備,有菜有飯的燜面就成了
蒜泥茄子涼面
原 料: 茄子 200克 面條(富強粉)300克。
大蒜(白皮)25克 花椒3克 醬油5克 醋5克 鹽3克 香油5克 胡麻油5克
操 作: 1.茄子去皮,撕成長條,入籠蒸爛;

2.大蒜去皮搗成蒜泥加醬油、鹽、醋和香油調勻成汁,放入茄子拌勻;

3.面條煮熟,放涼開水中過涼,撈出控凈水分;

4.加鹽、味精和麻油拌勻盛碗,涼面中加蒜泥茄子拌食即成

紅燒牛肉麵
原 料: 牛肉,面條
操 作: 1.牛肉切塊, 滾水燙去血沫備用。

2.油鍋燒熱, 爆香蔥段,薑片, 蒜粒和八角,干辣椒等, 放入剛備好的牛肉, 大火炒幾下(如果有辣豆瓣醬,也是這個時候下和牛肉一起炒), 然後放入醬油, 量約一湯勺半, 酒一勺, 炒鍋加滿水, 中小火煮1小時以上, 以炒鍋水燒至一半為佳。

3.煮麵, 這個不需要多說什麼, 選擇你喜歡的拉麵就好了。

4.面煮好盛入大碗中, 放上少許麻油, 蔥花, 也可以此時燙熟點小青菜擺上, 然後把燉好的牛肉連肉帶湯那麼一澆, 喜歡的再撒上香菜, 淋上辣椒油...

肉丁炸醬面
原 料: 豬後臀尖肉300克,黃醬250克、面條。
青蒜、綠豆芽、黃瓜絲。
食用油、精鹽、白糖、雞精、蔥花、啤酒
操 作: 1、將豬肉洗凈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黃醬用啤酒調稀,青蒜切成末;

2、坐鍋點火放入清水將面條煮熟撈出待用;

3、坐鍋點火放入油,油熱煸炒肉丁,稍微變色倒入調好的黃醬,反復翻炒,放入白糖、雞精適口味放入鹽,待水氣全部蒸發掉,放入蔥花出鍋後倒入裝有面條的碗中撒入青蒜末即可。

擔擔面
原 料: 圓細面條500克,辣椒油、醬油、蔥各50克,芝麻醬35克,味精2.5克,川東菜100克,化豬油、香油各20克
操 作: 將川東菜稍洗,將其和蔥分別切細末,分裝5個碗內,再把其它調料分裝 在每個碗中待用;鍋中放水燒開,將面條下鍋煮熟,分撈碗中即可食用
特 色: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C. 青島手擀麵加盟哪家好

1.將麵粉、水調製成水調面團,餳30分鍾左右備用;手擀麵手擀麵
2.取一塊面團,用手揉均勻,然後平放於案板上,光面向下,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開成片狀;
3.待面塊擀制到一定的程度時,將擀杖捲入其中,用面緊緊包裹在內,並用手反復向外推卷。如此幾次後,將其展開,撒上適量的撲面,從另一個方向把擀杖捲入其中,進行推卷操

D. 手擀麵培訓班 學做手擀麵在哪裡學好點

在安徽蚌埠市懷遠縣常墳鎮學,那裡有個師傅是正宗手擀麵傳人。

E. 打包水煎包要想保持酥脆用什麼材質的打包盒最好

1、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豫菜即魯菜分支。

2、 今天劉嫂就來分享一下「牛肉水煎包」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

3、下面開始介紹所需要的食材:

