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易到在上海可以用外地牌照嗎
主要是外地牌照太多,不便於管理。上海牌照車輛在上海遇到車輛事故也可以挪到現場以外去處理,而外地車輛的事故只能待交警來處理。
『貳』 私家車怎麼加入易到用車。具體要求是什麼啊!
私家車加入易到用車具體要求:
一、對司機的要求
1、司機需要年滿21周歲。
2、司機應擁有3年以上的駕齡,而且沒發生過嚴重的交通違規和事故。
3、司機本人應品質良好甚至優秀,沒有過任何犯罪行為和犯罪記錄。
二、對私家車輛的要求
1、私家車輛需要符合當地網約車新政車輛的規定。
2、私家車輛應該在8年車齡以內,而且車況良好,沒有做過任何改裝。
易到用車介紹:
是最具創新商業價值的汽車共享互聯網預約車服務平台,是中國第一家專業提供專乘約租車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易到用車隸屬於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於2010年5月創立,總部設立於中國北京。
(2)上海易到加盟需要牌照擴展閱讀
易到用車的平台優點:
1、會免費贈送易到用車與華夏人壽聯合推出的"易到安心意外險"。
2、會定期對車輛及駕駛員進行安全檢查。
3、會提供1小時用車快速預訂服務和提供30分鍾免費等候時間。
4、 服務類型多元化:有接機、送機、跑一趟、隨意行等
5、 車型豐富:有賓士S系、寶馬7系、克萊斯勒300C、奧迪A6、寶馬5系、沃爾沃S80、賓士Viano、別克GL8、賓士MB100等車型。
6、 支付便捷:有信用卡支付、網上銀行支付、銀行轉帳等方式。
『叄』 易到用車加盟有哪些要求
加盟,你是司機還是公司?
司機的話只要自帶車,自帶手機,提供身份證 駕駛證 行駛證
到台江區闊達租車就可以加盟注冊了
那邊公司電話88555999
希望可以幫到你
『肆』 易到用車的基本准入條件是什麼
易到用車司機加盟要求:
1、應聘司機需要登記個人信息,還要進行面試。
2、個人應聘司機,對於駕齡並無強制規定,只需要有駕駛證,並且通過簡單的路考即可上路。
3、對易到用車司機個人形象的考核也會成為面試的環節,易到用車要求司機必須按公司統一標准著裝。
4、易到用車司機加盟者需帶上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銀行卡、保險單到公司登記,並安裝司機版「易到用車」。
5、從業人員取得相應資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易到用車司機加盟者申請從事道路運輸經營以及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的,應當具備我國《道路運輸條例》規定的條件,並依法向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交開業申請及資料。經申請予以許可的,將頒發相關許可證明。申請人憑經營許可證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從事道路運輸和經營的從業人員按規定取得相應資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伍』 易到用車私家車能加入嗎
可以。
易到用車雖然對外宣稱的模式是,通過互聯網信息整合平台,與有營運資格的租車公司合作,但其私家車加盟的數量卻最多。
為了快速增加車隊規模,它的方式是,先建立關聯交易的租車公司,然後和租車公司一起拉私家車入伙,首先讓車主把私家車掛靠在汽車租賃公司,然後車主通過應聘方式到這家汽車租賃公司當司機,以化解私家車不能參與計程車運營的法律規定,最後再由該租車公司與易到合作。
(5)上海易到加盟需要牌照擴展閱讀
易到用車網人士稱,車主可以選擇掛靠在與公司有合作的租賃公司,租賃公司會以8%的提取比例收取管理費。
