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威有哪些特色小吃
武威麵皮,武威臊子面(可以和蘭州牛肉麵比較),轉百刀,三套車,米湯油散子(獨有),抄撥魚(獨有)。感覺比蘭州的小吃要好點。
② 武威 當地特色小吃,謝謝!
肉夾饃,推薦袁記肉夾饃,味道不錯,但現在越做量越少了。
還有最經典的吉家麵皮子,任涼面,都集中在東關富民路上的,去問問人就知道了。
還有區醫院旁邊的夜市上,有一家賣炒搓魚子的,很好吃~還有斜對面有一家施行面,黑不錯,平價量足。
共和街上那家有名的臊子面館,早上去,人很多的,估計要端著碗在外面吃。
③ 武威在哪,有什麼特色啊
武威在甘肅西部,河西走廊東部。
武威特色小吃:行面拉條子,臊子面,高擔釀皮子,醬驢肉。
④ 武威美食有那些
1,涼州「三套車」
涼州「三套車」,是指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為大眾化的美食,被稱為涼州快餐。
2,中秋大月餅
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
3,漿水面
做好的漿水面看上去嫩黃柳綠,紅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製作漿水面,面條的種類不拘,擀壓拉均可,關鍵在於漿水漚制的好壞。
4,米湯油饊子
米湯油饊子是涼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湯用涼州特產黃米和少許扁豆調入砂鍋用旺火熬成,再將少許麵粉或玉米澱粉打成糊狀兌入。這是一種經濟實惠的風味食品。
5,麵皮子
釀皮子是麵粉制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狀食品,再加上醬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鹽等調料即可食用。
6,人參果
武威張義鎮、黃羊川鎮、十八里堡鄉均產人生果,其生長在海拔2200米、氣候寒涼,土壤、空氣無污染的特殊地理環境中,無核,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澀。
⑤ 武威當地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涼州「三套車」
涼州「三套車」,是指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為大眾化的美食,被稱為涼州快餐。
涼面
涼面的製作用精粉兌蓬灰(一種綠色食用鹼),摻入少量的清油,反復揉揣,揉好後要「餳」三四個小時,然後根據需要拉成各種形狀,或細、或粗、或寬等。煮好,放進涼水激兩遍,然後用清油「拌」兩遍。
中秋大月餅
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
漿水面
做好的漿水面看上去嫩黃柳綠,紅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製作漿水面,面條的種類不拘,擀壓拉均可,關鍵在於漿水漚制的好壞。
米湯油饊子
米湯油饊子是涼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湯用涼州特產黃米和少許扁豆調入砂鍋用旺火熬成,再將少許麵粉或玉米澱粉打成糊狀兌入。這是一種經濟實惠的風味食品。
麵皮子
釀皮子是麵粉制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狀食品,再加上醬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鹽等調料即可食用。
人參果
武威張義鎮、黃羊川鎮、十八里堡鄉均產人生果,因其生長在海拔2200米、氣候寒涼,土壤、空氣無污染的特殊地理環境中,澆灌祁連山純凈冰川雪水,採用無公害食品標准生產成熟的人參果果肉厚實多汁,無核,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澀,風味獨特,是一種回歸自然的保健水果。
涼州熏醋
涼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離不開的桌上調味品。涼州熏醋採用多種上乘原料、傳統發酵工藝與現代加工技術相結合精釀而成。
⑥ 介紹一下你家鄉的年味美食,特色風俗
一年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了,喜歡春節不僅喜歡它帶給我們的福利,還喜歡它的文化底蘊。說起在我的家鄉周口過年,那真的是有趣的很,有很多的特在習俗和年味美食,真讓我忍不住想和大家介紹一番。