麵粉、牛肉、京蔥、生薑、酵母粉、十三香、粉絲末

4、麵粉中加入適量的酵母粉,用溫水攪拌成絮狀,用手揉至表面光滑,再表面塗一層植物油,包上保鮮膜醒發兩個小時左右

5、京蔥切末,牛肉切片再切末。粉絲焯水撈出備用,生薑切末。剁好的牛肉末中加入薑末京蔥末,再放入一勺鹽,順時針攪拌這樣做出來的牛肉包更加鮮嫩

6、往攪拌過的牛肉中依次加入粉絲、雞蛋、生抽、蚝油、料酒、老抽、十三香、雞精,繼續攪拌均勻,最後在倒入點麻油攪拌均勻即可

7、將醒發好的面團揉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面塊,擀成薄片,放入拌好的餡料,捏緊收口。准備一碗水,再放入少許澱粉,調成澱粉水

8、鍋燒熱後放入色拉油,將包好的湯包擺入鍋中,倒入調好的澱粉水,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撈出裝盤。一盤又香又脆的牛肉煎包就做好了

9、水煎包屬於大眾風味的小吃,物美價廉,製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它一直是當地暢銷的地方風味小吃

F. 牡丹花會到洛陽玩有哪些名小吃

漿面條

漿面條,既經濟、又可口,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沐。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麵糊使之呈湖狀。然後,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
洛陽漿面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閻家羊肉湯

閻家羊肉湯,已傳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第二代人閻順生,對羊肉湯進行了創新,使調料配置適當,湯味更加鮮美,從此,閻家羊肉湯聞名豫西城鄉。
閻家羊肉湯的特點是:用鮮羊肉,當天用肉,當天宰羊;香料齊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鹹淡適口,湯味鮮美。

張家餛飩

張家餛飩,又稱「馬蹄街餛飩」。創始人為張須,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1920年,張家餛飩第二代傳人張坤對配料和品種加以創新和改進,以白面雞肉、雞血、薄雞蛋餅、嚇仁、水粉絲、榨菜等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醬油、雞湯、豬肉湯、陳醋等為輔料,冬天配韭黃、大蔥,春天配嫩韭、香椿。從而使張家餛飩具有製作精細、味道鮮美、噴香適口〓酸辣具全的特點,漸漸名聲大振。

尚記牛肉湯

尚記牛肉湯,是吳家街人尚老概括經營,迄今40多年。牛肉湯有甜咸兩種,其特點:肉肥湯鮮,煮湯輔料全,用油炸過的辣椒和大蒜,滲一起搗碎,味道尤鮮。洛陽人早晨愛吃牛肉泡饃。拿饃去泡,或將湯買回泡,吃驚牛肉泡饃的人甚多,今日,不管早中晚均有吃牛肉泡饃的。

潘金和燒雞

潘金和燒雞在洛陽久享盛名。創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開始營業,以其風味獨特,經營靈活,故生意興隆,遠近馳名。如今經營潘金和燒雞的是金和之子栓柱。
配料:丁香、草果、卜撥、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
特點:製作精細,味道純正、皮色黃中透紅。肉質外焦里嫩,食後滿口余香,遠銷省內外。有詩為證:「佳餚名聲噪,顧客千里至。」

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配料「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特點: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別具特色。

張記燒雞

榆樹園張記燒雞,為洛陽經營燒雞的後起之秀。創始人張新忠。其子張鐵林於1962年承其父志,經營燒雞。張記燒雞現為洛陽名牌燒雞。1982年《河南日報》、《市場報》、《洛陽日報》均有報導。
主料:丁香、大茴、小茴、草果、芘(艹加不)、桂子、涼姜、當參、掛皮、肉蔻、陳皮、沙仁、花椒、草蔻。 輔料:鹽、糖、食品油。
特點:爛、嫩、香。不腥、不硬、不膩、一抖,肉就會掉下來,離骨異常。

新安燙面餃

新安燙面餃,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千里隴海線上聞名。
新安燙面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餃,上籠清蒸,十分鍾即可。特點: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具全,鮮香不膩。