易到用車給出的標準是:司機為年齡20歲-55歲之間,三年以上駕齡,無紋身無殘疾;車輛為5年之內的車齡,行駛公里10萬公里之內,北京牌照,外觀無劃痕,車輛無改裝,原廠漆顏色;聯系手機需要安卓4.0以上版本。
『陸』 易到咋樣加入
易到上海現在司機端訂單金額是,每公里2.2元乘以公里數,無起步費,最低消費12起,現在平台扣除傭金及服務費26.2%,實際到手金額打7.83折,約1.6元每公里,還沒算繞路去接乘客。。而乘客端的計價方式與司機端不一致,約比司機端多出百分之10至30。易到一邊賺取差價,一邊賺取2.6成的服務費。這平台真會玩司機。誰跑誰知道
『柒』 加入易到用車對車有什麼要求
1、符合當地網約車新政車輛。
2、8年以內車齡,車況良好無改裝。
擴展內容:
易到用車,隸屬於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0年5月,易到用車在北京成立,是全球最早的網約車平台之一。目前網服務網點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74座城市,更多城市服務也在陸續開通中。
易到用車客戶端擁有易達+、舒適+、商務+三大車型,目前公司業務覆蓋國內外190餘座城市,擁有超過4000萬用戶和600萬車主。憑借「高素質司機、高素質乘客和高品質車輛」,易到在行業內擁有良好口碑。
作為智能交通和汽車分享理念的引領者,易到用車通過科技帶動共享,有效提高汽車使用效率,降低汽車保有量,實現節能環保的出行願景。2018年4月,易到宣布獲得由上海市運管部門頒發的《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實現了在上海地區的合規化運營。
車主加盟標准:
1、司機年滿21周歲。
2、3年以上駕齡,無嚴重交通違規事故。
3、品質良好,無犯罪記錄。
來源:易到用車-加入車主
網路-易到用車
『捌』 樂視,小米,BAT為什麼痴迷造車
隨著孫宏斌強勢入主,賈躍亭出走美國,老樂視旗下資產正在重構,有粘性用戶的易到終獲韜蘊資本贖身,但重新上路的易到機會在哪裡? 至少這個解謎游戲的謎面已然亮出。 1、團隊震盪的終結 當初樂視入主易到,雖然一再宣稱公司的治理結構不變,但周航被彭鋼架空的傳言仍然不徑而走,從周航發出公開信,轉投順為資本,創始團隊集體出走,再到今天樂視系4位高管聯袂出局,以及彭鋼6個月內可能卸任的傳說。那個被各種外部信息困擾,公司內部更換下午茶都被認為別有深意的易到,如今的人事動盪不是剛剛開始,而是已經趨近結束了。韜蘊旗下的易到用車雖然還沒有新戰略發聲,倒是深通「先安己心,才能安人」的道理了。 2、資金與欠款糾紛的化解。 這兩件易到之所以深陷風波源於兩點? 首先是樂視入主之後,周航對市場格局產生樂觀估計,為快速啟動市場,過於激進的開始了力度空前的充100返100的活動; 其次是樂視自身的危機殃及池魚,給易到運營帶來兌現壓力,進而導致易到沒法按照預定的節奏推進戰略構想。 但換個角度來看,易到也不是全無所獲,它用充返建立起來的4000萬用戶和600萬車主仍是有效壁壘,特別是6月30日在韜蘊支持下恢復司機提現,也讓市場重拾信心。 3、去樂視化基本完成 當初樂視控股易到的商業邏輯很多人看不懂,但實質上無非是善用外力、以勢造勢的樂視的慣常手法而已,彼時的賈躍亭正痴迷於SEE計劃,在美國為法拉第站台,加碼易到大抵是給內容生態加碼傳播手段,對抗陳彤加盟後咄咄逼人的小米,此外就是為如火如荼的造車運動注入高頻場景。 如今的易到去樂視化與其說是與老金主樂視劃清界限,倒不如說是與那種貪大求全、華而不實的運營風格的決裂。 謎面雖已清晰,但易到能否順利解謎,完成通關,還取決於幾點: 一、存量用戶的再激活 易到的充返是2015年11月,2016年7月達到最高潮,按當時公布的數據,有653萬用戶進行了充值,有效拉動了營收和用戶規模的增長。 但也是從那時開始,幾乎所有第三方數據都顯示易到APP的用戶活躍度開始下滑,這被周航描述為「錢到用戶到,錢跑用戶跑」,但它至少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 即原來著重用戶體驗、自我封閉在一個相對小眾場景中的易到,卻能在滴滴和Uber補貼大戰的冬歇期規模化的完成基礎用戶的圈定,雖然代價高昂。 