13.過了正月15,年差不多就過完了,該出去打工的都准備走了,所有人都將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幾千年來已經融入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中。過春節最講究的就是「年味」,美食的味道就是大半個「年味」了,能牽引遊子歸家的,大概就是家鄉的年味吧。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過年的紅包變成了電子紅包,拜年也變成了視頻拜年,沒有減退的是年夜飯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新年即將來臨,希望大家都能尋回記憶里的年味,尋回最初的自己。
⑦ 寫一篇關於武威的名小吃的日記。要求250--300字!賞50。
武威是個閑適而安逸的文化古城,又是個富庶而鄉濃的田園都市。
在武威這樣一個文化積淀深厚的絲路古城裡,濃郁而豐富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所以,到武威,你若品味了武威天馬文化的滄桑與厚重,而未品味武威飲食文化的純朴與獨特,就像去了深圳未看錦秀中華一樣令人缺憾。真的,不少吃遍了山珍海味自以為是的南方人來過武威,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田園風情與鄉土風味,才知道口袋中並不豐盛的武威人為什麼特會享受安逸。一位朋友,在去了文廟、雷台、天梯山、百塔寺後,我說,我陪你去涼州市場、西郊公園、東關核桃園看看吧,那裡或許有更令你心儀勾魂的東西。朋友一圈兒轉完,品嘗了幾樣武威小吃後,一連說了幾個幸虧幸虧,要不然,此行怕是真正的遺憾了。朋友說,到這些地方賞景,看那人的氣勢,品那食的風味,賞那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風情,體味武威人陶醉田園悠然自得的活法。許是我們「久聞不知其味」的緣故,這道美麗的飲食風情並未引起我們自己的足夠關注。
悠 閑 而 知 足
武威是西北最「悠閑」的城市之一,「悠閑」的反面是忙碌。民以食為天,人忙為食,人忙必苦,人苦必累。因為那段貧窮困難的日子,武威人苦夠了,累怕了,因而渴望安逸,追求閑適。確實,武威是甘肅乃至西北幾個特別好過日子的城市之一。「好過」的特點,一是蔬菜豐富。二是物價低廉。因為武威東西多,物價就低;因為武威人口多,勞力就便宜。所以,武威人花不了幾個錢,就能買到很多的蔬菜,東西和服務。只要和周邊的兄弟城市比一比,和自己過去的日子比一比,武威人就覺得「知足」了。
確實,武威人是極易「知足」的。這種「知足」,是武威這個田園都市的悠閑品格鑄就的。不少外地人初到武威,都會對武威的人多感到驚呀!說一個邊陲小鎮,沒想到人那樣多,大街上,茶攤上到處是慢悠悠的步履,悠哉哉的食客。說武威人那個會過日子、會享受勁兒啊,真讓掙夠了錢而不知怎麼享受的外地人汗顏,羨慕。
其實,武威的這種知足由來已久。即是在20世紀70年代,神州大地正充斥著「文革」的鼓噪和喧囂時,武威這個避遠小鎮也顯得十分靜謐,百姓生活雖然清貧,卻都極易「滿足」,用兩個雞蛋到大什字商店裡換一兩酒,然後去廣場聽盲藝人彈弦子,就會有「天下之樂莫過於此」的幸福感。街上還不時能見到駱駝拉的大木輪車,寧靜、淳樸,古風盎然,到處是一幅田園牧歌的圖景。
⑧ 家鄉武威的麵皮子作文300
武威是我的家鄉,這里有許多民間小吃,如「三套車」、米湯油饊子、郭涼面、吉麵皮、丁包子、柴家臊子面等等。這些小吃都非常有名,它們各有各的風味,吃了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最有特色的就要數「三套車了」。
許多遊客聽說了「三套車」這個名字都很驚奇:「車,怎麼能吃,不可能吧。」小時候我聽爸爸說要帶去我吃三套車,我心想:「什麼車還能吃啊?爸爸不會開玩笑吧。」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種特色的民間小吃。來到北關市場,有好多熱情的店主在門口吆喝,但爸爸卻熟門熟路的把我們帶進一個姓孫的店主人家坐了下來。過了不一會兒,來了一位阿姨讓我們點肉和面,並為我們倒滿棗紅色的茯茶水後就提著茶壺走了。我看到杯子底部有一層白砂糖,心想:「裡面有白砂糖,應該會非常甜吧。」
⑨ 寫武威的作文(內容要有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特色小吃)
文廟】位於甘肅中部武威市城區東南隅,坐北向南,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廟內松柏參天,清幽恬靜。主建築分東西兩組。西面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前有泮池、狀元橋,後有尊經閣,中間為靈星門、戟門,左右有名宦、鄉賢祠和東西兩廡。大成殿是文廟的正殿,重檐歇山頂,頂置九脊鴟吻螭獸俱全。周圍繞以迴廊高台基,具莊重、肅穆、文雅之風韻。