胡辣湯

胡辣湯是洛陽別具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方便群眾、聞名城鄉。始於老城,現遍及大街小巷。
主料「精粉面、粉條、肥豬肉。
配料、花生仁、芋頭、山葯、金針、木耳、蔥花、蒜片、麵筋泡。
調料:洛陽名菜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洛陽 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葯、蘿卜、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洛陽水席在洛陽極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館隨處可見,但以老城區南大街附近幾家專營水席的「水席園」為佳。當地人並非以大店「真不同」首選。糖色、花椒、茴香、乾薑、桂籽、胡椒、精鹽、醬油。
洛陽美食
一、湯類:
肉湯
1、人民西路迎賓館南側胡同東關牛肉湯,味道醇厚,隔壁豆腐湯門口賣的油餅也非常好吃。
2、華林路與九都路口東大石橋的驢肉湯(原先在大石橋)。
3、爽明街老洛一高南側的陳記驢肉湯,2、3、5元/碗。
4、啟明東路馬傑山牛肉湯,近些年退步了。
5、青年宮廣場對面胡同里的馬小道甜牛肉湯。
6、九都路洛八辦隔壁的南關雜肝湯。
7、金業傢具城旁邊的小胡同里喝雜肝湯的。
11、唐宮路毛家全驢湯。
12、玻璃廠路的一飄香驢肉湯。
13、道南路鐵路口岸大酒店劉記虢國羊肉湯,靈寶風味。
14、金谷園的老丹牛肉湯也不賴。
15、洛埔路小碗牛肉湯。
16、道北李記甜牛肉湯,麵粉廠向東不到春都。
17、九都西路(實際是長江西路)第二中醫院東側的陝西李記牛肉湯,肉爛湯濃,味道不錯。
19、洛陽三中,東邊的牛肉湯不錯。
20、第二中醫院東邊還有一家何師傅羊雜湯。
21、陵園路上有個買牛肉湯的,味道也不賴,烈士陵園對面。
24、新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西南角鐵菊花(人稱洛陽第一勺,老早的洛陽報上介紹過她)牛肉湯(絕對一流)。
25、九龍鼎南邊,金業路上的匡家小碗滋補驢肉湯!
26、道北陵園路與春都路交叉口北30M(陵園路上)的羊肉湯不錯。
27、北關機床廠對面白記豆腐湯和韓城羊肉湯。
28、康樂巷老馬家甜牛肉湯。
29、大石橋湯城的馬順齋甜牛肉湯。
30、珠江路上的小郎牛肉湯也不錯!
31、機車工廠洛源牛肉湯,比馬傑山家的生意還火爆。
33、老城的黃梅路有一家牛肉湯。正宗甜牛肉湯,清真的。在一運公司家屬院邊上。
34、建設路(銅加工廠往西氣站旁)小碗牛肉湯,好喝!
35、凱旋西路過澗東路路口後向西100米路南有個胡同口,進去有家金家甜牛肉湯,味道不錯!
36、新街北段鐵繼花家羊肉湯。
37、啟明西路白果家羊肉湯。
38、啟明東路穆斯林新村對面的羊肉湯。
39、孫記羊雙腸湯:凱旋東路(市土地局對面)。

素湯類:
1、洛埔路九都路路口東北梁記豆腐湯不錯,油餅也不錯。
2、民主街和東大街路口的劉建國丸子湯。
3、民主街與中州東路路口西北角有一「不翻湯」,晚上出攤,很多很多年了!
4、澗西區四中對面長春路菜市場銅加工廠幼兒園對面的李記豆腐湯(原小李村李記豆腐湯)。
5、爽明街老洛一高斜對面,食品廠北邊的金記豆腐湯不錯。
6、唐宮路家電市場門口有家豆腐湯也不錯。
7、啟明東路小健豆腐湯。
8、真不同的豆腐丸子湯。
9、唐宮毛線市場斜對面〔偏東一點〕的「張家豆腐湯」,味道不錯。
10、老城西大街,離麗京門不遠了,有家「不翻湯」不賴,I去吃過幾次,還遇見外國人在吃呢,比較有民族特色。
11、啟明西路黃委會對面的豆腐湯。