易到的復甦不外兩條路徑: 1、通過補貼從友商手中剝奪用戶。 但今天的網約車已是政策管控下的成熟市場,草莽競爭手段難以奏效,加之用戶叫不到車、司機不願接單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對易到來說,再用補貼爭奪用戶時機不到,成本也太高了,而靠服務建立口碑又有時間成本。 2、從存量用戶中尋找變現的機會。 從表面上看,繼續為這部分已經進入返贈消耗階段的用戶服務似乎不太符合易到的利益,但後者帶來的訂單對易到平台在供需兩端的雙向企穩有潤滑作用,也意味著用戶活躍度下滑的趨勢得到遏制,重歸良性循環。至於返贈消耗影響營收的問題,更多考驗的是運營團隊和收益管理部門在產品設計和場景運營上的能力。 二、韜蘊資本會用多大力度支持易到? 韜蘊資本投資了很多項目,但大體集中在金融、新能源汽車、消費品、大文娛等領域,說明投資方向關注的是市場廣闊並有線下場景的領域。 韜蘊資本的掌舵人溫曉東受訪時曾說,「操不了那麼多心,先管好易到再說」,同時又表示易到需要持續投入大約二三十億,再聯想到韜蘊入主前對易到的管理層、用戶和司機有過一系列的深度訪談,可看出韜蘊注重的是易到的潛力以及異業協同的能力。 三、新易到的對手究竟是誰? 周航時期的易到有三類不同性質的友商。一類是同為C2C模式的滴滴,之前也包括Uber中國;另一類則是神州專車和首汽約車的B2C模式;還有一類是背靠吉利的曹操專車,上海大眾集團的大眾出行等等。 已經拿到8張網約車牌照的易到的真正對手不會是神州專車和首汽專車,也不會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只是為車企推廣新能源車的那種試驗品。 真正目標還是滴滴,由於網約車嚴格的准入門檻,滴滴不得不接受與巡遊計程車的差異化競爭,市場容量已經萎縮,正從補貼沖量轉向精細化運營,表現出來就是近期有一系列動作在提高服務體驗,而這並不是滴滴所熟悉的市場,反而更有經驗。 易到之前諸如配置英文司機以及允許用戶挑選司機的設置已經顯示出深厚的服務文化而不是GMV文化的基因。在草莽競爭時代,易到曾經因此而掉隊,用周航的話說,就是「不夠狠,不夠壞」,但在一個規范化的市場中,這反而是核心競爭力。 四、海外化是噱頭還是戰略? 2014年易到就開通了北美服務,主打用中文叫車的海外華人市場,今年3月又宣布加入Splyt全球出行聯盟,後者推行在全球4大洲280多個城市的一鍵跨平台叫車,易到也是服務提供方之一,但Splyt既不是中國人熟悉的比價平台,也不像共享單車里1個APP神器就能共享所有單車的存在極大風險的「小發明」。對所有參與企業來說,它就是一個打通了API介面以及帳戶體系的接單平台。 易到的海外化當然不應該僅指這種沒有門檻的導流平台,更大可能是在韜蘊投資的特定地區深度楔入,或是尋求跨業合作的機會。 五、衍生業務是否繼續推動? 曾經的易到有許多野心勃勃的計劃,不僅做打車,做專車都在滴滴之前,還有比樂視還早的易奇互聯網造車計劃以及海易出行的汽車金融計劃。易到的理念也從「隨時隨地的私人專車」改為「汽車共享生態」。 韜蘊入主之後這些已經沉寂了許久的計劃或許會重新啟動。 易到回歸之後的市場格局。 滴滴合並Uber加上網約車新政出台,讓市場出奇的平靜,但暗流仍然不少,神州專車和首汽約車都搭建了C2C平台,挖角滴滴,而注資ofo的滴滴則致力於補全產品線。 從明爭轉向暗戰的市場給了易到復甦的機會,但後者仍需關注兩點: 1、迅速恢復平台供需兩端的活力,提升用戶粘性,進入良性循環; 2、制定有效的產品策略,平衡存量用戶集中消費返贈的壓力; 去年底,參加完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程維表示,「滴滴在中國主場的比賽已結束」,他還擔心滴滴「失去了競爭,失去了活力,就失去了未來」。 對於程維的樂觀和自矜,在韜蘊資本支持下重新站起並再度攻城掠地的新易到,大概有不同意見了。