【西夏碑】西夏碑碑額呈半圓形狀,題名上面端刻有雲頭寶蓋,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紋,左右兩側各刻有一位體態窈窕、翩翩欲飛的伎樂菩薩。正面碑意為「敕感應塔之碑文」,背面碑額刻漢字小篆,意為「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碑文內容是:稱頌先祖的功德;護國寺富麗堂皇的景象;在重新增飾寶塔時「眾匠率職,百工效技」的民風民技,及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的歷史片斷。
【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城南五十公里處,地處中路鄉燈山村,是我國早期的石窟之一。創建於十六國北涼,後經歷代開鑿,規模宏大,建築雄偉,有學者稱為中國石窟鼻祖。窟內保存壁畫數百平方米,現存洞窟三層,佛龕十七個,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時期的漢、藏寫經。其中主體建築大佛窟如來坐像,造像神態逼真,形象各異,塑造精緻。
【天祝小三峽】天祝藏族自治縣屬武威地區,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天祝地勢險峻,多森林和高山草原,是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前行進入石門峽,但見絕壁萬切,草綠河清,過石門溝,越五台嶺便到三峽之首的朱岔峽,山石通體朱紅,造型奇特,再前行便遇唐代的天堂寺。南距天堂寺是金沙峽,這里以奇險峻秀著稱,先明峽與金沙峽一河之隔,峰巒疊障,景色怡人。
【羅什寺塔】最早建於後涼,塔及寺院在唐時大力擴建,明、清皆有修耷。其間於明代成為陝西涼州大寺院,英宗正統十年為羅什寺院頒發了大藏經,並下聖諭道:「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文廟】位於甘肅中部武威市城區東南隅,坐北向南,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廟內松柏參天,清幽恬靜。主建築分東西兩組。西面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前有泮池、狀元橋,後有尊經閣,中間為靈星門、戟門,左右有名宦、鄉賢祠和東西兩廡。大成殿是文廟的正殿,重檐歇山頂,頂置九脊鴟吻螭獸俱全。周圍繞以迴廊高台基,具莊重、肅穆、文雅之風韻。
【西夏碑】西夏碑碑額呈半圓形狀,題名上面端刻有雲頭寶蓋,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紋,左右兩側各刻有一位體態窈窕、翩翩欲飛的伎樂菩薩。正面碑意為「敕感應塔之碑文」,背面碑額刻漢字小篆,意為「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碑文內容是:稱頌先祖的功德;護國寺富麗堂皇的景象;在重新增飾寶塔時「眾匠率職,百工效技」的民風民技,及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的歷史片斷。
【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城南五十公里處,地處中路鄉燈山村,是我國早期的石窟之一。創建於十六國北涼,後經歷代開鑿,規模宏大,建築雄偉,有學者稱為中國石窟鼻祖。窟內保存壁畫數百平方米,現存洞窟三層,佛龕十七個,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時期的漢、藏寫經。其中主體建築大佛窟如來坐像,造像神態逼真,形象各異,塑造精緻。
【天祝小三峽】天祝藏族自治縣屬武威地區,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天祝地勢險峻,多森林和高山草原,是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前行進入石門峽,但見絕壁萬切,草綠河清,過石門溝,越五台嶺便到三峽之首的朱岔峽,山石通體朱紅,造型奇特,再前行便遇唐代的天堂寺。南距天堂寺是金沙峽,這里以奇險峻秀著稱,先明峽與金沙峽一河之隔,峰巒疊障,景色怡人。
【羅什寺塔】最早建於後涼,塔及寺院在唐時大力擴建,明、清皆有修耷。其間於明代成為陝西涼州大寺院,英宗正統十年為羅什寺院頒發了大藏經,並下聖諭道:「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陝西涼州大寺院,永充供養」。鳩摩羅什是印度得道高僧,一生探求佛學,他臨死時曾說:「所譯經典,要是沒有違背原意的地方,死後焚身陝西涼