二、三皮一線類
米皮
1、長安路與景華路路口西北角,玉英米皮,味道好。
2、廣百大樓對面飲食街里的莫記米皮味道不錯,辣椒油也單賣。
3、凱旋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路東(還在凱旋路上)滿口香米皮。
4、玻璃廠路與凱旋路交叉口,碗底香米皮涼皮都還可以。
5、市公安局大樓附近的老薛家米皮也是遠近聞名的。
6、黃河路的陳記米皮、無名包子店(是水煎包喲)、張記肉夾饃。
7、麗春西路202漢中米皮,不放辣椒也味道好極了!
8、道北曹記米線。

涼皮(釀皮)
1、涼皮第一人民醫院東邊清真寺下邊有一家味道好極了。
2、夾馬營路北端的胖妞涼皮

擀麵皮
1、長春路菜市場旁邊的擀麵皮味道不錯。
2、老城十字街口的董記擀麵皮。
3、解放路和唐宮路交叉口北邊一百米左右,解放路路東,店名好象就叫擀麵皮。
4、武漢路中部的一家擀麵皮大王不錯
5、玻南路西城量販對面的擀麵皮。
6、牡丹廣場天津路交叉口的原廣州市場擀麵皮大王。
7、二胖的擀麵皮,就在老城南大街,八角樓西二十米,他家的擀麵皮和米線都不錯

米線(含米粉、牛筋面、麻辣面等)
1、道北麵粉廠往東走,鄰近春都廠的曹記米線,牛骨湯、大塊牛肉,味道不錯。
2、凱旋路解放路路口向東100米路北側的魏記單鍋雞湯米線,米線和煮雞蛋都不錯。
3、長春路菜市場銅中大門東側的楊記蓋澆米線。
4、西工影院街的王素娥麻辣面也很好吃。
5、湖南路與湖北路交叉口的東邊小李村裡面的吳記紅燒雞塊米線干凈衛生味道還很好。
6、聯盟路澗西小商品市場對面很小門面的「桂林米粉」味道不錯。
7、湹河區熙春東路東段(回中往東)有家馮記米線,很美味。
8、行署路上的田氏米粉,炸醬米粉最好吃,在金城賓館邊上。
9、澗西區江西路上小商品市場側門旁邊的"趙記米粉"。

三、麵食類
燴面(削麵泡饃等)
1、歐陸傢具城後面「林家飯店」的燴面。
2、纏河東來順西邊小巷裡的孫記單鍋燴面。
3、丹城路好像也有一家林家飯店,也賣燴面,肉是炒出來的,很好吃。
4、偃師華夏廣場南邊「曲記刀削麵」湯味香濃,回味悠長。
5、燴面還有一家紗廠南路健康路口的國安燴面。
6、還有紗廠西路的醬牛肉刀削麵,無需我多講,大家的口碑很不錯的。
7、七一路距凱旋路30米路東的陝西油潑面,有很久歷史了,味道不錯。
8、機車廠飲食城第二排東邊第一家的清真燴饃,燴菜也是很誘人的。
9、青年宮下坡那裡有家「清真」滋補繪面也不錯!
10、一拖集團東方賓館斜對面新開了一家錦陽川,茄汁刀削麵很好吃。
11、長安路上的長霞砂鍋面好吃,另外那裡的砂鍋也很有特色,10塊錢一鍋,能就著米飯當盤菜吃!
12、王城路凱旋路路口東路北的吳記四川面館,味道不錯。
13、七一路的雞湯刀削麵也很有特色。
14、老成居業小吃園裡面的吳記刀削麵裡面的面和泡饃都不錯。
15、白馬集團醫院東隔壁的穆斯林削麵館!
16、青年宮下坡的妞妞繪面。

手工面(手擀麵、糊塗面等)
1、青年宮廣場的白記刀鍘面都是老字型大小了,有特色。
2、九都路13中學(外國語學校)東150米的楊記手擀麵,有點小歷史了。
3、開發區創業路國稅局對面的新地面館的手擀麵,味道還行。
4、丹城路妞妞面館的糊塗面不錯。
5、啟明西路與夾馬營路西那裡的平安糊塗面漿面條,兔子頭也是一絕。
6、位於九都路與玻璃廠交叉路口「百歲雞」飯店向西30米「清真馬記漿面條糊渡面」。
7、(小建糊塗面)總店廛河東來順後清真寺旁 分店唐宮路消防隊旁
8、百貨樓西工飯店裡的漿面條。一塊錢一碗,味道介乎漿面條和糊塗面之間,恰到好處。那裡的涮牛肚值得推薦,一塊錢五串,刷上多多的辣椒油,味道超好,是魚每去必吃的小吃。往裡走右拐,有家賣手工桂花小湯圓的,味道不錯。一塊五一碗,湯香甜解渴,另加另算錢。
9、道北家電市場對面的史記手工面很火暴,還有道北麵粉廠斜對面有家陝西肉加饃很有特色好吃。

擔擔面(含排骨、牛肉麵等等)
1、小街天府餐館的川味麵食小吃和川菜都不錯。
2、上海市場步行街北口(景滬商場西門對面)原長安路「賀記」麻辣面(涼面)。
3、長春路菜市場里九龍包子店拐彎的「成都小吃」,他家的擔擔面和粉蒸排骨粉蒸牛肉吃著不錯。尤其牛肉,經常賣完。
4、解放路和凱旋路交叉口往北走一點有個鄭記四川小吃,那邊的擔擔面也不錯,別的還有牛肉麵、排骨麵還有鹵肉。
5、中州路玻璃廠路口「三中」斜對面的「四川擔擔面」是四川人開的,味道很正宗。另外裡面的牛肉麵和一些炒菜也味道不錯,也挺實惠的。

包子(餃子、餛飩、燙面角、鍋貼等)
1、天津路老田餛飩。
2、景華路東頭與延安路附近的開封第一籠的罐湯包。
3、青年宮下坡那的李記餛飩、燙面角都很不錯的。
4、長春路市場南門東的九龍王包子。
5、西工八一路與唐宮路交叉口的煲仔和雲吞,味道不錯,生意很好啊!
6、民主街口的胖嫂雲吞和灌湯包。
7、新安縣轉角樓附近的老王燙面角不錯。正宗的新安縣燙面角。
8、廛河橋頭,一院對面的清真包子。

肉夾饃
1、聯盟路太原路口向西路北側的肥肥臘汁肉夾饃,普通的2.5元/個,生氽丸子味道能趕上西安本地,在凱旋路西也有分店,大清花東邊。
2、廣百大樓後面西南側的偃師府店肉合,好吃,有特色。
3、上海市場南麥當勞對面誠記山西白吉饃夾肉堪稱一絕。
4、廣百大樓後的袁記兄弟「好吃大王」肉夾饃不錯,那裡的小碗湯也是很棒的。
5、長安路五號街的鄧記肉夾饃。

四、燒烤涮類(烤肉、烤魚、涮牛肚等)
1、馬坡村的村委會、二蛋等燒烤,回民村,真材實料的羊肉,味道也好。
2、塔西村搞的燒烤涮廣場,很多家,其中「青年宮王胖子總店」還不錯。
3、南昌路與九都路路口東南角花園酒店南側的牛肚王涮牛肚。
4、洛南趙村的悠然苑烤全羊,最早一家烤全羊,味道還不錯。
5、牡丹廣場北邊的大喜大韓式烤肉,洛陽比較工薪的韓式烤肉店。
6、南苑路的漢江韓式烤肉,檔次較高。
7、七一路的漢城之約韓式烤肉,環境好,味道也不錯。
8、邙山森林公園旁邊快活林燒烤和烤全羊。
9、邙山森林公園的瑞林山莊烤全羊不錯,還有眼睛燒烤在快活林上面。
10、江西路牛肚王涮鍋。
11、澗西的寧記牛肚涮鍋很不錯,總店在景華路與康滇路交叉口往西200米,珠江南路走到頭也有分店。
12、建設路中橋綠城大門的東邊鄧記烤羊排。
13、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1元5串肉、板筋、小腰子(不去腰腥,大塊),可以去解摻,吃到撐死也化不了多少錢。澗西丹尼斯麗新西路口處,1元兩串肉(羊肉)、板筋、小腰子(去腰腥,小塊),建議吃他家的生烤板筋和一元一串的羊鞭。小李村菜市場,湖北路走到頭,和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的類似。