⑩ 武威有什麼名吃
有涼州「三套車」(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涼面、中秋大月餅、漿水面、米湯油饊子、麵皮子。
涼州「三套車」為大眾化的美食,被稱為涼州快餐;涼面的製作用精粉兌蓬灰,摻入少量的清油,反復揉揣,揉好後要「餳」三四個小時,然後根據需要拉成各種形狀,或細、或粗、或寬等。煮好,放進涼水激兩遍,然後用清油「拌」兩遍;而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
除此之外,漿水面也是一大名吃,做好的漿水面看上去嫩黃柳綠,紅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米湯油饊子也是涼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湯用涼州特產黃米和少許扁豆調入砂鍋用旺火熬成,再將少許麵粉或玉米澱粉打成糊狀兌入。
釀皮子是麵粉制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狀食品,再加上醬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鹽等調料即可食用。
(10)介紹自己家鄉武威特色風味小吃加盟店擴展閱讀
甘肅武威有十大特產:
1、涼州羊羔肉
涼州羊羔肉質地細嫩,肥而不膩,瘦而不膻。成為膾炙人口的美味佳餚。據史料記載,遠在唐代,涼州畜牲天下馳名。在民間羊羔肉的聲譽用一句話形容:「寧吃一頓紅燒羊羔肉,不坐三請六聘九家席」。
2、武威釀酒葡萄
是甘肅省武威市所轄民勤縣、涼州區和古浪縣的特產。武威市具有種植優質釀酒葡萄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和氣候資源優勢,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悠久。武威釀酒葡萄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3、甘草
是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大面積種植的一種地產中葯材。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由於氣候趨於乾旱,縣境內部分河道及湖泊逐漸乾涸。甘草屬耐乾旱植物,有防風固沙,遏止荒漠化的作用,且種植經濟效益良好。
4、岔口驛走馬
是天祝藏族自治縣,華藏寺鎮所產「岔口驛走馬」聞名全國。岔口驛馬以善走對側快步而聞名,騎乘時步伐快速平穩,無顛簸之感。馬匹終年放牧,適應惡劣環境,耐勞持久,抗病力強。據《漢書》記載,在漢朝就以「畜為天下饒」著稱。
5、民勤紅棗
民勤紅棗,皮薄肉厚,核小味甜。民勤紅棗已有200多年栽培歷史,具有養胃健脾,益血壯神,防癌抗癌之功效,年產量3000多噸。
6、天祝白氂牛
白氂牛生長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獨有。故命名為「天祝白氂牛」。白氂牛生長在海撥3O00多米的嚴寒地區,適應高寒缺氧環境,獨特高山牧場,屬於半野生放養。白氂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顯著特點,是純天然保健綠色食品。
7、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是武威民勤縣獨有。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認定的地理標志產品。是指民勤在特定環境飼養的特定品種,民勤羊肉的做法最著名的有「黃燜羊肉,開鍋羊肉,燒烤羊肉」最具經典的是「大水羊肉和鎖陽羊肉」。
8、民勤枸杞
武威民勤枸杞,具有色澤紅潤,顆粒飽滿,甘甜味美,含糖量豐富的特點。民勤枸杞歷史悠久,據《本草綱目》記載,「古者枸杞,河西及甘州者……」。全縣種植枸杞面積達10.21多萬畝,乾果總產量達1.5萬多噸。
9、涼州核桃
涼州核桃是涼州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推行「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產業」的生產模式。目前核桃種植面積達12.8萬多畝。
10、涼州皇冠梨
武威涼州皇冠梨,特點「果肉潔白,質地細膩,鬆脆多汁,風味酸甜」,涼州皇冠梨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是武威特色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