八、其它類美食
1、玻璃廠路洛玻賓館對面的王記牛肚的炒海河鮮。
2、天津路中原電影院小弟河鮮。
3、啟明南路的馬記大盤雞不錯。
4、西工長樂街的郭記豆付腦不錯,1.3元。
6、老城居業家園小吃街的張波鹵肉吃著肥而不膩。
7、機車廠飲食城的大盤雞。
9、天津路(原中原電影院)的范記臭豆腐!
10、麗新路周口葉氏豬蹄。
12、九都路與下園交叉口的大盤雞。
13、青年宮下坡妞妞大盤雞。
14、老城居業家園有家老王橫水鹵肉不錯。
15、中州路定鼎路口西印刷廠招待所門口有一家「××路飯店」的雞頭做的味道好極了。
16、天津路南段725所南邊的老三卷餅那是相當了得!從來就沒有見過那麼多人排隊吃卷餅的!
17、八號牡丹路口中州西路上的「大砂鍋」不錯!那裡的砂鍋品種齊全,味道也是一流的!

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一類的,這是網上很多人一起總結出來的,有的沒有嘗過,有的吃過相當不錯,要給我加分哦

G. 忙碌兩個小時的陳師傅,讓人想笑,你第一次做飯是啥樣

“忙碌兩個小時的陳師傅”是網上一個搞笑的視頻,視頻上面一位做麵食的師傅一直在揉搓面團,等到感覺可以擀麵的時候,結果一擀下去整個桌子都翻了,最後只能是“白做”啦。視頻還是很有意思的,不過小編在這里還是勸大家不要模仿哈~小編第一次做飯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失敗的,具體怎麼個失敗法,感興趣的小夥伴就聽我細細道來吧~

我第一次做飯是在上初中的時候。我個人是很不喜歡做飯的,因為我覺得做飯很熱,而且很麻煩,所以不願意接近廚房(直到現在依舊不愛做飯)。不過,我爸那會老說想吃我做的飯,然後那天我媽把菜買回來之後我就想著試試手,家裡面也沒人,我就自己在廚房裡面搗鼓。成品出來之後,我自己當時倒也沒嫌難吃,但是我發現我炒的青菜菜葉子都沒有洗干凈!那天就我一個人吃了菜,我爸媽貌似都沒怎麼動筷子......自那以後,我就沒在家做過飯了。

不知道你們平時在家裡面做飯嗎?你們第一次做飯是什麼樣子呢?歡迎留言哦~

H. 面館調味配方技巧

以鮮蝦湯面舉例:

主料:面條200克、蝦100克

輔料:食用油1湯匙、鹽2克、生菜2片、姜1塊、生抽1茶匙

1、大蝦去掉蝦足、腸線,洗凈

I. 中國最火的面館在哪裡具體可以說說嗎

1、燴面

河南燴面的知名度雖不如蘭州牛肉麵,但它也是我國5大名面之一,好的燴面絕對能讓你吃一次忘不了。

推薦面館:豫尚面手擀麵

地址:閩江路163號甲室

人均:28元

2、刀削麵

一碗好的蝦爆鱔面,食材非常講究。黃鱔不大不小,一斤五六條左右,吐泥凈血,用時活殺拆骨現烹。蝦要選鮮活的河蝦,鮮嫩可口。

推薦面館:董記面館

地址:龍泉路1號

人均: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